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55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原浆散文”倡导类似复活传统酿酒工艺,是文学事件,更是身体力行的文学行动。其志在矫正当下散文创作的某些误区。不过,仅仅依靠“原浆散文”稀贵的“原浆”,很难彻底矫正散文界由来已久的勾兑注水风气。但即便如此,倡导“原浆散文”依然是有意义的。就其行动和实践而言,我认为说它是一场静悄悄的散文文体变革也不为过。

类似“原浆散文”,《星火》杂志主编范晓波用稻谷的有机生长,煤和石油的形成对应好散文的发生。大概在2017年,他曾经说:好散文是一种娇贵的恩赐,你可以等待、酝酿、诱导,却很难策划和炮制。那等待的过程,有时如稻谷的有机生长,需要耗费几个节气,有时如煤和石油的形成,要耗费几十年或上百年。和一般只看文本最后的呈现结果不同,这里将好散文的生成视为包含了起点、过程和结果的全程控制。

怎样的散文算得上是“原浆散文”?《原浆散文精选集》最前面有范晓波的短文《痛饮生活的原浆》。这篇类似宣言的短文是“原浆散文”的“行业标准”。其中写道:“要求使用作家的直接人生经验或社会观察,不依赖搜索引擎和文史资料,像乡村酿谷酒一样用真材实料,高投入低产出。尤其期待经历了十年磨一剑的沉淀与发酵后,把个人经验和时代烙印融为一体的厚重之作。”可以发现,“原浆散文”既强调材料,也看重流程和工艺。

从中国当代散文史看,“原浆散文”不是孤立的文学事件。每至散文走到高蹈地疏离大众、时代、现实生活、人与文之常情常理的时刻,就有类似“原浆散文”的倡导和矫正。远的不说,2007年,针对“新散文”疏离现实和大众,沉溺于智性和炫技,杨献平等人提出原生态散文写作。差不多同时,周闻道等人提出无遮蔽、敞亮和本真的“在场主义散文”。其内涵和边界并不统一,文学批评家陈思和的理解相对平易,“就是作者必须在场,必须面对生活的实际状况,不要用文字当烟幕把生活遮蔽住,要直接明确地表达生活的本来状况和作者最冲动、最原始的想法,这是散文的灵魂”。

尽管重心有别,预期也不尽相同,“原浆散文”还是可以被视作和“原生态散文”“在场主义散文”是一脉上的。

(摘编自何平《光明日报·“原浆散文”重视一手生活经验》,20231011日)

材料二:

姜广平(以下简称姜):原生态散文似乎是你的标签,重要标签。你也是这个流派下的标志性作家。虽然我看到你在书上说,你不愿意站到某个旗帜下,也不愿意被归类。但至少,你是散文原生态的首倡者。

杨献平(以下简称杨):关于“原生态散文”这个主张和提法,它有个背景。即,2000年到2006年左右,整个中国的散文写作一方面求新求异,另一方面追求形式、语言等各个层面的创新,基本上沦入了“向内转”“玄怪异”的窠臼。

“原生态散文”与其说是理念,不如说是主张;与其说是另立流派和旗帜,不如说是对当时整个散文写作的一个呼吁。当然,说校正我觉得也可以。但是,一个毫无力量和“资源”的写作者,做这样的事情,是对批评家的僭越,也是自不量力的。幸亏,有一些朋友支持,我们一起在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原生态:散文十三家》一书。为了证实或者说呼吁,更为了引起一些注意,我为该书写了一篇万余字的后记,明确提出,散文应当具备“大地原声与现场精神,人间烟火与众生关怀”的品质。其实这几个关键词,也不是我首创,古人早就说到了这层意思。所幸的是,这本书在散文界还是引起了一定的关注。

姜:你当初为什么提出这样的文学概念呢?就“大地原声与现场精神,人间烟火与众生关怀”而言,其实所有文学种类都应该有着这样的理念啊!

杨:正如你所说,这个理念不仅是散文的,也是艺术的根本之道。“大地原声与现场精神,人间烟火和众生关怀”,这一理念不仅深植于我们传统文学的血脉,也是文学的本质所在。重新提出和张扬这样一个理念,一是基于当时的散文写作氛围。这一点上面已有解释。二是强调回归传统。所幸的是,大致从2006年开始,中国的散文整体性地回到了传统甚至时代现场来了。这一点有目共睹。抒情、变异性的书写与呈现,怪癖和过度审丑的书写从大面积涌起到自觉地撤离,相信身在散文场中的人也是有所觉察的。

姜:现在,原生态散文的状态,与原生态散文刚刚提出伊始的状态相比,有了哪些变化呢?

杨:“原生态散文”从一开始就不排斥散文任何层面上的创新和想象力,尤其是采取多种方式发现和呈现当下时代之本质的高强度的“试验”与“创造”。“原生态散文”也绝不直接模仿和照搬现实生活,成为现实生活及其场景的“纸上陈列”。但是,最初的原生态散文,很多在文学的典型性和艺术性上做得不够,或者不够精致和独到。我愿意“原生态散文”的主张能成为一个共识,这个共识就是以才华和思想,能够真正书写并且建立起迥然相异于此前任何时代的、专属于我们这一时代的文学“万峰耸峙”与“江河并流”。

姜:还有个现象,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很多散文家,其实第一身份并不是散文家,而首先是小说家或诗人。散文倒是作为他们写作的“边角料”存在着的。恰恰是这些边角料,反倒别有情趣,也成为他们重要的文学存在。

杨:事实正是如此。专业的往往有匠气。当工匠时间久了,就有了套路和模式。我个人还是喜欢那种剑走偏锋的,不经意之间的自然书写。在文艺这条路上,自然永远是一种葆有创造力的“老师”。

