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84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豫园灯会里看一夜鱼龙舞”,商场里随处可见龙主题装饰,上海图书馆、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纷纷推出寻活动……甲辰龙年将至,人们身边的含量达到了顶峰。

虽然每年生肖都是农历新年的重头戏,但在中国,民众对的热情远远超出其他生肖,这是为什么呢?

在十二生肖中,只有龙是神物,其他都是普通的生物。中华民族自称‘龙的传人’,龙是民族的图腾,是我们的精神象征。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田兆元教授表示,中国人对龙的喜爱包含着崇拜之情,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绝大多数都是现实中存在的生物,只有龙是想象出来的神灵。如果进一步细究,龙是多种动物的融合体。在众多说法中,绝大多数学者都认同龙起源于原始人类的图腾崇拜形成于图腾合并。

最早提出龙图腾说的是著名学者闻一多,他在1940年代便探讨了龙的原形,他认为,龙的主干部分和基本形态是蛇,所谓龙者,只是一种大蛇,这大蛇的名字便叫作‘龙’,后来有一个以这种大蛇为图腾的团族,兼并了、吸收了许多别的形形色色的图腾团族,大蛇这才接受了兽类的脚,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于是便成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龙了。

龙这一神圣的形象蕴涵着中华民族发展,各民族相互融合、团结等含义,成为中华民族始祖的标志性图案。后来,成了帝王的符瑞和标志,许多帝王的出生都与龙有关。相传炎帝是一位叫登的女子感天上的神龙而生,尧帝是庆都感赤龙而生,始祖是龙繁衍的后代,因此,中华民族的子孙便是龙的传人了。

龙文化不仅是各民族统治者的符号,各族人民也以龙为吉祥符号。如在西南各少数民族人民的史诗与民俗故事中,龙文化都是非常重要的叙事与信仰对象。也因此,龙的形象成为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的符号。

田兆元还提及,中国与龙相关的节日和民俗十分丰富。舞龙灯是中国春节期间的一项传统习俗,在全国各地都有不同形式的舞龙。据说舞龙灯起源于汉代,最初是一种祭祀和祈雨的仪式,后来演变为一种娱乐活动。如今,舞龙灯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标志,遍及中国、东南亚以及世界各地的华人聚居地。特别是在春节、元宵节,舞龙灯活动最为盛行。

春节过后不久,就有二月二龙抬头。龙抬头说的是二十八宿中的角宿(象征龙角)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这时整个苍龙的身子仍隐没在地平线以下,只有角宿初露,故称龙抬头。与龙抬头相关的习俗众多,现在依然广泛流传的是在这一天剃龙头,人们相信在二月二龙抬头之际理发,自己一年的运势可以随着升起的龙一起腾飞。这是典型的把自己当做了龙的传人。

五月初五赛龙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赛龙舟相传为楚国人为纪念屈原而举行的竞渡。其他地方也有不同的传说。人们亦祭龙以求雨水、丰收等。赛龙舟是中国人的狂欢节,感恩英雄和健康生活,在中国长期保留下来。

(摘编自杨宝宝《十二生肖里中国人为何偏爱龙?》)

材料二:

龙年将至,龙行鱻龘成为了当下最火的祝福语,也与欣欣家国一起成为2024春晚的主题。其中的“”字结构独特,非常罕见,不少地方还特意标上了它的读音—龙行龘龘,出自《玉篇·龙部》:,龙行鱻龘也。”“龙行龘龘形容的是龙行飞舞的样子,“”是用于书面语的双音节形容词,其用法类似于湖水泱泱中的泱泱”“太行巍巍中的巍巍泱泱形容水面广阔,巍巍形容山体高大。

较生僻的汉字重新被人们关注并使用,这种现象近年在网络空间比较活跃,比如”“”“又双聂等。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无非两个:一是这些生僻字仍能在特定语境里表达其特定的含义;二是使用这些生僻字能在特殊语境里满足新的表达需求。上海文艺出版社有限公司副总编辑王敏认为:这些用法,很像是一种文字游戏。从构字理据看,是汉字独特的象形、会意功能给了这种文字游戏施展的空间。从交际效果看,这种‘旧瓶装新酒'的用字方法可视为一种修辞手法,是临时的活用。

他表示,使用这些生僻字时,还需要注意两点。

第一,要弄懂再用,不要想当然,不要误用。比如龙行是希望龙年大吉大利,越多越好。但我们一查辞书,会发现还有一个包含四条的字,那样叠字成词的话有八条龙不是更好吗?但是,过犹不及,因为该字的读音为zhé,意思是啰唆、唠叨,另外是作为‘营’(恐惧、丧胆的意思)的异体字,与龙飞舞的样子无关。

第二,要注意使用场合和对象。王敏认为,如果是公共媒体,最好加注说明读音、含义。如果是私人传播,最好不要发给年龄大、上网少的朋友。总之,就是不要因为使用生僻汉字,造成不必要的交际障碍。

(摘编自罗昕《祝福语龙行火了,你知道它的来龙去脉吗?》)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说中炎帝等许多民族始祖的诞生都与“神龙”传说相关,因此中华民族的子孙被称为是“龙的传人”。
B.舞龙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相传起源于汉朝,由后来的祭祀和祈雨的仪式演变为一种娱乐活动。
C.当代“囧”的用法是一种文字游戏,从构字理据上看是汉字独特的象形、会意功能赋予了它生存空间。
D.十二生肖大多数都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生物,只有龙是想象出来的神灵,是多种动物的“融合体”。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对龙的喜爱包含着仰慕,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绝大多数学者都认同龙起源干原始人类的图腾崇拜,完备于图腾合并。
B.由专家建议可知,对于生僻字祝福语,公共媒体最好加注说明读音、含义,个人之间最好谨慎转发,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交际障碍。
C.较生僻的汉字在大众视野下重新被人们关注并使用的主要原因在于,使用这些生僻字能在特殊语境里满足特殊的表达需求。
D.在西南各族人民的史诗故事中,龙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叙事与信仰对象。因此,龙的形象成为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的符号。
3.下列生活情境中,最不符含材料相关观点的一项是(     
A.小张在江淮地区田野考察时发现,当地流行“六月六,晒龙袍”的风俗,他根据当地传说推测该习俗可能由皇宫内晒龙袍传向民间。
B.春节期间小刚收到了初中同学微信上发送的“龙行”祝福,他随即以“前程朤朤”回应。因为“朤字同“朗”,意为明朗。
C.据悉,2012年生育率显著提高,有专家表示,这说明当年生肖“龙”是吉祥美好的形象,老百姓人人都对这个生肖具有好感,想要一个“龙宝宝”。
D.马先生给自己的书房取名“翡骉斋”,寓意万马奔腾、势不可挡。和外界介绍时,他专门查阅读音、含义,向他人耐心介绍“马”字文化。
4.请结合材料一,分析中国人偏爱龙文化的具体表现。
5.生僻字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是古代文明传承的载体,也是当代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假如你的学校拟开展为外国友人介绍“汉字文化古今谈”的主题活动,请在下列汉字卡片中选择最符合材料观点的一例,结合材料撰写一份讲解词,不超过120字。

昨日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聘娶婚是我国传统的婚姻制度,萌芽于商代,创立于西周初年,成熟则在春秋末战国以后。自汉平帝元始三年诏令天下婚嫁须行纳聘之礼后,婚姻六礼便成为传统社会法定的婚姻制度,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近现代以来,移风易俗,繁文缛礼简化不少,但聘娶婚标志性的心式——纳征和亲迎却久盛不衰,并一直影响着当代的婚俗礼仪。

②聘娶婚由六礼组成,分别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纳采是男方派人向女方家求亲;问名是女家同意后,把女儿的名字和生辰八字告诉男方媒人;纳吉是男方将两人生辰八字占卜得了吉兆,双方互通婚书;纳征是男方向女方赠送一定的聘礼;请期是男方派媒人到女方家商定结婚日期;亲迎是新郎在傧相陪同下到女方家迎新娘回家成亲。在传统社会,男女双方必须经过这六道程序才能结成夫妻,否则就是礼不备。

③婚姻六礼中对传统文化影响最大的就是纳征之礼。虽然纳征之礼只是六礼中的一道程序,但却是决定婚姻是否达成的关键。《唐律疏议》即曰:“婚礼以聘财为信,……虽无许婚之书,但受聘财亦是。”只要行了纳征之礼,婚姻就算敲定,无论是男方还是女方都不能悔婚。若男方悔婚,则不能索回彩礼;若女方悔婚,则必须退回彩礼。

