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相关题目。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大父开地,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釐王、悼惠王。其父卒二十岁,秦灭韩。韩破,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道还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

沛公引兵击秦军,大破之。再战,秦兵竞败,遂至咸阳。沛公入秦宫,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沛公出舍,沛公不听。良曰:“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沛公乃还军霸上。项羽至鸿门下,欲击沛公,项伯乃夜驰入沛公军,私见张良,欲与俱去。良曰:“亡去不义。”乃具以语沛公。沛公大惊,曰:“鲰生教我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今为之奈何?”良乃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令项伯具言沛公不敢背项羽,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也。及见项羽后解。

元年正月,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

天下始定,刘敬说高宗曰:“都关中。”上疑之。留侯曰:“夫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刘敬说是也。”于是高帝即日驾,西都关中。

汉十二年,高帝,后八年留侯卒,谥为文成侯。

(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
B.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
C.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
D.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王,专指秦始皇,他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B.留侯,侯是古代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中的第二等,留是张良受封之地。
C.崤函,古代地名,崤山与函谷关的合称。相当于今河南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过秦论》中“秦孝公据崤函之固”中的“崤函”便是此地。
D.崩,我国古代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良轻财爱国。韩国破亡之时,张良用全部财产寻求勇士荆轲谋刺秦王,为韩国报仇。
B.张良直言劝谏。沛公进入秦宫后,想要留居,樊哙劝说无效,张良说沛公的行为无异于“助桀为虐”。沛公这才回车驻军在霸上。
C.张良不恋权位。汉元年正月,汉高祖刘邦封功臣,张良虽未有战斗功,但因“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高帝让其择齐三万户,张良只愿受封留县,于是封张良为留侯。
D.张良深受高帝信任。天下始定,留侯张良重点陈述关中的优势劝告高帝定都关中,高帝听后,当天就起驾,向西定都关中。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项伯乃夜驰入沛公军,私见张良,欲与俱去。
(2)令项伯具言沛公不敢背项羽,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也。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徒。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选自人教版《语文》必修4)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
B.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
C.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
D.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艺,是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基本技能:礼即礼节,乐即音乐,射即骑射,御即驾驭马车技术,书即读书,数为算数。
B.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之意。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成为“孝廉”,后代演变成对举人的雅称。
C.阳嘉,汉顺帝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此后形成制度。
D.乞骸骨,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与之相类似的还有请骸骨、乞身、乞养、告老、致事、致仕等,都是古代官员请求退休的说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衡超尘拔俗、不慕名利。他不好交接俗人,曾经多次拒绝统治者的招罗,“不行”“不就”“不应”等词语充分表现了张衡拔俗的品格。
B.张衡博学多才,尤善机巧。他通五经,贯六艺,制作了候风地动仪,能准确预测地震之所在,令人佩服,朝廷也根据地动仪记载地震的方位。
C.张衡忧国忧民,小心谨慎。他在天下奢侈之风盛行时作《二京赋》讽谏,升任侍中在皇帝身边时,为了不得罪宦官,他小心应对皇帝的问话。
D.张衡善理政务,机智果断,他出任河间相时,暗中查访奸党,然后一举抓获,心思细密并富有斗争智慧,河间上下政治清明,张衡政绩卓然。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2)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2021-05-19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市下关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段考(二)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白居易,字乐天,其先盖太原人。居易敏悟绝人,工文章。未冠,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擢进士、拔萃皆中。元和元年,对制策乙等,调盩厔尉,为集贤校理,月中,召入翰林为学士。迁左拾遗。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诏有所蠲贷,振除灾沴。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以救流瘠,且多出宫人。宪宗颇采纳。李师道上私钱六百万,为魏征孙赎故第,居易言:“征任宰相,太宗用殿材成其正寝,后嗣不能守,陛下犹宜以贤者子孙赎而赐之。师道人臣,不宜掠美。”帝从之。度支有囚系閺乡狱,更三赦不得原。又奏言:“父死,絷其子,夫久系,妻嫁,债无偿期,禁无休日,请一切免之。”奏凡十余上,益知名。后对殿中,论执强鲠,帝未谕,辄进曰:“陛下误矣。”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绛曰:“陛下启言者路,故群臣敢论得失。若黜之,是箝其口,使自为谋,非所以发扬盛德也。”帝悟,待之如初。岁满当迁,帝以资浅,且家素贫,听自择官。居易请如姜公辅以学士兼京兆户曹参军,以便养,诏可。明年,以母丧解,还,拜左赞善大夫。河朔复乱,贼取弓高,绝粮道。于是,天子荒纵,宰相才下,赏罚失所宜,坐视贼,无能为。居易虽进忠不见听乃丐外迁为杭州刺史始筑堤捍钱塘湖钟泄其水溉田千顷复浚李泌六井民赖其汲复拜苏州刺史,病免。六年,卒,年七十五,赠尚书右仆射,宣宗以诗吊之。遗命薄葬,毋请谥。居易于文章精切,然最工诗。至数千篇,当时士人争传。

