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言实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1 道试题
1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桓公口:“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之?”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牛①,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桓公遂归。明日朝,以告管仲,管仲正衿再拜曰:“此夷吾②之过也。使尧在上,咎繇③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请退而修政。”孔子曰:“弟子记之,柜公霸君也,管仲贤佐也,犹有以智为愚者也,况不及桓公、管仲者也!”


[注]①牸牛:母牛。②夷;即管仲。③咎繇;人名,法官。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以臣   (2)臣故牸牛   (3)公愚矣   (4)管仲衿再拜曰
2.下列句中“为”字用法与另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是为何谷B.何为以公名之
C.以臣为愚D.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3.翻译文章划线的句子
(1)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
(2)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
4.从全文看,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桓公、管仲都认为愚公不是愚者。
B.桓公、管仲都认为愚公是愚者。
C.桓公认为愚公是愚者,而管仲认为他不是愚者。
D.桓公认为愚公不是愚者,而管仲认为他是愚者。
5.管仲“请退而修政”的原因是_______,“修政”的内容是________
2020-04-17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2 . 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但为君,沉吟至今 故:原因
B.池鱼思   故:从前的
C.一三十年   去:离开官任
D.譬如朝露,日苦多   去:过去的
2020-04-03更新 | 429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怀仁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3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准确的一项是(  )
A.慨当以                      当以:应当可以。
B.明明如月,何时可     掇:拾取、摘取。
C.越陌度阡,枉用相     存:礼遇。
D.绕树三                      匝:遍。
2020-04-03更新 | 390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八中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数罟不入洿池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2020-03-23更新 | 38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临晋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据,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王日,舍相如广成传。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王必欲                                     急:逼迫
B.乃辞固请                                        谢:推辞
C.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为予赵城             佯:假装
D.卒见相如                                        廷:在朝廷上
2.下列句子中,直接表现蔺相如“智斗秦王”的一项是
①璧有瑕,请指示王     ②相如持其璧睨柱     ③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④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⑤遂许斋王日       ⑥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A.①②⑥B.③④⑥C.②⑤D.①③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蔺相如献璧后,从秦王的倨傲无理中敏锐地看出“秦王无意偿赵城”,就假托“璧有瑕”将璧收回;然后将赵王的“修敬”与秦王的“甚倨”进行对比,当面斥责秦王无理无信。
B.蔺相如看出秦城“实不可得”,一方面以“赵王恐,不敢不献”的话来迎合秦王的虚荣心,一方面向秦王提出“斋戒五日”和“设九宾于廷”两个条件,以获得回旋的余地
C.蔺相如在大庭广众之下,引用历史上秦国失信的事实,揭露背信弃义是秦的惯用伎俩,并表明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决心,使得秦王无可奈何。
D.秦王的左右想把蔺相如拉去杀掉,但秦王决定不杀相如,是因为他觉得杀掉相如既得不到和氏璧,又影响与赵国的关系,同时会失掉天下人之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2020-03-1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线上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6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弦弦掩抑声声思         掩抑:低沉抑郁
B.老大嫁作商人妇         老大:排行第一
C.去来江口守空船         去来:离去回来
D.却坐促弦弦         转:转为
2020-03-15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6课《琵琶行并序》-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同步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爱纷奢,人亦其家                      念:眷念
B.使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负:承担
C.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使:让
D.则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递:传递
2020-03-0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第一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第五次月考)考试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曰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以王也愿大王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乃谓亭长曰:“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①赤泉侯:汉骑将杨喜,后封赤泉侯。 ②舣船:使船靠岸。
1.对下列句子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王军壁垓下                       壁:驻扎
B.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属:隶属
C.吾闻汉购吾头千金                 购:悬赏
D.项王身被十余创                    被:遭受
2.文中画曲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以王也/愿大王急渡
B.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以王也/愿大王急渡
C.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以王也/愿大王急渡
D.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以王也/愿大王急渡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羽被汉军包围在垓下,夜听四面楚歌,感到大势已去,于是饮酒帐中,慷慨悲歌,怆然涕下,英雄末路,无限悲凉。
B.项羽带骑兵八百余,乘夜突围,过淮河,剩下百余人,到阴陵,迷路,被一老农所骗,陷入沼泽地,被汉军追及,部下只剩下二十八骑。
C.为了证明“天之亡我,非战之罪”,项羽奋起神威,斩汉军二将,杀数十百人,瞋目一叱,使汉军骑将杨喜倒退数里。
D.乌江亭长请项羽过江,项羽自感无面目再见江东父兄,不愿渡过乌江,于是他把乌骓马送给亭长,带领部下徒步作战,最后自刎而死。
4.翻译上面文言文与课本中的有关句子。
(1)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
2020-03-0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四十八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密字令伯”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①。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③,周门人方之游夏。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注】①醮,jiào,古时称妇女出嫁。②烝烝,zhēng,淳厚。③谯周:人名。
1.对下列句子中加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明言教何?                 碎:琐碎
B.后刘终,阕。               服:服丧
C.庆父不死,鲁难未.。   已:表语气,同“矣”
D.武帝忿                         忿:对...生气
2.下列各项中对原文中未加标点部分内容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
B.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
C.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
D.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李密几岁大的时候就成了孤儿,是祖母刘氏把他抚养成人,他曾拜谯周为师,周的门人把他比作子游和子夏。
B.李密因为孝敬祖母而闻名,也因祖母年老,无人奉养,上疏《陈情表》“辞不就职”;皇帝看后,停止征召他为太子洗马。
C.李密在祖母去世后,服丧期满后到晋朝廷任洗马的官职,实现“先尽孝,后尽忠”忠孝两全的夙愿。
D.李密做温县县令时,讨厌下属官吏,因给人写信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而被上告,司吏因为他在温县做官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2)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2020-03-03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①还望旧乡                 ②忽反以游目兮
B.①卿当日                 ②沛公不杯杓
C.①拜还入户                 ②一鼓作气,而衰
D.①譬如朝露,日苦多   ②相四十里
2020-03-03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