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3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植物为人类和其他动物提供食物和住所,还能调节气候,给地球带来生机和活力。但由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地球上的物种正在加速灭绝,植物也不例外。据统计,从1753年至2018年,全球范围内已经有571种种子植物在野外灭绝。一种植物的消失,对我们来说,并不仅仅是单一物种的消亡,也将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地球上的生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一种植物的灭亡可能会导致几十种伴生物种的消失,植物的大量灭绝将会动摇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塔基。在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由于遗传基础狭窄而引起的粮食安全事件。拥有相同基因的植物,一旦遭受疾病侵袭,很容易全军覆没。有专家认为,从野生植物的基因中或许能找到解决办法。如籼稻是由野生稻驯化而来的,在漫长的驯化过程中,籼稻获得了人们所期望的性状,但也失去了部分野生稻特有的基因,其中包括抗病虫、抗逆、高蛋白含量等优良基因。因此,对于育种专家而言,不适合食用的野生稻可以为改良栽培稻储备丰富的基因源,对解决粮食安全、维护人类生存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为了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科学家想出了建造植物诺亚方舟的方法,将野生植物的种子提前保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现在,很多国家都在努力建设自己的种子库。而坐落于云南昆明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是我国重大科学工程、亚洲最大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种质资源是指有活力、有生命力、可以传递给后代的遗传资源,如植物的种子。种子大约出现在3.6亿年前,是陆地植物在与环境相互适应的过程中不断演化出的高度复杂而精妙的结构,包含植物的全部遗传信息。通常,成熟的种子会在适宜的条件下开始萌发。但有时,种子也会因进入休眠状态而无法萌发。造成种子休眠的原因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种子自身的原因,如胚胎还需要继续发育或被种皮密封而未能获得足够的水分和空气;另一种则是外部原因,种子已充分成熟,只因环境不具备萌发所必须的条件而被迫处于暂时停顿状态。这两种因素既可以单独作用,也可以复合作用,使种子进入不同深浅程度的休眠状态。种子的休眠特性是一种植物特有的生存策略,可以让植物适应环境,在最适宜的条件下萌发生长。正是因为这一特性,才使建立种子库、通过保存种子来保护植物多样性的方案成为可能。

为了保证种子能长久保存,首先要尽量采集成熟度较好且饱满度较高的健康种子。种子采集通常从容易采集的区域入手,逐渐延伸到更偏远的地区。种子被采集回来后,还要对其验明正身,核查种子与标本、数据表、DNA材料、照片等是否一一匹配,并初查种子的质量状况。其次,要创造适宜的条件将种子保存起来,尽可能使它们延年益寿,以便日后需要的时候再次利用。对于大多数种子而言,高温高湿环境会加速其萌发过程,促进种子的呼吸作用,加速物质代谢,也会导致出现霉变等问题。相比之下,种子更喜欢干燥低温的贮藏环境。大量实践数据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种子的含水量每降低1%或储藏温度每降低5℃,种子的储藏寿命可延长一倍。实际操作中,种子会被放置在空气相对湿度为15%的干燥间进行脱水,这样做是为了让种子的含水量下降到安全范围之内。如果种子的含水量超过安全范围,过多的水分就可能成了种子的心腹之患,在低温下形成大冰晶,破坏细胞膜结构,导致种子失去活性。

保存种子最重要的意义,是为了将来有一天能够重新使用,也就是把沉睡的种子唤醒,使原本处于休眠期的种子正常萌发。为此,要周期性地给种子做萌发实验。一般情况下,在种子送入冷库一周后,就可进行初次萌发实验,萌发率在75%以上即视为合格。接下来,每隔5-10年,就要从冷库中取出一部分种子进行萌发实验,监测种子的活力情况。

理论上,对于冷库中处于休眠状态的种子,只要打破休眠条件,就能刺激种子萌发。但实际上,经过干燥、低温保存后的种子,也可能会出现一些特别的反应。比如一种叫白楸的植物,它的种子冷藏后便不能萌发。遇到这种情况,研究人员会先利用能将活细胞代谢产物染色的化学试剂进行染色实验,判断种子是否还具有活力。染色结果显示,白楸种子并没有失活。切片观察后发现,原来白楸种子的含油量特别高。冷藏之后,种子细胞内的油脂发生凝固,而在进行萌发实验的25℃的条件下,凝固的油脂没有熔化。当把环境温度升高至45℃时,种子细胞内的油脂仍处于凝固状态。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种子才逐渐萌发。简单地说,这类种子被冻僵了,需要给它泡热水澡,才能够苏醒过来。

另外,还要充分考虑植物原始的生长环境。比如,青藏高原的昼夜温差大,所以要把来自这一地区的种子放在培养箱里面,模拟白天温度高、晚上温度低的环境,通过变换温度,让它们能够萌发。

总之,我们希望种子能在种子库中一直沉睡,又希望它们在需要的时候能被轻松唤醒。这一点无论对种子还是对现有的保存技术而言,都充满挑战。直到现在,种子库中还有某些种子处于一睡不醒的状态,试过多种办法仍不能使其萌发。但这也正是物种保护工作的乐趣之一——通过工作中观察到的各种现象,进一步了解自己要保护的对象,窥探大自然的秘密。

(摘编自谭治刚、蔡杰《种子库:植物的诺亚方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全军覆没”在文中指有相同基因的植物受疾病侵袭,导致其伴生物种消失的现象。
B.“验明正身”在文中指的是初步检查种子的质量状况,是种子入库前的第一道程序。
C.“心腹之患”在文中指种子的内部含水量过多,种子在低温时有失去活性的潜在危险。
D.“一睡不醒”在文中指我们希望种子经过干燥、低温保存后,能在种子库中一直沉睡。
2.根据材料中白楸种子萌发实验的相关图文,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冷藏后白楸种子的细胞内油脂凝固,由此可见,现有保存技术在改变种子外部环境的同时,也有可能引发其内在状态的变化。
B.温度为45℃时白楸种子不萌发,随着温度进一步升高,它才开始萌发,因而当种子未被“唤醒”时,不能简单判断其已失活。
C.白楸种子被“唤醒”后的萌发率即使达到最高值,也较冷藏前明显下降,这提示我们有必要在采集时确保种子的数量足够多。
D.实验中白楸种子的萌发率在55℃时最高,然后随温度上升而下降,这说明种子在萌发时若超过一定温度会再次进入休眠状态。
3.下列选项,和文中画线句使用的说明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关于经济发展中的泡沫,曾经有非常著名的经济学家认为,它就像喝啤酒时的泡沫,有了泡沫喝起来才有味道。
B.接下来,每隔5-10年,就要从冷库中取出一部分种子进行萌发实验,监测种子的活力情况。
C.还要充分考虑植物原始的生长环境。比如,青藏高原的昼夜温差大,所以要把来自这一地区的种子放在培养箱里面。
D.简单地说,这类种子被冻僵了,需要给它“泡热水澡”,才能够苏醒过来。
4.根据材料中对种库工作流程的介绍,下列填入方框中的内容不恰当的一项是(     

A.健康饱满,或有助于改良作物的基因
B.种子在不具备萌发条件时会选择休眠
C.在安全范围内,创造干燥低温的储藏环境
D.打破种子休眠条件,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
5.本文兼具科学性与社会性,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4-04-23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一代人工智能具有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特征,它不仅自身在快速发展,而且与其他领域紧密互动、融合创新,给我国国家治理带来广泛影响。一方面,新一代人工智能为国家治理中的上下互动、相互协调等提供重要工具。另一方面,它带来技术规范、科技伦理和社会风险等方面的问题和挑战,自身也成为新的治理对象。需及时制定规范,引导其有序发展。