(节选自《新唐书·白居易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居易虽进忠/不见听乃丐/外迁为杭州刺史/始筑堤捍钱塘湖/钟泄其水/溉田千顷/复浚李泌六井/民赖其汲/
B.居易虽进忠/不见听/乃丐外迁/为杭州刺史/始筑堤捍钱塘湖/钟泄其水/溉田千顷/复浚李泌六井/民赖其汲/
C.居易虽进忠/不见听乃丐/外迁为杭州刺史/始筑堤捍钱塘湖/钟泄其水溉田/千顷复浚/李泌六井/民赖其汲/
D.居易虽进忠/不见听/乃丐外迁/为杭州刺史/始筑堤捍钱塘湖/钟泄其水溉田/千顷复浚/李泌六井/民赖其汲/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冠,不满二十岁,还未行冠礼。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体格未壮,故称弱冠。
B.制策,皇帝有事情写在竹简上以询问臣子,后为科举考试所采用,成为国家取士的科目之一。
C.宰相,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的官名,一君之下仅设一人。
D.薄葬,古代丧葬文化之一,指人去世后埋葬时使用的葬具和随葬品节俭,丧葬仪式简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极富才华,受到人们称赞。顾况倚仗才华很少推重称赞别人,但见到白居易的文章却大加称赞,白居易的数千篇文章在当时被士人争相传诵。
B.白居易见解深远,维护皇帝声誉。白居易反对李师道进献私钱为魏征的孙子赎回旧宅,主张大臣不当掠君之美,应当由皇上做这件事,受到皇帝认可。
C.白居易心系百姓,上奏赦免囚犯。有囚犯拘禁在狱中,经三次大赦没有得到宽免,白居易上奏说父死子囚妻改嫁,债务无偿还日,请求赦免该囚犯。
D.白居易刚正耿直,获得同僚支持。白居易在殿中辩论时刚正鲠直,触怒皇帝;大臣李绛认为这有利于开启言路,此劝谏稍稍缓和了紧张的君臣关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以救流瘠,且多出宫人。
(2)若黜之,是箝其口,使自为谋,非所以发扬盛德也。
4 . 阅读古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梁曾,字贡父,燕人。至元十年,用累考及格,授云南诸行省都事。十五年,转同知广南西道左右两江宣抚司事。明年,除知南阳府。南阳在宋末为边鄙,桑柘未成,而岁赋丝,民甚苦之。曾请折输布,民便之。

三十年正月,至安南。其国有三门:中曰阳明,左曰日新,右曰云会。陪臣郊迎,将由日新门入。曾大怒曰:“奉诏不由中门,是我辱君命也。”即回馆既而请开云会门入曾复执不可始自阳明门迎诏入又责日燇亲出迎诏且讲新朝尚右之礼以书往复者三次具宣布天子威德而风其君入朝 世子陈日燇大感服,三月,令其国相陶子奇等从曾诣请罪,并上万寿颂、金册表章、方物,而以黄金器币奇物遗曾为赆,曾不受,以还诸陶子奇。八月,还京师,入见,进所与陈日燇往复议事书。帝大悦,解衣赐之,右丞阿里意不然,帝怒曰:"梁曾两使外国,以口舌息兵戈,尔何敢尔!"或谗曾受安南赂者,帝以问曾,曾对曰:"安南以黄金器币奇物遗臣,臣不受,以属陶子奇矣。"仍乘传之任淮安。到官,兴学校,厉风俗,河南行省事有疑者,皆委曾议之。

