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易(0.8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传统节日的意义,可以从文化、民俗学、经济等角度阐发,也可以放进文学世界理解。传统节日不仅能保存民族历史记忆,传承民族文化,凝聚民族情感,增强民族认同,还能促进社会文化再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

从文学的角度观照传统节日,并不牵强。传统节日在传承过程中,一些原初的价值与功能或有所丢失,或发生变异,节日仪式中的功利作用悄悄向审美作用转移,端午节就是例子。端午又称“重午”,阳气盛极,阴气初生。为避邪气,用置菖艾、戴香包等方式防五毒、送瘟神。延习既久,这些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具备了功利和美感的双重作用。可见,在审美需求的层面,传统节日与文学有相通之处,因为节日带有娱乐性,能给人带来精神的愉悦。

文学的功用,并不仅仅给人带来心灵的愉悦。文学也经由审美活动,引发人们思考人的本原,即人从何而来、人之为人的意义和生命的终极价值。清明扫墓祭拜,是追念先人与逝者、祈求保佑的虔诚表达;中元节送河灯,活着的人希望那些无所归依的魂灵也应被善待。这些在固定时间里反复进行的活动,跟文学里对生者与死者、此岸与彼岸关系的思考,如出一辙。有些节日,由人类对自然的崇拜演化为人类对生活愿望的象征性表达,比如七夕节。七夕节由“天河”两岸的牛郎织女星座而来,反映了人类对天象的崇拜。根据这一天象,产生了牛郎织女鹊桥会的凄美爱情故事。这个节日的诞生,可以说与文学生产同时进行。

传统节日得以保存并成为中国人精神里不可剔除的部分,也依赖文学创造的艺术形象和语言篇章。从古代开始,对传统节日的吟咏,产生了大量的诗词歌赋。说到春节就会想起王安石的《元日》,说到清明就会吟诵杜牧的《清明》……传统节日由民俗风习向审美对象转化,文学起了主要作用。

成体系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标识。人类文明的进步,由科学不断地对原始思维构造的世界形象“去魅”,造成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关系的紧张,更重要的是对自然的科学认知使人类的精神世界失去不少光彩。试想,只有陨石坑的月球,比起有嫦娥、玉兔和桂花树的月宫,是多么无趣。因此,保留传统节日以及相关的神话和文学形象,对于工业化时代的人们来说是弥足珍贵的“复魅”,它将使日益单面化的人在精神世界里丰富起来。在这个意义上,传统节日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是对全人类的一种文化贡献。而文学有责任在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中不断地再生产。

不少文学佳作书写了传统节日,老舍《四世同堂》写中秋,沈从文《边城》写端午等,这些作品多半是将节日作为人物活动的时空,情节在其中推进,人物性格在此得到展现。由于现代文明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冲击,传统节日不可幸免地遭到销蚀,幸好有这些文学作品,把旧日过节的活动方式和所涉及的事物,细致而又充满趣味地保存在文字世界里。

(摘编自毕光明《传统节日的文学理解》,《光明日报》2019年4月24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节日能保存民族记忆、增强民族认同等,我们可从文化、民俗学、文学等方面理解阐发。
B.因为节日带有娱乐性,能给人带来精神愉悦,所以传统节日与文学在各个方面是相通的。
C.清明节扫墓、中元节送灯活动,与文学里对生者与死者、此岸与彼岸关系的思考是相似的。
D.传统节日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也是对全人类的文化贡献,需要文学在其传承中不断地再生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端午节为例,论述了传统节日原初价值与功能慢慢转移,逐渐具备了功利和美感的双重作用。
B.文章将清明节、中元节与七夕节进行对比,说明了七夕这类节日的诞生与文学生产是同时进行的。
C.文章运用了类比论证,揭示了传统节日中的“去魅”与“复魅”、无趣与有趣、科学与文学的关系。
D.文章列举了王安石等人的诗歌,说明文学在传统节日由民俗风习向审美对象转化过程中起了主要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不仅给人带来心灵愉悦,也直接引发人们对人之起源、意义、价值等问题的思考。
B.有关传统节日的作品强化民族记忆、增强文化认同,也使传统节日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标识。
C.科学使人类文明进步,也造成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紧张,使人类精神世界完全失去光彩。
D.传统节日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与销蚀,而不少文学作品又使传统节日得以保存与传承。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13年,习近平主席分别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倡议,核心内容包括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201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一带一路”确定为优化经济发展格局的三大战略之一。“一带一路”的战略重点是打造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版块,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拓宽产业投资,提高经贸合作水平等,在金融、贸易航运、产业转移、服务业等领域蕴含着大量的机会。

