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甘肃 高二 期中 2022-04-12 18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从文明存在的本质性特征来看,文明的异质性是一直客观存在的:人类在各自的栖息繁衍中,依据自身发展和社会结构的需要而缔造出了不同类型的文明体系和文化形态。它是各个国家和民族基于自身的历史经历和民族记忆而探寻出的一套最适合于自身的价值体系。因此,才会有哲学家将一国之文明视为其民族精神的诠释,才会认为每一种文明蕴含了其独特的民族精神。

人类文明之所以博大精深、引人入胜,正是因为这种异质性里面蕴含着不同民族和国家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文明的独特性与独立性,是现代国家独立性与自主性在文化层面的反映。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实际上形象准确地描述了文明的本质和存在真谛:第一,文明从本质上讲是异质性的;第二,各种人类文明都是平等的;第三,各种文明样态背后关于价值与意义的问题,是可以通过沟通和对话达成某种共识的。对各种人类文明的尊重,实际上彰显的是对人类历史和人类自身的尊重。

真正的文化自信一定建立在人类文明的平等交流对话之上。文化自信的本质是对文明体系和价值理念基于承认的认同。所以,真正的文化自信首先一定是要建立在一个开放、接纳、包容的社会背景之下的。其次,从文明的存在本质来看,拒绝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性特征,无疑从本质上否定了文明存在的意义和人类存在的意义。再次,一种充满生命力的文明体系,一定是具有稳定性和发展性双重特征的。前一个特征要求文明体系内部具有一种延续继承性的精神内核;后一个特征则要求其要在吸收、学习、借鉴外来文明的基础上,保持一种自我反思的修正和革新能力。

“和而不同”的平等对话理念是中国对待文明异质性问题的实践智慧。文明的异质性在现代社会里之所以是一个问题,从其本质上讲关涉到的是交往领域的主体意识和话语转向问题。对于现代性的主体和话语转向问题,早在一百多年前人类社会开始向现代性转型之际,黑格尔就已经给出了哲学上的解答:他要求主体一定要从抽象转向具体,在一种具体、真实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情景下,从“我”朝向“我们”出发,最终在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达成一种与现实的“和解”。的确,如果各个国家在对于文明的态度和立场上始终保持一种“自说自话”的方式,那么这种交流的结果要么是一种“不同不和”的无效沟通,要么是一种“同而不和”的话语霸权。

文明的交流和对话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并非“不同不和”或“同而不和”,而是“和而不同”。受不同文明或风俗习惯影响而产生的不同文化现象,并不意味着不同文明之间在本质上必然是对立和冲突的:“茶”和“咖啡”在文明表征上的不同,不等于“茶”和“咖啡”背后所代表的价值意义和文化内涵就一定是对立的。“君子周而不比,君子和而不同”,以这样的思维方式进行对话和交流,本来就是一种基于文明异质性而根本无法比较好坏优劣的“不同”;另一方面,我们又可以基于一种文明的“相通”,达成某种一致的“和”之智慧。基于“求同存异”的对话态度,以尊重、平等的交流方式,谋求、构建“和而不同”的现代性人类文明特征,是对待文明异质性问题的中国方式和中国智慧。

