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5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植物为人类和其他动物提供食物和住所,还能调节气候,给地球带来生机和活力。但由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地球上的物种正在加速灭绝,植物也不例外。据统计,从1753年至2018年,全球范围内已经有571种种子植物在野外灭绝。一种植物的消失,对我们来说,并不仅仅是单一物种的消亡,也将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地球上的生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一种植物的灭亡可能会导致几十种伴生物种的消失,植物的大量灭绝将会动摇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塔基。在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由于遗传基础狭窄而引起的粮食安全事件。拥有相同基因的植物,一旦遭受疾病侵袭,很容易全军覆没。有专家认为,从野生植物的基因中或许能找到解决办法。如籼稻是由野生稻驯化而来的,在漫长的驯化过程中,籼稻获得了人们所期望的性状,但也失去了部分野生稻特有的基因,其中包括抗病虫、抗逆、高蛋白含量等优良基因。因此,对于育种专家而言,不适合食用的野生稻可以为改良栽培稻储备丰富的基因源,对解决粮食安全、维护人类生存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为了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科学家想出了建造植物诺亚方舟的方法,将野生植物的种子提前保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现在,很多国家都在努力建设自己的种子库。而坐落于云南昆明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是我国重大科学工程、亚洲最大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种质资源是指有活力、有生命力、可以传递给后代的遗传资源,如植物的种子。种子大约出现在3.6亿年前,是陆地植物在与环境相互适应的过程中不断演化出的高度复杂而精妙的结构,包含植物的全部遗传信息。通常,成熟的种子会在适宜的条件下开始萌发。但有时,种子也会因进入休眠状态而无法萌发。造成种子休眠的原因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种子自身的原因,如胚胎还需要继续发育或被种皮密封而未能获得足够的水分和空气;另一种则是外部原因,种子已充分成熟,只因环境不具备萌发所必须的条件而被迫处于暂时停顿状态。这两种因素既可以单独作用,也可以复合作用,使种子进入不同深浅程度的休眠状态。种子的休眠特性是一种植物特有的生存策略,可以让植物适应环境,在最适宜的条件下萌发生长。正是因为这一特性,才使建立种子库、通过保存种子来保护植物多样性的方案成为可能。

为了保证种子能长久保存,首先要尽量采集成熟度较好且饱满度较高的健康种子。种子采集通常从容易采集的区域入手,逐渐延伸到更偏远的地区。种子被采集回来后,还要对其验明正身,核查种子与标本、数据表、DNA材料、照片等是否一一匹配,并初查种子的质量状况。其次,要创造适宜的条件将种子保存起来,尽可能使它们延年益寿,以便日后需要的时候再次利用。对于大多数种子而言,高温高湿环境会加速其萌发过程,促进种子的呼吸作用,加速物质代谢,也会导致出现霉变等问题。相比之下,种子更喜欢干燥低温的贮藏环境。大量实践数据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种子的含水量每降低1%或储藏温度每降低5℃,种子的储藏寿命可延长一倍。实际操作中,种子会被放置在空气相对湿度为15%的干燥间进行脱水,这样做是为了让种子的含水量下降到安全范围之内。如果种子的含水量超过安全范围,过多的水分就可能成了种子的心腹之患,在低温下形成大冰晶,破坏细胞膜结构,导致种子失去活性。

保存种子最重要的意义,是为了将来有一天能够重新使用,也就是把沉睡的种子唤醒,使原本处于休眠期的种子正常萌发。为此,要周期性地给种子做萌发实验。一般情况下,在种子送入冷库一周后,就可进行初次萌发实验,萌发率在75%以上即视为合格。接下来,每隔5-10年,就要从冷库中取出一部分种子进行萌发实验,监测种子的活力情况。

理论上,对于冷库中处于休眠状态的种子,只要打破休眠条件,就能刺激种子萌发。但实际上,经过干燥、低温保存后的种子,也可能会出现一些特别的反应。比如一种叫白楸的植物,它的种子冷藏后便不能萌发。遇到这种情况,研究人员会先利用能将活细胞代谢产物染色的化学试剂进行染色实验,判断种子是否还具有活力。染色结果显示,白楸种子并没有失活。切片观察后发现,原来白楸种子的含油量特别高。冷藏之后,种子细胞内的油脂发生凝固,而在进行萌发实验的25℃的条件下,凝固的油脂没有熔化。当把环境温度升高至45℃时,种子细胞内的油脂仍处于凝固状态。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种子才逐渐萌发。简单地说,这类种子被冻僵了,需要给它泡热水澡,才能够苏醒过来。

另外,还要充分考虑植物原始的生长环境。比如,青藏高原的昼夜温差大,所以要把来自这一地区的种子放在培养箱里面,模拟白天温度高、晚上温度低的环境,通过变换温度,让它们能够萌发。

总之,我们希望种子能在种子库中一直沉睡,又希望它们在需要的时候能被轻松唤醒。这一点无论对种子还是对现有的保存技术而言,都充满挑战。直到现在,种子库中还有某些种子处于一睡不醒的状态,试过多种办法仍不能使其萌发。但这也正是物种保护工作的乐趣之一——通过工作中观察到的各种现象,进一步了解自己要保护的对象,窥探大自然的秘密。

(摘编自谭治刚、蔡杰《种子库:植物的诺亚方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全军覆没”在文中指有相同基因的植物受疾病侵袭,导致其伴生物种消失的现象。
B.“验明正身”在文中指的是初步检查种子的质量状况,是种子入库前的第一道程序。
C.“心腹之患”在文中指种子的内部含水量过多,种子在低温时有失去活性的潜在危险。
D.“一睡不醒”在文中指我们希望种子经过干燥、低温保存后,能在种子库中一直沉睡。
2.根据材料中白楸种子萌发实验的相关图文,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冷藏后白楸种子的细胞内油脂凝固,由此可见,现有保存技术在改变种子外部环境的同时,也有可能引发其内在状态的变化。
B.温度为45℃时白楸种子不萌发,随着温度进一步升高,它才开始萌发,因而当种子未被“唤醒”时,不能简单判断其已失活。
C.白楸种子被“唤醒”后的萌发率即使达到最高值,也较冷藏前明显下降,这提示我们有必要在采集时确保种子的数量足够多。
D.实验中白楸种子的萌发率在55℃时最高,然后随温度上升而下降,这说明种子在萌发时若超过一定温度会再次进入休眠状态。
3.下列选项,和文中画线句使用的说明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关于经济发展中的泡沫,曾经有非常著名的经济学家认为,它就像喝啤酒时的泡沫,有了泡沫喝起来才有味道。
B.接下来,每隔5-10年,就要从冷库中取出一部分种子进行萌发实验,监测种子的活力情况。
C.还要充分考虑植物原始的生长环境。比如,青藏高原的昼夜温差大,所以要把来自这一地区的种子放在培养箱里面。
D.简单地说,这类种子被冻僵了,需要给它“泡热水澡”,才能够苏醒过来。
4.根据材料中对种库工作流程的介绍,下列填入方框中的内容不恰当的一项是(     

A.健康饱满,或有助于改良作物的基因
B.种子在不具备萌发条件时会选择休眠
C.在安全范围内,创造干燥低温的储藏环境
D.打破种子休眠条件,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
5.本文兼具科学性与社会性,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4-04-23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国传统史学有许多优长之处,史论结合便是其中之一。《左传》的君子曰,《史记》的太史公曰,《资治通鉴》的臣光曰等,都是史论结合的代表。同时,在史书注释、书目提要中也都包含丰富的评论。这些史论结合的精彩之论代表了我国传统史学的理论积累,需要下功夫深入发掘和总结。