(摘编自杨献平、姜广平《西湖·“散文是对时代的全息观察和反映”》,20157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不易策划、炮制,需要作者等待、酝酿和诱导,所以“原浆散文”的“原浆”稀贵,问世的作品数量少。
B.《痛饮生活的原浆》一文明确了“原浆散文”的认定标准,把它编排在《原浆散文精选集》全书最前面,别有深意。
C.提及原生态散文,姜广平自然想到其代表作家及理念的首倡者杨献平,并急于了解杨献平不愿被归类的原因。
D.杨献平在《原生态:散文十三家》后记中援引古人的话,指出了散文的必备品质,这本书在散文界也颇有作用。
2.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就我国当代散文史而言,即便是没有“原浆散文”,也会有类似的文学事件发生,以校正散文创作的问题。
B.如果作者的文字不能表现生活的实际情况,即便作者在场,也和“在场主义散文”本真等特征不符。
C.为校正当时散文写作的诸多弊端,杨献平倡导呼吁原生态散文的写作,他的主张在散文界还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D.杨献平认为专业散文家写的时间久了,难免会陷入写作的套路和模式化,也就丧失了文艺路上的创造力。
3.材料二为人物访谈,请简要分析姜广平在这次访谈中的提问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4.材料一认为,“原浆散文”可以被视作和“原生态散文”是一脉上的。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这一观点成立的理由。
今日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嘉祥外国语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思维的两种速度

——丹尼尔·卡内曼访谈

问题1:我们拥有两种获取信息的方式,速度快的模式一和速度慢的模式二,您认为它们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卡内曼教授:这两个思维模式是互补的。当我们被问到英国的首都在哪里,一个词马上自动从脑中冒了出来,不需要花力气思考,也没有什么企图性,这就是模式一。但若涉及对世界、欲望以及想法的诠释,最终转化成信念和决策,那么它就是模式二。模式二更复杂,它控制着思维和行动。它是间接的,不直接连通到记忆里。它是缓慢的,通常紧跟着一系列有目的性的思考。比如,        。模式二的运作需要努力,得让自己成为行为的主导人。

问题2:我们能认为模式一简化了现实,从而简化了我们的存在吗?

卡内曼教授:我不知道模式一是不是“从而”简化了我们的存在,但是它确实简化了现实,只是时不时会造成认知偏误,而模式二也可能出问题。如果我认为有些事情是错的,或者我无法理解相对论,那得归咎于模式二的运作失败。我对模式一的理解是:它是一个情感模式、是一种自动产生的情感,它没有任何目的,是完全主观的,不管在模式二的运作下接受不接受它,都没有关系。模式一除了是情感,它还有更多的属性,它与我们对生活的诠释、认知,以及我们大部分行为紧密相关。模式二,不仅仅是一种思维,还确保着人们的控制力。

问题3:在什么情况下,模式二必须凌驾于模式一?

卡内曼教授:当我们在发生问题而没有找到解决方法时,或者必须违背逻辑和行为规则时,我们的精神就会全神贯注,思维过渡到模式二。但模式一和模式二并不会突然互相转化,因为我们大脑中有一块专门掌管矛盾的区域,让这两个模式之间有一个持续往来的通道。

问题4:大脑中的什么区域牵动这两个模式呢?

卡内曼教授:我想模式二并不隶属于一个特殊的区域管理,尽管它和前额叶有联系。我不想展开这个我知之甚少的话题。

问题5:我们不妨进一步诠释这个问题,如果我们只有模式一或者模式二,我们的日常生活会是怎么样的呢?

卡内曼教授:如果我们只有模式一,我们会变得冲动很多。例如醉酒的状态,这就是模式二被弱化之后的效果。因此,社会生活就不会再有互相妥协的和谐了。动物的情感生活很先进,但我觉得它们并没有模式二的约束。但如果我们只有模式二,那我们的日常生活就什么都不是了,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台低等配置的电脑。

问题6:艺术灵感或直觉,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卡内曼教授:这是从模式一中冒出来的,但却是由企图所驱动的。因为模式二完全有能力带着意图在记忆里搜索,而即使我们停止搜索,有时也能自主地产生灵感和直觉,就像数学家亨利·庞加莱踏上公共汽车的台阶时,突然想到答案的情况。

问题7:心理病理学中遇到的挑战是两个模式的不平衡,也就是说当我们运用了过多的模式一或模式二,就会引发一些问题吗?

卡内曼教授:当然,如果我们长期地去自我批判,直到自己失能,那我们就是模式二使用太多,无法控制模式一了。模式一也会有病态的问题产生,比如强迫症。模式一能快速渗透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模式一不仅驱动我们去开车,也决定了我们的口头禅,决定了我们自己看待外界的视野,它是我们高度整合的记忆,也是我们所创造的历史。这一切都不是模式二处于主导地位的结果。

1.请在文中的横线处补写一个例子,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     
A.交作文前,对文章的论证和语法进行再次推敲。
B.听到“常回家看看”的歌声,想到爸妈和奶奶。
C.雨夜里听到几声凄清的叫声,你知道那是猫叫。
D.象棋教练在学生身边一看就发现了其中的好棋。
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模式一间接连通记忆,没有较强的企图性和有目的性的思考,且不涉及对欲望的诠释。
B.模式一与模式二之间存在持续往来的通道,两者可以转化,但这种转化不会突然发生。
C.模式二更复杂,它控制着思维和行动,它比模式一在人类的发展史中起到的作用更大。
D.模式一可以自然促成艺术灵感与直觉的产生,模式二在这个过程中起不了任何的作用。
3.在这篇学术访谈中,卡内曼教授对问题的回答呈现出怎样的特点?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昨日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三模拟预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艺术至境是指文学创作的最高境界的追求。不同的文学类型有不同的艺术至境追求。一般而言,浪漫主义类型的作品追求意境的营构,象征主义类型的作品追求意象的呈现,而现实主义的作品则追求典型的创造。人类通过这三足鼎立的艺术至境的追求,实现人类自身心理功能知、情、意在文学上充分的表达。现实主义文学通过文学典型形象的创造,使人类的“知”(认识)的心理功能在文学上放出异彩。没有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能不通过典型形象的创造而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笛福的鲁滨逊,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巴尔扎克的葛朗台,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罗贯中的刘备、孔明、张飞,施耐庵的宋江、李逵、鲁智深、林冲,曹雪芹的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鲁迅的阿Q,这些人物的名字成为社会生活中的“共名”而家喻户晓,一代又一代流传下去。现实主义若是不能创造程度不同的典型人物,也就不是充分的现实主义了。