④先秦的纳征礼体现的不是金钱的意义,而是男方对联姻的态度,即郑重诚信与承诺。《礼记·郊特牲》就讲道:“夫昏礼,万世之始也,取于异姓,所以附远厚别也。币必诚,辞无不腆,告之以直信。”正因为如此,议婚过程根本不谈钱,纳采、问名、纳吉和请期均以雁为贽。在先秦,人与人相见要带礼物,称“执贽”。议婚执雁体现了古人“不以贽,不敢见”和“自卑而尊人”的原则。

⑤秦汉以后,古礼渐行渐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的增加,上层贵族的生活日渐奢侈,婚礼也开始铺张起来。汉惠帝刘盈纳后,除纳采、雁、璧、乘马束帛外,又以黄金两万斤、马十二匹作聘礼。上行下效,民间聘礼也以钱财为重,无钱财则不能娶妻,汉相陈平未发达时便是借钱娶妻的。唐代财婚盛行,南北朝时代旧士族之家很受市场欢迎,“新官之辈,丰财之家,慕其祖宗,竞结婚媾,多纳货贿,有如贩鬻”。李唐王室试图用礼法规范婚姻,天子聘后用玄纁、六马、谷珪,官员纳征用币,并按品级递减,却收效甚微。两汉以后的论财为婚不但使纳征之礼偏离了本意,也使聘娶婚沾上了买卖婚色彩。

⑥亲迎是六礼的最后一项,也是最热闹的一项。迎亲那日,新郎将新娘接回家举行婚礼。先秦的婚礼很简单,只有共牢与合卺,象征着夫妻二人结为一体,从此荣辱共享。故《礼记·昏义》曰:“共牢而食,合卺而酳。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因为“婚礼不贺”,既不设酒宴,也无闹洞房之说。第二天一早,新娘妇拜见公婆之后便正式成为夫家的一员。秦汉时结婚,众人前往夫家祝贺,后者则设宴招待,宾客“饮酒欢笑,言行无忌,如近世之闹新房之所为者”。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经过民族大融合,婚礼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虽然六礼程序未变,但迎亲和拜堂仪式却繁复多样。《封氏闻见记》记载:“近代婚家,有障车、下婿、却扇及观花烛之事,及有卜地安帐,拜堂之礼,上自皇室,下至庶民,莫不皆然。”

⑦障车之俗出现于南北朝,流行在隋唐。古礼新郎亲迎,新妇登车后,新郎需驾车原地转三匝,谓之“御轮”。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新郎则骑马绕婚车三匝。婚车即将出发,女方家人拦车以示不舍之情;为赶吉时,男方就得掏银子,这就是障车。至唐代,障车成为迎亲礼仪中的一个小高峰,场面非常热闹。但在某些地区,城市恶少、乡里无赖借障车之俗勒索钱财,为了不耽误吉时,婚家往往任其敲诈。

⑧下婿与催妆都出现于北朝。游牧民族有“拦门”习俗,新郎迎亲被拦在门外,女方家人调侃新郎,增添喜庆色彩。南北朝时期,上层社会妇女悍妒之风盛行,“拦门”习俗被发扬光大,迎亲的新郎大都会受到女方亲属的戏弄,甚至杖打,连皇帝也不能免俗。唐代下婿还闹出了人命。据《酉阳杂俎》记载,一新郎官迎亲,被女方亲属关于箱柜中,众人笑闹,一时忘记,结果新郎被憋死了。拦门刁难之外,新娘还借口梳妆未完而迟迟不出,男方为赶吉时,则要大声催促,唐代改念催妆诗。

⑨纵观古代的婚姻,纳征本是诚信的象征,代表着男方对婚姻的承诺与责任,婚礼仪式也象征着夫妻一体、荣辱与共。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的增加,上层贵族率先打破礼仪制度,以厚给聘礼的方式彰显财富和权威,引起了社会大众的攀比,结婚开始论财,聘礼水涨船高且愈演愈烈,遂使聘礼带有了买卖婚的色彩。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民族大融合,又使传统结婚仪式变得热闹喜庆,花费也随之增加,但夫妻好合始终是婚礼仪式的核心,表达了人们对婚姻生活的期盼与祝福。

(焦杰《古代婚俗礼仪漫谈》)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传统社会,男女双方必须礼节齐备,经过六礼才能结成夫妻,其中纳征是关键的环节。
B.先秦时夫妻共食一份肉食,共饮交杯酒就算完成婚礼仪式,但第二天女方定会去男方家祝贺。
C.唐时,女儿嫁人上车出发,家人拦车表示不舍时,恶少与无赖会趁机敲诈男方,勒索钱财。
D.南北朝时期,游牧民族的“拦门”习俗尤为盛行,新郎常会受到女方亲属的戏弄和杖打。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结构,阐述纳征之礼和亲迎之礼,二者论述的顺序可以互换。
B.文章选取聘娶婚的六礼作为论述对象,详细阐述六礼的流变及对当代婚俗的深远影响。
C.文章末段与首段呼应,强调无论纳征礼如何攀比成风,夫妻好合始终是婚礼仪式的核心。
D.文章在情感态度上表现出倾向性,在秦汉前后两个时期,更偏向秦汉前郑重诚信与承诺的纳征礼。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文章第⑥段观点的一项是(     
A.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诗经·女曰鸡鸣》)
B.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设嫁娶,以俪皮为礼。(《通鉴外纪》)
C.唐天祐中,南平王钟传女适江夏杜洪子,时及昏暝,令人走乞障车文於汤贫,贫命小吏四人,各执纸笔,倚马而成。(明·张萱《疑耀》卷三)
D.婚礼者,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礼记·昏义》)
4.下列诗文不是描述聘娶婚六礼的一项是(     
A.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诗经·氓》)
B.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汉·司马迁《鸿门宴》)
C.双杯行酒六亲喜,我家新妇宜拜堂。(唐·王建《失钗怨》)
D.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孔雀东南飞》)
5.文章是如何论述婚姻六礼中的纳征之礼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昨日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部分学校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人类漫长的文明发展史中,很长一段时间内“艺术”都只是“技术”的一种别称。艺术从技术中剥离出来,获得独立的发展空间,是艺术史上极为重要的现象。从此,艺术不再是一般的技术,它与美、审美之间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内在关联,对普罗大众而言,艺术仿佛成为一个神秘的领域。然而,艺术从技术中剥离出来并不意味着艺术与技术的完全脱节,从艺术发展史的角度看,技术的进步总能带来艺术的跨越式发展,并由此带来艺术存在方式的巨大变革。更重要的是,伴随着技术性因素的不断发展,艺术的创作与演绎都越来越依赖技术,艺术在脱离技术过程中获得的神秘魅力,似乎就在不断上涨的技术大潮中渐渐褪去了。

于是,在艺术观念的这一嬗变过程中,一个悖论就出现了:艺术的独立发展,始于对技术性因素的摆脱;艺术的继续发展,却又高度依赖技术性因素的不断进步。前者告诉我们艺术性因素与技术性因素存在本质差异,后者却揭示了在艺术活动中艺术性因素与技术性因素之间相互依存的密切联系。唯一可能的解释是:艺术具有非技术的属性,但这种非技术属性的获得又离不开技术性因素的支撑。这种看似矛盾却又客观存在的现象,引起了古往今来众多艺术理论家的浓厚兴趣。

先秦时期,庄周借庖丁之口说出了“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道技之辨”因此成为艺术理论史上一个常辩常新的话题。“进乎技”指的是“超越”而不是抛弃技术,道是通过技达到的一种更高的追求。道是一种主观的精神性因素,技则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因素,二者完美融合,形成了质感与境界并存的艺术存在方式。北宋的苏轼已经明确认识到了艺术的存在方式具有主观和客观两个不同的维度。“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琴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当然离不开琴以及琴的制作技术,更离不开琴乐的演奏技术。琴的制作与演奏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技术,前者客观而后者主观。20世纪早期的王国维先生也曾专门论及艺术的主客观因素:“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已,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这里谈到的意偏于主观,境偏于客观,二者结合构成文学艺术的核心内容。