人工智能是充分挖掘数据要素价值、应用数据并产生新数据的强大工具。特别是融合了语言、文字、图片、视频等诸多信息形态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大模型、大算力支持下可以实时完成数据分析、生成成果并即时发布,在以秒为单位的时间内完成面向全球的信息发布与传递,极大提高信息分析与传递效率,对提高工作效率和治理效能产生强大的推动力。高效、即时的信息传递方式对提高治理的精准性也有较大价值。比如,一些城市运行的数据大脑,基于人工智能强大的算法和技术,对100多种交通乱象进行分析,找出规律性,判断交通的堵点、乱点和事故隐患,并不断优化交通信号灯的配时方案,有效提升道路的通行效率。

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引发治理结构变革。例如,在政府与社会关系上,新一代人工智能凭借海量数据、超级算力和智慧功能打造出多种多样的平台或服务界面,这将改变政府与社会互动的方式,以智能化、一体化的政务服务平台构建起新的治理结构。以往人们办事,需要自己找对相关部门。通过智能化平台,人们只需明确自己要办什么事,便能实现与相关部门的对接。以往人们办理一件事可能需要跑几个部门,而智能化平台可以高效协调各部门,实现全时空、跨领域、跨部门的综合服务,推动治理和服务重心下移,提高行政能力与效率。一些城市推行的一网统管改革,使用数字技术感知城市运行,通过加强部门协同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构建起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的城市数字化治理体系。

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人工智能通用型技术的重大突破,正引发新一轮智能化浪潮。其活字典、移动的大百科全书的特性,加上越来越接近人类水平的语言理解和生产能力,让其答复既有常识性,又呈现出集成创新性。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商用搜索引擎和办公软件等诸多方面的应用及迭代升级,让人们看到将其引入政务服务平台的广阔前景。未来,人机界面沟通方式将极大提高数字政府的办公效率。它可以调用数字政府后台大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向决策者呈现全面、准确、客观的数据与规范性分析报告,甚至可能助力决策者实现全息的决策科学分析。

(摘编自潘教峰《新一代人工智能给国家治理带来新机遇》)

材料二: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中,数字技术应用与数字化社会发展不匹配,也与多部门协同、社会发展不均衡,这些因素关联交织在一起。这些因素呈现出较强的耦合性、级联性和复杂性。一旦处理不当,局部风险极有可能经过多级链条的传导扩散到整个系统,将会严重阻碍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

现阶段国家治理体系中,一些地方政府不论是单点服务还是场景联动,仍依赖传统的数据采集和信息监测技术。针对突发状况和潜在风险,治理模式属于被动响应,信息反馈链条长、治理速度慢、治理效能低等问题突出。

近年来,数字技术虽已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得到尝试与应用,但这些数字技术的应用尚局限于少数治理领域,且缺乏大规模数据的深度整合和信息系统的有效集成。此外,治理体系中的诸多部门均倾向于独自构建信息系统。这些系统的技术标准和接口不统一,数据难以共享、共治,数据孤岛普遍存在,导致诸多地方政府仍然依靠经验和直觉进行决策,严重影响了治理效能和决策效率。

目前我国国家治理的数字技术落后于其治理对象——业界的数字技术,迫切需要提升对技术风险的理解来改善这一现状。部分利益机构或群体的主观偏见和利益诉求或将通过各种方式融入算法之中,极有可能造成群体歧视、信息茧房。再如,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将产生大量的机器生成信息,信息的真伪及价值观也可能影响人们的认知,甚至被别有用心的人用作搅乱社会的武器。

数字经济与数字社会的发展,需要鼓励数据开放与流动以打破数据孤岛,而这势必带来隐私安全问题。数据要素作为数字时代下的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国家、企业和个人等数据要素承载着大量信息的同时,也面临着被泄露、被滥用、被侵犯、被攻击等安全隐患。

数字化时代造就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系统复杂性,技术发展应用与社会价值追求的冲突与协调日渐凸显。随着新一代数字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人机冲突不断涌现,人机协同和人机信任难度不断加大。当前的数字技术在支撑国家治理体系的过程中,既要求专业化的部门分工,如数据的标准化和归一化等;同时又对人机协同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人机混合决策、人机综合研讨等。

(摘编自杨晓光等《数字技术赋能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挑战及应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指出新一代人工智能给国家治理带来的变化及其应用前景;材料二指出数字技术赋能国家治理中显现出来的问题。
B.材料一强调生成式人工智能具有“活字典”、移动的“大百科全书”的特性,这将为将来提高数字政府的办公效率提供可能。
C.材料二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将产生大量的机器生成信息,可信度不高,还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用作搅乱社会的武器。
D.材料二认为,随着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的发展,安全成为重要问题,包括决策安全、社会安全和数据安全等等,亟待解决。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技术应用与社会诸多因素的相互交织,将会严重阻碍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
B.传统数据采集和信息监测技术属于被动响应治理,难以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需求。
C.国家治理的数字技术落后于业界,可能产生群体歧视、信息茧房,影响人们认知。
D.数字技术发展应用与社会价值追求的冲突逐渐明显,这对人机协同提出新的要求。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举城市交通事例论证人工智能具有融合语言、文字、图片等信息形态的特性。
B.材料一将以往人们办事和通过智能化平台办事作对比,来证明智能化平台非常高效。
C.材料二运用比喻论证,如用“孤岛”证明存在技术标准不统一、数据难共享的情况。
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采用总分式论证结构,总论言简意赅,分论条理清晰,层层递进。
4.材料一中,新一代人工智能给国家治理带来哪些具体的影响?请简要梳理概括。
5.针对材料中指出的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4-04-20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海南省海口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自然之天”视角下的天人关系属于宇宙论范畴,主要探讨人与自然如何相处,是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来源,无论是老子所言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还是孔子所说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或是庄子提出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都是指人与天地万物是相互联系的、始于同一宇宙本源的有机整体,倡导顺应自然、清静无为、人合于天的“天人合一”,而且这些保护自然的理念在传统社会也都得到了实践。我国早在尧舜时代就设有管理山林川泽、草木鸟兽的环保机构及管制机构“虞”,商周时期出现的“网开一面”“里革断罟”的著名典故就是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的雏形。孟子与梁惠王论政时就明确提出了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理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秦代还颁布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田律》。

要回答中国传统社会为什么会产生如此超前的“天人合一”绿色环保思想,还需要还原到历史的客观情境中寻找答案。《周易》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民以食为天”的中国是典型的农业社会,古代的圣人正是在观察天地之道的基础上发现、总结、掌握自然时令的变化规律,所以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天文历法在中国古代格外先进,河南安阳出土的殷墟甲骨文中,就发现了大量天文现象的记载。而且,当下仍广泛使用的二十四节气也是农业文明的产物。

因此,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理念不仅对应着当代的绿色发展观,还是实现传统文化创新的必然选择,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体现了“天人合一”所蕴含的系统性思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更是从“天人合一”的自然宇宙层面与社会伦理交往层面衍化而来的具体指向。作为“自然之天”,“天人合一”的要求就是走绿色持续可协调的发展道路,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义理之天”,“天人合一”又演变为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和伦理要求,体现在国际关系上就明确为了中国的外交方针,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都是对传统天人合一观念的延续、继承及发展。

(摘自徐佳佳《天人合一》)

材料二:

在原始状态下,人类生活在自然状态之中,从自然中获取必需的生活资料,人与自然生存与共。人与自然之间的这一关系,被资本主义的工业革命彻底打破。在资本的驱使下,人类开始向大自然索取,甚至是妄图征服自然。人类对自然秉性的判断一度是错误的,人类中心主义是启蒙时期以来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最大误判,人类绝不会无条件地成为自然的主人,自然也绝不会像羔羊那样“温驯”地可以任尔欺凌,人类终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恩格斯早就警告过我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人类出于自身的短期需要,无理无序无度地掠夺自然,将自己视为至上的主人,任意地宰制自然,“人为自然界立法”。自然界被当作一个巨大的“能量库”,用以满足人类的一切需要。其实,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自然不管多么博大,总是有边有界;自然资源不管多么丰富,总是有始有终。经济理性对自然界的僭越,违背了自然本身的进化逻辑,影响到了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必将走向反面,反过来危及人类的生存。

人不是站在自然之外的主人,人是自然进化的产物。马克思指出,“人靠自然界生活”。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中华文明强调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强调人类按照大自然规律活动,取之有时、用之有度。人绝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相反,人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自然对于人类具有先在性、优先性。没有人类,地球还是地球;没有地球,人类何处安身立命?人来自大自然,“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是人类永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因此,我们要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摘自陈曙光《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材料三:

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摘自习近平《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社会中“虞”这一机构的设立,与“里革断罟”等典故的出现,表明中华民族保护自然的意识古已有之。
B.超前的绿色环保思想催生出了先进的、与农业相关的天文历法,其中的一些在今天仍被广泛地使用,如“二十四节气”。
C.材料二认为,人是自然之内的人,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是对人类文明的高度负责。
D.绿色发展观是对传统“天人合一”观念的传承与发展,有助于对人类中心主义和极端经济理性主义进行反思。
2.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2段观点的一项是(       
A.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B.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万物生。(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
C.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
D.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的第一段中列举了老子、孔子、庄子的言论后采用了演绎论证的方法得出了“人与万物是相互联系的”的结论。
B.材料二第一段,采用了引用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手法来论证人与自然的关系。
C.材料一整体上使用了层进式的论证结构,这和材料二中两段材料形成的对比式论证结构不同。
D.材料一中“自然之天”和材料二中“能量库”这两个词都使用双引号来起着标示特殊含义的作用,体现了论证语言的准确性。
4.以下对两幅图表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图1历史时期大熊猫分布的变化

1.全新世中期大熊猫最大分布范围;2.清代初期(17世纪末以前)大熊猫的主要分布范围;

3.20世纪初期大熊猫的主要分布区

A.图1显示,从全新世中期到20世纪初期,大熊猫的分布区域呈现出碎片化趋势。
B.图1显示,历史上大熊猫分布面积不断减小,反映出生态环境恶化,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生态保护思想实际意义不大。
C.图2显示,从2003年到2013年大熊猫圈养种群数量不断增加,说明我国大熊猫繁育技术和生态保护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D.图2显示,从2003年到2013年,野外来源的圈养大熊猫基本没有增长,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顺应自然的生态保护理念。
5.三则材料都提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三者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2024-04-15更新 | 253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嘉积中学海口文昌中学等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传统文论是千百年来在中华文化圈中形成的一个自足的话语体系,凸显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不仅蕴含中国人的认知方式、哲学观念、价值取向与审美风尚,而且有着自身独特的术语表达、较为完备的知识体系,以及完善的演进、生长轨迹。

传统文论注重文艺教化功能,闪耀着道德理想主义的情怀。传统文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高度重视文艺的伦理教化功能,强调作家的伦理修养与德艺双馨,推崇作家培育崇高的道德情操和深厚的精神境界。元代戏剧家高明呼吁“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刘熙载提出“诗品出于人品”,强调作品的精神品格源于作者的道德品性,而作者应具备高尚的道德品性。王国维指出,“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苟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学者,殆未之有也”,认为作者高尚伟大的人格是创造高尚伟大文学的先决条件,屈原、陶渊明、杜甫与苏东坡正是这方面榜样。明朝李贽提出“童心说”,认为“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把作家的赤子情怀视为创作的基础性要求。

源于中国史学的发达,传统文论注重文史哲贯通,积极汲取中国历史的叙事经验。清代章学诚主张文史相通,提出“六经皆史”,并且认为“古文必推叙事,叙事实出史学”,揭示出中国文化的“史学”品性、中国史学的发达与历史叙事的深厚渊源。杨义在《中国古典小说史论》里写道:“考虑到中国作为史学大国,从《春秋》,尤其是《左传》开始的史学作为‘小说之祖’的身份,是不应该忽略的。小说家多从史籍中讨教叙事的章法,已经成为我国古代的重要传统。”诚哉是言。

传统文论包含着由中国术语、范畴与原理构建的话语系统,折射着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思维与审美情趣。无邪、比兴、风骨、隐秀、意境、意象、兴味、性灵、教化等,都是传统文论的基本术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兴观群怨、立象尽意与情景交融等,构成传统文论的基本原理。齐梁时期的钟嵘《诗品》等以诗性语言表达文学鉴赏,唐代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标举雄浑、典雅、洗炼、自然、含蓄、豪放、飘逸、旷达等风格,是对中国人思维观念和审美方式灵动而精确的把脉。严羽认为:“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诗者,吟咏情性也。”话里昭示着中华民族的审美自觉,令人想到黑格尔说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王国维提出“词以境界为最上”,凸显中华民族独到的审美观察和艺术眼光。

(摘编自吴道毅、吴行健《传统文论照亮当代文艺实践》)

材料二

在明晰传统文论民族特色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在如何贯通古今、让传统文论焕发当代活力上下功夫,让传统文论以新的面貌真正走进当代、融入当代,成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的创新创造因素。

贯通古今要站在当代的立场上打破古今的界限,从当代的理论眼光和视野去阐释和开发传统文论的当代意义。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传统文论并非只是固态的文化遗产,而是可以通过当代阐释使其意义通向现代文明,在现代文明中获得新的意义,焕发出当代活力。比如传统文论中的诗教传统,其文化价值取向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指导作用。诗教传统强调文学艺术的政治、道德和育人成人的作用,以及“寓教于乐”的教育方法与途径,在今天的文化强国建设中不仅要继续沿袭而且要发扬光大。又比如“知人论世”和“知音”的批评理论,从作家与接受者两个方面切入,其理论价值是可以直接进入当代文论的。“知人论世”讲的是以作家为中心,了解作家的身世、家世、经历、个性、学识、情趣等,也了解他与社会、时代的联系,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他所创造的文本,这比西方新批评以文本为中心、割断文本与作家与社会的关系要来得更为全面。“知音”则是从接受者角度,在审美的层面接通创作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联系,说的就是接受者在欣赏和批评时必须具有“音乐的耳朵”问题,涉及接受者的艺术修养和理解。“知音”在传统文论中早已不限于听琴者和操琴者之间的关系,成为艺术欣赏与批评的美学术语,而“高山流水”也成为“知音”的代名词。

贯通古今要在接通今人与传统文论的精神价值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从术语、概念的转化和在当代文论中的运用上下功夫。传统文论所面对的文学类型与当代有差别,传统文论理论表述的方式和语言与当代也有差别,如果硬搬传统文论的概念、术语来评论当代文艺,显然有刻舟求剑之愚。但是,传统文论的某些概念和术语在今天依然有效,并得到广泛运用,那就应该让它焕发当代活力,使之在当代文论中继续发挥作用。比如“以形写神”“传神”“意境”“以虚写实”“有无相生”“情趣”“自然”等。而另一些术语和理论命题,通过阐发它的现代价值和意义,能为当代文论的构建提供理论参照,比如言、象、意之间的关系,从当代符号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现代阐发,可以找到许多丰富的理论启示。这一类理论命题的阐发还有很多,需要研究者多去探索。

