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99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当前乡村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对乡土文学的概念内涵产生了新的挑战。自1990年以来,随着大量农民进入城市,乡村生活方式有了极大的改变,传统乡村生活的状貌正在逐渐失去。从文学角度来说,随着乡村社会的变化,传统乡土文学作品会进一步减少,很可能难以作为一种文学类型或文学题材而继续存在。

据此,有一些批评家认为乡土文学已经失去了生存的基础,面临消亡。其实不然,乡土文学是一个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即使是在传统乡村逐渐消逝的背景下,它也有存在的一席之地。它并不随乡村面貌的改变而消逝,而是在不断的发展和演变中拓展自己、转换自己。具体说,在乡土社会发生巨大转变的今天甚至是不久的将来,“乡土精神”应该成为“乡土文学”最基本的核心,构成这一概念的灵魂。

乡土精神的内涵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对乡土的热爱和关注,这是乡土精神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只有对乡村和乡村人的关爱,才能呈现出乡土的内核。二是对乡土文明生活方式和核心价值观的向往与认同,这是一种基本的精神姿态,或许它不是现代的,但却是与乡土内在关联的。当然,它的内涵具有一定的发散性,如对人类生态的关注,对现代文明缺陷的批判等,都是与之相关联的主题。三是对一些美好乡土文化价值观的揭示和展示,而“乡土文化”这一概念中包含有多元因素,文学应该张扬其中的美善一面,它的基本内容包括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对人类质朴人性的认同,张扬人自身的力量和价值;强调人情、人伦,对人类精神价值表示尊重。有人更习惯于用“乡土文化”来指称乡土文学的内涵,实际上,乡土精神比乡土文化更合适。乡土文化内涵的指向性更单一,也更保守;乡土精神则更抽象,与传统乡土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要间接和深远。换言之,乡土精神虽然以乡土为基础,但它并不局限于传统乡土文化,它能够吸收现代精神的因素,对传统乡土文化有扬弃和现代的改造重生。比如说,乡土文化的丰富内涵中包含一些粗俗低级的内容,也有很多滞后于时代的因素,但是乡土精神对这些因素和内容是拒绝和批判的,它更侧重于乡土文化中积极的、与现代因素相融合的一面。

(摘编自贺仲明《乡土精神:乡土文学的未来灵魂》)

材料二:

80年代文学重述乡村历史,在书写的时空上相对短小和狭窄,90年代以后,乡土小说敞开了更宏阔的时空,乡土与乡土之上的人的命运也更为复杂和曲折。如《白鹿原》《笨花》等是表现乡土中国的重要作品。李佩甫的《羊的门》和陈忠实的《白鹿原》均截取了较长一段时间,以此呈现一个自然村落的历史变化和伦理格局的动态变迁。尤其是陈忠实的《白鹿原》超越了以往文学作品中现代史叙事的局限,从民族文化心理切入,在繁复的人物关系中描绘中国现代历史风云。在《白鹿原》《羊的门》中,乡土不再缄默,时代的变迁给乡土注入了更具复杂性的历史内容。在动态的历史变迁中,乡土的变化与城市的发展都是现代化叙事的重要内容。

“新乡土文学”在重述历史的同时,也深度介入乡土现实,乡村的现代化历程在历史与当下的关联中得到更充分的呈现。阿来的《机村史诗》以6部既独立又有关联的作品构建了一幅藏族乡村的长卷,在50年的时空中写出了乡村的命运。阿来在审美上再次回到“人的文学”层面,坚持“人是出发点,也是目的地”,并重新定义了“史诗”的概念,记录与表现社会变迁的轨迹和方向。

此外,“新乡土文学”以巨大的热情关注乡土现实,现代化进程中乡土中国的新变成为作家书写的重点。现代文学时期乡土文学中隐含的城、乡结构,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因为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更为凸显,农村人进城(镇)的故事,成为“新乡土文学”的一种主要书写模式。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和路遥的《人生》等。在这类作品中,城乡之间现实存在的差异瓦解了对乡土作纯然抒情和理想化处理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前景和困境以及乡土与世界关系的新变和尴尬。高加林集中了现代青年坚毅自信和农村子弟踏实奋进的品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鸿沟成了他矛盾性格的底色,其背后涉及的现代与传统、城市与乡村的冲突很可能是包括路遥在内的那一代人无法彻底回答的问题。

如果说80年代的乡土中国是在传统与现代、封闭与开放之间选择了现代和开放,那么到了90年代以后,便无法用文明与愚昧的冲突来叙述乡土中国的文化或精神特征,此时的乡土叠加了更多复杂的因素。传统与现代、封闭与开放的冲突虽仍然存在,但已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新乡土中国”具有了多面性,这是90年代以后乡土文学具有多种面向的现实基础。在“新乡土文学”以巨大的热情表现乡村发展进步的同时,也以深刻的忧患意识面对乡村工业化、城镇化中的困境。在李锐的《太平风物》中,作为农耕文明的象征,“农具”既是器物,也是一种生存方式,人与土地因此血肉相连。这样一种亲和关系,在工业化之后逐渐消失,农具已经锈迹斑斑。“农具”的历史诗意和现实困境,正是乡土中国的当下矛盾所在。

(节选自王尧《乡土中国的现代化叙事——从乡土文学到“新乡主文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乡村的变化必然会影响传统乡土文学的发展,这让所有的批评家都对之产生了忧虑。
B.无论乡土社会发生什么样巨大转变,只要乡土精神存在于文学作品之中,乡土文学就不会消逝。
C.乡土精神要更抽象,与传统乡土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间接和深远,因此它能够吸收现代精神的因素。
D.乡土文化包含一些粗俗低级的内容和滞后于时代的因素,在今天是落后的文化。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动态历史变迁中,“新乡土文学”创作的主题在时空的层面呈现出越发宏大的发展趋势。
B.重述历史、关注现代化进程中乡土社会,是“新乡土文学”创作的重要内容和书写模式。
C.“新乡土文学”作家在以现实主义态度表现乡村新变的背后,折射出其对乡村命运的强烈关照。
D.“新乡土文学”作家关注人的发展,探索城乡发展的冲突之因与和解之策,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3.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二“新乡土文学发展观”的一项是(     
A.柔石在《为奴隶的母亲》中塑造了被侮辱被损害的春宝娘的形象,其悲惨命运凸显乡村阶级压迫的残酷。
B.高晓声的《陈奂生转业》叙述农民的转业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农村工业化发展的前景和困境。
C.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借孙少平形象的塑造,表现农民在城乡抉择中的牺牲精神、人道情怀。
D.《苍凉后土》的作者贺享雍,始终立足乡村、面向当下,书写乡村发展新现实,思考乡村发展新问题。
4.两则材料都以“乡土文学”为话题,论述的意图和采用的论证方法有何不同?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5.意大利文学家卡尔维诺说:“经典是那些正在重读的书,经典是常读常新的书。”其观点给我们以启发,今天我们如何重塑乡土文学的经典呢?请联系两则文本加以分析。
2024-02-2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审美意象是艺术家在艺术构思的过程中,将主体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认知与客观的物象相融合,并通过一定的艺术表现方式及物质媒介表现出来,生成的包含客观物象和主观情感的艺术形象。从《周易》的立象以尽意到《诗经》的审美意象,从审美意象说再到意象观念,中国古代美学中蕴含丰富的审美意象思想。

