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酬乐天八月十五夜禁中独直玩月见寄

元稹

一年秋半月偏深,况就烟霄极赏心。

金凤台前波漾漾,玉钩帘下影沉沉。

宴移明处清兰路,歌待新词促翰林。

何意枚皋正承诏,瞥然尘念到江阴。

【注】①当初枚乘病死后,汉武帝曾下诏寻找他的后代,枚皋自陈是枚乘的儿子,汉武帝喜出望外,便立即召见,并命他当殿作赋。枚皋才思敏捷,下笔立就,从此深得汉武帝的宠爱。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稹是白居易的好友,彼此多以诗唱和,这是一首回复白居易玩月之诗的和诗。
B.“秋半”扣合诗题“八月十五”,“极赏心”则热情赞颂京城之夜月色可心之美。
C.颔联描写月色,河水的清波荡漾、景物月影之浓,都反衬中秋月色皎洁澄明。
D.颈联描写清扫旁植兰花的道路,移动宴席到月光明媚处,进而写出了让皇上赞赏的诗篇。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每一种文明都在传承、演变、竞争与融合中形成关于自身文明和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关系的文明观。不同的文明观不仅造就了不同的国家制度,而且影响着世界秩序的重塑。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需要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需要有宽阔的胸怀和传承文明的气度,更需要有适应时代发展的“新文明观”。这一“新文明观”就是“和”“美”“与”“共”的文明观。

文明之“和”在于平等。世界上的每一种文明都有自己生存的土壤,源于特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条件,凝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智慧与精神追求,包含着特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类文明百花园中的每一支“花朵”,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对人类的文明发展做出过贡献。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人为地贬损、拒绝和排斥不属于自身母体文明的另一种文明,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只会导致灾难性后果。

文明之“美”在于多样。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文明,每一种文明都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在人类文明百花园里,既有一种文明内部表现着不同时代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民族传统的文明形式,也有不同文明体之间体现着人类共同价值观念和智慧的文明形式。理性处理本国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差异,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文明之树将根深叶茂。

文明之“与”在于创造。文明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标识,是一个民族贡献给人类的精神瑰宝。无论是东方文明还是西方文明,无论是器物工具还是人文精神,无论是思想观念还是制度规章,不同文明体创造的精神财富,为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提供了丰富的文明选择。只有通过创新,才能为人类文明发展增添动力,激活文明进步的源头活水,创造出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文明成果。

文明之“共”在于包容。大海之所以“大”,因为有“海纳百川”的容量;文明之所以延绵亘古、历久弥新,因为有包容的智慧和精神。历史上,中华文明既向西方传播中国的哲学、文学、医药、丝绸、瓷器、茶叶等,也从西方吸纳音乐、绘画、文学等文明精华。在中西文明的交流中,既有中国的“四大发明”带动世界变革、推动欧洲文艺复兴的佳话,也有“西学东渐”、近代欧洲先进的天文学、医学、数学、几何学、地理学等科学知识传入中国,开阔中国人视野的神奇。平等而多元多向的交流,超越时空跨越国界的文化交融,使文明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使人类的精神生活精彩纷呈。文明交流互鉴有冲突、矛盾、疑惑、拒绝,但更多是学习、消化、融合、创新。不同文明在取长补短中共同进步,在包容交流互鉴中维护世界和平。

“和”“美”“与”“共”的文明观是多元平等、美美与共、包容互鉴、创新发展的整体文明观,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进步文明观。

(摘编自张乾元《以“新文明观”引领人类发展进步》)

材料二:

文明的通畅交流,依赖于一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中华文明与亚洲其他文明的丰富交流,就中华文明方面来说,是依据于中华文明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尤其是“和而不同”的观念。

《国语·郑语》记载:“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同是单一性的重复,和是多样性的协和。不同事物的调和配合是事物得以产生的根本,相同事物的单纯重复却不能生成。这种推崇“和”而反对“同”的主张,后来被孔子概括为“和而不同”的原理。这是一种真正的中国智慧,也是一种价值理想和态度,为中华文明对于文明交流和文明多样性的态度提供了世界观的基础。

