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4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燕攻齐,取七十余城。初,燕将攻聊城,人或谗之。燕将惧诛,遂保守聊城,不敢归。

齐田单攻之岁余,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鲁仲连乃书,约之矢以射城中,燕将。书曰:吾闻之,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怯死而灭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今公行一朝之忿,不顾燕王之无臣,非忠也;杀身聊城,而威不信于齐,非勇也;功废名灭,后世无称,非知也。故知者不再计,勇士不怯死。愿公之详计而无与俗同也。且楚攻南阳,魏攻平陆,齐无南面之心,以为南阳之害,不若得济北之利,故定计而坚守之。今秦人下兵,魏不敢东面,横秦之势合,则楚之形危。今公又以弊聊之民,距全齐之兵,期年不解,是墨翟之守也;食人炊骨,士无反北之心,是孙膑、吴起之兵也。能以见于天下矣。为公计者,不如罢兵休士,全车甲,归报燕王,燕王必喜。士民见公,如见父母,交游攘臂而议于世,功业可明矣。上辅孤主,以制群臣;下养百姓,以资说士。矫国革俗于天下,功名可立也。意者亦捐燕弃世,东游与齐乎?请裂地定封,富比陶、卫,世世称孤寡,与齐久存,此亦一计也。二者显名厚实也,愿公熟计而审处一也。

且吾闻,效小节者不能行大威,恶小耻者不能立荣名。昔管仲有三行之过,然据齐国之政,一匡天下,光照邻国。有曹沫为鲁君将,三战三北,丧地千里。然去三北之耻,退而与鲁君计,以一剑之任,劫桓公于坛位之上,颜色不变,而辞气不悖。三战之所丧,一朝而反之。若此二公者,非不能行小节,死小耻也,以为杀身绝世,功名不立,非知也。公其图之!

燕将曰:敬闻命矣。因罢兵而去故解齐国之围救百姓之死仲连之说也!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六》)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因罢兵A而去B故C解齐国D之围E救百姓F之死G仲连之H说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遗,指给予、送给,与《五代史伶官传序》“吾遗恨也”中的“遗”词义不同。
B.文中“杀身亡聊城”和“以为亡南阳之害”的两处“亡”的用法与含义都相同。
C.“期年”文中指满一年,和《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期年之后”的“期年”词义相同。
D.“颜色不变”与《琵琶行》中的“暮去朝来颜色故”中的“颜色”都是“脸色”的意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国将领田单进攻聊城,一年多仍未能攻下,鲁仲连把信绑在箭上射给燕将,想以此劝服他们。
B.鲁仲连谈及墨翟、孙膑、吴起等人,意在夸奖燕将善于防守和用兵,打消燕将休战回国的顾虑。
C.鲁仲连在信中为燕将指出两条明路:一是归国报效齐王,安享富贵;二是投奔燕国,功成名就。
D.燕国大将被鲁仲连劝服,于是撤军回国,鲁仲连帮助齐国攻克了聊城,也使百姓免遭战乱之祸。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秦人下兵,魏不敢东面,横秦之势合,则楚之形危。
(2)二者显名厚实也,愿公熟计而审处一也。
5.请结合文本,概括鲁仲连说服燕将应放弃守城的理由。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陈,过匡,颜刻为仆,以其策指之曰:“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阳虎尝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孔子状类阳虎,拘焉五日,颜渊后,子曰:“吾以汝为死矣。”颜渊曰:“子在,回何敢死!”匡人拘孔子益急,弟子惧。孔子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使从者为宁武子臣于卫,然后得去。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二)

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辍。子路入见,曰:“何夫子之娱也?”