中国古代审美思想在现代转化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反映出中华民族古往今来独特的审美追求。近代以来,伴随西方美学的冲击,中国古代审美思想等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一度走向衰落。事实上,中国古代审美思想博大精深,许多独到的观点、精彩的论述反映出独特的东方智慧。在中国古代的美学思想中,意象是一体的。但在西方学者眼中,审美不过是一个美学范畴。而中国审美思想丰富了外国学者对审美的理解,为审美美学的现代研究提供了可能。

20世纪以来,伴随西方美学的传入,中国古代审美思想便始终面临着现代化转型的课题。对此,中国学者开始建构中国古代审美理论体系,在传承中国古代审美思想的同时,赋予中国古代审美思想以时代价值。如朱光潜在借鉴叔本华等西方学者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对《周易》易象观及观物取象等思想的重新考察,结合中国传统艺术审美特点,建构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意象创构论,成为20世纪中国意象美学的重大创获。

中国古代审美思想的现代价值来源于对本土文化的知识重构,通过对中国古代审美思想的现代继承与发展,实现超古以释今,推动中国传统艺术美学现代化转型。中国古代的审美思想的现代价值还在于它总是能够在借鉴西方美学观念和方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推进其自身建设,进而在中西对话的关系中以全球视野推动中国古代审美思想走向世界,促进中西美学同质辉映、异质互补。中国古代审美思想的现代化转型正是基于朱光潜等一批学者在传承古代和借鉴西方的过程中实现的,扩大了审美等中国美学话语影响力。

推动中国古代审美思想创新发展,必须既要立足本国实际,又要开门搞研究。要立足于已有的知识系统,以现代学术形态加强与世界美学界的文化交流,实现与世界美学的对话、沟通,推动中国古代审美话语传播。同时,作为世界美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观念,始终是当代审美思想的源头活水。

(摘编自李新《中国古代艺术意象思想的现代意义》)

材料二:

中国古代审美意象思想研究,要注重历代经典阐释中审美意象思想的内容。诸如对《周易》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的阐释,以及对言、象、意关系的递相阐述等都是审美意象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涉及意象范畴本身,还包括相互联系的意象家族的相关范畴。我们需要在对原始文献进行搜集和整理的基础上,从中凝练出审美意象思想的独特性,突出审美意象思想在中国美学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和重要意义,进而辩证地处理古代意象范畴文献的原始含义与美学学科要求之间的关系,体现我注六经六经注我的统一,并在审美意象思想的具体阐释和拓展上适应当代美学学科的建设需要,适应当代审美实践包括艺术批评实践的需要。

从先秦时期审美意象思想的萌芽,到魏晋时期意象范畴的提出,再到唐宋时期意象内涵的丰富,以及明清时期意象范畴的广泛运用,中国古代审美意象思想有一个发展成熟的历史过程。象在中国古代是一个具有形上特征的范畴,彰显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而意象范畴,则是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体现了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特征。中国古代审美意象思想在历代的发展中,是随着思想的深化和各门类艺术实践的丰富,而与时俱进、不断深入的。研究中国古代的审美意象思想,必须把它们放到历史、哲学和艺术的语境中进行还原,由此准确把握它们的精准含义及生成的历史背景,真正理解审美意象思想在历代艺术批评史中的运用及其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中国古代丰富的美学思想资源,需要通过现代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成为当下美学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需要我们批判借鉴西方美学的理论形态并加以整合。比如,一方面,我们需要深入挖掘中国古代意象思想的独特内涵,把它们推向世界,切实保障它作为人类宝贵遗产在世界美学中发挥作用,并得以发扬光大。另一方面,为了适应学科建设,应推动审美意象思想走向世界,与西方美学对话、交流、互补,重视对西方美学研究方法的批判借鉴,包括理论形态、论证方式等,从美学学科的角度对审美意象思想进行整理和阐发,并且重视中西美学相关内容的比较研究。在艺术的历史长河中,古今中外的各类艺术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审美实践的心得虽然中西方有同有异,但是作为审美规律总结的思想,却有着相同和相通之处,这也是我们过去百年来借鉴西方古今美学和艺术理论的基础。但是,我们也需要避免以西释中、求同弃异的比附研究,真正彰显中国古代审美意象思想的独特价值。

(摘编自朱志荣《中国古代审美意象思想的研究方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西方美学的冲击,中国古代审美思想由极盛到衰落,但在中西学者的努力下,中国古代审美思想在现代开始复苏。
B.在现代社会中,中国古代审美思想与西方美学思想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现代审美美学研究的发展。
C.研究中国古代审美意象思想,要注重搜集整理原始文献,并从中凝练出独特的有中国特色的审美意象思想。
D.不论是西方还是中国,虽然各类艺术有同有异,但艺术审美规律总结的思想存在着相同或相通的方面。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就是寓“意”之“象”。
B.中国古代审美思想的现代化转型需要重构其理论体系,要注重把时代价值融合到传统审美思想中。
C.“超古以释今”体现的主要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代审美思想的基础上推动中国传统艺术美学的现代化转型。
D.中国古代审美意象思想随着思想深化、艺术实践的不断丰富发展,故对其研究最为重要的是结合当前的背景。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第二段从中西对审美的不同认识的角度,论证了中国审美美学引入西方审美美学的重要性。
B.材料一两次提及朱光潜的审美研究,主要是为了论证其作为中国较早的美学研究专家对中国意象美学的贡献。
C.材料一第五段“立足本国”“开门搞研究”是总写,诠释了创新中国古代艺术意象思想的现代意义。
D.材料二第二段梳理了从先秦到明清时期的审美意象的发展过程,并对“象”和“意象”范畴进行了区分。
4.请结合材料二第三段,简要分析段落的结构特征和论证方法。
5.两则材料都引用了《周易》“立象以尽意”“观物取象”两句话,作用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
2024-02-23更新 | 48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中华传统文化,的确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其中那些精华的东西,让人不能不爱它,也无法离开它。它是我们慈祥的老祖母,是我们睿智的老祖父,是雍容华贵的贵妇人,是风流倜傥的大诗人,是炎黄子孙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的精气神,是先进文化建设之渊源,是构建和谐社会之基石。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传统文化,始终把爱国主义精神作为首要的价值标准,一向主张先爱国,后立家,信奉无国便无家,为小家,是大家。不管是国泰民安,还是国难当头,都要先大家而后小家。中华民族历来反对涣散分裂,追求团结统一,强调群体优势,崇尚众志成城。爱好和平,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的传统文化一向主张和为贵,追求天下大国的太平盛世,奉行仁义礼智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为本,反对战争与暴力,反对冤冤相报,主张以德报怨。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和生命意志。传统文化歌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信奉天道酬勤,勉励人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上独特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风骨,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智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充满着深刻的大智慧,是东方哲学的杰出代表。这大智慧集中体现在儒、道、释互补之中。儒家思想以孔孟之道为代表,其核心是,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以中庸之道为哲学理念。仁爱中庸,均极富智慧。道家思想以老庄之道为代表,其核心是,以太极八卦、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为主要内容。其代表性著作《易经》,是中国学问之根据,《易经》中的智慧渗遗在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而《道德经》和《庄子》,亦为两部智慧奇书,其中的奥妙哲思尤为士人与士文化所推崇。中华道家文化之,是深邃的大智慧。佛家思想,即佛教世尊释迎牟尼之佛法,其核心是(佛法博大精深,不可思议,难以言说),以心性”“色空”“因果”“涅槃等为主要内容,以揭示生命奥秘,达到了生脱死为终报。佛教的智慧精深奥妙,不可穷尽。儒、道、释,分而观之,各自智慧超群;综合起来,三位一体,交融互补后,其智慧在古代登峰造极。儒道释互补,便凝练出外儒内道”“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天地精神,人间情怀等修身养性、安身立命的智慧与胸襟。上述儒道释互补的哲理智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风度,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有睿智的头脑与博大的胸襟。