(摘编自蒋述卓《传统文论富有鲜活而深刻的现代价值》)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一个自足的话语体系,传统文论经历了长期的演进、生长过程,已具有自身独特的术语表达和较为完备的知识体系。
B.高明“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的呼吁和刘熙载“诗品出于人品”的观点,体现了传统文论注重文艺教化功能的特点。
C.传统文论中风骨、意境、意象等基本术语和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等基本原理,反映了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思维与审美情趣。
D.“知人论世”从作家角度,强调深入理解文本须了解作家身世等;“知音”从听众角度,强调听众需具有“音乐的耳朵”。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第二段引用王国维之语,揭示了作家人格与作品品格之间的内在联系,证明了传统文论强调作家的伦理修养与德艺双馨。
B.严羽认为“诗者,吟咏情性也”,而王国维提出“词以境界为最上”,两个迥然不同的观点显示出诗与词在审美上有根本区别。
C.传统文论中的诗教传统所蕴含的思想观念及教育方法与途径,对于我们今天建设文化强国仍有积极作用,需要继承并发扬光大。
D.对待传统文论中的概念、术语,不能生搬硬套,但部分术语和理论命题可通过阐发它的现代价值和意义,以利于构建当代文论。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     
A.《庄子·人间世》云:“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B.《三国演义》经常被当作三国信史,故章学诚称其“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至观者往往为之惑乱”。
C.清代金圣叹指出:“《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D.刘熙载称赞《左传》的叙事经验:“左氏叙事,纷者整之,孤者辅之,板者活之,直者婉之,俗者雅之,枯者腴之;剪裁运化之方,斯为大备。”
4.材料一和材料二均论述传统文论,两者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5.“文以载道”是传统文论的一个基本原理。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一原理的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王文静:进入互联网时代后,网络文学兴起,适于浏览速读的浅表化文字与普泛、浅显的思想观点似乎也难以为叙事艺术的探索提供机遇,那种需要体味揣摩和思考的文学体验,因为没有需求被理所当然地忽略和搁置了。

王力平:其实,我不大赞同你这个看法。网络文学创作,同样需要探索和创新叙事的艺术。只不过这叙事不是那叙事,网络文学的大火中,大约飞不出先锋文学涅槃的凤凰。

王文静:那么,在当下网络文学、网络剧等艺术形式都把叙事作为打开创作局面的途径,意图寻求自身在叙事上的创新可能的时候,文学叙事——我指的是传统文学或者纯文学——面对众声喧哗,反而显示出令人不甘心的沉默。那么,这种令人不甘心的沉默,是文学的选择,还是社会历史的选择?

王力平:首先,你所说的传统文学或者纯文学并没有在叙事探索和创新上沉默。新近出版的许多优秀作品,比如胡学文的《有生》、鲁敏的《金色河流》都是在文学叙事上有所为的。只不过,他们可能更喜欢静水深流的风格。

其次,传统意义上文学与网络文学、网络剧创作一样,都有探索和创新叙事形式、方法和技巧的任务,但他们艺术追求的重心是不同的。简单地说,前者是个性化写作,后者是类型化写作。前者是要实现作家独特的审美感悟的形象表达,后者是要满足大众文化消费和娱乐的需求。前者着眼于如何为独特的思想情感内涵创造属于他自己的、唯一的艺术形式,后者着眼于如何把故事讲得更好看、更吸引读者和观众。

从理论上说,我们主张个性化写作应该努力赢得更多的读者,做到雅俗共赏,也主张类型化写作应当努力超越雷同”“模式俗套,提升审美品质。但就创作实际而言,承认二者差异化的艺术追求和社会功能,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换句话说,这种差异化的文学功能和艺术追求,是文学的选择,也是社会历史的选择。

王文静:在中国现代小说发展过程中,正是白话文的推广和使用,促进了古典叙事向现代叙事迈出关键一步。互联网在媒介变革中为语言带来的新变,对于叙事是否能够产生影响?

王力平:如果把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差异概括为叙事的差异,那么,这种差异远远不是语言的差异,不是文言与白话的差异。而互联网媒介变革带给语言的影响,其实并不是根本性的,新变之后的网络文学,语言仍然是白话。互联网媒介变革带给文学的真正的影响,是网络文学的兴起及其通俗化、大众化、娱乐化审美属性。如果说是否会产生影响,眼前显见的是,曾经淡化和取消故事情节的那些主张和努力都已成明日黄花,传统文学或者说纯文学正经历着故事回归的压力。

王文静:互联网的技术属性赋予了网友分享、评论、打赏的权利。这些权利意味着叙事的延伸:对于一个正在进行时且可以无限延长的小说文本,无论是点赞还是吐槽,书粉的意见甚至能够影响小说的情节走向。当写作者的叙事权被技术分割给读者时,网络文学是否还有在叙事上向更高一级迭代的可能?

王力平:书粉的点赞、吐槽、评论、打赏是一种现场反馈,和过去说书人从书场氛围中得到的听众反馈是相似的。它实际的作用是,听众不喜欢的,不妨一言带过;听众喜欢的,武松故事可以演绎成武松传。从本质上说,作者把叙事权让渡给读者,如果只是因为技术的原因,而不是出于作者的自主选择,这对作品的整体性是有害的,也就难以想象能带来叙事艺术向更高一级迭代。

王文静:早在1936年,本雅明在《讲故事的人》中就预言了讲故事这门艺术已是日薄西山,他把叙事能力的衰退归结为现代社会中人的经验的贬值。那么,在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发展中,人们关于经验的贬值和信息茧房的形成体会得更加明显。一方面,想听故事的人不用去看小说,新闻每天推送的真人真事就足够传奇;另一方面,网络文学机制使其难以与传统文学的叙事节奏和风格同步,那么互联网语境下,叙事何为?

王力平:新闻能不能取代小说,显然是另外一个问题。至于互联网语境下,叙事何为?这要看怎样理解叙事。如果叙事是指网络文学创作,我觉得,网络文学、网络剧都应该研究叙事艺术。具体地说,就是研究通俗化、大众化、娱乐化的叙事艺术,让大众喜闻乐见是这种研究的基本目标和方向。在这里,倒是可以重提普洛普所谓人物在故事中的31种功能、格雷马斯所谓人物的6种功能和3组关联性等,这些对网络文学的类型化写作来说,也许是值得参考和学习的。

如果把叙事理解为,在互联网时代,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叙事如何才能创新发展,那就不能就叙事叙事了,而是要从深入新的时代生活说起,从深刻理解当代社会审美意识、不断建构作家自己的审美心理说起,从作家对现实生活独特的审美感悟说起。以作家独特的审美感悟为基础、为依据,才能开始语言形象的创造,才有文学叙事形式、方法和技巧的运用和创新。

坦白地说,这条路崎岖而寂寞。印象中,成就最大的是曹雪芹。鲁迅说:自《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不过,为这个都打破了,曹雪芹经历了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衡门僻巷愁今雨,废馆颓楼梦旧家。还经历了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这哪里是单纯的形式、方法和技巧所能说尽的。