(摘编自张轶瑶 《“和而不同”与文化自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文明的异质性,所以每个国家依据自身发展和社会结构的需要而缔造出了不同类型的文明体系和文化形态。
B.在一个开放、接纳、包容的社会背景下,树立本民族的文化自稳,就可以形成充满生命力的文明体系。
C.现在国际文明交流存在的“自说自话”现象,导致了“不同不和的无效沟通和“阿而不和”的话语霸权。
D.基于文明异质性的“和而不同”的对话理念,可以让不同的文明在现代社会中达成完全一致的认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前两段论述文明的异质性以及文明异质性的意义,为下文论述中国对待文明的立场做了铺垫。
B.文章论述层层深入,介绍了中国拥有真正的文化自信、对待文明异质性的中国方式和中国智慧。
C.文章第四段引用黑格尔的理论,为中国提出的“和而不同”的平等对话理念提供了哲学依据。
D.文章以茶与咖啡为例,说明受不同文明或风俗习惯影响而产生的不同文化现象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明的异质性是客观存在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基于自身的历史经验和民族记忆而探索出的一套独特的文明体系。
B.树立本民族的文化自信,与不同文明的对话与交流之间并不矛盾,这种自信是建立在与各种人类文明的平等交流对话之上的。
C.文明异质性问题从本质上讲关涉交往领域的主体意识和话语转向问题,因此国际交往中各国要有主体意识,把握住话语权。
D.“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契合了“君子周而不比”和“君子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从历史上看,建筑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石构建筑,一类是木构建筑。前者遍及世界各大洲,包括我国周边的东南亚和西亚诸国;后者则主要存在于中国以及朝鲜和日本。石构建筑由于材质的原因,不易腐朽或毁坏;即使因客观原因如雷击或战争等毁坏了,也能留下残垣断壁或曰废墟,几千年而不灭。木构建筑则不同,即使没有天灾人祸,也容易朽蚀,故千年以上的木构建筑遗存极少。

石构建筑毁坏后留下的废墟,多少年后仍历历在目,好像真的成了“凝固的音乐”,它们辉煌的过去越来越勾起人们的怀念,而它们的悲剧性遭遇也越来越唤起人们的叹息。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残垣断壁在人们的心目中不仅不是垃圾,而且是宝贵的精神遗产,受到普遍的尊重和珍惜。这就形成一种文化,即“废墟文化”。

(摘编自叶廷芳《再谈废墟之美》)

材料二:

这是一座战争遗迹保留最多,被世人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的二战名城。1938年春的台儿庄大捷,使台儿庄一战扬名天下,被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作为世界著名的二战纪念城市,斯大林格勒仅存一处蛋糕房遗迹,华沙仅保留两处战争遗迹,而台儿庄有五十三处战争遗迹保存完好。台儿庄通过古城重建,在保护原有战争遗迹的基础上,按原样恢复受到损毁的战场遭址,建成了世界上二战遗迹最多、保存最完好的纪念城市。

(摘编自新浪山东《普日抗战英雄城台儿庄,今日旅游度假天堂》)

材料三:

消失的古建筑是否可以重建,一直是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1964年通过了 《威尼斯宪章》,在世界文化遗产的认定中,“真实性”这条核心原则就是来源于《威尼斯宪章》。因此,随着我国签署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禁止重建”开始出现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中。近年来,随着国际上对文化多样性保护的进一步深入,文化遗产的重建已成为国际热点话题。1964年通过的《威尼斯宪章》“只同意原物原位归安”的原则。目前国际和国内的已有的古建筑重建大致可以被划分为保护、研究、展示三个类型。

基于保护进行的重建活动,其主要的保护对象有三个方面:一是对文物本体的保护。典型案例有丽江古城震后、汶川5·12”震后和尼泊尔地震后对文物建筑的恢复重建等。二是对文化本身的保护。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波兰的华沙历史中心重建。在“二战”中,纳粹德军摧毁了这座城市,全城85%的地段被荡平。此后,波兰人民拒绝了建设现代主义首都的规划建议,凭借着战前精确的测绘图纸和照片资料,全面恢复了华沙历史中心。华沙历史中心成为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三是对文化传承的保护。这类案例特别多,如历史街区、民族村寨、历史村镇等。

基于研究进行的古建筑重建大部分是针对考古所进行的复原。最有代表性的案例是日本奈良平成宫大极殿和朱雀门的重建。日本严格按照相同材料、相同工艺重建了这两处建筑,其中来雀门的做法更为严格地遵照原有建筑形态和做法,而大极殿则在屋顶天花部分的彩绘、门窗的做法上使用了一些当代的元素。我国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复原房址、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复原房址也是。

