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3 道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1 . 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籍,项羽的名。古人幼时命名,成年(20岁、女15)取字,一般而言,字和名在意义上有一定的联系。
B.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左担任警卫的人。乘,四匹马拉的车。
C.季父,古代称最小的叔叔为“季父”。古代以伯、仲、叔、季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行最小。
D.山东,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泛指六国。
2023-12-25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 统编版 高一必修下册 第3课知能达标训练
2 . 下列对古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童子,即童生。科举时代,还没考取秀才的读书人,不论年纪大小,都称为“童生”。
B.丁口,即人口。古代成年男子称丁,女子及未满十八岁男子称口。
C.学使,即“提学”,负责一省学校事务,主持岁考、科考两试的官员。凡府、州、县的生员等,每年都要参加岁考。
D.抚军,官名,明清两代巡抚的别称,总管一省的民政和军政。“巡抚”这一官名以“巡行天下,抚军安民”而得名。
2023-12-24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 统编版 高一必修下册 第14课知能达标训练
3 . 简要梳理统计《红楼梦》中各类诗词。
2023-12-21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下册第七单元 整本书阅读 -《红楼梦》
4 . 阅读《红楼梦》,根据回目提示,在横线处填写主要事件。
(1)第六至十八回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贾府“烈火烹油、鲜花着锦”般的繁盛景象。
(2)第十九至四十一回主要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对爱情的探索,宝玉和封建正统思想的斗争,以及宝钗、史湘云、花袭人、妙玉和刘姥姥等人物。主要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四十二至七十回主要写其他人物,如探春、宝琴、刑岫烟、尤二姐、鸳鸯、晴雯、香菱等的活动。主要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55回是全书转折处。
(4)第七十一至八十回主要写贾府的衰败之兆,大观园诸芳流失。主要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
(5)第八十一至九十八回主要写宝玉和黛玉的婚姻发生波折,在贾母和王熙凤的策划下,让蒙在鼓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亲,__________因此魂归离恨天。其中插写了“_________”“_________”。
(6)第九十九至一百零六回主要写“_______________”。
(7)第一百零七至一百二十回主要写“____________”和宝玉出家。这些部分是和全书的主要线索、人物联系在一起的,构成了有机的统一体。
2023-12-21更新 | 175次组卷 | 2卷引用: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下册第七单元 整本书阅读 -《红楼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较易(0.85) |
5 . 翻译句子。
(1)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2)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2023-09-14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下册-第五单元-第11课-《谏逐客书》随堂练习A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在《窦娥冤》中,【正宫】是宫调名,【端正好】是曲牌名。杂剧的每一折,由不同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一套曲子。
B.五帝,《史记·五帝本纪》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位帝王。三王,指夏、商、周三代开国君主,即夏禹、商汤和周武王。
C.童生试,也叫“童试”,没有成年的应试者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D.上古时期所谓“布”是指麻织品或葛织品,用麻葛织品做成的布衣,也叫“褐”。“解褐”即脱去官服,解除职务。
2023-09-06更新 | 12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列对词语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客指外来的人,与“主”相对,也指外出或寄居、旅居他乡的人。《谏逐客书》里特指在秦国做官的其他诸侯国的人。
B.“私门”与“公室”相对。所谓“公室”是君主帝王之家。因此,《谏逐客书》里的“私门”是平民百姓之家。
C.丹青:因为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和青色两种颜色,丹青成为绘画艺术的代称,后也可指代史册、史籍。
D.黔首:战国时期和秦代对百姓的称谓。当时平民用黑巾裹头,称为“黔首”,后来成了平民的代称。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一项是(       
A.猿鸣三声泪沾裳。古时上曰衣,下曰裳。古人最早下身穿的是一种类似裙子的“裳”。
B.路,带有行政区和军区的性质。如“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C.予左迁九江郡司马。“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而“左迁”指降职。
D.干支纪年法。干,天干,共十二位;支,地支,共十位。干支两字相配,用以纪年,干支纪年每60年一个循环。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9 . 下列对有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从诗句的字数看,有四言、五言和七言等。其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篇幅长短不限。
B.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是“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和“七子”(孔融、王粲、刘桢、陈琳、徐干、阮瑀、应玚)。
C.“行”是近体诗的一种体裁,有“奔放”的意思,此类作品大多放情长歌,与“歌”相似,常合称“歌行体”。
D.“青青子衿”中的“子”是对对方的尊称,“衿”是“衣服的交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青色交领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2023-08-31更新 | 260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7课-《短歌行》随堂练习(A)
10 . 下列对《琵琶行并序》文中相关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和”是唐宪宗李纯的年号,“元和十年”是用年号纪年。古人除了用年号纪年外,还经常用天干地支搭配来纪年,叫干支纪年法。
B.“司马”,古代官名,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政和军赋的长官。汉大将军、将军、校尉之属官都有司马,专掌兵事。隋唐州府佐吏有司马一人,位在别驾、长史之下,有时专门用来安置被贬谪官员,有职无权。
C.“左迁”,降低官职。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除“左迁”外,用来表示降职或免职的说法还有“黜”“除”“罢”“窜”“免”等。
D.京都,中国历史上有九大古都,皆可称为“京都”,包括洛阳、郑州、安阳、西安、大同、开封、南京、杭州和北京,本文中的“京都”指长安,即现在的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2023-08-31更新 | 392次组卷 | 1卷引用:古诗词大全-必修上册-《琵琶行》基础小题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