(摘编自“中国网”新闻中心报道)

材料二: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80%左右处于工业化发展中后期阶段。近年来,受基础设施发展缓慢等因素制约,“一带一路”周边大部分国家经济增长放缓。通过“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推动沿线国家经济加速增长,有助于加快沿途国家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世界经济增长中心也有望向“一带一路”沿线区转移。这个过程需要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金融贸易服务等配套支撑体系。

(摘编自“人民论坛网”学术前沿专题相关报道)

材料三:

如今,全球贸易自由化面临挑战,区域合作多边机制遭遇梗阻。在此背景下,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行动却能逐渐形成国际合作的广泛共识,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程大为认为,“一带一路”建设强调通过外交协调对接沿线各国经济发展,尊重各国主权、经济发展模式。他还表示:“二战后多边体系建立在少数国家主导基础上,倾向于消除多样性。相比之下,‘一带一路’的制度构建更加包容,体现差异化。”

“一带一路”具有强大凝聚力,还在于表现出深层的文化基因和文化自信。以中国智慧解题、以中国理念释疑,习近平主席多次阐述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一带一路”倡议遵循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体现了全球治理理念的创新发展,是悠远中华文化同当今时代的共鸣,是从5000年中华文明中走出的智慧哲理。回望浩瀚的中华文明,“求和合”“秉大义”的历史血脉绵延不绝。崇尚和谐而不尚独霸的精神守则,让中华民族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厚积薄发而稳步向前。

从古人“国虽大,好战必亡”的箴言,到“一带一路”倡导的“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从“化干戈为玉帛”“天下太平”的理念,到“一带一路”提出的“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共同繁荣”的宗旨——“和”文化源远流长,这是一个民族根深蒂固的文化基因,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着中国的智慧哲思。这是从2000多年前丝绸之路上传承的文化品格和精神追求。

(摘编自《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带一路”战略在多领域应用中蕴含着巨大的机会,未来世界经济增长中心有望转移到沿线区。
B.从材料一可见,“一带一路”战略正式提出前,沿途区域GDP总额并未伴随着全球GDP总额的增长呈现出增长趋势。
C.“一带一路”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核心内容包括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
D.“国虽大,好战必亡”的箴言 、“化干戈为玉帛”的理念表现出中国自古根深蒂固的“和”文化基因。
2.下列关于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习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共建 “一带一路”的倡议,并将其确定为优化经济发展格局的三大战略之一,这是历史和时代作用的产物。
B.2005年之后的六七年时间里,“一带一路”GDP总额在全球GDP总额中的占比越来越大,但占比增幅和2005年之前的五年持平。
C.材料中不止一次提到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这是制约沿线区发展的原因之一,也是今后互联互通的重要推动领域。
D.虽然遭遇梗阻,但“一带一路”战略还是逐渐形成了国际合作的广泛共识,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都积极响应,表示支持。
3.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为什么能得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请结合材料作简要概括。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节日,又称“端阳节” “天中节” “龙舟节” “诗人节” “粽子节”等,从众多名称中就能感受到节日内涵的丰富与与节日勃发的活力。

具有千年历史的端午节,影响范围广泛,虽然各地节日习俗各有侧重,但从总体上看,共性大于差异,并且在根本的季节感受、身体保健与伦理期待上基本一致。端午节是中国人共同的节日。

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过端午不应仅是享受传统节日的温情,更应是传承与创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应该从建构与创新民族文化的角度,来认识端午节俗文化。