那么,什么是典型呢?过去有许多讨论。

有的说,典型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有的说,典型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别林斯基认为典型是“熟识的陌生人”。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没有揭示出典型的特征。因为用哲学术语来解说典型,总是把问题大而化之,我们可以说不但典型是个别与一般的统一、偶然与必然的统一,实际上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个别与一般的统一、偶然与必然的统一。所以这种典型理论说了等于没有说。至于别林斯基的说法则是一种比喻,我们可以理解,但仍然没有得到确定的说明。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这些说法,都建立在“综合”论、“拼凑”论的基础上,就是说,典型是对同类的许多人相同的行为特点的综合和拼凑。要写一个商人的典型,就必须从许许多多商人身上的相同点去综合,这种理论实际上是类型论,不是典型论。对现实主义作家来说,最失败的事情是把典型写成类型。典型正如黑格尔说的独特的“这一个”,它不跟其他任何人雷同,但又的确有普遍性,在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的地区,都可以发现它的影子。

几年前,我提出一种典型论。我认为典型是具有特征的能够激发人们的美感的人物形象。在这个学说中,“特征”是一个关键词,按德国艺术史家希尔特的说法,特征是“组成本质的那些个别标志”“艺术形象中个别细节把所要表现的内容突出地表现出来的那种妥帖性”。他的理论得到了黑格尔的激赏和发挥,黑格尔后来也提出了“特征化”原则。法国文艺理论家丹纳在他的《艺术哲学》一书中,也特别看重“特征”这个概念,苏联著名作家阿·托尔斯泰对此也有论述。按我的综合和理解,就其外延说,它可以是一句话、一个细节、一个场面、一个事件、一个人物、一种人物关系等;就内涵而言,特征也是一种“悖论”:它的外在形象是极其具体的、生动的、独特的,但它通过外在形象所表现出来的内在本质又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所以,特征是生活的一个凝聚点,现象和本质在这里相连,个别和一般在这里重合,形与神在这里联结,意与象在这里汇合。作家如果抓住了生活中的一些特征(不必考虑在数量上的多少),将其扩大、提升、深化,也就是黑格尔所说的“特征化”(不是综合、拼凑),那么就可能创造出“共名”的、能够引起人们的美感的典型人物来。典型人物的创造成功,哪怕是一个典型人物创造成功,那么你的现实主义也就达到了极致。

(摘编自童庆炳《现实主义文学的审美范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艺术至境追求不同,但最终都指向知、情、意在文学上充分的表达。
B.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无一不在文学作品中塑造了典型形象。
C.用哲学术语解说“典型”,概念宽泛化,无法讲清实质,这种典型理论说了等于没有说。
D.类型论与典型论的确有相似性,但二者无法等同,且典型论比类型论更加成熟更加完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列举多个典型人物形象,引出了“不能创造典型人物就不算充分的现实主义”的观点。
B.在讨论“典型”内涵时,文章先破后立,先分析以往理论的缺陷,然后提出自己的主张。
C.为透彻阐述“把典型写成类型是失败的”这一观点,文章将类型论与典型论进行了比较。
D.童庆炳的典型论以“特征”为关键词,文章末段论述了这个概念的基本特点和理论价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别林斯基认为典型就是“熟识的陌生人”,这一比喻性的解说既形象生动又科学严谨,容易被理解。
B.典型论认为,典型是对同类的许多人的相同行为特点的综合,具有普遍性但又不跟其他任何人雷同。
C.黑格尔十分认同希尔特“特征是组成本质的那些个别标志”的说法,并提出了“特征化”原则。
D.作家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特征来写作并将其扩大、提升、深化,就能创造出“共名”的典型人物。
昨日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三模拟预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唐诗在读者心目中之所以获得那么普遍的荣誉,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语言方面的成就,则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唐诗语言是高度诗化的,又是日常生活的;这种语言的更深的基础,则是唐人的现实生活,唐代从分裂中获得统一,又摆脱了六朝门阀势力的残余,使得唐帝国走上古代封建社会的高峰,一种生活的信念,高瞻远瞩的气概,青春的旋律,少年人的精神,朝气蓬勃地展现在眼前。所谓“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种丰富而健康的生活气息,反映着时代的生活,本身就近于诗。

语言的诗化,正如语言本身所具有的,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它的语法,一是它的词汇。以前者为基础的如五七言形式的成熟,虚字可以省略,新鲜的表现手法等等,使得语句更精炼、更自然、更解放,而后者则是它的丰富的语汇,这些语汇是在诗歌创作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基于生活而形成的。一个诗人写一首诗,很少都同时由他自己来创作诗的形式、诗的语法、诗的语汇等,而是基于前人以及他自己在这方面所累积的无数成果而创作。

所谓诗的词汇,并非在生活的词汇外另外有什么词汇,诗歌中的形象最好是直接从事物本身得来。《诗品序》说:“‘思君如流水’,即是即目;‘高台多悲风’,亦惟所见;‘清晨登陇首’,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这些话至少说明了最平常的真理。而诗坛的普遍繁荣,正是要建立在这最平常的真理之上的,可是一般生活语言中的词汇怎样能成为富于诗意的词汇呢?这仍然是与实际的生活分不开的。

中国封建社会从汉帝国发展到唐帝国,生活内容五百年来没有发生剧烈的变化,只是更成熟地走向封建社会所能达到的高峰而已。在这样长年累月的生活中,累积了生活经验,也累积了生活感受,仿佛一个住了几十年而没有剧烈变化的家乡,其中一木一石,都能唤起生活中的丰富的感受和联想。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个“月”,这个“关”,这个“山”,从秦汉一直到唐代,其中累积了多少人的生活史?它所能唤起的生活感受的深度和广度有多么普遍的意义!正是这样,这首诗才能如此形象而典型地被歌唱出来。且不说一首完整的诗,就仅仅“关”“山”“月”这三个字连在一起就会产生相当形象的联想。这难道不是唐人普遍的感受吗?

