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5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苏廷评行状

苏轼

公讳序,字仲先,眉州眉山人。公幼疏达不羁,读书,略知其大义,即弃去。谦而好施,急人患难,甚为己。衣食稍有余,辄费用,或以予人,立尽。以此穷困厄饥寒者数矣,然终不悔。复有余,则曰:“吾固知此不能果困人也。”益不复爱惜。凶年鬻其田以济饥者,既丰,人将偿之,公曰:“吾固自有以鬻之,非尔故也。”人不问知与不知,径与欢笑造极,输发府藏。小人或侮欺之,公卒不惩,人亦莫能测也。

李顺反,攻围眉州。公年二十有二,日操兵城。会皇考病没,而贼围愈急,居人相视涕泣,无复生意。而公独治丧执礼,尽哀如平日。太夫人忧甚,公强施施解之曰:“朝廷终不弃,蜀贼行破矣。

庆历中,始有诏州郡立学,士欢言,朝廷且此取人,争愿效职学中。公笑曰:此好事,卿相以为美观耳。戒子孙,无与人争入学。郡吏素暴苛,缘是大扰,公作诗并讥之。庆历七年五月十一日终于家,享年七十有五。

自五代崩乱,蜀之学者衰少,又皆怀慕亲戚乡党,不肯出仕。公始命子涣就学,所以劝导成就者,无所不至。及涣以进士得官西归父老纵观以为荣教其子孙者皆法苏氏。自是眉之学者,日至千余人。然轼之先人少时独不学,已壮,犹不知书。公未尝问。或以为言,公不答,久之,曰:“吾儿当忧其不学耶?”既而,果自愤发力学,卒显于世。

公之精识远量,施于家、闻于乡闾者如此。使少获从事于世者,其功名岂少哉!不幸汩没,老死无闻于时。然古之贤人君子,亦有无功名传者,特以世有知之者耳。公之无传,非独其僻远自放终身,亦其子孙不以告人之过也。故条录其始终行事大略,以告当世之君子。谨状。


[注]①苏廷评:苏序,苏轼之祖父。行状:古文体名,一般叙述一个人的生平轶事。②输发府藏:袒露胸襟。府藏:通“腑脏”。③皇考:古称曾祖父。④施施:形容语调平缓。⑤轼之先人:指苏轼的父亲苏洵。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复有余                      旋:不久
B.无复生意                      生意:活着的念头
C.日操兵                  乘:登上
D.至千余人               益:更加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朝廷且此取人                      举贤自佐
B.公始命子涣就学                  欲治国者,先齐其家
C.亦有无功名传者                  不仁,如乐何
D.急人患难,甚为己               治天下可运掌上
3.下列句子中,表现苏序有见识或有雅量的一组是(     
①吾固知此不能果困人也          ②小人或侮欺之,公卒不惩
③朝廷终不弃,蜀贼行破矣       ④此好事,卿相以为美观耳
⑤公始命其子涣就学                 ⑥果自愤发力学,卒显于世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②④⑤
4.给第④段画波浪线句子划分两处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及涣以进士得官/西归父老纵观以为荣教其子孙者/皆法苏氏
B.及涣以进士得官/西归父老纵观以为荣/教其子孙者皆法苏氏
C.及涣以进士得官西归/父老纵观以为荣/教其子孙者皆法苏氏。
D.及涣以进士得官西归/父老纵观以为荣教其子孙者/皆法苏氏。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序自幼性格豁达开朗,不拘礼法。他读书只求大体了解重要意旨就弃书而去,正因如此,到了壮年还不能熟知诗书。
B.苏序只要衣食上稍有盈余,就增加日常支出或者把它赠与他人,即使因为这样而使自己在生活上屡次陷入困顿,他也始终不悔。
C.苏序尽管身份卑微,但目光长远,为把儿子苏涣培养成才,他极尽劝导之能事。苏涣的学有所成,深深影响了眉州人的思想观念。
D.苏序一生都没有功名,这与他的个性不无关系。苏轼为他写作这篇“行状”,目的是让当世君子借此了解苏序为人行事的大致情况。
6.将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夫人忧甚,公强施施解之曰:“朝廷终不弃,蜀贼行破矣。”
2)郡吏素暴苛,缘是大扰,公作诗并讥之。
7.从全文看,苏序的“精识远量”表现在哪些方面。
2024-02-24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列划线词古今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B.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C.导大窾,因其固然D.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2020-03-2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二中学2019-2020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B.莫春者,春服既成
C.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D.宗庙之事,如会同
2020-03-2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二中学2019-2020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注]①把酒:端着酒杯。②紫陌:洛阳曾是东周、东汉的都城,据说当时用紫色土铺路,故名。此指洛阳的道路。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上片叙事,从游赏中的宴饮起笔,这里的新颖之处,是作者既未写酒筵之盛,也未写人们宴饮之乐,而是写作者举酒向东风祝祷。
B.作者希望东风不要匆匆而去,能够停留下来,参加他们的宴饮,一道游赏这大好春光。上片开头两句化用司空图《酒泉子》“黄昏把酒祝东风,且从容”,而添一“共”字,便有了新意。
C.“垂杨”和“东风”合看,可想见暖风吹拂、翠柳飞舞之景,天气宜人,景色迷人。所以末两句说,过去携手同游过的地方,今天仍要全都重游一遍。“当时”就是现在。
D.下片抒情。头两句就是重重的感叹。“聚散苦匆匆”,是说本来就很难聚会,而刚刚会面,又要匆匆作别,这怎能不给人带来无穷的怅恨呢!
E.结尾两句“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以今年花胜去年,预期“明年花更好”,表现了作者积极乐观、昂扬向上的精神。
2.词的下片主要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5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忘却的记念》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选自他的杂文集《南腔北调集》,是为了纪念“左联”五烈士而创作的一篇杂文。
B.孙犁是现当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是他的代表作,选自他的小说与散文集《白洋淀纪事》,被称为“诗体小说”。
C.《大学之道》节选自《礼记·大学》。《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与《论语》《孟子》《春秋》合称“四书”。
D.墨子名翟,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其思想核心是“兼爱”:爱人当不分亲疏贵贱,没有等级差别,这样才能避免混乱,从而实现天下太平。
2024-02-23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