孔子曰“来,吾语女。我穷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时也。当尧舜而天下无穷人,非知得也;当桀纣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时势适然,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勇也陆行不避兕虎者猎夫之勇也。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由,处矣!吾命有所矣!”无几何,将甲者进,辞曰,“以为阳虎也,故围之;今非也,请辞而退。”

(节选自《庄子·秋水)

(三)

孔子行,简子将杀阳虎,孔子似之,带甲以围孔子舍,子路愠怒,奋戟将下。孔子止之,曰:“由,何仁义之寡裕也!夫《诗》《书》之不习,礼乐之不讲,是丘之罪也。若吾非阳虎,而以我为阳虎,则非丘之罪也,命也!汝歌,予和若。”子路歌,孔子和之,三终而围罢。诗曰:“来游来歌。”以陈盛德之和而无为也。

(节选自《韩诗外传·卷六》)

(四)

孔子之宋,匡人简子以甲士围之。子路怒,奋戟将与战。孔子止之,曰:“恶有修仁义而不免世之恶者乎?夫《诗》《书》之不讲,礼乐之不习,是丘之过也。若以述先王、好古法而为咎者,则非丘之罪也,命之夫。由歌,予和汝。”子路弹琴而歌,孔子和之。

(节选自《孔子家语·困誓》

[注]文:文明,礼乐制度。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夫水A行不避蛟龙者B渔父之勇也C陆D行不避兕虎者E猎夫F之勇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适陈”的“适”意思是“到,去”,与“少无适俗韵”的“适”意思不同。
B.“阳虎尝暴匡人”中“暴”意思是“欺凌”,与“虽有槁暴”中的“暴”意思不同。
C.“我讳穷久矣”中的“讳”意思是“忌讳”,与“避父讳”的“讳”用法不同。
D.“吾命有所制矣”中“制”意思是“制度”,与“制六合”的“制”意思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说上天如果要毁灭礼乐制度的话,就不会让他承担起维护它的责任,说明他认为上天此时是不会让他死的。
B.孔子把尧、舜时代和桀、纣时代做对比,是为了说明一个人贫穷或者通达不仅是才智而且是时运所造成的。
C.当匡简子把孔子错认为阳虎想要杀他的时候,子路举起载要搏斗,孔子阻止,批评子路这么做是内心缺少仁义。
D.孔子认为如果自己被杀是因为不讲《诗》《书》,不修习礼乐,那么是自己的过错,如果是因为相貌像阳虎,则是天命。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孔子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2)恶有修仁义而不免世俗之恶者乎?
5.四则材料中,孔子面对围困的态度是相同的,但理由各有侧重,表达了作者的不同观点。《史记》《庄子》和《韩诗外传》的记载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观点?
2024-04-08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份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葛洪,字稚川,丹阳句容人也。洪性寡欲,不好荣利,少好学,无所爱玩,不知棋局几道、樗蒱齿名。从祖玄,吴时学道得仙,以其练丹秘术授弟子郑隐。洪就隐学,悉得其法焉。后师事南海太守上党鲍玄。见洪深重之,以女妻洪。洪传玄业,兼综练医术,凡所著撰,皆精核是非,而才章富赡。太安中,石冰作乱,吴兴太守顾秘檄洪为将兵都尉,攻冰别率,破之。冰平,洪不论功赏,径至洛阳欲搜求异书以广其学洪见天下已乱欲避地南土,乃参广州刺史嵇含军事。及含遇害,遂停南土多年,征镇命一无所就。元帝为丞相,辟为掾。以平贼功,赐爵关内侯。干宝深相亲友,荐洪才堪国史,领大著作,洪固辞不就。以年老,欲练丹以祈遐寿,闻交阯出丹,求为句漏令。帝以洪资高,不许。洪曰:“非欲为荣,以有丹耳。”帝从之。在山积年,优游闲养,著述不辍。其自序曰:“权贵之家,虽咫尺弗从也;知道之士,虽艰远必造也。考览奇书,既不少矣。率多隐语,难可卒解,自非至精不能寻究,自非笃勤不能悉见也。道士弘博洽闻者寡,而意断妄说者众。至于时有好事者,欲有所修为,仓卒不知所从,而意之所疑又无足谘。今为此书,粗举长生之理。世儒徒知服膺周孔,莫信神仙之书,不但大而笑之,又将谤毁真正。故予所著子言黄白之事,名曰《内篇》,其馀驳难通释,名曰《外篇》,大凡内外一百一十六篇。虽不足藏诸名山,且欲缄之金匮,以示识者。”洪博闻深洽,江左绝伦。著述篇章富于班马,又精辩玄赜,析理入微。后忽与邓岳疏云:当远行寻师,期便发。岳得疏,狼狈往别。而洪坐至日中,兀然若睡而卒。