正如“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这个“柳”又是何等地为生活所熟悉。然而,诗化的过程也不单纯是生活的熟悉,正如上层建筑与基础的关系一样,一个民族心理和特征的形成,既取决于他的生活,也渊源于他的文化传统。从《小雅·采薇》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到《古诗十九首》的“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柳”的形象开始是偶然地而非很普遍地在诗中出现。然而“柳”已经与“春天”、与“游子”结下了不解之缘,同时也逐步深入于人的情感世界。《三辅黄图》说:“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陶渊明则自称五柳先生,王恭则被人称道为“濯濯如春月柳”,而“柳”在诗中大量地出现,则仍要到北朝《折杨柳歌辞》出现之后,接着隋、唐进入了统一,随着春风得意的时代,随着游子以至边塞的生活,“柳”就成了生活中最富于诗情画意的联想,它是生活也是诗的语言。直到今天,我们还有“五九六九,沿河看柳”的生活谚语。如果说这也可以算是广义的民族形式,我们能学习的就更多了。

“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寒雨连江夜入吴”“鸬鹉山头宿雨晴”,一直到“清明时节雨纷纷”“江雨霏霏江草齐”,这个“雨”也不过就是普通的雨,然而到了诗歌语言中,它又逐渐形成为多么富于联想的一个词汇,而它的丰富性、普遍性,也是直到唐代才更为突出的,所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正如上文中提到的“关”“山”“月”,这里的“雨”“柳”“酒”“关”这些词汇的出现,也就无怪乎它之成为最富于感染力的赠别诗了。而“客舍”的旅人之情,“青青”的欣欣之意,与那最后二句的巧妙构思,交织成阳关三叠的歌唱。而从此“渭城”也就被赋予鲜明的诗意,所谓:“生寻野渡寻无归,雁带斜阳入渭城。”

这样诗与生活的反复交织充实着丰富着诗的词汇,唐代诗人们以豪迈的生活信念,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吸取着创造着这些词汇,这就使诗歌的语言步入更为鲜活广阔的天地。

(摘编自林庚《唐诗的语言》)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诗语言是高度诗化的,又是日常生活的,这是唐诗在读者心目中获得普遍荣誉的重要原因。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反映了当时丰富健康的生活,这种生活本身就是诗。
C.随着唐代语法的发展,五七言形式的成熟、虚字省略、新鲜的表现手法等等都体现并促进了诗歌语言的诗化。
D.“五九六九,沿河看柳”的谚语虽不是严格的诗句格式,但能说明“柳”到今天仍然贴近我们民族的生活经验。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朝时期,社会从乱局转入大一统,精神气质如少年般健康、昂扬,以此为基础,诗歌的语言也迎来大发展。
B.作者赞同《诗品序》对“思君如流水”等诗的分析,认为有诗意的词汇往往既要借鉴经史典故,又取材于现实生活。
C.一代代人在长年累月的生活中不断累积经验和感受,当唐人读到诗中的“风”“月”“关”“山”,便能唤起丰富形象的联想。
D.唐诗与生活的不断交织丰富着诗的词汇,诗人们不断创造和吸取这些词汇,使得唐诗语言既高度诗化又广阔鲜活。
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四段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B.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C.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D.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4-05-23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嘉祥外国语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我求学的时期,一些研究人员就已经证明蜜蜂和一些其他的昆虫会表现出智力行为,但是大部分人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比如,蜜蜂会数数,能掌握相同和不同的概念,通过观察同伴学会一些复杂的任务以及了解自己身体的尺寸——这在人类中属于一种和意识相关的理解能力。它们似乎也能感受喜悦和痛苦。换言之,现在看来至少包括蜜蜂在内的一些种类的昆虫——也有可能是全部昆虫——都拥有感知能力。

目前已经有一些认知偏差测试可以用来评估一些活体动物的精神状况,比如圈养的大鼠。这些测试的本质就像是一条谚语的翻版:悲观者会认为半杯水几乎是空的,而乐观的人会认为半杯水几乎是满的。我和合作者决定也给蜜蜂开发一个类似的测试。

我们训练一组蜜蜂形成了蓝色和糖水奖励的联想记忆,而绿色对应着没有糖水奖励,另外一组则相反。随后,我们向蜜蜂展示一种绿松石色,颜色介于蓝色和绿色之间。在一部分幸运的蜜蜂看到绿松石色的前一刻,我们给予了它们意想不到的糖水奖励,而另一部分蜜蜂没有奖励。在实验前是否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糖水奖励,能决定蜜蜂对这种不明确刺激的反应。那些得到了意外糖水奖励的蜜蜂会比其他蜜蜂更快靠近绿松石色。这项测试表明,当蜜蜂接受一个意外的奖励后,它们会拥有乐观的心态。研究人员发现,这种状态和多巴胺这种神经递质有关,它会让蜜蜂对不确定的刺激更加乐观——蜜蜂会认为这种颜色更接近蓝色或绿色,将它和奖励联系在一起,就像训练时一样。

另外一项研究表明,蜜蜂不仅存在乐观的情绪体验,还能体会玩耍的乐趣。我们将一个活动场和一个熊蜂蜂巢连通,活动场的一侧有可以被移动的球,而另一侧的球则不能被移动,不过中间有一条畅通无阻的通道继续延伸到一个饲喂点,在里面熊蜂可以自由获取糖水和花粉。这些熊蜂会想尽办法一次又一次回到游戏区,在那里随意将球推向任何一个方向,尽管它们很长时间内都不会有糖水奖励,附近也没有充足的食物——似乎这个活动本身就很有趣。这种情形与其他研究人员在脊椎动物中发现的情况一致,相较于年长的个体,年轻个体更容易被球吸引。此外,雄性个体玩耍的时间会比雌性个体更多,这可能是因为雄性熊蜂不需要为蜂群工作,有更多的闲暇时间。这些实验不仅非常精巧,还为研究蜜蜂拥有积极的情绪样状态,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所有这些研究也引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问题,那就是蜜蜂也许拥有感知疼痛的能力。研究人员想要通过实验来验证这个问题,但也会因此陷入一个道德因境:如果实验结果支持这种观点,那么研究可能会改善数万亿只野生和饲养昆虫的现状。

如果有一些昆虫有知觉,且可以感受到疼痛,真实的情况可能也确实如此,那这一发现会有什么意义呢?有时候,我会被提问类似这样的问题:这是否意味着我不应该拍死落在手臂上的蚊子,即使它可能会让我患上危及生命的疾病?不,其实不是这样的。如果死亡是瞬间的,比如你一巴掌拍死皮肤上的蚊子,那么蚊子遭受的痛苦可能会很小。而如果用放大镜点燃蚂蚁,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一些资助机构经常鼓励研究人员从事昆虫而不是脊椎动物研究,部分原因是这类研究没有伦理道德问题上的顾虑。

为了生存和获取食物,我们几乎不可避免地会杀死其他生物。考虑到受影响的昆虫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拥有感知力,我们都应该尽到道德上的义务,尽量减少它们的痛苦。

