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1.对这首诗理解和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本诗想象丰富,色彩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B.诗歌前四句,诗人故意突破按照顺序交代人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另作精心安排,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这样,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C.诗中“梦入”两句,用“老”和“瘦”两个看似干枯的字眼修饰鱼、蛟,突出本已羸弱乏力,行动艰难的鱼、蛟,竟伴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写出了音乐的神奇魅力。
D.本诗不但成功地描写了李凭弹的箜篌声之神奇美妙,而且直抒胸臆,赞美了他的高超技艺并寄托了自己的情思。
2.这是一首描摹音乐的诗歌,诗人是如何将抽象无形的音乐写得形象生动、具体可感?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2021-12-26更新 | 56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桐庐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古人著书立说,为何要作序?一般说来,     两种情况:一是发乎衷愫,诚意推介。即在阅读时,被原著所     ,心有戚戚,于是付诸笔端,为之作序。其所序者,     较为典型的,如欧阳修的《伶官传序》,所序很短,但却被后世倍加推崇,清代文学家沈德潜甚至赞其“___,得《史记》神髓,《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二是承人之请,为序体现的是文友之间的一种情谊。譬如明代王思任的杂序九十七篇,绝大部分都是为旧雨新知而写。他绝非那种写捧场应酬之文的“好好先生”,更非乡愿口中的陈词滥调,而具有载道明理、文采斐然的特点。已达文质兼美之境。其中许多段落,读来不禁令人____,一赞三叹。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不外  触动  抑扬顿挫  拍案叫绝
B.只有  感动  朗朗上口  拍案而起
C.不外  感动  朗朗上口  拍案叫绝
D.只有  触动  抑扬顿挫  拍案而起
2.下列填入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或整人耳目,似山路赏景,翻出新意;或钩沉索隐,如深林寻宝,得之不易。
B.有的翻出新意,似山路赏景,整人耳目;有的钩沉索隐,如深林寻宝,得之不易。
C.有的如山路赏景,翻出新意,整人耳目;有的如深林寻宝,钩沉索隐,得之不易。
D.或翻出新意,似山路赏景,整人耳目;或钩沉索隐,如深林寻宝,得之不易。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他绝非那种写捧场应酬之文的“好好先生”,更非满口陈词滥调的乡愿,而具有文采斐然、载道明理的特点,已达文质兼美之境。
B.他绝非那种写捧场应酬之文的“好好先生”,更非满口陈词滥调的乡愿,而具有载道明理、文采斐然的特点,已达文质兼美之境。
C.他的序文,绝非“好好先生”那种捧场的应酬之文,更非乡愿口中的陈词滥调,而具有文采斐然、载道明理的特点,已达文质兼美之境。
D.他的序文,绝非“好好先生”那种捧场的应酬之文,更非乡愿口中的陈词滥调,而具有载道明理、文采斐然的特点,已达文质兼美之境。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
名校
3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列传》中,表现屈原文笔简约而含蓄精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列传》中,表现屈原描述的是平常事物,但它的旨趣极大,列举的虽是近事,表达的意思却很深远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屈原列传》中,作者高度评价屈原光辉人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战拼死力战,将军轻敌骄逸,对比鲜明,力透纸背。(高适《燕歌行并序》)
(5)古人作诗,善用“空”字。除了“____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天空”之意;还有“___________”(高适《燕歌行》),“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等。
2021-12-23更新 | 22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桐庐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4 . 阅读《屈原列传(有删改)》,完成下列小题。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B.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C.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D.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徒,是周朝楚国特有的官名,中原诸侯国无,职位仅次于令尹。《史记》载春申君与屈原曾任左徒。后人亦以左徒作为屈原的别称。
B.大夫,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由高到低设卿、士、大夫三级。大夫世袭,有封地。后世遂以大夫为一般任官职之称。宋政和年间重订官阶时,在医官中别置“大夫”以下官阶,故今仍沿称医生为大夫。
C.令尹,是楚国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最高官衔,是掌握政治事务、发号施令的最高官,其执掌一国之国柄,身处上位,以率下民,对内主持国事,对外主持战争,总揽军政大权于一身。令尹主要由楚国贵族当中的贤能来担任,且多为芈姓(熊氏、若敖氏、薳氏、屈氏、昭氏、景氏、彭氏)之族。
D.三闾,战国时楚国官名,屈原贬后任此职。《史记·屈原列传》裴骃集解中说:“骃案《离骚序》曰: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原(屈原)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可见三闾大夫是一种掌管三大姓的宗族事务之官。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屈原与楚国的王族同姓。他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熟悉外交应对辞令。怀王让屈原制定法令,屈原的下属没写完,加上上官大夫的谗言,所以怀王发怒而疏远了屈原。
B.屈原痛心怀王听力不好,小人混淆黑白,使怀王看不明白,品行不正的小人损害国家,端方正直的君子则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忧愁苦闷,写下了《离骚》。“离骚”,就是遭遇忧患的意思。
C.怀王在国内迷惑郑袖,在国外被张仪欺骗,疏远屈原而信任上官大夫和令尹子兰,自己也被扣留死在秦国,被天下人耻笑。这是怀王不了解人招来的祸害。
D.面对渔父的劝说,屈原表示宁可投入大江而葬身于江鱼的腹中,也不会让自己高洁的品质去蒙受世俗的尘垢。他在自投汨罗之前还写了《怀沙》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2)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脸上有伤疤的人