从某种意义上讲,不管是因保护还是研究所进行的重建行为,都可以进行展示。因此,重建不再被定义为一种保护措施,而被视为一种展示行为归入新增加的“合理利用”。

(选编自白海峰《遗产旅游中的古建筑重建:该不该》)

4.下列不属于“古建筑重建”范围的一项是
A.那些历历在目的石构建筑的残垣断壁
B.保留经过战火洗礼而留下的城市遗迹
C.由于现实发展需要而重建的民族村寨
D.在复原中使用了当代元素的建筑遗址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废墟文化”是在人们改变了废墟是垃圾的观念,而把废墟视为精神遗产尊重珍惜后产生的。
B.木构建筑本身易朽,遭遇雷击天灾或战争人祸后更难留存,故世界上木构建筑遗存极少。
C.尽管古建筑的重建有争议,但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而言,大量事实说明重建行为是可行的。
D.基于研究的古建筑修复强调了保持原有状态的本真性,但这种修复很难百分之百做到。
6.三则材料围绕古代建筑遗产而展开,请简要说明三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遵古印坊

聂金森

在潭州城的仿古一条街上,没人不知道金玉石执掌的遵古印坊。印坊门脸很窄,上置黑底绿字的横匾,“遵古印坊”写的是汉隶,浑厚苍劲。“奏刀金玉木石;得意篆隶楷行。”写的是行书,飘逸灵动。遵古印坊历来传承家学,尤其在仿刻古印上功夫独到。多年来,金家父子很自信,不怕有人抢去生意。

金玉石字刃之,五十岁了,矮矮墩墩,面白光须,两只手粗壮有力。手指关节格外突出,是长期握物操刀所致。他十岁即在父亲的严厉呵斥声中,开始练习书法和刻印。书法遍习各种名帖,刻印尤其是齐派印艺使他多有所悟。

隶属于市文联的书法家协会、篆刻家协会多次邀请金玉石加入他们的协会,他微微一笑,说:“我还得修炼,不够格啊。”心里暗说:“我能参加这鱼龙混杂的团体吗? ”但他表面上与这些人相处得很好,客客气气的,嘴巴又严,决不妄议此是彼非。

一些篆制家常在静夜,悄悄独访金家。闲谈之后,来访者掏出备好的或铜或玉或水晶或翡翠的印材,请金玉石代刻送给某位领导人或著名企业家的名章。按规矩,边款要刻“某先生雅正,金玉石刻于X年X月”,但金玉石只能换成这个篆刻家的名字。

金玉石说:“我这是‘捉刀’啊,无名——但不能无利!”

这些事瞒不过金鼎铭。对儿子说:“你爷爷给我起名鼎铭,字遵古,就是要我不忘古训。这种代刻是让无能者师名于世,你不能干!”

金玉石说:“爹, 他要这个虚名,谁管得了?我并没有白费力气,艺有所值,于心无愧。你常说慈禧太后的不少书画,都由内廷的女官代笔。不也是一种文化遗存吗?将来自有公论。”

金鼎铭鼻子“哼”了一声。一甩手走了。

有一天近午的时候,遵古印坊的店堂里,忽然走进了一个陌生人,当时金玉石坐在柜台里,正翻着一本《齐白石印谱》。

“请问,你可是刃之先生?”

金玉石听到有顾客称他的字,便猜测这是个腹有诗书的人物,忙放下书,站起来,拱了拱手,说:“正是敝人。”

“刃之先生,久仰久仰。我从外地前来叩访,想麻烦你奏刀刻印,我姓胡。”

在窗明几净的楼上会客室,客人从旅行包里拿出一个很古旧的长条形锦盒,打开盒盖,从里面取出一个发黄的宣纸折子。

金玉石说:“这是清代的专用奏折,是北京宫里造办处所制。"

“好眼力!这是先为湘军名将后为钦差大臣彭玉麟的奏折,我从古玩市场高价购来的,也请专家看了,是真品,而且是专折密奏。”

