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河北 高二 阶段练习 2020-06-27 2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下文学创作最大的挑战是,有了生活积累的厚度,却缺乏思想观念的穿透力,往往停留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阶段。

有的作者不缺生活积累,他们常年固守在生活的黄土中,像农民一样苦作耕耘,其中不乏高产的能工巧匠,却难得有更高水平的突破。不少作品,有生活,却无新意;忠实于写实,却呆板没有灵气;会讲故事,却不会提炼意义;即使能够读下去,却很难再回味。对这些作者来说,有了生活积累却不一定会有好作品。缺乏足够的思想储备,即使是专业作家“身入”到生活中,由于未能“心入”,同样会陷入惯性写作或复制生活的困境,难有大的突破。

当下文坛思想的贫乏,已成为不断滋长的倾向。文学对思想的疏远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对过去的文学政治化、公式化、概念化的警觉。政治过多地干涉文学固然有问题,但过度“去政治化”以致疏离思想性,就又酿成新的恶果。

在一些人眼中,这个时代一切服从并依赖经济,对思想的需要已不那么迫切了。的确,在一个社会冲突缓和、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深挖社会题材的文学丧失了新奇感和震撼力,因而易于“弃思”而趋向技术性、娱乐性。社会生活的安宁、温馨、闲适也促使人们转向注重文学的娱乐功能和“玩技巧”。但文学的“过度娱乐”,会损害一个民族智力的健康。

文学的思想性是与作家的生命情感体验、艺术直觉以及作品的艺术形象融为一体的。肯定一部作品的思想价值的同时也意味着对其艺术价值的肯定。作家的思想秘密就隐藏在“怎么写” “写什么”的艺术话语中。愈是伟大的作家、伟大的作品,其思想性与艺术性的融合度愈高,而且,在这种融合中,其思想性的生命力往往占据更突出的地位。仅就审美感觉的细腻、文笔的优美、生活积累的厚实、学问的专精等而言,现代作家中与鲁迅相当甚至超过者不乏其人,但却无法与鲁迅媲美,其原因就在于鲁迅作品思想的深刻性无人比肩。

要在变幻的生活流中做出深层艺术真实的发现,更需要仰仗思想的穿透力。“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生活写生活、为艺术而艺术、为娱乐而娱乐的“背朝天”式的写作,往往局限于思维或材料的自身,难以超拔而出,给人以“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精神震撼和思想提升。

回头看,没有上世纪80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就没有新时期文学;向前看,新世纪文学的辉煌同样离不开思想的支撑。对作家来说,生活的“黄土”永远是文学的源泉,但必须用心灵去审视和耕耘,才有可能产生“天高地厚”的文学经典。每一次对生活的新发现,每一次艺术上的新突破,都以思想上的突破为先导。思想有深度,文学才有力度。

(摘编自江岳《思想有深度,文学才有力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作家如果有生活的丰厚积累,就不会再陷入惯性写作或复制生活的困境。
B.对曾经的文学政治化的反感,是导致当下文学创作思想贫乏的唯一原因。
C.生活是文学的源泉,只要用心灵去审视和耕耘,就会产生伟大文学经典。
D.作家想要让自己创作的作品成为经典就必须将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融合。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在前面充分论述的基础上,最终得出“生活永远是文学的源泉”的结论。
B.文章采用摆问题、析原因、树观点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是逐层递进的。
C.文章论证兼顾历史与现实,既有对当下创作的分析,也有对史上创作的反思。
D.文章将现代作家的创作与鲁迅作品进行对比,论证了思想性之于文学的重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生活安适等导致文学可能会损害一个民族智力的健康。
B.当下的文学创作者不乏高产的能工巧匠,缺乏的是思想深刻的文学大师。
C.就生活写生活、为艺术而艺术、为娱乐而娱乐的写作同样具有精神震撼。
D.思想上的解放让每位作家对生活都会有新发现,且在艺术上也都有新突破。
2020-06-1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材料一:

2015年1月,习近平新年首个调研地点选择了云南,他强调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5个月后,习近平来到与云南毗邻的贵州省,强调要科学谋划好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并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扶贫”成为各界热议的关键词。

习近平指出,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如果乡亲们笑,这就是好政策,要坚持;如果有人哭,说明政策还要完善和调整。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贫困并不可怕,只要有信心,有决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数亿中国人甩掉了贫困的帽子,但中国的扶贫仍然面临艰巨的任务。最新数据显示,按照中国扶贫标准,到2013年底中国还有8249万农村贫困人口,贫困地区发展滞后问题没有根本改变。在民生问题中,困难群体往往有更多更强烈的诉求,因此需要给更多的关注和帮扶。

