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1 道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十四)

鲍照

君不见少壮从军去,白首流离不得还。

故乡窅窅日夜隔,音尘断绝阻河关。

朔风萧条白云飞,胡笳哀急边气寒。

听此愁人兮奈何,登山远望得留颜。

将死胡马迹,能见妻子难。

男儿生世轗轲欲何道,绵忧摧抑起长叹。

【注】①窅窅:遥远的样子。②轗轲:不得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路难”为乐府诗歌旧题,《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十四)》为作者仿写古乐府之作,具有古乐府语言朴实的特点。
B.本诗“君不见”一语与李白《将进酒》中的“君不见”表达效果相近,以倾诉、提醒的口吻,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C.“故乡”两句,诗歌主人公遥想日夜相隔的故乡、近看尘沙扑面阻绝行人的的边关,作者借此表达征人的思乡之切。
D.“朔风”两句,作者采用极具边关特色的意象描绘边关环境,同时借用“萧条”“哀急”等词对环境气氛进行渲染。
2.结合全诗,探究诗歌结尾“长叹”一词的丰富意蕴。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上学路

沈从文

从我家中到那个新的学塾里去时,路上我可看到针铺门前永远必有一个老人戴了极大的眼镜,低下头来在那里磨针

又可看到一个伞铺,大门敞开,作伞时十几个学徒一起工作,尽人欣赏。又有皮靴店,大胖子皮匠,天热时总腆出一个大而黑的肚皮(上面有一撮毛!)用夹板上鞋。

又有剃头铺,任何时节总有人手托一个小小木盘,呆呆的在那里尽剃头师傅刮脸。又可看到一家染坊,有强壮多力的苗人,踹在凹形石碾上面,站得高高的,手扶着墙上横木,偏左偏右的摇荡。

又有三家苗人打豆腐的作坊,小腰白齿头包花帕的苗妇人,时时刻刻口上都轻声唱歌,一面引逗缚在身背后包单里的小苗人,一面用放光的红铜勺舀取豆浆

我还得经过一些屠户肉案桌,可看到那些新鲜猪肉砍碎时尚在跳动不止。我还得经过一家扎冥器出租花轿的铺子,有白面无常鬼,蓝面阎罗王,鱼龙,轿子,金童玉女。

每天且可以从他那里看出有多少人接亲,有多少冥器,那些定做的作品又成就了多少,换了些什么式样。

并且还常常停顿下来,看他们贴金敷粉,涂色,一站许久

我就欢喜看那些东西,一面看一面明白了许多事情

每天上学时,我照例手肘上挂了那个竹书篮,里面放十多本破书。在家中虽不敢不穿鞋,可是一出了大门,即刻就把鞋脱下拿到手上,赤脚向学校走去。不管如何,时间照例是有多余的,因此我总得绕一节路玩玩。

若从西城走去,在那边就可看到牢狱,大清早若干犯人带了脚镣从牢中出来,派过衙门去挖土。

到了溪边,有时候溪中涨了小小的水,就把裤管高卷,书篮顶在头上,一只手扶着,一只手照料裤子,在沿了城根流去的溪水中走去,直到水深齐膝处为止。

学校在北门,我出的是西门,又进南门,再绕从城里大街一直走去。在南门河滩方面我还可以看一阵杀牛,机会好时恰好正看到那老实可怜畜牲放倒的情形。

因为每天可以看一点点,杀牛的手续同牛内脏的位置,不久也就被我完全弄清楚了。

再过去一点就是边街,有织簟子的铺子,每天任何时节皆有几个老人坐在门前小凳子上,用厚背的钢刀破篾,有两个小孩子蹲在地上织簟子。

又有铁匠铺,制铁炉同风箱皆占据屋中,大门永远敞开着,时间即或再早一些,也可以看到一个小孩子两只手拉着风箱横柄,把整个身子的分量前倾后倒,风箱于是就连续发出一种吼声,火炉上便放出一股臭烟同红光。

待到把赤红的热铁拉出搁放到铁砧上时,这个小东西,赶忙舞动细柄铁锤,把铁锤从身背后扬起,在身面前落下,火花四溅的一下一下打着。有时打的是一把刀,有时打的是一件农具。

有时看到的又是这个小学徒跨在一条大板凳上,用一把凿子在未淬水的刀上起去铁皮,有时又是把一条薄薄的钢片嵌进熟铁里去。日子一多,关于任何一件铁器的制造秩序,我也不会弄错了。

边街又有小饭铺,门前有个大竹筒,插满了用竹子削成的筷子。有干鱼同酸菜,用钵头装满放在门前柜台上。

引诱主顾上门,意思好像是说,“吃我,随便吃我,好吃!”每次我总仔细看看,真所谓“过屠门而大嚼”,也过了瘾

但最使人开心事,还是落过大雨以后,街上许多地方已被水所浸没,许多地方阴沟中涌出水来,在这些地方照例常常有人不能过身,我却赤着两脚故意向深水中走去。

若河中涨了大水,照例上游会漂流得有木头、家具、南瓜同其他东西,就赶快到横跨大河的桥上去看热闹。桥上必已经有人用长绳系定了自己的腰身,在桥头上呆着,注目水中,有所等待。