(节选自《晋书·葛洪传》)

1.文本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径至洛阳A欲搜求B异书C以广其学D洪见E天下已乱F欲避地G南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樗蒱,汉末盛行的棋类游戏。博戏中用于掷采的投子最初用樗木制成,故称。
B.檄,秦相张仪曾用檄指斥楚相的过错,文中指古代官府用来声讨征伐的文书。
C.黄白,指方士用来烧炼丹药的金银。为了保密,不直言金银而以黄白作隐语。
D.克,句中意为“严格限定”,“克期”是指把完成某事规定在严格的期限之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葛玄是葛洪从祖,曾把炼丹秘术传给弟子郑隐。葛洪向郑隐学道求仙,掌握了郑隐的全部法术,后来又师从鲍玄。鲍玄器重葛洪,把女儿许配给他。
B.葛洪被干宝推荐承担国史编修工作,但他坚决推辞,因年岁已高,想炼仙丹以求长寿,听说交阯出产仙丹,便请求任句漏县县令,皇帝开始不答应。
C.葛洪在自序中表明写书目的:大概讲讲长生之理,决人之疑;世上儒家门徒只知道信服周公、孔子,没人相信神仙之书,作此书给真有见识的人看。
D.葛洪博学精识,在江东无人可比。著述篇章比斑马身上的斑纹还要富丽多彩,又很能辩析玄奥的理义。他写信给好友后即端坐着像睡着一样去世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权贵之家,虽咫尺弗从也;知道之士,虽艰远必造也。
(2)虽不足藏诸名山,且欲缄之金匮,以示识者。
5.葛洪是道家理论家,又是医药学家。请简要概括葛洪取得医学成就的原因。
2024-04-07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文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太史公曰:虞、夏以来,人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刍豢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民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所验邪?

农工商虞,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上则富国,下则富家。“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

昔先王之制自天子至于皂隶各有差品故上下序而民志定。于是教民种树畜养,所以养生送终之具,靡不皆育。《管子》云:“古之四民不杂处。”士相与言仁义于闲宴,工相与议技巧于官府,商相与语财利于市井,农相与谋稼稻于田野,各安其居而乐其业,其食而美其服,欲寡而事节,财足而不争。于是在民上者,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故民有耻且敬,贵义而贱利。此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不严而治之大略也。

及周室衰,礼法堕,其流至乎士庶人,莫不离制而弃本,稼穑之民少,商旅之民多,谷不足而货有余。至桓文后,礼义大坏,上下相冒,嗜欲不制,借差亡极。于是商通难得之货,工作亡用之器,士设反道之行,以追时好而取世资,上争王者之利,下佃齐民之业,伤化败俗,大乱之道也。

(节选自班固《汉书·货殖传》)

【注】①指牛羊猪狗等牲畜。②风俗习惯。③古代掌管山泽鸟兽的官吏。④破坏等级秩序的行为没有止境。⑤通“无”,没有。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须断句,请将对应的字母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昔先王【A】之制【B】自天子【C】至于皂隶【D】各有【E】差品【F】故上【G】下序而【H】民志定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穷,意为穷尽、尽享,与《屈原列传》中“人穷则反本”中的“穷”意思不同。
B.仓廪,指贮藏米谷的仓库。其中仓指贮存谷的粮仓,廪指贮存米的粮仓。
C.四民,是古代中国政府对平民职业的基本分工,指士、农、工、商。
D.甘,是“认为……甜美”的意思,其用法与《过秦论》“天下云集响应”中“云”用法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认为,物质享受与财富追求是人的本性,因而统治者治理百姓最好的办法是教诲整顿他们。
B.班固认为天下百姓各安其所,乐于从事自身的行业,国家才能发展。
C.在司马迁看来,各行各业之人凭本事努力工作以满足欲望,这就如同水往低处流一样合乎规律。
D.在班固看来,士农工商追求世俗所好而获取社会财富,对上是同王者争利,对下是独占平民产业。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
(2)此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不严而治之大略也。
5.统治者如何治理百姓,司马迁和班固的看法不同。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2024-04-05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七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注]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选自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有删改)