金玉石展开奏折,细细看完,说:“果真是个好玩意儿,是他巡视湖南时写的奏折。”他曾看过不少彭玉麟的书画原件,对其行笔十分熟悉。

“先生让我刻彭玉麟的印章?大臣置送皇帝的奏析,是不能铃印的。这是规矩。”

“我自然明白。这个锦盒是装专折密奏用的,真是老东西,可惜不是彭玉麟的原物。按古制锦盒装上专折,盒上要贴一纸条,铃上‘彭玉麟专折’的印鉴,这叫封签。”

金玉石明白了。来人是要他刻一方“彭玉麟专折”的印章,以便钤在一张白纸条上,再去作旧,然后粘贴在锦盒上,有奏析,同时还有专用的锦盒和封签,定可卖一个好价钱。

金玉石淡然一笑,心想,刻这个印有何难,他在博物馆见过原件,而且记得清楚楚,完全可以刻得不露马脚。可他不能刻,文物是历史的实证,参与伪造文物等于伪造历史,有违天理良心。

“哦,胡先生,怒我直言,这个印我刻不了,抱歉抱歉,你另请高明吧。”

来人一愣,随即平静地说:“刃之先生,打扰了,告辞。”然后,飘然而去。

(选自《遵古印坊》有刷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详细地介绍“遵古印坊”的横匾和对联,突出环境的古朴典雅,也暗示印坊主人的品格。
B.金玉石不顾父亲的反对,不惜违背古训代人刻印,其目的不仅在于获利,更在于将精湛的技艺流传后世。
C.小说运用对比的艺术手法,这样既有利于营构曲折有致的情节,也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刻画。
D.小说末尾通过神态描写。既写出了胡先生被拒后的失落心理。也体现了他对金玉石品格的尊敬。
8.小说的情节紧围绕金玉石这一人物形象展开,请结合作品概括金玉石的人物形象,
9.小说以“遵古印坊”为题有何作用?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高防,字修己,并州寿阳人。性沉厚,守礼法。事母孝,好学,善为诗。张从恩移澶州防御使表为判官有亲校段洪进盗官木造器市取其直从恩闻之怒将杀之洪进惧思缓其罪绐曰:“判官使为之。”从恩召防诘之,防即引伏,洪进得免。居帐下岁余,稍稍有言防自诬以活人,从恩益加礼重。契丹入汴,晋主北行。从恩欲归款契丹,召拜计议,防为陈逆顺,请固守臣节。为左右所摇,从恩遂归契丹。既行,从恩所亲王守恩与防以城归汉祖。汉祖召防赴太原,加检校金部郎中。俄而周祖即位,起为刑部员外郎。宿州民以刃杀妻,妻族受赂,伪言风狂病喑。吏引律不加考掠,具狱上请覆。防云:“其人风不能言,无医验状,以何为证?且禁系逾旬,亦当须索饮食。愿再劾,必得其情。”周祖然之,卒置于法。世宗尹京,判官崔颂忤旨,简求僚佐,宰相以防荐。周祖曰:“方欲用之。”乃以防代颂。世宗即位,从征淮南,初下泰州,即命防权知州事。扬帅韩令坤驰骑召防,吴军复至广陵,防与令坤败之。诏书嘉奖。太祖还自陈桥,防所居为里民所略,诏赐绫绢、衣服、鞍马。建隆二年,出知秦州,州与夏人杂处,罔知教养,防齐之以刑,旧俗稍革。州西北夕阳镇,连山谷多大木,夏人利之。防辟地数百里,筑堡要地。募卒三百,岁获木万章。夏部尚波于等率诸族千余人,涉渭夺木筏,杀役兵。防出与战,俘四十七人以献。归为枢密直学士,复出知凤翔。乾德元年卒,年五十九。太祖甚悼惜,赐其子诏曰:“尔父怀匪躬之节,素尚清白,谅无余资,凡所费用,并从官给。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九》)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张从恩移澶州/防御使表为判官/有亲校段洪进盗官木造器/市取其直从恩/闻之/怒将杀之/洪进惧/思缓其罪/
B.张从恩移澶州防御使/表为判官/有亲校段洪进盗官木造器/市取其直从恩/闻之/怒将杀之/洪进惧/思缓其罪/
C.张从恩移澶州/防御使表为判官/有亲校段洪进盗官木造器/市取其直/从恩闻之怒/将杀之/洪进惧/思缓其罪/
D.张从恩移澶州防御使/表为判官/有亲校段洪进盗官木造器/市取其直/从恩闻之怒/将杀之/洪进惧/思缓其罪/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并州,古州名,为九州之一,其地约在今河北保定和山西太原、大同一带。
B.刑部,古代官制中的“六部”之一,是司法部门,掌管全国的财经、刑罚、律令。
C.世宗,文中是后周皇帝柴荣的庙号,庙号是在太庙祭祀时对已去世皇帝的称呼。
D.朕,古代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从秦始皇时成为皇帝自称的专用词语。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防沉稳宽厚,代人受过。段洪进犯了罪,把责任推到高防身上,高防就认了罪,救了段洪进的性命;直到一年多以后,张从恩才知道了真相。
B.高防心志坚定,善权利害。契丹入汴,张从恩命令高防与之一起投靠契丹,高防不仅不从,还给他陈述利害,劝其守住臣节,可是张从恩不肯听从。
C.高防执法如山,断案认真。宿州杀人犯假装疯哑,想逃脱法律制裁;高防接案后对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最终使之受到应有制裁,为死者伸了冤。
D.高防历仕四朝,颇受器重。晋时他受到张从恩的礼遇,汉时他被任命为检校金部郎中,周时替代崔颂担任了判官,宋时做了秦州知州和凤翔知府。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出知秦州,州与夏人杂处,罔知教养,防齐之以刑,旧俗稍革。
(2)尔父怀匪躬之节,素尚清白,谅无余资,凡所费用,并从官给。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榆河晓发