“和”是多样性的协和,它所具有的一般和谐或普遍和谐的意义,更在中国文明早期便开始发展。《尚书·舜典》记载,帝舜命其乐官通过诗歌音乐,达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说明古人非常重视音乐的和谐作用,并期望歌乐的和谐能使人与神达到一种和谐的关系。中国古人将音乐的和谐作为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族群与族群、人与天地等关系的模型,对“和”的追求成为中国文化思想的普遍理想,塑造了中华文明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追求。

把追求永久和谐作为对待外部族群的态度,在中国文明中也是源远流长。《尚书·尧典》提出:“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以后“协和万邦”便成为中国文明世界观的典范。一个和平共处的世界,是中国文明几千年来持久不断的理想。

汉魏以后,佛教从印度东传进入中国,使得中国文化不仅吸收了佛教文化,而且在意识中明确了解到在中华文明之外存在着其他的高级文明。这使得中国人开辟了多元的文明视野,而且中国文明与印度文明的交流始终是和平的。这样一个不同文明、多元宗教融合的传统,是古代中国“和而不同”观念的文化实践,中华文明所追求的和谐是以多样性共存互补为前提的和谐观。

中华文明对其他文明的包容态度,得到孔子的仁学的支持。表现在两个方面:“和而不同”与“与人为善”。“和而不同”,指包容差异,尊重差异,注重多元。而“与人为善”,包含着与与自己不同的他者和善相处、友好对待。这两点也是处理文明关系的善好原则。遗憾的是,当今世界上还是有一些人抱持一种“异者为敌”的狭隘观念,坚持单一性的自我中心,把与自己不同的他者都看成是敌人,力图用一切手段甚至是利用武力来改变甚至消灭对方。他们所说的“异者”不仅是指民族、国家,甚至是文明。这既不符合文明发展的世界潮流,也有悖于文明交流的普遍价值。

我们相信,仅仅依靠西方现代性价值和西方文明的文明观去解决,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开放各种探求,包括重新发掘亚洲文明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发挥“和而不同”的文明观与“与人为善”的文明态度,使当今这个令人不满意的世界得以改善。

(摘编自陈来《中华文明的文明观和文明态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明内部既能表现出不同时代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民族传统,也能体现出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智慧。
B.文明之“与”在于创造,因而不同文明体创造的精神财富能够为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提供丰富的文明选择。
C.在对文明交流和文明多样性的态度上,推崇“和”而反对“同”的这一主张为中华文明提供了世界观的基础。
D.中华文明与亚洲其他文明的丰富交流主要得益于中华文明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尤其是儒家“和而不同”的观念。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和”“美”“与”“共”的文明观是在传承、演变、竞争与融合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一种整体文明观。
B.《尚书·尧典》中“协和万邦”的理念表明,中国把追求永久和谐作为对待外部族群的态度源远流长。
C.中国文化吸收了印度的佛教文化,中印文明始终和平交流,这体现了中国践行“和而不同”的观念。
D.西方现代性价值和西方文明的文明观存在很多不足,但可以通过发掘亚洲文明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去弥补。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举中西文明交流的事例,说明平等而多元多向的跨时空、跨国界的交流能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B.材料一采用总分总式结构,主体部分从“和”“美”“与”“共”四个角度分别论述文明观,内容层层深入。
C.材料二多处引用典籍中的句子,如引用《国语·郑语》中的话论述“和而不同”的观念,使得论证具体有力。
D.材料二第六段先阐述孔子仁学在中华文明观中的表现,再批驳以自我为中心、排斥其他文明的观点。
4.材料二倒数第二段加点的词语“遗憾的是”“还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两则材料都谈到“和”的中华文明观,请结合材料内容分析其不同点。
2023-12-1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南州高级中学、共和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人从湖北给我带了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据说,如果将它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因此,我在莲子上用铁锤砸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壳而出,使它不至于被永远埋在泥中,不过,这都是我的主观的愿望,因为莲芽能不能长出,都还是极大的未知数。反正我算是尽了人事,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了。