看到有一段大木或一件值得下水的东西浮来时,就踊身一跃,骑到那树上,或傍近物边,把绳子缚定,自己便快快的向下游岸边泅去。

另外几个在岸边的人把水中人援助上岸后,就把绳子拉着,或缠绕到大石上大树上去,于是第二次又有第二人来在桥头上等候。我欢喜看人在洄水里扳罾,巴掌大的活鲫鱼在网中蹦跳。

一涨了水,照例也就可以看这种有趣味的事情。照家中规矩,一落雨就得穿上钉鞋,我可真不愿意穿那种笨重钉鞋。虽然在半夜时有人从街巷里过身,钉鞋声音实在好听,大白天对于钉鞋,我依然毫无兴味。

材料二:

我写出的又不是他们预定的形式,真无办法。你们多知道要作品有“思想”,有“血”,有“泪”;且要求一个作品具体表现这些东西到故事发展上,人物言语上。你们要的事多容易办!可是我不能给你们这个。

(摘自沈从文《习作选集代序》)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上学路上所见到的都是跟自己日常生活直接相关的吃、用、喝方面的场景。
B.皮靴店里大胖子皮匠总腆出“上面有一撮毛”的大而黑的肚皮,这让人忍俊不禁。
C.虽然作者觉得因涨水而漂来上游的东西很热闹,但隐约让人感受到大水的无情。
D.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读者可以发现,沈从文在有意识地实践自己的创作主张。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照应了文章的标题,也点明所看到的一切都是“我”上学路上的景物。
B.句子②从外貌、动作等方面生动地写出了两代苗人的生活,画面温馨甜美。
C.句子③中“常常停顿下来”“看”“一站许久”一连串动作,体现儿童的好奇心。
D.句子④作者运用了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干鱼同酸菜”的诱人可口。
3.作者通过观看“杀牛”“打铁”“雨后捞东西”的场景明白了哪些“事情”?请梳理概括。
4.材料二说“我写出的又不是他们预定的形式”,材料一是如何体现这一创作特点的?请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晓风杨柳

唐弢

柳枝——弯弯地划着东方正在发白的天空,像是无数灰白的眼睛,在黑夜里张望着,俯临着。

陶渊明昨晚胡思乱想了一夜,一点也没有睡好。他索性从床上缓缓地竖起上身,披上了上衣。

唉!唉!寄奴,但愿这不是事实呵!

那个浓眉毛,阔下巴,黑而且丑的面孔,又在渊明记忆里浮了上来……

隔壁传来一阵鼾声。

渊明在院子里来回踱步。他垂着头,显得非常颓唐、瘦弱,肚子是瘪瘪的,那件过分宽大的外衣,和他身体很不相称。

风吹动宅边的柳枝,时时落下一瓣两瓣枯叶来。渊明的脚尖触着枯叶,低头沉思。刘寄奴不会做皇帝的吧?他一面问,一面回过头来,这才发现身边并没有人。

院子静悄悄的,他踱到板门边喊:阿舒!

廊屋里走出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来,瘦长个子,被太阳炙黑了的脸孔,带着忧郁的表情。他垂着手,很恭敬地问:爹有什么吩咐?

渊明望了他一眼。真的,有什么吩咐呢?挖空心思想了一会,觉得也实在没有什么话要说。挥了挥手说:没有什么。

院子里依旧是一片静。

赵家伯父昨天差人来说,请你今天去喝酒。阿舒望着渊明的鼻子,好像是等待着回答,但那鼻子却什么动静都没有。他站了会儿,就回转身,仍旧向着廊屋里走去。

沉默笼罩了陶渊明,笼罩了整个院子,整个世界。

赵老连殷勤地招待着。

小圆桌上放着一盆青豆,一盆河虾,碗里的是猪肉,鲤鱼,菜蔬。席地围坐在桌子周围的,连主人一共五个人。

对面那个酒糟鼻子把酒杯拿到嘴唇边碰了一下,便满口称赞起来:

好酒,这酒的确不错,陶先生,你倒试试看,真不错,头等货色!

渊明尝了一口,觉得还温润,就点了点头。

请呀!请呀!主人的筷子指着菜肴说。

渊明的肚里装下几杯酒,面上热辣辣的,他说了很多话,想知道京城里有没有宋王①的消息。

宋王是一个星宿。旁边的教书先生非常认真地说,他是一个大星宿,鲤鱼转胎的,和这碗里的鲤鱼一样。如今朝廷有了这个人物,真是如鱼得水,嗯!如鱼得水,南征蛮夷,北伐中原,皇上还用愁吗?说着把大拇指高高地举了起来。

渊明的心也随着举了起来。他满满地喝了一杯。

变了变了!县里出了告示啦!阿宣满头大汗地跑了进来,喘息着说。

什么?大家合口问。

唉——

阿宣也学着渊明的样子,长长地叹了口气,接着说:县里出了告示,说是宋王登了大宝,大赦天下。现在得叫作大宋永初元年七月了。他说着回过头来向着渊明:是永久的永,起初的初。

已经交了亥时了,陶宅里还没有熄灯。渊明坐在床沿上,疲乏而又幽郁,眼睛深深地陷了进去。脸色是那么枯黄,刻板,使人看不出一点活气来。阿雍和阿通走进来,后面跟着阿舒。

我们现在都是遗民了。渊明放下手里的诗稿。

怎样啦,遗民?我们不再照旧活下去了吗?阿通问。

活是总得活下去的。阿雍参加了意见。

不过,渊明说,声音似乎有点嘶哑,要是我当年不曾辞官……要是我现在还年轻……唉!唉!