(摘编自《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与意义》)

材料二:

儒家的仁心——和谐世界,稳定发展

孔孟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个和谐而又美好的世界,是从身体到灵魂的洗礼。孔子的,孟子的性善都不约而同地告诉我们,要善待并且珍爱周围的各种事物,要谦虚礼让,尊老爱幼,要有仁、义、礼、智这四种基本的道德意识。

细细品味孔子所说的,我认为其中包含的意思有这样几层:首先是孝悌之道,对自己长辈的尊重和对兄弟姐妹的团结友爱;其次包括忠、想,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所谓忠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谓恕也,当然还包括礼、智、勇等等。孔子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作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要心胸宽广,意志坚强,把天下太平作为己任,这个任务虽然责任重大,路途坎坷,但是需要我们一直努力,不断进取。对于如今社会,国家是大家,家庭是小家,我们应该从孔子那里学到作为一个有素质的人,应该对自己的家庭先建立起责任心,对长辈要孝敬、对小辈要疼爱,努力建立起一个和谐的家庭,进而让一个个小家组成一个和谐的世界。

孟子的性善是说人生来就有不忍之心,但最初只是一种道德的萌芽,要经过后天的悉心培养才能成为完美的道德。但是在成长过程中,不免有外物的诱惑,假如只知道贪图一时之快,善良的心就会渐渐丧失,所以要求其放心,通过自我修养把丧失的善良之心找寻回来。

道家的智慧——上善若水,超脱世俗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想要告诉我们的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老子认为,柔弱的东西充满生机,刚强的东西难以持久。有着无比的韧性和持续性,是一种长久之道和制胜之道。我觉得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必须要学会柔弱,太张扬个性总是有危险的,毕竟谁也没有包容你的义务。而老子提出的持续性,包含我们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终究要我们考虑到的是长久的战略。我们要从老子的话中领悟,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这大概就是老子给后世开出的治世良方。

对于庄子,他的超然让人心生敬意,无已无功无名。要达到这种精神状态,就要排除一切人为的桎梏,最终求得逍遥自在。当然,庄子生活在战国中期,他目睹了社会的黑暗、险恶和残酷,一面披露着现实的险恶,一面又思考着人在乱世困境中,如何保全生命,获得精神心灵的自由。我们和庄子要学到的是一种如何面对困境的心理状态,或许过分超脱我们不需要,但是总要知道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意外,需要在困难和磨炼面前依旧无畏。

墨家的兼爱——兼相爱,交互利

墨家学派在当时是一个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政治团体,成员必须服从首领,必须积极实行墨家的主张。创始人墨子所提出的兼相爱,交相利是一种政治哲学,他在不否定自爱的同时,提出了把自爱与相爱结合起来;他并不鄙视自利,而是希望自利和互利能共同发展。在这种爱意融融的互助关系中,天下才能实现和谐、富足。墨子的兼爱互利体现着一种劳动人民朴实、纯真、善良的品性与愿望,是一种弥足珍贵的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这就与儒家有些不谋而合的地方,提倡和谐,追求和平。在当时阶级斗争激烈的背景下,他们对世界友好的追求一直没有停歇过。对于今天也如此,兼爱互利应该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文化,自己的利益固然重要,但同时应该共同发展,应该考虑到世界人民其实是一个大家庭的事实。

(摘编自《先秦诸子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认为中华传统文化赋予了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B.材料一认为“儒、道、释互补”的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智慧,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有最睿智的头脑与最博大的胸襟。
C.材料二认为庄子无己无功无名的超然,就是要排除一切人为的桎梏,不能有任何作为,保全生命,最终求得精神心灵自由,逍遥自在。
D.材料二认为墨子的兼爱互利体现着一种劳动人民朴实、纯真、善良的品性与愿望,他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学习、借鉴了儒家的思想。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传统文化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儒家为主,道家、释家相互交融,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补充的格局。
B.道家认为柔弱的东西充满生机,有无比的韧性和持续性,是一种长久之道和制胜之道,这种认识包含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C.我们今天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老子的持续性思想多有吻合,是老子等先哲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
D.佛家思想,其核心是“空”,以“心性”“色空”“因果”“涅槃”等为主要内容,以揭示生命奥秘、达到解生脱死为终报。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一个分论点的一项是(     
A.儒家要求心胸宽广,意志坚强,把天下太平作为己任。
B.墨家主张兼爱互利,对世界友好的追求一直没有停歇过。
C.道家的超然让人们在困难和磨练面前无惧无畏、充满力量。
D.佛法超越了生死,博大精深,不可思议,不可穷尽,难以言说。
4.材料一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5.结合材料来看,先秦儒家思想中哪些内容对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意义?
2024-02-23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作为两种最主要、也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文学和图像之间既存在对立或相互竞争,也存在合作或相互模仿。一方面,语词的时间性使其在叙事上具有图像叙事难以企及的天然优势,而图像的直观性和在场感,不可避免地给文学叙事带来冲击。另一方面,为了强化叙事效果,两者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彼方叙事策略的影响,进而突破自身媒介的限制展开故事。比如,当代小说受图像的影响,突破传统小说的因果线性逻辑和语词叙事的时间性,追求图像的直观性和在场感,从而凸显故事的空间维度,达到不同以往的艺术境界。

文学受图像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对故事内容或题材的选取上。敏锐的现代作家往往会因某幅图像带来的视觉震撼而产生创作冲动,借语词将图像内容部分或整体地转译、再现出来,形成故事从图像到文字的同质异构转化。鲁迅先生在《示众》中,用细致的语言对看客们围观杀头的情景进行反复刻画。相比语词解读的私人性,图像解读的公共性创造了一个主客体转换的空间,受众由解读主体变成被解读与被言说的对象。正是在这个基于图像而创设的空间中,充当看客的、愚钝麻木的同胞给鲁迅带来了强烈的心灵冲击,使他意识到国民劣根性的根深蒂固。

除了直接转译图像内容之外,文学家还注意到图像在唤起知性和强化记忆方面的强势作用。劳拉·里斯曾将宣传广告语比作“钉子”,而将视觉形象比作“锤子”,指出只有依靠“图像之锤”才能更准确有力地将“产品之钉”嵌入消费者的大脑。文学创作对颜色、形状等造型艺术的表现媒介加以利用,从而引发受众视觉层面的联想。鲁迅的小说中有大量对于颜色的运用,如《药》中“红红白白的”破灯笼映照下,老栓从“碧绿的”包中掏出“红黑的”人血馒头,一连串颜色的对比描写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受众如见其形、如临其境,凸显封建社会的黑暗及人的麻木与愚昧。

