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记叙性散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放猖

废名

故乡到处有五猖庙,其规模比土地庙还要小得多,土地庙好比是一乘轿子,与之相比五猖庙则等于一个火柴匣子而已。猖神一共有五个,大约都是士兵阶级,在春秋佳日,常把他们放出去“猖”一下,所以驱疫也。“猖”的意思就是各处乱跑一阵,故做母亲的见了自己的孩子应归家时未归家,归家了乃责备他道:“你在哪里“猖”了回来呢?”猖神例以壮丁扮之,都是自愿的。有时又由小孩子扮之,这便等于额外兵,是父母替他许愿,当了猖兵便可以没有灾难,身体健康。我当时非常羡慕这种小猖兵,心想我家大人何以不让我也来做一个呢?猖兵赤膊,着黄布背心,这算是制服,公备的。另外,谁做猖谁自己得去借一件女裤穿着,而且必须是红的。装束好了以后,再来“打脸”。打脸即是画花脸,这是我最感兴趣的,看着他们打脸,羡慕已极,其中有小猖兵,更觉得天下只有他们有地位了,可以自豪了,像我这天生的,本来如此的脸面,算什么呢?打脸之后,再来“练猖”,即由道士率领着在神前画符念咒,然后便是猖神了,他们再没有人间的自由,即是不准他们说话,一说话便要肚子痛的。这也是我最感兴趣的,人间的自由本来莫过于说话,而现在不准他们说话,没比这个更显得他们已经是神了,他们不说话,他们已经同我们隔得很远,他们显得是神,我们是人是小孩子,我们可以淘气,可以嬉笑着逗他们,逗得他们说话,而一看他们是花脸,这其间便无可奈何似的,我们只有退避三舍了,我们简直已经不认得他们。何况他们这时手上已经拿着叉,拿着察郎当郎当的响,真是天兵天将的模样了。说到叉,是我小时最喜欢的武器,叉上串有几个铁轮,拿着把柄一上一下郎当着,那个声音把小孩子的什么话都说出了,便是小孩子的欢喜,我最不会做手工,我记得我曾做过叉,以吃饭的筷子做把柄,其不讲究可知,然而是我的创作了。我的叉的铁轮是在城一个高坡上(我家住在城里)拾得的洋铁屑片剪成的。在练猖一幕之后,才是名副其实放猖,即由一个凡人拿了一面大锣敲着,在前面率领着,拼命地跑着,五猖在后面跟着拼命地跑着,沿家逐户地跑着,每家都得升堂入室,被爆竹欢迎着,跑进去,又跑来,不大的工夫在乡一村在城一门家家跑遍了。我则跟在后面喝彩。放猖的时间总在午后,到了夜间则是“游猖”,这时不是跑,是抬出神来,由五猖护着,沿村或沿街巡视一遍,灯烛辉煌,打锣打鼓还要吹喇叭,我的心里却寂寞之至,正如过年到了元夜的寂寞,因为游猖接着就是“收猖”了,今年的已经完了。

到了第二天,遇见昨日的猖兵时,我每每把他从头至脚打量一番,仿佛一朵花已经谢了,他的奇迹都到哪里去了呢?尤其是看着他说话,他说话的语言太是贫穷了,还不如不说话。

(有删改)

文本二:

莫须有先生教国语

废名

莫须有先生教国语,第一要学生知道写什么,第二要怎么写,说起来是两件事,其实是一件,只要你知道写什么,你自然知道怎么写。要小孩子知道写什么,其实很简单,只要你自己是小孩子,你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你便能引得他们写什么了。

莫须有先生在金家寨小学教国语,有一回出一个“荷花”的作文题,因为他小时喜欢乡下塘里的荷花、荷叶、藕。凡属小孩子都应该喜欢,而且曾经有李笠翁关于这个题目写了一篇很好的散文,莫须有先生自己的文章还近于诗,诗则有时强人之所不能,若李笠翁的《芙蕖》能说到荷叶的用处,是训练小孩子作文的好例子。荷叶还可以拿到杂货店里去包东西。莫须有先生出了荷花这个题目,心里便有一种预期,不知有学生能从荷塘说到杂货店否?结果没有,莫须有先生颇寂寞,有一学生之所作,篇幅甚短,极饶意趣,他说清早起来看见荷塘里荷叶上有一小青蛙,青蛙蹲在荷叶上动也不动一动,“像羲皇时代的老百姓”,莫须有先生很佩服他的写实。

民间有“放猖”“送油”的风俗,莫须有先生小时顶喜欢看“放猖”,看“送油”,现在在乡下住着,这些事情真是“乐与数晨夕”了,颇想记录下来,却是少暇,因之拿来出题给学生作文,看他们能写生否,他们能将“放猖”“送油”写在纸上,国语教育可算成功了。作这两个题目的学生很多,但都不能写得清楚明白,令异乡人读之如身临其境、一目了然。可见文字非易事,单是知道写什么也还是不行的。小孩子都喜欢“放猖”,喜欢“送油”,然而他们写不出,他们的文字等于做手势而已。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已经重来大学执教了,莫须有先生又开始有闲作文章,乃居然写了一篇《放猖》,此事令他很愉快,好像是一种补过的快乐。

(节选自《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火柴匣子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文章将猖神庙比作火柴匣子,既强调猖神庙的小,也点出猖神世俗性的一面。
B.猖兵画花脸后显得有地位,而“我”天生的面反而不算什么,这个对比表达了“我”对猖兵的羡慕之意。
C.“仿佛一朵花已经谢了”,这个比喻写猖兵的“奇迹”不再,也写“我”因放猖结束而感到失落。
D.文章写了放猖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结构紧凑,不枝不蔓,这表明“我”对放猖这一活动的记忆十分深刻。
2.下列对文本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莫须有先生让学生写荷花时,期待他们从荷花说到杂货店,是因为他希望学生作文时能写到生活实际。
B.莫须有先生所说的“写生”,是指文章应该把事物写得清楚明白,让对该事物陌生的人读了也能一目了然。
C.小孩子喜欢“放猖”“送油”,却写不出,这说明作文除了要知道写什么,还要知道怎么写。
D.莫须有先生在乡下时要写“放猖”以记民俗,但未写成,后来弥补了这一过失,所以说是“补过的快乐”。
3.文本一中画线部分用了多个“跑”字,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4.文本二指出,教小孩子作文要“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谈谈文本一是如何实践“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这一主张的。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别离的故事

   

那时是何等的青春年少。异国那四季如春的山城,是我出生的地方。离开它的前几天,我觉得我正在做一件大事,欢喜成天在我的眉间舞蹈,连走路,也轻飘飘地几乎要飞上天去了。

一天中午,妈妈带我上街,就在一家常去的面店,给我点了我最喜欢吃的饺子面汤。

“孩子,你离开家,最留恋的是什么?”看着我狼吞虎咽,妈妈忽然开口问道。

“我?”我一面吃,一面含糊地答道,“我留恋的是我的学校,我的同学们。”

“家呢?”妈妈的语调中微微有些失望,“你一点也不留恋吗?”

“家?”这个问题几乎从来没有在我的心中引起过注意。我怔了一下,才觉得有些愧意,连忙补充:“家当然也留恋。”

妈妈大概也听出这并不是我的真实想法,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便默然了。过了一会儿,她又抬起头来问我:“你离开的时候,会不会哭?”

“哭?”我哈哈大笑了起来,“男孩子,怎么可以哭!”

妈妈笑了一笑,但我觉得好像有点勉强。我不大明白,她实在是怎么想。

离去的那天上午,我仍在兴高采烈地向邻居道别。自己一边想着,午饭一吃,我便要出发,横过太平洋,远走高飞,留下惊异的他们,心中便觉得过瘾。刹那间,我便以为自己是引人瞩目的人物,一种莫名其妙的虚荣心便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满足。

时间毫不留情地在我的身边滑走,这“最后的午餐”,一下子就伸到我的面前,我突然觉得心沉了下去。全家围坐在一张桌子边,吃的是鸡粥。刚吃两口,妈妈突然掩面而去,我的眼泪一下涌了出来,但却拼命地忍着,只顾低头一口一口把粥往嘴里塞。突然呛住了,我抬起头来,正想咳一下,却瞥见爸爸一边吃着,泪水却无声地流了一脸。

我怎么都抑制不住了,“哇”的一声,便冲向洗脸间,在那里没命地哭了起来。就在这时候,我才有些意识到,我这一去,就意味着永远不能再回头。但在这以前,不知为什么,我总有个错觉,以为这不过是一次远行,去了还会回来。

但,我就像只断线的风筝,永远也回不去了。

爸爸妈妈千里迢迢跑来探我的时候,已经是十五年以后的事情了。这一别,竟会如此长久,当初我怎么会想得到!

