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记叙性散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0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真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九一八致弟弟书

萧红

可弟:小战士,你也做了战士了,这是我想不到的。

世事恍恍惚惚地就过了;记得这十年中只有那么一个短促的时间是与你相处的,现在想起就像连你的面孔还没有来得及记住,而你就去了。

记得当我们都是小孩子的时候,当我离开家的时候,那一天的早晨你还在大门外和一群孩子玩着,那时你才十三四岁,你看着我离开家,向着那白银似的满铺着雪的无边的大地奔去。你恋着玩,对于我的出走,你连看我也不看。

而事隔六七年,你也就长大了,有时写信给我,因为我的漂流不定,信有时收到,有时收不到。但我读了之后,竟看不见你,不是因为那信不是你写的,而是在那信里边你所说的话,都不像是你说的。比方说一生活在这边,前途是没有希望的……

我看了非常的生疏,又非常的新鲜,但心里边都不表示什么同情,因为我总有一个印象,你晓得什么,你小孩子。所以我回信的时候,总是愿意说一些空话,问一问,家里的樱桃树这几年结樱桃多少?红玫瑰依旧开花否?或者是看门的大白狗怎样了?你的回信,说祖父的坟头上长了一棵小树。在这样的话里,我才体味到这信是弟弟写给我的。但是没有读过你的几封这样的信,我又走了,越走越离得你远了。

可弟,我们都是自幼没有见过海的孩子,海是生疏的,我们怕,但是也就上了海船,飘飘荡荡的,前边没有什么一定的目的,也就往前走了。

不知多久,忽然又有信来,是来自东京的,说你是在那边念书了。恰巧那年我也要到东京去看看,我想这一次可以见到你了。这是多么出奇的一个奇遇。我一到东京就写信给你,约你第三天的下午六点在某某饭馆等我。

那天,我五点钟就等在那里,一直到了六点钟,没有人来,我又多等了一刻钟,我又多等了半点钟,我想或者你有事情会来晚了的。到最后的几分钟,竟想到,大概你来过了,或者已经不认识我。第二天,我想还是到你住的地方看一趟。有一个老婆婆,说你已经在月初走了,离开了东京了。你那帘子里头静悄悄的,好像你在里边睡午觉的,半年之后,我还没有回上海,你又来了信,说你已经到了上海,是到上海找我的。我想这可糟了,又来了一个小吉卜赛。

这流浪的生活,怕你过不惯,也怕你受不住。

但你说:你可以过得惯,为什么我过不惯?

等我一回到上海,你每天到我的住处来,我看见了你的黑黑的人影,我的心里充满了慌乱。我想这些流浪的年轻人,都将流浪到哪里去。常常在街上碰到你们的一伙,你们都是年轻的,都是北方的粗直的青年,内心充满了力量。你们是被逼着来到这人地生疏的地方,你们都怀着万分的勇敢,只有向前,没有回头。但是你们都充满了饥饿,所以每天到处找工作。你们是可怕的一群,在街上落叶似的被秋风卷着,弯着腰,抱着膀,那时你不知我心里的忧郁,你总是早上来笑着,晚上来笑着。进到我屋子来,看到打着寒战。

可吃的就吃,看到书就翻,累了,躺在床上就休息是欢喜了,但还是心口不一地说:快起来吧,看这么懒。

你那种傻里傻气的样子,我看了,有的时候,觉得讨厌,有的时候也觉得喜欢,虽是欢喜了,但还是心口不一地说:“快起来吧,看这么懒。”

不多时就“七七”事变,很快你就决定了,到西北去,做抗日军去。

你走的那天晚上,满天都是星,就像幼年我们在黄瓜架下捉着虫子的那样的夜,那样黑黑的夜,那样飞着萤虫的夜。

你走了,你的眼睛不大看我,我也没有同你讲什么话。我送你到了台阶上,到了院里,你就走了。那时我心里不知道想什么,不知道愿意让你走,还是不愿意。只觉得恍恍惚惚的,把过去的许多年的生活都翻了一个新,事事都显得特别真切,又都显得特别模糊,真所谓有如梦寐了。

可弟,你从小就苍白,不健康,而今虽然长得很高了,精神是好的,体力仍旧是坏的。我很怕你走到别的地方去,支持不住,可是我又不能劝你回家,因为你的心里充满了诱惑,你的眼里充满了禁果。

恰巧在抗战不久,我也到山西去,有人告诉我你在洪洞的前线,离着我很近,我转给你一封信,我想没有两天就可见到你了。那时我心里可开心极了,因为我看到不少和你那样年轻的孩子们,他们快乐而活泼,他们跑着跑着,工作的时候嘴里唱着歌。这一群快乐的小战士,胜利一定属于你们的,你们也拿枪,你们也担水,中国有你们,中国是不会亡的。虽然我给你的信,你没有收到,我也没能看见你,但我不知为什么竟很放心,就像见到了你一样。因为你也是他们之中的一个,于是我就把你忘了。

但是从那以后,你的音信一点也没有的。而至今已经四年了,你到底没有信来。我本来不常想你,不过现在想起你来了,你为什么不来信。

今天又快到九一八了,写了以上这些,以遣胸中的忧闷。

愿你在远方快乐和健康。

19419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中写“满铺着雪的无边的大地”和大海上“飘飘荡荡的”海船,都表达了前途未卜的意思,写出了“我”对流浪生涯的忧惧不安。
B.“我”有一个时期写给弟弟的信中,谈的总是些樱桃树玫瑰花之类的“空话”,这些话题看似亲切,实则回避了弟弟信中流露出的苦闷。
C.弟弟从上海前往西北的分别之夜,两人并无多言,但信中追忆那个夜如同幼年的夜,写出了“我”在漂泊多年后重拾与弟弟的亲密感情。
D.信件的结尾处,点出“又快到‘九一八’了”,照应了信件开头“这十年中”的说法,同时将个人遭际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2.这封信情真意切,“恍恍惚惚”的情感状态更是一再呈现。请分析这种恍惚感的由来。
3.对于弟弟先后在上海和山西的两段生活,“我”都放在周围年轻人的群体生活中来叙述,且有不同的感受。请对此加以分析。
2022-06-08更新 | 11262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届河南省豫北名校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放猖

废名

故乡到处有五猖庙,其规模比土地庙还要小得多,土地庙好比是一乘轿子,与之相比五猖庙则等于一个火柴匣子而已。猖神一共有五个,大约都是士兵阶级,在春秋佳日,常把他们放出去“猖”一下,所以驱疫也。“猖”的意思就是各处乱跑一阵,故做母亲的见了自己的孩子应归家时未归家,归家了乃责备他道:“你在哪里“猖”了回来呢?”猖神例以壮丁扮之,都是自愿的。有时又由小孩子扮之,这便等于额外兵,是父母替他许愿,当了猖兵便可以没有灾难,身体健康。我当时非常羡慕这种小猖兵,心想我家大人何以不让我也来做一个呢?猖兵赤膊,着黄布背心,这算是制服,公备的。另外,谁做猖谁自己得去借一件女裤穿着,而且必须是红的。装束好了以后,再来“打脸”。打脸即是画花脸,这是我最感兴趣的,看着他们打脸,羡慕已极,其中有小猖兵,更觉得天下只有他们有地位了,可以自豪了,像我这天生的,本来如此的脸面,算什么呢?打脸之后,再来“练猖”,即由道士率领着在神前画符念咒,然后便是猖神了,他们再没有人间的自由,即是不准他们说话,一说话便要肚子痛的。这也是我最感兴趣的,人间的自由本来莫过于说话,而现在不准他们说话,没比这个更显得他们已经是神了,他们不说话,他们已经同我们隔得很远,他们显得是神,我们是人是小孩子,我们可以淘气,可以嬉笑着逗他们,逗得他们说话,而一看他们是花脸,这其间便无可奈何似的,我们只有退避三舍了,我们简直已经不认得他们。何况他们这时手上已经拿着叉,拿着察郎当郎当的响,真是天兵天将的模样了。说到叉,是我小时最喜欢的武器,叉上串有几个铁轮,拿着把柄一上一下郎当着,那个声音把小孩子的什么话都说出了,便是小孩子的欢喜,我最不会做手工,我记得我曾做过叉,以吃饭的筷子做把柄,其不讲究可知,然而是我的创作了。我的叉的铁轮是在城一个高坡上(我家住在城里)拾得的洋铁屑片剪成的。在练猖一幕之后,才是名副其实放猖,即由一个凡人拿了一面大锣敲着,在前面率领着,拼命地跑着,五猖在后面跟着拼命地跑着,沿家逐户地跑着,每家都得升堂入室,被爆竹欢迎着,跑进去,又跑来,不大的工夫在乡一村在城一门家家跑遍了。我则跟在后面喝彩。放猖的时间总在午后,到了夜间则是“游猖”,这时不是跑,是抬出神来,由五猖护着,沿村或沿街巡视一遍,灯烛辉煌,打锣打鼓还要吹喇叭,我的心里却寂寞之至,正如过年到了元夜的寂寞,因为游猖接着就是“收猖”了,今年的已经完了。