大德元年,除杭州路总管。请禁莫夜鞫囚、游街、酷刑,朝廷是之,著为令。四年,丁内艰。先是,丁忧之制未行,曾上言请如礼。七年,除潭州路总管,以未终制,不赴。寻召还京,辞以母丧未葬,扶柩北归。四年,以疾辞归,敕赐药物,存问备至。延佑元年,还至汴梁,以病不复职,寓居淮南,杜门不通宾客,惟日以书史自娱。至治二年卒,年八十一。

(节选自《元史》)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即回馆/既而请开云会门入/曾复执不可/始自阳明门迎诏入/又责日燇亲出迎诏/且讲新朝尚右之礼/以书往复者/三次具宣布天子威德/而风其君入朝/
B.即回馆/既而请开云会门/入曾复执不可/始自阳明门迎诏入/又责日燇亲出迎诏/且讲新朝尚右之礼/以书往复者三次/具宣布天子威德/而风其君入朝/
C.即回馆/既而请开云会门/入曾复执不可/始自阳明门迎诏入/又责日燇亲出迎诏/且讲新朝尚右之礼/以书往复者/三次具宣布天子威德/而风其君入朝/
D.即回馆/既而请开云会门入/曾复执不可/始自阳明门迎诏入/又责日燇亲出迎诏/且讲新朝尚右之礼/以书往复者三次/具宣布天子威德/而风其君入朝/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路”,宋金元时代行政区划名,是仿唐代的“道”制而设置,“道”和“路”,最初都是监察区,后转化为行政区。
B.“世子”,在先秦时代是君位继承人的封号,汉朝以后用以称郡王的继承人,以区别皇位的继承人太子,还指藩属国的王位继承人。
C.“阙”,本意是皇宫前面的望楼,“城阙辅三秦”中的“城阙”即指帝都长安,“诣阙”,指奔赴朝廷、皇宫、或都城。
D.“丁内艰”,意为遭逢父母丧事。古代封建社会官员父母去世,官员必须停职,回家守制,又称“丁忧”,是传统的道德礼制。
3.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曾擅长外交,成绩卓著。他两次出使安南,以言辞平息战事,成功说服安南国的世子陈日燇入朝请罪,从而取得了外交的胜利。
B.梁曾事君忠勤,深得信任。皇帝为表彰其出使安南之功,解衣赐之,这引发了阿里的不满,但皇帝怒斥了阿里,肯定了梁曾的功劳。
C.梁曾为官清廉,不贪钱财。安南送给梁曾许多贵重礼物,梁曾拒不接受,这让他后来得以在皇帝面前坦然应对说他接受安南财物的谗言。
D.梁曾恪守礼制,不肯苟且。梁曾出使安南,坚持要从中门入城;他还建议按照礼制施行居丧制度,他自己因服丧未满,拒绝到潭州赴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南阳在宋末为边鄙,桑柘未成,而岁赋丝,民甚苦之。
(2)请禁莫夜鞫囚、游街、酷刑,朝廷是之,著为令。
2020-09-30更新 | 131次组卷 | 22卷引用:云南省南涧彝族自治县民族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保勋,字修业,河南人。保勋少好骑射。后唐清泰中,裁十许岁,潞州左司马,随父署彰德军衙内都校。父卒,补供奉官。习刑名之学,颇工诗。因献诗,宰相桑维翰奇之,奏擢为太常丞。

宋初,拜户部。遭母丧,起复,出掌蕲口榷茶。徙云安监盐制置使,岁满,出羡余百万,转运使欲以状闻,保勋曰:“贪官物为己功,可乎?”乃止。开宝初,迁司封员外郎、监左藏库。六年,知宋州。太平兴国初,迁祠部郎中、通判晋州。二年,选为江南西路转运使,赐钱百万。三年,徒两浙东北路。太宗征晋阳,改户部郎中,为随军转运使兼勾当北面转运事。又与侯陟同勾当军前诸事。会陕西北路转运使雷德骧调发沁州军粮后期,诏劾德骧,以保勋代之。太原平,命知并州。逾年召入,判大理寺,出知升州。是冬,召归,点检三司开拆司,会盐铁使阙,又命权领其事。迁兵部郎中兼判三司勾院。八年,拜右谏议大夫,俄知开封府。寡妇刘诣府诉夫主前妻子元吉置食中,毒已将死。按验狱成,元吉妻挝登闻鼓诉冤,事下御史台。其实刘有奸状元吉知之刘惭悸成疾故诬告之保勋坐夺奉三月俄以辛仲甫代之,未几,复判大理寺。