习近平指出,换贫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在扶贫攻坚上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

(摘编自2017年3月11日“人才网”)

材料二:

近年来,各地通过强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给贫困地区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给农村和农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实惠。但是,相对于各级党委、政府和干部期盼群众早日脱贫的焦急心情,一些群众就显得比较“淡定”。甚至希望扶贫工作能够长期保持,让自己多享受一些“免费的午餐”。

这种甘愿苦熬不愿苦干、不肯脱贫,乃至患上了“等靠要、不达目的不脱贫”的“精神贫困”症的情况,不仅令人担忧,同时也引人深思。

据了解,只要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就可以享受精准扶贫贴息贷款、危房改造、异地搬迁或自建自购住房补贴等政策。被列为重点帮扶的贫困村群众,都希望能享受到这一“免费的午餐”。绝大多数群众在轮流充当了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完政策红利,得到一定实惠后,才愿意成为“脱贫光荣户”。

另据了解,除了对低保“你争我抢”,低保养懒汉和低保金被侵吞的现象也令人忧心。

有一个单身汉被确定为“五保户”后,不愿住进养老院,而要求政府给他无偿盖三间砖瓦房,不盖就动用上访手段。有一个李姓村民靠低保金度日,因为缺乏致富信心,每次低保金下发后都是痛醉一番。没几天就吃光花光。

由于低保成了“福利”,人人都想“争”,加之基层工作具体而复杂,因此很多不知情的人,对村干部误会很深,稍有不满意就找茬谩骂。同时,村民因为争抢低保矛盾尖锐,不仅影响和谐,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村庄的”精神贫困”。

(摘编自2016年12月12日“人民政协网”)

材料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目前,全国还有3000万人未脱贫,与过去的贫困人口不一样,这些属于最难脱贫的人口。有的难脱贫并不是没有能力脱贫,而是当地的文化、风俗习惯决定了很多人脱贫动力不足。因而,如何通过引进先进文化和一些制度,促进贫困人口主动脱贫,成为下一步完成脱贫任务的关键所在。

(摘自2017年12月22日《21世纪经济报道》)

4.下列关于对扶贫攻坚的意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扶贫开发是一项让老百姓“笑”的好政策,它可以加快各民族、各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国计民生。
B.扶贫工作的冲刺期要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在扶贫攻坚上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特别是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
C.党的十九大提出要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
D.“精准扶贫“成为各界热议的关键词后,习近平适时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意义重大。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精准扶贫出现了一“热”一“冷”的尴尬局面,政府期盼群众早日脱贫,而群众显得比较“淡定”,消极等待,希望不劳而食。
B.材料二中列举单身汉和李姓村民的例子,意在说明低保政策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说明脱贫要靠实干、政府不养懒汉的道理。
C.面对贫困不要有任何畏难情绪,只要我们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善谋实干,就能摆脱贫困。
D.材料一揭示了扶贫开发攻坚的重大意义,并对各级党委和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材料二分析了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引起人们的深思。
6.针对精准扶贫工作,你有何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水管王

孙博

枫城的人都尊称他为“水管王”,也有人直呼“老王”。他的手艺活儿可是一绝,专治水管爆裂、管道堵塞。恰好他姓王,这个封号给他也是当之无愧的。

以前在中国江南,老王是一名机电工程师,英文底子也不错。20 年前他移民加拿大,先在洋人公司干了几年,从事水管工程安装和维修。后来老王自立门户,公司就取名“水管王”,还雇了几个人,生意做了十多年,有口皆碑。

老王早给公司立下规矩,生意再忙星期天也要休息,雷打不动。他常会利用这一天去电影院看侦探电影,那是他最大的业余爱好。如果没有新片,就在家里回味经典片。今晚也不例外,外面北风呼啸,老王缩在家里重温《尼罗河上的惨案》。

刚看了十来分钟,手机突然响了。对方自称姓贾,家中地下室水管爆裂,请求他上门急救。老王一口拒绝,对方给出了五倍价钱,他也没动心。当手机第四次响起时,对方竟哭哭啼啼起来,说是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怕停水停电捅出大娄子。老王听不得大男人哭,勉强答应了。