材料二:

卢程,不知其世家何人也。唐昭宗时,程举进士,为盐铁出使巡官。唐亡,避乱燕、赵,变服为道士,游诸侯间。豆卢革为王处直判官,卢汝弼为河东节度副使,二人皆故唐时名族,与程门地相等,因共荐之以为河东节度推官。庄宗尝召程草文书,程不能。其后战胡柳,掌书记王缄殁于阵,庄宗还军太原,置酒谓监军张承业曰:吾以卮酒辟一书记坐。因举卮属巡官冯道。程位在道上,以尝辞不能,故不用,而迁程支使。程大恨曰:用人不以门阀而先田舍儿邪!庄宗已即位,议择宰相,而卢汝弼、苏循已死,次节度判官卢质当拜,而质不乐行事,乃言豆卢革与程皆故唐时名族,可以为相,庄宗以程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是时,朝廷新造,百度未备,程、革拜命之日,肩舆导从,喧呼道中。庄宗闻其声以问左右,对曰:宰相檐子入门。庄宗登楼视之,笑曰:所谓似是而非者也。程奉皇太后册,自魏至太原,上下山险,所至州县,驱役丁夫,官吏迎拜,程坐肩舆自若,少忤其意,必加笞辱。人有假驴夫于程者程帖兴唐府给之府吏启无例程怒笞吏背。少尹任圜,庄宗姊婿也,程诉其不可。程戴华阳巾,衣鹤氅,据几决事,视圜骂曰:尔何虫豸,恃妇家力也!宰相取给州县,何为不可圜不对而去,夜驰至博州见庄宗。庄宗大怒,谓郭崇韬曰:朕误相此痴物,敢辱予九卿!趣令自尽,崇韬亦欲杀之,赖卢质力解之,乃罢为右庶子。庄宗入洛,程于路坠马,中风卒,赠礼部尚书。

(选自《新五代史·卢程》,有删改)

[注]庄宗,后唐庄宗李存勖。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人有假驴夫A于程者B程帖兴唐府C给之D府吏E启无F例G程怒笞H吏背。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辞,推辞,与《屈原列传》中“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的“辞”含义不同。
B.于,在,与《过秦论》中“非括于钩戟长铩也”的“于”用法和含义相同。
C.诣,到……去,与现代汉语成语中“苦心孤诣”的“诣”含义不同。
D.礼部,古代官署,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等职事,长官是礼部尚书。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作者引用《尚书》里的句子,进而提出论点,接着运用对比手法概括唐庄宗得失天下之事,又进一步深化论点。
B.材料二,卢程在唐朝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唐亡后成为道士,因是唐朝的望族,出身名门,被推荐为河东节度推官。
C.材料二,卢程曾对任用官职不认门第表示不满,后来唐庄宗思考宰相人选,优先考虑了卢程,卢程和豆卢革被任命为宰相。
D.材料二,卢程斥责任圜,任圜向唐庄宗报告,唐庄宗大怒,认为自己误用了卢程,下令让卢程自杀,后因卢质解救,卢程免于一死。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2)尔何虫豸,恃妇家力也!宰相取给州县,何为不可!
5.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说“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其实,个人兴衰的道理也是这样。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卢程失败的个人原因。
2024-03-05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宇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节选)

材料二:

三十共一,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第十一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老子》第二十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老子》第三十三章)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兽A吾知B其能C走D走者E可以为罔F游者G可以为纶
2.下列对文本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般认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老子》的核心思想是“道”。道家学派的另一位巨擘是庄子,他主张人要以道为师,随顺造化,其基本底蕴是对社会人生的同情与关怀。
B.《老子》又名《南华经》,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修身上力求性命双修。
C.“藏室”是藏书和档案之所。“守藏室之史”即“藏室史”,亦称“征藏史”,“征”是典掌之意,文中指管理周王朝图书的史官。
D.辐:车轮中连接轮辋和车毂的直条。毂:车轮中心的圆木,有洞可以插车轴,可代指车轮或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中老子认为,品德高尚的君子时运来了就要出去做官,时运不济就和蓬草一样随风飘转。这跟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思想完全相同。
B.文本一中老子认为生意真正做得好的商人即使家有万贯看上去也好像什么都没有的样子,德行非常高尚的君子,表面上看起来却是十分的愚钝。
C.文本二中《老子》运用三个例子来说明“有”和“无”的关系,并认为“无用”才是最大的用,正是因为有了“无”,“有”才能发挥作用。
D.文本二中《老子》认为自以为是的人不能彰显,自我夸耀的人不能建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2)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5.文本一中,体现了老子哪些思想主张?
2024-03-04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韦皋,字城武,京兆万年人。皋始仕为建陵挽郎,擢监察御史。

张镒节度凤翔,李楚琳杀镒,众叛归朱泚。泚留兵五百戍陇上,以部将牛云光督之。云光谋请皋为帅,将劫以臣泚。别将翟晔伺知以白皋。云光惧不克,率众出奔,遇泚奴使皋所,谓云光曰:太尉已为天子,使我以御史中丞授皋。若听,固吾人也,不受,可遂诛之。请以兵俱。许之。皋迎劳,先奴,伪受泚诏,曰:苟无它图,请释甲以安众,而后可入也。云光以皋诸生,亡能为,乃命士委仗铠,皋受而内其卒。明日,置酒大会,奴、云光与其下至,皋伏甲左右庑,酒行,尽杀之,以其首徇。泚复使它奴拜皋凤翔节度使,皋亦斩之及从骑三人,纵一人使报泚。帝闻,拜节度使宠其功。

贞元初,代张延赏为剑南西川节度使。五年,东蛮断泸水桥攻吐蕃请皋济师皋遣精卒二千与蛮共破吐蕃于台登杀青海大酋乞臧遮遮等,虏坠死崖谷不可计,多获牛马铠装。进检校吏部尚书。梦冲复与吐蕃盟,皋遣别将召之,诘其叛,斩于琵琶川,蛮部震服。十三年,复巂州。吐蕃怨,完垒造舟谋扰边,皋辄破之。自是曩贡、腊城等九节度皆降。赞普怒,遂北掠灵、朔,破麟州以取偿焉。帝诏皋深入以桡虏。皋分兵十路,大破吐蕃。帝悦,进检校司徒兼中书令,制纪功碑褒赐之。

顺宗立,诏检校太尉。皋知叔文多衅,又自以大臣可与国大议,即上表请皇太子监国,又上笺太子,暴叔文、伾之奸,且劝进。会大臣继请,太子遂受禅,投殛奸党。是岁,皋暴卒,年六十一,赠太师,谥曰忠武。

皋治蜀二十一年,数出师,凡破吐蕃四十八万,禽杀节度、都督、城主千五百,获牛羊二十五万,收器械六百三十万,其功烈为西南剧。善拊士,昏嫁皆厚资之,死丧者如是。皋务私其民,列州互除租,凡三岁一复。皋没,蜀人德之,见其遗象必拜。

(选自《新唐书·韦皋传》)