【英】毛姆

正是那条伤疤的缘故,我一开始便注意到他。他那条月牙形的伤又宽又红,必定是重伤所致,我看不是刀砍的就是炮弹崩的。他那圆圆胖胖、笑容可掬的脸上有这样一条伤疤,真叫人不愉快。他的面孔跟他那粗壮的身体很不协调,他老是穿一件破旧不堪的外套,里面穿一件卡其衬衣,头戴一顶旧宽边帽,一身打扮实在说不上干净。每天下午到喝鸡尾酒的时候,他便走进危地马拉城的皇宫饭店,在酒吧间里慢腾腾地游荡着,向顾客们推销彩票。我从没有看见有人买他的彩票,不过倒经常有人送他一杯酒,他也总是一饮而尽。他摇摇晃晃地迈着步子,转来转去,在每张餐桌前都停一停,微笑着向顾客说一声自己手里剩下的彩票数目;如果对方不理,他仍微笑着向前走去。

一天傍晚,我在酒吧间跟一个朋友饮酒。这时,那个脸上有伤疤的人朝我们走来,问我买不买彩票,我摇摇头。从我来到此地以后,他向我卖彩票恐怕不下二十次了;可是我的朋友却热情地向他点点头。

“您好,将军,日子过得还好吧?”

“还过得去,只是生意太不景气。”

“喝点什么,将军?”

“一杯白兰地。”

他一饮而尽,把杯子放回柜台上,朝我的朋友点了点头。“谢谢,再见!”

他又推销彩票去了。“您认识他?”我问,“他脸上的疤怪吓人的。”

“是不怎么好看,他是从尼加拉瓜来的一个流亡者,但为人不坏,我常给他几个比索。他曾是位革命将军,要不是因为当时弹尽粮绝,他说不定当上国防部长了,哪还能在这里卖彩票呢!当时,他和几个参谋都被俘虏了。在那些国家,这类事情处理得很干脆。他被判处死刑,天亮时就执行。我估计,他一被抓,就明白会有什么样的结局。他在狱中同另外四个人用玩纸牌消磨时间,从开始玩到天亮,一直到士兵们押解他们去刑场,他还没赢过一次。”

“他们被押到监狱的院子里,五个人并排靠墙站着,可半晌没有执行。我们那个朋友问负责军官还等什么,军官说,有一个高级将军要来督察,他们在等他。”

“‘那我还有时间抽支烟啦,’我们那个朋友说。‘那将军向来不守时。’”

“还没等他点上烟,将军已到,那将军问这几个犯人还有什么要求。另外四个人都摇了摇头,只有我们这个朋友说了话。”

“我有个要求,我想跟我的妻子道别。”

“‘可以,”将军说,‘她在哪儿?’”

“她在监狱大门外等着呢。”

“不过不许超过五分钟。”

“‘不会超过五分钟的,将军阁下。’我们这个朋友说。”

“两个士兵过来将他架到了指定的地点。负责执行的军官在将军的点头示意下发出命令,一阵刺耳的枪声响过之后,四个人倒了下去。我们这个朋友抽完烟,把烟头一扔。”

“监狱门口传来一阵骚动,一个女人急三火四地跑进院子。只见她手捂着胸口,突然止住脚步,哇地一声哭起来,然后伸出双臂向前扑去。”

“那女人穿着一身黑衣服,头上蒙着一块纱布,脸色苍白。她身材苗条,五官端正,一双大眼睛闪烁着异常痛苦的光芒。”

“我的朋友迈步迎上去,她一头扎进他的怀抱,恸哭起来。他们亲吻着,与此同时,他从腰间拔出一把匕首——我不知道他是怎么偷藏着匕首的——一下子刺进她的颈部。鲜血从刺进去的地方流出来,染红了他的衣襟。然后他搂住妻子再次亲吻她的嘴唇。”

“这一切发生得那样突然,甚至许多人都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她昏了过去,人们把她轻轻地放倒在地上,站在周围看着她,个个脸上都露出惊愕的神情。叛逆者知道自己下手的位置,想要止住血是不可能的。”