此外,文学作品中借助语词来营造场景画面和故事三维空间,也可形成视觉层面的“图像之锤”,使受众产生深刻的体悟和持久的印象。通过弱化或消隐故事发展的时间线而将多种意象并置组合,从而形成类似“视觉锤”的空间画面感。在鲁迅的短篇小说《伤逝》中,故事的时间序列被消隐甚至切断,作者视线移动所形成的空间场景为读者绘制了一幅生动的图景。随着“镜头”的缓慢移动,由外到内、由远及近,破窗、半枯的槐树、老紫藤、方桌、败壁、床板等一系列意象被逐个呈现在受众眼前,故事的线性发展被中断,此刻会馆的沉寂与破败强化了“我”当下际遇的无望和艰难。故事场景的再现性描写及建构的空间带给读者强烈的在场体验和具象的画面感,语词叙事达到空间立体化效果。

(摘编自李小君、龙迪勇《从图像到文学:中国现代小说的空间叙事》)

材料二:

我们一直强调图像对文学的冲击和遮蔽,却忽略文学自身的特性。今天,我们要有勇气去挖掘并强调文学功能的异质性,即它在图像时代不同于以往时代、也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特有功能。

首先,与20世纪文学注重历史思考与现实批判不同,当下文学的功能越来越细致、切实,个体经验的书写代替道德情操的弘扬成为作品的主题。图像传播的发达使文学写作与阅读、观看无障碍化,人人可以借助自媒体分享经历和观点,文学已成为公共领域的个人实践。文学的功能更多地指向敞开自我而非给出意义。比如,属于网络类型小说之一的职场小说,凭着实用好看、贴近草根、展示成功而成为大众的新宠。

其次,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媒介是文学最具区别性的特质和优势,语言使人们在图像的多义中找到核心。图像凭着多维立体的成像方式将所有信息一股脑儿地抛向观众,共时的具体化和多义性使人们面对图像时需要认知、筛选和领悟。越是多元就越要强调核心,而这一过程是借助语言完成的。图像时代信息的发达,使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能更迅捷、更直观地了解世界、感受世界;然而,我们也因此被表象轰炸得眩晕,而无法接近世界的本质。图像的局限性在于无法将人的心理变化过程一层层地揭示出来。而语言有能力使非语言信息语言化,使图像符码化,人们透过语言解码去感受、理解、提升图像。语言具备将并不现成、也不确定的东西加以分离、辨别、归置的能力,从而到达事物本质的深度。罗中立的《父亲》如果去掉标题,画面中的老者不过是中国几亿农民肖像的典型。只因标题的点睛,“父亲”脸上的皱纹才更显沧桑,其画作才更具撼人心魄的力度。它不只是一个被看到的对象,也是内涵深刻、需要解读的意义载体,而语言帮助人们清除理解的障碍。语言或文学的这种钩沉本质的认知作用对图像来说是不可替代的功能。

(摘编自刘巍《图像时代的文学功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和图像各具特色,文学在语词的时间性上具有图像难以企及的优势,而图像在直观性和在场感方面也对文学叙事带来了冲击。
B.作者用劳拉·里斯关于广告宣传的“图像之锤”这一比喻性说法,说明了图像在唤起知性、强化记忆方面具有强势作用。
C.图像时代,文学的功能越来越细致、切实,更多地指向敞开自我,与以往时代的文学相比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功能。
D.图像往往包含很多信息,并凭着多维立体的成像方式将信息全部抛向观众,而观众可以借助语言从众多信息中筛选和领悟出核心信息。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材料论述的侧重点不相同,材料一侧重论述在叙事方面文学受图像影响的表现,而材料二侧重论述在图像时代文学的特性和异质性。
B.文学作品借助语词来营造场景画面,通过将多种意象并置组合,形成空间画面感,诗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就是典型例子。
C.图像时代,人们阅读文学作品变得更加便捷,同时也可以借助自媒体分享阅读文学作品的体验,表达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感悟。
D.画作《父亲》如果缺少了画龙点睛的标题,人们对画作的解读将局限在一幅典型农民的肖像,这说明语言使图像产生了多义性。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流传网络的《唐宫夜宴》舞蹈,其创作灵感来自1959年河南安阳张盛墓出土的隋代乐舞俑,凭着惟妙惟肖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热烈追捧。
B.小李在微博写了一篇文章,说他在观赏金代画家武元直的《赤壁图》时,想起苏轼名篇《赤壁赋》,更能体会到画作的韵味。
C.中国画非常讲究“意境”,往往在画中题诗,以诗补画,使意境更加深远,让人在看画与赏诗之中,充分享受艺术美。
D.获得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略萨说过,他的小说都是从回忆出发的,并且他的每一篇作品都带有自传成分。
4.材料一中作者用鲁迅《示众》这一典型事例说明了图像解读的公共性创造了一个主客体转换的空间。请结合《示众》分析“主客体转换”的具体含义。
5.近些年来,由当代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掀起了一阵火热的狂潮。有些观众会找到原著进行阅读,并觉得别有一番趣味。请你根据材料分析产生这种感受的原因。
2024-02-22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冬季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些思想家敏锐地发现,雷蒙·威廉斯(以下简称威廉斯)对《玩偶之家》的态度有些怠慢,认为在某些方面《玩偶之家》是一个不太重要的作品。为什么威廉斯对萧伯纳所说征服了欧洲的《玩偶之家》评价如此之低?与其他批评家相比,威廉斯之所以对《玩偶之家》取得的重要成就似乎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甚至流露出轻视与不屑,是有多重原因的。

第一,威廉斯是从戏剧形式的角度评价《玩偶之家》的。威廉斯的戏剧批评的显著特点是非常重视戏剧形式问题。在《英国戏剧:形式与发展》的序言中,他指出形式问题是戏剧历史和戏剧分析的核心。威廉斯发现,从角色类型来看,剧中人物与传统的浪漫主义戏剧人物类型几乎如出一辙;从情节要素来看,有罪的秘密、紧闭的嘴唇以及柯洛克斯泰的致命信件等又与阴谋剧颇为类似。不得不说,除了结尾的反转是反浪漫主义之外,《玩偶之家》的主要部分是戏剧传统的延续,而不是传统的背离,更不是革新。萧伯纳认为讨论是《玩偶之家》的一个新技巧。威廉斯提出了异议,认为这一技巧不是首次出现,在《爱的喜剧》中就已经存在了。况且,最后一幕娜拉与海尔茂正正经经的谈话与其说是讨论,不如说是一种宣言。夫妻双方的谈话实质上不是一种双向维度的修辞冲突,而是一种直截了当、单维度的宣言。娜拉提出现在我要离开你之后,海尔茂试图劝阻,但不是以个人辩论的方式,因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讨论。威廉斯得出结论说,萧伯纳等易卜生崇拜者称赞《玩偶之家》如此具有独创性,至少在形式层面上无疑是非常值得怀疑的

易卜生的创作历程实质上是努力解决具体经验与戏剧形式之间矛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易卜生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之处。