到了第二天,遇见昨日的猖兵时,我每每把他从头至脚打量一番,仿佛一朵花已经谢了,他的奇迹都到哪里去了呢?尤其是看着他说话,他说话的语言太是贫穷了,还不如不说话。

(有删改)

文本二:

莫须有先生教国语

废名

莫须有先生教国语,第一要学生知道写什么,第二要怎么写,说起来是两件事,其实是一件,只要你知道写什么,你自然知道怎么写。要小孩子知道写什么,其实很简单,只要你自己是小孩子,你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你便能引得他们写什么了。

莫须有先生在金家寨小学教国语,有一回出一个“荷花”的作文题,因为他小时喜欢乡下塘里的荷花、荷叶、藕。凡属小孩子都应该喜欢,而且曾经有李笠翁关于这个题目写了一篇很好的散文,莫须有先生自己的文章还近于诗,诗则有时强人之所不能,若李笠翁的《芙蕖》能说到荷叶的用处,是训练小孩子作文的好例子。荷叶还可以拿到杂货店里去包东西。莫须有先生出了荷花这个题目,心里便有一种预期,不知有学生能从荷塘说到杂货店否?结果没有,莫须有先生颇寂寞,有一学生之所作,篇幅甚短,极饶意趣,他说清早起来看见荷塘里荷叶上有一小青蛙,青蛙蹲在荷叶上动也不动一动,“像羲皇时代的老百姓”,莫须有先生很佩服他的写实。

民间有“放猖”“送油”的风俗,莫须有先生小时顶喜欢看“放猖”,看“送油”,现在在乡下住着,这些事情真是“乐与数晨夕”了,颇想记录下来,却是少暇,因之拿来出题给学生作文,看他们能写生否,他们能将“放猖”“送油”写在纸上,国语教育可算成功了。作这两个题目的学生很多,但都不能写得清楚明白,令异乡人读之如身临其境、一目了然。可见文字非易事,单是知道写什么也还是不行的。小孩子都喜欢“放猖”,喜欢“送油”,然而他们写不出,他们的文字等于做手势而已。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已经重来大学执教了,莫须有先生又开始有闲作文章,乃居然写了一篇《放猖》,此事令他很愉快,好像是一种补过的快乐。

(节选自《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火柴匣子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文章将猖神庙比作火柴匣子,既强调猖神庙的小,也点出猖神世俗性的一面。
B.猖兵画花脸后显得有地位,而“我”天生的面反而不算什么,这个对比表达了“我”对猖兵的羡慕之意。
C.“仿佛一朵花已经谢了”,这个比喻写猖兵的“奇迹”不再,也写“我”因放猖结束而感到失落。
D.文章写了放猖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结构紧凑,不枝不蔓,这表明“我”对放猖这一活动的记忆十分深刻。
2.下列对文本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莫须有先生让学生写荷花时,期待他们从荷花说到杂货店,是因为他希望学生作文时能写到生活实际。
B.莫须有先生所说的“写生”,是指文章应该把事物写得清楚明白,让对该事物陌生的人读了也能一目了然。
C.小孩子喜欢“放猖”“送油”,却写不出,这说明作文除了要知道写什么,还要知道怎么写。
D.莫须有先生在乡下时要写“放猖”以记民俗,但未写成,后来弥补了这一过失,所以说是“补过的快乐”。
3.文本一中画线部分用了多个“跑”字,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4.文本二指出,教小孩子作文要“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谈谈文本一是如何实践“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这一主张的。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阿来

①马!对于一个藏族人来说,可是有着酒一样效力的动物。

②我已经两年多没有跨上过马背了。现在,一看到它们的影子出没在金色桦树掩映的路上,潜伏在身上的全部关于这种善于驰骋的动物的感觉一下子就复活了。那种强健动物才有的腥膻味,蹄声在寂静中震荡,波浪一般的起伏,和大地一起扑面而来的风,这一切就是马。

③马们一匹匹从山上下来。可那是什么样的一群马呀!矮小,毛色驳杂,了无生气。

④我们上了马。马队主人没有马骑,那一头乱发的脑袋在我膝盖那个高度起起落落。我问刚才他把马叫什么?他说,牲口。这个回答使我高兴。我胯下的不是马,而是另一种东西。

⑤马所以是马,就是因为在食物方面有着自己特别的讲究。在这一点上,马和鹿一样,总是要寻找最鲜嫩的草和最洁净的水,所以它们总是在黎明时出现在牧场上,寻食带露的青草。故乡一个高僧在诗中把这两者并称为星空下洁净的动物。我们在一块草地上下了马,吃干粮。这些牲口松了缰绳也不走开去寻找自由和水草,而是一下就把那长长的脸伸到你面前,鼻翼翕动着,呼呼地往你身上喷着热气,那样的驯顺,就是为了吃一点机器制造出来的东西。我的那一匹,就从我手上,伸出舌头来,把一包方便面、一个夹肉面包卷到口里吃进肚子里去了。

⑥半夜里醒来,先是看见星星,然后是高崖上突然断裂的一道冰川,齐齐的断口在那里闪着幽幽的寒光。月光照在地上,那些马一匹匹站在月光下。因为我是躺着的,所以,它们的身躯在我眼里显得很高大。那些简陋的鞍具也卸下来了。月光不论多么明亮,都是一种夜晚的光芒,恰好掩去了眼前物体上容易叫人挑剔的细节,剩下一个粗略的轮廓。这样的因造成了一个果:牲口重新成了法国人布封在书中赞誉过的、符合我们的经验与期望的马了。

⑦布封说:它们只是豪迈而狂野。

⑧在这样的一个寒夜里,它们的行走是那么轻捷,轻轻一跃,就上了春天的融雪水冲刷出的那些堤岸,而林子里任何一点细小的响动,都会立即叫它们的耳朵和尾巴陡然一下竖立起来。我的那匹马向着我走了过来,鼻子喷着热气。它内在的禀性仍然是一匹马:渴望和自己的骑手建立情感。它舔我左手,又去舔右手。我空着的那只手并没有缩回被子里,抚摸着它那张长脸上的额头中央。这样的抚摸会使一匹好马懂得,它的骑手不是冷漠的家伙。

⑨我们的谚语说:人是伙伴而不是君王。

⑩过去我所知的马是黄河上游草原上的河曲名马,那些马总是引起我歌唱的欲望。今天,一匹山地马和它的一群同伴,也引起了我的这种欲望。

⑪第二天骑涉过一个海子,同行的朋友把这个过程完整地拍了下来。休息的时候,我从监视器里看那个长长的镜头。一到电视画面里,那匹马在外形上就成一匹真的马了。我看见它驮着我涉入湖水,越来越深,最后在水中浮起来,慢慢地到了对岸。然后扬起前蹄,身子一纵,上了半人高的湖岸。它驮着我,在一个孕雪的下午,在弯曲的湖岸上飞跑起来;从一段枯木上跃过,那么轻捷、灵敏。于是,我在它背上所有的感觉都复活了。

⑫顶着刺眼的阳光,给马备上鞍子,再在鞍子上捆好我们带来的所有东西。这一来,它们又不像是马,而像是牲口了。它们短小的四肢都深深地没入了雪里,它们窄窄的胸膛推开积雪,开出了一条道路。马的主人说,以前,有人从别的地方买来过名马,但在崎岖的山路上,在这样的大雪里,不是跌残就是摔死了,那些神气十足的马在我们这里没有用处,而这些牲口,命贱,像是使不坏的东西。

⑬这些矮小、坚忍的山地马,又摇响了脖子上的铃铛,驮着我们上路了。这时,有人发现,骑这些马根本不必要用手去提着缰绳,它们自会顺着熟悉的道路往前走,不需要人来告诉它行走的方向。我禁不住想这些马确实该有另一个名字,就叫牲口。

⑭这些牲口这样走着,我们就成了货物,没有生命的东西,从一个地方被运到另一个地方。事实正是如此。是的,在我的家乡,这样的搬运工作不劳马做,几头牦牛就可以了。

⑮在我的美感中,马是风暴,是闪电,牛才是这样百折不挠的坚忍绵长。人总是这样的:不否认生活中需要牛,但总认为作为一个个体,自己更加适合美丽的、矫健的马。更主要是认为,这样的劳役对于马是不适合的。我不能使它们完全变回去,恢复马的一切天性了。我相信,它们的祖先也是从草原上来的。它们是沦落了的一群,在传递血脉的同时,传递了它们对于山地的适应——使高大的身躯日渐矮小,来对付复杂的坎坷。这原本无可厚非。但它们同时传递了认命的悲哀,逆来顺受,荡尽了英雄气息,而沦落为这样的一群。是的,它们只好叫作牲口了,因为它们已经没有了马的灵魂。没有想到人在社会里,从遗传,从四周环境不断得到的沦入平凡、甘于平凡的指令,不断丧失个性的过程早就在生物界演示过了。

⑯这个世界正在把一切沦于平凡。

文本二:

在阿来的散文中,言说主体的身份影响着他散文的述说视角。不同的社会身份让阿来看到不同的社会、自然景观。整体来看,阿来的散文大致有这样三重述说视角:藏族人视角,知识分子视角,人类视角。

(摘编自冯茂桐《阿来散文的艺术特色》)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扣题,点明在藏族人心中马就像酒一样能够让人激情澎湃,以此强调马的重要,寄寓着作者深厚的情感。
B.夜里宿营时,“我”的马过来亲近“我”,“我”也给予积极的回应,很好地诠释了“人是伙伴而不是君王”的谚语。
C.“牲口”命贱却使不坏,名马虽神气十足在山地却没有用处,作者在理性审视山地马的同时也对名马进行了批判。
D.山地马不需驾驭即可自行前进,这使作者感觉自己成为没有生命的货物,失去了作为一名骑手策马驰骋的豪迈感。
2.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第⑥段的描写富有特色,冰川的寒光和皎洁的月光从正面衬托出山地马的高大,简陋的鞍具从反面衬托出山地马的不凡。
B.文本分别用“马”和“牲口”来指称山地马,但是这两种称谓在表达涵义上却有很大的差别,传达出作者不同的感情和态度。
C.眼前所见的山地马属于实写,心目中理想的马则属于虚写,虚实有机结合,两种马互为衬托,丰富了形象,拓展了文章内涵。
D.文本将生动的描写、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议论融为一体,表现了作者浓郁的人文情怀,体现出作者独特的文风。
3.作者对山地马的情感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结合文本概括说明。
4.文本二提到了阿来散文的“三重述说视角”,任选一个视角,简析这一视角在文本一中是如何体现的?
2022-09-14更新 | 1218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树会记住许多事

刘亮程

如果我们忘了在这地方生活了多少年,只要锯开一棵树,院墙角上或房后面那几棵都行,数数上面的圈就大致清楚了。

树会记住许多事。

其他东西也记事,却不可靠。譬如路,会丢掉人的脚印,会分岔,把人引向歧途。人本身又会遗忘许多人和事。当人真的遗忘了那些人和事,人能去问谁呢。

问风。

风从不记得那年秋天顺风走远的那个人。也不会在意它刮到天上飘远的一块红头巾,最后落到哪里。风在哪停住哪就会落下一堆东西。我们丢掉找不见的东西,大都让风挪移了位置。有些多年后被另一场相反的风刮回来,面目全非躺在墙根,像做了一场梦。有些在昏天暗地的大风中飘过村子,越走越远,再也回不到村里。

树从不胡乱走动。几十年、上百年前的那棵榆树,还在老地方站着。我们走了又回来,担心墙会倒塌,房顶被风掀翻卷走,人和牲畜四散迷失,我们把家安在大树底下,房前屋后栽许多树让它快快长大。

树是一场朝天刮的风。刮得慢极了。能看见那些枝叶挨挨挤挤向天上涌,都踏出了路,走出了各种声音。在人的一辈子里,能看见一场风刮到头,停住。像一辆奔跑的马车,甩掉轮子,车体散架,货物坠落一地,最后马扑倒在尘土里,伸长脖子喘几口粗气,然后死去。谁也看不见马车夫在哪里。

风刮到头是一场风的空。

树在天地间丢了东西。

哥,你到地下去找,我向天上找。

树的根和干朝相反方向走了,它们分手的地方坐着我们一家人。父亲背靠树干,母亲坐在小板凳上,儿女们蹲在地上或木头上。刚吃过饭,还要喝一碗水。水喝完还要再坐一阵。院门半开着,看见路上过来过去几个人、几头牛。也不知树根在地下找到什么。我们天天往树上看,似乎看见那些忙碌的枝枝叶叶没找见什么。

找到了它就会喊,把走远的树根喊回来。

父亲,你到土里去找,我们在地上找。

我们家要是一棵树,先父下葬时我就可以说这句话了。我们也会像一棵树一样,伸出所有的枝枝叶叶去找,伸到空中一把一把抓那些多得没人要的阳光和雨,捉那些闲得打盹的云,还有鸟叫和虫鸣,抓回来再一把一把扔掉。不是我要找的,不是的。

我们找到天空就喊你,父亲。找到一滴水一束阳光就叫你,父亲。我们要找什么。

多少年之后我才知道,我们真正要找的,再也找不回来的,是此时此刻的全部生活。它消失了,又正在被遗忘。

那根躺在墙根的干木头是否已将它昔年的繁枝茂叶全部遗忘。我走了,我会记起一生中更加细微的生活情景,我会找到早年落到地上没看见的一根针,记起早年贪玩没留意的半句话、一个眼神。当我回过头去,我对生存便有了更加细微的热爱与耐心。如果我忘了些什么,匆忙中疏忽了曾经落在头顶的一滴雨、掠过耳畔的一缕风,院子里那棵老榆树就会提醒我。有一棵大榆树靠在背上(就像父亲那时靠着它一样),天地间还有哪些事情想不清楚呢。

我八岁那年,母亲随手挂在树枝上的一个筐,已经随树长得够不着。我十一岁那年秋天,父亲从地里捡回一捆麦子,放在地上怕鸡叼吃,就顺手夹在树杈上,这个树杈也已将那捆麦子举过房顶,举到了半空中。这期间我们似乎远离了生活,再没顾上拿下那个筐,取下那捆麦子。它一年一年缓缓升向天空的时候,我们似乎从没看见。

现在那捆原本金黄的麦子已经发灰,麦穗早被鸟啄空。那个筐里或许盛着半筐干红辣皮、几个苞谷棒子,筐沿满是斑白鸟粪,估计里面早已空空的了。

我们竟然有过这样富裕漫长的年月,让一棵树举着沉甸甸的一捆麦子和半筐干红辣皮,一直举过房顶,举到半空喂鸟吃。

我们早就富裕得把好东西往天上扔了。

许多年后的一个早春。午后,树还没长出叶子。我们一家人坐在树下喝芭谷糊糊。白面在一个月前就吃完了。芭谷面也余下不多,下午饭只能喝点糊糊。喝完了碗还端着,要愣愣地坐好一会儿,似乎饭没吃完,还应该再吃点什么,却什么都没有了。一家人像在想着什么,又像啥都不想,脑子空空地呆坐着。

大哥仰着头,说了一句话。

我们全仰起头,这才看见夹在树杈上的一捆麦子和挂在树枝上的那个筐。

如果树也忘了那些事,它便早早地变成了一根干木头。

回来吧,别找了,啥都没有。

树根在地下喊那些枝和叶子。它们听见了,就往回走。先是叶子,一年一年地往回赶,叶子全走光了,枝杈便枯站在那里,像一截没人走的路。枝杈也站不了多久。人不会让一棵死树长时间站在那里。它早站累了,把它放倒,可它已经躺不平,身躯弯扭得只适合立在空气中。我们怕它滚动,一头垫半截土块,中间也用土块堰住。等过段时间,消闲了再把树根挖出来,和躯干放在一起,如果它们有话要说,日子长着呢。一根木头随便往哪一扔就是几十年光景。这期间我们会看见木头张开许多口子,离近了能听见木头开口的声音。木头开一次口,说一句话。等到全身开满口子,木头就没话可说了。我们过去踢一脚,敲两下,声音空空的。根也好,干也罢,里面都没啥东西了。即便无话可说,也得面对面呆着。一个榆木疙瘩,一截歪扭树干,除非修整院子时会动一动,也许还会绕过去。谁会管它呢。在它身下是厚厚的这个秋天、很多个秋天的叶子。在它旁边是我们一家人、牲畜。或许已经是另一户人。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路,会丢掉人的脚印,会分岔,把人引向歧途”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忘却很多事情,这与树“会记住”形成鲜明对比。
B.文中多次描写挂在树上的筐,写出了作者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怀念,流露出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伤感,温情中夹杂着淡淡的苦涩。
C.“树是一场朝天刮的风。刮得慢极了。能看见那些枝叶挨挨挤挤向天上涌,都踏出了路”形象地写出了一棵树从生长到生命逐渐丰盈的过程。
D.“风刮到头是一场风的空”“树在天地间丢了东西”“找到了它就会喊,把走远的树根喊回来”等跳跃性的句子看似含蓄优美,实则关联性弱。
2.下列对文本中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语言通俗质朴,不少地方使用了口语,乡土气息浓郁。如“苞谷棒子”“苞谷糊糊”等生活化的语言使人很有亲切感。
B.文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语言生动形象。“捉那些闲得打盹的云”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往日时光的悠闲美好。
C.文中多次写到“找”,描写一家人坐在树下吃饭的情景,平凡中蕴含着温馨,回应“我”要“找”的是温暖永恒的精神追求。
D.本文赋予各种事物以生命,树的“记住”归根结底是人的“记住”,文章通过树传达出对生活、自然、生命的深刻理解,形散神聚。
3.刘亮程的散文中多次写到“路”和“树”,比如,他在《一条土路》中写道:“每个村庄都用一条土路与外面世界保持着坑坑洼洼的单线联系,其余的路只通向自己。”“人的影子一晃就不见了,生命像根没咋用便短得抓不住的铅笔。这些总能走到头的路,让人的一辈子变得多么狭促而具体。”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路”和“树”的理解。
4.冯至在《一个消逝了的山村》(选择性必修下册)的结尾说:“两三年来,这一切,给我的生命许多滋养。但我相信它们也曾以同样的坦白和恩惠对待那消逝了的村庄。这些风物,好像至今还在述说它的运命。在风雨如晦的时刻,我踏着那村里的人们也踏过的土地,觉得彼此相隔虽然将及一世纪,但在生命的深处,却和他们有着意味不尽的关联。”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心中的倩影