20世纪的西方学者对于这一问题也有深入的思考。法国的杜夫海纳明确区分了客观的“艺术事实”和主观的“审美知觉”,认为只有二者的结合才能构成作为审美对象的艺术作品。他还进一步将“艺术事实”区分为“物质质料”和“艺术质料”,从而也为后人将艺术活动中的技术性因素区分为物质性的和艺术性的两种不同类型提供了理论基础。

艺术发展史已经证明,艺术活动中无论是主观的艺术性因素,还是客观的物质性因素,以及兼具物质性与艺术性的技术因素的发展,都会对艺术的存在方式产生极为重要且非常明显的影响。物质性的技术因素体现为与艺术创作相关的各种器具和材料的技术革新,比如画笔、颜料,或者琴弦、管材等的制作技术的提高对艺术创作或者演出行为的影响;艺术性的技术因素体现为创作或者演出技术的提高对艺术表现质量的提升,如此等等。然而,这一切都伴随着19世纪以来各种现代科技,尤其是20世纪中后期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显得越来越难以理解: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工智能的出现和迭代成为可能,那么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还需要借助技术存在吗?答案似乎是肯定的,因为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也都是技术;但似乎也是否定的;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已经不再需要根据杜夫海纳的理论区分出的物质性或者艺术性的技术,一切都可以由电脑软件搞定了。

于是,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存在方式,在完成了另一次迥异于此前时代的嬗变的同时,却也向我们昭示了另一种悖论:当代艺术与技术之间的依存关系似乎更为深刻,深刻到人们越来越迷惑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当代艺术的存在而言,究竟是技术性因素、还是艺术性因素更为关键呢?一方面,似乎掌握了人工智能技术,人人便都能成为艺术家,而那些没有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艺术家们,则与这个时代的艺术圈子渐行渐远;另一方面,熟练掌握各种人工智能技术的工程师们,却又因艺术素材的缺乏和审美能力的不足而不得不求助于艺术家们,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很显然,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存在形式中,AI技术使得各种传统艺术中的技术性因素被迅速边缘化,而亘古不变的艺术性因素却在这波数字化大潮中愈发不可替代。AI技术不具备艺术创意能力,因而无法自觉赋予其作品精神力量。是否具有精神性力量,这一点对艺术创造活动而言,恰恰是艺术之为艺术的本质属性。

立足时代潮头,回望艺术产生和发展的漫长历史,伴随着技术性因素的更新迭代,艺术的存在方式也随之不断变迁,直至似乎已经淹没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时代大潮中;与此同时,艺术与技术之间的界限虽然愈发模糊,但二者之间却始终存在着无法逾越的界限。由此可知,虽然艺术赖以存在的技术不断更新,但属于艺术的本质属性却历久弥新、颠扑不灭。

(摘编自高迎刚、李成蹊《祛魅与存真——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存在方式探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脱离技术后,与美和审美之间产生了千丝万缕的内在关联。
B.“道技之辨”涉及艺术中的主客观两方面,这一话题并不过时。
C.艺术活动包含技术因素,而技术因素兼具物质性与艺术性。
D.人工智能时代技术与艺术彼此交融,相互依赖、促进,共同提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宣纸的发明,丰富了书画媒介,为书画艺术的升级发展奠定了基础。
B.普通民众在抖音上自主创作视频,说明技术能降低艺术准入门槛。
C.人工智能技术企业加强与艺术院校的合作,能有效提高产品质量。
D.Sora(AI软件)能根据文字自动作画,这表明其已具备文艺独创能力。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六段观点的一项是(       
A.艺术不只是技艺,更是艺术家所体验的感情的表达。
B.科学与艺术是属于整个世界的,它们没有国界。
C.美术所以能产生科学,全从“真美合一”的观念产生出来。
D.技术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艺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
4.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艺术存在方式与技术的关系。
5.根据材料内容,梳理艺术观念经历了哪几次嬗变。
7日内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芜湖市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统测(二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常”和“奇”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两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它们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与审美取向,并对古代诸多文学样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先秦到宋元的大部分时间里,由于受儒家中庸思维的影响,“奇”始终处在“常”的附庸地位,以一种亚文化的面目呈现。然而,到了晚明时期,这一现象逐渐发生改观。

晚明奇观念的蜕变肇始于诗文领域,奇人李贽虽然提出了“‘出类而无益’谓之‘奇’”“不合于‘中庸’谓之‘奇’”等相关命题,但更具其个人特色与新变意义的乃是他对于常奇地位、常奇关系的探讨。整体而言,李贽主张以一种更为圆融的视角实现常奇之间的相互转化,由此也实现了常奇地位的基本平等。这种思维方式一方面来源于佛教,另一方面来源于阳明心学和左派王学。因为淡化了常与奇背后的正统、异端内涵,圣人、君子等概念在李贽那里不再具备天然的崇高性。

到了公安派,公安三袁与江盈科继承了李贽关于常奇观念、常奇关系的思考,将这一思想发展得更加细密、更加体系化,并进一步运用到文人人格、文学审美等诸多领域中。在人格领域中,他们欣赏遗世独立的宗教奇人、经世致用的豪杰之士、骨趣兼备的文人才士,但究其本质,这种欣赏都源于一种对这些人物独立人格与超常才华的钦佩。竟陵派虽然也推崇奇人,但和公安派赋予奇人以狂者本色不同,竟陵派的奇人更多具有一种狷者的特点。这表现在奇人在钟惺、谭元春的笔下往往具有严冷的性格底色、深细的性格特征、深厚的道德修养与好古的学术追求,而奇人的生活环境也以幽静为主。

在晚明文言小说领域,由于许多著作大量记录神怪异事,这和传统“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儒家传统观念形成了一种矛盾与张力,为了消解这种文化压力,晚明文人对“奇”的生成与存在、“奇”的独特功能等进行了颇成体系的言说。他们或将“奇”视作“常之变”或“理之变”的结果,或将“奇”视作偏于主观的感觉性概念,但无论如何,他们都认为“奇”在这个世界上是普遍存在的,迂儒不能囿于自我的有限认知而对未知未见之“奇”轻易加以否定。为了论证“奇”的言说合理性,晚明人对“子不语怪力乱神”进行了诸多富有新意的解释,这种解释并非一种“我注六经”式的客观训诂,而是一种渗透着强烈主观意图的“六经注我”式的言说。整体而言,晚明文言小说之“奇”可以分为志怪之奇、野史之奇、博物之奇三大类,在对不同类别之“奇”的分析评论中,晚明文人发掘出了“奇”的劝诫教化功能、“奇”的补史功能以及“奇”对于“正味”的补充平衡功能。“奇”以“常”为体系确立了自我的存在位置,另一方面又以“常”为中心明确了自我的价值与功能,由此在“奇”与“常”之间形成了一种辅助、互补的共生关系。

在晚明白话小说领域,出现了家喻户晓的明代小说“四大奇书”,而《水浒传》进入“四大奇书”这一行列的曲折历程也透露出丰富的文化意蕴:在嘉靖至万历初年的时候,人们将《水浒传》视作“奇书”其实更多是一种戏谑之论,到了李贽、袁宏道那里,开始以“童心说”为依据将《水浒传》与一些传统的文化经典相提并论,这既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水浒传》的文化地位,也在某种意义上成为这些异端文人进行自我塑造的一种重要方式。可以说,“四大奇书”称号的确立,呈现出文化领域中俗文学的地位日益上移并逐渐与传统主流文化分庭抗礼的文化历程。

如果对诗文、文言小说、白话小说、戏曲等领域中的“奇”观念进行一种高度的提炼与概括,不难发现诸体文学中的“奇”依然存在着一种共通性。“奇人”往往想要和世俗世界中的凡夫俗子拉开距离,而“奇书”也往往要同平庸凡俗的平平之作划清界限。无论是李贽、袁宏道对于“奇人”的论述,还是金圣叹对于“才子奇书”的言说,都建立在文人独立人格、卓越才能、非凡才华的基础之上。

无论是在诗文领域还是在文言小说、白话小说、戏曲领域,“奇”都以突破现有秩序为目标,但最终又都回归到了“常”的路径上来。如公安派后期文学理论中的反思与转变,如竟陵派对于儒家道德与古代诗学传统的强调与复归,如小说戏曲作家对于“常中出奇”观念教化意义的赋予等等,都体现出这一特征。一方面,文人在求奇的过程中往往以异端、奇人自居,充分表现出自我和主流文人、主流文化的不同点与特殊性。但另一方面,时间久了以后,他们发现要实现自身价值与意义的最大化,最终还是要回到主流的文化秩序中来。最终,“奇”和“常”在激烈的碰撞、交锋之后,往往会形成一种相互妥协、相互平衡的微妙关系。