关于《史记》中的史论,我们比较熟知的是太史公曰。凡是研究过司马迁史学思想的人都知道,其史论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比如,他对当时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就非常关切。在《平准书》和《货殖列传》里,司马迁试图从经济发展中探寻社会发展的原因。在《货殖列传》中,他在分析人类社会物质生产情况时说: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这段论述一方面说明物质生产的历史有其自身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另一方面说明社会分工是由生产和交换的需要决定的,而社会生产的发展又是由于人们为满足物质需要而从事工作的结果。这些论点表明司马迁已经认识到物质生产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且力图以此为切入点探索社会发展的原因。这可以说是一种朴素的唯物史观。

再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所发表的史论,一般都认为有两种形式:一是臣光曰,二是引前人的史论。其实除了这两种形式,司马光在书中还常常借历史人物之口来发表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其史论内容十分丰富而且十分深刻。以臣光曰中关于治国用人方面的一些史论为例。司马光提出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认为一个国家能否治理得好,关键在于能否选拔一批得力的人才,所以他在《资治通鉴》中非常注意并突出叙述了举贤用能的史实。在用人问题上,他主张用人唯贤,反对用人唯亲。他说:臣闻用人者,无亲疏、新故之殊,惟贤、不肖之为察。怎样才算是呢?司马光认为必须以德为本、德才兼备: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资治通鉴》关于用人方面的精彩之论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史论更是不胜枚举。

对于史书注释,许多人认为这纯粹是史料性的东西,没有什么理论含量。这是对史书注释的误解。比如,元代学者胡三省不仅对《资治通鉴》在文字方面作了详细注释,辨析史事上记载的讹误和前人注释的错误,而且对以前的历史学家、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很多评论,这些评论都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比如,《资治通鉴》记梁武帝称:我自非公宴,不食国家之食,多历年所;乃至官人,亦不食国家之食。这自然是十足的欺人谎言。对此,胡三省在注释中加以无情揭露:帝奄有东南,凡其所食,自其身以及六官,不由佛营,不由神造,又不由西天竺国来,有不出于东南民力者乎?这就以人所共知的事实揭穿了梁武帝的骗人鬼话。尤其可贵的是,胡三省说出了这样一个真理,即国家上下衣食住行,无不出于民力。他在《资治通鉴注》中还特别强调历史的善恶惩劝作用,认为《资治通鉴》正是一面很好的镜子,所以他在注释中不厌其烦地指出:《通鉴》书之以为后世戒。”“后之守国者,尚鉴兹哉!

史论结合是我国传统史学的一大特点,也是史学发挥社会功能的重要基础。对于这一优良传统,我们应认真加以研究和总结,使我国史学发展在面向未来的同时不忘本来,为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提供充足养料。

(摘编自仓修良《史论结合是我国传统史学的优长》)

材料二:

史学何为?史学的重大使命是探索社会变迁的内在逻辑与规律,为文明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真正的史学家都将认识人类的命运作为自己学术活动的出发点,力图通过对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等的反思,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历史结论。

经世致用是当代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述往事,思来者,是中国当代老一辈史学大家的史学追求,也是当下和今后史学研究者应该追求的目标。20世纪以来,我国涌现出一批宣传和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历史、服务现实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大家,如郭沫若、胡绳、侯外庐、范文澜、夏鼐、白寿彝、刘大年等。近些年兴起的环境史、灾荒史、医疗史、乡村史、城市史等研究,有很多成果就是史学研究对社会关怀的体现,也是史学经世致用的表现。

伟大的时代必然高度重视对历史的总结和传承。史学研究应该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反观人类历史,把握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从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发挥史学传承文明、启迪未来,知古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新时代中国史学研究只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才能解决时代面临的历史问题,才能回答历史之问和时代之问,才能开创新时代中国史学发展新局面。新时代中国史学研究要以习近平同志关于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努力推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研究成果,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努力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史学智慧。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史学研究不能缺席,也不会缺席,必将有更大作为。

(摘编自高翔《新时代史学研究要有更大作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的史论,表明了司马迁已经认识到物质生产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力图以此为切入点探索社会发展的原因。
B.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常通过三种形式发表史论,其关于用人问题的论述,包含以德为本的思想。
C.近年来兴起的环境史、灾荒史、医疗史、乡村史、城市史等研究,都体现了史学研究对现实社会的关怀和经世致用。
D.材料二站在时代的高度,揭示了新时代中国史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为史学研究指明了方向。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君子曰”“太史公曰”“臣光曰”为代表的史论结合的内容及史书中丰富的评论,能代表我国传统史学的理论积累,需要我们深入发掘与总结。
B.史论结合是传统史学的优长,是史学发挥社会功能的重要基础,它为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提供充足养斜。
C.探索社会变迁的内在逻辑与规律,为文明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便是“史学何为”这一问题的答案。
D.只有通过对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等的反思,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历史结论,从而认识人类的命运,才是真正的史学家。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史书注释中对辨析史事上记载的讹误和前人注释的错误,以及对以前的历史的很多评论,都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
B.如果把史书注释当成纯粹的史料,就会误解胡三省对《资治通鉴》中注释的意义。
C.经世致用是当代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述往事,思来者”应是中国当下及以后史学研究者的共同追求。
D.史学研究作为当今时代的制高点,有助于把握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从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说明史学研究在当下的意义。
2024-03-18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既往《周易》的研究多从哲学维度入手,将其思想体系的阐释局限于儒学视角。我们今天有必要重新审视《周易》的思想体系,关注《周易》之中对于人性的表达以及由此而呈现出的社会治理理念,梳理其思想内涵中的“德治”与“法治”社会治理理论架构,进而为构建当代中国社会治理体系提供智慧支持。

关于社会治理,《周易》的治理思想是以天道为核心。《周易》对天道的定义趋向于“易与天地准”,这种认知包含两个层次:其一是突出天道对现实社会与人生的客观约束,其二则是强调了天道的可知性。由此出发,中华文明强调“天人合一”,其根本在于认知与顺应天道,而非力图改造天道自然。《周易》认为天道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其对天道的理解是因顺多于改造。能否掌握与顺应天道,是《周易》之“治天”思想的关键所在。在当今社会,这种“治天”的思维模式一方面可以引导我们不断探索自然,从而科学理性地去审视客观世界,另一方面则可有效避免陷入“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之中。

关于《周易》的思想属性研究,既往成果的特点在于出发点较为单一,即将《周易》视为儒家的经典。实际上《周易》在早期是作为独立学术派别而存在的,儒家与《周易》的相互结合丰富与完善了各自的伦理价值体系。但整体而言,二者所秉持的观念并不完全相同。先秦儒家在伦理上重视性善,进而强调德性教化,据此形成了“德治”的治世理念。《周易》虽言性善,但其不同于儒家之处在于,其指引性善的方略是“德治”与“法治”相综合的一条路径。与儒家相比,《周易》更重视规则,特别是在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上,儒家对此的表述是以德分之,《周易》则是以位定之。与法家相比,《周易》将“善”视为人性之本源,根源在于人之有向善之本能,这种本能不仅使得人区别于禽兽,更使得其在建立社会规则的过程中,同时注重了扬善与止恶两个维度。