王充闾

到了南京,第一个念头便是去寻访秦淮河。《桃花扇》《儒林外史》等许多古籍对秦淮河的描写,确实给我留下了特深的印象。

桃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

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婵娟。

这是明清之际的秦淮春景;“秦淮灯火之盛天下所无,两岸河旁,雕栏画槛,绮窗绣障,十里珠帘”,这是十里秦淮的繁华胜概。如果说,清代文人孔尚任、吴敬梓笔下的秦淮是靓娘的浓抹。那么,朱自清先生眼中“晃荡着蔷薇色的历史的秦淮河”,便是西子的淡妆,更别具一番风情。

由于古文化的积淀,秦淮河早已活在一代代人的心里,每个人的脑海中都闪现着它的玫瑰色的丽影。①而在我的心目中,它是一首璀璨的诗,一幅绮丽的画,一片如烟如梦的旧时月色。

可是没料到,当听说我要去寻访秦淮河时,市文联的同志却苦笑着摇头。他们告诉我,早在清末民初,秦淮一带便已萧条破败了,河道淤塞,河床狭窄,河水浑浊。实际上,朱自清先生看到的秦淮河已非旧貌,只不过在朦胧的月色、眩晕的灯光下看不分明而已。②今日的秦淮河再也找不出多少诗情画意,那个白舫青帘、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像梦一样地消逝了。

看到我充满失望的神色,朋友们半是劝慰半是憧憬地述说,南京市政府已把彻底整治秦淮河列为市政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将采取一系列人工措施,恢复其天然姿色。我终于打了退堂鼓,决定在秦淮河恢复秀丽的姿容之前暂不去探访。

回来后,我把这些想法讲给几位朋友听,他们多数人都不以为然。③有的说我“痴情可哂”,有的笑我“理想主义”,我却至今不悔。特别是读到文洁若的散文《梦之谷中的奇遇》,对作家萧乾的行止,更是赞其通脱,引为同调。

1928年,十八岁的萧乾在汕头角石中学任教时,结识了一个名叫萧曙雯的姑娘。二人心心相印。不料,一小人从中插足,有意娶萧曙雯,声言如果曙雯拒婚,就要对萧乾狠下毒手。姑娘断然斥绝这个恶棍,同时劝说萧乾赶紧离开,以免遭暗算。本来,她是准备同萧乾一道乘船逃离的;可是,当发现码头上有歹徒持枪环伺,她只好悄悄溜回。她知道,若是萧乾只身出逃,他们会高兴地放他走开;如果二人同行,萧乾就会死在这伙恶棍手中。

尘海翻腾日月长,一别音容两渺茫。这对情人南北分飞,各自在布满荆棘的坎坷路上建立了家庭。八年后,作家萧乾以此为题材,写了一部长篇小说《梦之谷》。他是多么盼望有朝一日再见一面当年恋人——书中的女主人公盈姑娘啊!

六十年过去了,他终于有机会旧地重游,回到汕头的“梦之谷”,并且得知萧曙雯仍然健在。可是,经过一番斟酌,萧乾毅然决然放弃这个此生难再的机缘。他不愿让记忆中的清亮如水的双眸,堆云耸黛的青丝,玉立亭亭的少女丰姿,在一瞬间,被了无神采的干枯老眼、霜雪般的鬓华和佝偻着的龙钟身影抹掉。

留恋少时风华,是人同此心的。随着岁月流逝,这种感情会日益浓重。世间许多宝贵的事物,拥有它的时候常常并不知道珍惜,而一当失去它,到了“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时候,才会懂得它的可贵。

“长江一去无回浪”,古今中外永远不会有时间的收藏家。我们仿佛看到雪莱的诗剧《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中的时间的精灵——神色仓皇的御者,正赶着一匹匹肋生彩翼的飞马,拖着一辆辆雕花镂彩的神车,踏着香风彩云向前飞奔。自古以来,无数智者就从哲学或科学的角度,努力探求无限的时空,最后,总是在奔流不息的时间长河面前惊愕不已;诗人则力图通过无穷的想象力和有限的艺术形象,去追求和把握浩渺的时空,④但是,结果只是一连串的浩叹:“恨无壮士挽斗柄,坐令东指催年华。今朝零落已可惜,明日重寻更无迹。”(陆游诗句)

那年春天,一位著名的女表演艺术家应邀来营口市讲学。闲谈中,已离休的市文化局局长,提到五十年代中期这位艺术家首次来营口访问演出时的情景。“您那时真是光彩照人,我还保存着当时我们的合影呢!”老局长说着,把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递过去。这位表演艺术家眼睛刷地一亮,说:“太宝贵了,赠给我吧。我在文化大革命前的所有留影,全都损失了。”她坐在镜前,静默良久,看着三十年前流溢着青春气息的秀影,充满对昔日风华和峥嵘岁月的忆念。

我即兴题赠一首七绝:

卅年回首感千重,妙艺人人赞化工。

且莫伤怀悲老大,青春犹在画图中。

她看了苦笑着,说:“您这诗看似慰语,实际上正是憾词。”

当然,在特定条件下,也还有红颜长驻的情况。记得台湾作家林清玄在一篇文章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对热恋中的情人同登喜马拉雅山,不幸遇上雪崩。男青年被雪堆埋得不见踪影,女的却活着逃了出来。她无限地怀念着恋人,年年此日,都要去当日的出事地点,寻找恋人踪迹,终于在第二十个年头,在雪堆一角,找到了恋人尸体。他仍是当年那样年轻、俊俏,朱颜秀发;而自己却早已失去往日风韵,垂垂老矣。这虽然也是一种驻颜之术,无奈说来实在是太惨苦了。

人们也许会问:那位女士苦苦奔波二十年,她究竟要寻觅什么?只是为了要见上一面情人的年轻、俊秀的倩影吗?——这在她记忆之窗上,本是永远抹不掉的而且会久而弥新。那么,除此之外,又要追求什么呢?或许是要重温昔日的恋情,寻觅那一经失去便再也不会重现的纯真诚挚的情。

由此可以联想到,留给亲人、朋友一个美好的形象固然重要,但是,它所附丽的却是珍贵百倍的真情诚意。如果有朝一日,那位女士发现日夜思念的意中人竟是一个骗子,那么,再美好的形象也会随之而化为丑陋了。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部分援引古诗文中描写秦淮河秀丽、繁华胜景的名句,强调它给作者的印象之深,起到引出下文的作用。
B.清末民初秦淮胜景就已经荡然无存,朱自清先生笔下的秦淮河也不是真貌,而是他基于想象虚构出来的景观。
C.作者即兴题赠的七绝既是对那位女表演艺术家的慰勉,也是对自我的鞭策,表明要珍惜光阴、永葆青春心态的观点。
D.作者转述林清玄一篇文章中讲过的悱恻动人的故事,旨在印证“在特定条件下,也还有红颜长驻的情况”这一观点。
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秦淮河在自己心目中所具有的诗情画意、空灵朦胧的美,点扣题意。
B.句子②用对比手法直抒胸臆,“再也找不出”“像梦一样地”这些短语表达了深深的遗憾、惋惜与怅然若失之情。
C.句子③中“痴情可哂”“理想主义”这些点评表明作者书生气浓,脱离现实;“至今不悔”,可见其人之迂腐、偏执。
D.句子④引用陆游诗句,意在表明时间飞驰,难以挽留,要珍惜韶华,这处引诗呼应段首句,生动形象,饱含哲理。
3.本文题为“心中的倩影”,文中具体描述了哪些“心中的倩影”?这些“倩影”是如何构成一篇浑然一体的文章的?请通读全文,简要概括和说明。
4.有评论家指出王充闾的散文具有“深邃冷峻”“清醇雅致”的风格。请从“深邃冷峻”和“清醇雅致”两个关键词中任选其一,为这篇散文写一则文学短评,拟写其要点,要求先扼要阐释“深邃冷峻”或“清醇雅致”的内涵,然后从文本思想内涵、艺术手法、语言特色三方面综合进行评说。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讲故事的人【注】(节选)

莫言

尊敬的瑞典学院各位院士,女士们、先生们:

①通过电视或者网络,我想在座的各位,对遥远的高密东北乡,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你们也许看到了我的九十岁的老父亲,看到了我的哥哥、姐姐,我的妻子,但有一个我此刻最想念的人,我的母亲,你们永远无法看到了。我获奖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