从节俗起源看,消灾避疫是端午时节的原始主题,端午传统节俗中的门口挂艾、艾蒿煎水洗浴、佩戴装有药草的香包等,成为流传最广泛、最持久的节俗。这些避瘟保健的节俗有着实际的生活辅助意义,所以一度有人将端午节称为“卫生节”。当代社会,端午节俗的这一原始主题,依然具有现实意义。2003年“非典”肆虐的时候,端午节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当时那种情形下,这首民谣带给人们一种特别温馨的感觉。民谣之所以温情、动人,因为它巧妙地传承了端午古老的避瘟保健的节俗涵意,符合了当时广大民众寻求精神慰籍的民俗心理。

人是文化动物,有自己的族群与特定的国家意识,人们不仅需要基本的物质层面的生存,也需要文化的延续。屈原等爱国志士所代表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一直激荡在中华大地上。六朝时期,楚地民众将追悼屈原纳入端午节俗之中,对端午食粽与飞舟竞渡的节俗进行新的诠释。这种诠释并非空穴来风,它是民众历史情感的聚焦,是民众历史观念在节日习俗中的体现。人们已不满足于此前对生活习俗的一般性解释,将节日习俗与历史人物的纪念并联起来。端午节正是因为有追悼屈原的历史传说的加入,被赋予了历史和伦理的意义,这一平常的夏季节日在唐宋之后逐渐升华为一个全国性的民俗大节。而屈原的故事,也正因为有了端午节的周期性的讲述,才会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历久弥新。

今天,在端午节开展多种传统节俗活动,将文化传承融入民俗节日之中,让人们在端午这个特定的节日回归传统。在与祖先的对话中,感受伟大爱国诗人人格的高尚,增强民族意识与文化的使命感,让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在现代生中延续更新。

端午节俗中对自然时气的避忌、历史先贤的崇敬,均体现出对于个体生命与群体精神的保护与养育,在端午这个盛大的夏季节日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人特有的生命观念与家国情怀。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今天,对端午节俗文化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认识,对于我们建构与创新民族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B.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过端午节更重要的是享受传统节日的温情,同时传承和创新民族传统文化。
C.端午节被称为“卫生节”,因此有门口挂艾、艾水洗浴、佩戴药草香包等避瘟保健的节俗。
D.屈原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一直激荡在中华大地上,这完全得益于端午节的周期性讲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总体呈“总一分一总”“的结构,结尾段强调了盛大的端午节日中蕴含着生命观念和家国情怀。
B.文中列举端午的多个名称,证明了端午节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且具有丰富内涵和生命的活力。
C.文中以“非典”时期一首民谣的流传为例,论述了以消灾避疫为主题的端午节俗的现实意义。
D.第⑤段按时间顺序回顾了追悼屈原逐渐被纳入端午节俗的过程,突出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端午节开展多种传统节俗活动,并将文化传承融入其中,可使端午在现代生活中更好地延续更新。
B.现在过端午节,我们在享受传统节日带来的温情的同时,也应该承担起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
C.出于文化延续的需求,人们在食粽与飞舟竞渡等端午节俗之外,加入了追悼屈原的历史传说。
D.从避忌自然时气、崇敬历史先贤的端午节俗中可以感受到对于个体生命和群体精神的保护养育。
文言文阅读 | 较易(0.8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江西提刑知赣州文天祥起兵入卫。初,勤王诏至赣州,天祥捧之涕泣,乃发郡中豪杰,并诸溪洞山蛮万人遂入卫。其友止之曰:“今敌兵三道,鼓行破郊畿,薄内地,君以乌合万余赴之,何异驱群羊搏猛虎。”天祥日:“国家养育士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赴者,吾深恨之。故不自量,欲以身殉。庶天下忠臣义士,将闻风而起。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力济。如此则社稷可保也。”天祥性豪华,平生自奉甚厚,声伎满前。至是痛自损益,尽以家赀为军费。每与宾客僚佐语及时事,辄流涕日:“乐人之乐者,忧人之忧;贪人之食者,死人之事。”闻者莫不为之感动。
       以文天祥为浙西江东制置使、知平江府。天祥至临安,上疏曰:“本朝削藩镇,建都邑,一时虽足以矫尾大之弊,然国以侵弱,故敌至一州则一州破,至一县则一县破。中原陆沉,痛悔何及。今宜分境内为四镇,建都统于中。……地大力众,约日齐奋。彼备多力分,疲于奔命。而吾之豪杰者,又伺间出于其中,如此则不难却也。”
       以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如元帅议和,见执于元。天祥争辩不屈,伯颜怒,遂留焉。天祥自镇江亡入真州.至温州,与张世杰等奉益王罡即帝位于福州。天祥帅师次于汀州。元李恒袭天祥于兴国县。天祥出走,与长子道生奔循。天祥妻欧阳氏,男佛生、环生及二女见执。
       元张弘范执文天祥于五坡岭,乃命天祥为书招张世杰天祥不肯强之书所书《过零丁洋》诗与之末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弘范笑而置之。天祥留燕三年,坐卧一小楼,足不履地。未几入时,愿乞死。乃诏斩于燕京之柴市。天祥临刑,从容日:“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有张毅甫者,负天祥骸骨归葬吉州,会林某亦自惠州舁天祥母柩同至,人以为忠孝所感。