我只记得,那年,当我走向海关时,送行的人们被铁栅栏隔在一百米以外。我提着手袋,一步挨着一步地走,并且频频地回过头去,往人丛中寻找爸爸妈妈的踪影。

我终于见到,爸爸和妈妈正在那边挥舞着手。我的眼泪又涌了上来。我放下手袋,无力地举起手,招了一招,连再多看一眼也没有勇气,便回头顺着人群向前流去。等我想到再看他们一眼时,我的视野已经给建筑物挡住了。爸爸呢?妈妈呢?全都看不见了。

就这样,我便踏上人生的旅途,眼泪模糊了我的视线,心顿时好像给分隔成几片。

要知道,在那之前,我从来没有离开过父母的身边半步呀!

那时,我才十六岁。

一整夜,雪就下个不停。清早起来,映进眼帘的,是一片白茫茫的世界。我的心,也像外头的气温一样,冷到零下二三十度。她为我送行,我们漫步在雪地上,一脚踩下去,雪就涌到膝头上。阴霾的天空中,雪片仍在不断地飞旋着飘飘而下,轻灵灵的,密麻麻的。走了一大段路、彼此仍旧一言不发。大家都不知该说什么好,惟恐一句不恰当的话,会掘开暂时还隐藏在地下的伤感的泉源,竟然到了火车站。竟然到了开车时间。

“这就走了?”她裹着蓝白方格头巾,隔着车窗,问我。

我点了点头,不吭声。我知道,只要一开口,我的泪水就会汹涌而来。

“还会来吧?”她又怯声怯气地问。

我又点了点头,尽管心中十分茫然,因为我知道我要走得很远很远。

火车猛然颤抖了一下。好像给铁锤敲了一下,我的心一缩,我看见她急遽地背转身去,两滴泪水似乎滴在我冰凉的心中。

在我的印象中,仿佛有一种朦胧的什么。然而大家从来没有承诺过什么,既无言,也未曾示意。

在大雪纷飞中,彼此心里都明白,这大约是最后一面了。而我不远千里,来到这边塞,原也只为说声“再见”。

由南向北,再由北向南。

但,路线已不尽相同了。人的一次来回踱步、想要准确到一厘不差地回到原地,本来就不太可能,何况人生的变化!那五千个日日夜夜、堆积在我的生命中,为脸上皱纹的出现,开了道路。

古都的最后一晚,流泻着令人留恋的柔意。我缓缓地在大街上走着,多少心头的浪花,又重新在记忆的长河中跳出。

在情感上,他是我的兄长;在事业上,他是我的师长。当我去告别时,他无言地笑着,拿出一堆刚蒸熟的螃蟹,招呼我一起吃下。

淡黄的灯光照了下来,院子里寂静一片。我们似乎没有很多话说,也许,该说的都已经说完了;也许,要说的也不知道应该怎么说。

“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热爱书籍。”这是他对我的临别赠言,我一直记得一清二楚。它屡屡阻挡了我偷懒和退却的想法,尽管历尽挫折,我总算还能够维持这份兴趣,直到今天。

今天经过码头,偶然见到小贩在那里摆卖螃蟹。我的心啊,不禁又飞到了那淡黄灯光下的屋子里,飞到了五年半以前的那个沉默的晚上。

他留我住那古都的最后一晚,然而我不能,我还要回去收拾行装。因为,第二天一早,我便要南飞了。

他送我到大门口,缓缓说道:“再见。”

我知道他是个很洒脱的人,加上多年来惯于走南闯北,他说再见便再见,绝不拖泥带水,但我却仍听得出“再见”声中的感伤味道。

我们就这样分手了。巷子里灯光暗淡,街边没有青青的杨柳,只有一棵棵梧桐树。那些秋风吹送下的叶子,相互拍打着,怅竑地在微带寒意的夜空中,“哗啦啦”地响动。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竟然到了火车站、竟然到了开车时间”中的两个“竟然”表达的是出乎意料之感,没想到时间过得如此之快。
B.师长对我的临别赠言,屡屡阻挡了我偷懒和退却的想法,这说明“我”是一个爱偷懒和没有坚强意志、韧性的人。
C.本文叙写三个场景:少年时离别父母;青年时去边塞和初恋相见复相别;离开古都时,与亦师亦友的友人告别。
D.“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之一。本文作者拨响心弦,弹奏出的这一曲人间至情让人震撼。
2.下列对本文叙写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叙写采用回忆视角,这些叙写又都带有追述性。从叙述顺序看,三次别离顺叙成文,远不及倒叙效果好。
B.第一次别离时间跨度最长,注重对话、神情描写,第二次只截取车站送别的一个断面、第三次有很多小场景,
C.文章写别离有倒转的处理。如写爸妈千里迢迢来探“我”之后,又回忆了15年前他们海关送“我”的场景。
D.在描写真实别离的同时,作者又以此为媒介,倾注真挚充沛的情思,写出了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生命体验。
3.面对与父母的别离,“我”的心绪随着自己的所见所感而逐步生发展开。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4.作者在表述自己的散文观时说:“就我个人的愿望来说,总是力求一篇散文写出来后,多多少少有点韵味。”本文是如何做到有“韵味”的?请结合文章分析。
2023-05-06更新 | 28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山西省临汾市高三三模(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二)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汶马高速上的年轻人

汶川至马尔康高速公路,是四川连接西藏、青海、新疆的一条重要的交通大动脉。去公路建设工地采访,第一站是鹧鸪山隧道。

鹧鸪山,四川进藏的第一座大山,地处断层破碎带,地质条件异常复杂,世界上高海拔地带筑路、架桥、修隧道所面临的棘手难题,几乎都集中在这里。因而,公路建设者们付出的艰辛,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小姚在隧道口等着我们。这是个中等身材的年轻人,结实、微胖,口才不错,介绍鹧鸪山隧道建设情况时眉飞色舞,如数家珍。但我问及他个人的情况时,他却一下子就腼腆了,只说他老家是三门峡市,大学毕业后应聘到铁路隧道公司。我加了他微信,看到他在大山腹地工地上拍的照片:一身泥水和油污,脸也是花的,鼻孔里塞满泥垢。小姚负责质量安全,工人们打炮眼,他必须在灰尘和噪音中盯着,一盯就是一两个小时,直到炮眼打完,细细数了数量他才能离开。被泥水、汗水浸泡的工作服穿在身上很沉重,体感极不舒服。

“想过打退堂鼓吗?”

“想过多少次了,但都没走到那一步。苦事难事总得有人干吧。再说,我如果走了,哪里会遇到招弟呢?”