吱!吱!吱!床底下老鼠在打架。

你看见告示上还说些什么?渊明看着刚进来的第二个儿子问。

这个,阿宣想了想说,我记不清楚了,但现在就得叫作大宋永初元年七月,却是千真万确,一点也不会错的。

吱!吱吱!吱吱!

亡了国,我们不食宋粟,我们到南山采薇去,大家做伯夷,做叔齐。阿端跑进来说。

唉!你的话说得活像爸爸。阿通批评。

我们要淡泊,要清静无为,不要去管这些俗事,我们得学老聃。这回是阿雍的意见。

唉!你的还要像……阿宣说,不过,顶好是去请和尚拜几天忏,或者来一个什么法会,祈祷祈祷,救救国家。可惜慧远法师涅槃了。

畜生!渊明厉声喝道,不要胡说。

阿宣吃了一惊。床底下打架的老鼠吱过了最后一通,逃跑了。

年轻人应该有血气,应该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留得身后的名声。渊明解释着。

留名声的事情,刚进门的阿宣说,得让大哥去干,我不该抢先。兄弟要友爱,谦让,爹说过的

但是,阿舒嗫嚅着,我的身体不行,不及二弟结实。近来还有点神经衰弱。

唉!你们都去睡觉吧!渊明说。

大家一哄而散以后,房间里又开始沉寂了。

渊明搔着脚趾,默默的,兀自生着气。他悲愤,悔愧。那个黑而且丑的面孔又在他的眼前晃动,摇摆,再也驱不走,忽然变成了青面獠牙,伸出鸡爪似的两手,把他的儿子一个个抓去了,他们柔弱得像羔羊,一点也没有反抗。渊明感到一阵内疚。

他定定神,在案头坐下了,摊开诗稿,心里一片乱麻,但终于动起笔来。这一晚,他写了不少诗,写了《述酒》②,写了《咏荆柯》③,一直写到寅时尽头,还不曾停笔。呵欠已经打了几十回,然而他想:我还得写下去,我得留一点教训,我要写到天明。

柳枝叶里萧萧地吹起了一阵晓风。

一九三六年五月二日

(有删改)

【注】①宋王,永初元年刘裕代晋自立,定都建康,国号。②《述酒》反映了晋恭帝被刘裕杀害的事,表达了诗人对刘裕篡权丑行的愤慨。③《咏荆轲》以极大的热情歌颂了荆轲刺秦王的壮举。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做到了相国,封了王,还想……”此处省略号的作用是表示话没说完,语意未尽,暗示着陶渊明对刘裕野心的猜测与不满。
B.“庭训”指父亲的教诲,泛指家庭教育。阿舒在父亲教育下温良恭顺,但在动荡不安的年代中,他既难以安贫,又在“庭训”下变得柔弱而不敢抗争。
C.陶渊明与儿子们的对话,表现了陶渊明对他们身处乱世缺乏血气的自责和同情,使结尾儿子们被抓像羔羊一样不敢反抗的想象合乎情理。
D.文中画线句,二儿子阿宣说的话,只是他的托辞,从前文他惹父亲生气的话,就可看出他并没有为救国干一番实事的志向。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慧远和尚是追名逐利的尘世中德行高洁的代表,但他留给陶渊明的经书却让渊明最终看不下去,这意味着现实无法回避,带着宗教色彩的清修、超脱无法救人脱离苦海。
B.陶渊明爱饮酒,参与邻里聚会,关心庄稼年成,写诗作赋,这正是我们熟悉的《归去来兮辞》中“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安时处顺、乐天安命的陶渊明形象。
C.陶渊明不愿接受刘裕篡权、国家改制的现实,画横线句的外貌描写即表现了他为国途世运忧虑而情绪低落、身心俱疲、内心痛楚的样子。
D.陶渊明对刘裕的回忆以及教书先生在席间对宋王的赞美,从侧面表现了刘裕的能说会道、善于钻营,热衷权力且野心勃勃、精明强干。
3.请结合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分析陶渊明思想情感的起伏变化。
4.中国现代文学“以文见史”的写作传统是指中国现代作家在其文学作品中通过对历史事件、社会风貌以及人物命运的描写和展示,反映和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人民的命运。本文作者运用“以文见史”的同时并不拘泥于历史的客观真实。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作家是如何“以文见史”传达主旨的。
2024-04-23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