(摘自拉斯·奇特卡《昆虫的内心世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蜜蜂和一些其他的昆虫会表现出智力行为,这一观点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因为在当时它还只是少部分研究人员的猜想。
B.“悲观者会认为半杯水几乎是空的,而乐观的人会认为半杯水几乎是满的”,这条谚语的意思是认知偏差测试有待科学验证。
C.在蓝色和糖水奖励的联想记忆测试中,研究人员发现:多巴胺这种神经递质的产生与否,是蜜蜂能否拥有乐观情绪的决定因素。
D.在作者看来,一巴掌拍死皮肤上的蚊子和用放大镜点燃蚂蚁,这是我们对待昆虫的两种不同性质的行为,不可混为一谈。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A.糖水或花粉的意外奖励,是蜜蜂产生情绪样状态的相关因素。
B.在球不可移动的条件下,饲喂行为才会对蜜蜂情绪起到作用。
C.推球玩乐的过程中,饲喂点的奖励对蜜蜂的吸引力有所减弱。
D.可被移动的球能让蜜蜂体会到玩耍的乐趣,拥有积极的情绪。
3.伴随着对昆虫感知能力发现的过程,研究人员很可能因为伦理道德的顾虑而陷入两难困境。假如你是需要继续研究的科学工作者,你会如何说服自己继续研究?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自己的思路。
2024-05-22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大数据精准教学联盟高三第二次统一监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如果有一些昆虫有知觉,且可以感受到疼痛,真实的情况可能也确实如此,那这一发现会有什么意义呢?有时候,我会被提问类似这样的问题:这是否意味着我不应该拍死落在手臂上的蚊子,即使它可能会让我患上危及生命的疾病?不,其实不是这样的。许多家畜可能也是有感知能力的,但人类并没有因此不再屠宰它们。不过人们也意识到,应该最大限度地减少它们的痛苦。如果死亡是瞬间的,比如你一巴掌拍死皮肤上的蚊子,那么蚊子遭受的痛苦可能会很小。而用放大镜点燃蚂蚁,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应该如何对待昆虫也值得关注。一些昆虫会传播一些致命的人类疾病,因此研究如何控制这些昆虫就显得尤为重要。但一些研究会切除昆虫的四肢,将它们埋进热的熔蜡中,再打开头囊露出大脑,将电极插进一些特定的部分,而所有这些都是在没有麻醉昆虫的情况下完成。

有时候,我在和一些科学家谈论这个话题时,他们会反驳说还没有无可辩驳的证据能证明昆虫可以感受到这样痛苦的折磨。但是考虑到我们已经了解一些昆虫也会有疼痛体验,反过来,我们是不是有理由确定一个侵入性的实验手段是否真的不会造成痛苦?目前,我们迫切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来解决这个问题,以及鉴定和开发出合适的昆虫麻醉剂。

在饲料和食品工业中,使用的昆虫数量规模要比实验室多得多。每年有超过亿万只的蟋蟀、黑蝇、黄粉虫和其他昆虫被杀死,而且这个行业还在迅速地扩张。昆虫养殖经常被吹捧为是传统畜牧业(如牛或者鸡)的友好替代品,可以部分或完全替代人类日常饮食中的脊椎动物肉制品。昆虫养殖的另一个优势是,它们不像牛和鸡那样存在伦理道德上的顾虑。一些昆虫养殖公司还会特意宣传昆虫缺少感知疼痛的能力。

这种宣扬明显是不正确的,尤其对于科学家已经在实验中测试过的一些昆虫物种。科学研究显示所有用来杀死养殖昆虫的方法——包括烘焙、蒸煮和微波加热,都有可能给昆虫带来强烈痛苦。实际上,昆虫养殖业中大部分的昆虫并没有用来代替人类对脊椎动物肉类的消费。相反,大多数被杀死的昆虫都被用于喂养其他供人类食用的动物,如鲑鱼或鸡。换句话说,昆虫养殖正在推动而不是取代传统畜牧业。

遗憾的是,从伦理上讲,素食主义者可能也需要担忧昆虫的状况。我们食用的植物中有很多也是昆虫喜欢的,它们会啃食植物的叶子、根、蔬菜和果实。为此,全球每年会用掉数百万吨的农药来杀死昆虫,以简化廉价的素食食物生产流程,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这些杀虫剂会让无数昆虫经历持续几天的缓慢中毒后,最终死掉,而杀虫剂还可能杀死很多其他的动物。

植食性昆虫并不是杀虫剂的唯一受害者。目前已有充分的研究证明,新烟碱类杀虫剂会对蜜蜂造成不良反应。虽然,这种杀虫剂在花蜜和花粉中的实际浓度很低,不会直接杀死蜜蜂,但它们会影响蜜蜂的学习、导航、采集效率和繁殖成功率,进而严重影响野生蜜蜂的种群数量。我们应该对蜜蜂遭受的危害感到担忧,因为蜜蜂是益虫,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重要的益处:它们能为我们的作物和花园里的花朵授粉。这也是应该禁止或至少严格限制杀虫剂使用的一个原因:这些杀虫剂有可能让蜜蜂和其他昆虫遭受巨大的痛苦。

为了生存和获取食物,我们几乎不可避免地会杀死其他生物,即使我们所处的行业决定了我们不会直接去杀害它们。考虑到受影响的昆虫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拥有感知力,因此无论是在实验室、饲料和食品农场,还是在农业环境中,我们都应该尽到道德上的义务,尽量减少它们的痛苦。

(摘编自拉斯·奇卡特《昆虫的内心世界》,谭垦译)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研究人员在实验中使用的一些实验方法,有可能会给昆虫带来强烈的痛苦。
B.昆虫的加工不存在伦理道德的顾虑,这是昆虫养殖业与传统养殖业相比的最大优势。
C.养殖业中的昆虫大部分被加工成了其他动物的饲料,并未直接用于替代传统畜牧业。
D.杀虫剂在农业中的大规模应用,不只消灭掉了有害的昆虫,蜜蜂等益虫也深受其害。
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是否应该拍死落在手臂上的蚊子的假设,作者给予了肯定的回答,但也强调不能有意增加它们的痛苦。
B.目前尚没有相关研究能表明昆虫拥有疼痛体验,因此科学家还需要围绕这个问题开展更多的、深入的研究。
C.相较于昆虫,人们更认可牛或鸡等家畜具有疼痛感知能力,并为食用这些肉类产生了巨大的伦理道德负担。
D.作者认为,人类的食物来源于其他生物,为满足自身生存需要,人类不可避免地会用痛苦的方式杀死其他生物。
3.在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人类对于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应如何尽到道德上的义务?请根据本文概括说明。
2024-05-22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学考大联盟高三三模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宋代起,宗族零星地被组织或复兴起来,父系原则、儒家对亲族关系稳定的尊崇、土地所有制经济等,都为族人结盟提供了刺激。鉴于强大的血缘群体可以提供有效的地方保障,因此社会动荡对这些行为的刺激就更为经常了。广义地说,宗族在南方更普遍,因为数百年前的移民经常定居在那些有大量无主荒地的地方,以便后代子孙留在附近,也便于附近族人相互帮助。到12世纪,福建已存在实质性的宗族,而13世纪,浙江的某些地方也有这样的宗族。在长江北岸的安徽桐城,宗族在明朝后期被组织起来,那些成功的官员也会把族产和宗学纳入其家族生存和发展战略之中。