从这种社会治理思想出发,《周易》认为伦理上的美德必须与其所处的社会地位相统一,即以德配位。《周易》的这种“伦理与治世”的思维体系在今天的社会人际关系中有着较为重要的现实价值。当今社会一方面以法治为准绳,一方面以德治为目标,引导每一个社会公民实现自身进步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这种社会治理可以说与《周易》所倡导的伦理观念是非常契合的。

如前所述,社会治理理念与人性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周易》所主张的性善论与孟子所主张的性善论有所不同,是一种基于自然的性善论。其理论认为,人性的源头来自上天,上天赋予人与万物相同的善,并认为人性虽本善,但却必须通过后天方可觉醒成就实然意义上的善。正是这种善的天赋外来,使得《周易》对自我的自觉表达呈现出一种以学习感悟为主的方式。因此《周易》所提倡的自觉以“穷理尽性”为前提。穷理强调对客观自然环境的充分认知与准确把握,尽性强调对内心自觉的全面觉悟与合理表达。

(摘编自刘震《〈周易〉治世思想的三重境界》)

材料二:

中国自秦汉以后就成为统一的大帝国。治理大国不仅需要有一套典章制度,更需要有一个根本性的治国方略。《周易》的阴阳变化学说,从哲学的高度为国家政权建设提供了理论性的指导。因此,《尚书·周官》将其概括为“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即按照客观规律去经营治理国家,要不断调和理顺阴阳关系。

《周易》把世界看作是一个整体,认为天人相通,阴阳变化支配着万物的运动变化。因此天人合一,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从这一思想观念出发,《周易》论述经纶治国,首先提出“效天”和“顺天”,其实质是通过天道而反馈人道,从中受到启示理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保持与天道相协调,使对立的两个方面达到和谐与统一,这也就是“燮理阴阳”的根本问题。

从天地的自然规律说,由于阴阳争胜负而不断的互相转化,才使日月四时运行而万物生生不穷。人类社会也是如此,由于上下尊卑互相斗争的推动,“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从而才促进了历史的发展。在这种不断变换的情况下,圣人认为大可宝贵的东西莫过于政权。如何能够守住政权而长久居正位,就在于得众望之所归。何以得众望之所归,就在于有财物以生息万民。因此,“理财正辞”,是最重要的。“理财”,即对国家财政的管理,税收法度必须适中合理。“正辞”,即一切政令和教化措施必须保持清明。“理财正辞”不可贪得无厌而失掉民心,经纶治国应该轻徭薄赋,确立以民为立国之本。

《周易》认为,人在规律面前也并不是无能为力的,而是有所作为的。天地的阴阳变化规律,相交才相和,相和才通达,这是不能够改变的。但是,君王可以裁制它,辅助它,成就它。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人可以对它实行某种驾驭、调节和利用,其实质就是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系辞传》说:“天地设位,圣人成能。”圣人掌握了天地变化规律加以裁制利用而趋吉避凶,则能够成就天地之所不能之事以左右民生。

在20世纪的今天,《周易》又成为国际学术界注重研究的一个热点,而且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已经把它的思想用之于经济管理,以协调劳资之间的关系。当前,我国需要有一个稳定的大局,祥和的政治气氛,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来深入研究《周易》的经纶治国论,或许能从中受到某些新的启迪。

(摘编自徐志锐《〈周易〉经纶治国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人合一”的根本是认知与顺应天道,这与天道所具有的客观约束性和可知性有关。
B.在君子与小人的区分上,儒家与《周易》的标准不同,这与二者所持观念有所不同有关。
C.“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所以上下尊卑互相斗争推动,圣人也意识到政权的宝贵。
D.《周易》的影响力已经突破国界,在一些国家的经济事务中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2.依据两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作者打破了传统的研究视角,首次总结出了《周易》以“天道”为核心的社会治理思想。
B.材料一既谈到《周易》的治世思想,也谈到了伦理思想,作者认为二者之间的关系密切。
C.《种树郭橐驼传》中“顺木之天”的“养树”法则,与《周易》的“顺天”思想具有相通性。
D.《周易》的阴阳变化学说为国家政权建设提供理论性的指导,这种作用在未来仍可能持续。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第二段采用总分总结构,先亮明观点,再从道理上展开阐述,最后总结出“治天”思维模式的作用。
B.材料一第三段将法家与儒家进行对比,论证了二者在伦理思想与治世理念上的主要差异。
C.材料二第一段引用《尚书·周官》中的话,论证了《周易》在治理国家上的思想价值。
D.两则材料都论述了《周易》的相关思想,也都提到了《周易》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周易》所说的“性善”,与先秦儒家相比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
5.联系两则材料,简要谈谈《周易》的治理思想可以为构建当代社会治理体系带来哪些启迪。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荀子不仅主张学习要专心致志,而且要心无杂念、清醒、冷静,保持良好的状态。心很容易躁动,只有用理性意志战胜人心躁动,人才能沉静下来,不受外在博杂事物的干扰,遇事时才能够沉着、冷静。荀子提倡的虚静之学,是内心平静之下所做的理智思考,是以强大的意志力进行的自我控制,为学习准备了平和、安宁的心境,可以作为荀子强学之法的心理准备。虚静之学的下一阶段便是专心之学。荀子有言: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故君子结于一也。(《荀子·劝学》)学习要注意力高度集中,专心致志,不可一心二用。这样才能集中精力,认真、细致、周密地思考问题,才能恰当地做好当为之事。荀子所谓专心之学,就是凝练心智、全力以赴、专注学习;是去除人心涣散、浮躁不安、三心二意的意志努力,更能体现出荀子在为学过程中的意志要求。学习应该成为一种习惯,矢志不渝,不断积累。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荀子所主张的坚持不懈、不断积累的学习方法可以培养人极强的意志力,不断地控制自我、战胜惰性、超越自我。一时的内心平静、专心致志的意志努力并不难,难的是始终如一地保持这种状态,不断地克服困难,不懈地攀登知识高峰。积善之学是更强的意志要求,能够克服自身缺点和不足,控制自身的欲望和情绪,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和行为习惯。所以荀子主张的锲而不舍”“积善成德的过程,也是通过意志努力不断强学的过程。

(摘编自祖国华《为学:先秦儒家的德性圆满之道》)

材料二:如果说三代以来的教化传统更多关注外部的制度建构和方法手段,那么到了春秋时期,教化理念中则展现出对个体德性的重视。这种内向化的转变,在孔子那里得到了集中体现。面对春秋乱世,孔子一生致力于重建社会秩序,恢复天下有道。为此,他提出修己安人的主张。所谓修己是成就自身的德性,而安人则意味着成就他人的德性。修己安人正是孔子教化思想的两个面向,但二者并非对立,而是相互贯通,共同指向以成就个人之德性来实现天下大同的政治理念。