招弟是小姚的女友,漂亮而活泼。在工地艰苦的工作环境中,女孩子很少。按小姚的说法,他打动了这个女孩的芳心,而女孩又拴住了他的心。说这话时,小姚面有喜色,一副很有成就感的样子。

当然,更大的成就感是他负责的这段高速公路的桥梁、隧道、路基都经得起严格的质量测评。

见到大壮,是在狮子坪特长隧道工地。名如其人,这是个壮实的年轻人,三十岁时来到汶马公司,已经干了六年。

说起最初隧道的工程测量,他情绪一下激动起来:“李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我比他体会更深刻。”荒凉的大山是没有路的,他与同伴只能在向导的带领下,艰难爬行于陡坡悬崖,在荆棘和杂草中观察测量,近距离获取第一手资料,寻找最佳的施工点位。一次,在山中干活不知不觉就到了黄昏,要走下山已经不可能了,他们就靠一瓶矿泉水和几个面包充饥解渴。夜里极寒,便找来干柴生火取暖。在微弱的火光下,他开始挑身上的刺——白天在荆棘丛中穿行,脸上和四肢都扎进了不少小刺,到了晚上便疼痛不止。他们就相互挑刺,一共挑出了一百多根。困苦之时,他想得最多的是妻子孩子,内心充满了愧疚——女儿出生,他没有回去;女儿的第一个生日,也没有回去。作为工段负责人,他实在是脱不开身。

大壮说他有一个愿望:汶马高速全面通车后,带着妻子孩子,在路上自驾跑一个来回,让他们看看自己参与创造的桥隧奇迹,也看看自己劳动的价值。

讲述这些的时候,大壮的眼眶一直是湿润的。壮汉流泪,自然是情到深处了。

我在生活区遇到了老刘。所谓生活区,其实就是在一个地势相对低矮、坡度相对较小的山腰,开辟出一片平地,搭建了几排板房,作为食堂和职工宿舍。老刘还不到三十岁,被大家叫“老刘”,是因为他已经结婚生子。他的家是我见过的最小的家,只有五六平方米,安下一张床、一张桌,就没有多少空间了。在这个狭小的空间,一家三口生活了好几个年头。公路开建之初,新婚不久的小夫妻就来到这里做工,老刘是隧道工作面的掘进工,妻子在生活区做服务工作。

五年前在附近一个乡镇卫生院出生的女儿,迄今还没有见过爷爷奶奶——他们到工地后就再没回过大巴山里的老家。这条路处于地震带,塌方、泥石流经常发生,严重影响施工进度,为确保工期,就得加班加点地干,一年半载走不出鹧鸪山区是常有的事。每年春节还是放假的,但老刘一家仍然没有回去,他们得留下来看守工地。老刘说:“我成家了,好歹是一家人在一起,让那些‘单身汉’回去和父母妻儿团年吧。”

我鼻子有点发酸。老刘反倒乐哈哈地宽慰我:“没事没事,习惯了,再说还有加班工资可领。等这条路修通了就送孩子回去上学,再陪父母亲来走走这条路,去康定溜溜的城,去跑马溜溜的山。”

在汶马高速公路沿线,我在墙报上、在自拍的视频中、在人们手机的相册里,看到最多的物体是一艘船,一艘橙红色的铁壳船。它是一群年轻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为了从河上把庞大的施工设备运送到对岸,自己设计制造的。这是一条功绩赫赫的船,人们称它为“汶马青年号”。

汶马高速公路的建设者大多是年轻人,他们都是“汶马青年号”的船员。今天,这只青春之船,正在一往无前,乘风破浪……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作者采访小姚的过程中,小姚由眉飞色舞到腼腆再到面有喜色,说明了小姚一直喜欢这个地方和他的工作。
B.文章所写的三个人物,尽管他们都在汶马公路建设中遭遇过困难或不如意,但都对汶马公路怀有深厚的感情。
C.讲述自己的测量经历和未来愿望时,大壮流泪了,是因为他既为自己的工作感到骄傲自豪,又愧疚于妻子孩子。
D.文章写到工程师和技术工人们把自己设计制造的一条 功绩赫赫的船叫作“汶马青年号”,暗合了题目“汶马公路上的年轻人”。
2.本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
3.文章结尾有什么妙处?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江边

何为

深秋的夜晚。我在南京路外滩下了电车,迎面是斜风细雨。我撑起一把油纸伞、我是去向一位同窗十年的老朋友送行的,因为时间还早,有意走得慢一些。

夜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我贴着黑黝黝的街屋。在一个仓库门前站立一会。这一带路灯昏黄,在蒙蒙细雨中更显黯淡。偶或从江面上传来一声汽笛,码头上的夜更觉荒凉。四周一片异样的寂静。

这真是孤岛之夜,我对自己说。不,不如说是荒岛之夜。

街灯的朦胧光影里,依稀有两个人也在躲雨,就在我近处的一个拱形门楣下。雨声中听见一个姑娘动人的声音:

“冷热自己一点也不小心,难道我永远能在你身边吗?”

男的却一言不发。

女的说:“昨晚我父亲又骂我了,骂得很凶的,其实他也不想想,他每天吃用从哪来的!唉,有时他喝醉了,又是流泪,又是咒骂自己,也怪可怜的!”

男的依然默默无语。

透过飘忽的雨丝,一家小酒吧间飘出一阵烟雾,夹杂着吉上赛女郎挑逗的笑声和软绵绵的音乐声,顷刻间门又关上了。

雨似乎小了一点,我举起油纸伞向十六铺码头走去。

想不到我又听见那姑娘低声说:“身体总得自己保重一点,还咳不?我们的日子总会来的!”

那个男的含含糊糊回答了一句什么话,只顾向江岸那边眺望。他几次想说什么,正待启齿又止住了,或者说些不着边际的话,话语中透露出抱歉的声调。

原来他们就走在我前面,在同一条路上,两个人合用一顶很大的黑布伞。我只能看见他们伞下的两个背影。

那个姑娘挽着男朋友一起散步,只顾自己说话,有如幽幽:“我常常想,我们都在受苦,不过我相信,好日子总有一天会落到我们头上,你说是吗?”

男的似乎骤然想起是在向他发问,便慌忙点一下头。真怪,这位学生模样的青年,不知为了什么事,变得反常和沉默。

这时传来码头上起重机装卸货包的沉重的声响。间或响起码头工人的邪许声。江边一条小商轮不久将升火待发。船舱上有一盏半明不暗的灯,如诡谲的眼睛。

海关大钟在一串庄严的音乐伴奏后,从容自若地敲了九下。晚上九点整。约定的时间还没到,我在码头上徘徊,转向铁栏杆,看着黑魆魆的江水出神。

是谁,在铁栏杆的另一头唱歌。熟悉的歌曲,凄迷的音调,在空旷的码头轻轻飞扬。仔细一听,是那个姑娘在曼声低唱。

他们挽着胳膊,并肩眺望黄浦江上悒郁的秋夜。在这阴寒湿冷的码头上,仿佛就只有他们两个人。随后,断断续续地,那个姑娘诉说着,轭下一般沉重的生活带来的苦恼。她的声音像从痛苦深渊里发出的一种回响。但她并不绝望。

她说,有时倚着窗口看天上飘浮的白云,真想飞,飞到高高的蓝天上……那声音恰如寂寞的女孩在编织一个美丽的童话。又下雨了。昏暗的灯光下,码头上笼罩着浓雾般的细雨。一顶宽大黑布伞遮着两个人影。只听见那个姑娘清脆的声音:“我可不能常跟你在一起,别再那么任性,烟酒都该节制一点。”停停,她又说:

“咳,上回我给你织的那件毛绒背心该穿上了。咳,你今天倒是怎么啦?不笑,又不说话。”

回答含糊其词,随即勉强一笑。

“这年头大家都苦,不是说,生活像泥河一样的流吗?咳,生活!不过,我们都还年轻,你得闯出一条路来,是不是?啊,我回去了!”

她并没有马上移步离开。过了一会,才从伞下探身出来,又立刻想起什么回身进入伞盖下,依恋地说:

“哪,差点忘了,我给你织的一副手套。试试看。暖和吧?今夜你就别送了,那边有电车站,我不用伞。你早点回去。哦,你不是有信给我吗?我带着你的信,看你的信,就像你在我的身边。”黑布伞像童话里的大菌菇,这时菌菇下两双脚,不管雨水激溅,紧紧贴在一起。

我转过身去。

我回头时,黑布伞下只有一个人。那个男青年黯然地凝望着,在街角消失的一个背影。他伫立着久久不动。忽然又挪步向对街奔去,却又停步不前,喃喃自语。他猛一转身,匆匆上船去了。

他也是去送朋友远行的吧,我想。约定的时间已到,该是进舱了。在烟雾弥漫的货轮客舱里,我的那位十年同窗好友兴奋地向我握手。他给我介绍一位和他同上征途的朋友。

我一愣。这位朋友过去从不相识,却又在哪儿见过。不错,就在刚才,在街头一角,在码头上。他手里那顶黑布伞还在滴着水。脚旁有一件小旅行包。

他苍白的脸上掠过阴郁的微笑,沉静地说:

“我看见你的,先生,我想你一定也看见我们。大时代有许多小插曲,刚才你看到的不过是其中的一个。我原想当面告诉她,可我不忍向她当面告别,她看了我的信就会明白的。她不是一个平凡的女孩子,她想得开,她会原谅我而且祝福我。你看,我的心,我的手,有多温暖,不都是她给我的吗?”