到明中期,全国某些地区的宗族制订出了很多详细的制度来控制和规范族众。比如在江西某地,宗族制订了一套族规,给族长极大权威以解决争端、强迫依顺。这一趋势出现在此时,表明它是受到社会上同时存在的乡约思想的影响,而乡约是宋代一些文化人倡导的一种地方联合体形式,目的是为了更新道德。乡约的成员得同意改正各自的缺点,及时为解决彼此的困难提供帮助,用开除来制裁不合作者。在明中期,王阳明又用了这个字来指称他要建立的、作为平定叛乱计划一部分的社会基层组织。他的弟子进一步将此作为集合村民进行宣讲的基地,他们用口语力劝村民行善。对于儒家学者来说,他们有充分的哲学理由努力进行这种道德教育。

乡约和宗族使文化人和普通人走到一起,弥补了双方的差异,使之能跨越阶级界限而共享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百姓在被某种东西约束着,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必然被别人利用或被推入损害其利益的境地。尤其是宗族对于普通族众有着真正的切身利益,因此所有成员都支持它。甚至因为增加了地方居民与士绅的接触,乡约也对本地居民有了实际意义。

(摘编自《剑桥插图中国史》,[美]伊沛霞著,赵世瑜译)

材料二

传统社会本是一种习俗社会,一切成训习俗,都是世代相续,口头相传,从没有见之于文字,见之于契约。尤其是农村,只讲礼而不解法,只讲情而不讲理,成文法则的发展尤其迟缓。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农民,还不知法则为何物,只依照他们的父祖遗传,社会习俗去生活。不过口头的传授,一来并不清楚,二来易于遗误,所以十里不同俗,百年以后也许面目全非,甚至违反原来的意向。尤其是比较先进的社会,人类关系日多,行为标准日杂,假使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成文的标准,恐怕社会秩序更不容易维持,社会合作更不容易取得。二十世纪初的农村,除了中国以外,欧美日本都已有具体的方案,严密的组织,一则便于仿行,二则便于持久,三则便于由小而大,向上发展。一村之间还可以口头相传,世代相守;十村、百村、千村、万村之间,便不能不有比较具体的法则,成文的法则。由人民自动主持,人民起草法则,在中国历史上,宋代《吕氏乡约》实在是破天荒第一遭。当然《吕氏乡约》并不是全体人民的手笔,全体人民也不能起草共同的契约,吕氏兄弟只算是乡约的发起人,起草员,而全约人民才算是乡约的主人翁,实行者。

(摘编自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历史上,那些移民南方的百姓更倾向于通过族人结盟来得到血缘群体的相互帮助。
B.明中期某些地区的宗族制定了详细的族规,由此可看出“乡约”思想对宗族的影响。
C.对于普通族众而言,个人需要服从于宗族权威,但同时宗族也会给予个人利益保障。
D.《吕氏乡约》的出现具有开创性意义,标志着中国传统社会已完成法则社会的转型。
2.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围绕宗族与乡约展开论述,指出了二者在传统社会结构里对普通百姓的影响。
B.材料二从传统社会的本质特征出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吕氏乡约》的价值。
C.材料一第二段由讨论宗族过渡到乡约话题,强调了乡约这一基层组织出现的必然性。
D.材料二在阐释传统习俗社会特征时,与二十世纪初国外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从宋代起,传统宗族社会得以不断发展,除了土地所有制、迁徙移民等方面的原因,也与官员和文化人有意推动有关。
B.材料一中的两处加点词“他们”在文中均指王阳明及其弟子,他们致力于将乡约发展为具有教化功能的道德宣讲基地。
C.相较于成文法则,成训习俗主要由口头传授,表意含混且容易遗误,因此不利于传统社会秩序的维持与分工合作的形成。
D.材料二中的《吕氏乡约》与材料一中的某些宗族族规都属于成文法则,二者都以强制规范组织成员的言行为基本宗旨。
2024-05-2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大数据精准教学联盟高三第二次统一监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根据儒家提倡的理论,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有资格担负国家管理任务,操行是任命官员的重要依据。然而,封建社会的结构和这些理论的某一方面存在着矛盾,即儒家提出的强调操行之重要性的成就模式与封建制度特有的出身模式发生冲突。如果人的出身决定一切,那么操行和成就就没有任何关系。除非所有贵族都是高尚聪慧之人,否则,这些理论是不公正的。孔子及其门徒强调国家应该由有德者管理,如尧、舜。这是他们的乌托邦,然而,他们对此无能为力、爱莫能助。

另一方面,孔子促进了阶级结构和社会变动的一定变化,即给予平民接受教育的机会,过去这仅仅是贵族的权力。他培养了一批平民并使之成为士,从而有资格跨入仕途。当贵族不再垄断知识时,平民就有了参与社会变动的机会。在这一法则下,当一个人学而优则仕,对君子操行的培养是有实际价值的,即提高地位改变角色。然而,他们进入的仅仅是下层政体,巨室豪族依然控制着整个社会。