“过了一会儿,一直跪在她身旁的典狱长站了起来。”

“‘她死了。’他低声说。”

“叛逆者为她做了祷告。”

“‘你为什么要杀死她呢?’将军问。”

“因为我爱她。”

“人群中响起一片叹息声,人们迷惑不解地瞧着这个杀人犯。将军凝视着他,默不作声。”

“‘这是一种高尚的行为,’将军最后说,‘我不能处决这样的人,把他流放到边界去,先生,我向你致敬,这是一个勇敢的人对另一个勇敢的人的公平待遇。’”

“人群中响起一阵欢呼声,他被两个士兵夹在中间,一声不响地朝等候他的汽车大步走去。”讲到这儿,我的朋友停住了,我沉思了片刻。

“说了半天,你也没讲到他脸上的那块伤疤是怎么弄出来的!”最后我说。

“唉,很遗憾,那是有一次我开姜汁汽水瓶子时,瓶子炸了,崩破了他的脸。”

“我可不喜欢姜汁汽水。”我说。

(《毛姆短篇小说全集》,略有修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临枪决前,伤疤男人想着“那我还来得及抽支烟”,足见其面对死亡时的恐慌,想借抽烟来镇定自己。
B.伤疤男人玩纸牌输了整整一夜,预示着他革命事业的彻底失败和他面对失败命运的不甘心。
C.伤疤男人推销彩票时的“微笑”,在对方不理时,“仍微笑”向前,是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表现。
D.伤疤男人两次亲吻妻子,并为死去的她祷告,是他故意在敌人面前表现对妻子的爱,想以此赢取将军的同情心。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讲述人物的主要经历时,看似用了简洁明快的平铺直叙,实则呈现出螺旋式上升、曲折起伏的特点,这与人物戏剧性的人生经历形成呼应。
B.小说运用了一系列的细节刻画,如临刑前提出与妻子送别的要求,抽完烟“把烟头一扔”等,都使人物形象变得立体可感,生动丰富。
C.小说中有第一人称叙述,也有“我”朋友的第三人称叙述,两种叙述方式的运用,将真实与客观相结合,使叙述角度的层次更加丰富。
D.小说叙述的过程中往往渗透着作者的立场态度,“他曾是位革命将军”“要不是”“说不定”“哪还能”,这些叙述言语间,流露着作者对伤疤男人的无尽嘲讽。
3.作者用了哪些手法使小说增强了可读性?
4.小说中出现的“伤疤”,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祝融号着陆火星以来,环绕器一直在承担着数据中继的角色并表现出优良的性能。对于环绕器而言,承担好中继通讯的角色必须解决好两大问题。一是。环绕器要始终保持在中继轨道,才能使。为此,它在运行过程中,进行了多次轨道维持,确保稳定运行在中继通讯轨道。二是。环绕器携带了2个太阳电池阵,同时通过优化调整器上的设备工作模式,成功应对光照不足带来的能源问题,保障持续能源供应。

今年9月中旬至10月下旬,环绕器将迎来日凌现象的考验,在此期间,火星、地球将运行至太阳的两侧,三者近乎处于一条直线。受夹在中间的太阳的电磁辐射干扰,环绕器与地球的通讯将中断约50天,届时祝融号也将转入安全模式,暂停探测工作。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7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东京残奥会女子50米蝶泳S5级决赛中,中国选手卢冬成功摘金并打破世界纪录。在领奖台上,看到亚军和季军坐着轮椅,卢冬主动单腿下蹲与她们合影。卢冬的举动赢得大家的一致赞扬,有网友说:这一蹲体现中国人骨子里的温儒良善。”生活里的卢冬虽然没有双臂,但化妆、弹琴、书法、做饭……都不在话下,而游泳让她变得更加积极乐观。卢冬说:我也爱吃、爱玩、爱闹,可以自嘲,可以开玩笑。请大家把我看作一个普通的女孩。卢冬凭借着不懈的努力让自己站成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蹲得下去”和“站得起来”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想成为一个既能“蹲下去”又能“站起来”的人并不容易。在现实生活中,就有不少青年既“蹲不下去”,又“站不起来”。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1-11-08更新 | 699次组卷 | 23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桐庐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

(节选自《归去来兮辞并序》)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悟已往之不          谏:挽回B.扶老以流憩          策:拄着
C.或孤舟          棹:用桨划D.乘化以归尽          聊:无聊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晨光之熹微B.悦亲戚之情话
C.既窈窕以寻壑D.怀良辰以孤往
3.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门见山,点出久郁心中之志。连用反问,表明诗人暂时还没有归意。
B.文章最后一段写诗人归家后的安逸、闲适的生活,反衬出其对官场的深恶痛绝。
C.文章用词自然,直抒胸臆,不加雕饰,呈现出一种天然的和谐纯净之美。
D.本文虽然采用了楚辞的体式,但作者能自出机杼,表现出一种淡远潇洒的风格。
4.请把上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2021-07-13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四)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易(0.85) |
9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故乡的槐树

