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638 道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
1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关于爱情,舒婷在她的诗歌《神女峰》中这样说:“与其在悬崖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秦观更是理性,在《鹊桥仙》中写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里提出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法指导时,数学老师写下=37.8,而=0.03;物理老师写下:聚沙成塔;政治老师写下:量变引起质变;语文老师引用荀子《劝学》中的句子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4-08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三峡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秋季联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小明值日打扫教室,弄得一地鸡毛。班主任叫他重新打扫,他消极对抗,推着帚帕,昂着头在教室走了三圈就完事了。班主任生气地说:扫除都做不好,学习还搞得好吗?”“来,我教你!班主任一边做一边说,《韩非子》有言:‘事成于密败于疏,行成于思毁于随。’做事因勤奋努力而成功,因懒惰疏忽而失败;德行因善思而成,因随性散漫而败。做扫除不仅要勤奋,不怕脏不怕累,也是要动脑筋的。比如你得先安排好扫除流程,先清扫除大的垃圾,再拖地;拖地前得洗净、拧干帚帕,拖地时人应退着走,这样才不会踩脏刚拖好的湿地板。……

细嚼班主任的一番话,小小扫除的确包含了许多治学之道,请结合实际,写一篇文章证明“扫除都做不好,学习还搞得好吗?”不是一句气话。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4-0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三峡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秋季联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3 .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何为鲸落?_________,它描述的是逝去的鲸缓缓沉入海底、不断被分解消耗的过程。从生物学意义来看,它指的是深海中依赖鲸鱼尸体有机质而生存的底栖生态系统。当这样一个独特的生态现象进入公众视野,人们惊叹大自然的瑰丽奇幻,更被“一鲸落而万物生”的故事打动。不少人将鲸落视作“献给大海的浪漫”,赋予了其温柔而又诗意的内涵。_________。摄食鲸的身体,仅仅是这场饕餮盛宴的开始。当大块的鲸肉被掠食干净,深海鲨鱼、鼠尾鱼等食腐动物就会心满意足地散去。随后,多毛类和甲壳类动物会蹑手蹑脚地聚拢过来,它们会直接利用鲸骨及附近营养丰富的沉积物生活,快速繁殖、扩张。慢慢地,鲸的身体会在深海厌氧分解过程中悄悄释放出硫化物,依赖硫化物生活的细菌_______,造就了依赖有机质而存在的生物群落。最终,鲸骨的遗骸作为礁岩而成为生物欢腾的乐园。整个过程严丝合缝、环环相扣,长达数十年甚至上百年。

2024-04-07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三峡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秋季联考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商周礼乐到百家争鸣,从汉赋唐诗到宋明理学,从四大发明到农桑稼穑,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江河。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巍然屹立的根基。 我们要不断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其中,最根本的就是要坚守中华文化的立场,挖掘和弘扬好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今天我们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不能停留在舞个狮子、包个饺子、耍套功夫等文化符号上,要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无论是太极拳还是端午节,抑或是花木兰、大熊猫等,只要善于在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中激活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宝贵文化就能给养丰富当代中国人,以强大魅力厚植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文化强起来,自信立起来,精神挺起来,必能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助力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请在文中横线①处填一个合适的成语,在②③处填恰当的关联词,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是太极拳还是端午节,抑或是花木兰、大熊猫等,只要善于在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中激活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宝贵文化就能给养丰富当代中国人的内心世界,以强大魅力厚植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B.无论是太极拳还是端午节,抑或是花木兰、大熊猫等,只要善于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激活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就能以宝贵文化给养丰富当代中国人,以强大魅力厚植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C.无论是太极拳还是端午节,抑或是花木兰、大熊猫等,只有善于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激活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才能以宝贵文化给养丰富当代中国人的内心世界,以强大魅力厚植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D.无论是太极拳还是端午节,抑或是花木兰、大熊猫等,只有善于在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中激活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宝贵文化才能给养丰富当代中国人,以强大魅力厚植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3.文中画横线的“我们”和“小赵、小李,我们一起走吧!”中的“我们”用法一样吗?为什么?
4.用一句话概括语段的中心思想,不超过40 字。
2024-04-0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三峡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秋季联考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长乐亭留别