带着这片温暖,他就要上路了。

我的同窗好友听毕这个生活中偶然的故事,不禁呵呵大笑,倒在席地铺开的床位上。

说者沉思了一会,隐藏着不易觉察的眼泪,背转身去看舷窗外秋雨连绵的黑夜。

今夜他们都要奔向憧憬已久的远方,让我也为他们祝福吧!

194010

(有删改)

【注】①上海“孤岛时期”是一个历史名词,指1937年11月到1941年12月被日寇占领期间的上海。所谓“孤岛”指的是上海公共租界(不包括虹口、杨树浦两区)和法租界。“孤岛”虽然地方不大,却汇聚了上海文化界大批爱国青年和革命知识分子,②邪许:众人共同致力时的呼声,即“号子”,语出《淮南子》。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画波浪线语句从视听角度写“我”见到的街头景象,既暗示“孤岛”当时的社会环境,也起到衬托那位姑娘的作用。
B.“我们的日子总会来的!”这句话的含意是“我们有情人定会终成眷属的”,由此可见这位姑娘的乐观、自信与豪迈。
C.“一言不发”“默默无语”“含含糊糊”“不着边际”等词语充分表明姑娘的男友木讷、犹豫、自卑、怯弱的性格特点。
D.文中写“起重机装卸货包的沉重的声响”、“码头工人的邪许声”、海关大钟声、姑娘唱歌声等,以声衬静,渲染离情之悲。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半明不暗的灯,如诡谲的眼睛”“黑魑魅的江水”“浓雾般的细雨”这些意象暗示了险恶的政治环境,男青年正因此而迷惘,彷徨。
B.文中画横线语句运用比喻手法与动作、细节描写,表现了这对青年男女的真挚爱情,同时也为后文“他手里那顶黑布伞还在滴着水”埋伏笔。
C.“大时代有许多小插曲,刚才你看到的不过是其中的一个”作者意在借男青年这句话表达特殊时期人们无法承受许多意想不到的灾难。
D.本文从第三人称叙述“我”秋夜江边送友远行的见闻和感受,着重描写一位姑娘对男友的临别叮咛,表达了女性觉醒、追求幸福的主题。
3.文章开头两段描写的景物呈现出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有评论指出,成功地吸取电影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法,是何为散文创作的一个突出特点。请细读全文,指出其借鉴电影艺术形式的两个例子,并简要分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的手

庄因

①在异乡做梦,几乎梦梦是真。而梦境每如倪云林的山水,平、漠、淡、远,殊少浪漫绮丽的了,也许就是总提挂着,那无法忘却梦里不知身是客的情怀所使然的罢。“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这首菩萨蛮,确乎把我梦境皴染出来了。梦境虽属平漠淡远,却是画意诗情,将梦乡装点得不忍醒来。梦境也常有满天如飘絮的诗句,忽而排成人字雁阵,在肃杀、庄穆、澄澈又复高远的秋空里,冉冉南徂。也多次从梦中踢被跃起,不及揽衣追腾空际,那雁阵却已去远。孤自失落,残阳中,让一声幽怨的雁鸣惊醒。

②去年秋匆匆返台一行,回来后,景物在梦中便很是依稀了,而人物的比重则日复一日增加起来。近来,人物中的师长、故友、亲友和亲戚们,也都相继渐隐,独留下母亲一人形象,硕大磐固,巍伟如泰山,将梦境实然充沛了。

③那夜,我梦见母亲。母亲立于原野。碧海青空中,有一只风筝如鲸,载浮载沉。母亲手中紧握住那线绕子,线绕子缠绕的是她白发丝丝啊。顷刻,大风起兮,炊烟散逝,落日没地,古道隐迹,远山坠入苍茫,而江声也淹过了母亲的话语……母亲的形象渐退了,我的视线焦定在她那一双手,那一双巨手,竟盖住了我泪眼所能见到的一切。那手,使我走入这世界之门;那十指,是不周之山顶处的烛火,使我的世界无需太阳的光和热。

④母亲的手,在我有生第一次的强烈印象中,是对我施以惩罚的手。母亲的惩罚甚于打,她有揪拧的独门绝招——揪拧同时进行。揪或拧,许是中国母亲对男孩子们惯用的戒法,大概一般慈母在望子成龙的心理压力驱使下,总会情急而出此的。

⑤我的母亲也正如天底下数亿个母亲一样,对我是“爱之深,责之切”的。特别是小时候,国有难,民遭劫,背井离乡,使得母亲对她孩子们律之更严,爱之愈切,责之越苛。母亲之对我,虽未若岳母之对武穆,但是,在大敌当前的大动乱时代,大勇大义之训,使母亲与任何一位大后方逃难的中国母亲一样,对子女的情与爱,可向上彰鉴千秋日月。在贵州安顺,有一年,家中来了远客,母亲多备了数样菜。我因图贪嘴,较往常多盛了半碗饭,可是,扒了两口,却说什么也吃不下了。隔了桌子,我瑟缩地睇着母亲。她的脸色平静而肃然,朝我说:“吃完,不许剩下。”我摇头示意。母亲的脸色转成失望懊忿,但仍只淡淡地说:“那么就下去吧,把筷子和碗摆好。”在大人终席前,我不时偷望着母亲,她的脸色一直不展,也少言笑。到了夜里,客人辞去,母亲控制不了久压的情绪,一把拽我过去,没头脸地按我在床上,反了两臂,上下全身揪拧,而且不住说:“为什么明明吃不下了还盛?有得饱吃多么不易,你知道街上还有要饭的孩子吗?”揪拧止后,我看见母亲别过头去,坐在床沿气结饮泣。从此以后,我的饭碗内没再剩过饭。

⑥当然,母亲的手,在我的感情上自也有其熨帖细腻的一面。那时,一家大小六口的衣衫裤袜都由母亲来洗。寒冻日子,母亲在檐下廊前洗衣,她总是涨红了脸,吃力而默默地一件件地洗。我常在有破洞的纸窗内窥望,每洗之前,母亲总将无名指上那枚结婚戒指小心取下。待把洗好的衣衫等穿上竹竿挂妥在廊下时,她的手指已泡冻得红肿了。待我们长大后,才知道母亲在婚后头数年里,曾过着颇富裕的少奶奶生活,可是,母亲那双纤纤玉手,在“七七”炮火下接受了洗礼,历经风霜,竟脱胎换骨,变得厚实而刚强,足以应付任何苦难了。

⑦也同样是那双结满厚硬的茧的手,在微弱昏黄的油盏灯下,毫不放松地,督导着我们兄弟的课业。粗糙易破的草纸书,一本本,一页页,在她指间似日历般翻过去。我在小学三年级那年,终因功课太差而留级了。我记得把成绩单交给母亲时,没有勇气看她的脸,低下头看见母亲拿着那张“历史实录”的手,颤抖得比我自己得更加厉害。可是,出乎意外地,那双军御轻轻覆压在我景上,我听见母亲和平地说:“没关系,明年多用点功就好了。”我记不得究竟站着多久,但我永远记得那双手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⑧然则,就在那样的岁月中,母亲仍不乏经常兴致高涨的时候。每到此际,她会主动地取出自北平带出来的那管玉屏箭和一支笛子,吹奏一曲。母亲常处的曲子有“刺虎”“林冲夜奔”“游园惊梦”和“春江花月夜”。那双手,如此轻盈跳跃在每个音阶上,却又是那般秀美而富才情的了。

⑨去夏返台时,注意到母亲的手上添了更多斑纹,也微有颤抖,那枚结婚戒指竟显得稍许松大了。有一天上午,家中只留下母亲和我,我去厨房沏了茶,倒一杯奉给她。当我把杯子放在她手中时,第一次那样贴近看清了那双手,我却不敢轻易去触抚。霎时间那双手变得硕大无比,大得使我为将于三日后离台远航八千里路云和月找到了恒定的力量。