我每天都到池塘边看几次。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可是,,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叶落,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到了第二年,我翘盼的水面上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此时我完全灰了心,以为那几颗硬壳莲子,由于无法解释的原因,大概不会再有长出荷花的可能了。

但是,到了第三年,奇迹却忽然出现了。我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颜色极惹人喜爱,但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有校外的农民来捞水草,我总请求他们,不要碰断叶片。但一直到秋天,池塘里浮动的仍然只是孤零零的那五六个叶片。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文中加点词“圆圆”“零零”换成“圆”“零”,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晦日宴游

杜审言

日晦随蓂荚,春情著杏花。

解绅宜就水,张幕会连沙。

歌管风轻度,池台日半斜。

更看金谷骑,争向石崇家。

【注】①蓂荚: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祥瑞之草。②张:通“帐”。③金谷:指大官僚石崇的金谷园,金谷园景色一直被人们传颂,“金谷春晴”被誉为洛阳八大景之一。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写了人们在晦日这天追随祥瑞之草蓂荚,趁着春意踏青赏花的情景。
B.颔联描绘了宴会上帐幕相连,人们在水边结伴而坐,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
C.颈联描写了歌管声的轻柔悠扬,“日半斜”流露出诗人对宴会即将结束的伤感。
D.尾联借人们争先恐后地去石崇曾居住过的金谷园,表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2.在诗歌由初唐走向盛唐的发展道路上,杜审言的诗歌突破了传统宫廷诗以阿谀奉承或宫廷美人为题材的内容限制,语言上呈现了“风格清新,少浮靡之气”的特点。请结合诗句分析这些特点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成长

李要军

一座连接南北的石桥,已有上百年历史,仍是进出市区的最主要干道之一。

“天好像让谁给捅漏了,水位再上涨,冲毁石桥就给交通造成麻烦了!”听着不远处石桥下如猛兽般咆哮的洪水声,在营门口站岗的警卫战士孙兵不禁担忧起来。

孙兵怕雨,从小就怕。确切地说,他不是怕雨,是怕水灾。孙兵的老家是南方的一个小城。每年夏季,雨就会下个不停。每隔几年,强降雨都会引发一次水灾。

令孙兵记忆最深的一次,暴雨连下三天三夜,淹没了街道和房屋,也淹没了孙兵所就读的小学。当被困在学校屋顶上的他和同学们绝望地哭喊时,乘着冲锋舟的解放军叔叔“神兵天降”般出现了,把他们一个个抱上了冲锋舟。

“长大后我也要当解放军!”的愿望,或许那时就在孙兵幼小的心里扎下了根。

当然,伴随这个愿望的,还有“怕水”这个心理阴影。孙兵家门口有一条浅浅的小河,可他从小到大,连河边都不会靠近。一年暑假,恨铁不成钢的老兵父亲硬是逼他下河学游泳。孙兵不知道哭了多少回,勉强会了“狗刨式”。直到当兵后,父亲还板着脸训他,如果胆子这么小,那就是个“孬兵”。

孙兵上大三时,携笔从戎来到空军驻豫某部。驻地历史文化灿烂,民风淳厚朴实。新兵连第一次组织野营拉练时,老百姓站在石桥上又是送食品,又是送水果。浓浓的拥军情,让孙兵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与此同时,“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为亲人”的部队优良传统,也深深刻在了他的心里。

雨,已经下了两天两夜,仍没有任何停下来的迹象。

第三天中午,孙兵刚下岗回到宿舍揣起饭盒,一声沉闷的巨响突然传来。“不好,石桥被冲塌了!”孙兵和战友们闻声冲出营门。只见原来那座高近2米的石桥断为两截,在似万马奔腾的洪水中若隐若现。