处于战乱状态的周末时期发生了更为根本的变化。经过政治斗争的激烈活动,封建主义秩序如果不是完全被破坏也是被大大削弱。当拥有权力的贵族不再敬重封建制度体系时,上层政体就被颠覆了。同时,社会的最底层也发生了变化。一批杰出人才对不同国家的统治者产生影响,并进入了上层阶层。许多著名的知识分子被尊为统治者的座上宾或老师,如子夏、荀子、邹衍和其他学者,尽管他们不是政府指派的官员,但是他们拥有高位厚禄,而另外一些出身平民的人则成为国之将相。赵翼指出,出身低微的人达到如此高位,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荀子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定义了这一状况。先前,孔子或其他人认为,君子或者是有德者,或者指有地位的人,或者两者兼有。然而,荀子给出的新定义几乎完全忽略了地位因素,他着重强调操行这一方面,也就是指个人修身。在其作品中我们读到: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

汉朝再次发生变化。除少数王侯外,多数官爵均非世袭。巨室豪族不能垄断权位。尽管还没有正式的公务员考试,但原则上,官爵依照德才授予。那些有突出学术成就的博学之士的学生被任命为官员,知名学者分门别类地被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官员推荐,如德、智、义纯孝或者杰出才能等类别。另外,享有特殊声誉的学者有时会因为特殊法令而被拔擢。正是通过这些方式,社会变动的正式渠道才得以建立。

通过一套合理的考试体系,以形成一种有利于并规范自由竞争的机制,但是这一机制直到隋唐时期才建立起来。理论上说,这种机遇对大部分人是公开的。这是择优选能的最合理的措施。一般认为,能者都能够通过考试;反过来说,如果考试失败,说明此人还没有足够的资格和能力。这一普遍原则至少达到了一个目的:它使社会变动的实际程度和理想模式之间的差异最小化。

(摘编自瞿同祖《中国阶级结构及其意识形态》)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与封建社会的结构存在冲突,儒家提倡的重视操行的理论在当时没有实际价值。
B.孔子给予平民接受教育的机会,打破了贵族对知识的垄断,促进了阶级结构的变动。
C.来自社会底层的人才开始进入上层社会,使得封建主义的秩序发生更为根本的变化。
D.汉朝和隋唐时期,官方都建立了一套对社会大部分人公开的、择优选能的正式机制。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多处提到儒家理论及实践,以此表明儒家在古代阶级结构和社会变动中的影响。
B.文章以时间为序梳理了不同时代社会结构变化的大致特征,同时分析了变化的原因。
C.文章第三段引用荀子作品内容,是为了证明当时人们对操行的重视远远超过了地位。
D.文章通过对隋唐开始建立的考试制度的辩证分析,揭示了规范“自由竞争”机制的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中用了“乌托邦”一词,表明孔子及其门徒关于国家应由有德者管理的想法在当时具有理想主义的色彩。
B.子夏、荀子和邹衍等人的经历,说明当时社会已突破了“出身决定一切”的固有模式,平民藉由才德也可身居高位。
C.由《陈情表》一文中李密被举荐和征召的经历可知,本文提到的汉朝官爵授予的某些机制在之后的晋朝也依然存在。
D.隋唐时建立起来的这一套考试体系,可以视为最合理的人才选拔措施,也是最符合孔子及儒家理想的社会变动模式。
2024-05-2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学考大联盟高三三模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仰望星空(节选)

黄传会

二〇二〇年七月二十五日。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五、四、三、二、一,点火!”

十二时四十一分,一团烈焰喷薄而出,撼天动地的轰鸣声响彻海天,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托举着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腾空而起。

火箭飞行三十六分钟后,与探测器分离——在距离地面五百千米高度,为探测器提供了大于第二宇宙速度的初始速度,探测器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带着中华民族千年期盼,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踏上了四亿多千米、二百零二天的漫漫征程,向着火星迸发。

整个文昌航天发射场还沉浸在喜悦之中,中国首次火星探测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的手机短信提示音响了,他打开一看——短信是孙家栋院士发来的:“视贺成功!”

尽管只有简单的四个字,却饱含着孙家栋对天问一号的高度关注。

张荣桥禁不住心头一热,默念着:“孙老啊孙老,天问一号寄托着您多少期望,凝聚着您多少心血……”

他在仰望着星空,他在久久地仰望着星空

我们无法知晓孙家栋院士每次仰望星空时,日月里辰会在他的脑海中如何重新进行组合、排列、运行,他的心灵又会怎样地火花四射……

人类的飞天探索遵循由近及远、由无人到有人的发展规律。在开展地月范围航天活动同时,人类将触角延伸到了地月系之外的行里际空间。一九六〇年三月十一日,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深空太阳探测器先驱者五号,到二〇一八年的近六十年间,除月球探测外,各国和组织共实施了一百二十七次深空探测任务,在探测对象上,已覆盖太阳系各类型天体。一九七七年,美国发射的旅行者一号探测器已经飞行了四十三年,飞离地球二百一十亿千米,成为深空探测标志性成就。

作为一名“飞鸟型”战略科学家的孙家栋,飞得更高、更远、更深是他永远的梦想……

二〇一〇年八月,孙家栋联合徐国迪、王礼恒、沈荣骏、王永志、张履谦、戚发轫、龙乐豪几位院士致信中央领导,提出我国载人航天向深空发展是必然的趋势。二十六家单位共五十一名专家组成论证组,开展“深空方案”论证。“深空方案”的总体目标是:以火星为重点,统筹开展太阳系天体探测,形成探测太阳系各类天体的能力,取得重大科学成果,在深空探测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一想到火星,孙家栋那双眯缝着的眼睛,顷刻间便闪闪烁烁,光芒四射。

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被称为地球的“姐妹星”。人们对火星格外青睐的原因是,在火星上发现了海岸线遗迹、河道痕迹、湖泊冲积扇等流水地貌痕迹。这些表明,火星可能在几十亿年前曾经有过大规模的液态水。有水,就代表着有生命存在的可能。火星是目前人类除地球以外研究程度最高的一颗行星,用空间探测器探测火星,几乎贯穿整个人类航天史。

“考虑到我国的火星探测起步晚了,应有更高的起点。有风险、有难度,但我们已经基本具备了这样的技术条件。目标高一些,能激发大家的激情和创造力,我们努努力、踮踮脚、伸伸手,是一定有可能实现的。”

孙家栋的建议获得了专家的一致赞同,为中国火星探测画出了最佳路线图。

火星,二〇二〇,中国即将到来!

工程建设过程中,张荣桥他们遇到问题时经常向孙家栋求助,孙家栋成了他们心目中的“定海神针”。孙家栋说,解决难题就需要创新,解决了难题就是发展。这些年来,我们通过重大工程的研发实现来解决难题、提升能力,促进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这就是我们开展火星探测工程最根本目的和意义之所在。

有一次,孙家栋问张荣桥:“火星探测器使用的元器件一共有多少个?”

