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 道试题
20-21高三下·浙江·阶段练习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宋尚书司封郎中孙公墓志铭

王安石

公讳锡,字昌龄。曾祖钊,祖易从,父再荣,皆弗仕。公以天圣二年进士起家和州历阳、无为巢二县主簿。改镇江军节度推官。知杭州仁和县。籍取凶恶,戒以不改必穷极案治,而治其余一以仁恕,故县人畏爱之。

三年,乃用举者集庆军节度掌书记充国子监直讲。七年,乃用举者召试集贤校理。坐考锁厅进士举籍中有不中格者两人,降监和州清酒务。当是时,庞宰相为枢密使,荐宜侍讲禁中。方召,而公以谪去。久之,会明堂思召还,同判尚书刑部。先时主者多持事往决于中书,公独视法如何,不往。戎州人向吉等操兵贾贩,恃其众,所过不物税,州县捕逐,皆散走。成都钤辖司奏请不以南郊赦除其罪,从之,逮捕亲属系狱,至更两赦。有诣阙诉,刑部详覆官以为特敕遇赦不原者,虽数赦,犹论如法。公独奏释之,凡释百二十三人。公于议法多如此。

复为开封府推官,当随尹奏事,仁宗问大辟几何,且以慎刑爱人为戒。公奏开封敕有重于编敕而当改者数事,仁宗皆以为然。它日,问尹以公姓名,称之。于是贵戚女使有奏谳,上薄其罪,付公监决,曰:此人平恕,可任也。道士赵清贶出入庞宰相家,受赇,御史以劾庞,府治实清贶自为,庞不知也。清贶坐杖,配沙门岛,行两日死。御史又劾府希宰相,故杖清贶,杀之灭口。仁宗亦疑,乃悉罢知府、推判官,而以公知太平州。

未几,仁宗即寤,罢者皆复,而以公提点淮南路刑狱。在淮南二年,所活大辟十三人,考课为天下第一,举多善士,未尝听人请。还为三司户部判官,求知宣州,许之。至则召五县令,约以州所下书有不便封还,故县得自为政而州无事。又知舒州,发常平、广惠仓以活陈、许、颖、蔡流人。计口量远近给食遣去,去者率钱买香焚之府门以祝公,至或感泣。初提点刑狱恐聚流人为盗又惜常平广惠仓数牒止公不听申以手书又不听佐属皆争曰不可公行之自若。比代去,州人阖城门留之,薄暮,与争门得出,遂以老告致事。

今上即位,迁司封,赐金紫。以熙宁元年正月十二日卒,年七十八。

(选自王安石《王文公文集》,有删改)


【注】①考锁厅:宋代科举考试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专门为有官位的人举行的一种单独考试。②南郊:帝王祭天的大礼。③大辟:古五刑之一,初谓五刑中的死刑,俗称砍头,隋朝后泛指一切死刑。④编敕:法典。⑤奏谳(yàn):将审理案件的情况向上报。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戒以不改必穷极案治       案治:查办
B.所过不物税                  输:缴纳
C.御史又劾府希宰相        指:旨意
D.未尝听人请                 属:劝酒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乃用举者集庆军节度掌书记充国子监直讲       资政殿学士行
B.公奏开封敕有重于编敕而当改者数事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举多善士                                                     吾妻死之年手植也
D.与争门得出                                                  至于鞭棰之间,欲引节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锡有治理能力,执法宽容。他在仁和县任职时,软硬兼施,人们对他又爱又畏;担任宣州知州时,允许各县各自为政,宣州因此相安无事。
B.孙锡深得皇帝信任。他认为开封府执行皇帝的命令比朝廷的法律更严苛,应当修改,皇帝认为有理;皇帝把一些案件交给他处理,认为他可以任用。
C.本文撷取了孙锡人生的若干片断,描写他为官任上的几件事情,表现了一位古代官员身上的一些优秀品质,同时也含蓄地批评了他的一些缺点。
D.本文善于运用对比手法,如拿刑部官员与孙锡对比,用提点刑狱与孙锡对比,突出了孙锡不畏权贵、体恤百姓的形象,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初提点刑狱恐聚流人为盗又惜常平广惠仓数牒止公不听申以手书又不听佐属皆争曰不可公行之自若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有诣阙诉者,刑部详覆官以为特敕遇赦不原者,虽数赦,犹论如法。
(2)计口量远近给食遣去,去者率钱买香焚之府门以祝公,至或感泣。
2021-03-26更新 | 147次组卷 | 4卷引用:押浙江卷第14-18题 文言文阅读-备战2021年高考语文临考题号押题(浙江卷)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抑亭墓志铭