雍熙二年,权御史中丞兼勾当差遣院。是秋,罢权中丞,三年春,命曹彬等征幽州,保勋以本官知幽州行府事。子利涉以开封府兵曹督刍粟随军,常从其父。会王师不利,济拒马河,更相蹂躏,多死。保勋马陷淖中,利涉自后掀出之,力不胜,人马相挤压,遂俱死。时年六十二。上命恤其后,保勋三子:二子先保勋死,季子随没。以其孙巨川为嗣,授秘书正字,端拱初,特召赠工部侍郎。

保勋性纯谨,少寐,未尝忤物,精于吏事,不惮繁剧。尝语人曰:“吾受君命未尝辞避,接同僚未尝失意,居家积赀未尝至千钱。“及死,闻者皆痛惜之。至道三年,又录其次孙世长为正字。咸平初,保勋妻卒,诏赐钱十万。巨川,累为比部郎中。

(选自《宋史•列传》有删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实刘有奸状元吉/知之/刘惭悸/成疾故诬告之/保勋坐夺奉/三月俄以辛仲甫代之。
B.其实刘有奸状/元吉知之/刘惭悸成疾故/诬告之保勋坐/夺奉三月/俄以辛仲甫代之。
C.其实刘有奸状/元吉知之/刘惭悸成疾/故诬告之/保勋坐夺奉三月/俄以辛仲甫代之。
D.其实刘有奸状元吉/知之/刘惭悸/成疾故诬告之/保勋坐夺奉/三月俄以辛仲甫代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摄:和文中的“迁”“擢”都表示古代官职变动的一种形式,“摄”表示代理职务。
B.母丧:指母亲去世。古代官员父母去世称为“丁忧”,官员需回乡守孝在家乡就职。
C.堇:即“乌头”,是一种中草药,可散寒止痛,但是其自身有毒,不能随意使用。
D.端拱:年号名,文中的“清泰”“广顺”等也都是不同朝代的年号。
3.下列各项中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保勋擅长写诗,他曾经献诗,宰相桑维翰认为他不凡而上奏朝廷,朝廷提拔他为太常丞。
B.刘保勋任云安监盐转运使时,曾结余百万,制置使想借此上表邀功,但被刘保勋拒绝了。
C.刘保勋曾因事受了牵连,不仅被罚了俸禄,不久后甚至被夺去了知府之职。
D.刘保勋纯良谦逊,对吏治政务很精通,不惧公务繁重,他死后皇帝依然命人抚恤他的后人。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保勋马陷淖中,利涉自后掀出之,力不胜,人马相挤压,遂俱死。
(2)吾受君命未尝辞避,接同僚未尝失意,居家积赀未尝至千钱。
2020-07-2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云南省云教金榜(大理丽江怒江)高三诊断性联考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适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被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2.下列对文中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B.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
C.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D.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非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贾谊初入仕途,展现非凡才能。他受到廷尉推荐而入仕,当时年仅二十余岁,却让诸生自觉不如,不 久得到文帝越级提拔,一年之间就当上太中大夫。
B.贾谊热心政事,遭到权要忌恨。他认为汉朝建立二十余年,政通人和,应当全盘改变秦朝法令,因此触及权贵利益,受到诋毁,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
C.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
D.贾谊劝止封侯,文帝未予采纳。文帝封淮南厉王四个儿子为侯,贾谊认为祸患将自此兴起;数年之后,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觉得未能尽责,悲泣而死。
4.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2)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2020-03-18更新 | 39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份月考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俊子昭,南阳西鄂人也。少为郡吏。更始立,以宗室刘嘉为太常将军,俊为长史。光武徇河北,嘉遣书荐俊,光武以为安集掾。从击铜马于清阳,进至蒲阳,拜强弩将军。与五校战于安次,俊下马,手接短兵,所向必破,追奔二十余里,斩其渠帅而还。光武望而叹曰:“战将尽如是,岂有忧哉!”五校引退入渔阳,所过虏掠。俊言于光武曰:“宜令轻骑出贼前,使百姓各自坚壁,以绝其食,可不战而殄也。”光武然之,遣俊将轻骑驰出贼前。视人保壁坚完者,敕令固守;放散在野者,因掠取之。贼至无所得,遂散败。及军还,光武谓俊曰:“困此虏者,将军策也。”及即位,封俊为列侯。建武二年春,攻匡贼,下四县,更封新处侯。引击顿丘,降三城。四年,转徇汝阳及项,又拔南武阳。是时,太山豪杰多拥众与张步连兵,吴汉言于帝曰:“非陈俊莫能定此郡。”于是拜俊太山太守,行大将军事。张步闻之,遣其将击俊,战于嬴下,俊大破之,追至济南,收得印绶九十余,稍攻下诸县,遂定太山。五年,与建威大将军耿弇共破张步。时,琅邪未平,乃徙俊为琅邪太守,领将军如故。齐地素闻俊名入界盗贼皆解散俊将兵击董宪于赣榆进破朐贼孙阳平之八年,张步畔,还琅邪,俊追讨,斩之。帝美其功,诏俊得专征。俊抚贫弱,表有义,检制军吏,不得与郡县相干,百姓歌之。数上书自请,愿奋击陇、蜀。诏报曰:“东州新平,大将军之功也。负海猾夏,盗贼之处,国家以为重忧,且勉镇抚之。”十三年,增邑,定封祝阿侯。明年,征奉朝请。二十三年卒。