【注】①复,免除(兵役或徭赋税)。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东蛮断A泸水桥B攻吐蕃C请皋D济师E皋遣精卒F二千G与蛮共破H吐蕃于台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劫”,文中意为“胁迫”,与《六国论》“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中的“劫”意思相同。
B.“纳”,文中意为“接纳”,与《五代史伶官传序》“及凯旋而纳之”中的“纳”意思不同。
C.“却”,文中意为“使退却”,与《过秦论》“却匈奴七百余里”中的“却”意思相同。
D.“因”,文中意为“于是”,与《过秦论》“蒙故业,因遗策”中的“因”意思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皋足智多谋。在牛云光欲胁迫他加入叛军时,韦皋从容稳住牛云光使其放松警惕,随后设置伏兵,置酒宴饮迷惑众人,趁机取其性命。
B.韦皋骁勇善战。在数次与吐蕃军队的交战中,韦皋皆亲率精兵,出其不意,重创敌军,斩杀其首领。因战功最大,皇帝特赐纪功碑褒奖。
C.韦皋辅立新君。韦皋知道王叔文与官员们不和,上表请求皇太子监国,又揭发王叔文等人,朝臣也不断请愿,最终太子登基,驱逐了奸党。
D.韦皋善抚人心。如遇属下婚丧嫁娶,韦皋会赠与丰厚财物;辖区各州每三年即免除一次赋税,百姓感念他的恩德,见到他的遗像便拜。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云光以皋诸生,亡能为,乃命士委仗铠,皋受而内其卒。
(2)泚复使它奴拜皋凤翔节度使,皋亦斩之及从骑三人,纵一人使报泚。
5.《新唐书》载:“天宝时,李白为《蜀道难》斥严武,(陆)畅更为《蜀道易》,以美皋焉。”其诗云:“蜀道易,易于履平地”。请结合材料概括陆畅赞美韦皋的原因。
2024-02-04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昭宗之出也,梁王悉诛唐宦者第五可范等七百余人,其在外者,悉诏天下捕杀之,而宦者多为诸镇藏匿而不杀。是时,方镇僭拟,悉以宦官给事,而吴越最多。及庄宗立,诏天下访求故唐时宦者悉送京师,得数百人,宦者遂复用事,以至于亡。此何异求已覆之车,躬驾而履其辙也?可为悲夫!庄宗未灭梁时,承业已死。其后居翰虽为枢密使,而不用事。有宣徽使马绍宏者,尝赐姓李,颇见信用。然诬杀大臣,黩货赂,专威福以取怨于天下者左右狎昵黄门内养之徒也。是时,明宗自镇州入觐,奉朝请于京师。庄宗颇疑其有异志,阴遣绍宏伺其动静,绍宏反以情告明宗。明宗自魏而反,天下皆知祸起于魏,孰知其启明宗之二心者,自绍宏始也!郭崇韬已破蜀,庄宗宦者言而疑之。然崇韬之死,庄宗不知,皆宦者为之也。当此之时,举唐之精兵皆在蜀,使崇韬不死,明宗入洛,岂无西顾之患?其能晏然取唐而代之邪?及明宗入立,又诏天下悉捕宦者而杀之。宦者亡窜山谷,多削发为浮图。其亡至太原者七十余人,悉捕而杀之都亭驿,流血盈庭。明宗晚而多病,王淑妃专内以干政,宦者孟汉琼因以用事。秦王入视明宗已革,既出而闻哭声,以谓帝崩矣,乃谋以兵入宫者,惧不得立也。大臣朱弘昭等方图其事,议未决,汉琼遽入见明宗,言奏王反,即以兵诛之,陷秦王大恶,而明宗以此饮恨而终。呜呼!人情处安乐,自非圣哲,不能久而无骄怠。明宗非佚君,而犹若此者,盖其在位差久也。其余多武人崛起,及其嗣续,世数短而年不永,故宦者莫暇施为。

(选自欧阳修《〈五代史·宦者传〉论》,有删改)


