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湘云笑道:“你就不愿读书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宝玉道:“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帐话不曾?若他也说过这些混帐话,我早和他生分了。”

(取材于《红楼梦》第三十二回)

或如宝钗辈有时见机导劝,反生起气来,(宝玉)只说“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女儿,也学的钓名沽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独有林黛玉自幼不曾劝他去立身扬名等语,所以深敬黛玉。

(取材于《红楼梦》第三十六回)


请根据以上内容,并结合《红楼梦》原著,分析贾宝玉的形象特征。
古代诗歌阅读 | 较易(0.8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一个“嗟”字,开篇就表达了强烈的感情。“此别”、“谪居”四字,紧扣题目中的“送”和“贬”两字,下笔不俗。
B.颔联紧承首联写送别之地送别之景,饮酒相送之时,听到一声声猿啼,看到一行行归雁,选声配色,不言情而情自显。
C.颈联上句写青枫江上帆行渐远,下句写白帝城边古木稀疏,对仗工整,意境深远,一联同赠两人,内容铢两悉称。
D.本诗中间两联情景相融,苍凉中蕴含送别之情味。所写之境,错综交织而井然不乱,显出作者的艺术匠心。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概括分析。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列句子的句式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     
A.大王来何操B.亚父者,范增也
C.得复见将军于此D.若属皆且为所虏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乃《经首》之会   中:合乎B.批大卻,大窾   导:指导
C.庖月更刀    族:众,一般D.然已解,如土        委:卸落
5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及其部分弟子的言行录。
B.孔子认为,政者,正也。作为国家的管理者,首先自身要正。“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统治者有感召力,就如北极星一样,“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其次才是武力征服,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C.“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四书”指《论语》《孟子》《老子》《庄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D.楚狂接舆以凤鸟来比孔子。据说凤鸟有道则现,无道则隐。而孔子身处乱世却周游求仕,因此说“德衰”。李白诗句“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便是用到了这个典故。
6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景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
B.本诗开头两句总领全诗,最后两句,以“久”扣“三十年”,以“樊笼”扣“尘网”等,互为映带,以结全篇。
C.诗人悔恨自己“误落尘网”,成了“羁鸟”“池鱼”。“恋旧林”“思故渊”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渴望自由,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自然的心境。
D.“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两句中,“尘杂”是指灰尘和杂物,“虚室”是指空着的屋子,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生活环境的整洁清幽。
2.“暧暧远人村……鸡鸣桑树颠”描写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
2021-03-18更新 | 599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然后完成各题。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去夫猫也?

——《郁离子》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猫于中山          乞:要B.中山人之猫       予:给
C.吾之在鼠          患:忧患D.饥寒犹远          去:除去
2.盍去诸?(     
A.大概该赶走它了吧?B.为什么赶走它呢?
C.何不离开这儿呢?D.何不把它赶走呢?
3.是非若所知也。(     
A.这道理不像我们知道的那样。B.是对还是错你是知道的。
C.是你所知道的。D.这道理不是你所能知道的。
4.不病于无鸡乎?(     
A.不觉得失掉鸡有害吗?B.不比没有鸡更有害吗?
C.不因为失掉鸡而受到损害吗?D.没有了鸡不是一种损失吗?
2021-03-0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3月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20-21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古代诗歌阅读 | 较易(0.8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东溪

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耳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注:皇祐五年(1053),梅尧臣居母丧回到家乡。他徜徉于家乡秀丽的景色中,写了不少诗,寄托对山水及人生的情趣。这首诗作于至和二年(1055)乡居时。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专门乘舟到东溪去看水,一是说明东溪水好,二是诗人自己“爱闲”。
B.坐临孤屿,野鸭眠岸,老树着花,诗人推己及物,物我两忘,由此想到了闲意。
C.岸旁老树,春深着花,诗人说它“无丑枝”,洋溢着作者人老心红的青春气息。
D.本诗意新语工,结构严密,边叙边议,写景抒情结合,充满着强烈的喜悦之情。
2.尾联写“情虽不厌住不得”,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请简要分析。
19-20高一下·全国·课后作业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下列句子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
A.称心快意,几家能彀B.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C.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D.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2020-08-12更新 | 583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小阅读-课内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下列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王安石以此信回答司马光,本文可谓是一篇观点鲜明、维护新法的驳论文。
B.本文是书信体的驳论文,作者言辞含蓄委婉,免得开篇就火药味十足,使对方不能往下看,从而不能表明自己的主张。
C.王安石从明“名实”人手,是因为“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司马光也不例外。
D.文章结尾处,作者既承认自己知罪,又说对对方观点不敢领教,实际上是用委婉的语言道出坚定的信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