对于孔子这种重视个体精神的涵养与境界提升的教化理念,我们应给予全面性的观照。第一,孔子虽然重视教化中的德性因素,但对于教化与政治的关系仍有着清醒而理性的认识。孔子的教化学说是建立在民本思想基础上的,在他看来,只有在保障民众生活、增加民众财富的基础上,通过教化以成就个人德性才有可行性。第二,孔子不仅关注道德方面的修德学道,也重视知识方面的学文,倡导仁智合一。孔子自谓好学,以六言六弊之说教导弟子子路,展现的正是他对理智与德性二者关系整体性、平衡性的理解。第三,在孔子看来,任何人都可以接受教化来提升自身德性,同时也可以通过自己的修身立德来教化他人。这是与他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观密不可分的。当然,孔子也特别强调为政者、君子等自身的责任,时常告诫他们应该坚持正人先正己,发挥上行下效的作用。第四,孔子提倡教化的最终目的,并非局限于建立道德秩序,而是通过教化的方式激发个体对道德修养的自主性与能动性。为此,他提出诸如自讼”“求诸己等修养方法,提倡主动自我反省。

孔子内外并重,扩展并深化了传统教化观念的内涵,同时将之应用于自身的教育实践中,使之成为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特色。受此影响,孟子、荀子等先秦儒家也多从教化的角度来思考教育问题。比如,他们都认识到教化需要物质前提,富民和教民应相互结合,孟子讲有恒产者有恒心”“制民之产。荀子则提出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再如,先秦儒家一致坚守教人以善的理念,孟子讲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亦曰涂之人可以为禹。只是由于两者对人性的看法不同,故在教化路径的选择上各有侧重,由此形成了儒家教化的两个路向:孟子重性情,所以求放心,养浩然之气,致力于德性外化;荀子则重化性起伪,所以重礼乐政刑,强调明礼义以化之。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教化理念不仅关注知识、技能的开发和增长,也重视自我德性的成就。更为关键的是,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教化理念还倡导天人合一,合内外,将人文与自然、个人生命与宇宙生命融为一体,并最终促成社会的有序和谐,展现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生命关怀意识。由此来理解先秦儒家教育思想,便多了一层融洽感。这对于我们重新审视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特质、推动新时代教育话语体系和理论体系建设无疑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摘编自房伟《先秦儒家的教育观》)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提到荀子主张学习要专心,而“专心之学”就是通过理性意志战胜浮躁从而获得平静心境,为“强学”做好心理准备。
B.材料一阐释了荀子所主张的坚持不懈、不断积累的重要性,进而引出“积善之学”,突出了意志努力的重要作用。
C.材料二介绍了教化传统的转变,三代以来到春秋时期,教化传统由重视个体德性转向关注外部的制度建构和方法。
D.材料二强调个体在成长过程中,要通过关注知识、技能的开发和增长,倡导社会的有序和谐,最终促成自我德性的提升。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重视教化中的德性因素,也不忽视民本思想,说明他对政治有理性认识。
B.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观与其教化学说密不可分,认为可以用德性教化他人。
C.孟子认为教化需要物质前提,百姓有“恒产”才会有“恒心”,更重视德性内化。
D.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教化理念,并以此理解先秦儒家教育思想,对当下仍有现实意义。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论述了“为学”的过程,“意志”在这一过程的三个阶段中是必不可少的。
B.材料一使用引用论证论述何为“专心之学”,并强调其是“为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C.材料二论述要全面观照孔子的教化理念,使用“第一”“第二”等序列词,条理清晰。
D.材料二列举孟子、荀子等先秦儒家有关“教化”的观点,体现了孔子教化观的影响力。
4.两则材料都涉及“德性”问题,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高一(2)班就“修己和安人”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请你围绕这一主题,根据两则材料的主要观点列一个发言提纲。
2024-02-2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人类总是通过语言来认识世界、表达感情和思想的。然而,语言并非就是与这个世界具有相同的逻辑结构,能够完整地描述这个世界的镜像。当我们不能用精确细致的语言回答问君能有几多愁的疑问时,诗人李煜却用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描述将一切情感、思想秋毫不差地拍摄下来。语言描写就其本质来说是模糊的,因为这种描写通常是对复杂情况的概括描写。

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存在罗素曾描述过的那种单一的、精确的语言。过分精确、单一的语言会使艺术的光晕丧失殆尽,面目变得支离破碎。清代王夫之曾经指出诗无达志,读者面对诗歌审美意象的多义性会各取所需,在真实与模糊之间感知弦外之音,唤起潜藏于心中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能力。如果李商隐的《锦瑟》没有众说纷纭的解说,它的审美价值也就有了折扣。在这幅充满意象的图画中,锦瑟指的是乐器,还是女子?华年是美好的,还是悲伤的?庄周梦蝶”“蓝田玉烟是快乐,还是迷惘?面对可以追忆的似水年华,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世界。模糊和多义使得能指和所指打破了传统的一一对应的逻辑关系,而读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对审美感受自由和丰富的追求,正是一切优秀的艺术作品经久不衰的原因。

文学史上有许多描写美人的篇章就大量运用了模糊修辞手法,《长恨歌》写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曹植的《杂诗》说: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这些佳篇无一不是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构成模糊语言来描写美人之美的典范。当一个不完全的形呈现于眼前时,主体视觉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追求完整的倾向,即会激起一种心理冲动,将它补充完整。古诗词中优美的诗句往往能化抽象为具体的形象,或夸张、或比喻,把难以计量的情感用模糊而又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

杨慎曾揣度过杜牧《江南春》中的诗句千里莺啼绿映红,说千里当是十里之误,理由就是: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何文焕驳得好: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苏轼曾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诗句,有人曾调笑道:鹅岂不知?可见,作者在创作时,根本没去考虑莺啼的具体距离、范围是多少,也不是要从逻辑上考证鸭鹅到底谁先下水。许多优美的文学作品正是用这种模糊语言创造了一个个令人神往的意境。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些诗篇,字里行间无不是模糊语言,但正是这模糊语言,才形成了一幅幅或雄壮、或悲凉的意境画面。

(摘编自程晓红《模糊语言在古典诗词中的审美价值》)

材料二:

一、语言的模糊性存在的必要性和有意性

模糊性不是人类语言的缺点,而是优点,因为它使得人类能够以有限的语言手段表达无限的意思。语言虽具有模糊性,但并不影响包括翻译在内的正常交际,因为语言只是一种充当交际工具的符号系统。在现实生活中,出于表达的需要或者场合、时间和人物相互关系的不合适或者不方便,模糊性语言的使用既可以含蓄表达出意图,也同时实现了我们想要的交流目的。模糊语言具有独特的语用功能,表现在:提高语言的表达效率;增强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巧妙地使用模糊语言可以对问题做出含蓄的、灵活的表达;增强言语的表现力,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例如在新闻发布会上,当外交官员要求对某一敏感政治事件作出回应并发表评论时,经常会有这样一些模棱两可的回答:无可奉告”“我们对此不予评论”“我们对此深表关切(或遗憾)并对事件的继续发展深表关注”“绝不放弃使用武力的权利,等等。

二、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语言模糊性解读

古典诗歌语言的内在余味需要译者在充分理解原作的基础之上去探求,然后通过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在表达的过程当中,不仅涉及语言之间表达方式的转换,更要透过语言的模糊性看到文化之间的差异。请看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称帝后,对曹植心怀记恨,想借事杀人,便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一首诗。诗人运用比兴的手法,将真实情感隐藏起来,形成了一种语言的模糊——空白。诗篇写豆萁和豆子的关系和命运,实则控诉曹丕残害手足的罪行。汉诗由于其比喻的巧妙和深刻的寓意,增加了一张无形的窗帘,在英译的过程中就更加考察了译者的去伪存真的功力。