(清)方苞

雍正十年冬十月朔后九日,吾友抑亭,遂赴海淀。次日归,闻抑亭厥而喑,日再往视,越六日而死。

始余见君于其世父文贞公,终日温温,非有问不言。及供事蒙养斋始习面慕焉期月而后无贵贱老少背面皆曰李君君子人也。其后余移武英殿领修书事,首举君自助。殿中无贵贱老少,称之如蒙养斋。君自入翰林,再充顺天乡试同考官,典试云南,士论翕然。视学江西,高安朱相国每曰:百年中无或并也。按察使李兰,以咨革诸生,君常难之,劾君牵制有司之法,而弹章亦具列其廉明。余自获交文贞,习李氏族姻,及泉、漳间士大夫,其私论乡人各有向背,而信君无异辞。君被劾,当降补国子监丞,群士日夜望君之至。既受职,长官相庆。而莅事未弥月。用此,六馆之士,尤深痛焉。

往者岁在戊申,君弟锺旺厥而喑,卒于君寓,余既哭铭之。君在江西,丧其良子清江,又为之铭,以塞君悲。而今复见君之死。古者亲旧相与宴乐,而乐歌之辞乃曰死丧无日,无几相见。有以也。

君在蒙养斋及殿中,与余共晨夕各一二年,返自江西,无兼旬不再三见者。辛亥春,余益病衰,凡公事必私君自助,无旬日不再三见者。一日不见而君疾,一言不接而君死,故每欲铭君,则怆然不能举其辞,丧归有日矣,乃力疾而就之。

君请锺侨,字世邠,福建泉州安溪县人。康熙壬午举于乡,壬辰成进士,年四十有四。所著《论语孟子讲蒙》十卷、《诗经测义》十卷、《易解》八卷,藏于家。《尚书》、《周官》,皆有说,未就。父讳鼎微,康熙庚申举人,户部主事,诰授奉直大夫。母庄氏,赠宜人。兄弟五人,四举甲乙科。兄天宠,自入翰林,十余年与君相依,皆不取室人自随。痛两弟羁死,乃引疾送君之丧以归。君娶黄氏,敇封孺人。子五人,四举甲乙科。女一,适士族。

某年月日葬于某乡某原。铭曰:蓄之也深,而施者微。将踵武于儒先,而年命摧。悼余生之无成,犹有望者夫人,而今谁与归?

(选自《方苞散文选集》,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友抑亭                                      过:路过。
B.士论翕然                                          翕然:一致(称颂)。
C.其私论乡人各有向背                         向背:赞成和反对。
D.凡公事必私君自助                         引:指导。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始余见君于其世父文贞公                              犹有待者也
B.习李氏族姻                                                  圣人不凝滞
C.余既哭铭之                                                  缇骑按剑
D.某年月日葬于某乡某原                                 负其强,空言求璧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二段作者擅长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或突出李君的人品,或突出其官品,或突出其才干,丰富了李君的人物形象。
B.在作者的笔下,李抑亭性格温和,人品高尚,有为政之才,为官坚持清正廉明,而且学识渊博,虽然只在世44年,却留下了丰富的著作。
C.作者与李君曾经同朝为官、朝夕相处达四年之久,其间两人彼此互相提携,彼此帮助,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因此李君的突然病殁让作者悲不自胜。
D.本文以倒叙开篇,熔叙事、描写、抒情于一炉,而尤以情动人,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之情、钦佩之情,以及失友而孤的痛悼之情。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及 供 事 蒙 养 斋 始 习 而 慕 焉 期 月 而 后 无 贵 贱 老 少 背 面 皆 曰 李 君 君 子 人 也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故每欲铭君,则怆然不能举其辞,丧归有日矣,乃力疾而就之。
(2)悼余生之无成,犹有望者夫人,而今谁与归?
2021-02-28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浙江省新高考研究卷 语文试题(四)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清时,字授侯,福建安溪人,大学士光地从孙。乾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十四年,授浙江嘉兴知府。上南巡,或议自嘉兴至杭州别辟道行民舟,清时于塘外求得水道相,上通吴江平望,下达杭州坝子门,号为副河。丁父忧,去官。服除,授山东兖州知府。二十二年,擢运河道。