幸亏当时桥上没有行人。

因为交通阻断,没多久,河两岸就聚满了南来北往的车辆和行人。大家无奈地叹息着,不少人脸上露出了恐慌的神情。

临近黄昏,地方城建部门赶来了。接上级通知,24小时内必须恢复交通,以保障上级救灾物资顺利通过,送往已造成严重灾情的市区。

很快,孙兵所在单位也接到命令,要求组成突击队,协助地方连夜完成架桥任务。

“共产党员向前一步走!”紧急集合的队伍前,随着连长的一声口令,7名党员战士步伐铿锵地跨出队列。

看着老兵们脸上那坚毅的神情,孙兵一边鼓掌,一边暗自在心里说,“如果我是党员,也一定会像他们一样勇敢站出来。”突然,他想起父亲总是板着的面孔,“孬兵”两个字不停地回响在耳边。

“会游泳的同志向前一步走!”连长紧接着又下了第二道口令。

“我这最简单的‘狗刨’算不算会游泳?这么大的洪水,会游泳有用吗?”就在孙兵犹豫时,又有15名战士步伐铿锵地跨出队列。

“老百姓需要我们的时候到了!突击队员跟我跑步走!”随着口令声,包括连长在内共23人组成的突击队,跑步出发了。

站在原地犹豫的瞬间,孙兵眼前闪现出上小学时自己被救助的情景。“驻地遇到困难,我就应该冲上去,不能当孬兵!”想到这里,他朝着已出发的队伍大声喊:“报告连长,我也会游泳,我也要加入突击队……”

不多时,新建的钢架桥已初具规模,只等往桥上铺设桥板,再打上螺钉加固桥身。孙兵和战友们承担了铺设桥板的任务。一块块数百公斤重的桥板,在他们肩抬手拉下,一块块铺上桥面。

一双双手,磨出了泡,划出了血,但连长喊停下来休息时,大家谁也不肯停歇片刻。此时,战士们只有一个愿望,早一点把桥修好,恢复灾区交通。

面对脚下咆哮的洪水,孙兵刚上桥时非常紧张,甚至双腿不由自主地打起了哆嗦。但随着离水越来越近,上桥的次数越来越多,他的害怕也在不知不觉中被抛在脑后,甚至还有了种跳入洪水中与其搏斗的冲动。

在上螺钉加固桥身时,孙兵第一个主动要求系上安全带悬在半空进行操作。身下翻涌的洪水,此时在孙兵眼里,似乎成了一条被驯服的苍龙,咆哮声也不再那么刺耳。

孙兵以过硬的身体素质和干脆利落的操作,赢得现场工人的阵阵喝彩声。就连从外地赶来参加救援的“老兵抗汛突击队”孙队长,也频频朝他竖起大拇指。而孙兵也在紧张的操作间隙中,回头向孙队长——他的老兵父亲致以自豪的笑容。

第二天凌晨,当一辆辆装满救灾物资的车辆和救援人员,安然通过这座新架设的大桥向市区挺进时,孙兵和战友们欢呼雀跃,胜利的泪水在每个人脸上流淌。

“爸爸,我不当孬兵!”朝着市区方向,孙兵向父亲的背影敬了个军礼。

(原载《解放军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石桥被冲垮、交通被阻断、当地城建部门临近黄昏才赶到现场等均表明了当地所遇洪灾十分严重。
B.文中多次写父亲“板着脸”,而最后父亲频频竖起大拇指,这一变化表现了父亲的欣慰与肯定。
C.结尾处孙兵坚定地说自己不当孬兵,体现了他对自己成功战胜心理阴影,圆满完成任务的自豪。
D.看着党员老兵迈出队列,孙兵心想如果他是党员,也会勇敢站出来,但其实他的内心还是犹豫的。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前文提到孙兵父亲是个老兵,结尾交代父亲是“老兵抗汛突击队”的队长,前后照应,结构严密。
B.小说行文简练,开头两段寥寥数语即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石桥的重要性、恶劣的天气情况,营造了紧张氛围。
C.小说运用补叙的手法,交代了孙兵“怕水”的心理阴影及其由来,为后文孙兵面对洪水感到害怕做了解释说明。
D.小说不仅运用了动作、语言、心理等正面描写,还通过侧面烘托,刻画了孙兵英勇无畏的革命军人形象。
3.小说主人公孙兵能获得成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请简要概括。
4.写文学短评要善于聚焦,从“小”处切入。读书小组决定从“红色精神的传承”这一角度对本篇小说进行评论,请你写出评论要点。
2023-12-08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南州高级中学、共和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上(唐太宗)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节选自《资治通鉴》)

材料二:

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并贱不肖。”子路曰:“范、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范、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已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已而仇之。贤者怨之,不肖者仇之;怨仇并前,中行氏虽欲无,得乎?”