(节选自《后汉书•陈俊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齐地素闻/俊名入界/盗贼皆解散/俊将兵击董宪/于赣榆进破朐贼/孙阳平之/
B.齐地素闻俊名/入界/盗贼皆解散/俊将兵击董宪于赣榆/进破朐贼孙阳/平之/
C.齐地素闻/俊名入界/盗贼皆解散/俊将兵击董宪于赣榆/进破朐贼孙阳/平之/
D.齐地素闻俊名/入界盗贼皆解散/俊将兵击董宪/于赣榆进破朐贼/孙阳平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是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女子受男尊女卑思想影响,没有取字的权利。
B.“光武”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谥号,后人常用“光武”来指代刘秀,称其为光武皇帝,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
C.太守是秦朝至汉朝时期对郡守的尊称,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由中央任命,直接掌管一郡政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
D.“青”“徐”指青州和徐州,是沿用我国上古时代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的称法。东汉时期已由九州演变为十三州。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俊年少有为,屡建战功。被刘嘉推荐给光武帝,后被任命为强弩将军。在安次之战中,陈俊与敌人短兵相接,杀了敌军主帅,赢得了光武帝的信任。
B.陈俊足智多谋,善于用计。他向光武皇帝献上计策,让贼兵一无所获,不费一兵一卒打败了敌人。
C.陈俊勇武善战,功勋卓著。在嬴下大破张步,并收缴九十多枚官印。后攻下诸县,平定太山。后又与耿弇再破张步,调任为琅邪太守,继续兼任将军。
D.陈俊忠于朝廷,治理有方。他善于抚慰贫弱百姓,表彰节义之士,约束军吏,不让他们干预郡县的事,受到百姓爱戴。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宜令轻骑出贼前,使百姓各自坚壁,以绝其食,可不战而殄也。
(2)建武二年春,攻匡贼,下四县,更封新处侯。引击顿丘,降三城。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孙继鲁,字道甫,云南右卫人。嘉靖二年进士。授澧州知州。坐事,改国子助教。历户部郎中,监通州仓。历知卫辉、淮安二府。织造中官过淮,继鲁与之忤。诬逮至京,大学士夏言救免。继鲁不谢,言不悦。湖广提学副使,进山西参政。数绳宗籓。暨迁按察使,宗籓百余人拥马发其装,敞衣外无长物,乃载酒谢过。迁陕西右布政使。二十六年擢右副都御史,代杨守谦巡抚山西。继鲁耿介,所至以清节闻,然好刚使气。总督都御史翁万达议撤山西内边兵,并力守大同外边,帝报可。继鲁抗章争言:“紫荆、居庸、山海诸关,东枕溟渤;雁门、宁武、偏头诸关,西据黄河。天设重险以籓卫国家岂可聚师旷野洞开重门以延敌夫紫荆诸关之拱护京师与雁门诸关之屏蔽全晋一也山西守左,大同守右。山西并力守左尚不能支,安能分力以守右?近年寇不敢犯山西者,以三关备严故也。使三关将士远离堡戍,欲其不侵犯难矣。”万达闻之不悦,上言:“继鲁乃以危言相恐,复遗臣书,言往岁更制,宰执几不免。近年撤各路兵,督抚业蒙罪。其诋排如此。乞别调继鲁,否则早罢臣,无误边事。”兵部是继鲁言。帝不从,下廷议。廷臣请如万达言。帝方倚万达,怒继鲁引往事议君上。而夏言亦恶继鲁,遂逮下诏狱。疽发于项,瘐死。继鲁为巡抚仅四月。山西人习其前政,冀有所设施,遽以非罪死,咸为痛惜。宗籓有上书讼其冤者,即前夺视其装者也。穆宗即位,赠兵部左侍郎,赐祭葬,谥清愍。