苏轼

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注:①神宗照宁七年,苏轼由杭州赴密州途中写此词,其弟苏辙在齐州。②摛锦:铺开锦缎。③漙漙:形貌多样。④二陆:西晋文学家陆机陆云兄弟。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作由眼前所见所闻写起,描绘出一幅旅途早行图,与序中“早行”二字照应。
B.“渐月华收练”四句运用比喻的修辞,从近到远,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丹青水墨画。
C.“凭征鞍无语”与“相顾无言”(《江城子》)一写回忆,一写梦境,情感不同。
D.全词集描写、抒情、议论为一体,既有形象的景象描写,也有抽象的议论说理。
2.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意思是说任用我就干,不用我就藏。苏轼在这首词中化用了此句,试分析苏轼化用的妙处。
2024-04-23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谢人惠千叶牡丹   

苏辙

东风催趁百花新,不出门庭一老人。

天女要知摩诘病,银瓶满送洛阳春。

可怜最后开千叶,细数余芳尚一旬。

更待游人归去尽,试将童冠浴湖滨。

注:此诗为诗人被贬谪到河南府时所作。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春风骀荡、百花盛开的时节,有人送来一瓶千叶牡丹,于是诗人作诗以表谢意。
B.面对大好春光,诗人以不出门庭老人自嘲,表现心中的愁闷和对世事变化的淡然。
C.诗人用“天女”比送花人,用“摩诘”自比,表达内心苦闷得到别人理解的欣慰。
D.千叶牡丹绽放生姿,诗人怜爱有加,但是细数花期只剩一旬,又难掩内心的愁怨。
2.本诗尾联用典,语出《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点言志部分,请分析此处用典的效果。
2024-04-20更新 | 12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海南省海口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五张犁

王祥夫

这种病,怎么说呢?在民间一般都叫疯子,神经病是文明一点儿的说法。这五张犁,刚刚出现的时候,人们都还以为他是园林处请来的老园林工。可也太老了,园林处怎么会用这么老的老头儿?其实,在张沟这地方,人们都认识他,知道他就是远近出名的五张犁,但城里人对他就不熟了。不但对五张犁不熟,恐怕说起张沟也会有许多人不知道,张沟现在早已经不存在了,和其他许多靠近城市的农村一样现在只剩下了一个名字,土地早已变成了城市的一部分。

园林处为了好管理,地是分了段的,每人一段各自承包。如果不是一段一段地承包,人们还不会发现问题。五张犁不是在一片地里做他的事,他经常出现的那片地横跨了三段地。这就让人们摸不清,到底怎么回事?

这年春天的时候,人们看到五张犁往地里送了三次粪。一开始,人们以为是园林处要在地里施肥,又过了几天,就有人看见五张犁把土粪一锹一锹地往地里撒。人们看见他弯了一下腰,又弯一下腰,把锹一次次插进蓬松的粪堆,然后再直起腰来,那土粪便一次次被扬了起来,说扬好像有点儿不太对,不是扬,是平平地贴地面顺风一撒又一撒。撒完土粪,五张犁并不走开,而是坐在了那里目光灼灼地看着远处出神。五张犁那张脸很瘦,皮肉很紧,而且黑,而且是见棱见角,肩头也是尖尖的见棱见角,那双手也是粗糙而见棱见角,五指总是微张着,有些攥不拢的意思,这就是干粗活儿的手。

接下来,是下了两场雨,地里呢,草也绿了,园林处种下的花卉呢,也抽了叶。这时候,人们又看到了五张犁,他来了。戴着烂草帽,穿着很旧的一件军装,袖子那里有两块补丁,领子那里又是一块,下边是条蓝布裤子,屁股那里是两块补丁。他扛着一张锄,目光灼灼地进到地里就锄开了,他把身子朝前探过去,把锄往前一放,再往回一拉;再往前一放,再往回一拉……到了中午,地里就有了样子了。苗是苗,棵是棵,好像是用线比过,从南边看苗,是个直线,从东边再看苗,还是个直线。五张犁已经锄完了,坐在那里,目光灼灼,看着远处,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有人认出他是五张犁了,笑着问他:地早就不是咱们张沟的了,你怎么还锄它?五张犁目光灼灼地看了那人一眼,张张嘴,笑笑的,还是不说话。神经病!这人说了这么一句,蹬着车子远去了。这真是怪事,他怎么只锄这么一片?好像是谁给他规定了只是这么一片,春天撒粪也是这么一片,准确无误。五张犁这时是锄第二遍了,而且,天快黑的时候,他又紧接着锄第三遍,这第三遍是补锄,是锄两下,把土用锄往苗子下培一下,是一二三、一二三、一二三这么个节奏,是有着音乐性质在里边。

在这个夏天里,人们看到五张犁在那片地里又是锄地,又是抓虫。那片地现在可以一下子就让人远远认出来,虽然没有地埂,但那片地的草要比别的地长得格外好,花儿也开得格外好。但人们还是奇怪,这个五张犁,是谁请他来的?是怎么回事?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便有从张沟过来的人,告诉那些不知五张犁底细的人五张犁是什么样儿的人,人们又都不信五张犁竟会是个疯子。怎么不是?便有人说五张犁最疯的那一阵子晚上都要睡在地里,人们就更不信。