白居易

灞浐风烟函谷路,曾经几度别长安。

昔时蹙促为迁客,今日从容自去官。

优诏幸分四皓秩,祖筵惭继二疏欢。

尘缨世网重重缚,回顾方知出得难。

【注]①唐文宗大和三年(829),诗人称病罢刑部侍郎,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②四皓:避秦乱隐商山的四位须眉皓白、德高望重、品行高洁的老人。③二疏:汉宣帝时名臣疏广与其侄疏受因年老同时辞官,为世人所称赞。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通过写离别的时间、地点,交代了离别的背景,并且叙述自己曾经几次离别长安,体现了诗人仕途的沉浮。
B.颔联用了对比手法,叙述了先前大都是被贬出京,心情压抑急促;这次出京是自己请求辞去官职,从容不迫。
C.颈联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了自己辞去官职之后,受到皇帝优待,回到东都洛阳,享受二疏一样的欢乐。
D.尾联阐述追名逐利像一张张大网,把人们紧紧捆缚起来,白居易挣脱这张尘网之后才发现要想摆脱这张大网很难。
2.阅读这首诗歌,我们可以感受到白居易留别时的心情是快乐的,那么请你谈谈白居易快乐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2024-04-07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三峡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秋季联考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允则字垂范。以父任为济州衙内指挥使。少以才略闻。太平兴国七年,初置静戎军榷场(榷场是宋辽金元时期位于民族政权交界地区所设的互市市场),特命允则领。初,允则在阁门,凡下诸宣敕,真宗必付允则视审而后行。京师诸河水门及郑州水硙(wèi,石磨),皆淳化中允则所开。治湖南,民岁输绢谓之地税绢,又屋每间出绢一丈二尺,谓之屋税绢。始户给一牛,岁输米四斛,牛毙犹输,谓之枯骨税,皆马氏暴敛之余。允则治潭州,悉奏除之。湖湘山田,民不耕垦,允则下令给诸军刍(chú,牲畜吃的草),皆输粟藁(gǎo,禾秆),由是山田遂无遗利。潭州旧分兵戍邵州,允则谓蛮不扰而益戍兵,是长边患也,亦遂奏罢初至沧州葺营垒多开井泉言者以为扰。未几契丹围城,近郊老幼皆入城保,而水不乏。又斫(zhuó,大锄;引申为用刀、斧等砍)冰代炮,虏兵遂解。真宗召而语之曰:顷有言卿扰民者,及敌至,始见其利也。励雄州,榷场禁通异物,逻者获珉玉带及妇人首饰交易者,允则纵之,曰:此以我无用,易彼有用也。周世宗始以瓦桥关置州,居民唯结茅,允则教以陶,公私营造皆易为瓦甓矣。又欲合外旧瓮城,与大城为一,先建东岳祠,自以黄金百两为供器,导以鼓吹(宣扬),民间竞以金银器献。久之密撤去,而移文言北界盗,因以护祠为言兴版筑城就,而敌不知也。雄州上元旧不张灯,允则结彩为山,聚优(古代称以表演乐舞或杂戏为职业的人)乐,纵民夜游。谍知北人欲观灯,乃率同僚会城北,俄有衣紫胡人至,延之传舍,剧饮而罢。即幽州统军也,后数日,闻为北主所诛矣。尝宴宾,而甲仗库火,终宴不救。真宗问其故,曰:兵械警火甚严,当宴而燔,奸人欲以计见动。若舍宴救火,其谁不他窥测也?真宗善之。景德以后,国信往还仪制所及费用皆其所裁定,智识开敏,处事审当,其方略施设,虽游观亭传,莫不有所寓也。

(节选自《隆平集·卷十六》)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把相应位置的选项涂黑。
初A至沧州B葺营C垒D多开E井泉F言者G以H为扰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特命允则领之”的“之”,与《师说》中的“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的“之”意义用法不同。
B.路,是宋代时期的区划名。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的“路”含义不同。
C.京师,与姚鼐的《登泰山记》中“自京师乘风雪”中的“京师”含义相同,都是首都、都城之意。
D.版筑,古代修建墙体的一种技术,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的“版筑”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允则很受宋真宗等人的重用,政令的发布以及文书符节、礼仪制度的制定等都有他的参与。
B.在治理湖南期间,李允则不赞同马氏遗留下的税收政策,他废除了马氏的苛捐杂税政策,然后上奏给朝廷。
C.李允则在做地方官的时候注重给百姓谋福利,比如教百姓烧陶制砖瓦等技术,制作砖瓦结构的房子,等等。
D.李允则智谋过人,曾借刀杀人,他让敌军主人除掉敌军幽州统帅的策略只是在有意无意之间延请他。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允则谓蛮不扰而益戍兵,是长边患也,亦遂奏罢。
(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5.在“合外旧瓮城,与大城为一”这件事情上,如何体现了李允则的“智识开敏”?请做简要分析。
2024-04-07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三峡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秋季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以书易书