(摘编自陈刚《奇观念与晚明文学研究》)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贽提出的“‘出类而无益’谓之‘奇’”等有关“奇”的内涵的相关命题,来源于佛教思想及阳明心学、左派王学。
B.晚明文人对“子不语怪力乱神”这一儒家传统观念提出了许多新的解释,以论证有关“奇”言说的合理性。
C.《水浒传》最终成为明代小说“四大奇书”之一,在其文化地位提升的过程中,李贽、袁宏道发挥了重要作用。
D.李贽、袁宏道有关“奇人”的论述,金圣叹对于“才子奇书”的言说,可以表现出他们有超越普通之人、平常之书的思想。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奇”代表着一种思维方式与审美取向,晚明奇观念的变化开始于诗文领域,是因为诗文在古代长期居于文学样式的主体位置。
B.作为晚明“奇”观念转变中的一个关键性人物,李贽所具有的文化姿态、思维方式在当时都显得与众不同。
C.公安三袁、江盈科在继承前人有关观念、思考的基础上,将其运用到文人人格、文学审美等领域,引领了追求道德修养与古代学术的风尚。
D.晚明文人带着一种强烈的主观目的,将文言小说之“奇”分为志怪、野史、博物三大类型,并挖掘出“奇”的多方面功能。
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文中所论“奇观念”的一项是(     
A.《西游记》既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同时又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
B.《封神演义》以真实历史支撑思想框架,创作的哪吒闹海、混元金斗等故事被人们津津乐道。
C.《百战奇略》从产生以来,就为兵家所重视和推崇,被列为“中国古代十大兵书”之一。
D.《牡丹亭》戏剧写了杜丽娘死后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起死回生的故事。
4.下列对原文相关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论述“奇”“常”时,涉及文言小说、白话小说等,论述较全面,还使用了引用、举例论证,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
B.文章在论述“公安派”与“竟陵派”对“奇人”的理解时,使用了对比论证,使表达的观点鲜明。
C.“虽然……但”“整体而言”“往往”等词语的使用,增强了文章的逻辑性和严谨性,使文章表述更准确。
D.文章在论述“奇观念与晚明文学”这一论题时,既着眼于古代,又适当结合当下文学现状,有针对性。
5.作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概念,“常”与“奇”之间的关系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请结合背后原因作简要概括。
7日内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试题5月联考(三模)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无一例外受到其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产生的文艺精品和文艺巨匠的深刻影响。中华民族精神,既体现在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和奋斗业绩中,体现在中国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中,也反映在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产生的一切优秀作品中,反映在我国一切文学家、艺术家的杰出创造活动中。

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共同铸就了灿烂的中国文艺历史星河。中华民族文艺创造力是如此强大、创造的成就是如此辉煌,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我们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豪,也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没有历史感,文学家、艺术家就很难有丰富的灵感和深刻的思想。文学家、艺术家要结合史料进行艺术再现,必须有史识、史才、史德。历史给了文学家、艺术家无穷的滋养和无限的想象空间,但文学家、艺术家不能用无端的想象去描写历史,更不能使历史虚无化。文学家、艺术家不可能完全还原历史的真实,但有责任告诉人们真实的历史,告诉人们历史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戏弄历史的作品,不仅是对历史的不尊重,而且是对自己创作的不尊重,最终必将被历史戏弄。只有树立正确历史观,尊重历史、按照艺术规律呈现的艺术化的历史,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才能立之当世、传之后人。

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只有扎根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文艺才能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正所谓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又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作品,让我国文艺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屹立于世。

(选自习近平《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

材料二:

在我看来,要真正使中国文化走出去,必须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塑造好中国文化的形象。当我们讨论中国文化走出去问题时,我们所说的中国文化是指什么?作为中国文化的内核的中国的价值观念又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指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念,这显然是很成问题的。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的演化,形成了一幅众多流别争芳斗艳的色彩斑斓的历史画卷,即使是其中最主要的流派即儒释道诸家的价值观念也是各不相同的。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毕竟是在传统农业社会土壤里生长起来的,其中还杂着许许多多的封建糟粕、甚至奴隶制的思想残余,因而就其整体和现成形式而言是不堪其用的。再次,如果把中国文化走出去理解为使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那么,即使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们对这种文化的价值观念表示理解和尊重,也并不意味着中国文化实现了价值论意义上的走出去,因为这种文化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国文化,这种文化的价值观念并不是当代中国人所真正秉持的价值观念。

我们要推动其走出去的中国文化只能是当代中国文化,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只有这种文化才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形象,也只有对这种文化我们才有理由寄寓充分自信。一方面,当代中国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区别于任何其他文化的根本特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当代中国文化是一种科学的大众的、具有无限开放性并因而能够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另一方面,当代中国文化也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就其整体和现成形式而言在今天已不堪其用,但其中有很多珍品,特别是其在漫长演进中沉淀下来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革故鼎新的发展观、刚健有为的人生观、知行合一的实践和认识理论、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集中地体现着传统社会里中国人的生命体验和独特智慧,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宝贵思想资源。正是在利用这些宝贵思想资源的过程中,当代中国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发扬光大,也使自身的民族特色不断增强。

(摘编自汪信砚《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路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民族以强大的创造力铸就了悠久灿烂的文艺历史,诗经、楚辞、唐诗等都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B.历史给了文学家、艺术家以滋养和想象空间,文艺精品和文艺巨匠也深刻影响着世界上每个民族。
C.中国传统文化生长于有天然缺陷的传统农业土壤,杂着许许多多封建的糟粕和奴隶制思想残余。
D.当代中国文化利用传统文化的珍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并不断增强自身的民族特色。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坚定文化自信,既关乎国运,也是作家创作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作品的重要前提
B.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既需要我们以史为鉴,也需要我们与之交流,汲取智慧
C.中国传统文化中众多流别争芳斗艳、色彩斑斓,作为其主要流派的价值观念也难以统一
D.没有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文化,就不能够成为科学的大众的、具有无限开放性的先进文化。
3.下列选项,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关于“中国文化走出去”观点的一项是(     
A.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现代化之路——共和国的七十年”展览,向全世界展现新中国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伟大成就。
B.玄幻电视剧《长相思》故事取材于古籍《山海经》的传统文化元素,并在此基础上建构独具中国特色的“虚构世界”。
C.三星堆遗址祭区考古发掘的文物“跪坐石虎”造型奇特,超出常人想象,具有三星堆文化的“新、奇、特”特点。
D.台湾40余座妈祖宫庙赴福建进香,成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两岸宗教文化交流盛事,推进了中国妈祖文化的交流。
4.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选项对相关词语解说的逻辑顺序不符合文本的一项是(     
A.文化自信:文化重要作用 →→ 文化自信内涵→→ 坚定文化自信
B.民族精神:杰出创造活动→→   产生不朽作品→→ 感受自信自豪
C.历史传承:树立正确史观→→   依托艺术规律→→ 经受历史检验
D.中华文艺:扎根民族土地→→   屹立世界之林→→ 转化学习超越
5.如何塑造好中国文化的形象?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古希腊以来的许多唯物主义者,他们思考的问题不是物本身,而是对物的阐释。从泰勒斯的水、赫拉克利特的火到德谟克利特的原子,他们都在言说物的存在本质在于其物质上的构成。这是一种最为朴素的对物的理解与阐释,仿佛在我们弄清楚了物的构成物质之后,便可以很清晰地理解物以及物的本质。一把铁锤之所以是物,是因为它是由铁原子构成的;一个电脑之所以是物,是因为它是由电脑的硬件物质构成的;一个数字空间中的怪物,我们无法说这个数字怪物是由某种有机化合物组成的,但仍然可以将这个怪物看成是一个电子脉冲或比特。这种对物的理解方式,可以被认为是向下还原。