很快,秋天在一阵大热后悄然来临。一场霜过,地里的庄稼和蔬菜的叶子发生变化,该红的红,该黄的黄。也就是这个时候,人们又看到五张犁了。他目光灼灼地站在地头了,他的手里,亮闪闪的一牙儿,是镰刀。他想做什么?他是来收割了,这个季节,是收割的季节,但他怎么可以用镰收割那些花草?花草是庄稼吗?花草怎么会是庄稼?他弯下了腰,把那花草一把一把地割下来。他割得不紧不慢,割得干净好看,地里留下的茬子像是用尺子量过一样的高低。从早上开始,到下午天快黑,这片地就被五张犁基本割完了,远远看去,被五张犁割过的那片地像是用了堆绣的针法,那鲜艳的颜色,是一撮,又一撮,一撮,又一撮,好看不好看?好看,尤其是远远看了更好看。

园林处的人是哭笑不得,无论他怎么扬手和喊,五张犁都不搭腔,两只眼睛,目光灼灼地不知看着什么地方。

这又不是庄稼,这是花儿,是花儿你懂不懂?

五张犁对着园林处的人,只是笑,脸上的表情好像有一些羞涩,羞涩之中还有些紧张。

你割吧,你割吧。园林处的人扬扬手,对五张犁说。他也是前不久才知道的,这片地早先就是五张犁家承包过的,人们奇怪五张犁怎么会记着自己那片地,而且会记得那么准确。

秋天向冬天过渡的期间,是到了大地即将上冻的时候了,这一天,人们又看到了五张犁。他的前边是一头驴,一头小黑驴,那头小黑驴拉着一张犁,五张犁在那里犁地了。五张犁按着犁,从地这头开始,一步一步往地那头走,然后再回来,再一步一步朝这边走。这真是一片好土地,一旦被犁铧犁开,那黑润润的颜色是多么好看,多么让人动心。更让人动心的是五张犁的手艺,一道一道的犁沟像是用线拉过,齐齐的。他按着老规矩,是两犁一垄,犁沟很深,犁垄很高,这样一来,到了明年春天,土地就会变得要多蓬松就有多蓬松!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说五张犁不是扬粪,是撒粪,写出五张犁动作专业,表明他是个好庄稼把式。
B.作者用“见棱见角”刻画五张犁相貌,突出他的沧桑感,也暗示了他执拗的性格。
C.五张犁戴着烂草帽,穿着旧衣服,衣服上还有补丁,写出他艰苦朴素的农民形象。
D.园林处的人看五张犁割下一撮一撮的花草,也被他的坚持感动了,就不再阻止了。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在叙事过程中多处设问,以此推动故事发展,吸引阅读兴趣。这种手法在王愿坚的《党费》中也有运用。
B.为了刻画五张犁的“疯子”形象,作者反复写他“目光灼灼”地站在地头,不说一句话,甚至傻傻地笑的样子。
C.作者在描写五张犁进行第三遍补锄时,突出了其音乐节奏的美。庄子也曾运用这样的方法描写过庖丁解牛。
D.文末描绘了五张犁犁地的画面,黑瘦的老人、小黑驴,一遍遍地走过去,再走回来,充满着仪式感和悲壮感。
3.作者围绕春夏秋冬四季叙写五张犁的农事活动有何用意?请结合文本分析。
4.有评论说这篇小说在荒诞中蕴藏着真实,请结合文本分析。
2024-04-20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海南省海口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南海马大夫远示著述,兼酬拙诗

刘禹锡

汉家旄节付雄才,百越南溟统外台。

身在绛纱传六艺,腰悬青绶亚三台

连天浪静长鲸息,映日帆多宝舶来。

闻道楚氛犹未灭,终须旌旆扫云雷。

[注]①绛纱:犹绛帐,对师门、讲席的敬称。②三台:星名,指上台、中台、下台共六星。古代以星象征人事,称三公为三台。③楚氛:指敌寇作恶的气势。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大夫才能卓著,被委以重任,远赴南海,对辖地进行管理,为君分忧,为国担责。
B.马大夫虽身份不高,但学识渊博,在辖地亲自教导学子,传播文化,非常重视德治教化。
C.颈联“连天”对“映日”,“浪静”对“帆多”,对仗工整,前后勾联,意义相关。
D.本诗是应酬诗,是赠答朋友之作,诗中展现的精神格调和其《秋词(其一)》基本一致。
2.与刘禹锡同时代的白居易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本诗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李三

汪曾祺

李三是地保,又是更夫。他住在土地祠。土地祠每坊都有一个。“坊”后来改称为保了。只有死了人,和尚放焰口,写疏文,写明死者籍贯,还沿用旧称:“南赡部洲中华民国某省某县某坊信士某某……”云云,疏文是写给阴间的公事。大概阴间还没有改过来。土地是阴间的保长。其职权范围与阳间的保长相等,不能越界理事,故称“当坊土地”,李三所管的,也只是这一坊之事。出了本坊,哪怕只差一步,不论出了什么事,死人失火,他都不问。一个坊或一个保的疆界,保长清楚,李三也清楚。