老王根据地址,一直往北开车。半个小时后,终于到了第 24 街,黑灯瞎火地摸到 14 号,见是一大片农场。他也是头一回知道,附近还有这么一个隐蔽的地方。贾先生开门,见到传说中的“水管王”,好像见到了救命恩人,马上热情地请他入屋。

贾先生身材魁梧,比老王高出大半个头,还留着八字山羊胡子,带有北方口音。他头上的棒球帽压得很低,好像故意不让人看到他的面容。更令老王感到奇怪的是,他在室内还戴着一副大墨镜,自我解释说双眼患有“畏光症”。

老王也顾不上这些闲事,就跟着贾先生来到地下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地的中文旧报纸和抹布,肯定是用来堵漏的。半小时不到,老王就找出了症结所在。他到车里取来短水管、弯头等零件,三下五除二地换上,前后共花了一个多小时,全部问题迎刃而解,一旁的贾先生佩服得五体投地。

上到一楼客厅,贾先生从茶几上拿起一个大信封,问道:“王师傅,连工带料多少钱?” “一千刀。”

贾先生把信封递给老王,说道:“五千加元,都是现金。” “也太多了吧!”老王惊讶道。

贾先生一本正经地说:“电话里不是讲好的吗?五倍价。一个人最要紧的是诚信……”

老王见他这般执着,只好收下钱,笑着说:“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以后有啥活儿打电话。当然,最好不要星期天。”

贾先生开门送老王之际,一股强风扑面而来,两人条件反射般地往后退,老王的头无意中碰到了他的山羊胡子,余光中见到他的胡子松开了,显然是没粘牢。

老王急中生智,故意低下头,边快速走出门边说:“别送了,风太大。” “那您小心开车!”贾先生用力关上了门。

老王钻进车内,浑身冒冷汗。他镇定地发动车子,疾驰而去。老王一路上抽着烟,脑海中不断涌现假胡子、棒球帽、大墨镜的画面,再说压根儿没见到老人和孩子,看来贾先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也许是出于好奇,也许是侦探迷的缘故,老王决定好好查一查贾先生的底细。考虑再三,他准备从贾先生家的垃圾入手。老王上网查询后得知,贾先生住宅的区域三天后收垃圾。

那天上午九点,老王就蹲守在贾家附近。一个小时后,垃圾车如时来到贾家。接着,他尾随垃圾车来到堆填区。之后,他戴着口罩开始了长达半天的搜寻,终于在一堆旧中文报纸、信件中发现了端倪。他将贾家垃圾全部带回家,上网展开比对研究,终于发现了秘密,这个贾先生可是个大人物啊,但他并不姓贾……

一周后,中国驻枫城总领事馆收到一封匿名举报信,内文和信封都是用电脑打字的,并未留下寄信人地址。内文写着:“百名红通人员方海鹏,藏匿于枫城第 24 街 14 号。他自称姓贾,留有假八字山羊胡。加拿大朝阳群众于 2018 年 2 月 2 日。”

半年之后,老王看晚间电视新闻报道,在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办公室协调下,外逃18年的方海鹏回国投案自首。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顺手开了一瓶茅台酒。