海德格尔则以一个古希腊陶壶为例,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壶之所以为壶,不在于壶壁和壶底,而在于居于其中的虚空。这句话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道德经》中的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不过,海德格尔关注的并不仅仅是壶中虚无的物质形态,而且是我们如何在观念中架构了壶这个物体。也就是说,人将壶之物纳入人类本身的生存机制之中,当我们使用壶来装水、酒等物时,壶才向我们呈现为一个壶。壶的物性,并不在于它如何呈现出自己物质材料的构成,而在于它是一种可以在人的生存机制中找到使用位置的物品。这种对物的理解方式,可以被认为是向上还原。

无论是向下还原还是向上还原,都是把人当作主体,而把物当作外在于人的客体。在数字空间中,情况却完全不同。在进入数字空间时,我们以为自己是作为主体参与其中的,其实只有通过一个用户名和网络账号才能进入其中。换言之,我们只有借助于一个数字物(一个数字角色、数字身份、数字用户)才能进入到数字空间之中。在那里,我们以为和现实世界一样,我们与其他人、物进行交往和辨识,其实只能看到那些经过转译的界面;这些界面从来不是数字空间的全部内容,而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在这些内容背后,是不断涌动着、流变着、交换着的数据流量,它们并没有向人类主体敞开,绝大多数时候,这些背后的数据以自身的逻辑算法,在我们察觉不到的地方支配着数据流量和智能算法的总体性。

(摘编自蓝江《物体间性的形而上学——数字空间中的新唯物主义的反思》)

材料二:

马克思说: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这表明奴隶、资本不能被还原为黑人。纺纱机,它们都是在一定关系下形成的物。依此推论,一切都可以被视为物。一场战争是物,一个文学形象是物,一个团队也是物。物作为一个概念,可以替代许多词汇,如事件、身份、组织等;而事件、身份、组织这样的表述,只是我们对于物的一种认识,是物的回响。

数字时代让物的问题更加凸显出来,因为一种新的物出现了。我们通过购物网站浏览商品信息,是通过一个账户、一个数字身份进行的。从传统的视角看,这样的数字物只是对现实的模拟,仿佛数字账户只是我们的一个分身或身份一般。但实际上我们绝不能把数字账户还原为肉身的人,也无需为一个数字存在寻找一个肉身的根基。

如此,我们就必须认识到,数字物是一个独立的存在。比如,在春运期间用手机抢购火车票,我们不是以肉身在场的方式去购票的,而是通过一个数字化身即数字账号的方式去购票的。我们以为自己只是穿着这层数字外衣去购票,真正的购票主体仍是我们自身,从而把账号想象成一个化身或者工具。但实际上,这个化身与我们的肉身一样,是一个独立的物。线上信票系统其实是向这些数字物开放的,而不是向作为肉身的我们开放的。我们能够看到,不同账号购票的效率和成功率是不同的,这并非一个平等购买的场域。比如,从某个电商平台购买加速服务的账号,就更容易抢到票;账号登记的年龄越大,买到下铺的概率也就越高。这种购票经验与十余年前一群人在火车站排队等待放票的场景是全然不同的。正如哈曼所说:通过隐喻,我们才能尽可能地接近物。我们必须把这些数字物隐喻成我们的化身,才能将自己想象成购票主体,才能与这个数字物建立起亲密的联系。

由此,陌异现象学应运而生。所谓陌异现象,即不以人熟悉的方式让物显现,它排除了一切人为的参与,让人成为一个彻底的局外人。整个世界就是一个相互联结的关系网,我们只是在不同的关系之下表现出不同样态的。即使离开我们,万物也仍以自身的方式互相联系着,我们并不是建立万物关联的超越者,而只是其中普通的一员。

(摘编自苏丹《如何思考数字时代之物:当代新唯物主义的兴起》)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德谟克利特的观点来看,铁原子是铁锤的物质构成,也是它的存在本质。
B.壶的本质在于居于其中的虚空,这一观点来源于《道德经》而又与之不同。
C.将物的概念延展到事件、身份、组织等,须以“在一定的关系下”为前提。
D.数字物包括数字角色、数字身份、数字用户等,它不能被还原为肉身的人。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如同古希腊以来的许多唯物主义者那样,海德格尔也把物当作外在于人的客体,但是他拉近了物与人之间的距离。
B.作为主体的人在数字空间中只能看到转译的界面,却无法察觉数据流量的涌动,也无法改变数据流量和智能算法。
C.线上售票系统取代传统排队购票的方式,面向数字物而不是肉身的人开放,直接导致平等购买的原则受到了破坏。
D.如果从物的物质构成、观念架构与陌异现象学这三个维度进行思考,就能够从唯物主义的角度理解物的本质属性。
3.下列选项,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海德格尔观点的一项是(     
A.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所构成的,但是水的灭火特质是氢原子和氧原子所不具有的,甚至和氧的助燃性质正好完全相反。
B.科幻小说里的人类主人公知道,眼前的牛排其实并不是一块真正的牛排,它的形状和颜色都只是链接到自己大脑中的数据而已。
C.一块有着四根支柱的木板,当上面放置了花瓶、餐盘、水果等时,它就是一张桌几;但是当我们坐在上面时,它就成为了一个凳子。
D.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5.材料二是如何论证“数字物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这一观点的?请简要分析。
2024-04-29更新 | 24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合肥二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所谓文学景观,指的是具有文学属性和文学功能的自然或人文景观。(曾大兴《文学地理学概论》)文学景观在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当代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从文学景观与古典文学之间的关系入手窥探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推动的具体表征和深层意蕴。

文学景观的生成离不开古典文学。古典文学赋予文学景观生命与内涵。从形成因素考察,一个文学景观的生成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名篇效应、名人效应或叠加效应,当然也存在两种或三种效应的综合体。所谓名篇效应,指文学景观的生成是依托一两篇著名的文学作品而名闻天下,比如南昌的滕王阁因王勃的一篇《滕王阁序》而人尽皆知。名人效应,指文学景观的生成是因为著名文学家的名气而蜚声中外,正如明代袁中道说:名人托迹之地,江山千载犹香(《东游记》其十三)。比如成都杜甫草堂,眉山的三苏祠等,是历代文人雅士游赏之地,凭吊之所。而叠加效应,指文学景观在生成后,随着时间的流逝又不断被后人题咏,最终形成了闻名遐迩的文学景观。比如黄鹤楼在唐代诗人崔颢登楼所题《黄鹤楼》诗之后,再经李白、岳飞、毛泽东等人的歌咏,其内涵不断丰富,影响越来越大。岳阳楼的名气也是在不断累积和提升的,先由唐代诗人李白赋诗《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后定名,继之为杜甫的《登岳阳楼》,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明袁中道的《游岳阳楼记》等,岳阳楼的大名历久弥新。还有一些文学景观是名人名篇的综合效应,或其他两至三种效应的综合体现。

文学景观推动古典文学的传承与发展。文学创作与文学景观之间关系密切,文人通过自己的书写将景观展现在世人面前,同时在后人的追慕过程中产生了更多的文学作品,再现了景观的面貌和发展、演变。这些文学作品因文学景观的存在而代代相传,并逐渐凝固为一座城市或一个地方的集体记忆,而这一集体记忆又唤醒了对该城该地文脉的传承与发展,故文学作品不断得以传播,在古今读者和游人中形成广泛的影响。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云: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孟浩然写下这首著名诗歌后,很多古代诗人在登临岘山的时候,也留下相关诗篇,如张九龄《登襄阳岘山》、李白《岘山怀古》、曾巩《初发襄阳携家夜登岘山置酒》等。故从某种意义上说,的确是文学景观促进了古典文学的传承与传播。文学景观与古典文学之间血脉相连,文学景观是文学家的创作素材,文学作品也依托文学景观而不断丰富。

文学景观与古典文学共生共长,当下对文学景观进行保护与进一步研究就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文学景观的丰富内涵可以激发作家创作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其次,文学景观的保护和研究,有利于促进地方文化、旅游文化的开发与利用,为当代弘扬和发展地方文化、深挖和延续地方文脉提供积极的指导与借鉴。

总而言之,文学景观具有独特性与唯一性,体现出自然与人文的统一。古典文学形塑了文学景观,而文学景观本身既承载了传统文脉,也进一步催生了新的文学作品。

(节选自李惠玲《古典文学与文学景观的双向互动》)

材料二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哲学家,在谪居贵州期间,他以大量的诗文记录谪居生活与贵州风光,汇成了《居夷集》一书,贵州风光因而被赋予文学色彩,部分要素成为了文学景观。谪居生活成就了王阳明,贵州独特的风光促进了阳明心学体系的成熟。本调查主要内容:一是整理出王阳明居黔作品中的贵州文学景观;二是摸清人们对文学景观和阳明文化的了解程度;三是探查人们对以文促旅模式和构建该文学景观旅游链的态度;四是对王阳明居黔作品中贵州文学景观旅游链的构建提出优质建议并厘清构建这一旅游链的意义。以下是部分调查数据统计图(参与调查人数为400):

问题1如果一个景点曾有著名文人题诗、或作文(如岳阳楼、庐山),是否会增加您的兴趣?问题2您了解王阳明及其作品吗?