⑩母亲的手,从未涂过蔻丹,也未加过任何化妆品的润饰。唯其如此,那是一双至大完美的手。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母爱是一种伟大无私的爱,这篇文章从人们常见的“母亲的手”入手,让读者感受到了母爱的宽广与深沉。
B.文首用一幅幅工笔细描式的中国山水,营造了浓郁的中国文化氛围,中国的诗词画和景氤氲了这种氛围。
C.文章第三段用中国文化里很有代表性的客观事物构成凄凉残败的意境,使位于这一背景里的母亲尤显高大。
D.结尾两段不仅点明母亲的手“至大完美”,也表明作者的一种写作态度:不加妆饰。全文华美藻饰,感情真挚。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以核心意象“手”为线索,将几个事件串引勾连,叙事曲折有致,采用了逐次逼近的笔法。
B.文章中将母亲的手比作“不周之山顶处的烛火”,形象具体地表达了作者不需要太阳的光与热。
C.全文虚实结合,将母亲置于中国文化的背景中,凸显了母亲是载负着中国文化的一个个体。
D.文章犹如剥竹笋般层层显现了母亲的高大形象,叙述、描写与抒情各显其力,但缺乏议论。
3.“母亲与任何一位大后方逃难的中国母亲一样”,有“对子女的情与爱”,这种情与爱体现在哪里?请结合作品加以说明。
4.除了“对子女的情与爱”,文中母亲与《祝福》中的“祥林嫂”相比,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2023-03-09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山西省临汾市高三一模(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一)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忆白石老人(节选)

艾青

白石老人一生都很勤奋,木工出身,学雕花,后来学画。他已画了半个多世纪了,技巧精练,而他又是个爱创新的人,画的题材很广泛:山水、人物、花鸟虫鱼。没有看见他临摹别人的。

他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记忆力特别强,能准确地捕捉形象。他有一双显微镜的眼睛,早年画的昆虫,纤毫毕露,我看见他画的飞蛾,伏在地上,满身白粉,头上有两瓣触须;他画的蜜蜂,翅膀好像有嗡嗡的声音;画知了、蜻蜓的翅膀像薄纱一样;他画的蚱蜢,大红大绿,很像后期印象派的油画。

他画鸡冠花,也画牡丹,但他和人家的画法不一样,大红花,笔触很粗,叶子用黑墨只几点;他爱画残荷,看着很乱,但很有气势。

我在上海朵云轩买了一张他画的一片小松林,二尺的水墨画,我拿到和平书店给许麟庐看,许以为是假的,我要他一同到白石老人家,挂起来给白石老人看。我说:这画是我从上海买的,他说是假的,我说是真的,你看看……”他看了之后说:“这个画人家画不出来的。”画作署名“齐白石”,印章是“白石翁”。

我又买了一张八尺的大画,画的是没有叶子的松树,结了松果,上面题道:松针已尽虫犹瘦,松子余年绿似苔。安得老天怜此树,雨风雷电一起来。阿爷尝语,先朝庚午夏,星塘老屋一带之松,为虫食其叶。一日,大风雨雷电,虫尽灭绝。丁巳以来,借山馆后之松,虫食欲枯。安得庚午之雷雨不可得矣。辛百春正月画此并题记之。三百石印富翁五过都门。”下有八字“安得之安字本欲字”,印章“白石翁”。

他看了之后竟说:这是张假画。

我却笑着说:这是昨天晚上我一夜把它赶出来的。他知道骗不了我,就说:我拿两张画换你这张画。”我说:“你就拿二十张画给我,我也不换。”他知道这是对他画的赞赏。 这张画是他七十多岁时的作品。他拿了放大镜很仔细地看了说:我年轻时画画多么用心呵。

他对自己的艺术是很欣赏的。有一次,他正在画虾,用笔在纸上画了一根长长的头发粗细的须,一边对我说:“我这么老了,还能画这样的线。”

他挂了三张画给我看,问我:你说哪一张好?我问他:这是干什么?他说:你懂得。我曾多次陪外宾去访问他。有一次,他很不高兴,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外宾看了他的画没有称赞他。我说:他称赞了,你听不懂。他说他要的是外宾伸出大拇指来。他多天真!

他九十三岁时,国务院给他做寿,拍了电影,他和周恩来总理照了相,他很高兴。第二天他画了几张画作为答谢的礼物,用红纸签署,亲自送到几个有关的人家里。

他所收的门生很多,据说连梅兰芳也跪着磕过头,其中最出色的要算李可染。李原在西湖艺术院学画,素描基础很好。李在美院当教授,拜白石老人为师。

我有几次去看他,都是李可染陪着。这一次他见到李可染忽然问:你贵姓?李可染马上知道他不高兴了,就说:我最近忙,没有来看老师。他转身对我说:艾青先生,解放初期,承蒙不弃,以为我是能画几笔的……李可染马上说:艾先生最近出国,没有来看老师。他才平息了怨怒。他说最近有人从香港来,要他到香港去。我说:你到香港去干什么?你到香港,半路上死了怎么办?”他说:“香港来人,要了我的亲笔写的润格,说我可以到香港卖画。”他不知道有人骗去他的润格,到香港去卖假画。

我想要他画一张他没有画过的画,我说:你给我画一张册页,从来没有画过的画。他欣然答应。护士安排好了,他走到画案旁边,画了一张水墨画:一只青蛙往水里跳的时候,一条后腿被草绊住了,青蛙前面有三个蝌蚪在游动,更显示青蛙挣不脱去的焦急。他很高兴地说:“这个,我从来没有画过。”我也很高兴。

有一次,他提出要我给他写传。我觉得我知道他的事太少,他已经九十多岁,我认识他也不过最近七八年,而且我已经看了他的年谱,就说:你的年谱不是已经有了吗?我说的是胡适、邓广铭、黎锦熙三人合写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齐白石年谱》。他不作声。

后来我问别人,他为什么不满意他的年谱。据说那本年谱把他的“瞒天过海法”给写了。1937年他七十五岁时,算命的说他流年不利,所以他增加了两岁。

这之后,我很少去看他,他也越来越不爱说话了。

最后一次我去看他,他已奄奄一息地躺在躺椅上。我上去握住他的手问他:“你还认得我吗?他无力地看了我一眼,轻轻地说:我有一个朋友,名字叫艾青。他很少说话,我就说:“我会来看你的。”他却说:“你再来,我已不在了。”他已预感到自己在世之日不会有多久了。想不到这一别就成了永诀……

他逝世时已经九十七岁。实际是九十五岁。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说白石老人“木工出身,学雕花,后来学画”,是为了表明白石老人很勤奋,这些经历和他的绘画成就没有关系。
B.作者知道白石老人想要去香港后说“你到香港、半路上死了怎么办”,表达了作者对白石老人想要去香港的愤怒和不满。
C.作者写自己和李可染一起去看望白石老人,白石老人却用莫名其妙的问题表达他的不高兴,表现出他坦率又执拗的孩子气。
D.白石老人为艾青作的水墨画中,青蛙一条后腿被草绊住了挣不脱很焦急,映射出白石老人此时也处于焦虑不安的情绪中。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以作者和白石老人的交往过程为线索组织材料,表现了作者与白石老人的深厚情谊。
B.作者回忆了与白石老人交往的一些生活细节,通过详略得当的安排,为读者塑造出一个有血有肉的艺术大师形象。
C.本文语言朴素平实,例如作者与白石老人交往时的对话,极具生活化,表达了作者对白石老人的怀念,情感真挚。
D.文章使用插叙手法,简略叙述了白石老人在国务院过寿、拍电影以及跟周恩来总理照相的事情,进一步丰富了文章内容。
3.面对作者购买的八尺大画,白石老人的前后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作家刻画人物都有自己的表现角度。为了突出齐白石的形象,本文主要是从哪些角度进行刻画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3-04-17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山西省省际名校联考冲刺卷(二)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点豆子

李娟

五月初开始点花豆子了。

我们这里地多人少,赶上春秋农忙时节,经常有人上门请我们一家去帮几天忙。那个累啊!每次干不到一半,我妈就找借口开溜了,剩下我们几个勤勤恳恳干到最后,晒得跟土豆一样结实。中午在地头树荫下吃饭的时候,一个个吃得昏昏欲睡。吃过饭只休息了半个小时就继续干活,困意顿消,随之而来的是无边无尽的疲惫。五月风大,万里无云。

要干的活其实很简单,两个人一组,面对面站着,一个持锹倒退着铲土,另一人捧只装豆子的搪瓷碗,对方每铲起一锹土,就赶紧往铲出的小坑里扔两三粒种子,持锹的人随即用铲起的土顺势填回。就这样一个坑又一个坑、一行又一行地点下去。