赵简子曰:“吾欲得范、中行氏之良臣。”史黡曰:“安用之?”简子曰:“良臣,人所愿也,又何问焉?”曰:“君以无为良臣故也。夫事君者,谏过荐可,章善而替否,献能而进贤,朝夕诵善败而纳之,听则进,否则退。今范、中行氏之良臣也,不能匡相其君,使至于难,出在于外,又不能入,亡而弃之,何良之为?若不弃,君安得之?夫良,将营其君,使复其位,死而后止,何日以来?若未能,乃非良也。”简子曰:“善。”

齐桓公使管仲治国,管仲对曰:“贱不能临贵。”桓公以为上卿,而国不治。桓公曰:“何故?”管仲对曰:“贫不能使富。”桓公赐之齐国市租一年,而国不治。桓公曰:“何故?”管仲对曰:“疏不能制亲。”桓公立以为仲父。齐国大安,而遂霸天下。孔子曰:“管仲之贤,而不得此三权者,亦不能使其君南面而霸矣。”

晋荆战于邲晋师败绩荀林父将归请死景公将许之。士贞伯曰:“不可,城濮之役,晋胜于荆,文公犹有忧色,曰:‘子玉犹存,忧未歇也。困兽犹斗,况国相乎?’及荆杀子玉,乃喜曰:‘莫予毒也!’今天或者大警晋也。林父之事君,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今杀之,是重荆胜也。”景公曰:“善!”乃使复将。

(节选自《说苑·卷八·尊贤》)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晋荆战A于邲B晋师败C绩D荀林父E将归F请死G景公H将许之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行氏虽欲无亡”与“故不孝不慈亡”(《墨子·兼爱》)两句中的“亡”意思相同。
B.而,表示并列的连词,与“就有道而正焉”(《论语·学而》中“而”的用法不同。
C.匡相,匡正辅助的意思,其中的“匡”与成语“一匡天下”中的“匡”意思相同。
D.南面,古代南面为尊位,君主临朝时坐北朝南,因此把登上帝位称为“南面为王”。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唐太宗的责问,封德彝认为自己已经尽心寻找贤人,没有找到贤人是由于当今天下没有杰出的人才。
B.子路与孔子的对话侧重于探讨如何治理国家,而赵简子与史黡的对话则侧重于探讨什么是真正的良臣。
C.齐桓公对待管仲的态度与范、中行氏对待贤才的态度不同,君王不同的态度造成了不同的后果,或称霸,或灭亡。
D.士贞伯讲述晋文公胜仗后仍面露忧色,待楚国杀死子玉后才大喜的故事,意在告诫晋景公要心怀忧患意识。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2)林父之事君,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
5.根据材料内容,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唐太宗、齐桓公和范、中行氏用人理念的不同之处。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一直喜好各处游历,观察有趣的人物与奇异的风俗。还在乳臭未干的时候,我就开始了旅行,多次对故乡小镇还未曾涉足的地方进行考察,结果经常令父母失魂落魄、六神无主。而将我找到并送回家的镇上人,也因之得了不少的赏钱。进入童年后,考察的范围自然也随之扩大。假日的下午,我总是漫游周边的乡村。村里历史上或传说中所有著名的场所,我都烂熟于心,了如指掌。何处遭遇过谋杀?A 何处发生过抢劫?B 何处出现过幽灵?C 我皆能娓娓道出,如数家珍。我拜访邻近各村,注意观察他们的风俗习惯,与村里德高望重的人攀谈,大大丰富了自己的见闻。曾有一个夏天,我甚至花了一整天时间去登上最远的一处山丘,从顶峰极目远望数英里之外的陌生原野,发现自己居住的地球何其浩瀚无垠,不禁大吃一惊。