在形式上,《玩偶之家》亦步亦趋,落入了俗套。在传达经验的性质上,《玩偶之家》处理的是现代社会中的婚姻问题。据埃德蒙·葛斯考证,它的构思取材于丹麦法庭中一位年轻已婚女士的案件。也就是说,《玩偶之家》描写的不是易卜生体验过的事情,而是听闻、阅读、研究的结果。此外,易卜生区分了看与反映。他说:无论如何,诗人的首要任务是看,而不是反映。尤其对我而言,反映的东西太多就危险了。《玩偶之家》描写的内容与其说是易卜生看的结果,不如说观念先行,是反映的结果。综合易卜生的戏剧创作历程来看,他在写作《玩偶之家》时,既没有在戏剧形式上做出创造性努力,又没有一如既往地从亲身经历出发。因此,威廉斯批评《玩偶之家》在经验传达上是一种倒退,不是没有依据的,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第二,威廉斯是从自由主义悲剧的角度来评价《玩偶之家》的。威廉斯将易卜生戏剧置于西方戏剧传统之中进行解读,认为它在本质上不同于浪漫主义悲剧,是一种自由主义悲剧。不同于浪漫主义戏剧中天马行空的欲望,易卜生笔下的个人欲望不是虚假的,也不是不合法的。与个人欲望相对立,绝对障碍是毁灭性的。在易卜生笔下,冲动的欲望未必导致剧中主要人物的死亡,但拒绝妥协的主题清晰可见。在《玩偶之家》的结尾,娜拉拒绝妥协,最终选择了离家出走。在威廉斯看来,易卜生这一结局设计为个人冲动与绝对障碍之间的张力提供了解决方案,打破了自由主义悲剧框架中无法解决的悲剧性僵局。在易卜生戏剧中,悲剧性僵局占据绝大多数,而《玩偶之家》第三幕提供的是暂时的逃避”“一种完全暂时性的解决,从易卜生的绝大多数戏剧的结局角度看,它是少数几个例外之一,不具有典型性,不能代表易卜生的大部分作品。能够代表易卜生多数作品的是《群鬼》,而不是《玩偶之家》。

第三,威廉斯指出萧伯纳《易卜生主义的精髓》对《玩偶之家》的误读。萧伯纳是在反理想主义框架之下解读《玩偶之家》的。他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批评。

首先,易卜生在戏剧创作中强调壁垒、障碍。他毫不怀疑、也不否认个体的冲动,但总体上说,对个体能否冲破障碍、实现自我是持悲观态度的。说到底,易卜生的写作重心在于创造性地展现了阻碍解放的因素,而不是竭尽全力去呈现如何解放。萧伯纳避开易卜生大多数作品中关于壁垒的观念,强调《玩偶之家》等少数作品中的解放,是对易卜生作品的一种根本曲解。

其次,易卜生戏剧的精髓不是个人主义的解放,而是自由主义悲剧。易卜生笔下的主要人物为了拓展他的极限和改变他的世界,大多付出了惨重的生命代价。从整体来看,如果过分强调《玩偶之家》中娜拉通过个体抗争获得的个体解放,误以为个体抗争必然带来个体解放,就会遮蔽易卜生戏剧的自由主义悲剧性质。

最后,易卜生戏剧的文化归属是资产阶级的。易卜生的揭露与批判是内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是一种内部的分裂与抗议。诚如威廉斯晚年所说,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与斯特林堡的《朱丽小姐》一样,都是对资产阶级本身持有异议的一小部分人的作品,是资产阶级的文化构成。可是,萧伯纳没有认清这一属性,将文学中的社会主义和易卜生的揭露与批评联系起来,以至于把易卜生在意识形态上转化为完全不同的东西,误解了易卜生在作品中表明的根本立场。

(摘编自张乾坤《一个不太重要的作品——雷蒙·威廉斯评〈玩偶之家〉》)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威廉斯认为戏剧形式是研究戏剧历史和分析戏剧的核心,但萧伯纳并不认可这一观点。
B.易卜生认为看与反映不同,反映太多会带来危险,但《玩偶之家》的内容却是反映的结果。
C.威廉斯认为个人冲动与绝对障碍之间的矛盾可以在《玩偶之家》的结局中找到解决方案。
D.萧伯纳没有认清《玩偶之家》的资产阶级文化属性,因而误解了易卜生在作品中表明的根本立场。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威廉斯认为《玩偶之家》有颇似阴谋剧的情节,剧中人物又与传统的浪漫主义戏剧人物类型极为相似,因而认为其“具有独创性”的评价有待商榷。
B.威廉斯认为易卜生的作品中十分明显地传达出拒绝妥协的主题,其绝大多数戏剧的结局均表现为“暂时的逃避”“一种完全暂时性的解决”。
C.威廉斯认为萧伯纳强调《玩偶之家》中的解放是对易卜生作品的曲解,他认为《玩偶之家》虽展现了阻碍解放的因素,但没有涉及如何解放。
D.本文主要呈现了关于易卜生创作的《玩偶之家》的两种不同的评价,总体而言作者的态度是十分中立的,并没有偏向于其中的任何一方。
3.下列选项,无法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     
A.易卜生早在1860年《斯凡希尔德》的写作中就已经尝试使用散文体,只是写作水平尚未达到较高的水准,因此他开始重新用韵文写作《爱的喜剧》。
B.威廉斯认为,易卜生流亡期间创作的《青年同盟》《社会支柱》虽是阴谋剧的变体,但在戏剧形式上都是从浪漫主义情节剧向自然主义戏剧的演变。
C.在文化唯物主义框架中,威廉斯非常关心作为文化扩张形式的戏剧如何运用有效的形式将具体的经验传达出来,使其被“一群实实在在的观众”接受。
D.威廉斯认为,易卜生创作《觊觎王位的人》时运用“不相宜的形式”,所以戏剧经验是新鲜的,戏剧形式却是陈旧的,戏剧形式不足以表达戏剧经验。
4.请结合课文《玩偶之家(节选)》的具体剧情,为文中画横线语句写一段阐释性文字。
5.请结合文章内容与下面的材料,谈谈文学批评家在研究作品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在《易卜生主义的精髓》第一版序言中,萧伯纳清晰交代了该书的写作缘起:先有费边社推出当代文学中的社会主义讲座计划,后有萧伯纳同意研究易卜生。他研究易卜生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解读作品中的社会主义。同样是解读易卜生的戏剧作品,威廉斯与萧伯纳之所以产生巨大分歧,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两者的立场不同。萧伯纳从费边主义的改良立场出发,极力贬低占据社会多数的庸俗市侩者的力量,寄望于现实主义者。

2024-02-22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说文》里讲:“匠,木工也。”今天的“匠”,已成为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差别。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国家。“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正是这样的极致追求,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

一盏孤灯一刻刀,一柄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节选自李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材料二:

记者:近日,您和您的团队创作的铁画作品《湾区万象》在深圳会堂揭幕,反响热烈,您能简单介绍一下这幅“大制作”及其创作过程吗?

储金霞:这个作品是为了展示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40年发展成就而创作的,因此我们希望将它呈现得气象万千、大气磅礴。为此,我特地到深圳采风,之后和设计师、十几位弟子一起奋战5个多月才最终完成。

记者:您的铁画创作生涯中还有不少这样的“大制作”,您能和大家说说吗?