(节选自《明史·孙继鲁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设重险/以籓卫国家/岂可聚师旷野/洞开重门以延敌/夫紫荆诸关之拱护京师/与雁门诸关之屏蔽全晋/一也/
B.天设重险/以籓卫国家/岂可聚师/旷野洞开/重门以延敌/夫紫荆诸关之拱护京师/与雁门诸关之屏蔽全晋/一也/
C.天设重险/以籓卫国家/岂可聚师旷野/洞开重门以延敌/夫紫荆诸关之拱护/京师与雁门诸关之屏蔽/全晋一也/
D.天设重险/以籓卫国家/岂可聚师/旷野洞开/重门以延敌/夫紫荆诸关之拱护/京师与雁门诸关之屏蔽/全晋一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助教,学官名,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明、清两朝的国子博士形同虚设,因而国子监六堂教导之责实际上是助教担任。
B.织造,明清两朝,官府经营的丝织染业。督管此业的职官亦称织造,因明朝政府以内官直接监督官局织造,故称织造太监。
C.擢,指提升官职。“进”“迁”与之意思相近。此外,“除、授、拜”等指授予官职,而“黜、罢、免、谪、夺”等指免去官职。
D.疏,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如《谏太宗十思疏》。此外,也指古书中比“注”更详细的注解,如《十三经注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继鲁正直不阿,不附权贵。孙继鲁得罪织造中官,遭受诬陷,被逮至京城,后因大学士夏言营救才得以免罪,而他却毫无谢意。
B.孙继鲁为官清廉,身无长物。孙继鲁得罪宗藩,在离职时遭到百余人的围堵。当行装被打开时,众人才发现他没有值钱的东西。
C.孙继鲁直言善辩,身陷囹圄。孙继鲁直言驳斥翁万达的建议,因此遭到翁万达的憎恨并引起皇帝的不满,于是遭逮捕被投诏狱。
D.孙继鲁为政一方,民念其德。孙继鲁担任山西巡抚仅仅四个月,山西百姓希望他能够有所建树,没想到竟惨死狱中,令人痛惜。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西并力守左尚不能支,安能分力以守右?近年寇不敢犯山西者,以三关备严故也。
(2)继鲁乃以危言相恐,复遗臣书,言往岁更制,宰执几不免。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槁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其功,以为‘非我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明于治乱,于辞令     娴:熟悉B.每一令出,平其功     伐:夸耀
C.非我能为                  莫:不D.人穷则                  反:通“返”,追溯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B.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C.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D.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上官大夫与屈原同朝为官,但上官大夫想争得楚王的宠幸,嫉妒屈原的才能。
B.屈原见闻广博,记忆力很强,与楚王商议国事,应酬诸侯,深受楚王的信任。
C.屈原草拟法令之后,上官大夫就想夺取过来邀功,但屈原不给。于是上官大夫很生气,并从此疏远了屈原。
D.屈原忠诚可信,却遭怀疑,受诽谤,所以产生了怨愤;《离骚》大概就是从怨愤中产生出来的。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2)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2019-12-2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段考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刘繇,字正礼,东莱牟平人也。繇年十九,从父韪为贼所劫质。繇篡取以归,由是显名。举孝廉,为郎中,除下邑长。时郡守以贵戚托之,遂弃官去。州辟部济南,济南相中常侍子,贪秽不循,繇奏免之。平原陶丘洪荐繇,欲令举茂才。刺吏曰:“前年举公山,奈何复举正礼乎?”洪曰:“若明使君用公山于前,擢正礼于后,所谓御二龙于长涂,骋骐骥于千里,不亦可乎?”会辟司空掾,除侍御史,不就。避乱淮浦,诏书以为扬州刺史。时袁术在淮南,繇畏惮,不敢之州。欲南渡江,吴景,孙贲迎置曲阿。术图为僭逆,攻没诸郡县。繇遣樊能、张英屯江边以拒之。以景、贲术所授用,乃迫逐使去。于是术乃自置扬州刺史,与景、贲并力攻英、能等,岁余不下。汉命加繇为牧,振武将军,众数万人。孙策东渡,破英、能等。繇奔丹徒,遂溯江南保豫章,驻彭泽。笮融先至。杀太守朱皓,入居郡中。繇进讨融,为融所破,更复招合属县,攻破融。融败走入山,为民所杀。繇寻病卒,时年四十二。后策西伐江夏,还过豫章,收载繇丧,善遇其家。繇长子基,字敬舆。年十四,尽礼,故吏馈饷,皆无所受。姿容美好,孙权爱敬之。权为骠骑将军,辟东曹掾,拜辅义校尉、建忠中郎将。权为吴王,迁基大农权尝宴饮骑都尉虞翻醉酒犯忤权欲杀之威怒甚盛由基谏争翻以得免。权大署时,尝于船中宴饮,于船楼上值雷雨,权以盖自覆,又命覆基,余人不得也。其见待如此。徙郎中令。权称尊号,改为光禄勋,分平尚书事,年四十九卒。后权为子霸纳基女,赐第一区,四时宠赐,与全、张比。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刘繇传》)