寒来暑往,年岁渐增,游兴愈浓。我对游记类的书籍爱不释手,一看到这类书籍,就好像饥饿的孩子得到面包,狼吞虎咽地阅读起来。在风和日丽的日子,我常若有所思地游荡在码头外边,望着轮船渐渐离港,驶往遥远的地方;我渴望的双眼注视着渐行渐远的点点风帆,任思绪将我带向天涯海角。

1.文中A、B、C三处标点有没有错误,请简要说明理由。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盛夏过后是寒冬,在四季轮回中一天天长大,游览的兴趣越来越浓”,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3.语言文字运用I和Ⅱ中画波浪线部分,都有“好像”一词,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
(1)它好像赐予了我最后的绝对自由。
(2)一看到这类书籍,就好像饥饿的孩子得到面包,狼吞虎咽地阅读起来。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思王逢原三首(其三)

王安石

百年相望济时功,岁路何知向此穷。鹰隼奋飞凰羽短,骐麟埋没马群空。

中郎旧业无儿付,康子高才有妇同。想见江南原上墓,树枝零落纸钱风。

【注】①王逢原:王安石的连襟和好友,英年早逝。②鹰隼(sǔn):泛指凶恶的鸟。③中郎:汉末蔡邕曾任中郎将,博学多才却无子嗣。王逢原亦无子。④康子:战国时齐隐士黔娄,其妻贤惠,共守贫困。王逢原妻亦颇贤惠。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对王逢原怀有极大的期待,不想英才陨落,期待与现实之间形成极大的落差。
B.诗歌巧用典故,“无儿付”与“有妇同”对比,突出了王逢原逝世之后的悲凉。
C.诗歌以景作结,诗人想象王逢原墓上之景,意境悲凉,情感上回扣诗题之“思”。
D.全诗熔景、事、情于一炉,表达了对故友的深切思念,意蕴丰富,真挚感人。
2.王安石在《寄王逢原》一诗中说:“力排异端谁助我,忆见夫子真奇材。”请据此并结合本诗,谈谈你对本诗颔联情感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卡尔·林奈,那位给我们人类这个物种做出了分类的伟大的瑞典生物学家,将昆虫单独放在了一个类群里,部分原因是他相信它们根本没有脑。也许那并不是很令人惊讶,因为如果你把一只果蝇的头掀掉,它还是能近乎正常地活上好几天,能飞、能走、能交配。当然,最终它会饿死,因为没有嘴就意味着没有食物。昆虫能在没有头的状态下存活的原因就在于它们不仅在头部有一个主脑,还有一条贯穿整个身体的神经索,神经索的每个节点上都有“迷你大脑”。因此,不管脑袋在不在,很多功能还是能行使的。

昆虫有智力吗?呃,这取决于你所说的智力是什么。根据门萨高智商俱乐部的理论,智力是“获取和分析信息的能力”。这时,恐怕没人会再主张说昆虫有资格成为高智商俱乐部的成员了,但事实上,它们的学习能力和判断能力总是能带给我们惊喜。有些事情我们原本认为是真正拥有大脑的大型脊椎动物的专利,结果也在我们这些小小朋友的能力范围之内。

但并不是所有的昆虫都生而平等,它们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那些生活单调、栖境简单的昆虫是最不灵光的,如果你大半辈子都只是安逸地窝在动物的巢穴中,把用来吸血的吻部扎进一条血管里,那你确实不需要所罗门的智慧。然而,如果你是一只蜜蜂、胡蜂或者蚂蚁,那就需要更多的智力了。最聪明的昆虫是那些在很多不同的地方寻找食物,并且彼此之间形成紧密联系的,换句话说,就是那些与很多其他全体一起生活在一个社群里的。这些小动物必须不断地做出判断:那边那个黄黄的东西是藏有甘甜花蜜的花朵,还是一只有点饿了的蟹蛛?我能否独自把那根松针抬走?还是需要我们几个一起?我需要喝一口这个花蜜给自己续航,还是应该把它带回家给妈妈?