储金霞:我印象最深刻的要数半个世纪前随家父为人民大会堂创作的《迎客松》。当时各省都接到人民大会堂内部软装布置的任务。安徽很有名的当属“文房四宝”、“徽州三雕”以及我们的芜湖铁画。我们按照安徽省新安派著名画家王石岑的《迎客松》画稿潜心进行锻制。创作了两年,过程极为艰辛,例如迎客松的枝干上一圈一圈的鳞皮有凸有凹,有明有暗,需要各种形状的锤痕来呈现;每一节小树枝到大枝干,由60到80枚松针为一组锻接而成,需要通过手工一根一根锻打出来;枝干到主干的组接奇巧无比,在连接的时候,要将刚从炉里烧红的枝干趁热黏合在一起,这个过程持续时间只有几十秒,但需要多人配合且步调一致。这次创作,是我在铁画生涯中第一次感受到创作铁画需要千锤百炼。

记者:谈到铁画生涯,您方便说说您的铁画生涯是怎么开始的吗?

储金霞:我学铁画,其实是父亲要求的。16岁的女孩子,当时想考艺校,所以最初我是不情愿的,尤其是学徒阶段,基本上天天捶煤炭。晚上回家哭鼻子,母亲都为我感到委屈。父亲说:“如果她过不了这一关,就不可以去打铁画,铁画就要有铁的意志,我就是在磨练她必须要吃得了这个苦。”母亲被说得哑口无言,只能回来又劝我。于是我只能咬牙坚持。之后,我开始学铁画创作。有一次,我偷偷地作出了一朵小菊花,正自我陶醉的时候,发现父亲就站在身后,我以为父亲又要训我了,谁知父亲对我露出了笑容。

记者:这个笑容既是对您坚持的鼓励,更是对您发自内心地爱上铁画的赞许。一路走来六十年,关于您与铁画,您最大的领悟是什么?

储金霞:铁画的精髓是“铁为肌骨画为魂”,虽然我是一个打铁的女人,但我要做铁打的女人。如果不做铁打的女人,就成为不了打铁的女人。

(改编自史凯、董宇平《芜湖铁画传人储金霞:60年与铁打交道,我要做铁打的女人》)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从“匠”的文字意义出发,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阐述了“工匠精神”的多重内涵。
B.工匠的世界虽然简单,看似与外界脱节,却强化了中国制造,培铸了中国文化,凝聚了中国力量。
C.推崇工匠精神,体现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
D.“时代品质”包涵时代中个人、企业、国家在品质、审美、价值、精神等方面的崇高追求。
2.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访谈前记者对储金霞的相关情况作了一定的了解,这一点从四个问题中都能看出。
B.储金霞在讲述自己的铁画代表作品及创作过程时,也提到了铁画的一些创作技艺。
C.记者从储金霞近期的作品《湾区万象》谈起,提问环环相扣,使整个访谈充满趣味性。
D.作为铁画艺术的传人,储金霞认为要传承好铁画创作技艺,才能继承好铁画精神。
3.下列各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为展示深圳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成就,历时5个多月,创作《湾区万象》。
B.按照新安派著名画家王石岑的同名画稿,潜心锻制《迎客松》。
C.遵从父亲要求,放弃考艺校的愿望,选择学习铁画,开始艰难的学徒岁月。
D.秉承铁画“铁为肌骨画为魂”的精髓,做一个“铁打的女人”。
2024-02-2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乡土的生活秩序对在现代社会城市生活的人来说,同样具有提示与比照的意义。乡土生活秩序与时空文化设置依循的是自然时间秩序与人伦原则,人们依照四季节律安排生产生活进程。乡土的人文时间紧密地依靠着自然节气时令,岁时节日、人生仪礼、祭祀信仰无不与四季时令相关。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乡土社会自然而然。同时乡村的和谐基础还是人伦原则,“忠孝”“孝友”“孝义”这些人伦概念是乡土社会处理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人们孝敬长辈,友爱亲邻,互助互惠,乡土共同体的亲密感觉让人们感受到相互依存的温暖,如乡村家庭养老与亲邻互助养老等。诚如梁漱溟先生所说:“中国的精神有两点长处:一是伦理,一是人生向上。”正因为如此,中国乡村生活温暖而有生气。

传统村落能够维系千百年,除了其牢固的精神核心之外,往往还因为有一套健全的乡村治理机制,有适应本村落社区的乡规民约与村落公共事业。如何将传统的家族规训文化、村社规约文化转变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与社会公益的文化,值得我们在乡村建设中思考。我们要着重关注村规民约的制订与施行,考察其对村落治理的效果。村落共同体的维系不仅在于社会制度习惯,还有赖于村民共同的利益维护,如水源的保护使用,水利设施的兴修,桥梁道路的维护,寺庙、祠堂的管理等。这些公共设施关联到村民各家各户,如何整修、维护、使用,需要村民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与规约原则,集体协商,沟通调和,达成共识,出资出力。责任、义务与共享的公益服务一体化,使村民有更强的组织合作意识。充分运用乡规民约与乡村自治传统资源,实现乡村德治、法治、自治的“三治合一”,激发乡村治理的内部活力。

在乡村社会治理中,乡贤是主导力量之一。传扬乡贤文化、发挥乡贤与民间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带动与组织作用。村落乡贤与民间组织是村落生活正常运行与秩序的保障。村落乡规民约的创订、公共事业的组织与开展、有效的乡村治理机制的建立,都离不开村落中德才兼备的乡贤,以及围绕他们形成的民间组织。

岁时节日是村落信仰、伦理、物质生活与娱乐的集中呈现,是村落人际关系协调、家庭与社会团结的重要机会,传统节日是乡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治理机制的有效环节。人生礼仪是关注人的生命历程的仪式,它对于村落社会来说是大事,是村落人们相互扶助、人情往来的重要契机。村民在诞生、成年、婚庆、丧葬等人生仪式中,通过参与互动,在仪式过程中接受宣示与教育,增进村落社区共同体意识,增强村落社区的凝聚力。岁时节日与人生仪礼是村落社区治理的有效资源与平台,对这样的村落生活内容的关注,帮助我们认识乡土文化的特性,把握乡村文化建设的方向。

这对于人际关系日益疏离的现代人来说,具有反思的参考价值。我们能否在现代合作理念下,重建拟乡土的亲密的人际关系,是值得思考的。

(摘编自萧放《重返乡土:中国乡土价值的再认识》)

材料二:

虽然乡村振兴写进了国家战略,政府作为国家的代表要在方方面面给予大力的扶持,进行人财物的投入,但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必须来自广大农民,只有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激发,乡村振兴才有可能。扶贫攻坚的行动中出现的种种怪象表明,没有来自乡村的内生动力,仅靠外力的推动,乡村无法获得自我生长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哪里?只能来自年轻人对乡村未来的信心。村里的年轻人看到希望,乡村的未来才有希望。中国乡土形成了独有的乡土文化。只有对乡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未来价值有足够的认知与共识,才可能让年轻人在乡土文化的智慧积累中看到未来明亮的生长点,才可能激发他们传承和发展乡土文化,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历史潮流中来。

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下,与自然有着天然联系的乡土文化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巨大的文化资本。随着农村交通条件的改善、互联网、智能手机的普及,时空距离逐渐从过去的发展障碍变成了发展的有利条件,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城市文化和乡土文化因为差异而在融合发展中形成文化的张力,因为有了这种差异造成的张力,城乡文化在融合发展中获得生机。乡土文化是农耕文明的历史积淀,是生生不息的农耕文明的活态载体,城市文化是现代文明的集中地,建设美丽家园,建设美好生活,乡村远离现代文明不行,乡村不能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便利,如何实现共享,农业农村现代化如何实现?城市没有田园,都是霓虹灯和水泥森林,哪来的诗意栖居?乡土文化因为其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所呈现的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将成为巨大的文化资本、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发挥作用。