问题3将王阳明作品中的文学景观与旅游业结合是否能引起您的兴趣?问题4您觉得现阶段的旅游业是否需要增加文化内涵或文学底蕴?

(摘编自陈为兵,杨秋萍《以文促旅:王阳明居黔作品中贵州文学景观旅游链构建调查》)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当代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背景下,文学景观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种关注是文学景观发展的有利条件。
B.一个文学景观的形成不外乎三种情况:名篇效应、名人效应或叠加效应。一处景观如果与名篇、名人关联就会变得知名。
C.有些文学作品因文学景观的存在而代代相传,并成为一座城市或一个地方的集体记忆,这会有助于该城该地文脉的传承与发展。
D.文学景观能激发作家创作优秀作品,有利于促进地方文化、旅游文化的开发利用,当下应该对文学景观进行保护与进一步研究。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受调查者多数认为景点如果有名人题诗或作文,会增加自己对景点的兴趣。
B.受调查者多数都了解王阳明的作品,说明他们多数都读过王阳明的代表作。
C.近九成的受调查者认为王阳明作品中的文学景观应变成旅游景点。
D.超过九成受调查者对现在的旅游业的文化内涵或文学底蕴很不满。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材料一第二段所论述的名篇效应或名人效应的一项是(     
A.苏州的寒山寺因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而名垂千古。
B.绍兴的沈园,因陆游与唐婉的爱情而代代相传。
C.惠州西湖本名丰湖,后因苏轼贬惠州时所写的《赠昙秀》诗称其为西湖,之后才盛传其名。
D.史铁生创作《我与地坛》,让地坛为更多人所知。
4.下列关于材料一的相关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首先引用其他专家学者对文学景观的定义,明确了本文的主要论证对象。
B.文章在论述古典文学与文学景观的相互关系时,侧重论述的是文学景观的价值。
C.文章先提出论题,再分层次展开论证,最后进行总结,论证结构十分清晰。
D.文中直接引用的诗文与相关文化举例增强了说服力,与文学景观之美相得益彰。
5.旅游部门准备开发贵州王阳明主题旅游线路,请你结合材料和下面表格的内容,概括分析开发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王阳明贵州文学景观统计表

地区作品景观具体地址
修文县《何陋轩记》何陋轩龙场龙岗
《西园》何陋轩西边院子龙场龙岗
《君子亭记》君子亭龙场龙岗山顶
《远俗亭记》远俗亭今位置已不可考
《宾阳堂记》宾阳堂龙场龙岗
《玩易窝记》玩易窝龙场镇新春村
《初至龙场无所止结草庵居之》草庵龙场小孤山附近
《始得东洞遂改为阳明小洞天三首》阳明洞修文县城东栖霞山
《龙岗新构》龙岗书院龙场龙岗
《水滨洞》水滨洞今位置已不可考
《游来仙洞早发道中》《来仙洞》游仙洞(今仙人洞)南明区仙人洞路与水口寺路之间
《过天生桥》天生桥谷堡镇天生桥村
《陆广晓发》陆广河东岸乌江流域修文境内六广段的河道
《木阁道中雪》《春行》木阁山龙场与贵阳之间的大山
玉屏县《钟鼓洞》钟鼓洞平溪卫之东,今位置不明
《平溪馆次王文济韵》平溪卫公馆平溪镇中山路北面
凯里市《清平卫即事》清平卫凯里市西北炉山镇
黄平县《兴隆卫书壁》兴隆卫黄平县城区
福泉市《七盘》七盘岭福泉市南门桥以北的西门河北岸附近
黔西县《象祠记》象祠素朴镇灵博社区九龙山
贵阳市《南霁云祠》南霁云祠贵阳市中华南路202号内
《白云堂》白云堂今位置已不可考
《夜宿汪氏园》汪氏园今位置已不可考
《书庭蕉》贵阳文明书院贵阳文明书院内
《南庵次韵二首》《徐都宪同游南庵次韵》南庵寺(今观音寺)南明河甲秀楼翠微阁内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黄土作为决定农耕文化的关键要素,其优点与缺点同样突出。黄土高原上的黄土,虽然它是一种弱度或没有土层分化的新成土,但它非常适合农业的发展,原因是它的“自我加肥”的作用。黄土地的深度特征较强,且土质均匀。由于土层是经过无数年代的累积而成,腐烂的植物残体变成肥料,雨后通过毛细管的作用,不断把土壤层中的各种矿物质吸到地面。在北方辽阔的黄土带,几千年来,农作物几乎不靠人工施肥都可以年复一年地种植。在这类土壤之上,稠密的人口往往继续生长到它强大支持生命能力的极限。

事物时常存在两面性。黄土的质地疏松,即容易形成水土流失,特别是大陆型气候特点下的东亚季风气候,下雨集中在有限的时间内,极其不均匀,经过开垦的土壤很容易被雨水冲刷,造成生态问题。正是这个问题,才引起了人们对自然环境问题的担忧,促成了和谐共生理念的产生,特别是当人口快速增长之后。

黄土支撑了中国农业文明发展的前期,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北方战乱,大量的人口开始向江南转移,为南方带来了人口、财力与技术,将南方过往的沮洳之地开发为富足之区。到了隋唐时期,经济中心开始南移,至宋代,“苏湖熟,天下足”的局面已开始显现,南方水田农业开始担起支撑人口增长的重任。

随着人口持续增加,平原地带的土地已不能满足人们生存的需要,于是人们开始向山地、沼泽等要地。为了有效地改造和利用这些原本不适宜耕种的土地,智慧的中国人民发明了圩田、垛田和梯田等多种土地利用形式。如依山势而建的云南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是人们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伟大创举。山巅有涵养水分的森林,山中有采光充分、自流灌溉的梯田,山下有潺潺流动的小溪。“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构成了一种完美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空间。

(摘编自徐旺生等《中华和谐农耕文化的起源、特征及其表征演进》)

材料二:

哈尼梯田地处云贵高原与横断山系分界处、云南南部的哀牢山—红河区域,那里山高谷深,地势险峻。当地哈尼族、彝族等山地民族充分利用地理环境特征,建立了独特的自然—社会—经济—文化复合稻作系统。据推断,哈尼梯田的开垦历史可追溯到隋唐时代,至今已有约1400年。

从生命共同体的角度来看,在哈尼梯田所处的生态系统中,“山、水、林、田、湖、草”一个都不缺,如同一部写在大山上的教科书。以往对红河哈尼梯田的解读主要是“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但我们认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更能够揭示哈尼梯田的生态文明价值。

首先,哈尼人的命脉在梯田。据民族史考证,现代哈尼人是古代氐羌族系的后裔。哈尼先民在南迁过程中,通过与百越诸族交流,掌握了种植水稻的技术,逐渐从游牧民族转为农耕民族。当他们迁徙到红河谷地时,当地那些易于耕种的平坝已有其他民族居住,土地紧张,同时因为难以适应红河河谷的干热气候,便转而定居在红河南岸的哀牢山的中海拔山地,由此开启了开垦梯田的历程。从游牧到农耕,再从农耕到山地稻作的变化,发生了两次巨大转变。相对游牧方式来说,农耕方式虽然生产力更高,但要保证作物的产量,就必须更加高效、可持续地利用土地。与坡耕地相比,梯田保水保土的能力大大增强,水稻等粮食的产量显著提高,成为山地农业耕作的首选形式,这正所谓“人的命脉在田”。

其次,哈尼梯田的命脉在水。梯田是山地农业的常见形式,哈尼梯田可以作为山地水田的代表。这里的梯田几乎一年四季都在水里泡着:夏秋时节栽满禾苗,稻浪翻滚;即使到了冬天,稻子收割后仍然放水泡田,此时梯田里水平如镜,黑色的田埂沿着地势和等高线,描绘出疏密不等的曲线,因而哈尼梯田成为让人们流连忘返的天堂。但是,哈尼梯田的水从哪里来?