我比较喜欢撒豆子,而且撒得特准,三两粒种子给捏在手指头上随手一抛,就乖乖滚落坑底,簇作一堆,①太佩服自己了。可后来才发现,大家都是这样撒的,而且撒得都很准。挖坑也简单,但终究得使几分力气。所以还没点完两亩地,我的手心就给打出了整整齐齐的两排泡,而且还是对称的。这种事怎么好意思让人知道,只好死撑看,寻找撒豆子的机会。

不过我有些怀疑呢:干燥的大地,坚硬的种子,简单的操作,食物就是这样产生的?劳动的力量真是巨大啊,还有大地的力量,种子的力量,种子像是这个世上所能有的一切奇迹中最最不可思议的。想想看:它居然能在最最粗砾的大地上萌生出最娇嫩的芽,居然能由一粒变成很多很多。

由于去年压过膜,土壤里到处缠裹看千丝万缕的塑料薄膜碎片。这是多年来持续压膜累积下来的。地太大了,人工清理残片是不可能的。虽然明知对土地危害很大,但也只能随它。来年春天,还是得雪上加霜地继续压新膜。要不然作物长不起来,就是长起来产量也低。

也许这里的气候和土地并不适合农业,如此广袤的大地,所供给的却如此有限,碧绿茂密的农作物,源源不断地汲取大地的养分,向人们的物质受用传递。我们是在向这大地勒索。

旁边的一块地正在耙,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光着脊背坐在小四轮拖拉机上,浑身随着“突!突!突!”的机器声而大幅抖动。看上去他使出的劲比拖拉机使出的劲还要大。帽子也不戴,脸和脊背给太阳晒得油光发亮。

拖拉机后面挂着的铁耙子上面站着一个女人,用自己的体重压耙。那女人可能是他的母亲,包着花花绿绿的头巾,笔直地扶在拖拉机后面站着,来回好几趟都没见她换个姿势。

我妈说,她们年轻那会儿,耙地用的是铃铛刺,卷一大捆挂在拖拉机后面,上面压几块石头,但肯定耙不深。

以十字镐开垦坚硬的荒地,一点点耙平、耙细土块,滤去草根、石块,然后点播种子,引水灌溉——在妈妈的年代里,这些简直就是热情和浪漫的事情!劳动便是一切,能生存下去便是一切。所有的“最最开始”都是那么美好纯洁,令人心潮激荡……虽然在我们看来,祖先们所做的其实并不比我们现在所做的更聪明,更丰富,但是,我想,我们之所以还是要永远记住并感激他们,永远承认他们的“伟大”,大约是因为,他们给我们留下的最最宝贵的遗产,不是现成的生存之道,而是生存的激情吧?

②大地平坦开阔,蓝天倾斜,遥远的地方有三棵树并排着站在一起。东面芦苇茂密的地方有沼泽,不时传来野鸭清脆的鸣叫。我顶风撒种子,腿都站黏糊了,肩膀和腰又酸又疼,右手机械地动弹着,种子也越发扔不准了。只好怪下午风大,怪我妈把坑儿挖歪了。

知道戈壁滩上太阳暴晒,我还特意穿了一件长袖衬衣,但袖子再长也不可能长过指尖,只能搭在手背那里。结果才一天工夫,手就成了阴阳手。

我往前走,我妈倒退着走,她铲开一个小坑,我连忙撂下种子;她随即把锨里铲起的土撂出去埋住种子,我便顺势踩上去一脚,令种子和土壤亲密接触。这样,每点完一行,回头一看,我的脚印呈“人”字形,紧密整齐地排列了整片土地,太有趣了。

其他人都陆续点到下一块地上了,只有我们俩还在这块地上的最后两三行埂子上努力,四周空空荡荡,风呼啦啦地吹,一片很大的白色薄膜被吹到了蓝天上,越飞越高,左右飘摇,天空那么蓝。

我们两人仍在那里寂静地干着,动作娴熟和谐,四下空旷。

如果只有两个人,站在荒野里点豆子,那幅情景远远望去,会不会使看的人落下泪来呢?

会不会使人流着泪反复猜测:他们俩到底种下了什么,使这片大地,长满了荒凉?

关于土地,我妈常说,在她很小的时候,她的老师就告诉他们,土地使用化肥,是一种有罪的、危害极大的行为。虽然短时间内能提高产量,但对土壤破坏极强。如果持续依赖化肥,不到二十年,这片大地就会被毁去……

可是三十年过去了,这片大地仍然在化肥的刺激下,年复一年地透支看。似乎一切都还遥远着呢,似乎大地远比我们所得知的更加强大,再想想看:大地能生长出粮食,这是一件多么感人又忧伤的事情!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叙述了点豆子的劳动过程,真实地再现了戈壁人家艰苦的劳作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努力生活的态度的赞美。
B.文中对劳动的描写充满情趣,如“我妈”干活“找借口开溜”,“我”被晒成“阴阳手”,小男孩很努力地操纵拖拉机等。
C.妈妈对过去劳动方式的回忆,引发了“我”对那时劳动的感叹,在“我”看来,祖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宝贵的。
D.人们使用化肥和塑料薄膜让这片不适合农业的土地也长出了茂密的农作物,作者充分肯定了这种人定胜天的精神。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将环境描写穿插在叙事中,使文章显得视野开阔,意境辽远,突出了广阔无边的地域风貌,也增添了文章的抒情意味。
B.画线句子①“太佩服自己了”与后文中发现“大家都是这样撒的,而且撒得都很准”形成了反差,极具反讽意味。
C.画线句子②画面感极强,“大地平坦开阔,蓝天倾斜”写出作者的视觉感受,运用拟人手法写的三棵树在辽阔背景烘托下震撼人心。
D.文章语言朴实而又灵动,充满跳荡的生机和诗意,如“晒得跟上豆一样结实”,“他使出的劲比拖拉机使出的劲还要大”。
3.文章结尾处“大地能生长出粮食,这是一件多么感人又忧伤的事情”,这句话意蕴丰富。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4.文章多次描写了点豆子的劳动细节,这么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4-04-20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省级名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花园

许钦文

父亲的花园在这一年可算是最茂盛的了,那时蕊姊还未出嫁,芳姊也没有死。

红的,白的,牡丹,芍药,先先后后地都开了泛勃勃的美丽的花。我跟着父亲每天到花园去看,给它们灌水;有时一天去看两三次。花园门一打开,我觉着园中只有它们的花,其余的似乎不是自生自灭的野草,就是四围的园墙。它们本来都生着许多花蕊,有一盆芍药简直有十个以上,父亲要它们开的大,格外美丽,早早地把小的都摘去了,选留较大的,每盆只让开两朵。记得有一天,它们初次盛开的时候,全家的人都去看。母亲抱着槐弟;蕊姊,芳姊和娟妹相互手挽着手;梅弟跟着乳母。“这是小姐,那是丫头,”乳母用手指点了点牡丹又点了点芍药向梅弟说。梅弟就拍一拍他肥胖的小手,点一点一朵红的牡丹花,又拍一拍手嚷着说,“我要那朵小姐,我,我,要,那朵小姐!”父亲起初不允许,说是折去太可惜,我极力反对梅弟。后来梅弟因为折不到花似乎要哭了,父亲连忙把他指点过的一朵折去给他。跟着娟妹说是也要折一朵,父亲也就给了她一朵。“还有谁要呢?”父亲笑着凭空问道。这时槐弟尚小,不知道要花,只是看见父亲笑了,张着小嘴巴,露着两颗小牙,闭着眼睛地也笑,同时两个小拳头在母亲的头上只乱敲。蕊姊,芳姊和我都说还是生在盆里好;只有母亲说也要,她说:“我到花园里来不容易,让我到房里去插几朵!”父亲就为她折了一朵白的牡丹,一朵红的芍药。——母亲在家里事情最多,又因裹足的缘故,一到晚上,往往叫脚痛,到花园的时候很少。

这时还只阴历的七月二十三四,靠门口花坛里的银桂就放出阵阵的香气来了。过了四五天,靠河沿墙边的一株也就放开许多金晃晃的花瓣。二次花都特别地开得多。盆里的火桂先后开了三次。