                                                                                  (选自《通鉴续编》卷二十四)


【注】①人卫:进入明帝行在保卫。②三道:三路。③鼓行:气势旺盛。④庶,前为“民”,后为“或许”。⑤循:循州。⑥入对:指入元朝对答。⑦舁:载,抬。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乃命天祥为书招张世杰/天祥不肯强之/书所书《过零丁洋》诗与之末/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B.乃命天祥为书招张世杰/天祥不肯/强之书/所书《过零丁洋》诗与之/末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C.乃命天祥为书招张世杰/天祥不肯强之/书所书《过零丁洋》诗/与之末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D.乃命天祥为书招张世杰/天祥不肯/强之/书所书《过零丁洋》诗与之/末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勤王,指古代帝王有难时,臣下起兵救援帝王。勤王的本意在救驾,但有些勤王者的动机却非如此,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借之攻入朝廷夺权的例子。
B.蛮,先秦非华夏民族的泛称之一,秦汉至魏晋南北朝为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后来也有指南方汉族的意思。字面上有粗野、凶恶、不通情理的意思。
C.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土神和谷神是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古时君王都要祭祀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某姓王朝。
D.藩镇,唐朝中后期设立军镇以卫安全。玄宗时又在边境设置十节度使,通称“藩镇”,后形成地方割据,常与朝廷对抗。宋时也沿用此称。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天祥忠君为国。国难当头之际,他义无反顾,不顾朋友好心劝阻,在所不惜,毁家纾难,坚决组军勤王。
B.文天祥胸有谋略。他知平江府时请求朝廷将境内分为四镇,以此为中心建都统,以便集中力量,抵抗强敌。
C.文天祥坚贞不屈。他和宋军元帅一道到元营议和,严词争辩,惹怒了伯颜而被扣留,觅机逃脱后仍继续统兵抗元。
D.文天祥视死如归。他在五坡岭被俘后作《过零丁洋》以明志,被扣留在燕京时自请就死,就义前还从容望南方礼拜。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祥性豪华,平生自奉甚厚,声伎满前。至是痛自损益,尽以家赀为军费。
(2)彼备多力分,疲于奔命。而吾之豪杰者,又伺间出于其中,如此则不难却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和古人寻求永恒与不朽相反,聪慧的现代人寻求相对与新变。世界属于流动,唯“一切皆变”的规律才能永恒。就中国诗歌而论,从《诗经》而《楚辞》,从律绝而曲令,从旧体诗而新诗,留下的正是流动的轨迹。任何一个时代的中国诗歌总是在对自己时代新的审美精神的最大适应中获得出世权,中国新诗亦如此。

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又是“诗体大解放”的产物。郭沫若的自由诗宣告了“诗体大解放”的最初胜利。“诗体大解放”的倡导者们虽然激烈地反传统,其实,传统的诗学范畴仍潜在地给他们以影响。胡适就自称《尝试集》的“尝试”二字也是从古诗那里取用的。