二十六年,河决孙家集,运河由夏镇至南阳两堤俱溃,清时督修筑。议者或拟用椿埽,费帑以六十万计;或拟建石堤,费以三百万计。清时少时行濒海间,见筑堤捍海为田者,掷碎石积水中,潮退则以木拦之,填土其上,坚筑成堤,参用其法。以河东、西两岸皆水,得土难,令以石垒两旁,积葑其中,水涸,募夫起土置积葑上,费帑十四万有奇,而两堤成。曹县溢,水泻入微山湖,出韩庄湖口,闸隘,水不得泄,令于闸北毁石堤,掘地深之以泄水。事上闻,上命于其地建滚水坝,高一丈二尺余。清时请减低为一丈,令湖水落至丈,乃闭闸蓄水。泗水经充州西流入府河,济宁城东旧有杨家坝,遏水使入马场湖,蓄济运,遇伏秋水涨不能泄,淹民田,令改坝为闸,视水盛衰为启闭。汶水分流入蜀山、马踏两湖,旧制引水使南行少北行多,后乃反之,漕船经袁口、靳口,浅涩不能进。清时规分水口,令南坝加长,北坝收短,以为节宣,并减低何家坝,使汶水南而北增。

二十九年,调江南淮徐道。三十年,擢河东河道总督,赐其母大缎、貂皮。清时以河堤岁修,司其事者每不度形势过高糜帑而卑薄者不能大有增益及饬所司当水涨县堤高水面尺寸呈报择堤最薄者培之。迨伏秋水发,耿家寨(称十四堡)水及旧堤上,赖预增新筑以免。清厘河工征料诸弊,岁减派料至千余万斤。三十一年,运河东岸漫口,自请议处,原之。三十二年七月,授山东巡抚。高苑、博兴、乐安三县被水,清时谓小清河下流隘,故上游溢,檄所司勘验。遽疾作,乞解任,不许。三十三年,卒。

清时治水善相度情形,穷源竟委。每乘小舟出入荒陂丛泽、支流断港中,或徒步按行谐访,必得要领,乃见诸建置。

(选自《清史稿·列传一百二十》)


【注】①帑:国库中的钱币。②药:芜菁,又名蔓菁。一种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十字花科。③节宣:节制和排放。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时于官塘外求得水道相属:连接
B.过高帑糜:消耗
C.使汶水南而北增弱:减少
D.清时治水善度情形相:治理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清时官塘外求得水道相属请奉命求救孙将军
B.遏水使入马场湖,蓄济运焉用亡郑陪邻
C.卑薄者不能大有增益拔剑撞破之
D.参用其法不如善遇之
3.下面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乾隆皇帝南巡时,有人建议重新挖掘一条水道,便于船只通行,而李清时却力排他议,打通原有水道,改造出一条“副河”。
B.李清时年幼时在海边行走,看见人们先在海水中投入石块,潮水退后用木桩拦住,然后在石块上填土,以此来造田,这给他治水以很大启发。
C.曹县发水时,大水流入微山湖,又从韩庄的湖口流出;而这里的闸口狭窄,水流受阻,清时下令毁掉北面的堤坝,挖沟排水。
D.李清时在任河东河道总督时,运河东岸曾经决口,他主动请求前往治理,广泛征求意见,采取得力措施,使大堤恢复了原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水涸,募夫起土置积葑上,费帑十四万有奇,而两堤成。
(2)旧制引水使南行少北行多,后乃反之,漕船经袁口、靳口,浅涩不能进。
5.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清 时 以 河 堤 岁 修 司 其 事 者 每 不 度 形 势 过 高 糜 帑 而 卑 薄 者 不能 大 有 增 益 乃 饬 所 司 当 水 涨 具 堤 高 水 面 尺 寸 呈 报 择 堤 最 薄 者培 之
2020-11-0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17年好题基础卷(一)
2020高三·浙江·专题练习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司空图