[注]①昭宗,唐朝末期皇帝。②庄宗,五代时期后唐君主,后文的明宗也是后唐君主。③革(jí),急,重。④佚,放纵。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专A威福B以取怨C于天下者D左右E狎昵F黄门G内养H之徒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助词,“为……所”表被动,与“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所”用法相同。
B.“庄宗信宦者言而疑之”与“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两句中的“信”字词义不同。
C.浮图,也称浮屠,佛教用语,指佛,文中指和尚:还指佛塔,如“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中的“浮图”。
D.“秦王入视明宗疾已革”与“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兼爱》)两句中的“疾”字词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王诏令天下捕杀在京师外的全部宦官,但宦官多被各个藩镇藏起来而不杀,这与当时藩镇割据而任用宦官做事有关。
B.庄宗即位后又诏令天下寻访过去唐代的宦官并全部送到京师,庄宗得到数百宦官并重用他们,宦官于是又执掌权力。
C.宦官马绍宏深受庄宗宠信,但他诬陷杀害大臣,贪污财货,还在受庄宗派遣暗中窥视明宗时,就把这一情况告诉了明宗。
D.明宗即位,诏令天下捕捉全部宦官而杀掉他们。明宗晚年多病,宦官孟汉琼极力鼓动王淑妃干预政事,趁机执掌权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何异求已覆之车,躬驾而履其辙也?
(2)言秦王反,即以兵诛之,陷秦王大恶,而明宗以此饮恨而终。
5.古代帝王怎样才能避免宦官专权的危害?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
2024-02-04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雍丘令令狐潮以县降贼,贼以为将,使东击淮阳救兵于襄邑,破之,俘百余人,拘于雍丘,将杀之,往见李庭望。淮阳兵遂杀守者,潮弃妻子走,故贾得以其间入雍丘。庚子,潮引贼精兵攻雍丘,出战,败死。张巡力战却贼,因兼领众。

三月,乙卯,潮复与贼将李怀仙、杨朝宗、谢元同等四万余众奄至城下,众惧,莫有固志。巡曰:贼兵精锐,有轻我心。今出其不意击之,彼必惊溃。贼势小折,然后城可守也。乃使千人乘城,自帅千人,分数队,开门突出。巡身先士卒,直冲贼陈,人马辟易,贼遂退。明日,复进攻城设百炮环城,楼蝶皆尽。巡于城上立木栅以拒之。贼蚁附而登巡束蒿灌脂焚而投之贼不得上。时伺贼隙,出兵击之,或夜缒斫营,积六十余日,大小三百余战,带甲而食,裹疮复战,贼遂败走。巡乘胜追之,获胡兵二千人而还,军声大振。

令狐潮围张巡于雍丘,相守四十余日,朝廷声问不通。潮闻玄宗已蜀,复以书招巡。有大将六人,官皆开府、特进,白巡以兵势不敌,且上存亡不可知,不如降贼。巡阳许诺。明日,堂上设天子画像,帅将士朝之,人人皆泣。巡引六将于前,责以大义,斩之,士心益劝。

巡使郎将雷万春于城上与潮相闻,贼弩射之,面中六矢而不动。潮疑其木人,使谍问之,乃大惊,遥谓巡曰:向见雷将军,方知足下军令矣,然其如天道何!巡谓之曰:君未识人伦,焉知天道!未几,出战,擒贼将十四人,斩首百余级。贼乃遁,收兵入陈留,不敢复出。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有删改)


【注】①贼:指安禄山。②楼蝶:泛指城楼与城墙。③开府、特进:当时的官职名。④阳:通“佯”,假装。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贼蚁附A而登B巡束蒿C灌脂D焚E而投之F贼不得G上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妻子,古今异义词,文中是指妻子、儿女,其意义与现代汉语中的“妻子”不同。
B.庚子,在文中表示纪年。我国古代常用天干、地支来纪时,且地支在前,天干在后。
C.幸,我国古代皇帝到某处称为幸某处,文中幸蜀指唐玄宗在战乱中仓皇逃往四川。
D.夜,名词用作状语,与《过秦论》中“天下云集响应”的“云”字用法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战争爆发时,雍丘县令令狐潮不但没有积极抗敌,反而率城投靠叛军安禄山。
B.当令狐潮与同党率领四万多名士兵突然到了雍丘城下时,城内军民都众志成城。
C.为了抗击叛军,张巡和士兵穿着盔甲吃饭,带着伤痛作战,最终击退叛军。
D.部将雷万春脸部被叛军射中六箭却立于城墙纹丝不动,以至于叛军以为那是木头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使千人乘城,自帅千人,分数队,开门突出。
(2)向见雷将军,方知足下军令矣,然其如天道何!
5.面对悬殊的敌我军事实力,张巡是如何做到克敌制胜的?请简要说明。
2024-02-02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成汭,淮西人。少年任侠,乘醉杀人,为仇家所捕,落发为僧,冒姓郭氏。亡匿久之,及贵,方复本姓。唐僖宗朝,为蔡州军校领本郡兵戍荆南帅以其凶暴欲害之,遂弃本军奔于秭归。一夕,巨蛇绕其身,几至于殒,乃祝曰:“苟有所,死生惟命。”逡巡,蛇亦解去。后据归州,招辑流亡,练士伍,得兵千余人,沿流以袭荆南,遂据其地,朝廷即以旄钺授之。是时荆州经巨盗之后,居民才一十七家,汭抚辑凋残,励精为理,通商训农,勤于惠养,及末年,仅及万户。汭性豪暴,事皆意断,又好自矜伐。骋辩凌人,深为识者所鄙

