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72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期,某国际大牌推出了一款黑色中长半身裙,售价高达29000元人民币,但有网友发现,这款裙子神似中国的马面裙。该品牌强调其采用了“标志性的廓形”,是一款全新的优雅时尚的单品,却只字未提“马面裙”。尽管国内质疑该品牌文化抄袭的声音四起,但品牌官方至今没有表态,只是在中国市场内默默下架了这款新品,国外的网站上这款裙子仍在继续售卖。有媒体认为,这波操作难以被界定为抄袭,只能冠以“文化挪用”。

在这一事件中,不少人被科普了马面裙的概念:马面裙,前后里外共有四个裙门,两两重合,侧面打裥,裙腰多用白色布,取白头偕老之意,以绳或纽固结。马面裙的风格由明代的清新淡雅到清代的华丽富贵,再到民国的秀丽质朴,其结构一直根深蒂固地存在着。

此前,也有不少国际大牌借鉴中国元素,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出现在巴黎、米兰、伦敦的时尚舞台上,1981年戴安娜王妃曾经穿过红色的马面裙,当时的新闻稿写的是中式刺绣裙。这些借鉴参考,在文化领域并不少见,是对中国文化元素的喜爱和推广,为国人所乐见。

要想让我们的文化瑰宝传承下去,就需要主动去发现。在此之前,许多国人并不了解马面裙。争议事件发生后,众人才知道,这种款式不仅凝结了古人的实用智慧和审美情趣,更具有十足的现代感,只需稍加改良点缀,便可成为日常生活中的时尚单品。

文化交流与元素借鉴本来就是一种双向奔赴,“韩国端午祭申遗”等文化抢注事件一直让国人耿耿于怀,此次“被挪用”则给我们再次敲响了警钟。不过,与其停留在口头的“抗议”,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投入到民族文化的整理中来,寻找更好的保护与传承传播的方法。

摘编自张晓涵《文化挪用,应让公众更关注传统文化守护》)

材料二:

文化挪用是指处于一种文化背景中的人将其他不属于自己文化中的元素进行符号特征挪用的行为。根据内涵的不同,文化挪用可被归为“实物挪用”与“非实物挪用”,前者通常是指对有形物体的占有,而后者更为抽象,通常表现为内容挪用和主题挪用。内容挪用指某文化中的文化成果被其他文化中的创作者借鉴、利用,又可具体分为风格挪用和母题挪用,两者都指异文化对本文化中文化成果的挪用,只不过前者会主动地表明挪用对象的出处并以此进行自我标记,而后者则是利用异文化的符号与象征来创造性地再现本文化。而主题挪用指在文化塑造中有意地借用其他文化中的个体与机构。

对于文化挪用的批评者来说,文化挪用是一种异文化思维下对本土文化的误读与错用,是对被挪用者的冒犯,特别是文化挪用本身所具备的符号化、片面化及多变性等特征让人将其视为是刻板印象的输出。但是,文化传播是从符号开始传播的,即文化传播的第一步永远都是符号化与片面化的。这在好莱坞电影中体现得最为明显,表现中国不离功夫,表现日本不离和服。符号化的目的是便于传播与记忆,只有借助符号化的事物进行文化传播,才能使得更多处于外来文化背景中的传播对自身文化产生兴趣,并在此基础上持续地进行输出。

在对文化挪用进行讨论时,要避免“绝对原创性”的误区,避免陷入保守主义与自闭主义。一种文化若想进入世界舞台,就必须以适合其传播的形式进行改造,以适应不同文化。马克思曾提出“世界文学”的概念,即“用世界性文学来包容所有在其自身文化之外出现与发展的文学作品”“在最广泛的意义上,世界文学能够包含任何影响力超出本土文化的作品”。作为日益成为学术关注重点的“世界性文化”或“全球性文化”,实际上包含着一种内在的“地方性”,即在全球化时代,每一种文化都不是具体而为之的,而是各个文化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沟通的产物。简而言之,每一种文化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对立的产物,如果想要自身文化在世界体系中获得发展与尊重,就要让自身文化所具有的特殊性与其他文化中的特殊性相交流,使其特殊性发展为普遍性。

当下,中国文化实践坚持“文化自信”。我们既要注意文化挪用的负面意义,也要看到其背后所承载的积极意义,善用文化挪用,在彼此理解、彼此尊重的基础上,以积极的姿态与“文化星丛”中的其他文化进行对话。只有这样,才能打破西方社会对中国“傅满洲”“陈查理”式的想象,促进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欣赏,以符号为载体,各文化共同参与编码与解码,实现“文化走出去”与“文化自信”。