(摘编自王文静、王力平《叙事的冲动与焦虑——关于文学叙事问题的对话》)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王文静认为进入互联网时代后,网络文学的文字与思想观点的特点无法再为叙事艺术的探索提供机遇,对此王力平不大赞同。
B.王力平以胡学文的《有生》、鲁敏的《金色河流》等优秀作品,证明了传统文学或者“纯文学”并没有停止进行叙事的探索和创新。
C.王力平认为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叙事”差异包括语言的差异,而互联网媒介变革后的网络文学语言淡化了文学的故事情节。
D.语言形象的创造是文学叙事形式、方法、技巧运用与创新的基础和依据,能体现作家独特的审美感悟。
2.根据王力平的言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个性化写作的传统文学与类型化写作的网络文学艺术追求重心不同,但这不妨碍二者互相借鉴,最终融合。
B.由于作者会对书粉吐槽的部分一笔带过,对点赞、打赏的内容进行演绎,所以网络文学书粉的现场反馈会决定创作的方向。
C.如果一部作品以让大众喜闻乐见为目标来研究通俗化、大众化、娱乐化的叙事艺术,它便是一部网络文学作品。
D.要对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叙事进行创新与发展,提升审美品质,作家势必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3.下列对这篇访谈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提问“网络文学是否还有在叙事上向更高一级迭代的可能”之前,王文静先介绍互联网技术属性赋予网友的权利及对叙事的影响,使问题更清晰具体,易于理解。
B.王力平说“新闻能不能取代小说,显然是另外一个问题”,说明在访谈过程中被访者应始终主动有意识地控制话题,避免离核心话题太远。
C.王力平在回答“互联网语境下,叙事何为?”的问题时,采取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方法进行讨论,显示出严谨的态度。
D.王文静在与王力平交流的过程中,不只是提问,也表达了自己对某些问题的思考和观点,使访谈的内容更深入,气氛更融洽。
4.下面是小林同学对王文静的问题进行的梳理、总结,选项是根据材料内容对表格进行的补充,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问题序号问题内容问题针对的对象问题提问的角度
1这种“令人不甘心的沉默”,是文学的选择,还是社会历史的选择?针对传统文学提问
2互联网在媒介变革中为语言带来的新变,对于叙事是否能够产生影响?结果会怎样
3网络文学是否能在叙事上向更高一级迭代?针对网络文学提问结果会怎样
4互联网语境下,叙事何为?
A.①处应填写“针对文学叙事提问”。
B.②处应填写“针对传统与网络文学提问”。
C.③处应填写“特点是什么”。
D.④处应填写“具体怎么做”。
5.王力平认为网络文学创作在叙事方面应做出怎样的努力?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国传统史学有许多优长之处,史论结合便是其中之一。《左传》的君子曰,《史记》的太史公曰,《资治通鉴》的臣光曰等,都是史论结合的代表。同时,在史书注释、书目提要中也都包含丰富的评论。这些史论结合的精彩之论代表了我国传统史学的理论积累,需要下功夫深入发掘和总结。

关于《史记》中的史论,我们比较熟知的是太史公曰。凡是研究过司马迁史学思想的人都知道,其史论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比如,他对当时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就非常关切。在《平准书》和《货殖列传》里,司马迁试图从经济发展中探寻社会发展的原因。在《货殖列传》中,他在分析人类社会物质生产情况时说: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这段论述一方面说明物质生产的历史有其自身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另一方面说明社会分工是由生产和交换的需要决定的,而社会生产的发展又是由于人们为满足物质需要而从事工作的结果。这些论点表明司马迁已经认识到物质生产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且力图以此为切入点探索社会发展的原因。这可以说是一种朴素的唯物史观。

再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所发表的史论,一般都认为有两种形式:一是臣光曰,二是引前人的史论。其实除了这两种形式,司马光在书中还常常借历史人物之口来发表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其史论内容十分丰富而且十分深刻。以臣光曰中关于治国用人方面的一些史论为例。司马光提出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认为一个国家能否治理得好,关键在于能否选拔一批得力的人才,所以他在《资治通鉴》中非常注意并突出叙述了举贤用能的史实。在用人问题上,他主张用人唯贤,反对用人唯亲。他说:臣闻用人者,无亲疏、新故之殊,惟贤、不肖之为察。怎样才算是呢?司马光认为必须以德为本、德才兼备: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资治通鉴》关于用人方面的精彩之论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史论更是不胜枚举。

对于史书注释,许多人认为这纯粹是史料性的东西,没有什么理论含量。这是对史书注释的误解。比如,元代学者胡三省不仅对《资治通鉴》在文字方面作了详细注释,辨析史事上记载的讹误和前人注释的错误,而且对以前的历史学家、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很多评论,这些评论都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比如,《资治通鉴》记梁武帝称:我自非公宴,不食国家之食,多历年所;乃至官人,亦不食国家之食。这自然是十足的欺人谎言。对此,胡三省在注释中加以无情揭露:帝奄有东南,凡其所食,自其身以及六官,不由佛营,不由神造,又不由西天竺国来,有不出于东南民力者乎?这就以人所共知的事实揭穿了梁武帝的骗人鬼话。尤其可贵的是,胡三省说出了这样一个真理,即国家上下衣食住行,无不出于民力。他在《资治通鉴注》中还特别强调历史的善恶惩劝作用,认为《资治通鉴》正是一面很好的镜子,所以他在注释中不厌其烦地指出:《通鉴》书之以为后世戒。”“后之守国者,尚鉴兹哉!

史论结合是我国传统史学的一大特点,也是史学发挥社会功能的重要基础。对于这一优良传统,我们应认真加以研究和总结,使我国史学发展在面向未来的同时不忘本来,为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提供充足养料。

(摘编自仓修良《史论结合是我国传统史学的优长》)

材料二:

史学何为?史学的重大使命是探索社会变迁的内在逻辑与规律,为文明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真正的史学家都将认识人类的命运作为自己学术活动的出发点,力图通过对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等的反思,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历史结论。

经世致用是当代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述往事,思来者,是中国当代老一辈史学大家的史学追求,也是当下和今后史学研究者应该追求的目标。20世纪以来,我国涌现出一批宣传和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历史、服务现实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大家,如郭沫若、胡绳、侯外庐、范文澜、夏鼐、白寿彝、刘大年等。近些年兴起的环境史、灾荒史、医疗史、乡村史、城市史等研究,有很多成果就是史学研究对社会关怀的体现,也是史学经世致用的表现。

伟大的时代必然高度重视对历史的总结和传承。史学研究应该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反观人类历史,把握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从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发挥史学传承文明、启迪未来,知古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新时代中国史学研究只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才能解决时代面临的历史问题,才能回答历史之问和时代之问,才能开创新时代中国史学发展新局面。新时代中国史学研究要以习近平同志关于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努力推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研究成果,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努力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史学智慧。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史学研究不能缺席,也不会缺席,必将有更大作为。

(摘编自高翔《新时代史学研究要有更大作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的史论,表明了司马迁已经认识到物质生产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力图以此为切入点探索社会发展的原因。
B.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常通过三种形式发表史论,其关于用人问题的论述,包含以德为本的思想。
C.近年来兴起的环境史、灾荒史、医疗史、乡村史、城市史等研究,都体现了史学研究对现实社会的关怀和经世致用。
D.材料二站在时代的高度,揭示了新时代中国史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为史学研究指明了方向。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君子曰”“太史公曰”“臣光曰”为代表的史论结合的内容及史书中丰富的评论,能代表我国传统史学的理论积累,需要我们深入发掘与总结。
B.史论结合是传统史学的优长,是史学发挥社会功能的重要基础,它为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提供充足养斜。
C.探索社会变迁的内在逻辑与规律,为文明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便是“史学何为”这一问题的答案。
D.只有通过对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等的反思,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历史结论,从而认识人类的命运,才是真正的史学家。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史书注释中对辨析史事上记载的讹误和前人注释的错误,以及对以前的历史的很多评论,都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
B.如果把史书注释当成纯粹的史料,就会误解胡三省对《资治通鉴》中注释的意义。
C.经世致用是当代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述往事,思来者”应是中国当下及以后史学研究者的共同追求。
D.史学研究作为当今时代的制高点,有助于把握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从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说明史学研究在当下的意义。
2024-03-18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既往《周易》的研究多从哲学维度入手,将其思想体系的阐释局限于儒学视角。我们今天有必要重新审视《周易》的思想体系,关注《周易》之中对于人性的表达以及由此而呈现出的社会治理理念,梳理其思想内涵中的“德治”与“法治”社会治理理论架构,进而为构建当代中国社会治理体系提供智慧支持。