②我母亲生于1922年,卒于1994年。她的骨灰,埋葬在村庄东边的桃园里。去年,一条铁路要从那儿穿过,我们不得不将她的坟墓迁移到距离村子更远的地方。掘开坟墓后,我们看到,棺木已经腐朽,母亲的骨殖,已经与泥土混为一体。我们只好象征性地挖起一些泥土,移到新的墓穴里。也就是从那一时刻起,我感到,我的母亲是大地的一部分,我站在大地上的诉说,就是对母亲的诉说。

③我母亲不识字,但对识字的人十分敬重。我们家生活困难,经常吃了上顿没有下顿,但只要我对她提出买书、买文具的要求,她总是会满足我。她是个勤劳的人,讨厌懒惰的孩子,但只要是我因为看书耽误了干活,她从来没批评过我。有一段时间,集市上来了一个说书人。我偷偷地跑去听书,忘记了母亲分配给我的活儿。为此,母亲批评了我,晚上当她就着一盏小油灯为家人赶制棉衣时,我忍不住把白天从说书人那里听来的故事复述给她听,起初她有些不耐烦,因为在她心目中说书人都是油嘴滑舌、不务正业的人,从他们的嘴里冒不出什么好话来。但我复述的故事渐渐地吸引了她,以后每逢集日她便不再给我派活,默许我去集上听书。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也为了向她炫耀我的记忆力,我会把白天听到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她听。

④很快的,我就不满足复述说书人讲的故事了,我在复述的过程中不断地添油加醋,我会投我母亲所好,编造一些情节,有时候甚至会改变故事的结局。我母亲在听完我的故事后,有时会忧心忡忡地,像是对我说,又像是自言自语:“儿啊,你长大后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难道要靠耍贫嘴吃饭吗?”

⑤我小学未毕业即辍学,因为年幼体弱,干不了重活,只好到荒草滩上去放放牛羊。到了荒滩上,我把牛羊放开,让它们自己吃草。蓝天如海,草地一望无际,周围看不到一个人影,没有人的声音,只有鸟儿在天上鸣叫。我感到很孤独,很寂寞,心里边空空荡荡。有时候,我躺在草地上,望着天上懒洋洋地飘动着的白云,脑海里边浮现出许多莫名其妙的幻象。有时候我会蹲在牛的身旁,看着湛蓝的牛眼和牛眼中的我的倒影。有时候我会模仿着鸟儿的叫声,试图与天上的鸟儿对话。有时候我会对着一棵树诉说心声。但鸟儿不理我,树也不理我。许多年后,当我成为一个小说家,当年的许多幻想,都被我写进了小说。就像中国的先贤老子所说的那样:“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我童年辍学,饱受饥饿、孤独、无书可读之苦,但我因此也像我们的前辈作家沈从文那样,及早地开始阅读社会人生这本大书。

⑥辍学之后,我混迹于成人之中,开始了“用耳朵阅读”的漫长生涯。两百多年前,我的故乡曾出了一个讲故事的天才——蒲松龄,我们村里的许多人,包括我,都是他的传人。我在集体劳动的田间地头,在生产队的牛棚马厩,在我爷爷奶奶的热炕头上,甚至在摇摇晃晃行进着的牛车上,聆听了许许多多神鬼故事、历史传奇、逸闻趣事,这些故事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家庭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我产生了强烈的现实感。

⑦1976年2月,我应征入伍。在军营的枯燥生活中,我迎来了八十年代的思想解放和文学热潮,我从一个用耳朵聆听故事,用嘴巴讲述故事的孩子,开始尝试用笔来讲述故事。起初的道路并不平坦,我那时并没有意识到我二十多年的农村生活是文学的富矿,那时我以为文学就是写好人好事,就是写英雄模范,所以,尽管也发表了几篇作品,但大部分文学价值不高。

⑧1984年秋,我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在我的恩师、著名作家徐怀中的启发指导下,我写出了《秋水》《红高粱》等一批中短篇小说。在《秋水》这篇小说里,第一次出现了“高密东北乡”这个字眼,从此,就如同一个四处游荡的农民有了一片土地,我这样一个文学的流浪汉,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场所。我必须承认,在创建我的文学领地“高密东北乡”的过程中,美国的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给了我重要启发。我对他们的阅读并不认真,但他们开天辟地的豪迈精神激励了我,使我明白了一个作家必须要有一块属于自己的领地。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谦卑退让,但在文学创作中,必须颐指气使,独断专行。

⑨我追随在这两位大师身后两年,即意识到必须尽快地逃离他们。我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他们是两座灼热的火炉,而我是冰块,如果离他们太近,就会被他们蒸发掉。根据我的体会,一个作家之所以会受到某一位作家的影响,其根本是因为影响者和被影响者灵魂深处的相似之处。正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所以,尽管我没有很好地去读他们的书,但只读过了几页,我就明白了他们干了什么,也明白了他们是怎样干的,随即我也就明白了我该干什么和我该怎样干。我该干的事情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

⑩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引发了一些争议。起初,我还以为大家争议的对象是我,渐渐的,我感到这个被争议的对象,是一个与我毫不相关的人。我如同一个看戏人,看着众人的表演。我看到那个得奖人身上落满了花朵,也被掷上了石块、泼上了污水。我生怕他被打垮,但他微笑着从花朵和石块中钻出来,擦干净身上的污水,坦然地站在一边,对着众人说:对一个作家来说,最好的说话方式是写作。我该说的话都写进了我的作品里。用嘴说出的话随风而散,用笔写出的话永不磨灭。

(有删改)

【注】此文摘编自莫言2012年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上的演讲。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发表获奖演讲时,“我”最怀念的人是母亲,因为“我”的小说都是为她而写的,她却无法分享“我”获奖的荣光。
B.母亲认为说书人油嘴滑舌、不务正业,认为我讲故事也是“要贫嘴”,说明她没有认识到讲故事的价值,为我的未来担忧。
C.听到的许多鬼神故事、逸闻传奇让“我”有强烈的现实感,其原因与小说《促织》虽情节荒诞却充满现实感的原因不尽相同。
D.作者用“炫耀”“文学价值不高”“阅读并不认真”等词语描述自己及自己的早期作品,可以看出他的真诚、坦荡。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⑤段中四个“有时候”领起的一组句子,将“我”在荒草滩上放牧牛羊的孤寂感外化为具体场景,让孤寂变得鲜活可感。
B.第⑧段“如同一个四处游荡的农民有了一片土地”,作者以“农民”自比,以“土地”喻小说《秋水》,精妙贴切,充满乡土气息。
C.第⑧段“颐指气使”和“独断专行”两个成语一般作贬义使用,用在这里形象生动地说明作家创作时应当充满自信,自由书写。
D.第⑩段中,作者用“那个得奖人”“他”来称呼作为“争议对象”的自己,凸显了他跳出当事人身份冷静面对争议的态度。
3.莫言说:“我曾经说过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其实也可以说,我是一个观察人、研究人,包括研究我自己、观察我自己的人。”作者研究、观察“自己”,获得了哪些认识?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4.这篇演讲为什么要以“讲故事的人”为标题?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4-03-15更新 | 59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辞缘缘堂——避难五记之一

丰子恺

民国二十六年十一月,寇突犯我故乡石门湾,我不及预防,仓猝辞缘缘堂,逃出火线,迤逦西行。如今故园已成焦土,飘泊将及两年,在六千里外的荒山中重温当年辞家的旧梦,不禁心绪黯然。

走了五省,才知我的故乡,真是一个好地方。石门湾水路四通八达,我们无需用脚走路。倘使你到了城里,旁人都得惊讶,家人怕你伤筋,你自己也觉得吃力。唉!我的故乡真是安乐之乡!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回江南的空前浩劫,也许就是安乐的报应罢!

然而好逸恶劳,毕竟是人之常情。克服自然,正是文明的进步。忧患而不进步,未必能生;安乐而不骄惰,决不致死。所以我对于安乐的故乡,始终是心神向往的。

石门湾郊外没有一块荒地,稻麦之外,四时蔬果不绝,风味各殊。尝到一物的滋味,可以联想一季的风光,可以梦见往昔的情景。往年我在上海,冬天吃新蚕豆,一时故乡清明赛会、扫墓、踏青之景,以及绸衫、酒旗、戏鼓之状,憬然在目。倘然遇见丝绵,那更使我涌起乡思来。因为这是我乡一带特有的产物。古人要五十岁才得衣帛,我们乡人无论老少都穿丝绵。人生衣食真难事,而我乡人得天独厚,这不可以不感谢,惭愧而且惕励!