初,澧、朗二州,本属荆南,乾宁中,为土豪雷满所据。汭奏请割隶,唐宰相徐彦若执而不行,汭由是衔之。及彦若出镇南海,路过江陵,汭虽加延接,而犹快怏。尝因对酒,语及其事,彦若曰:“令公位尊方面,自比桓、文。雷满者,偏州一草贼尔,令公盍不加兵,而反怨朝廷乎!”汭赧然而屈。累官至检校太尉,封上谷郡王。杨行密以兵围鄂州,汭出师以援鄂,淮寇乘之,以火焚其舰,汭投江而死。天祐三年夏,太祖以汭没于王事,上表于唐帝,请为汭立庙于荆门,优诏可之。

——《旧五代史·成汭传》

【注】①太祖:此处指后梁开国皇帝朱温。

材料二:

华州韩建,荆渚成汭,勤王奉国,识有可嘉,于时号为“北韩南郭”,士大夫可以依赖也。古者奉霸主,尊本朝,德义小亏,诸侯不至,葵丘之会是也。成、韩位居王辅,荷宠于唐,朱公有无君之心,露问鼎之意。建等不能效藏洪泣血,纠率同盟,亦可以结约亲邻,共张声势。而乃助桀作孽,画匹成蛇,舍我善邻,陈诚伪室。华阴失守,既无力以枝梧;鄂渚丧师,乃无名而陷没。非忠非义,吾所谓二公始终谬也。向使成令睦汉南诸侯,结淮甸雄援,汴人篡逆,亦恐未暇。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为蔡州A军校B领C本郡D兵戍荆南E帅F以其凶暴G欲害之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文中意为“于是”,与贾谊《过秦论》中“蒙故业,因遗策”的“因”意义、用法都相同。
B.负,文中意思是“辜负、对不起”,与《苏武传》中“见犯乃死,重负国”的“负”意思相同。
C.旄钺,指的是白旄和黄钺。白旄是古代的军旗,黄钺是古代的兵器;文中用旄钺来借指军权。
D.比,文中意为“及、等到”,与常用成语“比翼齐飞”和“鳞次栉比”中的“比”意思都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成汭年轻时候因为喝醉酒杀了人,后来落发为僧,改换姓氏,是为了逃避仇家追捕。直到后来身份显贵,才恢复了本姓。
B.占据归州后,成汭招募流亡的百姓,得到士兵千余人,后袭击荆南地区并占据那里。乾宁年间,荆南又被土豪雷满占据。
C.杨行密围困鄂州时,成汭带兵援助鄂州,但被淮军放火烧船,最后投江而死。后来太祖上表希望给成汭立庙,得到允许。
D.孙光宪对韩建和成汭持否定态度,认为即使不能够仿效臧洪歃血结盟的勤王行为,也可以约集其他勤王势力,壮大声势。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汭性豪暴,事皆意断,又好自矜伐,骋辩凌人,深为识者所鄙。
(2)成、韩位居王辅,荷宠于唐,朱公有无君之心,露问鼎之意。
5.结合两则材料,试分析成汭被称为“南郭”原因有哪些?
2024-01-31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