传统是具有神圣性、社会性、广泛性、相对稳定性的文化现象。任何民族的诗歌都不可能完全推开传统而另谋生路。推掉几千年的诗歌积蓄去“解放”,只能使新诗成为轻飘、轻薄的无本之木。

诗,总是具有诗之作为诗的共有品格。然而,作为文化现象,不同民族的文化又会造成诗的差异。大而言之,以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在天人关系、对人的看法、对自然的看法、对历史发展的看法上从来不同。因此,西方诗与东方诗也有很大不同。

把话说得更远一点,西方诗学和东方诗学也有颇大差异,无论是二者的诗学观念、诗学形态,还是二者的发展之路。西方诗学推崇戏剧,东方诗学以抒情诗为本;西方诗学注重分析性、抽象性、系统性,东方诗学注重领悟性、整体性、经验性;西方诗学运用纯概念,东方诗学运用类概念;西方诗学滔滔,东方诗学沉静等等。

中国诗歌有自己的道德审美理想,有自己的审美方式与运思方式,有自己的形式技巧积淀。中国的大诗人必定是中国诗歌优秀传统的发扬光大者。

自然,中国新诗也处在现代化过程中。这是一个扬弃过程,对传统有继承与发展,也有批判与放弃。只有经受现代化验收、经过现代化处理的传统才可能在新诗中生存、活跃与发展。现代化是一个时间概念。本民族的传统和他民族传统是一个空间概念。不能用空间概念代替时间概念。如果将现代化理解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这将是一种滑稽剧。

接通新诗与传统的联系不是倡导传统主义,应当将传统和传统主义分开。对传统作僵滞的、静止的理解,甚至将诗传统窄化为传统诗,因而指责新诗的种种“不是”,呼唤旧体诗的复兴等等,这种传统主义是新诗寻求新变的障碍。

从总趋向看,西方诗存在着摆脱不了传统影响的焦虑,而中国新诗却存在着与传统隔绝的焦虑。和与散文界限太不清相反,新诗与传统界限太清——这个“太清”已经有近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为它的危害性作证。接通传统是诗体解放以后新诗的十分关键的使命。

(节选自吕进《熟读<新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有删改)

1.下列对“中国新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新诗是对“五四”时期新的审美精神最大适应的文化运动产物,又是“诗体大解放”的产物。
B.中国新诗处在传统要经受现代化验收、经过现代化处理的过程中,这是一个扬弃过程,对传统有继承与发展,也有批判与放弃。
C.中国新诗存在着与传统界限太清的焦虑,这个“太清”已经有近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为它的危害性作证。
D.中国新诗的倡导者们虽然激烈地反传统,但实际上,传统的诗学范畴仍潜在地给他们以影响。倡导传统主义是诗体解放以后新诗的十分关键的使命。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和古人寻求永恒与不朽相反,聪慧的现代人寻求相对与新变。郭沫若的自由诗就是应变而生的产物。
B.推掉几千年的诗歌积蓄去“解放”,只能使新诗成为轻飘、轻薄的无本之木。胡适的新诗诗集《尝试集》的“尝试”二字也源于古诗。
C.中国新诗的现代化是一个时间概念,若把它理解为抛弃本民族传统,而继承发展他民族传统,那将是一种“滑稽剧”。
D.传统是非常稳定并且神圣的文化现象,而中国的大诗人必定是中国诗歌优秀传统的发扬光大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A.作为文化现象,不同民族的文化造成了西方诗学和东方诗学的巨大差异,但诗,总是具有诗之作为诗的共有品格。
B.因为西方诗与东方诗有很大不同,所以,东西方文化在天人关系、对人的看法、对自然的看法、对历史发展的看法上也从来不同。
C.西方诗学推崇戏剧,运用纯概念,注重分析性、抽象性、系统性;东方诗学以抒情诗为本,运用类概念,注重领悟性、整体性、经验性。
D.西方诗和中国新诗在与传统的关系上也不同,西方诗是存在着摆脱不了传统影响的焦虑,而中国新诗却存在着与传统隔绝的焦虑。
2017-10-15更新 | 102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6-2017学年海南琼海嘉积中学高一上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6 . 根据《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和《高中文言文助读(1-5篇)》完成些列小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在赵                     曲:理亏
B.会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论:商讨
C.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穷厄:陷于困境
D.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无征:没有应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欲勿予,即患秦兵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
B.今君亡赵走燕                      秦王斋五日后,设九宾礼于廷
C.虽才高                          尤致思天文阴阳历算
D.精铜铸成                            验之
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春秋五霸: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有数位诸侯国的国君相继成为霸主,史称“春秋五霸”。“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中的“缪公”即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
B.班固,西汉史学家和文学家,字孟坚,安陵(今陕西咸阳)人。他修成的《汉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C.三辅,汉朝以京兆尹(原为官名,汉朝也作政区名)、左冯翊、右扶风为三辅。这三个地区在今陕西西安附近。
D.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书。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司马迁善于通过对话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如蔺相如在秦廷所说的话,有时谦恭有礼,有时直言雄辩,有时有理有据地分析,有时咄咄逼人地斥责。
B.蔺相如最终派从者怀璧归赵的原因除了认清秦王以城易璧的骗局外,还由于他在赵王面前做出的一定要完璧归赵的承诺。
C.苏武因受谋反事件牵连而被匈奴扣押,后来被放逐到北海牧羊。北海牧羊表现了他不屈节、不辱命的精神追求和崇高的爱国气节。
D.《张衡传》重点介绍了张衡发明的候风地动仪。从材料、形状、外观、构造到工作原理和实践功效,由外到内,从大到小,面面俱到。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 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班超投笔从戎》)
2017-07-14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文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下列小题。