中国古典诗词比较讲究含蓄美,这与汉语语言的模糊性是密切不可分割的。译者要进行灵活的处理,才能将原文的深邃内涵传达给读者。

(摘编自郑亚敏《解构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的语言模糊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是我们认识这个丰富多彩世界的媒介,人们借助语言可以真实、全面地描摹出世界的样貌,表达自己的理解。
B.古往今来,对《锦瑟》一诗的解说众说纷纭,对诗中许多意象的内涵理解并没达成一致,而这正是诗歌巨大的魅力所在。
C.如果杜牧充分考虑莺啼的具体距离、范围,苏轼从逻辑上仔细考证鸭鹅谁先下水,他们可能就难以创造令人神往的意境。
D.曹丕想借作诗置曹植于死地,曹植则巧妙地写成《七步诗》,在豆萁与豆子的关系和命运中寄寓自己的真情实感。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李煜用“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来回答“问君能有几多愁”这一疑问时,诗歌语言模糊具有的独特魅力就显现了出来。
B.清代王夫之所说的“诗无达志”,与中国传统诗学中所说的“诗言志,歌永言”强调的重点是相同的,即诗歌是用来表达情志的。
C.当诗歌的模糊语言将不完整的形象呈现在读者眼前,读者会产生将其补充完整的冲动,这与书画艺术中的“留白”效果相似。
D.对汉诗本身的比喻和寓意没有深刻理解,不能透过语言的模糊性把握文化的差异,那么翻译出的《七步诗》将是失败的。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论证模糊语言在古典诗词中的审美价值论题时,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思路展开。
B.材料一通过写杜牧、苏轼的诗句受到了他人的质疑,论证了掌握诗词模糊语言的难度之大。
C.两则材料在论证过程中对古典诗词的直接引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学术论文的文学性。
D.两则材料都论述了诗歌语言模糊性问题,材料二还涉及了对外翻译时应灵活应对语言模糊性的问题。
4.材料二在论证“语言的模糊性存在的必要性和有意性”这一论题时,语言严谨,内容有说服力,请分别说明这两个方面是如何达到的。
5.模糊语言在古典诗词中具有的审美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一和下面有关诗词,进行简要分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2024-02-27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

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效力。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色》)

材料二:

社会结构影响着文化存在的表达形态,社会结构转变了,其外在的文化形态自然也会随之改变。随着技术对人们生活空间的不断介入,人们的整体行为模式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由此而来的必然会是基于价值观念的文化向度的改变。

费孝通先生曾极为形象地将其比喻为乡村发展的“三级两跳”:从农业化到工业化,从工业化到信息化或者后工业化。第一跳的转型还没有真正完全实现,作为第二跳的由工业化向信息化的转变就紧随其后发生了,并叠加在了原有的乡村工业化的基础上,以极为迅捷的发展步伐改变着人们原有的生活模态。

从乡土中国到工业化中国的转变,根本上还属于物质层面的工业下乡,是实际生活的物质改变;而到了第二跳,便更多的是观念性或精神性的文化下乡了,即从曾经的物质性的“实”的层面转换到了精神性、文化性的“虚”的层面上来,这对人自身的存在而言显然意味着一种根本性的转变。这一转变可以说构成了理解中国当下文化转型的一个新的维度,也意味着在乡村生活中要有更多价值和观念层面的新变化。

最值得强调的是,工业或者机器、技术以及产业的下乡,更多还是属于经济或生计意义上的。此时,乡村生活的基调或其基本结构仍旧还是以农业为主、辅之以工业的。只是先前的那种“工”的存在会更多地体现在农业以外的手工劳作上,而现在的“工”则更多是机器大生产的模式。乡村中的家庭结构依旧是相对稳固的,而乡村的工业化生产则是离土不离乡的模式,人们在农业的基底上借助乡村工业化去实现物质生活面貌的根本改观。

而一旦到了文化下乡这一新的发展阶段,那便无可避免地触及到人们的观念、价值、精神和意义诸层次。那些从城市落入乡村的事物更多会属于人的精神观念或思想意识上的,因此它显然更多地触及到了人们对于新出现的生活方式的认同与选择。一方面,留存在村里的人会因为更多精神性意义的触动而尝试生活样式的改变;另一方面,外部世界的种种观念或思考会对乡村自身构造出来的新发展模式产生驱动和影响,使得乡村从精神意义上被重新塑造,成为有似于陶渊明所描述的“桃花源”意义上的理想生活之地,甚至让能够在乡村的环境中生活也成了人们在精神意义上追求的对象,这种不同于农工相辅的“牛郎织女”模式的新式乡村发展模式、我们不妨称之为“桃花源模式”。这种模式更注重于精神性意义的追求,这显然也是在我们的文化观念中所旧有的、从来都不缺乏的另一种对于乡村生活的想象。它是富有艺术以及审美情趣的,同时也无形地跟更多人所选择的闲暇生活的乡村旅游密切地联系在了一起,甚至更成为新时代里一种艺术以及艺术家的乡村介入的意义引领。而所有这些从根本上而言,也是当下的人们在一种文化自觉意识的牵引之下的新乡村发展道路的选择。由此使得文化进入到了乡村,附带着城市人的休闲旅游进入到了乡村,同时那些艺术家们也因此而介入到了乡村的生活和建设之中来。

(摘编自赵旭东《从工业下乡到文化下乡》)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不流动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是孤立和隔膜,这种孤立和隔膜不是绝对的。
B.在乡村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
C.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具体目标,分工协作,形成“熟悉”的社会。
D.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虽用得很好,但带着对中国人的几分藐视的意味。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会结构与文化样态互为影响,后者会随着前者的改变而改变,前者会基于价值观念的文化向度而做出相应改变。
B.“三级两跳”是费孝通先生对我国乡村社会发展观察分析后做出的判断,是对从农业化到工业化再到信息化的形象概括。
C.属于观念性或精神性的文化下乡现象与属于物质层面的工业下乡现象有本质的区别,对人类的贡献也有根本性的不同。
D.乡土性中国体现的不流动是从人与空间的关系着眼,孤立隔膜是从社区之间的关系着眼,这两个特点都是相对的。
3.下列描述,最符合材料所界定的“桃花源模式”生活的一项是(       
A.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B.一轮满月升起来,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秋日的败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香雪手中那只发光的小盒子。(《哦,香雪》)
C.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沿相接的邻舍,保持着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乡土中国》)
D.夜幕降下,灯光亮起,与空中的明月交相辉映。民宿中的人们三三两两,或坐或躺,或闲聊或赏景,惬意极了!(《乡村月夜》)
4.臧克家的现代诗《三代》:“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葬埋。”这首诗,短短几行字,刻画出了一部华夏民族的生存史。一代又一代,在土地上无休无止地循环上演着“同一个故事”。请结合材料一分析在乡土社会中,为什么“同一个故事”的反复上演能成为常态。
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为解决“三农”问题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请依据材料观点,为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初,俄国文学界提出普希金诗作具有民族性这一说法。这一说法是就普希金诗作体现的地方特色而言的。此后,民族性这一概念流传开来,广为评论界所用。

别林斯基说,民族性是民族特性的烙印,民族精神和民族生活的标记。文学的民族性强调每个民族的文学都应该表现本民族的意识,都要具有独特而鲜明的民族风格。民族性体现在每个民族的生活中和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别林斯基高度赞扬普希金诗作的民族性,正是因为普希金的诗作反映了俄国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反映了俄罗斯民族的精神世界。