谢榛

朝晖开众山,遥见居庸关。

云出三边外,风生万马间。

征尘何日静,古戍几人闲?

忽忆弃繻者①,空惭旅鬓斑。


注:弃繻者:繻,古时用帛制成的出入关卡的凭证。弃繻者,原指汉终军。后泛指年少立大志之人。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中“开”,赋予“朝晖”以人的动态,全句由此而显得生机跃动,意兴盎然。
B.颔联上句描写云从天边升起,为远景;下句写大草原上万马奔腾如同刮风,为近景。
C.颔联所写的云是朝云,风是晓风,和大多早行诗一样,此联也表现出凄清的境界。
D.颈联从景过渡到情。景是“征尘”“古戍”,情则是诗人以疑问形式抒发的感慨。
15.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抒发的思想感情。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适中(0.65)
名校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在《论语》中强调既要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要参照别人的缺点来自我改正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借“水”“月”向客阐述了“变”与“不变”的道理,从“变”的角度看“____________”,从“不变”的角度看“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中,登高望远,想到东吴的建立者孙权,不禁感叹“________________”。
2020-06-01更新 | 11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届湖北省黄冈市西湖中学高三5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________,生活中的“刷脸”应用也越来越常见。手机支付、高铁站安检、入住宾馆或是上班打卡,“刷脸”已经________,甚至在商场购物时,衣帽间前刷一刷脸,AI(人工智能)导购就能根据用户画像向你精准推荐个性化的服饰搭配。一些地方还在执法监督、政务服务、医疗等领域广泛应用人脸识别系统,“刷脸”挂号、“刷脸”办理个税等都已成为现实。

(      )尤其是在“刷脸”过程中,用户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甚至用户在不同情境状态下的情绪等大量信息都被采集并储存。这些信息如果得不到妥善保管而被泄露,用户个人隐私就有可能处于“裸奔”状态。在人脸识别技术蓬勃发展、行业应用________的当下,必须________、多管齐下,充分重视并保障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