“十五万个左右吧。”

“火箭使用的元器件呢?”

“也差不多是十五万个。”

孙家栋说:“所以,你这位工程总设计师,在天问一号发射的那一刻,要保证所有的设备设施都完好、所有的操作都精确到位。这就如同一个交响乐团的总指挥,要把控好所有的乐手,让所有的乐器共同奏出一曲美妙的乐章。”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也将演奏出一曲美妙的《深空交响曲》。深空探测孕育出的精神,将成为人类一笔丰厚的财富。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写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时,用了“喷薄而出”“撼天动地”“腾空而起”等词语,渲染了火箭发射时的气势,饱含自豪之情。
B.孙家栋院士发来短信,体现了孙老对天问一号发射的高度关注,侧面反映了此次发射成功的重要意义,引出下文天问一号的研究过程。
C.作者插入以美国为代表的各国深空探测研究的开展过程和成果,主要为了从侧面反映我国当时在此领域的落后状况,表达作者的忧虑。
D.本文在叙述天问一号研究的过程中,多次插入了对孙家栋院士的语言、神态等描写,使人物形象更丰满,也丰富了文章的表达方式。
2.天问一号火星探测研究过程孕育了怎样的科学精神?请根据本文加以概括。
3.文中孙家栋院士“仰望星空”的细节描写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4-05-18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燕博园教育集团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202212月,美国《科学》杂志公布202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云南大学胡风益教授团队培育出多年生稻研究成果成功入选。这是当年中国唯一入选,也是全世界农业类唯一入选的科学突破。多年生稻利用多年生非洲长雄野生稻与一年生亚洲栽培稻进行种间远缘杂交培育而成,可实现“一次栽种,多次收割”。业内专家称其是“水稻生产的又一革命”。

近百年来,我国的农业科研工作者在水稻育种上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为世界粮食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科研育种永远没有终点,农学家从稻田中洞见了新的问题:一方面,水稻生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耙田栽秧,但目前农村劳动力匮乏;另一方面,农机装备的广泛使用会耗费原料,污染环境,经常性的翻耕也会加重水土流失。如果能让水稻连续生长好多年,不就能大大减轻农民的耕作负担了吗?抱着这样的愿景,胡风益教授团队踏上了前所未有的探索之旅。

他们发现,培育多年生稻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利用具有深根系的多年生野生稻从头驯化,二是利用现代栽培稻与其多年生野生近缘种进行杂交。显然,后者更加切实可行。想要通过杂交手段让水稻拥有多年生长的“优秀品质”,首先要找到合适的“父母”,经多次试验,科学家们最终将泰国优质籼稻“RD23”作为母本,让其与父本长雄野生稻进行杂交。通过幼胚挽救的方式,杂交子一代F1成功发芽出苗。但这只是个开始,2003年,经过潜心研究,胡风益团队终于弄清楚了野生稻地下茎无性繁殖和多年生特性的规律,多年生稻育种的下一步也有了明确的方向。

如今,曾经的设想已然成为现实。“多年生稻23”“云大25”“云大107”等适应多个生态区的多年生稻品种已通过云南省审定。不用翻耕播种,多年生稻的地下茎在越冬后能够再次生长为新苗,真正实现了“一种多收”。

多年生长的难题已经攻破,但想让多年生稻真正投入生产应用,还要兼顾其产量与品质。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胡风益团队又经历了一个漫长艰辛的历程。

前期的种植材料由于拥有浓厚的“野生血脉”,地下茎和稻苗恣意生长,结实率极低,根本无法投入农业生产。胡风益团队提出新的目标——育出宿根(茎)聚集、多年再生、产量稳定的多年生稻品种。为此,科研人员长期扎根田野,在千万株稻子里精挑细选、反复试验。在一个个朝夕更替、四季轮转中,多年生稻静静地发芽成苗、抽穗结实,持续“进化”。2018年,终于迎来了第一个阶段性成果:粳稻“多年生稻23”通过品种审定,成为全球第一个能够进行商业化生产应用的多年生作物品种。2020年,多年生梗稻“云大25”和“云大107”一同通过品种审定,并在多个适宜区域进行技术推广,表现良好。

多年生稻带来的最大的变化就是减少生产环节,降低生产成本。据测算,其每亩每季可节省种子2-3公斤,亩均节省人工5-6个,每季亩均节省生产成本600元左右。此外,多年生稻还有一个优势——养护农田生态环境。相比于普通水稻,多年生稻割完之后又会像韭菜一样长出来,并不需要重新播种,使农田生态系统得到了一丝“喘息”的机会。

然而,多年生稻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会带来虫草害的威胁,现有的品种类型较少,抗旱耐冷的能力需加强等。对此,师生们正在加紧推进实验,进一步选育更具抗性且适应不同生态区的新品种,并结合各地生产环境探索本地化的栽培技术和生产模式。

(摘编自郜晋亮、赵艺璇《多年生稻:水稻生产的又一革命?》,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水稻育种工作虽取得突破性成就,也造成了劳动力匮乏、耗费原料、环境污染等新问题,多年生稻培育工作迫在眉睫。
B.研究者们选择杂交手段培育多年水稻,除了其更加切实可行外,还因为这种手段更能让水稻拥有多年生长的“优秀品质”。
C.多年生水稻“一次栽种,多次收割”,既减少了生产环节,降低了成本,又养护农田生态环境,可以说是水稻生产的一次革命。
D.研究者们加紧推进实验,选育新品种,探索适合的栽培技术和生产模式,解决了多年生稻受虫草害威胁、品种类型较少等问题。
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头提到多年生稻研究成果成功入选美国《科学》杂志202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一事,突出了这项成果的地位和学术价值。
B.第三段中的“优秀品质”“父母”和第七段的“喘息”,使用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与第三段中的“RD23”具有明显的不同。
C.本文多次提到多年生稻培育过程中科研团队面临的困难和攻克难关的过程,体现了科研工作者敢于挑战、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
D.作者在介绍多年生稻带来的变化时,主要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准确客观,科学严谨,具有说服力。
3.胡风益教授团队是如何一步步展开研究攻坚工作,最终取得多年生稻的研究成果的?
2024-05-1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燕博园教育集团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