司空图字表圣,自言泗州人,少有俊才。咸通中,一举登进士第,雅好为文,颇自矜伐,端士鄙之。初,从事使府,洎登朝,骤历清要。巢贼之乱,车驾播迁,图有先人旧业在中条山,极林泉之美。图自礼部员外郎因避地焉,日以诗酒自娱。属天下版荡,士人多往依之,互相推奖,由是声名藉甚。昭宗反正,以户部侍郎征至京师。图负才慢世,谓己当为宰辅,时要恶之,稍抑其锐。图愤愤谢病,复归中条,与人书疏,不名官位,但称知非子,又称不辱居士。其所居曰祯贻溪,溪上结茅屋,命曰休休亭,常自为《亭记》云。

臣谨按:图,河中虞乡人。少有文彩,未为乡里所称,会王凝自尚书郎出为绛州刺史,图以文谒之,大为凝所赏叹,由是知名。未几,凝入知制诰,迁中书舍人知贡举,擢图上第。顷之,凝出为宣州观察使,辟图为从事。既渡江,御史府奏图监察,下诏追之。图感凝知己之恩,不忍轻离幕府,满百日不赴阙,为台司所劾,遂以本官分司。久之,征拜礼部员外郎,俄知制诰。

图见唐政多僻,中官用事,知天下必乱,即弃官归中条山,寻以中书舍人征,又拜礼部、户部侍郎,皆不起。及昭宗播迁华下,图以密迩乘舆,即时奔问,复辞还山。河中节度使王重荣请图撰碑,得绢数千匹,图致于虞乡市心,恣乡人所取,一日而尽。是时盗贼充斥,独不入王官谷,河中士人依图避难,获全者甚众。昭宗东迁,又以兵部侍郎召至洛下,为柳璨所阻,一谢而退。梁祖受禅,以礼部尚书征,辞以老病,卒时年八十余。臣又按梁室大臣如恭翔、李振、杜晓、杨涉等,皆唐朝旧族,本以忠义立身,重侯累将,三百余年,一旦委质朱梁,其甚者赞成弑逆,惟图以清直避世,终身不仕梁祖。故《梁史》指图小瑕,以泯大节者,良有以也。

(选自《五代史阙文》,有删节)


注:臣谨按,意为“我恭谨地考察过”,后面一般为作者的补叙以及议论。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空图自负的性格使他招致权贵的反感,于是他弃官不做,隐居山林。
B.司空图年少时就才华横溢,在乡里备受推崇,后来又得到王凝的赏识。
C.司空图被朝廷任职,但因先前王凝征他为从事而不忍离去,最终被弹劾。
D.梁太祖篡位,司空图被任命为礼部尚书,但他推辞不做,可见其忠义。
2.作者补叙了司空图的轶事,请简要概括这些事体现出的美好品性。
2020-04-0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考点17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备战2020年浙江新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2020年新高考政策解读与配套资源》
2020高三·浙江·专题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孤逐女者,齐即墨之女,齐相之妻也。初,逐女孤无父母,状甚丑,三逐于乡,五逐于里,过时无所容。齐相妇死,逐女造襄王之门,而见调者曰:“妻三逐于乡,五逐于里,孤无父母,摈弃于野,无所容止,愿当君王之盛颜,尽其愚辞。”左右复于王,王辍食吐哺而起。左右曰:“三逐于乡者,不忠也;五逐于里者,少礼也。不忠少礼之人,王何为遽?”王曰:“子不识也。夫牛鸣而马不应,非不闻牛声也,异类故也。此人必有与人异者矣。”遂见与之语三日。