但在现实的信息收集环节中,还是有一些互联网企业没有达到法律法规与国家标准的要求,尤其是在人脸识别环节,更是缺少清晰的标准与界定。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大对数据滥用、侵犯个人隐私、违背道德伦理等行为的处罚措施,同时加快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与时俱进   司空见惯   方兴未艾   未雨绸缪
B.与时俱进   屡见不鲜   如日中天   防患未然
C.突飞猛进   司空见惯   如日中天   防患未然
D.突飞猛进   屡见不鲜   方兴未艾   未雨绸缪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然而,这些新技术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信息采集与安全方面的担忧。
B.但是,人们在享受这些新技术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信息采集与安全方面的担忧。
C.因而,人们享受这些新技术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信息采集与安全方面的担忧。
D.诚然,这些新技术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信息采集与安全方面的担忧。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快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同时加大对数据滥用、侵犯个人隐私、违背道德伦理等行为的处罚措施。
B.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快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同时加大对数据滥用、侵犯个人隐私、违背道德伦理等行为的处罚力度。
C.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大对数据溢用、侵犯个人隐私、违背道德伦理等行为的处罚,同时加快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
D.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快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同时加大对数据滥用、侵犯个人隐私、违背道德伦理等行为的处罚。
2019-12-30更新 | 712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9人教版高二必修5第二单元检测卷1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北宋《吕氏乡约》规定:“凡往见人,入门必问主人食否……度无所妨,乃命展刺。有妨则少俟。”也就是说,不管到谁家去,进门先要问人家吃了没有;如果即将开饭,_______。否则人家吃着饭,你在旁边瞧,会有蹭白食的嫌疑。《吕氏乡约》是中国第一本乡约,恐怕也是第一本“吃了吗”的历史典籍。_____。明朝人黄佐制定《泰泉乡礼》,几乎全按《吕氏乡约》复制,里面自然也有那条规定:“凡往见,将入门,必问主人食否。”到了清朝,“吃了吗”已经流行全国, ____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21. 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从不同角度概括“冠状病毒”的突出特点。(不超过65个字)

冠状病毒在系统分类上属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冠状病毒属(Coronavirus)。冠状病毒属的病毒是具外套膜(envelope)的正链单股RNA病毒,直径约80~120m,其遗传物质是所有RNA病毒中最大的,只感染人、鼠、猪、猫、犬、禽类脊椎动物。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属于RNA病毒。冠状病毒最先是1937年从鸡身上分离出来的,病毒颗粒的直径为60-200nm,平均直径为100nm,呈球形或椭圆形,具有多形性。病毒有包膜,包膜上存在棘突,整个病毒像日冕,不同的冠状病毒的棘突有明显的差异。在冠状病毒感染细胞内有时可以见到管状的包涵体。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高福院士表示,2019新型冠状病毒是目前已知的第7种冠状病毒。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名校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选出了李白一生中几首传世经典,统计了作者创作这些诗时的年龄阶段和经历处境,其结果如下:
年龄阶段经历处境作品名称作品
数量
0-24学习积累,游学阶段。0
25-41游历天下。《静夜思》《望庐山瀑布》《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3
42-44入仕长安,表面风光,实则不受重用,政治失意。《蜀道难》1
45-62赐金还山。西南流离,躲避战乱。被流放,离世。《行路难》《独坐敬亭山》《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赠汪伦》《早发白帝城》6
请就表中所述,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阶段的信息,写一篇议论文,表达你的看法与感悟。要求:明确立意,选好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3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3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30.65学术论文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论述类文本
4-60.65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理解重要概念的含义非连续性文本
7-90.4其他小说  分析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30.65《宋史》  古代文化常识  概括中心意思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4-150.4其他明代作家  诗  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
四、名篇名句默写
160.6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7-19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情境补写选择题组
200.65情境补写语言表达
210.65压缩语段  提取关键词  概括要点语言表达
六、作文
220.4青年成长  生活体验  人生感悟  记叙性材料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