(本文获第五届世界华文法治微小说大赛特等奖)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多次运用伏笔和照应,比如文中对贾先生居住环境、身在室内而怪异的打扮和地下室满地的中文旧报纸的描写,暗示了贾先生在逃腐败分子的身份,使后文情节的展开自然而合理。
B.“贾先生一本正经地说:‘电话里不是讲好的吗?五倍价。一个人最要紧的是诚信……’”小说寓贬于褒,充满讽刺性的刻画了一个财大气粗、表面诚信实则虚伪的“假面人”形象。
C.小说通过描写一位中国移民在一次维修中意外发现一名“红通”逃犯的故事,说明只要人民群众发挥聪明才智,调动反腐的积极性,腐败分子就无处藏身,揭示了人民反腐的主题。
D.小说构思精巧,在细节描写中展示在逃腐败分子的生活情境,在巧合中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一方面体现了作者的独特的艺术匠心,另一方面也艺术地再现了腐败分子逃亡生活。
8.文中的“水管王”这一人物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9.小说划横线处两次写到“风”,请结合小说,分别分析它们的作用。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俊子昭,南阳西鄂人也。少为郡吏。更始立,以宗室刘嘉为太常将军,俊为长史。光武徇河北,嘉遣书荐俊,光武以为安集掾。从击铜马于清阳,进至蒲阳,拜强弩将军。与五校战于安次,俊下马,手接短兵,所向必破,追奔二十余里,斩其渠帅而还。光武望而叹曰:“战将尽如是,岂有忧哉!”五校引退入渔阳,所过虏掠。俊言于光武曰:“宜令轻骑出贼前,使百姓各自坚壁,以绝其食,可不战而殄也。”光武然之,遣俊将轻骑驰出贼前。视人保壁坚完者,敕令固守;放散在野者,因掠取之。贼至无所得,遂散败。及军还,光武谓俊曰:“困此虏者,将军策也。”及即位,封俊为列侯。建武二年春,攻匡贼,下四县,更封新处侯。引击顿丘,降三城。四年,转徇汝阳及项,又拔南武阳。是时,太山豪杰多拥众与张步连兵,吴汉言于帝曰:“非陈俊莫能定此郡。”于是拜俊太山太守,行大将军事。张步闻之,遣其将击俊,战于嬴下,俊大破之,追至济南,收得印绶九十余,稍攻下诸县,遂定太山。五年,与建威大将军耿弇共破张步。时,琅邪未平,乃徙俊为琅邪太守,领将军如故。齐地素闻俊名入界盗贼皆解散俊将兵击董宪于赣榆进破朐贼孙阳平之八年,张步畔,还琅邪,俊追讨,斩之。帝美其功,诏俊得专征。俊抚贫弱,表有义,检制军吏,不得与郡县相干,百姓歌之。数上书自请,愿奋击陇、蜀。诏报曰:“东州新平,大将军之功也。负海猾夏,盗贼之处,国家以为重忧,且勉镇抚之。”十三年,增邑,定封祝阿侯。明年,征奉朝请。二十三年卒。

(节选自《后汉书•陈俊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齐地素闻/俊名入界/盗贼皆解散/俊将兵击董宪/于赣榆进破朐贼/孙阳平之/
B.齐地素闻俊名/入界/盗贼皆解散/俊将兵击董宪于赣榆/进破朐贼孙阳/平之/
C.齐地素闻/俊名入界/盗贼皆解散/俊将兵击董宪于赣榆/进破朐贼孙阳/平之/
D.齐地素闻俊名/入界盗贼皆解散/俊将兵击董宪/于赣榆进破朐贼/孙阳平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是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女子受男尊女卑思想影响,没有取字的权利。
B.“光武”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谥号,后人常用“光武”来指代刘秀,称其为光武皇帝,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
C.太守是秦朝至汉朝时期对郡守的尊称,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由中央任命,直接掌管一郡政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
D.“青”“徐”指青州和徐州,是沿用我国上古时代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的称法。东汉时期已由九州演变为十三州。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俊年少有为,屡建战功。被刘嘉推荐给光武帝,后被任命为强弩将军。在安次之战中,陈俊与敌人短兵相接,杀了敌军主帅,赢得了光武帝的信任。
B.陈俊足智多谋,善于用计。他向光武皇帝献上计策,让贼兵一无所获,不费一兵一卒打败了敌人。
C.陈俊勇武善战,功勋卓著。在嬴下大破张步,并收缴九十多枚官印。后攻下诸县,平定太山。后又与耿弇再破张步,调任为琅邪太守,继续兼任将军。
D.陈俊忠于朝廷,治理有方。他善于抚慰贫弱百姓,表彰节义之士,约束军吏,不让他们干预郡县的事,受到百姓爱戴。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宜令轻骑出贼前,使百姓各自坚壁,以绝其食,可不战而殄也。
(2)建武二年春,攻匡贼,下四县,更封新处侯。引击顿丘,降三城。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榆河晓发

谢榛

朝晖开众山,遥见居庸关。

云出三边外,风生万马间。

征尘何日静,古戍几人闲?

忽忆弃繻者①,空惭旅鬓斑。


注:弃繻者:繻,古时用帛制成的出入关卡的凭证。弃繻者,原指汉终军。后泛指年少立大志之人。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中“开”,赋予“朝晖”以人的动态,全句由此而显得生机跃动,意兴盎然。
B.颔联上句描写云从天边升起,为远景;下句写大草原上万马奔腾如同刮风,为近景。
C.颔联所写的云是朝云,风是晓风,和大多早行诗一样,此联也表现出凄清的境界。
D.颈联从景过渡到情。景是“征尘”“古戍”,情则是诗人以疑问形式抒发的感慨。
15.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抒发的思想感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