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21-22高一下·全国·课前预习
小阅读-课内 | 较易(0.85) |
1 . 下列对文章第一段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议论文最好的开头是开门见山,本文正是如此,文章伊始,便明确地提出了论点: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这是本议论文的绪论部分。
B.第一段,从昔日先君之得着笔论证,以穆公、孝公、惠王、昭公四君任用客卿使秦成帝业的史实为依据,论证任用客卿的重要意义。
C.作者斩钉截铁地指出,四君的成就“皆以客之功”。
D.第一段最后笔锋一转,继续从正面推论无客卿会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从而有力地证实了文章的中心论点:驱逐客卿是错误的。
2022-03-04更新 | 196次组卷 | 2卷引用:11-1 谏逐客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10分钟课前预习练(统编版必修下册)
21-22高一下·全国·课前预习
2 . 悼词的结构一般分三部分:开头、主体、结尾。开头一般介绍死者逝世的时间、地点、原因、身份和职务,主体概述死者生前的功绩及生者对其功绩的评价,结尾是对死者的悼念。本文的结构有何特点?
2022-03-04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10-2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10分钟课前预习练(统编版必修下册)
21-22高一下·全国·课前预习
3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采用这些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2022-03-04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10-2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10分钟课前预习练(统编版必修下册)
21-22高一下·全国·课前预习
小阅读-课内 | 较易(0.85) |
4 .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屠呦呦在疟疾化疗科学工作组第四次会议上做了题为《青蒿素的化学研究》的报告后,青蒿素的发现及疗效开始引起世界关注。
B.屠呦呦具有全球视野,她站在世界的高度,呼吁加强国际合作,探索从传统医学中研究、发现良药,从而最大程度地造福人类。
C.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许多重大发现的价值和效益并不在短期内显而易见,但屠呦呦及其团队研发的青蒿素,却对人类健康的改善起到了及时迅速的作用。
D.本文重点阐述了屠呦呦及其团队研发青蒿素的艰难历程和中医药学对人类健康的贡献,叙述生动形象,有很强的说服力。
2022-02-21更新 | 244次组卷 | 4卷引用:07-1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10分钟课前预习练(统编版必修下册)
21-22高一下·全国·课前预习
小阅读-课内 | 较易(0.85) |
5 . 下列不属于“为了寻求答案,我们查找了大量的文献”中“查找文献”工作的一项是(     
A.青蒿提取物有一定程度的抗疟性,但实验结果很难重复,而且似乎与文献记录相悖,这是屠呦呦及团队查找文献的初衷。
B.屠呦呦及其带领的由植物化学和药理学专业研究者组成的团队查找的文献包括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
C.由原来的加热提取方式改为低温提取方式,以保存青蒿的抗疟有效成分,这是屠呦呦及其团队查找文献寻求到的答案。
D.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并任命屠呦呦领导抗疟药研究工作就是为了查找大量的文献,尽快从中草药中找到具有抗疟疗效的成分。
2022-02-21更新 | 154次组卷 | 2卷引用:07-1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10分钟课前预习练(统编版必修下册)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易(0.85) |
6 .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①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②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③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④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摘选自鲁迅《拿来主义》)

1.第①自然段只有一句话,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全文的中心句,简洁、明了、准确地阐述了“拿来主义”的内涵。
B.本段中“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三个词为并列关系,顺序可以调换。
C.“运用脑髓”的意思指思考,需要啥要先拿定主意。
D.“放出眼光”指分辨好坏,认真挑选;“自己来拿”是说有目的地动手。
2.第②段中“孱头”、“昏蛋”、“废物”三类人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昏蛋”的态度是不敢接触(或逃避主义)
B.“孱头”的态度是全盘否定(或虚无主义)
C.“废物”的态度是全盘接受(或投降主义)
D.三者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都有其正确的地方。
3.第③段中“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姨太太”各比喻什么?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烟枪烟灯”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
B.“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精华与糟粕互见,须批判吸收的部分。
C.“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完全没有价值,但可适当保存以教育后代的部分。
D.“姨太太”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
2022-02-17更新 | 50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7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巷深处》是林莉写的一篇抒写母爱的感人散文。
B.《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记叙了自己人生第一次文学尝试的经历。
C.《事事关心》是马南邨写的一篇借古证今的杂文,阐明了读书与政治一定要紧密结合的道理,文章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D.《成功》是季羡林老先生写的一篇散文。它以谈话的论述方式,较为全面地论述了成功的各种因素,突出了成功的决定因素——勤奋。
2022-02-1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1-22高一下·全国·课前预习
小阅读-课内 | 较易(0.85) |
8 . 烛之武推辞的理由是什么?(用文中句子回答)
2022-02-07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02 烛之武退秦师-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10分钟课前预习练(统编版必修下册)
21-22高一下·全国·课前预习
小阅读-课内 | 较易(0.85) |
9 . 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用文中句子回答)
2022-02-0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02 烛之武退秦师-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10分钟课前预习练(统编版必修下册)
21-22高一下·全国·课前预习
小阅读-课内 | 较易(0.85) |
10 . 秦晋围郑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句子回答)
2022-02-07更新 | 66次组卷 | 2卷引用:02 烛之武退秦师-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10分钟课前预习练(统编版必修下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