社会性昆虫会进行分工,分享经验,还会用一种先进的方式来“互相交谈”。这需要思考能力。引用查尔斯·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中的话“蚁脑乃是这个世界上的最不可思议的物质原子之一,也许比人脑更加不可思议”。他说这句话时还不知道我们现在所知道的:蚂蚁能够向其他蚂蚁传授技能。

长久以来,教学能力一直被视为我们人类所独有的,这几乎是先进社会的明证。有三条具体标准可以把教学和其他交流区别开来;必须是一种仅在老师遇到一个“无知”的学生时发生的活动,必须包含老师的付出,必须让学生比自己摸索学习得更快。这个术语被用于交流概念和策略,因此蜜蜂的舞蹈一般不被看作教学行为——它更多是关于过程。

然而,人们发现蚂蚁能够通过一个叫作“前后跑”的过程,教给其他蚂蚁一些技能。

在这个过程中,有经验的蚂蚁为其他蚂蚁指明通往食物之路。这种情况出现在一种欧洲蚂蚁——白翅切胸蚁身上,它依靠树、石头等地标还有气味线索,来记忆从蚁丘到一个新的食物来源的路线。为了让多只蚂蚁都能找到食物,一只知道路的雌蚁(所有工蚁都是雌性)必须教会其他蚂蚁找路。

老师跑在前面带路,但要不时停下来,等它那些因为要花时间记路标,所以跑得慢一些的学生。当学生再次准备好时,它会用触角去碰老师,然后它们就继续踏上旅程。这种行为无疑满足了“真教学行为”的三大标准:这项活动只出现在老师遇到一个“无知”的学生时,包含着老师的付出(它必须停下来等待),而且让学生比自己摸索学得要快。

(摘编自安妮·斯韦德鲁普·蒂格松《昆虫的奇妙生活》)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肯定了卡尔·林奈对于人类这个物种的分类,也认可他把昆虫单独放在一个类群里的做法及其理由。
B.根据门萨高智商俱乐部的理论,昆虫确实不具备获取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因此昆虫根本不具备真正的智力。
C.昆虫之间的智力有差异,在不同地方寻找食物并紧密联系的昆虫,比生活单调、栖境简单的昆虫灵光得多。
D.文中“前后跑”意思是一只昆虫在前面带路,当后面的昆虫跟不上时,就停下来等它追上,然后继续往前走。
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举果蝇的头被掀掉后还能活几天的事例,是为了证明果蝇具有生存的智慧,它除了有一个主脑外,还有许多“迷你大脑”。
B.“这些小小朋友”“最聪明的昆虫”“分享经验”等拟人化的说法包含了作者对这些小昆虫的情感,体现了科普说明文的趣味性。
C.下面的发现可以作为证明第四段中心观点的材料:蚂蚁可以根据不同环境改变行动策略,通过联合来应对威胁,完成复杂任务。
D.第一段中的“迷你大脑”和第四段中的“互相交谈”以及第五段中的“无知”,这三处所使用的引号有表示特殊含义的作用。
3.昆虫的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本文简要说明。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周郢的《泰山编年通史》以史带论,开创性地提出“泰山五山说”。

泰山是座政治山。泰山封禅成为泰山政治山的重要契机。封禅之说“产生于齐地”。秦始皇在泰山进行了第一次有史可查的封禅活动,正式开启了泰山国家祭祀的历史进程。从秦始皇至宋真宗,有六位皇帝先后十余次到泰山封禅。明清之后的皇帝不再举行封禅,而将“在泰山封禅”的祭礼改为“向泰山致祭”。尽管封禅与致祭是两种形式不同的祭祀活动,但作为由皇帝亲自参与或作出安排的国家祭礼,二者的核心理念一脉相承。

泰山是座宗教山。泰山是儒道佛三教共存的名山。泰山信仰源起于上古先民的山岳崇拜。至战国秦汉时期,方仙道将泰山神仙化,泰山逐渐被纳入道教洞天体系。各大道教支派随之在泰山弘道传法。道教在泰山封禅及碧霞元君信仰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道教宫观也因道教影响的扩大在泰山占据了主要位置。儒、佛教在泰山也有不同的影响。