文学的民族性要求作品真实地表现民族的实际生活状况,揭示其中的各种关系。正如别林斯基所说的:如果生活描绘是忠实的,那(作品)也必然是民族的。果戈理的作品因具有真实性而散发出浓郁的民族气息。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也描写了俄国的社会生活,但缺乏真实性,因而不能被视为真正的民族文学。别林斯基强调民族文学要具有真实性,这一观点显然与现实主义文学的主张一致。甚至可以说,提倡文学的民族性,就是在提倡现实主义文学。

别林斯基认为,要使民族文学具有真实性,就要把独特的民族精神渗入作品的形象塑造之中,使整个作品都渗透着民族的思想和感情,生动具体地表现民族的精神世界和心理素质。别林斯基说:无论诗人从哪一个世界提取他的创作内容,无论他(笔下)的主人公们属于哪一个国家,诗人永远是自己民族精神的代表,以自己民族的眼睛观察事物并按下她的印记。可见,反映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正是民族文学的本质要求。

文学的民族性还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作品要有独创性。没有独创性,就没有艺术。对于民族文学而言,没有独创性,就没有民族性。在论及独创性时,别林斯基往往将其与民族的”“纯俄国的联系起来,来证明他的侧重点是富含社会内容的风土人情、伦理观念、宗教信仰、自然景物等。文学作品中的风俗、风景是民族传统和民族心理素质的具体表现。因此,独创性是民族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审美习惯。如果作家忽视了这一点,他的作品中的形象、画面就会黯然失色,他的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也会大大降低。

(摘编自胡经之、王岳川《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

材料二: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人们有理由对当代中国文学的民族性建构问题给予格外关注。那么,到底应该怎样理解和把握文学民族性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呢?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事物都有自己具体的内容和形式,其中内容是主要的,起决定作用,而形式是受内容制约并为内容服务的。因此,我们不仅要看到文学民族性包含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而且要看到文学民族性的核心和灵魂是文学内容的民族性。文学内容的民族性自然会由于内容的千差万别而呈现出不尽相同的形态,但其共同的基本要素是贯串于文学作品中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才是文学民族性的核心与灵魂。

我们所说的民族精神”“民族意识必须接受现代精神的洗礼,必须充分吸收全人类先进文化的养分,必须既能维护本民族的权益,又能充分体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如果考虑到中华民族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梦想就是奋发图强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那么,我们完全可以把民族精神”“民族意识这类抽象的短语置换为一个内容实实在在的短语,即中华民族奋发图强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思想、情感、生活和斗争。可以说,作家作为民族良知的守护者,理应抱有崇高的民族使命感、责任感,怀着博大的仁爱之心、悲悯之心,时刻关注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关注同胞的生活和斗争。我们相信,只要作家做到这一点,不论他写什么,他的作品都必定是具有民族精神的,都必定是民族的。

强调文学内容的民族性是文学民族性的核心和灵魂,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轻视文学形式的民族化建构。第一,我们应该看到,某些外来文学形式完全可以被用于表现中国的民族精神,并在这种表现过程中逐渐被中国化。例如,新时期之初王蒙创作的《春之声》等小说就采用了西方的意识流手法,你能据此否定这些小说所具有的民族性吗?第二,文学形式的民族化建构当然要继承民族传统,但是传统不是固化不变的。五四新文学兴起以后,由于大量地借鉴和吸收了外来的文学形式,中国文学已形成具有世界视野的新传统,这种新传统同样应该得到继承和发展。第三,文学民族性的形式不是单一的。京派作家创作的抒情写意小说,张爱玲创作的雅俗兼备的传奇小说,老舍创作的表现和批判市民社会的京味十足的小说,其形式都可以说是民族性的。

(摘编自张俊才《正确理解和把握文学的民族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普希金的诗作关注俄国社会现实,反映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地方特色鲜明,但直到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初才受到俄国文学界的关注与研究。
B.民族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都重视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受作品风格等因素的影响,无法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
C.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论及民族意识、民族精神二者与文学民族性的关系,都认为民族意识、民族精神是文学民族性的灵魂,应贯串于文学作品中。
D.在材料二作者看来,一个作家只要充分吸收人类先进文化的养分,积极探索人类社会的前进方向,就能创作出具有民族性的文学作品。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作家只有深入生活,了解其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习惯,才能创作出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文学作品。
B.信天游、章回小说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学形式,在使用它们进行创作时,不可忽视对内容的民族性的要求,否则就难以创作出民族性鲜明的作品。
C.材料二作者之所以认为民族精神、民族意识必须接受现代精神的洗礼,主要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精神、民族意识的内涵会发生变化。
D.中国现当代作家积极探索文学形式民族化的建构路径,并形成若干流派,如借鉴外来文学形式流派、继承传统形式流派、自主创新流派等。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在简要阐述民族性的内涵后,从真实性和独创性两方面论述文学民族性对文学作品的要求。
B.材料一第三段综合使用引用论证法、举例论证法、对比论证法等方法论证观点,极具说服力。
C.对于“文学民族性”的内涵,材料二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阐述,与材料一的阐述角度有所不同。
D.材料二末段从三个角度论述中国文学形式民族化建构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多次使用了举例论证法。
4.外来文学形式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简要概括。
5.鲁迅的《阿Q正传》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性,请根据对材料一、材料二的理解,从内容、主题、结构形式三个方面说说《阿Q正传》是怎样体现民族性的。
2024-01-18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网络文学渗透了来自中国历史的想象。历史足够厚重包容,又充满待解的谜题,网络写作对古典名著、道家词汇和武侠小说等文本再创造,结合新媒体受众的需求,创造出幻想中的古老东方。

一方面,网络文学大量借鉴古典文本,从中寻求想象的突破。《山海经密码》《白蛇疾闻录》直接改写传说故事,比如张爱玲、王安忆虽然并不否认《红楼梦》的影响,却在焦虑中不断谋求突破。而网络文学却从不避讳直接利用经典,《甄嬛传》些许认得几个字的眉庄受黛玉的影响,《庆余年》里穿越的范闲更是靠默写《红楼梦》中的诗词赚到第一桶金。对网络作者来说,模仿经典是品味和学识的见证。红楼未完的遗憾激发诸多续作,而创造力旺盛的网民更为其添砖加瓦。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北美的第一个汉语论坛里就有人发表《续红楼》,红楼的青春之梦更真正跨越时代,林妹妹健身习武,贾环出口成章……传统续写以意逆志,不断猜想作者心思;而网民则穿越进角色,借小说完成自身的梦想。

另一方面,真实的文物和史书同样孕育想象。在网络上,远距离翻查史料、近距离观赏文物并不困难,网络小说虽非单纯再现,却也并不任意开挂,在还原宏大历史的同时容纳个人情绪。史书里的概括和省略为文学形象的丰富留出空间,在对神秘朝代向往的驱动和数字化资料强大的支撑下,将确定的知识转变为兴趣导向的历史故事。反向穿越文《史上第一混乱》幻想荆轲、秦始皇、李师师等人来到今天,如果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很难领会故事情节和历史反差之间埋伏的笑点,看似嬉闹的网络小说让历史从刻板变得鲜活。

(摘编自许苗苗《网络文学:互动性、想象力与新媒介中国经验》)

材料二:

中国网络文学不是无根之木,它的根是中国传统通俗小说。元末明初成书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大概是中国最早用通俗冠名的历史演义小说。何谓通俗,庸愚子在为其所作序中有这样的表述:文不甚深,事纪其实,亦庶几乎史,人人得而知之,若《诗》所谓里巷歌谣之义也。这是一种介于理微义奥史之文失之于野的野史评话之间的新文体,使得读者留心损益人人得而知之,即所谓“若读到古人忠处,便思自己忠与不忠;孝处,便思自己孝与不孝”。将大众作为目标追求文本阅读的最大化,并从中体现文化思想和道德品质,晚明时的冯梦龙对中国小说文类做了进一步分类。他将中国小说分成两类:大抵唐人选言,入於文心,谐於里耳。天下之文心少而里耳多,则小说之资於选言者少,如唐传奇;一类是老百姓喜欢的小说,一类是老百姓喜欢的小说,如宋话本。“通俗小说”至此也就成为一种文类。冯梦龙不仅给通俗小说命了名,还对其美学特征做了深入阐释。他明确提出了通俗小说的类型化特征:私爱以畅其悦,仇憾以伸其气,灵感以神其事,痴幻以开其悟,通化以达其类,芽非以诬圣贤而疑,亦不敢以诬鬼神……姑就睹记凭臆成书,甚愧雅裁,仅当谐史,吾为裨谌。通俗小说是不同于雅裁的类型小说,不同类型的通俗小说有不同类型的表现方式。至冯梦龙时,表现为阅读最大化的大众性、传统文化的劝俗性和讲故事的类型性。《三国志通俗演义》之后,通俗小说成为中国小说创作的主流,中国人深浸其中,在阅读中形成了中国大众的审美习惯。中国通俗小说所形成的美学形态在众多优秀小说创作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在代代相传的众多读者阅读中显示出强大的影响力。创作与阅读、传播与接受、作家与读者共同构建了中国通俗小说的美学传统。“话须通俗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中国小说要想被中国大众最大化地美学性接受,毫无例外地要依据中国通俗小说美学传统创作,因为这已成为民族传统

中国网络文学的文化视野和美学呈现都有其当代性,然而,无论有什么变化,它们还都是在中国通俗小说美学传统中创化与前行。一是在阅读最大化中获取社会效应和经济利益。虽然运作的手段和表现的空间都有别于中国传统的通俗小说,但大众文学的性质不变。二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是非曲直的价值判断。中国网络文学受到了很多外来大众文化的影响,例如欧美奇幻小说的魔戒文化、日本动漫的虚拟文化等。这些外来文化增强了中国网络文学创作的想象空间,给小说的文化设定和人格表现增添了多种选择的可能。但是中国网络文学有一种底线原则,那就是最终的是非判断一定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儒家文化是人格标准,国家意识、道德伦理评判着人物的善恶是非,那些极度的个人欲望追求者都难善终,例如江南等人的九州系列、猫腻的《庆余年》等小说。同样,中国的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还是人的生命意识最高境界,无论是天蚕土豆的《斗破苍穹》中的斗气,还是唐家三少的《斗罗大陆》中的斗魂,都是如此。三是类型化的叙事模式。中国网络文学叙事形态有着多方面的呈现,游戏话语、动漫呈现、影视形象等都对中国网络文学的叙事形态产生了深刻影响。然而,中国网络文学一定是类型化表述。早期中国网络文学的类型依据中国现当代纸质通俗文学而设定,例如武侠小说、悬疑小说、都市小说等。随着中国网络文学创作的发展,以致眼花缭乱。中国网络文学发生在媒介传播如此发达、信息交流如此便利的当下,多样的文化观念的接受和多样的美学形态的交融势成必然。令人惊叹的是,中国网络文学的优秀作家们能够将这些多样性纳入中国文学的审美传统中,并能够有逻辑性地使其融为一体地呈现出来,这使得中国网络文学进入了中国通俗小说的系列之中。

(摘编自汤哲声《中国网络文学的属性和经典化路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小说《甄嬛传》以名著为模板向经典致敬,“些许认得几个字”等语句直接受到了《红楼梦》中人物语言的影响。
B.网络小说将过往和当下,宏大历史和个人情绪结合起来。借新的技术方法和诠释角度,将历史故事转变为确定的知识。
C.网络小说只有依据中国通俗小说美学传统创作。体现“通俗”“关风”的特点,才能被中国大众最大化的美学性接受。
D.网络小说以儒家文化为人格标准,以道家和佛家文化为人的生命意识最高境界,将能够完全消除海外大众文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通俗小说的美学传统如果得到有效传承,对中国网络文学的创作有促进作用。
B.网络小说的创作目的是在阅读最大化中获取经济利益,其作品的社会效应被忽视。
C.中国网络文学接受外来文化影响,但仍坚持以中国传统文化判断是非的底线原则。
D.中国网络文学必须走类型化表述的道路,在经历快速裂变之后,其类型非常丰富。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采用总分式的结构,并在论述古典文本对作家的影响时运用对比论证手法。
B.材料二以《三国志通俗演义》等优秀作品为例,阐释了中国通俗小说的基本特征。
C.材料一中“第一桶金”“开挂”等词语的运用,使论述语言在严谨中又显鲜活生动。
D.材料二第二段着重论述了中国网络文学的价值判断和叙事模式等方面,重点突出。
(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中国网络文学”,二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5)创作小组准备创作一部反向穿越小说,幻想廉颇、苏武、岳飞等人来到今天的世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写作时应当注意的主要事项。
2024-01-0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文昌中学、华迈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段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这些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

(摘编自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362日)

材料二:

今天的中国是由昨天的中国延续而来的。要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知晓我们民族过往的历史,以及在漫长历史中所形成的民族特性和文化特色。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首先要对我们民族悠久而辉煌的历史进行系统梳理。这需要站在时代高度、运用新的科技手段,一方面对久远历史的缺失处和模糊处认真考索,拾遗补阙,使中华文明的历史更加完整清晰,另一方面对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寻访搜求,网罗打捞,使历经沧桑而流传下来的古籍得以妥善保管和传承。近些年来,国家启动开展的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对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早期脉络,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和演化的漫长旅程,在廓清一些迷雾和偏颇的同时,获得了越来越明晰的认识。而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和西安、杭州、广州分馆建设,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实施的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中长期规划等,则对不同历史时期珍贵典籍资料的搜集整理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中华文明的永续传承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史学根基。

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不仅需要对历史家底进行摸排清点和保护展示,还要对浩瀚历史的意义与价值进行深入发掘和现代阐释。我们赓续中华文明,并不是为着发思古之幽情,翻箱底、晒老账,说明过去如何阔绰,而是在摸清和了解过往历史进程的同时,着重探索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做到以史为镜和知往鉴今。唐代思想家和史学家魏征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清代思想家和史论家龚自珍也说:出乎史,入乎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这些论述都是在申述一个不易之理,即明大道、知得失非读史学史不可。

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目的是在新的起点上,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如何实现这一文化强国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走好这条必由之路,关键在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双创观点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论述并在这次讲话中再次重申的重要思想。它在解答近代以来的时代之问,即怎样对待本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上,既超越了简单反传统的文化激进主义,又超越了盲目抵制外来思想的文化保守主义,在古与今、中与西的碰撞和交流中,为如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指明了具体可行的路径。这一论断,既内蕴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站位和信念,又包含与时俱进吸收消化人类文明积极成果,建设新时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执着追求。