始一日,曰:“大王知国之柱乎?”王曰:“不知也。”逐女曰:“柱,相国是也。夫柱不正则栋不安,栋不安则榱橑堕,则屋几覆矣,王则栋矣,庶民榱橑也,国家屋也。夫屋坚与不坚,在乎柱。国家安与不安,在乎相。今大王既有明知,而国相不可不审也。”王曰:“诺。”

其二日,王曰:“吾国相奚若?”对曰:“王之国相,比目之鱼也,外比内比,然后能成其事,就其功。”王曰:“何谓也?”逐女对曰:“明其左右,贤其妻子,是外比内比也。”

其三日,王曰:“吾相其可易乎?”逐女对曰:“中才也,求之未可得也。如有过之者,何为不可也?今则末有。妾闻明王之用人也,推一而用之。故楚用虞邱子,而得孙叔敖;燕用郭隗,而得乐毅。大王诚能厉之,则此可用矣。”王曰:“吾用之奈何?”逐女对曰;“昔者齐桓公尊九九之人,而有道之士归之。越王敬螳螂之怒,而勇士死之。叶公好龙,而龙为暴下。物之所征,固不须顷。”王曰:“善。”遂尊相,激而事之,以逐女妻之。居三日,四方之士多归于齐,而国以治。诗云:“既见君子,并坐鼓瑟。”此之谓也。

颂曰:齐孤逐女,造襄王门,女虽五逐,王犹见焉,谈国之政,亦甚有文,与语三日,遂配相君。

(《列女传·齐孤逐女》刘向)


注释:①榱橑:房椽。②比目之鱼:相待比目鱼往往养肩而行,可次用来确指贤臣对明君的忠心。③九九之人:精通算学的人。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孤逐女高屋建瓴,滔滔不绝,纵论国家大政,阐述了国家、君王、国相、黎民各自的作用和关系,使齐襄王大为惊叹。
B.第一天,孤逐女与齐襄王谈论了国相该怎么做及身为国相之入应具备的德才;第二天,讲述了相职的重要性,并提议更换国相;第三天,孤逐女建议襄王要尊重人才。
C.孤逐女相貌丑陋,从小无依无靠,被驱赶出乡里。襄王礼贤下士,认为她异于常人,急忙召见她。
D.孤逐女在论政时旁征博引,运用了喻证法来劝谏齐襄王,她劝谏齐襄王要明白国相对于国家的重要性,要重视人才,不拘一格,广泛地收揽人才。
2020-04-02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考点17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备战2020年浙江新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2020年新高考政策解读与配套资源》
2020高三·浙江·专题练习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瞿景淳传

施润章

瞿景淳字师道,苏州常熟人。八岁能属文,稍长治举子业,顷刻百千言,而久困诸生,教授里中自给。嘉靖二十三年,举会试第一,授翰林院编修。

景淳彬彬君子,接人能自下。及与权贵争论天下事,其气常岳立不可夺。奉敕封怀庆诸王为副使时,郑王以言事忤旨,徙系凤阳,世子摄国事,内惧,饯迎用币重,景淳一切谢绝。其正使恭顺侯已受而惭景淳,亦还谢勿纳。上已遣使密诇矣,侯闻知,语景淳曰:“微公,吾几中法!”景淳曰:“吾知朝使义当如是耳。”满九载,迁侍读,请急归。时江南数苦倭乱,总督胡宗宪师未捷,而大学士严嵩谓倭不足患。景淳还,谒嵩,嵩语之曰:“倭旦夕且平,胡总督才足办也。南中人往往好短.胡,何也?”景淳正色应曰:“相公遥度之,不如南来人目睹也!胡君拥十万师,而倭日夜躏赤子财赋地,南中人不得一安枕卧。相公业不欲闻之,谁为相公言者!”嵩改容愕谢。