上述问题最直接的答案就是:“哈尼水的命脉在山。”从大地理尺度来说,哈尼梯田所在的云南哀牢山—红河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沿着低海拔谷地一路北上,在迎风坡的高海拔地带形成降雨。从小地理尺度来说,哈尼梯田下面的红河河谷属于干热河谷,高温促使河水大量蒸发,但是这些水蒸气在高山峡谷中不会很快消散,而是跟随热气团、顺着山坡上升,在哀牢山高海拔地带遭遇冷气团,形成浓雾,进而形成降雨。丰沛的降雨被哀牢山上茂密的森林所吸纳,形成数量众多的山泉和溪流,即使在旱季也能源源不断地流淌。

最后,哈尼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草和树。对哈尼梯田这样的山地农业生态系统来说,一个巨大的挑战就是水土流失。当土地裸露时,雨水或溪水就会直接冲刷土壤,造成侵蚀。坡度越陡或坡面越长,地表径流的流速就越快,流量就越多,对土壤的侵蚀力也就越强。哈尼梯田地势陡峭,坡度常常达30度,海拔相差可达1000多米。但相关研究发现,哈尼梯田形成了一个精妙的系统,恰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水土流失。即使偶然遭受暴雨袭击,也不会大面积崩溃。

(摘编自耿宇鹏《红河哈尼梯田: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典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地理环境来看,北方黄土带人口稠密,黄土的“自我加肥”性能是关键要素。
B.南方农业文明的兴起离不开人口转移;山地梯田等的开发与人口增长密切相关。
C.哈尼人的生活方式经历了从游牧到农耕的转变,梯田耕作的发展发挥了“命脉”般的作用。
D.哈尼山降水量丰沛、地势陡长,梯田开垦裸露土地,导致水土流失问题十分严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土土质既适合农业发展,又容易造成生态问题;黄土带生态问题突出,又促成和谐共生理念的产生,这些恰是“事物存在两面性”的有力例证。
B.“如同一部写在大山上的教科书”,作者以生动贴切的比喻充分肯定了哈尼梯田所处的生态系统体现出古人的劳动智慧。
C.哈尼先民开启山地稻作的转变,客观上是因为红河谷地的平坝土地资源紧张,主观上是因为自身难以适应红河河谷的气候。
D.哈尼梯田属于复合稻作系统,是山地水田的代表,与坡耕地相比,保水保土的能力更强,是人们改造利用自然的伟大创举。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和谐共生理念”观点的一项是(       
A.春秋战国时期,很多思想家主张优先发展农业;很多王侯实施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兴修水利的政策。
B.《孟子·梁惠王上》主张“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则“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
C.汉代,出现了“人工肥力观”,认为对肥沃土壤只用不养,就会沦为贫瘠之地,故提倡“用养结合”。
D.宋太祖建隆二年二月下诏:“属阳春在候,品汇咸亨,鸟兽虫鱼,俾各安于物性,置栗罗网,宜不出于国门,庶无胎卵之伤,用助阴阳之气。”
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该图无法完全诠释“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生态关系。
B.从地理尺度来说,①处形成降雨的水汽有的来自④处。
C.③处初始阶段,南方水田农业已支撑起人口增长重任。
D.在自然气候上,④处或比②处更为干热、降水更少。
5.全国两会上,某位代表提出要更加重视对哈尼梯田文化的宣传与保护。这有何意义?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4-04-24更新 | 22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南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三4月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定义说,细节是文艺作品中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自然景物、社会环境等最小的组成单位——我不太认可。在文艺作品中,细节有时会是最小的部分,甚至可能只是一个词。譬如《阿Q正传》中阿Q在发达之后买酒的细节,鲁迅用的只是一个词,,把钱扔至桌上,显示豪迈和发达了的粗犷;而在《孔乙己》中同样有一段孔乙己买酒的细节,鲁迅用的依然是一个词,,表现一种具有紧张感的谨慎。但还有一部分细节,则是做得细致、紧密,具有回旋感和铺排感,充溢着不断叠加的细流——它就不能被看作是最小的组成单位,而是一个极有感染力量的内在组织,自身就有某种完整性。细节的大约都不应忽视,它要求的是我们在某些重要的节点上,把叙述变成描述和打量,细致些,再细致些。

那么,我们在写作一篇小说的时候、在故事中需要一个细节的时候将怎样设计?这个细节在这里会更多地发挥哪一方向的作用?对小说的呈现能有何种裨益?

随类赋形,依然是设计细节的时候要重点考虑的。我们所设计的细节要与故事发展、事件环境、人物性格、人物的处世方式和见解紧密相联,要量体裁衣,要符合故事开始前设定的逻辑原则,接受它的必然后果。同样是买酒,阿Q的买和孔乙己的买是不同的,是完全不能混淆的,这里的细节设定是根据人物性格、心理和习惯来做出的;刘姥姥进大观园看到自鸣钟的那个细节也只能专属于她,换给林妹妹、晴雯、赵姨娘甚至焦大,都是不行的,不合适。林黛玉的葬花一节,那个细节也具有强烈的专属性质,如果我们试着将它换成大观园里另外的姊妹也是不行的,尽管有些人与她经历、见识大抵接近。

唯适性——细节在一部小说里的一次性使用——也是我们要顾及到的。在谈论小说故事结构的时候我们也曾特别地谈过,唯适性原则是小说的每一设计中都需要遵守的原则之一,它保证故事的新颖和独特。

细节之,它需要安排在重要的、关键的节点上,这里的需要重视。之所以使用细节,就是试图让故事在重要的、关键的点上有所突出,有所凝滞,从而带来情感的打动和对人物命运的审视。是故,选择在哪些点上做细节、做足细节是我们要认真考虑的,它很重要。在一篇小说中,一般而言需要设置细节的点应当会有多处,甚至数十处,上百处(针对于长篇),在将细节做细的同时我们还需要仔细掂量,它们之间的对比和平衡,哪些需要在突出的基础上更突出些,要有强、次强、弱等不同的用力。我想我们需要知道,平均用力一定是写作的大忌,如果我们将一篇小说中的细节做得同样壮硕或者同样干萎也是不可取的。

对小说讲述、故事发展和建立高潮有裨益,对形成情感涡流有裨益,对人物形象塑造有裨益,这里的裨益性也是我们在细节设计过程中要考虑的,甚至是第一考虑——否则我们要细节干嘛?细节,一定是小说值得仔细打量、值得反复思忖和值得不断回味的重要的点,是其中被线串起的珍珠。好的细节就如同是故事的眼睛。有用,有效,同时又是最佳表达,是小说细节设计的关键所在。一般而言,诸多作家在细节的有用有效上做得都是不错的,但在最佳表达上,则常有匮乏。而它,往往又是决定这部小说是好作品还是伟大作品的分野之一。如果我们仔细回顾,那些伟大的经典之作,在细节设计上基本都是做到了有用有效并且是最佳表达,一旦换成另外的细节,它的魅力感和独特性就会有所减损。有许多作家都愿意在他的阅读中,把某一主题相似、内容相似的细节放在一起比较,我也愿意建立起这样的习惯,也希望真正有志于写作的朋友们建立这样的习惯。通过比较作家对于细节的把握和其中的差异,分析差异之间的优势、特点和原因,我们会更加迅速地进入到文学内部,理解并掌握其中的设计,理解细节设计的多样性、细节的设计与设计的分寸,以及细节之间的融合性、共通性。

最后,在设计细节时,作家们往往会综合考虑:这一细节既要顾及真实感也要符合人物的性格和故事走向,同时它又具备新奇感,富于象征性……基本上,没有多少细节的设计会只考虑单一向度,它会照顾到更多的面。还需要强调的一点是,重要的细节,有突出功效和特点的细节,往往在文字中不止一遍出现,它会有前后、轻重的分配,它会有前后的呼应。重要的细节一定要致力于榨干它的全部价值,包括全部的剩余价值。如果一个人钻进了一个箱子,那在小说中,他肯定会一次次钻进这个箱子,这个箱子的内涵也会越来越丰富;如果一个人有一双长腿,这双长腿也必须一次次用于奔跑,直到碰壁直到折断为止。