王琪

故乡的村头,有一棵树冠巨大苍虬蓊郁的槐树。躯干不高,却有几搂粗细。就是在我离家之后这些年,也走了不少地方,所见的槐树,还很少有可以同故乡村槐媲美的。每行走于山野,或读书于窗下,凡触得一个“槐”字,我思乡的心,便被村槐那广阔的浓荫所拥抱了。

村槐掩映的场院,曾经是我童年欢乐的世界。清明时分,我和小伙伴就缠着祖父缚秋千。他总是笑笑的,寻出犁上的套绳,携我们到槐树下。起先把套绳挽成一团儿,牵住一头;然后侧身用胳膊划一个有力的弧线,绳团便高高飞向横着的树股;最后,打了结,绑了一截棍儿,就可以荡飞了。开始,我上秋千还有点怯,祖父就一前一后地推着秋千,念叨着《送马马》的山歌。渐渐,我可以一屈一伸,自个儿荡得很高了。树干也以同样的节奏,上下忽闪着,嫩绿的叶片泛着春阳,像无数欢乐的眼睛。我只觉得自己长了羽毛,像槐树上筑巢的鸟儿似的,飞过了绿的云团,看见远处的山了。我低头见祖父伫候在秋千下,那神色是夸我荡飞得高呢,还是担心我摔下?他两只手总微微前伸,像要随时接住掉下来的我似的。其实,我不正是在槐树伸出的胳膊上悠荡,栖在故乡的怀抱里吗?

尔后,在熏风细雨里,嫩绿的叶片即深浓得呈青绿色了。傍晚,枝枝梢梢,暴出了淡黄的槐米,米粒似地浮荡着繁星的海。那浓烈的有点清苦味的芬芳,简直使整个故乡都沉浸的春夜的微醺之中,清晨,被风摇落的花瓣,在场院里软柔柔地铺了一层。我和小伙伴们,赤脚欢跑在这花的暖床上,追逐着,打着滚,直裹一身槐香。又把花瓣用手掬在一起,积成一座座小的香山;或者学着祖父在山地里点种,把花瓣一撮撮种下,希冀故乡有一个美丽如花的丰年。

自从我背上干粮到十里外的镇上念书,那如花的童年便流逝了。为了换得课本和铅笔,我不得不在星期天到山野里去采药。听说槐树的英果、种子,还有槐花,也都是药材,就一年两季守着村槐,春采其花,秋采其果,索得一点读书的费用。那么灰暗、粗糙的树皮,那么巨大的树冠,慷慨地赐予我和小伙伴们多少花和果!尽管用它做药材卖是极廉价的,却也给了它的孩子们多少生活的滋养!古槐开的花虽然很香,可结的果实却十分苦涩。祖父说,槐果虽然味苦,却不但可以入药,还能够酿酒呢!

待我重返故乡,已经是几年之后了。我伫立于村槐下,沐浴着纷纷扬扬的槐花,深情中有一种沉重感。祖父已经去世,而我这长孙又没能送葬,总觉愧疚不已。在我眼前,儿时缚过秋千的树股似在抖动了,绿叶间又似科垂满了圆筒状的荚果。我记着祖父的话,品着槐香,是清苦的药味呢,还是微醺的酒香?村槐在风雨里,在四季交替中,经历了多少年月?听祖父讲过,是先人捡的野槐栽的,很是远久,可惜不能向祖父仔细问及树的年龄了。一阵芬芳从清风中扑来,直沁肺腑,依旧是儿时记忆里那股浓烈、美丽。抬眼望去,村槐又苍老了几许,它那虬劲的露出地面的根须,深深扎入故乡山塬的土地。正是它对山塬的挚情,才可以有一个年年度度把花和果如此奉献给人间的壮举!由此,我想到了祖父那双青筋暴鼓的茧手,深深插入泥土,紧紧攥着泥土的动作,是那么执着而有力,显示着生命的经久。我如此地思恋着故乡的村槐。曾伴我长大的槐树,也一定知道我的思恋,也在想念着它的游子呢!在这又一度春深的季节。

(有删改)

1.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2.文章围绕“槐树”主要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3.请简要分析文章蕴含的丰富情感。
2021-07-13更新 | 5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四)
10 .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离思五首(其四)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这首诗的第一、二句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对爱妻的_________________之情。
2021-07-13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