毕淑敏

她被一位中年男子拦住,中年男子说:"你就是那个拥有很多书的女兵吗?"她迟疑着斟酌道:我只有很少的书,都是和别人交换着读的。有些人把借给她的书送给她,这样,她就有了少许书的"积蓄"。

那男子有在高原工作过多年的烙印——极疲、极枯,肤色红赤干瘪,像一根锈铁丝编缀而成,声音里也带着铁锈般的粗涩质和渣滓感。

铁丝男说:我想向你借书。我知道你的规矩,借你的书,必要拿一本书和你交换。看完了,彼此再换回来。

她安静地说:是。

铁丝男说:我带来一本书,想借你的童话书看看,不知你可有?她恰好有一本童话书。

此刻,她无声无息地等待铁丝男拿出拟交换的书。铁丝男却无端地踌躇了。

她轻声催促;"你的书呢?拿出来让我看看。"

铁丝男缓缓地把手从衣兜抽出来,手里捏着的,是……一卷纸。他轻轻地将纸卷展开,再展开,继续展开……原本折叠的纸片,居然变成了两巴掌宽、约有半米长的惊人面积。

她愕然,心里嘀咕着:这模样,难道真是一本书?

"铁丝男"将纸片小心翼翼地举起来,她满腹狐疑地盯着看——因为还有最后一层折叠尚未打开,如同藏起的谜底。她想象不出这陈旧泛黄的纸片,究竟是什么书?当最后一层折叠打开后,真相大白——一张标准对数视力表。它……我想,应该也算广义的书了。”“铁丝男略带不好意思地说。

她不知如何回答。这能算书吗?如果这也算书,那真正的书,情何以堪?

她决定为书正名,便轻轻吞下高原一口凛冽的寒风,说:它……有人看吗?边说边把视力表拿过来,抖动着。

有。很多人看过它。”“铁丝男笃定地回答。

这问话甫一出口,她就发现了自己的失策。视力表曾贴在墙上,当然有很多人看它。首战失败,她并不气馁,接着问:它算印刷品吗?”“铁丝男的脸上简直容光焕发起来,说:它当然算印刷品了。她发现自己又失策了。视力表的确是印刷品,绝不是手抄本或油印本。她轻舔了一下干裂的嘴唇,不甘心败下阵来,继续发问:它有内容吗?”“铁丝男反攻说:它难道没有内容吗?!

她悲哀地发现,自己挖了一个个坑,然后又傻乎乎地跳进去。不过,她很快找到了杀手锏,问:就算有内容,那么它……有作者吗?

正当她以为胜券在握时,"铁丝男"低下头,面有惭色道:对不起。她一时想不明白,这声道歉,针对的人到底是谁?

铁丝男说:这个视力表是有作者的,我记得是中国的一位教授。可惜我不是眼科医生,把他的名字忘记了。

这一番关于书的较量,她只能承认,自己彻底败下阵来。

视力表是一本书———有内容,二是用纸张印刷的,三有作者,四是它千真万确被很多人看过……

她没法不同意“铁丝男”以书易书的请求。

喏,给你。她恋恋不舍地用双手平端着童话书,递给了铁丝男

铁丝男接过童话书,将书夹在腋下,然后把视力表双手举着递给她。视力表边缘下垂,好似一条白色哈达。之后,两个人不约而同地仰望高原湛蓝的天空和剌目的阳光,各自长舒了一口气,大有钱货两讫的终结感。

她想了想,说:咱们俩的书,何时再换回来?

铁丝男思忖着说:我们那里山高水远,少则一个月,多则半年。

她知道“铁丝男”说的是事实,只得认命,叮嘱道:“尽早还来。再有,千万别弄坏我的童话书。

铁丝男说:第一件事,我答应你,会用最快的速度。第二件事,可不一定。我把书带回去,假如别人知道了,脚前脚后来跟我借,我无法不借,只得提醒他们爱惜。但你能想象,不一定管得住。

她心知肚明,不再叮嘱,便追加了一个问题,好奇道:"你为什么喜欢童话书?"铁丝男沉吟了一下,说:在万丈冰峰雪岭之间读童话,能找到一个温暖的地方。她还年轻,对此话半懂不懂,只是在心里做好了和这本童话书永诀的打算。铁丝男小心地收好童话书,说:告辞了。