   

李商隐

湘波如泪色漻漻,楚厉迷魂逐恨遥。

枫树夜猿愁自断,女萝山鬼语相邀。

空归腐败犹难复,更困腥臊岂易招?

但使故乡三户在,彩丝谁惜惧长蛟。


[注]①这首诗是政治失意的诗人由桂州返长安途经长沙时所作。②漻:通“辽”,水清且深的样子。③厉:古代迷信说法,鬼无所归则为“厉”。④女萝:一种多附生在松树上,成丝状下垂的植物。
1.下面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本诗不同于其他凭吊屈原的诗,它并未从屈原政治上的不幸遭遇着笔,而是紧紧围绕屈原的“迷魂”来写,并融进了对唐朝统治者直接无情的鞭挞。
B.颔联写到湘江岸上的景物,用枫树、猿啼、女萝、山鬼等意象营造了夜晚湘江两岸阴森衰败的意境,使人读之如临其境、深受感染。
C.颈联写人死后埋在地下,其尸会腐败,魂魄难以招回,何况是沉江而死,葬身于腥臊的鱼虾之中,通过比较来感叹屈原的迷魂不易招回。
D.尾联写只要楚人不灭绝,就会去祭祀屈原,即使用彩丝和棕叶包扎的食物被蛟龙吞食也在所不惜,情调一变,由前文的压抑悲伤转变为激越高昂。
E.全诗以景写情,以感叹为议论,使全诗始终充满了浓郁的抒情气氛;内容上反复咏叹使此诗“微婉顿挫,使人荡气回肠”。
2.全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2017-07-14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文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面小题。