缘缘堂就建在这得天独厚的环境中。缘缘堂构造用中国式,一切奢侈、烦琐的布置,一概不入。全体正直、高大、轩敞、明爽,具有深沉朴素之美。我认为这样光明正大的环境,适合我的胸怀。

我们在缘缘堂怀抱里的日子约有五年。回想这五年间的生活,处处使我憧憬。春天,桃树戴了满头的花,在门前站岗。门内朱楼映粉墙,蔷薇衬绿叶。院中秋千亭亭地立着。这幸福的光景,使我难忘。夏天,葡萄棚上的新叶,把室中人物映成绿色的统调。垂帘外时见参差人影,秋千架上时闻笑语,这畅适的生活也使我难忘。秋天,芭蕉的叶子高出墙外,夜来明月照高楼,房里有人挑灯夜读,伴着秋虫的合奏。这清幽的情况又使我难忘。冬天,炭炉上时闻普洱茶香,儿童们伴着坐到深夜,直到北斗星转向。这安逸的滋味也使我难忘。现在飘泊四方,但凡我身所在的地方,只要一闭眼睛,就看见无处不是缘缘堂。

九月二十六日,是我的生辰。这时嘉兴已炸得不成样子。我家还是做寿。而宾朋的谈话异乎寻常。有人从上海逃回来,他说上海无数难民无家可归,聚立在租界紧闭的铁栅门边,日夜站着。租界里的同胞拿面包隔铁栅抛去,无数饿人乱抢。有的面包落在地上的大小便中,他们自挣得去吃!我们一个本家从嘉兴逃回来,他说有一次轰炸,看见一妇人躲在墙脚边喂奶,忽然弹片飞来,恰好把那妇人的头削去。这无头的妇人依旧抱着婴孩危坐着,并不倒下。我听了他的话,想起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就讲给人听:猎人入山打猎,远远看见一只大熊,他连发数枪,均中要害,大熊却危坐不动。他走近察看,大熊两眼已闭,血水流下。但是它两只脚抱住大石头,危坐涧水边。猎人再走近细看,才见大石底下的涧水中,有小熊正在饮水。大熊倘倒下了,那石头势必压死她的宝贝。直待猎人掇去了她手中的石头,她才倒下。呜呼!坐客散去了。这便是缘缘堂最后一次聚会。

民国二十六年十一月六日,是石门湾被宣告死刑的日子。石门湾在那一天,真可谓朝为繁华街,夕暮成死市。那天,我照例在画《漫画日本侵华史》。只听得玻璃震响,一连数次。心知不妙,出门探问。有人说:我们这没有设防,决不会来炸的。大家照旧安居乐业。

正午,一架飞机低低地飞过。石门湾没有警报设备。以前飞机常过境,大家跑出去,站在门口,仰起了头观赏,如同春天看纸鸢,秋天看月亮一样。这天大家依旧出来观赏。谁知他们正要选择不设防的城市轰炸,可以放心地投炸弹,可以多杀些人。飞机盘旋一周,看见毫无一个军人,纯是民众妇孺,而且都站在门外,非常满意。地面上无论哪一个人的生死都操在空中的刽子手手里了!忽然一阵冰雹似的声音在附近的屋瓦上响过,墙壁摆动,桌椅跳跃,玻璃窗齐声大叫。我们挤成一堆,默然不语,但听见墙外奔走呼号之声。飞机还没离去,大有再来的可能,非预防不可。于是有人提议,钻进桌子底下,把丝绵被覆在桌上。我在幼童时代,曾经作此游戏。现在年已过半,却效儿戏,又看见七十岁的老太太也效儿戏,这情状实在可笑。且男女老幼共钻桌底,大类穴居野处的禽兽生活,这行为又实在可耻。这可说是二十世纪物质文明时代特有的盛况!

沿河家家闭户,处处锁门,石门湾顿成死市,不见人影。忽然一家楼上,发出一阵肺病者的咳嗽声,全市为之反响,凄惨逼人。我悄然而悲,肃然而恐。破晓起身,出门时我回首一望,这是我与缘缘堂最后的一面。

其实,在这风声鹤唳之中,有许多人想同我们一样地走,为环境所阻,力不从心。我恨不得有一只大船,尽载了石门湾及世间众生,开到永远太平的地方。向村人告别,我心如刀割!但脸上强自镇定,叮嘱他们赶快筑防空壕,后会不远。不能再说下去了。

一九三九年

(有删改)

1.对文中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一再用“我”“我的”或“我们”描述故乡或乡人,朴素的用语中寄托着对故乡的无限爱恋之情。
B.文章用较多篇幅描写石门湾得天独厚的环境,缘缘堂优雅安逸的生活,为后来遭受日寇轰炸埋下伏笔。
C.缘缘堂不仅是供人居住的现实家园,也是承载作者生活愿景、艺术审美、道德理想的文化与精神家园。
D.在“冰雹似的声音”“玻璃窗齐声大叫”的环境中大家默然不语,写出了面对轰炸时人们惊恐的心理。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六段反复书写“使我难忘”,既显示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更凸显了漂泊在外、无家可归的悲伤与痛苦。
B.作者写大熊护子时,有意把“它”替换为“她”,将大熊人性化,暗含将熊的兽面人心与侵略者人面兽心对比。
C.文中的“朝为繁华街,夕暮成死市”以夸张的手法写石门湾的变故,与“朝如青丝暮成雪”一句的手法相同。
D.文章末段中“我恨不得有一只大船……”几句,与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异曲同工。
3.文中的丰子恺既有闲逸雅士的一面,又有爱国志士的一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鲁迅说:“讽刺作者虽然大抵为被讽刺者憎恨,但他却常常是善意的,他的讽刺,在希望他们的改善,并非要捺这一群到水底里。”请根据鲁迅的观点,结合文中画线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张氏月洲村

南帆

父亲为我取名的时候肯定没有想到,“张帆”遭遇如此之多的重名。多年前,正是因为某天突然发现另一些“张帆”也在杂志上发表文章,我立即决定赐予自己一个笔名。干脆把“张”字拿掉,取名“南帆”。本名也罢,笔名也罢,无非称呼个人的符号,不必大惊小怪,我似乎从未真正将名字视为家族的徽号。那个时候,“家族”这个概念没有在心里留下印记。背起一副行囊,独自浪迹江湖,大漠风沙,长河落日,我意识不到身后存在一个张姓的家族——直到月洲村的出现。

月洲村之行是一次例行的公务拜访,它位于福州市区几十公里外的永泰县。汽车沿着盘旋的山路驶向月洲村时,我丝毫未曾意识到与这个村庄的血缘关系。下车之后,周围有人告诉我,这是张姓聚居的村庄,而福州的张姓多半是从这儿出来的。我正忙着看河滩上摇曳的芦苇和路边李树上密密麻麻的粉白花朵,对这句话充耳不闻。一伙人说说笑笑地走到了张氏宗祠门口,一阵鞭炮突然炸响。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村长郑重地送给我一部沉甸甸的张氏族谱。这本精装书籍握在手中的重量,突然让我意识到,周围这些面孔黝黑的农民都是我的宗亲,我们的身躯之中流淌着相同的血脉。

一种异样的感觉掠过内心。

所有的人都这么说,月洲村之名来自桃花溪。一条清澈的溪流进入村庄后绕了个弯,仿佛在地面写了一个“月”字,溪流两旁绿树杂沓,竹林婆娑,树荫之中小鸟啁啾;离开村子的时候,溪流又在村子边缘从容地围出一片沙洲:一脚踩下去,沙子柔软而温润。只有张姓的人才能发现如此清幽的地方,月洲村之称始于唐末,当然是我们老张家祖先取的名。

我曾经见过一张月洲村芦川桥的相片。夕阳之中,一座三孔桥倒映在水面上,如同一张油画。那一天驾车进月洲村的时候曾经从桥上经过,桥面似乎显得狭窄。车子从公路拐进来,驶到它跟前时,还得稍稍倒车一下,否则角度太小,无法通行。我迟迟没有意识到,芦川桥的“芦川”与张元幹的《芦川词》《芦川归来集》之中的“芦川”是同一个词。而作为宋词大师,这个张元幹,就是月洲村人。许多人津津乐道,宋、明、清三个朝代,月洲村出了一个状元、两个尚书、近五十个进士;对于张姓的子弟说来,这算不上什么,而宋朝的张元幹,却是一个实实在在为月洲村增添重量的大人物。

张元幹的词风激昂豪迈。许多人觉得,苏轼与辛弃疾之间就醒目地站着一个张元幹。 他的两首《贺新郎》“梦绕神州路”和“曳杖危楼去”不仅名垂词史,而且张贴在月洲村的墙上。站在村委会门口默诵张元幹的句子“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如许”“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内心忽然涌过一阵热浪。以前读过几首张元幹的词,从未想到他或许是一个亲戚。当然,如同苏轼一般,这个亲戚也会有卿卿我我的缱绻,也写得出“寒犹在,衾偏薄,肠欲断,愁难著”“想小楼、终日望归舟,人如削”这种缠绵。

“百忍堂”是张姓祖上一个著名的典故。大约是河南濮阳的一户张家九代同堂,九百多口人和睦相处,穿统一制作的服装,共享相同的餐饮。开饭的时刻击鼓号令,男女分席,长幼有序。治家犹如治国,唐高宗李治慕名到张家视察,向家长张公艺询问治家方略。张公艺写了一百个“忍”字:一切纠纷,忍让为重,这即是“百忍堂”的来历。温良恭俭让是张家性格的组成部分。唐高宗想考一考张公艺,御赐张家两个梨子,看看九百人如何公平分享。张公艺命家人将梨子放在石舂中捣烂,而后置于水缸之内,注满一缸的清水,鸣鼓召集全家,每人舀一小匙。不患寡而患不均,张公艺家长清楚世事人心的症结所在。儿时曾经听父亲说过这个典故,不怎么喜欢。如果张姓的人只能如此隐忍地生活,唯唯诺诺,那么,又有什么必要兢兢业业地维持那个“九世同堂”的躯壳?