铁丝男走了。时间过去很久很久,那本童话书再也没还回来。她哀叹自己损失了一本书。这书她只略翻过,毕竟很少有军人会来借读。保家卫国和公主王子的故事,相去甚远;晶莹的水晶鞋和沾满泥污的战靴,天鹅蛋和寸草不生的旷野,也几乎毫不相干。

这件真实的小事,发生在五十多年前的西藏阿里高原。文中的那个,就是我,时任西藏阿里军分区卫生员。

(选自202219期《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用一张标准对数视力表要和我换童话书,既表明“铁丝男”聪明睿智,也为后文故事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B.“极瘦、极枯”“红赤干瘪”等词语写出了异常恶劣的高原气候让高原军人饱受肉体的磨砺,从正面表现了高原环境的恶劣严酷。
C.“我把书带回去,假如别人知道了,脚前脚后来跟我借,我无法不借。”这说明渴望用书籍来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不止“我”一人,而是以“铁丝男”为代表的一群人。
D.“时间过去很久很久,那本童话书再也没还回来。她哀叹自己损失了一本书。”暗含“她”对铁丝男的抱怨。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的对话,一“多”一“少”,一问一答,突出高原书籍的稀贵及我热爱读书的形象,自然引出下文“一番关于书的较量”这一情节。
B.小说把中年男子称作“铁丝男”,使用了比喻手法,引人联想,使这一人物形象更加生动突出,语言更富幽默感。
C.文中将边缘下垂的视力表比作一条“白色哈达”,使“以书易书”活动充满了仪式感,同时也象征一种纯洁美好的人际关系。
D.“铁丝男”借走童话故事书之后再也没有还回来,文章没有交代书本未归还的缘由,使小说具有“留白”的艺术效果。
3.“视力表”在小说中反复出现,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4.小说在叙述视角与情节设置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4-04-07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三峡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秋季联考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画家费尽心力创作了一幅画,在即将完成时,不小心将一滴墨滴在画上,他沮丧极了,想要放弃这幅画。冷静下来后,他反复变换角度看那个墨渍,随后,在墨渍上涂了几笔,墨渍变成了一只飞鸟,与整幅画完美融合。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的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4-05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9 . 语言文字运用II,完成下面小题。

发酵食品是指人们利用有益微生物加工制造的一类食品,具有独特的风味,如酸奶、干酪、酒酿、泡菜、酱油、食醋、豆豉、黄酒、啤酒、葡萄酒等。它的魅力在于其有与药品媲美的奇特功效,每天摄取一种发酵食品,

目前,发酵食品受到不少健康质疑, 。食品发酵过程中,有可能受到来自土壤、水源、空气的多种污染;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如果储存温度和时间控制不当,也会积累下过量亚硝酸盐及有害物质,进而带来潜在的危险; ,比如香肠类的发酵肉制品不宜高温油煎,以防产生致癌的亚硝基化合物;还有,发酵食品尤其是腌菜、豆酱、腐乳等都大量含有盐分,容易让血压升高,这也是大家公认发酵食品有害健康。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阅读上述材料并提取主要内容,写出可以概括“发酵食品”特点的四个关键词,每个关键词不超过5个字。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24-04-01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三峡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虽说中国是茶的故乡,饮茶者数以亿计,但绝大多数人茶客都算不上。正如每个人都吃饭却没几个美食家,每个人都写字却没几个书法家。

国人有句俗话:     )。茶虽不像其他食物那样是生命维系之必需,但餐饮已成为一个固定词语,茶余”“饭后紧密相连,这从另一个角度表明的必不可少。除了白开水、各式饮料和酒类之外,茶理应当之无愧地成为之主体。

人奔波一生,大多来不及细细品味生命的甘苦。步入老年,如果不回顾、反思与总结,岂不枉过一生?茶,汲天地之精华,沐日月之灵性;一个字拆开来,位于”“之间,造字时融入了天人合一的深刻寓意。常言说酒燥茶静,茶生静气,可入肌肤、涤心尘。人要选择与过往和解,茶,无疑可以充任最佳的催化剂。

1.将下列俗语填入文中括号内,恰当的一项是(     
A.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
B.好茶不怕细品,好事不怕细论
C.清晨一杯茶,饿死卖药家
D.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2.请从“意”“诚”“辩”三个汉字中任选两个,借鉴文段中划线句子的拆字方法,拟出讲解要点。要求阐释准确,语言流畅。
2024-04-0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三峡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