郑文宝,字仲贤,右千牛卫大将军彦华之子。彦华初事李煜,文宝以荫授奉礼郎,迁校书郎。入宋,煜以环卫奉朝请,文宝欲一见,虑卫者难之,乃被蓑荷笠,以渔者见,陈圣主宽宥之意,宜谨节奉上,勿为他虑。煜忠之。太平兴国八年登进士第,除修武主簿。丁外艰,起知州事。召拜殿中丞使川陕均税次渝涪闻夔州广武卒谋乱乃乘舸泛江一夕数百里以计平之文宝前后自环庆部粮越旱海入灵武者十二次,晓达蕃情,习其语。经由部落,每宿酋长帐中,其人或呼为父。加工部员外郎。时龙猛卒戍环庆,七年不得代,思归,谋乱。文宝矫诏以库金给将士,且自劾,请代偿,诏蠲其所费。朝廷议城古威州,文宝言:“威州竖石盘互,不可浚池。城中旧乏井脉,一旦缘边警急,岂可御哉?臣请建营田积粟实边之策,以金帛啖党项酋豪子弟,使为朝廷用。经营安西,绥复河湟,此其渐也。”诏从其议。真宗即位,徙河东转运使。尝上言管内广锐兵万余,难得资粮,请徙置近南诸州,又欲令强壮户市马,备征役。宰相李沆等以为广锐州兵,皆本州守城,置营必虑安土重迁,徙之即致纷扰。又强壮散处乡落,无所拘辖,勒其市马,亦恐非便。上复令文宝条对,文宝固执前议,且言土人久留,恐或生事。上曰:“前令团并军伍,改置营壁,欲其互移本贯,行之已久。”而文宝确陈其利,因命钱若水详度以闻。若水所对与沆等同,遂罢之。大中祥符初,改兵部员外郎。车驾祀汾阴还,文宝至郑州请见。六年,卒,年六十一。

(节选自《宋史·郑文宝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召拜殿中丞使/川陕均税/次渝涪/闻夔州广武卒谋乱/乃乘舸/泛江一夕数百里/以计平之/
B.召拜殿中丞/使川陕均税/次渝涪/闻夔州广武卒谋乱/乃乘舸/泛江一夕数百里/以计平之/
C.召拜殿中丞/使川陕均税/次渝涪/闻夔州广武卒谋乱/乃乘舸泛江/一夕数百里/以计平之/
D.召拜殿中丞使/川陕均税/次渝涪/闻夔州广武卒谋乱/乃乘舸泛江/一夕数百里/以计平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平兴国是宋太宗的年号,封建王朝用年号来纪年,明清也曾用以称呼皇帝,如乾隆等。
B.丁艰也叫作丁忧,是指遭逢父母丧事,其中丁外艰是指遭逢父丧,丁内艰是指遭逢母丧。
C.党项是古代羌族的一支,曾经依附于中原政权而又矛盾不断,后于北宋时建立西夏政权。
D.车驾常指帝王所乘坐的车,并用来代称帝王,但其初始意是指马驾的车,文中就是此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文宝珍视情义,乔装劝慰旧主。入宋以后李煜处境艰困之时,他还装扮成渔夫求见李煜,对其劝诫宽慰,表现出对旧主的忠诚。
B.郑文宝注重团结,融洽民族关系。他了解外族的风俗、语言,运粮途中他每次都住在所经部落酋长的帐中,这些人都称他为父亲。
C.郑文宝思虑周到,得到皇上认同。他认为在古威州筑城难以抵御边患,建议先制定合宜的策略,笼络外族,皇上采纳了他的主张。
D.郑文宝坚持己见,显露固执性格。他进言移置军队并让强壮户买马,虽宰相等人的反对意见也有合理性,但他还固执地坚持前议。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宝矫诏以库金给将士,且自劾,请代偿,诏蠲其所费。
(2)又强壮散处乡落,无所拘辖,勒其市马,亦恐非便。
2017-07-1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文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面小题。

公元2世纪中叶,张骞受汉武帝派遣凿空西域,开通丝绸之路,成就了他的一世英名。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其实,早在张骞之前,走通东西方通道的,是众多不知名的英雄。但是,为什么到了张骞之后,丝绸之路才真正建立和发展起来呢?这与丝路此端的汉唐帝国国力的强盛密切相关。

秦穆公称霸西戎,对于东西贸易的开拓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秦朝及汉朝初年,匈奴几乎垄断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也自然垄断了丝路贸易。到了汉武帝之后,凭借父祖几代六十年的休养生息政策积累起来的国力,果断采取反击匈奴的政策,因此才有张骞的出使。带着军事外交目的出使的张骞,不经意间就发现了经过四川、云南到缅甸而至印度的商贸通道。张骞第二次出使,携带了更多的物品,分送出使诸国,虽然这不算官方贸易,但却促进了西域诸部族和邦国来华。这些外邦来使,与其说是向风慕义,不如说是为了经贸往来。