(摘编自索晓霞《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土文化价值再认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要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激发,就能实现乡村振兴、让乡村获得自我生长的力量。
B.自然时间秩序与人伦原则影响了乡土生活秩序与时空文化设置,人们依照四季时令等安排生产生活进程。
C.村落共同体的维系有赖于社会制度习惯和水源的保护使用、水利设施的兴修等村民共同利益的维护。
D.有效的乡村治理机制的建立需要村落中德才兼备的乡贤以及围绕他们形成的民间组织。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文化和乡土文化在融合发展中形成文化张力,让城乡文化在融合发展中获得生机。
B.因为有牢固的精神核心和一套健全的乡村治理机制,所以传统村落能够维系千百年。
C.可运用乡规民约与乡村自治传统资源,实现“三治合一”,激发乡村治理的内部活力。
D.乡村自我生长的力量来自年轻人对乡村未来的信心,乡村的未来与村里的年轻人有关。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       
A.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带领群众整治“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种植泡桐,让泡桐培植成了河南的一个特色产业。
B.张桂梅扎根云南贫困山区40多年,推动创建了中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已帮助1600多位女孩圆梦大学校园。
C.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梧桐乡高演村的任启年,退休后积极促进家乡建设,重视引导崇学向善的文明乡风。
D.河北省涞水县拥有世界地质公园等丰富旅游资源。几年来,该县大力发展旅游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4.简要分析材料一倒数第二段的论证思路。
5.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中国乡土文化具有哪些价值。
2024-02-2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整本书阅读-大阅读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说中国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当然,我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口在增加,一块地上只要几代的繁殖,人口就到了饱和点;过剩的人口自得宣泄出外,负起锄头去另辟新地。可是老根是不常动的。这些宣泄出外的人,像是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找到土地的生存了,又形成一个小小的家族殖民地,找不到土地的也就在各式各样的运命下被淘汰了,或是发迹了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字。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民是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种地是其最普通的谋生方式,他们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生活上囿于土地,因此离不开土地,固守乡土。
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关系上的孤立和隔膜,不是以个人为单位,而是以村落为单位,所以才有三家村式微型村落的存在。
C.乡土社会的产生并没有具体目的,是一种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与因为有具体目的而聚合在一起的法理社会不一样。
D.生活在乡土社会中的人们,经常往来接触,相互了解,彼此感到熟悉,会得到一种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
2.根据原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生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与俱、再熟悉不过的,他们无须选择,终老乡土便成为一种生活常态。
B.熟人组成的乡土社会是礼俗社会,而陌生人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是有所区别的。
C.乡土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信用,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D.在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知是个别的。《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原文观点的一项是(     
A.“乌鸦反哺,羊羔跪乳。”
B.“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C.“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
D.“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
4.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乡土社会需要做出哪些改进?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看法。
5.论证有论证的艺术,论证要让人信服,就要有思路、讲方法、善表达。原文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2024-02-16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毛坦厂实验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整本书阅读-大阅读 | 较难(0.4)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进程中,乡贤身体力行,在敦风化俗、息讼止纷、安土息民中践行儒家道统,在“修齐治平”里追求中和圆融,进而在历史和地域尺度上汇集形成了乡贤文化,内嵌于传统社会“家国一体”的母本文化结构中,持续作用于基层社会治理的多个方面。

由儒家创始人孔子奠定和倡导的“无讼”思想,承载着儒家追求的和谐社会理想,蕴含着人际关系的和谐、友善、诚信、谦让、互恤等道德观念。调处息讼是实现“无讼”理想的重要手段,千百年间,平衡着矛盾纠纷的消弭和伦理纲常的维系,迎合了农耕社会解纷止争的现实需求,逐渐被乡民所接纳和习惯。作为传统社会固有结构中的一环,乡贤对上维护统治秩序,对下稳定社会环境,是历朝调处制度所依附、依靠的关键对象。

可以说,乡贤作为社会治理的生力军,凭借人熟、事熟、村情熟以及威望高、口碑好的优势,积极参与着家乡社会治理。在“家国同构”二元治理结构和农耕文明生产条件下,传统乡贤和调处制度牵手协同,令官府与宗族、国法与乡约、教化与惩处、制度与文化并行不悖、互为补强,在维持社会平衡、化解民事冲突、降低行政成本上展现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进入新时代,新乡贤文化作为一种“软约束”“软治理”,也有利于健全乡村居民利益表达机制,从而提高凝聚力和自治能力。从优化乡村文化看,新乡贤文化所蕴含的文化道德力量,能延续传统乡村文脉,教化乡民、反哺乡里、涵养文明,使村民遵循行为规范、价值导向;从提升乡村治理手段看,在一些乡村出现“空心化”现象的情况之下,推进新乡贤文化和乡村社会结构有机融合,更能有效促进公共服务普及与公序良俗形成,构建兼具乡土性与现代性的乡村治理新模式。

(摘编自胡仁智、吴映颖《传承乡贤文化,优化基层治理》)

材料二:

在都市社会中一个人不明白法律,要去请教别人,并不是件可耻之事。但是在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中做人,如果不知道“礼”,就成了撒野,没有规矩,简直是个道德问题,不是个好人。一个负责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折狱。如果有非要打官司不可,那必然是因为有人破坏了传统的规矩。在旧小说上,我们常见的听讼,亦称折狱的程序是:把“犯人”拖上堂,先各打屁股若干板,然后一方面大呼冤枉。父母官用了他“看相”式的眼光,分出那个“獐头鼠目”,必非好人,重加呵责,逼出供状,结果好恶分辨,冤也伸了,大呼青天。——这种程序在现代眼光中,会感觉到没有道理,但是在乡土社会中,这却是公认正当的。

在这里我可以另打一个譬喻来说明:在我们足球比赛时,裁判官吹了哨子,说那个人犯规,那个人就得受罚,用不到由双方停了球辩论。最理想的球赛是裁判员形同虚设(除了做个发球或出界的信号员)。为什么呢?那是因为每个参加比赛的球员都应当事先熟悉规则,而且都事先约定根据双方同意的规则之下比赛,裁判员是规则的权威。他的责任是在察看每个球员的动作不越出规则之外。

这个譬喻可以用来说明乡土社会对于讼事的看法。所谓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关系,都有着一定规则。行为者对于这些规则从小就熟习、不问理由而认为是当然的。长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规则化成了内在的习惯。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是在身内的良心。所以这种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但是理想的礼治秩序并不常有的。一个人可以为了自私的动机,偷偷地越出规矩。这种人在这种秩序里是败类无疑。每个人知礼是责任,社会假定每个人是知礼的,至少社会有责任要使每个人知礼。所以“子不教”成了“父之过”。

在乡村里所谓调解,其实是一种教育过程。负有调解责任的是一乡的长老。调解是个新名词,旧名词是评理。差不多每次都由一位很会说话的乡绅开口。他的公式总是把那被调解的双方都骂一顿。“这简直是丢我们村子里脸的事!你们还不认了错,回家去。”接着教训了一番。有时竞拍起桌子来发一阵脾气。他依着他认为“应当”地告诉他们。这一阵却极有效,双方时常就“和解”了,有时还得罚他们请一次客。我那时常觉得像是在球场旁看裁判官吹哨子,罚球。