关于社会治理,《周易》的治理思想是以天道为核心。《周易》对天道的定义趋向于“易与天地准”,这种认知包含两个层次:其一是突出天道对现实社会与人生的客观约束,其二则是强调了天道的可知性。由此出发,中华文明强调“天人合一”,其根本在于认知与顺应天道,而非力图改造天道自然。《周易》认为天道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其对天道的理解是因顺多于改造。能否掌握与顺应天道,是《周易》之“治天”思想的关键所在。在当今社会,这种“治天”的思维模式一方面可以引导我们不断探索自然,从而科学理性地去审视客观世界,另一方面则可有效避免陷入“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之中。

关于《周易》的思想属性研究,既往成果的特点在于出发点较为单一,即将《周易》视为儒家的经典。实际上《周易》在早期是作为独立学术派别而存在的,儒家与《周易》的相互结合丰富与完善了各自的伦理价值体系。但整体而言,二者所秉持的观念并不完全相同。先秦儒家在伦理上重视性善,进而强调德性教化,据此形成了“德治”的治世理念。《周易》虽言性善,但其不同于儒家之处在于,其指引性善的方略是“德治”与“法治”相综合的一条路径。与儒家相比,《周易》更重视规则,特别是在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上,儒家对此的表述是以德分之,《周易》则是以位定之。与法家相比,《周易》将“善”视为人性之本源,根源在于人之有向善之本能,这种本能不仅使得人区别于禽兽,更使得其在建立社会规则的过程中,同时注重了扬善与止恶两个维度。

从这种社会治理思想出发,《周易》认为伦理上的美德必须与其所处的社会地位相统一,即以德配位。《周易》的这种“伦理与治世”的思维体系在今天的社会人际关系中有着较为重要的现实价值。当今社会一方面以法治为准绳,一方面以德治为目标,引导每一个社会公民实现自身进步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这种社会治理可以说与《周易》所倡导的伦理观念是非常契合的。

如前所述,社会治理理念与人性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周易》所主张的性善论与孟子所主张的性善论有所不同,是一种基于自然的性善论。其理论认为,人性的源头来自上天,上天赋予人与万物相同的善,并认为人性虽本善,但却必须通过后天方可觉醒成就实然意义上的善。正是这种善的天赋外来,使得《周易》对自我的自觉表达呈现出一种以学习感悟为主的方式。因此《周易》所提倡的自觉以“穷理尽性”为前提。穷理强调对客观自然环境的充分认知与准确把握,尽性强调对内心自觉的全面觉悟与合理表达。

(摘编自刘震《〈周易〉治世思想的三重境界》)

材料二:

中国自秦汉以后就成为统一的大帝国。治理大国不仅需要有一套典章制度,更需要有一个根本性的治国方略。《周易》的阴阳变化学说,从哲学的高度为国家政权建设提供了理论性的指导。因此,《尚书·周官》将其概括为“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即按照客观规律去经营治理国家,要不断调和理顺阴阳关系。

《周易》把世界看作是一个整体,认为天人相通,阴阳变化支配着万物的运动变化。因此天人合一,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从这一思想观念出发,《周易》论述经纶治国,首先提出“效天”和“顺天”,其实质是通过天道而反馈人道,从中受到启示理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保持与天道相协调,使对立的两个方面达到和谐与统一,这也就是“燮理阴阳”的根本问题。

从天地的自然规律说,由于阴阳争胜负而不断的互相转化,才使日月四时运行而万物生生不穷。人类社会也是如此,由于上下尊卑互相斗争的推动,“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从而才促进了历史的发展。在这种不断变换的情况下,圣人认为大可宝贵的东西莫过于政权。如何能够守住政权而长久居正位,就在于得众望之所归。何以得众望之所归,就在于有财物以生息万民。因此,“理财正辞”,是最重要的。“理财”,即对国家财政的管理,税收法度必须适中合理。“正辞”,即一切政令和教化措施必须保持清明。“理财正辞”不可贪得无厌而失掉民心,经纶治国应该轻徭薄赋,确立以民为立国之本。

《周易》认为,人在规律面前也并不是无能为力的,而是有所作为的。天地的阴阳变化规律,相交才相和,相和才通达,这是不能够改变的。但是,君王可以裁制它,辅助它,成就它。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人可以对它实行某种驾驭、调节和利用,其实质就是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系辞传》说:“天地设位,圣人成能。”圣人掌握了天地变化规律加以裁制利用而趋吉避凶,则能够成就天地之所不能之事以左右民生。

在20世纪的今天,《周易》又成为国际学术界注重研究的一个热点,而且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已经把它的思想用之于经济管理,以协调劳资之间的关系。当前,我国需要有一个稳定的大局,祥和的政治气氛,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来深入研究《周易》的经纶治国论,或许能从中受到某些新的启迪。

(摘编自徐志锐《〈周易〉经纶治国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人合一”的根本是认知与顺应天道,这与天道所具有的客观约束性和可知性有关。
B.在君子与小人的区分上,儒家与《周易》的标准不同,这与二者所持观念有所不同有关。
C.“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所以上下尊卑互相斗争推动,圣人也意识到政权的宝贵。
D.《周易》的影响力已经突破国界,在一些国家的经济事务中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2.依据两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作者打破了传统的研究视角,首次总结出了《周易》以“天道”为核心的社会治理思想。
B.材料一既谈到《周易》的治世思想,也谈到了伦理思想,作者认为二者之间的关系密切。
C.《种树郭橐驼传》中“顺木之天”的“养树”法则,与《周易》的“顺天”思想具有相通性。
D.《周易》的阴阳变化学说为国家政权建设提供理论性的指导,这种作用在未来仍可能持续。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第二段采用总分总结构,先亮明观点,再从道理上展开阐述,最后总结出“治天”思维模式的作用。
B.材料一第三段将法家与儒家进行对比,论证了二者在伦理思想与治世理念上的主要差异。
C.材料二第一段引用《尚书·周官》中的话,论证了《周易》在治理国家上的思想价值。
D.两则材料都论述了《周易》的相关思想,也都提到了《周易》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周易》所说的“性善”,与先秦儒家相比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
5.联系两则材料,简要谈谈《周易》的治理思想可以为构建当代社会治理体系带来哪些启迪。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荀子不仅主张学习要专心致志,而且要心无杂念、清醒、冷静,保持良好的状态。心很容易躁动,只有用理性意志战胜人心躁动,人才能沉静下来,不受外在博杂事物的干扰,遇事时才能够沉着、冷静。荀子提倡的虚静之学,是内心平静之下所做的理智思考,是以强大的意志力进行的自我控制,为学习准备了平和、安宁的心境,可以作为荀子强学之法的心理准备。虚静之学的下一阶段便是专心之学。荀子有言: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故君子结于一也。(《荀子·劝学》)学习要注意力高度集中,专心致志,不可一心二用。这样才能集中精力,认真、细致、周密地思考问题,才能恰当地做好当为之事。荀子所谓专心之学,就是凝练心智、全力以赴、专注学习;是去除人心涣散、浮躁不安、三心二意的意志努力,更能体现出荀子在为学过程中的意志要求。学习应该成为一种习惯,矢志不渝,不断积累。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荀子所主张的坚持不懈、不断积累的学习方法可以培养人极强的意志力,不断地控制自我、战胜惰性、超越自我。一时的内心平静、专心致志的意志努力并不难,难的是始终如一地保持这种状态,不断地克服困难,不懈地攀登知识高峰。积善之学是更强的意志要求,能够克服自身缺点和不足,控制自身的欲望和情绪,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和行为习惯。所以荀子主张的锲而不舍”“积善成德的过程,也是通过意志努力不断强学的过程。