(摘编自李浩《小说的细节设计》)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细节是“最小的组成单位”一说,作者并不认可,他认为细节是细致、紧密,具有回旋感和铺排感的“内在组织”。
B.作家设计细节时,应该考虑它与故事发展、事件环境、人物性格、人物的处世方式和见解的紧密关联,要“量体裁衣”。
C.合理使用细节,能够让故事在关键的点上有所突出,有所凝滞,从而打动读者的情感,引起对人物命运的审视。
D.细节是小说值得仔细打量和反复思忖的重要的点,好的作家一定会认真设计细节,以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细节是根据人物性格、心理和习惯来设计的,这个细节就会具有强烈的“专属”特性,不适合用于其他人。
B.细节不仅要做细,还要掂量细节之间的对比和平衡,不可平均用力,这个原则和写作中的详略安排是相通的。
C.一些作家在“最佳表达”上常常做得不够好,能否“最佳表达”往往成为判断一部小说好坏的关键评价标准之一。
D.在设计细节时,作家往往会从情节设计、人物性格乃至细节的新奇感和象征性等方面综合考虑,一般不会只考虑单一向度。
3.下列四个例子,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四段观点的一项是(     
A.莫泊桑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妇谈论于勒时的几处语言描写和见到于勒时的神态动作描写。
B.鲁迅小说《祝福》中开头对“祝福”风俗的描写和结尾对“祝福”之夜鲁镇“爆竹声联绵不断”等景象的描写。
C.施耐庵小说《水浒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节中“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那雪正下得紧”等环境描写。
D.卡夫卡小说《变形记》中已经变成了甲虫的格里高尔如何使用腿和上下颚来给父亲和主任开门的动作描写。
4.从读者角度看,有些细节让人一看就过目难忘,这些细节有哪些明显的外在特点?下列对材料进行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要的细节,有突出功效和特点的细节,往往在文字中不止一遍出现,而且会有前后、轻重的分配,会有前后的呼应。
B.贴切、新颖、独特。既要顾及真实感,也要符合人物的性格和故事走向,同时又具备新奇感,富于象征性。
C.出现在重要的、关键性的节点位置。
D.细节的设计不会只考虑单一向度,它会照顾到更多的面。
5.材料第六段建议有志于写作的人要建立比较阅读的习惯,请据此归纳,在平时学习探究中,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比较才能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
2024-04-23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短视频的内容题材和视听叙事逻辑有别于传统视听表达。一些非专业短视频创作者缺乏基本媒介素养,为博取流量和吸引眼球,故意利用技术手段,通过摆拍或者移花接木合成视频内容,制作和传播虚假短视频新闻,甚至刻意模糊摆拍视频真实记录之间的界限,营造一种记录真实的新闻感,骗取观众关注,引发社会讨论。

短视频快速兴起的现实逻辑是技术赋能、极简操作、碎片消费、深度互动。深度互动指的是短视频这一传播形态能够提供很强的现场感和参与感,视觉上它给人的感觉是不停地还原现场真实情况,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观看者普遍认为短视频提供的是真实的新闻信息,展示的是现实情况,网民在观看过程中更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共情。摆拍短视频的视频作者正是利用了这些特点,刻意调整拍摄手法去迎合观看者,模糊虚假情节和真实故事的界限,企图达到弄假成真的效果,用虚构情节获取观看者的真实感情。短视频创作领域并不拒绝虚构内容,有好剧本的故事同样能够吸引观众,但是,当视频作者用虚假内容伪装成真实,就是对公众的欺骗。

(摘编自林爱瑞《当前短视频创作的伦理审视》)

材料二:

摆拍短视频是指由人为策划、编造和表演,但伪装成真实新闻事件进行传播的短视频。与一般化的以娱乐为导向的剧情短视频不同,摆拍短视频从社会的热点、焦点、病点和兴奋点入手,以网络用户的爱心、同情心和正义感为传播杠杆,吸引用户注意力,赚取网络流量,实现摆拍者不可告人的目的。

摆拍短视频所涉及的领域是多元的,主要集中在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容易引起人们情感共鸣的领域。例如,芷江县岸摩托车抢小孩”“外卖小哥送餐返回后发现车辆被偷在雨中坐地失声痛哭”“考上清华之后跪谢父亲”“广东夫妻办完离婚手续之后妻子晕倒丈夫冷眼离开等摆拍短视频,涉及民生、教育、社会治安、道德伦理等方面。除了上述领域,也存在政治领域的摆拍短视频现象。2016年,一段据称是从废墟中被抢救出来的叙利亚小男孩阿勒颇受伤儿童的视频在社交媒体走红,当天转发量就超过3万次,但随后有媒体质疑该视频为摆拍,其目的是为西方国家干涉叙利亚创造人道主义理由。

摆拍短视频伪装程度较高。网络空间是一个高风险社会,具有行为主体隐匿、社会网络关系复杂、信息演化转化过程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等特点,这些都增加了网络社会引导和管控的难度。一些摆拍视频博主将自身塑造为公民记者正义化身,有的甚至还打着传播正能量,倡导主旋律的旗号公然进行摆拍创作。与那些明显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的短视频不同的是,有些摆拍短视频在表面上看起来也兼顾和整合了如守望社会、传递文化、娱乐用户等传播的社会功能;有些低级红高级黑的摆拍短视频虽然标榜真实性,但与剧情短视频有着显著的传播目的差异。

无论是从艺术形式还是艺术内容方面来看,摆拍短视频往往并不精彩,甚至粗制滥造,不具备广泛传播的价值。然而,摆拍短视频善于拿人性善恶或者极端现象"做文章,很容易击中用户内心深处的情感软肋,牵动用户的爱心和同情心,激起用户的悲伤或者愤怒的情绪。用户在情绪化状态下可能忽略了对短视频本身真实性的核验,将其当作真实事件看待,反而积极转发扩散,使得摆拍短视频在很短时间内得以大范围传播。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短视频平台大有算法不坏,用户不爱的发展趋势。平台利用算法争夺用户的注意力,让那些煽情、夸张和刺激的短视频被优先推荐,以迎合用户的猎奇欲望。短视频创作所使用的新闻框架会影响用户对真实世界的认知,当短视频使用摆拍的新闻框架创作并推送时,用户误以为这些就是全部的事实真相,也容易被这些短视频所蕴含的价值观所感染,形成某种固定的认知。在信息茧房效应的积累之下,用户可能出现价值观迷失和选择性敌视的情况,逐渐落入逃避现实和虚假臆想的圈套中,这一主观想象的世界实际上颠覆了社会的真实面貌。

(摘编自曾润喜《短视频创作生态的失范现象与纠偏研究》)

材料三:

VR(即虚拟现实)的未来方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以很强的现场感和参与感使网民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共情,这成为推动短视频快速兴起的关键原因和现实逻辑。
B.当短视频作者企图“弄假成真”,用虚假内容伪装成真实时,就是对公众的欺骗,因此短视频绝不能通过虚构内容来吸引观众。
C.“考上清华之后跪谢父亲”的摆拍短视频正是利用了高考升学这种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来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D.短视频平台利用算法优先推荐煽情、夸张和刺激的短视频,最终是为了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和迎合人们的“猎奇”欲望。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分析了摆拍短视频刻意作假、“弄假成真”的手法,借“移花接木”这一比喻论证强调作假的主观性和欺骗性。
B.材料二第一段从下定义人手,“伪装”“不可告人”等含有强烈贬义色彩词语的使用表现出对摆拍行为鲜明的反对立场。
C.材料二第一段引人剧情短视频的概念,意在强调其以娱乐为导向,与摆拍短视频形成鲜明的对比关系。
D.材料二第二段运用例证法论证摆拍短视频涉及民生、教育、社会治安、道德伦理等方面,强调其拍摄题材的多元性。
4.根据材料三图示的内容,下列对VR(即“虚拟现实”)技术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VR技术能提供三个维度的体验:知觉体验、行为体验和精神体验。
B.现有的VR技术在精神体验上发展较快,而在知觉体验上发展较慢。
C.VR技术的未来方向是知觉体验、行为体验和精神体验的均衡发展。
D.期许的VR体验将极大提高行为体验的自由度和精神体验的满意度。
5.国家网信办统筹指导24家网络直播平台和9家网络短视频平台统一上线“青少年模式”,请根据两则材料分析出台这一模式的原因。
2024-04-23更新 | 13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三模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