李三同时又是庙祝。庙祝也没有多少事。初一、十五,把土地祠里外打扫一下,准备有人来进香。过年的时候,把两个“灯对子”找出来,挂在庙门两边。灯对子是长方形的纸灯,里面是木条钉成的框子,外糊白纸,上书大字,一边是“风调雨顺”,一边是“国泰民安”。灯对子里有横隔,可以点蜡烛。从正月初一,一直点到灯节。这半个多月,土地祠门前明晃晃的,很有点节日气氛。这半个月,进香的也多。每逢香期,到了晚上,李三就把收香钱的柜子打开,把香钱倒出来,一五一十地数一数。

偶尔有人来赌咒。两家为一件事分辩不清——常见的是东家丢了东西,怀疑是西家偷了,两家对骂了一阵,就各备一份香烛到土地祠来赌咒。两个人同时磕了头,一个说:“土地老爷在上,若是某某偷了我的东西,就叫他现世现报!”另一个说:“土地老爷在上,我若做了此事,就叫我家死人失天火!他诬赖我,也一样!”咒已赌完,各自回家。李三就把只点了小半截的蜡烛吹灭,拔下,收好,备用。

地保所管的事,主要的就是死人失火。一般人家死了人,他是不管的,他管的是无后的孤寡和“路倒”。一个孤寡老人死在床上,或是哪里发现一具无名男尸,在本坊地界,李三就有事了:拿了一个捐簿,到几家殷实店铺去化钱。然后买一口薄皮棺材装殓起来;省事一点,就用芦席一卷,草绳一捆(这有个名堂,叫做“万字纹的棺材,三道紫金箍”),用一把锄头背着,送到乱葬冈去埋掉。因此本地流传一句骂人的话:“叫李三把你背出去吧!”李三很愿意本坊常发生这样的事,因为募化得来的钱怎样花销,是谁也不来查帐的。李三拿埋葬费用的余数来喝酒,实在也在情在理,没有什么说不过去。这种事,谁愿承揽,就请来试试!哼,你以为这几杯酒喝到肚里容易呀!不过,为了心安理得,无愧于神鬼,他在埋了死人后,照例还为他烧一陌纸钱,磕三个头。

李三希望人家失火么?哎,话怎么能这样说呢!换一个说法:他希望火不成灾,及时救灭。火灭之后,如果这一家损失不大,他就跑去道喜:“恭喜恭喜,越烧越旺!”如果这家烧得片瓦无存,他就向幸免殃及的四邻去道喜:“恭喜恭喜,土地菩萨保佑!”他还会说:火势没有蔓延,也多亏水龙来得快。言下之意也很清楚:水龙来得快,是因为他没命的飞跑。听话的人并不是傻子。他飞跑着敲锣报警,不会白跑,总是能拿到相当可观的酒钱的。

地保当然还要管缉盗。谁家失窃,首先得叫李三来。李三先看看小偷进出的路径。是撬门,是挖洞,还是爬墙。按律(哪朝的律呢):如果案发,撬门罪最重,只下明火执仗一等。挖洞次之。爬墙又次之。然后,叫本家写一份失单。事情就完了。如果是爬墙进去偷的,他还不会忘了把小偷爬墙用的一根船篙带走。——小偷爬墙没有带梯子的,只是从河边船上抽一根竹篙,上面绑十来个稻草疙瘩,戗在墙边,踩着草疙瘩就进去了。偷完了,照例把这根竹篙靠在墙外。这根船篙不一会就会有失主到土地祠来赎。——“交二百钱,拿走!”

丢失衣物的人家,如果对李三说,有几件重要的东西,本家愿出钱赎回,过些日子,李三真能把这些赃物追回来。但是是怎样追回来的,是什么人偷的,这些事是不作兴问的。这也是规矩。

李三打更。左手拿着竹梆,吊着锣,右手拿锣槌。

笃,铛。定更。

笃,笃;铛——铛。二更。

笃,笃,笃;铛,铛——铛。三更。

三更以后,就不打了。

打更是为了防盗。但是人家失窃,多在四更左右,这时天最黑,人也睡得最死。李三打更,时常也装腔作势吓唬人:“看见了,看见了!往哪里躲!树后头!墙旮旯!……”其实他什么也没看见。

一进腊月,李三在打更时添了一个新项目,喊“小心火烛”:

“岁尾年关,——小心火烛!——

“火塘扑熄,——水缸上满!——

“老头子老太太,铜炉子撂远些——!

“屋上瓦响,莫疑猫狗,起来望望——!

“岁尾年关,小心火烛……”

店铺上了板,人家关了门,外面很黑,西北风呜呜地叫着,李三一个人,腰里别着一个白纸灯笼,大街小巷,拉长了声音,有板有眼,有腔有调的喊着,听起来有点凄惨。人们想到:一年又要过去了。又想:李三也不容易,怪难为他。

没有死人,没有失火,没人还愿,没人家挨偷,李三这几天的日子委实过得有些清淡。他拿着锣、梆,很无聊地敲着三更:

“笃、笃、笃;铛,铛——铛!”

一边敲,一边走,走到了河边。一只船上有一枝很结实的船篙在船帮外面别着,他一伸手,抽了出来,夹在胳肢窝里回身便走。他还不紧不慢地敲着:

“笃,笃,笃;铛,铛——铛!”