唐朝设立安西四镇以及伊西北庭都护府,对葱岭东西地区的羁縻府州,实行了有效的控制,从而使唐朝的丝绸之路,比之于汉代有了长足的发展。可以说,汉唐时代的国力强盛,是丝绸之路得以建立、巩固与发展的先决条件。在西汉张骞打通西域而建立起从中原经新疆至大夏的商路后,中亚原有道路网中的主要干线便成为丝绸之路的西段,从长安横贯中亚、西亚到欧洲,构成了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丝绸之路对于中国方面来说,主要是边境贸易,中国人主动出境贸易不占主流。

隋唐一统,促进了丝绸之路贸易的发展。吐鲁番出土文书中,对于贸易物品的规格和价格管理井井有条,就是适应边境贸易的外商而订,当地居民是不可能有如此大量需求的。唐朝在边境地区设置了管理商贸活动的“互市监”。边境节度使热衷于边贸,是因为这是其重要的财政收入之一。而这笔收入,中央政府是把它计算在对边军经费开支中的。

宋代,西北地区掌握在西夏政权手里,海上贸易因而兴盛。东西方贸易空前高涨,马可·波罗一家就是从这条路上来华的。元朝以后,西域地区出现了哈密、别失八里、柳城、于阗、火州以及吐鲁番等割据政权。帖木儿汗国控制了中亚,奥斯曼帝国统治了西亚,特别是1453年拜占庭灭亡之后,丝绸之路的陆上通道和海上通道,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阻碍。因此,15世纪欧洲人的大航海事业,其重要动力之一就源自于破除丝绸之路的阻塞,适应东西方贸易增长的需求。欧洲人不满意丝绸之路被西亚和北非的阿拉伯中间商人垄断,他们这回携航海技术进步的优势,要直接走到东西方贸易的前台,航向所指,就是遥远的中国和印度!

(摘编自张国刚《宏观视野下的丝绸之路》)

1.下列关于原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众所周知,张骞受汉武帝派遣凿空西域,首次走通东西方通道,开通丝绸之路,才成就了他的一世英名。
B.汉武帝时期,前代休养生息政策积累起来的国力成为了反击匈奴的资本,同时也为张骞出使西域提供了条件。
C.唐朝的丝绸之路较之汉代发展得更好,唐朝对安西四镇、伊西北庭以及葱岭东西地区实行有效的控制功不可没。
D.由于西夏政权掌握了西北地区,所以宋代有了更兴盛的海上贸易往来,马可·波罗正是从海上通道来到中国。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张骞首次出使西域诸部族本来是带着军事外交目的,却偶然发现了一条能够最终到达印度的商贸通道。
B.张骞出使西域诸国,促进了西域诸部族和邦国来华。这些外邦来使,不是向风慕义,而是为了经贸往来。
C.汉唐时期,逐渐形成了从长安直至欧洲的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但中国人的主动出境贸易却并不占主流。
D.元朝以后,西域地区出现了众多割据政权。拜占庭灭亡之后,丝绸之路的陆上通道和海上通道,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阻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
A.丝绸之路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汉唐时代国家实力的强大与兴盛,是丝绸之路得以建立、巩固与发展的前提。
B.吐鲁番的出土文书中,记载了贸易物品的规格和价格管理,这就是为了适应边境贸易的外商而制定的。
C.因为边贸收入是节度使重要的财政收入,中央政府也把这笔收入计算在对边军经费开支中,所以边境节度使热衷于边贸。
D.15世纪欧洲人大航海事业的兴起,其根本原因在于要破除丝绸之路的阻塞,适应东西方间贸易增长的需求。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10 . 根据下列成语的出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安时处顺     ②循循善诱     ③目无全牛   ④独善其身     ⑤安贫乐道
⑥一箪一瓢   ⑦鹏程万里     ⑧地利人和     ⑨见义勇为     ⑩任重道远
A.⑤⑥⑩/④⑧⑨/①②③⑦
B.①③⑧/②④/⑥⑤⑦/⑨⑩
C.①③④/②⑤⑨/⑥⑦/⑧⑩
D.②⑤⑥⑨⑩/④⑧/①③⑦
2016-11-18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