注:①大农:即大司农,官名。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权尝宴饮骑都尉/虞翻醉酒犯忤/权欲杀之/威怒甚/盛由基谏争/翻以得免/
B.权尝宴饮/骑都尉虞翻醉酒犯忤/权欲杀之/威怒甚盛/由基谏争/翻以得免/
C.权尝宴饮骑都尉/虞翻醉酒犯忤权/欲杀之/威怒甚盛/由基谏争/翻以得免/
D.权尝宴饮/骑都尉虞翻醉酒/犯忤/权欲杀之/威怒甚/盛由基谏争/翻以得免/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郎中”本是君王侍从官的通称。战国始有,秦汉沿置。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后世以侍郎、郎中为各部要职。
B.茂才,又作茂材,是汉代的另一种察举常科,西汉时原作秀才,到东汉时因避光武帝刘秀讳而改为茂才。
C.居丧制度包括丧礼制度和丧服制度。尊亲死后,在家守丧,尽量不办理外事。在服丧期满之前酌情减少娱乐和应酬,表示哀悼之情。
D.尊号是指古代尊崇皇帝、皇后的称号。皇帝的称号有四种,即尊号(徽号)、谧号、庙号、年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繇年少勇武,胆识兼备。十九岁时,他成功救出被强盗劫持为人质的叔父,因此扬名。
B.刘繇不畏权贵,执法不阿。他迁任下邑县长时,拒绝权贵的请托,弃职逃离。任济南部丞时发现权贵之子贪赃枉法,于是上奏免除权贵之子官职。
C.刘繇不惧失败,不懈努力。他进军攻伐笮融,被笮融打败,再次召集人马,将笮融打败,并成功杀死了败逃的笮融。
D.刘繇家业兴旺,后嗣发达。特别是他的儿子刘基,资质仪容都好,又能直言进谏,孙权对他非常喜爱敬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辟司空掾,除侍御史,不就。避乱淮浦,诏书以为扬州刺史。
(2)后策西伐江夏,还过豫章,收载繇丧,善遇其家。
2019-12-2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2019-2020学年高三11月统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