四十一年,进侍读学士,署院事。锦衣卫帅太保陆炳方怙宠,权倾天下,后先凡四妻,至欲封其最后者。兵部移牒请,不可;嵩为请,又不可;则橐金夜投,景淳笑谢曰:“吾所守,礼也。公毋溷我!”炳不怿去,而景淳遂改太常侍卿,领南京国子监祭酒,景淳安之如故。初,景淳通籍,辄以资访人才为急,置二籍袖中,分黑白书。及佐南吏部,参决黜陟,皆协时论,不以细故宿憾排斥人。时帝意向用急,景淳触暑赴阙病作,请告不许,留侍经筵,修嘉靖实录。顷之,以疾累疏乞骸骨归。隆庆三年卒。

景淳既以文名四方,造请日踵门,挥洒应之,若不经意。洊历典试于天下,士多所奖拔。大学士李春芳其一也。景淳去,贻书属之曰:“国家重用贤,而轻于退贤,卒不得贤臣之用。今天子方急材,以南北无足使者,不于此时博选而厚植之,一旦何以应召?”春芳瞿然称服。景淳欲有所论奏,会病不及上而罢。卒赠礼部尚书,谥文懿。所居傍昆湖,学者称昆湖先生。

(选自《施愚山集》,有删节)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已遣使密诇矣,侯闻知,语景淳曰:“微公,吾几中法!”景淳曰:“吾知朝使义当如是耳。”
(2)今天子方急材,以南北无足使者,不于此时博选而厚植之,一旦何以应召?
2020-04-02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考点15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备战2020年浙江新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2020年新高考政策解读与配套资源》
2020高三·浙江·专题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孤逐女者,齐即墨之女,齐相之妻也。初,逐女孤无父母,状甚丑,三逐于乡,五逐于里,过时无所容。齐相妇死,逐女造襄王之门,而见调者曰:“妻三逐于乡,五逐于里,孤无父母,摈弃于野,无所容止,愿当君王之盛颜,尽其愚辞。”左右复于王,王辍食吐哺而起。左右曰:“三逐于乡者,不忠也;五逐于里者,少礼也。不忠少礼之人,王何为遽?”王曰:“子不识也。夫牛鸣而马不应,非不闻牛声也,异类故也。此人必有与人异者矣。”遂见与之语三日。

始一日,曰:“大王知国之柱乎?”王曰:“不知也。”逐女曰:“柱,相国是也。夫柱不正则栋不安,栋不安则榱橑堕,则屋几覆矣,王则栋矣庶民榱橑也,国家屋也。夫屋坚与不坚,在乎柱。国家安与不安,在乎相。今大王既有明知,而国相不可不审也。”王曰:“诺。”

其二日,王曰:“吾国相奚若?”对曰:“王之国相,比目之鱼也,外比内比,然后能成其事,就其功。”王曰:“何谓也?”逐女对曰:“明其左右,贤其妻子,是外比内比也。”

其三日,王曰:“吾相其可易乎?”逐女对曰:“中才也,求之未可得也。如有过之者,何为不可也?今则末有。妾闻明王之用人也,推一而用之。故楚用虞邱子,而得孙叔敖;燕用郭隗,而得乐毅。大王诚能厉之,则此可用矣。”王曰:“吾用之奈何?”逐女对曰;“昔者齐桓公尊九九之人,而有道之士归之。越王敬螳螂之怒,而勇士死之。叶公好龙,而龙为暴下。物之所征,固不须顷。”王曰:“善。”遂尊相,激而事之,以逐女妻之。居三日,四方之士多归于齐,而国以治。诗云:“既见君子,并坐鼓瑟。”此之谓也。