(摘编自祖国华《为学:先秦儒家的德性圆满之道》)

材料二:如果说三代以来的教化传统更多关注外部的制度建构和方法手段,那么到了春秋时期,教化理念中则展现出对个体德性的重视。这种内向化的转变,在孔子那里得到了集中体现。面对春秋乱世,孔子一生致力于重建社会秩序,恢复天下有道。为此,他提出修己安人的主张。所谓修己是成就自身的德性,而安人则意味着成就他人的德性。修己安人正是孔子教化思想的两个面向,但二者并非对立,而是相互贯通,共同指向以成就个人之德性来实现天下大同的政治理念。

对于孔子这种重视个体精神的涵养与境界提升的教化理念,我们应给予全面性的观照。第一,孔子虽然重视教化中的德性因素,但对于教化与政治的关系仍有着清醒而理性的认识。孔子的教化学说是建立在民本思想基础上的,在他看来,只有在保障民众生活、增加民众财富的基础上,通过教化以成就个人德性才有可行性。第二,孔子不仅关注道德方面的修德学道,也重视知识方面的学文,倡导仁智合一。孔子自谓好学,以六言六弊之说教导弟子子路,展现的正是他对理智与德性二者关系整体性、平衡性的理解。第三,在孔子看来,任何人都可以接受教化来提升自身德性,同时也可以通过自己的修身立德来教化他人。这是与他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观密不可分的。当然,孔子也特别强调为政者、君子等自身的责任,时常告诫他们应该坚持正人先正己,发挥上行下效的作用。第四,孔子提倡教化的最终目的,并非局限于建立道德秩序,而是通过教化的方式激发个体对道德修养的自主性与能动性。为此,他提出诸如自讼”“求诸己等修养方法,提倡主动自我反省。

孔子内外并重,扩展并深化了传统教化观念的内涵,同时将之应用于自身的教育实践中,使之成为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特色。受此影响,孟子、荀子等先秦儒家也多从教化的角度来思考教育问题。比如,他们都认识到教化需要物质前提,富民和教民应相互结合,孟子讲有恒产者有恒心”“制民之产。荀子则提出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再如,先秦儒家一致坚守教人以善的理念,孟子讲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亦曰涂之人可以为禹。只是由于两者对人性的看法不同,故在教化路径的选择上各有侧重,由此形成了儒家教化的两个路向:孟子重性情,所以求放心,养浩然之气,致力于德性外化;荀子则重化性起伪,所以重礼乐政刑,强调明礼义以化之。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教化理念不仅关注知识、技能的开发和增长,也重视自我德性的成就。更为关键的是,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教化理念还倡导天人合一,合内外,将人文与自然、个人生命与宇宙生命融为一体,并最终促成社会的有序和谐,展现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生命关怀意识。由此来理解先秦儒家教育思想,便多了一层融洽感。这对于我们重新审视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特质、推动新时代教育话语体系和理论体系建设无疑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摘编自房伟《先秦儒家的教育观》)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提到荀子主张学习要专心,而“专心之学”就是通过理性意志战胜浮躁从而获得平静心境,为“强学”做好心理准备。
B.材料一阐释了荀子所主张的坚持不懈、不断积累的重要性,进而引出“积善之学”,突出了意志努力的重要作用。
C.材料二介绍了教化传统的转变,三代以来到春秋时期,教化传统由重视个体德性转向关注外部的制度建构和方法。
D.材料二强调个体在成长过程中,要通过关注知识、技能的开发和增长,倡导社会的有序和谐,最终促成自我德性的提升。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重视教化中的德性因素,也不忽视民本思想,说明他对政治有理性认识。
B.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观与其教化学说密不可分,认为可以用德性教化他人。
C.孟子认为教化需要物质前提,百姓有“恒产”才会有“恒心”,更重视德性内化。
D.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教化理念,并以此理解先秦儒家教育思想,对当下仍有现实意义。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论述了“为学”的过程,“意志”在这一过程的三个阶段中是必不可少的。
B.材料一使用引用论证论述何为“专心之学”,并强调其是“为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C.材料二论述要全面观照孔子的教化理念,使用“第一”“第二”等序列词,条理清晰。
D.材料二列举孟子、荀子等先秦儒家有关“教化”的观点,体现了孔子教化观的影响力。
4.两则材料都涉及“德性”问题,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高一(2)班就“修己和安人”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请你围绕这一主题,根据两则材料的主要观点列一个发言提纲。
2024-02-2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人类总是通过语言来认识世界、表达感情和思想的。然而,语言并非就是与这个世界具有相同的逻辑结构,能够完整地描述这个世界的镜像。当我们不能用精确细致的语言回答问君能有几多愁的疑问时,诗人李煜却用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描述将一切情感、思想秋毫不差地拍摄下来。语言描写就其本质来说是模糊的,因为这种描写通常是对复杂情况的概括描写。

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存在罗素曾描述过的那种单一的、精确的语言。过分精确、单一的语言会使艺术的光晕丧失殆尽,面目变得支离破碎。清代王夫之曾经指出诗无达志,读者面对诗歌审美意象的多义性会各取所需,在真实与模糊之间感知弦外之音,唤起潜藏于心中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能力。如果李商隐的《锦瑟》没有众说纷纭的解说,它的审美价值也就有了折扣。在这幅充满意象的图画中,锦瑟指的是乐器,还是女子?华年是美好的,还是悲伤的?庄周梦蝶”“蓝田玉烟是快乐,还是迷惘?面对可以追忆的似水年华,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世界。模糊和多义使得能指和所指打破了传统的一一对应的逻辑关系,而读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对审美感受自由和丰富的追求,正是一切优秀的艺术作品经久不衰的原因。

文学史上有许多描写美人的篇章就大量运用了模糊修辞手法,《长恨歌》写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曹植的《杂诗》说: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这些佳篇无一不是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构成模糊语言来描写美人之美的典范。当一个不完全的形呈现于眼前时,主体视觉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追求完整的倾向,即会激起一种心理冲动,将它补充完整。古诗词中优美的诗句往往能化抽象为具体的形象,或夸张、或比喻,把难以计量的情感用模糊而又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

杨慎曾揣度过杜牧《江南春》中的诗句千里莺啼绿映红,说千里当是十里之误,理由就是: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何文焕驳得好: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苏轼曾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诗句,有人曾调笑道:鹅岂不知?可见,作者在创作时,根本没去考虑莺啼的具体距离、范围是多少,也不是要从逻辑上考证鸭鹅到底谁先下水。许多优美的文学作品正是用这种模糊语言创造了一个个令人神往的意境。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些诗篇,字里行间无不是模糊语言,但正是这模糊语言,才形成了一幅幅或雄壮、或悲凉的意境画面。

(摘编自程晓红《模糊语言在古典诗词中的审美价值》)

材料二:

一、语言的模糊性存在的必要性和有意性

模糊性不是人类语言的缺点,而是优点,因为它使得人类能够以有限的语言手段表达无限的意思。语言虽具有模糊性,但并不影响包括翻译在内的正常交际,因为语言只是一种充当交际工具的符号系统。在现实生活中,出于表达的需要或者场合、时间和人物相互关系的不合适或者不方便,模糊性语言的使用既可以含蓄表达出意图,也同时实现了我们想要的交流目的。模糊语言具有独特的语用功能,表现在:提高语言的表达效率;增强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巧妙地使用模糊语言可以对问题做出含蓄的、灵活的表达;增强言语的表现力,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例如在新闻发布会上,当外交官员要求对某一敏感政治事件作出回应并发表评论时,经常会有这样一些模棱两可的回答:无可奉告”“我们对此不予评论”“我们对此深表关切(或遗憾)并对事件的继续发展深表关注”“绝不放弃使用武力的权利,等等。