因此,张元幹慷慨悲凉、落拓不羁的词风让我大为宽慰:张氏性格之中仍然存在血性与浪漫的基因,这或许是一个比文学史排名远为重要的事情。据说张元幹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是,他性情刚烈,嫉恶如仇。张元幹投身于李纲——一个闽籍宰相——的麾下,竭力主张抗金御敌;李纲遭受宋高宗的罢免,张元斡怒不可遏,赋词《石州慢·已酉秋吴兴舟中作》。“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是倾出一腔壮志的长啸。宋高宗退避临安之后,秦桧当政,张元幹愤而辞官返回闽地。绍兴八年,秦桧再度筹划向金国议和纳贡,李纲上疏反对,张元幹的“曳杖危楼去”一词即是对李纲的声援。几年之后,另一个秦桧的政敌胡铨被贬途经福州,张元幹再度出面饯行,并作“梦绕神州路”一词,直陈抑塞磊落之气。这些举动彻底得罪了秦桧,张元幹被捕入狱,除名削籍。多年之后出狱,张元幹已经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他没有再回月洲村,而是在江浙一带漫游,不知所终。张元幹的词赢得了诸多志士仁人的激赏,这没有什么可奇怪的,我想说的是,月洲村的张氏拥有另一份额外的庆幸:他遗传给我们一份大丈夫的血脉。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作者的姓氏谈起,写自己一开始对张姓家族的认识不深,表达了“我”对忽略家族概念的深深愧意,自然引出了月洲村。
B.文章开始反复写“我意识不到”“我丝毫未曾意识到”,后又写“突然让我意识到”,突出强调了张氏月洲村给“我”的情感冲击。
C.作者不吝笔墨写张元幹投身于李纲麾下、主张抗金御敌、遭秦桧打压等,目的是为了介绍张元斡创作爱国主义词作的历史背景。
D.“他遗传给我们一份大丈夫的血脉”,既是对张元幹一扫张氏软弱怯懦家风的赞扬,也是作者对张氏月洲村和家族感情的升华。
2.关于文章第四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借写月洲村之名的来历,过渡到描写溪流绕村的美丽景致,每处景语都透着情语,亲切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B.写“绿树杂沓”和“小鸟啁啾”,有声有色;写溪流“从容地围出一片沙洲”,运用了比拟的手法,形象传神。
C.“只有张姓的人才能发现如此清幽的地方”,虽不合常理,但热爱之情跃然纸上,产生了情胜于理的效果。
D.最后一句中,“当然”一词虽然用在不经意之间,但客观表现了村落的历史悠久和张氏祖先的审美情趣。
3.文章在写张元幹时穿插了“百忍堂”的典故,有什么效果?请简要说明。
4.作者主张散文要有“自由随意的气息”。本文是如何体现这种创作观念的?请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本一:

           

史铁生

过去,我们的角落是另一副模样:斑驳的墙,低矮的屋顶,屋顶挂满灰尘结成的网……铁子说这儿避风,克俭说这儿暖和。我呢?只想离窗户远一点,从那儿可以看见一所大学的楼房和好几家正式工厂的烟囱。这儿是整个“五七”生产组最不受人重视的技术角。

清晨、晌午或傍晚,你会在这幽深的小巷中看见我们。我们三个结队而行,最怕碰见天真稚气的孩子。“妈妈你看哟!”我们都低下头。“叔叔们受了伤,腿坏了,所以……”铁子把手摇车摇得飞快,我和克俭也想走快些,但是不行。“瘸子吗?”孩子问。母亲的巴掌像是打在我们心上。这最难办,孩子无知,母亲好心。我们忍着伤痛,付出比常人更大的气力,为的是独立,为的是回到正常人的行列里来,为的是用双手改变我们的形象——残废。

我们有时哼着歌走在小巷深处:

今天像往日一样/我流浪到深夜/我在黑暗中行走/闭上了我的两眼……

春风乍起,吹绿柳条的时节,她来了。“我叫王雪,坐在这儿行吗?”她走进了我们的角落。“当然。”“只要你乐意。”“有什么不行的?”我们每人一句,都是冷冰冰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腔调。克俭在我耳边嘀咕了一句,不外乎“德性”“臭酸相儿”一类的评语。铁子冷酷的目光在眼镜后面闪了几下,低下头去。这是一种防御,以攻为守式的防御。防御什么呢?

春雨蒙蒙,天空里闪过一道电光,搅动了三颗枯萎的心。我们的角落从早到晚萦回着歌声:《菩提树》《命运》《茫茫大草原》……先是轻轻地哼,后是低声地唱。我偷眼去看王雪,发现铁子和克俭也在偷偷看她。王雪随着我们歌声的节奏轻轻晃着头,两个小辫一个弯了一个直,一个直了一个又弯。我们的歌声更响亮了:

老人河,啊,老人河/你知道一切/但总是沉默……

“你们干嘛光唱这些让人伤心的歌?”王雪忽然说。“你发听什么?”克俭说。他的脸红了一下。王雪清了一下喉咙唱起来:

我们一天到晚在一起把稻草晒干/地在那边我在这边/两人相距很近很近……

王雪轻轻地唱,随着欢快的节拍摆着小辫。我们三个干脆停下了手里的活,愣愣地看着她,心中的防御工事已经拆除了,眼前出现了一泓春水,轻轻拍打着寂寥的堤岸。她长得多美!怎么说呢?她的心写在脸上,她看得起我们。

正像歌中唱的那样,我们从早到晚在一起。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唱起那些欢乐的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都用长辈似的口吻和她说话:“王雪,晚上回家走大街,别走那些小胡同。”“王雪,你该学外语。事在人为,别怕难。”“王雪,不然你就学小提琴。只要下功夫,路是人走出来的。”“王雪,你就得这么对待生活,你和我们不一样。”……

如今想来,真是一段珍贵的记忆。

“我是说,王雪这下可以考大学了。”“真的!可她行么?”我的眼睛一亮:“对!你可以帮帮她的数学和物理。”“你可以帮帮地的语文,主要是作文。”“真的!”

那天起,每天晚上,蟋蟀在门外“曜曜”地叫,我们的角落里亮着灯光。

铁子和王雪趴在桌上,点呀线呀,log呀,sin呀,画呀,算呀。我呢?给她讲语法、主题、构思和“之乎者也”,还给她写了七八篇范文。唯有克俭一声不响地坐在门外,给我们一壶壶地烧开水,偶尔听见我们的笑声,他才探进头来羡慕似的笑笑。蓝色的火苗舔着壶底,发出“鸣鸣”的低吟,克俭的眼睛里有火光也有苦闷。我们说的他都不懂,他其实连小学都没有上完呀。

我拄着拐杖走过去拍拍他的肩膀:“你家也许有点什么用得着的书吧?”他没有回答。他准因为帮不上王雪而心里难受呢。第二天,他不知从哪儿找来了一本《绝对辨音力》,急急忙忙一瘸一拐地跑来交给王雪,竟连里面讲的是什么都没来得及看。那是一本外国小说。好心的王雪竭力表现出喜出望外的样子,说她特别爱看这样的书。

多么恬静、柔和的灯光呀。那还是在童年,妈妈下班回来在我脖子上亲吻的时候,我看见过的。黑漆漆的四周为什么不能都点亮这样的灯光呢?

王雪去考大学前有一夜,我们唱起了《灯光》:

有位年轻的姑娘/送战士去打仗/他们黑夜里告别/在那台阶前……

(有删改)

文本二:

重病之时,寒冷的冬天里有过一个奇迹——我在梦中学会了一支歌。梦中,一群男孩和女孩齐声地唱:“生生露生雪,生生雪生水,我们友谊,幸福长存”莫名其妙的歌词,闻所未闻的曲调,醒来竟还会唱,现在也还会。四周虚暗,瑞雪霏霏。这奇妙的歌,不知是何征兆。

懂些医道的人说好——“生生”,是说你还要活下去;“生水”嘛,肾主水,你不是肾坏了吗?那是说你的生命之水枯而未竭,或可再度丰沛。

是吗?不有些牵强?不过我更满意后两句:我们友谊,幸福长存。

那群如真似幻的孩子,在我昏黑的梦里翩然不去。那清明畅朗的歌确如生命之水,在我僵冷的身体里悠然荡漾。妻子没日没夜地守护着我,任何时候睁开眼,都见她在我身旁。我看她,也像那群孩子中的一个。

我说:“这一回,恐怕真是要结束了。”她说:“不会。”