不想船篙带不动了,篙子后梢被一只很有劲的大手攥住了。

李三原想把船篙带到土地祠,明天等这个弄船的拿钱来赎,能弄二百钱,也能喝四两。不想这船家刚刚起来撒过尿,躺下还没有睡着。他听到有人抽篙子,爬出舱口一看:是李三!

“好,李三!你偷篙子!”

“莫喊!莫喊!”

李三不是很要脸面的人,但是一个地保偷东西,而且叫人当场抓住,总不大好看。

“你认打认罚?”

“认罚!认罚!罚多少?”

“罚二百钱!”

李三老是罚乡下人的钱。谁在街上挑粪,溅出了一点,“罚!二百钱!”谁在不该撒尿的地方撒了尿,“罚!二百钱!”没有想到这回被别人罚了。李三挨罚,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

材料二:

可是乡土社会并不是这种社会,我们可以说这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乡土中国·礼治秩序》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每逢香期的晚上,李三都要把收香钱的柜子打开,把里面的香钱数一数。李三的行为主要是想看一看上香的人心里是否虔诚。
B.赌咒的人家赌完咒回家后,李三总会把只点了小半截的蜡烛拔下,收好,备用。李三的行为充分展示了底层人民的节约美德。
C.李三对于人家失火的态度是:希望火不成灾,及时救灭。火灭之后,他总能左右逢源。李三的态度决定于自己能否从中获益。
D.李三在打更时偷拿弄船的船篙,却不巧被当场抓住了。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最终李三认罚二百钱。李三的行为自作自受。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对李三这个乡土市井中普通小人物的塑造,体现了汪曾祺关注小人物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态度,彰显出其对“微小”事物的趣味。
B.小说在结尾部分用很小的篇幅写了李三偷篙被罚这件事,从其中“李三挨罚,有史以来第一次”这句可看出作者鲜明的态度,让读者回味无穷。
C.李三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勾连全篇的叙事线索。他是地保、更夫,同时又是庙祝,作者通过他的几种职责写出了当地旧时代的有关民俗民风。
D.作者擅长在不动声色的叙述中表现人物,如文中三次写到李三打更,他从“定更”敲到“三更”,这能展现出作为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和不易。
3.汪曾祺的小说也被称为散文化小说,抒情性是散文化小说的重要特征,请从意境氛围、内蕴、语言三个方面来分析文本一的抒情性特征。
4.研读文本一、文本二,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文本一的故事是否符合费孝通对乡土社会特点的理解?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蓝田溪与渔者宿

钱起

独游屡忘归,况此隐沦处。

濯发清泠泉,月明不能去。

更怜垂纶叟,静若沙上鹭。

一论白云心,千里沧州趣。

芦中野火尽,浦口秋山曙。

叹息分枝禽,何时更相遇?

【注】①沧州:即沧洲,滨水之处。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以外出游览为乐,屡次忘归,“况”字可看出诗人游览蓝田溪的兴致。
B.从“月明”到“秋山曙”,诗人与渔者倾夜长谈,其乐融融,可见两人相知相惜。
C.诗歌最后两句将与渔者的分离比作鸟儿分枝而栖,诗人虽有分别的惆怅,但更显豁达。
D.“白云心”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表达的情感一致。
2.本诗通过写渔者的哪些方面来体现隐逸情怀?请简要分析。
2024-03-25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高三学业水平诊断三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青青延中草

刘成章

一转眼老了少年。

少年那时候真是一个小动物啊,他走着走着都要跳起来,跳起来摸一摸崖上的蒿草。他心头喜悦眼睛明亮喊声如歌。

何况相跟了一伙同学。

何况又是开了春的时节。

师生们集合在一起。我们的身后是老师们住的一排石窑洞。我们的面前是讲话的校长。老师们就站在我们的周围。

我们的学校延安中学是党在神州亲手创办的第一所中学。

我们其时的校址曾经住过贺龙将军和他领导的联防司令部。

解放战争中,我们当时的大部分老校友都在野战医院当过护士。

我们的队列一行一行,阳光照耀下,就像从山头延伸下来的犁沟。延伸下来的是春日的犁沟,是犁沟的图像美。山上的犁沟土肥墒饱,我们也有那泥土的气质。山头的犁沟正在播着种子,而我们这犁沟是超越季节的,无论我们的容颜还是心灵状态,哪一行不是生机蓬勃?

其实我们的队列也像刚刚学过的《涉江》,《涉江》是我国先秦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是诗,诗不同于散文,诗是分行排列的。我们一行行的整齐队列多像《涉江》。重要的是,虽然相隔两千余年,我们这一群少年的心,是和《涉江》相通的。读《涉江》的时候,真正是一种享受。我隐约感到,我们的身上也有《涉江》的节奏和韵律。

我总是一到课外活动时间,就赶到图书馆去了。②首先扑进阅览室,如一只觅寻猎物的小狼。小狼应该不识字,而少年已是中学生。《人民文学》《文艺学习》,每拿起一本,我就像饿坏了的乞丐一样。好像总也吃不饱,吃不够。我亲爱的老师们,我那时是你们非常熟悉的小小常客。相信你们现在还能记得我,记得那个几乎把延中图书馆的文学藏书借遍了的学生。嗨,这个学生啊,这学生就像贪吃的马驹子,吃着河畔的还眼望坡上!