二、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语言模糊性解读

古典诗歌语言的内在余味需要译者在充分理解原作的基础之上去探求,然后通过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在表达的过程当中,不仅涉及语言之间表达方式的转换,更要透过语言的模糊性看到文化之间的差异。请看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称帝后,对曹植心怀记恨,想借事杀人,便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一首诗。诗人运用比兴的手法,将真实情感隐藏起来,形成了一种语言的模糊——空白。诗篇写豆萁和豆子的关系和命运,实则控诉曹丕残害手足的罪行。汉诗由于其比喻的巧妙和深刻的寓意,增加了一张无形的窗帘,在英译的过程中就更加考察了译者的去伪存真的功力。

中国古典诗词比较讲究含蓄美,这与汉语语言的模糊性是密切不可分割的。译者要进行灵活的处理,才能将原文的深邃内涵传达给读者。

(摘编自郑亚敏《解构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的语言模糊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是我们认识这个丰富多彩世界的媒介,人们借助语言可以真实、全面地描摹出世界的样貌,表达自己的理解。
B.古往今来,对《锦瑟》一诗的解说众说纷纭,对诗中许多意象的内涵理解并没达成一致,而这正是诗歌巨大的魅力所在。
C.如果杜牧充分考虑莺啼的具体距离、范围,苏轼从逻辑上仔细考证鸭鹅谁先下水,他们可能就难以创造令人神往的意境。
D.曹丕想借作诗置曹植于死地,曹植则巧妙地写成《七步诗》,在豆萁与豆子的关系和命运中寄寓自己的真情实感。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李煜用“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来回答“问君能有几多愁”这一疑问时,诗歌语言模糊具有的独特魅力就显现了出来。
B.清代王夫之所说的“诗无达志”,与中国传统诗学中所说的“诗言志,歌永言”强调的重点是相同的,即诗歌是用来表达情志的。
C.当诗歌的模糊语言将不完整的形象呈现在读者眼前,读者会产生将其补充完整的冲动,这与书画艺术中的“留白”效果相似。
D.对汉诗本身的比喻和寓意没有深刻理解,不能透过语言的模糊性把握文化的差异,那么翻译出的《七步诗》将是失败的。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论证模糊语言在古典诗词中的审美价值论题时,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思路展开。
B.材料一通过写杜牧、苏轼的诗句受到了他人的质疑,论证了掌握诗词模糊语言的难度之大。
C.两则材料在论证过程中对古典诗词的直接引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学术论文的文学性。
D.两则材料都论述了诗歌语言模糊性问题,材料二还涉及了对外翻译时应灵活应对语言模糊性的问题。
4.材料二在论证“语言的模糊性存在的必要性和有意性”这一论题时,语言严谨,内容有说服力,请分别说明这两个方面是如何达到的。
5.模糊语言在古典诗词中具有的审美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一和下面有关诗词,进行简要分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2024-02-2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

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效力。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色》)

材料二:

社会结构影响着文化存在的表达形态,社会结构转变了,其外在的文化形态自然也会随之改变。随着技术对人们生活空间的不断介入,人们的整体行为模式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由此而来的必然会是基于价值观念的文化向度的改变。

费孝通先生曾极为形象地将其比喻为乡村发展的“三级两跳”:从农业化到工业化,从工业化到信息化或者后工业化。第一跳的转型还没有真正完全实现,作为第二跳的由工业化向信息化的转变就紧随其后发生了,并叠加在了原有的乡村工业化的基础上,以极为迅捷的发展步伐改变着人们原有的生活模态。

从乡土中国到工业化中国的转变,根本上还属于物质层面的工业下乡,是实际生活的物质改变;而到了第二跳,便更多的是观念性或精神性的文化下乡了,即从曾经的物质性的“实”的层面转换到了精神性、文化性的“虚”的层面上来,这对人自身的存在而言显然意味着一种根本性的转变。这一转变可以说构成了理解中国当下文化转型的一个新的维度,也意味着在乡村生活中要有更多价值和观念层面的新变化。

最值得强调的是,工业或者机器、技术以及产业的下乡,更多还是属于经济或生计意义上的。此时,乡村生活的基调或其基本结构仍旧还是以农业为主、辅之以工业的。只是先前的那种“工”的存在会更多地体现在农业以外的手工劳作上,而现在的“工”则更多是机器大生产的模式。乡村中的家庭结构依旧是相对稳固的,而乡村的工业化生产则是离土不离乡的模式,人们在农业的基底上借助乡村工业化去实现物质生活面貌的根本改观。

而一旦到了文化下乡这一新的发展阶段,那便无可避免地触及到人们的观念、价值、精神和意义诸层次。那些从城市落入乡村的事物更多会属于人的精神观念或思想意识上的,因此它显然更多地触及到了人们对于新出现的生活方式的认同与选择。一方面,留存在村里的人会因为更多精神性意义的触动而尝试生活样式的改变;另一方面,外部世界的种种观念或思考会对乡村自身构造出来的新发展模式产生驱动和影响,使得乡村从精神意义上被重新塑造,成为有似于陶渊明所描述的“桃花源”意义上的理想生活之地,甚至让能够在乡村的环境中生活也成了人们在精神意义上追求的对象,这种不同于农工相辅的“牛郎织女”模式的新式乡村发展模式、我们不妨称之为“桃花源模式”。这种模式更注重于精神性意义的追求,这显然也是在我们的文化观念中所旧有的、从来都不缺乏的另一种对于乡村生活的想象。它是富有艺术以及审美情趣的,同时也无形地跟更多人所选择的闲暇生活的乡村旅游密切地联系在了一起,甚至更成为新时代里一种艺术以及艺术家的乡村介入的意义引领。而所有这些从根本上而言,也是当下的人们在一种文化自觉意识的牵引之下的新乡村发展道路的选择。由此使得文化进入到了乡村,附带着城市人的休闲旅游进入到了乡村,同时那些艺术家们也因此而介入到了乡村的生活和建设之中来。

(摘编自赵旭东《从工业下乡到文化下乡》)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不流动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是孤立和隔膜,这种孤立和隔膜不是绝对的。
B.在乡村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
C.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具体目标,分工协作,形成“熟悉”的社会。
D.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虽用得很好,但带着对中国人的几分藐视的意味。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会结构与文化样态互为影响,后者会随着前者的改变而改变,前者会基于价值观念的文化向度而做出相应改变。
B.“三级两跳”是费孝通先生对我国乡村社会发展观察分析后做出的判断,是对从农业化到工业化再到信息化的形象概括。
C.属于观念性或精神性的文化下乡现象与属于物质层面的工业下乡现象有本质的区别,对人类的贡献也有根本性的不同。
D.乡土性中国体现的不流动是从人与空间的关系着眼,孤立隔膜是从社区之间的关系着眼,这两个特点都是相对的。
3.下列描述,最符合材料所界定的“桃花源模式”生活的一项是(       
A.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B.一轮满月升起来,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秋日的败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香雪手中那只发光的小盒子。(《哦,香雪》)
C.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沿相接的邻舍,保持着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乡土中国》)
D.夜幕降下,灯光亮起,与空中的明月交相辉映。民宿中的人们三三两两,或坐或躺,或闲聊或赏景,惬意极了!(《乡村月夜》)
4.臧克家的现代诗《三代》:“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葬埋。”这首诗,短短几行字,刻画出了一部华夏民族的生存史。一代又一代,在土地上无休无止地循环上演着“同一个故事”。请结合材料一分析在乡土社会中,为什么“同一个故事”的反复上演能成为常态。
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为解决“三农”问题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请依据材料观点,为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