须曰:齐逐孤女,造襄王门,女虽五逐,王犹见焉,谈国之政,亦甚有文,与语三日,遂配相君。

(刘向《列女传·齐孤逐女》)


注释:①榱橑:房椽。②比目之鱼:相待比目鱼往往养肩而行,可次用来确指贤臣对明君的忠心。③九九之人:精通算学的人。
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其中全都体现孤逐女论政才能的一组是
①愿当君王之盛颜,尽其愚辞。
②失屋坚与不坚,在乎柱。国家安与不安,在乎相。
③外比内比,然后能成其事,就其功。
④既见君子,并坐鼓瑟。
⑤大王诚能厉之,则此可用矣。
⑥此人必有与人异者矣。遂见与之语三日。
A.①③④B.②⑤⑥C.②③⑤D.①④⑥
2020-04-02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考点18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备战2020年浙江新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2020年新高考政策解读与配套资源》
2020高三·浙江·专题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吴改元宝鼎

吴主以陆凯为左丞相,万彧为右丞相,吴主恶人视己,群臣侍见,莫敢举目。陆凯曰:“君臣无不相识之道,若猝有不虞,不知所赴。”吴主乃听凯自视,而它人如故。

吴主居武昌,扬州之民溯流供给,甚苦之,又奢侈无度,公私穷匮。凯上疏曰:“今四边无事,当务养民丰财,而更穷奢极欲,无灾而民命尽,无为而国财空,臣窃痛之。昔汉室既衰,三家鼎立;今曹、刘失道,皆为晋有,此目前之明验也。臣愚,但为陛下惜国家耳。武昌土地危险,塉确,非王者之都,且童谣云:‘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以此观之,足明民心与天意矣。今国无一年之蓄,民有离散之怨,国有露根之渐而官吏务为苛急,莫之或恤。大帝时,后宫列女及诸织络数不满百,景帝以来,有千数,此耗财之甚者也。又左右之臣,率非其人,群党相扶,害忠隐贤,此皆蠹政病民者也。臣愿陛下省息百役,罢去苛扰,料出宫女,清选百官,则天悦民附,国家永安矣。”吴主虽不悦,以其宿望,特优容之。

九月,诏:“自今虽诏有所欲,及已奏得可,而于事不便者,皆不可隐情。”

戊戌,有司奏:“大晋受禅于魏,宜一用前代正朔、服色,如虞遵唐故事。”从之。

冬,十月,丙午朔,日有食

永安山贼施但,因民劳怨,聚众数千人,劫吴主庶弟永安侯谦作乱,北至建业,众方余人,未至三十里住,择吉日入城。遣使以谦命召丁固、诸葛靓,固、靓斩其使,发兵逆战于牛屯。但兵皆无甲胄,即时败散。谦独坐车中,生获之。固不敢杀,以状白吴主,吴主并其母及弟俊皆杀之。初,望气者云:“荆州有王气,当破扬州。”故吴主徙都武昌。及但反,自以为得计,遣数百人鼓噪入建业,杀但妻子,云“天子使荆州兵来破扬州贼。”

十一月,初并圜丘、方丘之祀于南北郊。

罢山阳公国督军,除其禁制。

十二月,吴主还都建业,使后父卫将军、录尚书事滕牧收留镇武昌。朝士以牧尊戚,颇推令谏争,滕后之宠由是渐衰,更遣牧居苍梧,虽爵位不夺,其实迁也,在道忧死。何太后常保佑滕后,太史又言中宫不可易。吴主使巫觋,故得不废,常供养升平宫,不复进见,诸姬佩皇后玺绂者甚众,滕后受朝贺表疏而已。吴主使黄门遍行州郡,料取将吏家女,二千石大臣子女,皆岁岁言名,年十五、六一简阅,简阅不中,乃得出嫁。后宫以千数,而采择无已。

(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景帝以来,有千数   今其智反不能及
B.丙午朔,日有食       不如因而厚遇
C.在道忧死                 作《师说》贻之
D.二千石大臣子女       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020-04-0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考点14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备战2020年浙江新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2020年新高考政策解读与配套资源》
2020高三·浙江·专题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陆俟,代人也。父突,道武初,帅部人从征伐,数有战功,位上党太守、关内侯。俟少聪慧。明元践祚,袭爵关内侯。