摘编自徐冠群《文化传播与文化创新:跨文化传播语境中文化挪用的积极意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某国际大牌面对网友的抄袭质疑,虽然表面上不置可否,但在中国市场下架了这款新品,部分媒体认为这是一次“文化挪用”而非抄袭。
B.在此次风波之前,国际大牌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借鉴参考并不少见,这也有利于中国文化在西方社会的传播与推广,为国人所乐见。
C.此次争议事件推动了国人对马面裙的认知,让人们意识到这种凝结古人智慧和审美的服装款式也能成为当下的时尚单品。
D.好莱坞电影中表现中国不离功夫,表现日本不离和服,说明文化传播始终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符号化、片面化的刻板印象问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材料二关于文化挪用的分类,材料一中引起争议的某国际大牌服装神似中国马面裙的行为是内容挪用中的风格挪用。
B.“韩国端午祭申遗”等文化抢注事件体现了文化交流与元素借鉴是一种双向奔赴,也带给我们关于文化保护与传承传播的启示。
C.只要借助符号化的事物进行文化传播,就能引发外来文化背景中的传播对自身文化的兴趣,从而实现文化的持续输出。
D.若想进入世界舞台,中华文化必须经过适合其传播的形式改造,以适应不同文化,在欣赏、学习、沟通中获得发展与尊重。
3.根据上述材料,以下行为中不属于“文化挪用”的一项是(       
A.迪士尼公司将中国传统剧目《花木兰》改编成动画片,将原作中的核心主题“尽忠尽孝”演绎为女性解放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主题。
B.伏尔泰将元代戏剧家纪君祥所创作的《赵氏孤儿》改编成为欧洲经典剧目《中国孤儿》,借用中国文化中的形象符号来宣扬启蒙精神。
C.住在南京的日本导演竹内亮拍摄纪录片《好久不见,武汉》,向全世界展示武汉人在疫情爆发期间及疫情平息后经历的人生故事。
D.美国网飞公司翻拍刘慈欣的《三体》,起用欧美演员饰演原著中以中国人为主的主角群体,讲述超越时间、文化和种族边界的故事。
4.费孝通先生曾总结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十六字“箴言”,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
5.面对文化挪用,中华文化应该如何实现突围?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3-08-29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最近,一档全新的原创文化类节目《上新了,故宫》成为现象级电视节目,引发全民关注。《上新了,故宫》打破了大众对故宫的刻板印象,让文物“活”了起来,既有内容,又有产品,“零距离”走进大众视野,以一种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年轻人传递文物的温度与文化的内涵。

节目将静默的文物转化为富含精神文化内涵的文艺产品。每期节目都有一个主题,明星嘉宾围绕主题探寻文物的前世与今生,挖掘文物背后的价值与精神内核;通过与国内设计师和高校设计专业学生合作,设计与时代接轨的“年轻化”文创产品让“旧文物”焕发“新生机”,实现深层次的“温故知新”。

“温故知新”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故”在探寻故宫未知领域,“新”在获得文化新认知;另一方面,“故”在感知文化记忆与历史内涵,“新”在打造全新文创产品。

节目实现故宫与创新的完美结合,打开了故宫文化的另一种解读方式。它通过将文物变为文创、文创变为产品的方式,让故宫文化以具象化的文化产品被更多年轻人“带回家”,打通了观众与传统文化双向互动的新通道。“故”与“新”、“旧文物”与“新创”的平衡实现了观众与古老文明的对话,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为优秀文化的弘扬开启了新纪元

(摘编自滕华琳《从<上新了,故宫>看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材料二:

“超级网红”故宫又一次登顶热门话题。从故宫“紫禁城元宵灯会”的吸睛式宣传,到网友对活动质量的褒贬不一,再到网媒、专家对“故宫开发利用的边界”的广泛评论,一系列话题让我们意识到,当故宫顶着闪耀了600年的历史光环走到当下,变得可亲可近时,文物保护与文化创新的冲突正在悄然酝酿着。

不可否认,故宫作为皇家文化代表,在文创研发上,其占有的资源无可匹敌。故宫文创品类从朝珠耳机、书签等“小玩意”拓展到珠宝、美妆等多个领域,融入当下生活场景。显然,故宫文创自成一派,也带动了中国各地博物馆的文创之风。不过,对于以传承传统文化为责任的文物文创,再创作的尺度依据什么测量?是否需要建立行业标准?这些问题需要宫作为“龙头”有所作为。一些文创产品同质化重、质量不够好等问题,也需高度重视。既然是文创产品,也应当符合商品价值的一般规律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既要有适合普通大众所需的生活小玩意,也需要有追求高端品位的精致工艺品。供给以创意审美为底线,无论是趣味化还是高雅范,自内而外新生的力量才是艺术表达的本真诉求和创新方式。