泰山是座文化山。泰山有诗文,有书法,有绘画,有音乐,有学术。《诗经》中的“泰山岩岩,鲁邦所瞻”是最早吟咏泰山的诗句。杜甫、李白、苏轼、辛弃疾、元好问、张岱、姚鼐等均有诗文写泰山。泰山上现有刻石与碑碣共2516处,其中秦泰山刻石、经石峪摩崖刻经、张迁碑均为中国书法的传世经典。泰山还有岱庙壁画《泰山神启跸回銮图》和被称为“海内外第一名塑”的灵岩寺宋塑罗汉像。《梁父吟》《高山流水》《广陵散》琴曲亦与泰山颇有渊源。“能使鲁人皆好学”的宋初三先生创立“泰山学派”,开宋明理学之先声。文化的鼎盛进一步光大了泰山的社会影响。

泰山是座民俗山。泰山是帝王之山、僧道之山、诗人之山,但从更为长久的时段看,泰山的真正塑造者是更为基本的普罗大众。碧霞元君信仰的兴起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泰山更是座精神山。数千年的人文积淀,已经使泰山成为一种符号、一种标志、一种象征,甚至是一种概念。泰山所承载的哲学精神、人文思想、价值理念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在哲学意义上,泰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绝佳的形象化载体。在泰山,自然之“天”与社会之“人”实现了从宏观到微观的有机融合。在思想意义上,泰山以其厚、直、正、道实的形象气质特征,契合于儒家仁、义、礼、智、信的精神内涵。

“泰山五山说”以扎实的考据,清晰的义理,严谨的表述,构建了内涵丰富、外延清晰的泰山历史文化结构体系。在周郢看来,这个体系是一个纵横结合的复式架构:在横向思想内容上,以政治山、宗教山、文化山、民俗山、精神山为分疏;同时在纵向时间承递上,“五山”的形成又分别与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清、民国之后总体对应。纵横两个方向的论证分析,有交叉,有契合,可共济,可互连。“泰山五山说”深刻揭示了泰山地位及其形成的内在机理:政治山是关键,是主导;宗教山是根源,是缘起;文化山是光弘,是彰显;民俗山是众意,是基础;精神山是核心,是引领。泰山“五山”,相辅相成,五位一体,合力表达了泰山,成就了泰山!

摘编自鹿锋《为什么是泰山——读周郢〈泰山编年通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封禅与致祭两种祭礼,有政治色彩,是国家重要的祭礼,二者的核心理念一脉相承。
B.泰山信仰源起于上古先民的山岳崇拜,后来泰山被神仙化,逐渐被纳入道教洞天体系。
C.泰山的刻石与碑碣价值高,包括张迁碑共有二千五百多处,均为中国书法传世经典。
D.泰山是民俗山,体现众意;碧霞元君信仰的兴起证明泰山真正塑造者更是普罗大众。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用“以史带论”来评述《泰山编年通史》一书,然后提出周郢的学术观点。
B.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并列结构介绍“五山”的具体内涵,“五山”中“文化山”最重要。
C.文章叙写泰山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山,主要从哲学意义和思想意义两个层面来概述。
D.文章用例证与引证法来写泰山五山内涵,写泰山历史文化结构体系主要采用说理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帝王举行泰山封禅仪式和致祭礼式,有一定目的,秦始皇是泰山封禅第一人,宋代之后的皇帝却更偏信致祭。
B.泰山对世人的影响深远,这种影响有政治层面、文化层面、宗教层面、民俗与精神等层面,其影响是互相渗透的。
C.泰山文化积淀深厚,有诗文,如杜甫诗《望岳》,有音乐,如伯牙在此山弹奏的《高山流水》,还有书法、绘画等。
D.“泰山五山说”,既有扎实的考据,又有清晰的义理和严谨的表述,体现了一位学术研究者敢于质疑的治学态度。
2023-05-08更新 | 119次组卷 | 2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北外附属新华联外国语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