我真的又活过来。太阳重又真实。昼夜更迭,重又确凿。我把梦里的情景告诉妻子,她反倒脆弱起来,待我把那支歌唱给她听,她已是泪水涟涟。

(节选自史铁生《重病之时》)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开头“挂满灰尘结成的网”等对角落的描写是我们心情的写照,这与《我与地坛》中对地坛“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的描写有异曲同工之妙。
B.文本一中多次出现的歌声既呼应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又呈现出了人物情感交流升华的过程,文本二在首尾处出现的歌声亦体现出这样的文学效果。
C.文本一中描写了铁子辅导王雪的场景,活泼生动,如“点呀线呀,log呀,sin呀,画呀,算呀”,表现出铁子用自身能力帮助王雪时的热情与喜悦。
D.文本二中作者用温和细腻的笔调描绘了“我”重病之时的梦中情景,梦境中“那群如真似幻的孩子”和现实中的妻子都给了“我”对抗重病的力量。
2.对文中“王雪”这一人物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春风乍起”的时节里,王雪主动走进我们的角落,她用自己优美的歌声与我们唱和、对话,这是她热情友好性格的体现。
B.我们用长辈似的口吻和王雪说话,其中“别怕难”“路是人走出来的”等内容侧面体现出王雪的人生也有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
C.没上完小学的克俭一瘸一拐地为王雪找来外国小说《绝对辨音力》,而王雪当时喜出望外的表现突出了她对于文学的热爱。
D.文章结尾未交代王雪是否考上大学,而是描写了我们一起唱《灯光》的场景,暗示了王雪早已成为我们心中明丽的“灯光”。
3.经历过困境的人的“生命之水”要如何“再度丰沛”?请结合文本一与文本二简要分析。
4.对文本一的标题,史铁生在创作和发表时曾有过不同的选择,根据你对文本的理解,你认为下面哪个标题更合适?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题目一:《没有太阳的角落》     题目二:《就是这个角落》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蓝羽鸟

贾志红

①我曾经站在布古尼的街头,在一块很大的牌子上识别一堆法语单词。牌子是马里国家公路局竖起的,写着这条始于布古尼终于锡加索的待修公路的出资方、建设方、监理方等信息。建设方写着我们总公司的名称。在内部我们被称作二〇八,它是这条路的长度,也是这条路的简称,还是一群人被喊了四年的集体姓名。

②老何从首都巴马科的机场接我来工地,三菱越野车一进入布古尼,老何就说,到了我们的路上了。这片土地上,除了工程设备,什么都不是我们的,天空、原野以及天空之下、原野之上的一切都不是我们的,但我们依然用“我们的路”来称呼它。他指着路边的大牌子说,这是起点。我第一次站在二〇八公路上。这是一条坑洼不平的窄窄的路,路原本是宽的,因为老旧,路面的沥青掉落,露出红土路基。路基塌陷,荒草丛生。曾经宽阔的公路在时间碾压下日渐细弱,很多路段只剩路心还遗留有沥青的痕迹。西非原野上,一条路正慢慢归于原野

③其实我们的路并不经过市区,只是从布古尼擦边而过。布古尼于我们的重要性更在于它的仪式感,在于那块立于起点的牌子。我曾对着起点牌拍过无数照片,旱季的时候,雨季的时候……时间如走马的灯,各种人物在相同的背景下留下不同的影像。考察的、慰问的、检查的,白皮肤、黑皮肤、黄皮肤。同事们几乎都和这块牌子合过影。测量工程师小段,给我看他刚到工地的第一张照片,他俊朗、白皙,背后的牌子也是新的,还没有经过严酷的日晒雨淋,白色的底和蓝色的字散发着新油漆的光泽。那时非洲的蓝天和太阳对小段来说也是新的。几个月以后,我们路过这块牌子,小段再次站在牌子下,旁边跟着几个向他学习测量技术的本地工人,他们并排站在一起,一样的白色工装体恤衫,一样剃着光头,我几乎看不出他们肤色的差别,他们眯着眼,对着我的镜头笑,露出同样雪白耀眼的牙齿。

④平日里,试验室的技术员蕾拉姑娘走路的样子轻盈得像一朵云,白大褂飘来荡去。她是工人中文化程度最高的,在法语之外还会英语。她还是我见过的本地姑娘中唯一不穿民族服饰的,那些花花绿绿的裙子与她无缘,她永远穿得像个白领员工,工作服白大褂内是深色长裤、白色衬衣或是条纹衬衣,手里也总是拿着一沓子试验单或是一本书。

⑤李工和试验室的工人们忙着做红土的各项检测。试验仪器从国内空运来的时候,李工高兴坏了,这是他第一次在非洲拥有自己的试验室。他拿着清单,边念边指挥工人摆放:土工电动击实仪放这里,脱模器、压碎试验器靠墙放,分析天平、净水天平,嗨嗨,你们动作轻些。

⑥工期的头两年,二〇八公路进行全线的土方施工。总工程师老麦说,需要八十万方土。找土,找红土,找干湿度恰好的红土,老何说过这是整个二〇八的头等大事。二〇八公里的线路,80万方的红土需求量,至少要有不低于10个大型土场,且分布均匀。只有如此,才能做到人力物力成本最小化。作为二〇八项目中方总负责,老何难掩痛心,我们得节约、节约、再节约。这句话是老何大会小会上的开场白,又是结束语,他常常把桌子拍得啪啪响,唾沫星子四溅。

⑦无边的原野,找土的人是一群有目标的蚂蚁,以二〇八公路的某一个点为中心,以20公里为半径,散开,再聚拢,带着收获或者烈日下的空茫。他们真想像蚂蚁一样遁入地下啊,地下一定有一个红土丰美的世界。那段时期,人人眼里只有红土,人人都像建造家园的蚂蚁一样,用触须去探寻红土的气息。

⑧我在某一天迷了路。从植被来看,似乎是我从未走过的路,我硬着头皮沿着这条小路继续走,它像一条布带牵扯着我,将我引入一片林子,而后它就悄悄地松了手。林子起初稀疏,有显著的人的脚印、牛的蹄印。可是,林子越来越幽深,人的脚印、牛的蹄印都被一只神秘的手拂去痕迹,这只手又把形状各异的花摆放在不知名的植物上,或绚丽或幽香。我在林子里边快步穿行边紧张地竖起耳朵,鸟雀飞过,树枝颤抖。我依然不辨方向,在开阔之地我就是路痴,在没有路的林子里更是茫然无措。

⑨像许多童话故事一样,一个精灵出现了,那是一只长尾鸟,披着蓝色的羽衣,鸣叫着,在树枝间低飞、跳跃。它的声音悦耳、镇静。它时隐时现,始终不靠近我也不远离我。结果,什么危险也没有发生,林子静谧而安详,它善待了我这个闯入者,又平安地把我送出。我循着树木缝隙间的光芒往边缘走,最后终于钻出林子,眼前是一片开阔地,我回到了阳光之下,猛然而现的阳光刺得我眯着眼,提醒我已重返现实世界。

⑩童话似乎落幕了,长尾蓝羽鸟不知去向。

⑪但是,且慢啊,另一幕童话背景在这里已安放多时,一座巨大的蚂蚁世界展现在我眼前。我依然眯着眼,以适应阳光的强烈,也便于更细致地打量这座蚂蚁的城市。它们由错落有致的无数城堡组成,最高的一人多高,挺拔如孩童世界的摩天大楼。每座高楼,布满针眼般大小的蚁穴。建筑精致而牢固,像喀斯特地貌的山峰,也像丹霞地貌的土林,但它们只是蚂蚁的城堡世界,是无数蚂蚁一口一口衔土而建。而建筑材料是细润且色泽极佳的上好红土,我当然认识,二〇八的每一个人都认识质地优良的红土,那是氧化铁的颗粒在阳光下泛出的最动人的颜色。蚂蚁们的触须就是最精密的试验仪器。结果顺理成章,各项检测数据符合要求。红土铺在我们的路上了,铺在一条正在长宽的路上。

⑫这段迷路的经历像一个传奇被广为传播,长尾蓝羽鸟也在传播中被描绘成了神鸟。同事们在一遍遍的讲述中不断添枝加叶,童话故事越发完美,他们的嘴巴像一支支画笔,那只鸟被描绘得愈发美丽,羽毛更加丰满,蓝得如绸缎、蓝得如天幕,根根闪烁着神性的光芒。

⑬雨季将要结束,天空中的云朵越来越少,它们去了远方,在另一片干涸的土地上酝酿雨水,播撒慈悲。蕾拉辞职了,赴法国读书。离开的那天她哭了,拥抱每一个人,而后像云朵一样飘向她的远方。她没有攒够学费,但她获得了一笔意外的资助。

⑭我想,蕾拉姑娘,一定也看见了一只长尾蓝羽鸟吧。

1.结合文本,分析第①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2.第③段提到“同事们几乎都和这块牌子合过影”,那么作者为什么挑选出工程师小段两次和起点牌的合影进行描写?请从选材的角度加以分析。
3.第②、⑥两段画线部分呈现出不同的语言特点,请结合文本加以赏析。
4.象征物的使用往往能够增强叙事性作品的艺术效果,请以本文的“蓝羽鸟”与《百合花》中的“百合花”为例加以赏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