太武征赫连昌,诏俟督诸军镇以备蠕蠕。与西平公安颉攻克武牢,赐爵建邺公,拜冀州刺史。时考州郡,唯俟与河内太守丘陈为天下第一。转武牢镇大将。平羌狄子玉等叛,复转为安定镇大将,追讨玉等,皆获。迁怀荒镇大将。未,诸高车莫弗惧俟严急,请前镇将郎孤。太武许之。征俟,至京朝见,言不过周年,郎孤身必败,高车必叛。帝疑不实,切责之,以公归第。明年,诸莫弗果杀郎孤以叛。帝闻之大惊,召俟问故。俟曰:“夫高车之俗,上下无礼。无礼之人,易生陵傲,不过期年,无复上下。既无上下,然后收之以威,则人怀怨忿。怨忿既多,败乱彰矣。”帝叹曰:“卿身乃短,虑何长也!”即日复除散骑常侍。

帝征蠕蠕,破凉州,常随驾别督辎重。又与高凉王那复渡河南略地。仍迁长安镇大将。与高凉王那击盖吴杏城,获吴二叔。诸将欲送京师,俟独不许,曰:“若不斩吴,恐长安之变未已。一身藏窜,非其亲信,谁能获之?若停十万众追一人,非上策也。不如私许吴叔,免其妻子,使自追吴。”诸将咸曰:“今获其二叔,唯吴一人,何所复至?”俟曰:“诸君不见毒蛇乎?不断其头,犹能为害。况除腹心之疾,而曰必遗其类,可乎?”遂舍吴二叔,与之期。后数日,果斩吴以至。

安定卢水刘超等叛,太武以俟威恩被关中,诏以本官加督秦、雍诸军,镇长安。帝曰:“超等恃险,不顺王命,朕若以重兵与卿,则超等必合为一;若以轻兵与卿,则不制矣。令使卿以方略定之。”于是俟单马之镇。既至,申扬威信,示以成败,超犹无降意。俟率其帐下见超。超使人逆曰:“三百人以外,当以弓马相待;三百人以内,当以酒食相供。”乃将二百骑诣超。超备甚严,遂纵酒,尽醉而还。后伪猎,谐超。与士卒约曰:“今会发机,当以醉为限。”俟乃诈醉,上马大呼,斩超首。士卒应声纵击,遂平之。帝大悦,征拜外都大官。

(节选自《北史·陆俟传》)


【注】①蠕蠕:柔然,是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继匈奴、鲜卑之后,活动于我国大漠南北和西北广大地区的古代民族之一。②高车莫弗:高车,是北朝人对漠北一部分游牧部落的泛称;莫弗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部落首领的称谓。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追讨玉等,皆获             蚓无爪牙
B.召俟问                       还也
C.与高凉王那击盖吴杏城   覆杯水坳堂之上
D.俟率其帐下见超             今其智反不能及
2020-04-02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考点14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备战2020年浙江新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2020年新高考政策解读与配套资源》
2020高三·浙江·专题练习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扬州高邮人。绍圣初,坐党籍,出通判杭州。以御史刘拯论其增损实录,贬监处州酒税。使者承风望指,候伺过失,既而无所得,则以谒告写佛书为罪,削秩徙郴州,继编管横州,又徙雷州。徽宗立,复宣德郎,放还。至藤州,出游华光亭为客道梦中长短句索水欲饮水至笑视之而卒。先自作挽词,其语哀甚,读者悲伤之。

(选自《宋史·秦观传》)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线处断句。(限4处)
出 游 华 光 亭 为 客 道 梦 中 长 短 句 索 水 欲 饮 水 至 笑 视 之 而 卒
2020-04-02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考点16 断句-备战2020年浙江新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2020年新高考政策解读与配套资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