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是一个需要久久为功,锲而不舍努力的宏大目标,又是一个需要只争朝夕,扎实奋力推进的紧迫任务。我们要秉持开放包容的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这一过程中,重点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尤其是从亿万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中汲取灵感和营养,讲好中国故事,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形成富有魅力和影响力的中国话语,从而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自立自强。

(摘编自钱念孙《传承历史文脉,建设文化强国》,《光明日报》202368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指出了中华文明突出的五大特性,并且指出其对中华民族必走之路、精神品格、对待世界的态度所具有的决定性作用。
B.材料一和材料二基于相同的目的,谈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问题,并且都强调了深入了解本民族历史的重要意义和方法策略。
C.材料一指出,国家统一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因此需要树立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
D.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就是对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寻访搜求,网罗打捞,使历经沧桑而流传下来的古籍得以妥善保管和传承。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技部汇聚国内顶尖力量对被称为“河洛古国”的双槐树遗址进行研究解读,这有助于中华文明历史的完整化、清晰化。
B.三星堆遗址证明巴蜀文化与中原文化有一定联系,这修正了学界曾经的某些观点,可见文明探源可廓清一些迷雾和偏颇。
C.实现文化强国目标、走好文化强国必由之路,关键在“双创”,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D.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自立自强、是当代中国人民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讲好中国故事的先决条件。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提纲挈领地从民族文明特性出发,论述了国家民族发展的一些根本问题。
B.材料二第三段引用名言,意在说明摸排清点历史家底并对之进行保护的重要性。
C.材料一语言简明有力,排比更增强了语势;材料二语言严谨、准确,却不乏生动的表述。
D.材料二开门见山地摆出论点,进而从怎么办、为什么等方面论证,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4.材料二第三段使用“翻箱底”“晒老账”“阔绰”等词语,请简析其作用。
5.从我国原始农耕时代遗址图,到良渚遗址的巨型拦洪坝,再到南海沉船的珍宝……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的丰硕成果将出现在全国中小学生的教科书上。这一教育举措有何意义?请结合以上两则材料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2024-01-0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文昌中学、华迈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段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章合为时而著,敬评合为事而作。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没有优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热闹、再花哨,那也只是表面文章,是不能真正深入人民精神世界的,是不能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民思想共鸣的。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优秀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吸引、引导、启迪人们必须有好的作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也必须有好的作品。所以,我们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形成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之势。优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只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这就是优秀作品。

(摘自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中国网络文学的迅猛发展是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之一。20224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网络文学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112月底,我国网络文学用户总规模达到5.02亿,读者数量达到了史上最高水平。如此巨大的读者群,提示我们要重视中国网络文学经典化的构建,对中国网络文学如何经典化做出更为深入的科学思考。

中国网络文学不是无根之木,它的根是中国传统通俗小说。元末明初成书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大概是中国最早用通俗冠名的历史演义小说。根据史实讲故事,将大众作为目标,追求文本阅读的最大化,并从中体现文化思想和道德品质,这就是这部小说被命名为通俗之意。这部小说所创造的文体也就被称作通俗文体。根据小说的创作实践以及社会影响,晚明时的冯梦龙对中国小说文类作了进一步分类,明确提出了通俗小说的类型化特征:私爱以畅其悦,仇憾以伸其气,豪侠以大其胸,灵感以神其事,痴幻以开其悟,秽累以室其淫,通化以达其类……至冯梦龙时,中国通俗小说的美学形态已基本成型,表现为阅读最大化的大众性、传统文化的劝俗性和讲故事的类型性。《三国志通俗演义》之后,通俗小说成为中国小说创作的主流,并出现了《隋唐演义》《水浒传》等一系列优秀小说。善与恶、美与丑、悲与喜、曲与直,中国人深浸其中,在阅读中形成了中国大众的审美习惯。

中国通俗小说所形成的美学形态在众多优秀小说创作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在代代相传的众多读者阅读中显示出强大的影响力。创作与阅读、传播与接受、作家与读者共同构建了中国通俗小说的美学传统。中国小说要想被中国大众最大化地美学性接受,毫无例外地要依据中国通俗小说美学传统创作,因为这已成为民族传统

中国网络文学的文化视野和美学呈现都有其当代性,然而,无论有什么变化,它们还都是在中国通俗小说美学传统中创化与前行,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是非曲直的价值判断。中国网络文学受到了很多外来大众文化的影响,例如欧美奇幻小说的魔戒文化、日本动漫的虚拟文化等。这些外来文化增强了中国网络文学创作的想象空间,给小说的文化设定和人格表现增添了多种选择的可能。但是中国网络文学有一种底线原则,那就是最终的是非判断一定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儒家文化是人格标准,国家意识、道德伦理评判着人物的善恶是非,即使是在那些想象力非凡的架空历史小说中,那些极度的个人欲望追求者都难善终,例如江南等人的九州系列、猫腻的《庆余年》等小说。同样,即使是在那些魔戒气息浓厚的灵异空间中,中国的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还是人的生命意识最高境界,无论是天蚕土豆的《斗破苍穹》中的斗气,还是唐家三少的《斗罗大陆》中的斗魂,都是如此。

中国通俗小说的审美传统是中国网络文学的。这不仅仅是中国网络文学的客观存在,更是中国网络文学的优势所在。根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底气。中国文学的审美传统之所以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是因为中国读者熟悉之、认可之,并赋予它巨大的生命力。网络文学之后中国一定会有新的文类出现,新的文类如果想获得中国读者最大程度的接受,也一定会赓续中国通俗小说的审美传统。

(摘编自汤哲声《中国网络文学的属性和经典化路径》,《中国文学批评》2023年第1期)

1.下列对“优秀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艺作品是衡量一个时代文艺成就的标尺,优秀作品能够推动文艺繁荣发展。
B.优秀作品必须真正深入人民的精神世界,触及人的灵魂,不能只是作表面文章。
C.优秀作品是作家的立身之本,文艺工作者要能够舍弃浮华,精心搞好创作。
D.优秀作品是中华民族创造能力和水平的集中体现,要把创作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创作出传播当代中国价值、体现中华文化精神等的优秀作品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必然要求。
B.文学作品的创作形式越多越好,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
C.能否“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是评价一部作品是否属于优秀作品的重要因素。
D.中国网络文学经典化的构建需要作家创作出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的优秀作品。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四段观点的一项是(     
A.《七龙珠》《我的孙悟空》等日本动漫作品,摘录了我国古典名著中的相关内容,《最游记》对《西游记》要素进行摘录并进行了搞怪改编。
B.《苍兰诀》和西方的《魔戒》同为魔幻题材,但却绽放出截然不同的艺术色彩,它继承了《红楼梦》“木石前缘”的情感设定,让读者倍感亲切。
C.据2023年5月“中国国际网络文学周”发布的最新数据,2022年中国网络文学海外市场规模超过30亿元,累计向海外输出网文作品1.6万余部。
D.不管是《龙族》还是《荆棘王座》,江南在他的作品中都生动地描述了很多异国的风土人情,可以看出他对外国文化的引经据典简直是信手拈来。
4.作者是如何论证中国网络文学的根是中国传统通俗小说这一观点的?请根据材料二第二段分析说明。
5.冯梦龙《警世通言》中说“话须通俗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请以《窦娥冤》或《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3-12-24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琼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1月月考(全真模拟卷三)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