哦,青青延中草!

哦,贪吃马驹子!

那时候全延安只有这一所中学,所以各县的学生都来延中上学。同学们无一例外的都是住校生。每天脱衣睡觉的期间,总有说不完的话,开不完的玩笑,有时还拿出作业凑上油灯请同学帮帮。而熄灯钟一敲,老师就前来查号子了。老师是在催大家要按时睡觉。昏黄的灯光昏昏黄黄,老师是什么表情,是根本看不清的,因为油灯太暗了。

其实一到晚上,即使是上晚自习的时候,小油灯难抵夜色的浓重,到处便是一片模模糊糊,昏昏黄黄。一灯如豆,是我们古先人对麻油灯的十分贴切的形容。当然不应该是豌豆黑豆,豌豆太圆,黑豆太黑;大概是红小豆吧,红小豆在那里显现着一点红红的微明,一阵风吹来,忽闪忽闪,要死不活;风一大,就干脆黑灯瞎火了。其实我们当时对此是无所谓的,并不觉得是受着委屈。因为我们古中国的夜,夜夜都是如此。一代代的读书人,一代代的青灯黄卷。所以我们延中点着这样的灯,毫不奇怪,最亮也只能像大雾中地上的碎小野花,在寂寂寞寞地摇曳。③一年又一年地摇曳。

忽然有那么一个晚上,那可是我们延安中学划时代的一个晚上呀,呼啦一下,每个教室都亮起了电灯。我记得,当电灯呼啦一下照亮了每个教室的时候,欢呼声便狂卷到每个角落。稚嫩的男女嗓音,嫩雷一样,清脆响亮,地动山摇。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美好远景?那时的通俗说法是:电灯电话,楼上楼下。啊,社会主义的万丈光辉照耀着我们啦!多么亮啊!多么富丽多么璀璨令人目眩!啊,打开每一册课本!啊,翻看每一页作业!啊,那刚才还是昏昏黄黄的古波斯,那刚才还是昏昏黄黄的汉刘邦,那刚才还是昏昏黄黄的坎坎伐檀兮,那刚才还是昏昏黄黄的惯性定律,那刚才还是昏昏黄黄的草履虫,一刹那,都抖落了昏黄,抖落了夜色,汇成了一片闪电照射下的万般品类。

从此我们延中的夜,是电灯照亮了的夜。哦,一盏一盏明亮的电灯,一颗一颗25瓦的小太阳,一扇一扇辉煌的窗子。延中啊,我们的不夜的延安中学,④每晚都像小小的天安门广场。你迈着双腿走过去,一脚一个灿烂。

那时候的我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对时事的关心程度非同一般。我们班有几个同学,上午一下第二节课就抢着到门房取报纸了,取出来就在附近边读边评点,周围总会围着十几个同学,人人都会插上几句。脚下,有时是白雪之冷,有时是烈日之烫;而心中,总是国家大事和世界大事。

因为我一直是扭秧歌演戏的积极分子,还有点儿组织能力,所以被选为学生会的文娱部长。学校的黄土筑成的舞台上,过上一两个月,总会演出一些由我组织的小戏之类的节目。那时候电影是一种奢侈品,有一次我请电影队来放《董存瑞》,同学们把场子挤得严严实实。放到少一半,忽然下起雨来。我问同学们:怎么办?大家异口同声:放!继续放!雨,下个不住,雨,越下越大。放映机的光束里,雨珠像小瀑布一样泻落下来。黑暗中,雨水往头上浇。雨水在脸上流。雨水朦胧了眼睛。银幕上。碉楼。董存瑞奋力举起炸药包。不死的英雄啊,鼓舞着我们栉风沐雨。啊,少年人的心,少年人干渴的心,多么需要好电影像这潇潇之雨一样浇灌!

下吧,下吧,潇潇之雨!

雨洗青草草更青!

延中青草多养分!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部分,写少年那时候是一只小动物,之后连用两个“何况”,更加凸显了少年的活力和内心的激情。
B.文中把“我们”的队列比喻为《涉江》,因为《涉江》具有“节奏和韵律”,也有“生机蓬勃”的泥土气质,与年少的“我们”是相通的。
C.从古波斯、汉刘邦等可以看出当时“我们”学习内容的丰富、充实,也引出下文“万般品类”的说法。
D.放电影时,同学们在雨中坚持观看,其中的“潇潇之雨”既指小瀑布一般的雨水,也象征着精神上所受到的洗礼。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中“一转眼”写时间流逝之快,也体现了对少年时光深深的怀念之情。
B.句子②的“扑”用词生动,与下文小狼、马驹子的比喻都写出了“我”对知识的如饥似渴。
C.句子③以摇曳的延中的小油灯承接历史上的“一灯如豆”,意在突出读书人求学的刻苦。
D.句子④说不夜的延中像小小的天安门广场,体现出“我们”内心的自豪感和家国情怀。
3.本文对延中由油灯到电灯的过程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写,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4.作者在结尾说“雨洗青草草更青!延中青草多养分!”延中有哪些“养分”?请结合全文分析。
2024-03-25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高三学业水平诊断三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