现代都市社会中讲个人权利,权利是不能侵犯的。一个法官并不考虑道德问题,伦理观念,他并不在教化人。刑罚的用意已经不复“以儆效尤”,而是在保护个人的权利和社会的安全。尤其在民法范围里,他并不是在分辨是非,而是在厘定权利。现代的社会中并不把法律看成一种固定的规则了,法律一定得随着时间而改变其内容,所以不知道法律并不成为“败类”。

中国正处在从乡土社会蜕变的过程中,原有对诉讼的观念还是很坚固地存留在广大的民间,也因之使现代的司法不能彻底推行。第一是现行法里的原则是从西洋搬过来的,和旧有的伦理观念相差很大。那些不容于乡土伦理的人物从此却找到了一种新的保障。他们可以不服乡间的调解而告到司法处去,于是司法处在乡下人的眼光中成了一个包庇作恶的机构了。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如果在这些方面不加以改革,单把法律和法庭推行下乡,结果法治秩序的好处未得,而破坏礼治秩序的弊病却已先发生了。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无讼》)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理想的社会是和谐的社会,并特别提到要借助有威望的人来调处息讼,二者有相同的出发点和针对性。
B.材料一以孔子“无讼”思想为出发点,论述基层社会治理可利用乡贤威望高、口碑好的优势,让他们积极参与家乡社会治理。
C.材料二指出,乡土社会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非打官司,这种做法在现代眼光中,会让人感到没有道理。
D.材料二认为,中国正处在从乡土社会蜕变的过程中,如果推行现行司法制度,不但不能建立法治秩序,反而破坏了礼治秩序。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贤身体力行地践行儒家道统,能够起到维护统治秩序和稳定社会环境的作用。
B.推进新乡贤文化和乡村社会结构有机融合,能够医治乡村出现“空心化”现象。
C.把“犯人”拖上堂,父母官先来一顿下马威,再自行分辨善恶,逼其交代罪状,是古代审案程序。
D.乡村调解的程序是先把双方骂一顿,再教训他们一番,双方通常就“和解”了。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从乡贤在历史上的表现、新时代基层治理能发挥的作用两方面展开论述。
B.材料二第三段主要论证乡土社会对传统规则的服膺且服膺的动力为个人良心。
C.材料一层层递进,采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
D.材料二运用比喻论证,突出知礼是乡土社会个人的责任,也使论述的道理通俗易懂。
4.材料二最后一段使用“包庇”“弊病”等词语,请简析其在文中的含义及作用。
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到“无讼”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2024-02-16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夫妇和孩子聚居于一处有着两性和抚育上的需要。无论在什么性质的社会里,除了军队、学校这些特殊的团体外,家庭总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在中国乡下这种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是不常见的。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能有这类情形,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檐相接的邻舍。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

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说来有下列几点:一、每家所耕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得过分远。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个地方一代一代的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以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远。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前段时间,一些地方“合村并居”的新闻不断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合村并居主要是将一些人口偏少、位置偏远的小村子甚至“空心村”进行整合,将这些村落的人们迁往大村子或城镇并居,从而整合资源,节约土地,提升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

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合村并居无疑是一件好事。可合村并居后,对一些群众而言,“人住进了城镇的楼房,心却在牵挂老家的祠堂”。这说明,合村并居不是简单的“拆旧房、建新居”的物理迁移,它还应包含“人心搬迁”“文脉传承”等软性内容。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指出,乡土性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本质特色。中国人素来就有安土重迁、聚村而居、终老是乡的习惯传统。乡村是承载中国文化与精神的基石,是乡土文脉赓续的重要空间。

不管是被动的合村并居,还是自然的城市化进程,大量村庄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这是客观现实。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大约拥有360万座自然村,而到了2010年该数字已下降到270万。长期关注传统村落保护的学者冯骥才评估,中国每天大约有80到100 个村庄消失。

一旦村庄消失,中国传统的乡土精神和历史记忆也将失去依托。比如,遍布乡村的祠堂是乡村中重要的传统文化建筑,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其主要功能是祭祖敬祖、宗亲联谊、家风传承。合村并居过程中,如果村子里的祠堂被简单拆掉,那真的可能会祭拜祖宗都找不到地方,孝亲敬祖的传统可能因此就断裂了。

面临同样命运的,还有那些农村的老房子。不少村子尤其古村落都有极具历史价值的古建筑或古民居,但有些村落规模较小,离城镇较远,人口也流失严重,如果按照一些地方合村并居的标准,可能会一并了之、一拆了之。 当那些老房子、古建筑,在推土机的轰鸣中应声倒下时,我们丢掉的不是几片残砖断瓦或几根石柱木梁,而是老房子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是通过老房子与历史进行对话的机会。

不幸的是,合村并居过程中,不少地方将经济价值和商业考量置于首要地位,更多关注合村并居中“钱值”(经济价值)和“颜值”(景观价值)的开发,而忽略了“文值”(文化价值)的保育。有的地方按照城市商业住宅的统一标准,给村民设计房子,楼越盖越高,可原来各具特色的村落格局全都消失了。还有一些,生硬照搬外国风格改造农村的院子,结果使得乡村建筑中出现“欧洲补丁”“美国碎片”等不伦不类、不中不西、不土不洋的奇葩景观。乡村景观城市化与建筑西洋化,不仅割裂了乡土原生文化传承,也污染了乡土文化精神。丢弃乡土文化特色,一味地进行克隆,很难将新社区建成让群众拥有独特记忆的精神家园,也很难让搬入其中的村民拥有踏实的幸福感。

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要住更新的房子,村庄要修更宽的马路,于是土窑洞被水泥瓷砖取代,青石板路上覆盖了厚厚的水泥,合村并居也成了一种现实选择。只不过,环境变了,生活变了,基于生活之上的习俗、文化、历史等也都会随之改变。因此,合村并居与保护乡土文脉之间存在天然的矛盾,这其实也是现代社会发展中广泛存在的一个文化悖论。

(摘编自《合村并居,别丢了乡土文脉》)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家庭是除军队、学校这些特殊的团体外的最基本的抚育社群,所以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
B.美国人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特性,以及人少地多的特性,导致了美国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
C.合村并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如果实施得当,能整合资源、节约土地、提升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
D.在合村并居的过程中,建造高楼等城市化景观固然能让农民拥有踏实的幸福感,但是会丢弃乡土文化特色。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乡下大多的农民聚村而居,这一特点直接决定了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
B.中国农民聚村而居,有利于合作起来利用水利、进行农业生产、保卫安全。
C.祠堂是重要的传统文化建筑,如果简单拆除,可能会割裂孝亲敬祖的传统。
D.合村并居时,既要关注其“钱值”和“颜值”,又要尽可能地保护乡土文脉。
3.对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二论述了“合村并居”的目的、正确做法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
B.材料二第三段引用《乡土中国》的内容,论证乡村存在的重要作用。
C.“360万”“270万”等数字,有力论证了当前大量村庄消失的危害。
D.“欧洲补丁”“美国碎片”等比喻,辛辣讽刺了照搬外国风格的后果。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在合村并居的同时,如何保护乡土文脉?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
2024-02-1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