去年掉下种在玉荷花的花坛缝里的秋海棠的种子,自行发芽,自行长成,淡红的对称的斜四边形的开了不下三十朵。蕊姊、芳姊天天早上去采摘,把它晒成花蜜,送了好多给姨母。这花坛里的玉荷花是母亲种的,父亲曾这样对我说,“这种玉荷花重在门口实在是不好看,应该迁栽到别处,不过你娘爱它,让它不动就是了。”

菊花中“玉带”和“金丝”都开放得很早,父亲最爱的紫色的“蟹爪”开得很多,“银钩”开得很大。它们盛开的时候,父亲把花架上的扁柏,刺柏,盆竹和罗汉松等暂时拿下,统统摆上菊花盆。许多朋友都来观赏,父亲亲自引导,花园里往往一天连去四五次。

素草兰开得三朵,素建兰开得五盆,还结了一支小三角柱形的青光光的兰参。父亲极爱兰花。凡种素草兰的盆上都种蜈蚣草,冬季搬进书房。并且喜欢画兰花,这一年特别高兴,兰花也画得特别多。做了许多枕头,也都画上兰花,又题上字,由蕊姊,芳姊绣做成功。他说绣兰花蕊姊不如芳姊好,芳姊绣字也不差。给我的一个,一端有两朵花,题着“清品”两个字。另一端只一朵,题的字有四个:“王者之香”,是芳姊绣的。

我能知道的,父亲在这一年可算最为高兴,家里的人也都很快乐,可是那时何尝明白,这是最快乐的时候了!

我去秋回家省亲,父亲往外谋事去了,未曾晤面。走到阔别的花园,只有从前不注意的西湖柳和白石榴还是枝叶癞稀稀地存着,地上满是青草,盆中无非是枯枝。父亲最爱的素建兰,“反背荷花”等等,因为盆较讲究,母亲已把它们的盆收集在一起,连盆中的泥土也不见了。在门口的母亲所爱的玉荷花也只剩下几支枯枝。西湖柳和白石榴因不时有人来索去做药引,母亲特意保护,才得苟延残喘。断砖破盆,却成了六妹、八妹捕蟋蟀的特别场所。

父亲的花园最盛的一年距今已有几时,已难确切地计算。当时的盛况虽曾照下一像,如今挂在父亲的房里,无奈为时已久,那时乡间的摄影又很幼稚,现已模糊莫辨了。挂在它旁边的芳姊的遗像也已不大清楚,惟有父亲题在像上的字句却很明白:“性既执拗,遇复可怜,一朝痛割,我独何堪!”

日前梅弟由禾寄给我信:“我们兄弟三人都不能请父亲休养……父子四人的奔走,仍不能使母亲无忧于衣食!”这种痛语竟出于那时惟“小姐花”是要的梅弟,当时谁能料得到!

我想父亲的花园就是能够重行种起种种花来,那时的盛况总是不能恢复的了,因为已经没有了芳姊。

我不能再看见像那时的父亲的花园了!

(有删改)


【注】①许钦文:我国现代作家,本文作于1923年11月11日。②蜈蚣草:是能大量富集土壤中砷、铅等重金属的植物,具有改良土壤的作用。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用“最茂盛”引出父亲花园曾经的胜景,奠定了全文感情基调,与结尾“不能再看见”形成呼应,生出让人无法排解的感伤
B.小说多用细节描写,如“梅弟要花”“母亲做糖”“芳姊绣字”等,这些细节既是作者对父亲花园的记忆,也是小说感人的地方。
C.小说写父亲对花园精心打理,“亲自引导”许多朋友来花园里观赏,“往往一天连去四五次”,表明父亲以花园为媒介广交朋友。
D.小说从“我”的视角叙述父亲花园的过去和现在,两个时期的花园景象形成强烈对比,委婉地表达出社会动荡对家庭生活造成的影响。
2.“这种痛语竟出于那时惟‘小姐花'是要的梅弟,当时谁能料得到!”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这句话中包含了怎样的心情。
3.“父亲的花园”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较难(0.4)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细狗

周涛

吐尔逊别克的父亲来看吐尔逊别克。

当他来到连队的时候,这个哈萨克老人显得风尘仆仆,有些疲惫。他下了马,一直牵着那匹和他差不多苍老的马走到连部门口。他走过来的时候显得又矮又笨拙,仿佛不是一个完整的、行走的人,而是从马背上临时卸下来的一部分零件。

老人茫然地注意着周围的一切,脸上现出一种类似野生动物的表情,他始终不说话,沉默而又顺从,仿佛是一个刚被抓来的俘虏。

直到吐尔逊别克从屋子里出来,和他的老父亲见面的时候,老人低声地叽里咕噜了几句,脸上仍然没有绽开笑容。好像他不是骑着马翻山越岭走了三四天,而是从隔壁的屋里才走出来。

他把缰绳交给吐尔逊别克,看着儿子仍然熟练地拴了马,就跟进屋里去了。

当时连队院里站着好几个人,都在观望着这对哈萨克父子的相见。我也站在院子里,我为看到的这一幕过于朴实平淡而心生感动。要知道,这位哈萨克老牧人可是骑马穿过了好几个县来的,大冬天的风雪,少说几百公里,就单人匹马地来了。①他的狐狸皮帽子戴在那张苍劲的面孔之上,没有丝毫浪漫的骑士风采,只显得实用。

我走过去看了看他那匹马,很一般的那种牧民骑的马,鞍辩也普通。马有些瘦,马毛杂乱,被汗湿了的皮毛上结了冰霜。它低垂着头颈,一动不动,眼睛微闭,任人们评价。

这时我才发现连队门外游动着一条狗,它探头探脑,似乎想进来,但又犹豫不决,仿佛没有足够的信心确认它和这个院子的关系。

它太瘦了,瘦得像一张弯弓,一个问号。

但是它瘦得独特,甚至瘦得高贵优雅,一身白色,四条长得离奇的腿,犹如一只仙鹤,它的嘴也是尖而长的。它的腰部像一张弓,背向上耸起。肚腹间仿佛被豹子挖空了,其凹处足可一握。

这么一条狗,从哪儿来的呢?

有人拿石头扔它,它灵巧地躲闪开,怯生生的。它对人有一种忍让的品格,决不吠叫。还有人看见它就笑了,说:没见过这么瘦的狗哎,明天就饿死了,太可怜了。

但是这狗并不走远,也不进来,它很警惕,也很陌生;有可怜它的人扔馒头给它吃,它看也不看一眼。它的眼神是一种聪明、羞怯、丝毫没有凶相的少女似的眼神,黑而清澈,仿佛它什么都明白,就是不太好意思。

我忽然对它产生兴趣,感到它有些不同寻常,我想起有些外国小说插图里画的猎兔狗,也是这种类似的样子。那是一些欧洲贵族围猎时用的名犬,这条狗会是吗?

我试着追逐了它一阵,果然,它跑起来轻盈得就像是没有分量,轻松极了,随意一跳就蹿出去一丈之遥。它跑起来就像一只豹子,不,比豹子更富有弹射力,它简直就是在把自己射出去!

姿势太漂亮了,优雅极了。

它是一条狗,然而它使自己具有了鸟类一般的轻灵,这真是奇迹。它的跑跳几乎就是飞行,因它身躯的奇异细长而伸缩自如、灵活有力。

②这不是瘦弱,而是犬中的某项天才!

我知道了,它是细狗。细狗是草原上最受哈萨克猎人珍爱的一种名犬,专门用来捕狐。一般的牧羊犬粗壮凶猛,可以与狼搏斗。但是它们太沉重了,追不上狐狸,而狐皮是相当贵重的,价值远胜狼皮;只有细狗可以追捕狐狸,还能钻进狐狸的洞穴,细狗生来仿佛就是为了对付狐狸的。

吐尔逊别克朝我走过来了。他微笑着朝我打手势:不要打它,我父亲的狗。

我问他:是细狗吗?

当然了,他很骄傲地说,这是我父亲最宝贵的东西,比马还重要;这样的狗,不是太多,人家拿十只羊换它,我的父亲不愿意呢!

可是刚才还有人说它瘦得快死了呢!

“那些人懂什么!他们不懂。哈萨克人一看就知道,最高级的狗啦!它从来不咬人,看起来老实得很,其实它厉害,一看到狐狸,没有跑掉的,一定抓住!

公安局抓特务么?我开玩笑。

比公安局抓特务还厉害!我们俩都笑起来。

吐尔逊别克的父亲第三天就走了,走的时候,我才看到那只白色细狗兴奋、激动的样子。它像一只白色的鸟儿盘旋、飞翔在主人前后,稍不留神,就远远地把自己射出好几百米开外……它的身姿矫捷得令人赞叹!

我在连队门外一直目送着他们,我想,一类天才式的人物在世间也是这样被误解的,和良种犬一样。它身上没有保留供人食用和役用所需的多余的肉,因而在一般人眼里,它毫无价值。

但是吐尔逊别克的父亲了解它,知道它的本事,把它看得非常珍贵。

吐尔逊别克的父亲不是名犬鉴赏家,不是生物学家,他只是一个骑着老马的草原猎人,看起来表情简单、缺乏激情。

④一双罗圈腿。笨拙迟缓。

199516日(摘编自《周涛散文精选》,有删改)

文本二:

周涛的散文多取材于西北边疆生活,开掘、张扬在极度艰难中谋求生存和发展的生命韧性,传达了一种真正的西部精神,格调雄壮冷峻,气势沉雄、意蕴深远、笔力雄健。

周涛的散文都贯穿了一个大的主题——对生命的颂赞、崇敬和对生命本质的探索与参悟。在周涛的散文中,对生命现象的描绘和对生命本质的探索总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作家真挚的情感和深沉的思考亦如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周涛散文的魅力,正是在于他给我们展示了生命之树的翠绿色泽和精神风貌,加深了我们对平凡而又伟大的生命的认知和参悟。

(摘编自邓跃东《我自深秋与初春》)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哈萨克老人牵着与他一样苍老的马走到连部时,仿佛不是“完整”“行走”的人,而是从马背上卸下的一部分零件,暗示老人旅途的遥远与艰辛。
B.与儿子见面后,哈萨克老人低语、不“绽”笑容,看儿子熟练地“拴”马等朴实平淡的行为,可看出这个哈萨克老人面对这样的重逢不喜形于色。
C.细狗出现在连队门外时,已饿得瘦弱不堪,它探头探脑,犹豫不决,被人扔石头只能灵巧躲闪,决不吠叫,表现出一种极能忍让的品格。
D.文本一取材于西北边疆生活,聚焦日常平凡的人事,表现艰难生活之中的生命张力具有真挚情感与深沉思考自然融合的魅力。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苍劲”“实用”与“狐狸皮帽子”“骑士风采”形成审美反差,“狐狸皮帽子”与下文描写细狗是捕狐能手等内容形成呼应。
B.句子②是对细狗“瘦弱”的正名,承上启下,自然过渡到对细狗的深度认知和对其捕狐技能的赞美,使文章达到先扬后抑的效果。
C.句子③故意重提他人看法,突出那些人对细狗“瘦”的误解。单独成行,可以使表达的感情强烈。
D.句子④在结尾特写老人的腿,与开篇外貌描写照应,突显其平凡的外表下不凡的精神品质,语言朴实,余味无穷。
3.文本一是如何从侧面展现出细狗的非凡的?请简要分析。
4.文本二认为周涛散文的主题“贯穿了对生命本质的探索与参悟”,你从文本一中能参悟到什么?请简要分析。
2024-02-17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晋中市大同市高三一模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草原的样子

赵瑜

①在草原上自驾,大多数时间道路上没有车子。

②路两边的草原只属于我们,那草原的样子只能被我们描述。草原的草,一开始是低矮的,离呼和浩特越远,那草便越旺盛。草原的阔大像一首长诗,足以容得下一个人写上十年。

③我发现,草原是分段落的。一段是浓的,一段是淡的。浓的大多人烟稀少,草和鸟类繁多,自由生长的草将草甸填满,又爬坡,将丘陵和山坡填满,再然后,草扑向天空,向更远处行走。

④草被风吹远,被鸟儿迁移,被大雨或河流卷走。草生出更多的草,草与草交谈、战争、联姻。草是一个更加复杂的社会,它们受制于马蹄、牛羊和人类的汽车,也受制于大风、雨水和温度。

⑤草原深处,牛羊多了起来。有时候,一队牛群过马路,它们悠闲地相互蹭着身体,几辆汽车停下来,人们下车,争相给几头淘气的牛拍照,那些牛的眼睛里有更加丰富的内容。我有时想,这些吃草长大的动物,它们的命运并不好,大多成了人类的食物。然而,它们在草原上吃草的姿势是那么安静、迷人,仿佛是一个深陷故事的读者,低着头,久久才抬眼看一下天空。

⑥草原上的天空是低的,低到云朵的上面,感觉云是草生出来的,在草原上跑来跑去,而天空是贪婪的,想偷听云彩的谈话,低下来,再低下来。然后,天空和草地融为一体。

⑦草原上常有大片大片的野花,远看的时候,星星点点的,被草的绿淹没;等到近处,会发现,那些花大多是热烈的深色花朵。有些花大概有飞翔的理想,像蒲公英,长到一定的大小,风一吹,离开了茎叶,在草原上飞起来。它们和鸟叫声一起,让草原成为一个有故事的空间。

⑧有些花艳丽到极致,在这样偏僻且庞大的孤独里开放,让人觉得忧伤。用识花软件来看它们,一一知道了它们的名字——马兰花、柳兰花、芍药花、狼毒花、金莲花、山丹花……这些藏在草原上的花朵,它们的一生是一个隐居的故事。又或者,尘世中大多数人的一生,也不过像草原上的一朵野花那样,被杂草般的世事包围着,即使有那么一段时间开出了艳丽的花,却也未必能被人看到。这样想来,便觉得通顺了、安慰了。世间的事,不过是仿生的。这些花朵,或者那些平淡的人生过往,只要有草原上的风吹着,有鸟叫声伴随着,便觉得一切都是自然的、有意义的。

⑨被草原包围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我想到了钢琴,风吹过草原的时候,琴键舒缓地奏响,阔大,又有秩序感。

⑩草原和大海不同。大海不论白天晚上都是危险的,大海可以吞噬一个人的抒情。而草原不会,最起码白天不会,白天的草原,是云和风的舞台,是野花和虫子的舞台,是群鸟和鹰的舞台,是牛羊和马匹的舞台。晚上的时候,草原温度降低,甚至会有野兽出没,或许是危险的。

⑪草原和大海又是相同的,因为,它们都属于交响乐,都属于以钢琴为主奏乐器的交响乐。站在草原上时,我脑海里回响的音乐是久石让的钢琴曲,虫鸣声像小提琴,风声是大提琴,野花的花瓣在风中凋落的声音则像一声竹箫,淡远、深情。

⑫然而,草原上,更多的是远方。没有建筑,没有人类社会的烟火和灯光,没有污染,没有噪声,没有红绿灯,没有垃圾箱和广告牌,有的,只是远方。

⑬海子在一首诗中这样写草原: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⑭没来过草原的人读这首诗,总觉得海子的思维过于跳跃,不及物,有些玄妙。而在草原上读这首诗,发现每一个字都是草原上长出来的。

⑮在锡林郭勒草原、在阿尔山草原、在呼伦贝尔草原,我都被草原上的风教育,我看到比远方更远的空间,它们仿佛永远无法抵达,那是神居住的地方,又或者,那是词语居住的地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拟人手法描写草原中浓的“段落”,“填满”“爬坡”“扑向”“行走”等词,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草原上的草自由、繁茂的特点。
B.作者自驾来到草原,看到草原景色,悠闲的牛羊、低空中的云、大片大片的野花等,流露出对草原的喜欢与向往以及对城市生活的厌倦。
C.文章描写草原时从同与不同的角度将其与大海进行对比,从不同视角描写草原,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鲜明呈现了作者对草原的情感。
D.文章写草原上更多的是远方,远方没有建筑,没有人类社会的烟火和灯光,没有污染等等,“远方”寄寓深远,象征美好生活、理想境地。
2.本文语言优美雅致,请结合第⑪段从句式和修辞两个角度进行赏析。
3.文章是如何逐层描写“草原的样子”的?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2021-05-29更新 | 24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新康国际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5月模拟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