故宫作为文创的先行者,在文创传播方式上常有突破。从“雍正卖萌图”开始,故宫的文物有了“深入民间”的温度和“与民同乐”的态度,故宫持续的“花式卖萌大法”成为年轻人热衷的流行表达。但当沉默的文物变得热闹起来,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关注时,是以突破传统保护的方式达到展示价值和传播需求,还是以更安全的方式爱惜羽毛般保存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一些过火的宣传提醒我们,过于迎合观众的设计可能非但不能达到目的,还会给人留下缺少自信的印象。如果说文物创新是一种对历史文化的现代创造,那么,文化顺应时代趋势被创造和利用的方式应当更加自信。

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活化都是一条被认为能激活文化价值生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呈现,开放的底线却难以衡量。对于故宫而言,关乎的是历史,是标志,“过去”的姿态固然重要,但现在以及未来更值得思考。在市场热闹、消费者追捧的背景下,引发争议的文创可能带来了传统文化的新生,但也让以博物馆为代表的文物保护陷入盲目发展态势。文创商品的复制雷同、传播方式的低俗献媚,都会丧失文化传承的根本需求。

相比于热度,文物资源的开发需要“保护和利用”的冷思考。无论是用受众喜欢的艺术方式来表达文化审美内涵,还是通过满足商业价值来实现文化创意的结果,文化遗产再创造的最终意义还是要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摘编自岑梅玲子《从故官文创看文化遗产创意边界》)

材料三:

近年来故宫推出的文创产品多成了爆款,让“束之高阁”的文物走入寻常生活,收获市场美誉度的同时,也成功引领了国内博物馆做大做强文创产业的热潮。这已然说明,故宫的跨界正在让沉睡的历史博物馆迈向苏醒,不仅对激活内在丰富的文化价值、盘活传统文化和故宫超级IP(知识财产)作出了重要贡献,更为现代商业体系带来一股清流。

一项近40万人参与投票的调查显示,超半数投票者反对故宫取消年夜饭。在某种程度上,故宫火锅、故宫年夜饭等越来越接地气的载体,体现了现实中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其实,在不影响文物保护的前提下,类似的创新之举价值几何,没有具体的判定标准,最终还应取决于市场的效果导向。不管是此前被叫停的“故宫火锅”,还是此次被取消的“故宫年夜饭”,只要在保证文化传承、创意融合的同时,保持质量稳定,与民众生活贴近,得到大众认可,皆是可以接纳的。支持“故宫年夜饭”,并不是意味着鼓励高价消费,而是给予消费者选择的自由。

(摘编自孔德淇《“故宫年夜饭”该不该取消,让市场效果说话》)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些故宫文创以具象化的文化产品打通观众与传统文化互动的新通道,在深层次上对文化“温故知新”。
B.以博物馆为代表的文物保护陷入盲目发展,导致文创产品复制雷同,让文物保护和文化创新存在冲突。
C.材料二认为,故宫作为行业领袖的应有担当是让文创融入当下生活场景,进而带动各地博物馆的文创之风。
D.材料三认为文创价值的大小没有具体判断标准,最终还应取决于市场效果,这与材料二观点是截然相反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新了,故宫》引发人们关注,部分原因是节目在内容上让观众获得文化新认知的同时打造了全新的文创产品。
B.故宫为遗产活化探索出了不少有效方式,但在传播方式上,因为对开放的底线不够自信,也存在低俗献媚等非议。
C.在故宫文创掀起一波波网络热潮时,材料二站在文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角度上进行冷思考,表现出了理性思维。
D.不管文创产品与商业应该保持何等的距离,通过创新激活文物内在的丰富文化价值、盘活传统文化应是基本共识。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文创产品作为博物馆文化的载体,正以不同的方式与形式、履行公共教育的职能,进入寻常百姓的消费视野,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一定的影响和改变。
B.从某种程度来看,文创的底线思维和高线思维都是基于文化遗产的守候:不利于文化遗产保护的事儿坚决不做,有利于文化遗产传承的事儿都敢于推动。
C.火锅店以乾隆《紫光阁赐宴图》为主题,推出皇宫特色的“圣旨菜单”以及“万寿菊花锅”,让游客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宫廷文化,开张后一座难求。
D.一座博物馆的价值,不仅在于拥有悠久历史、丰富藏品,更在于应用这些文化资源为人们做些实实在在的贡献,在于将这些文化资源融入人们的现实生活。
4.材料二是如何一步步地展开论述的?请结合材料内容具体分析
2023-08-2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德华盛星源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但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沿相接的邻舍。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所说的孤立、隔膜是以村与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社区间的往来疏少,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悦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在我们社会的激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

(摘编自费孝通著《乡土中国》之《乡土本色》)

材料二:

中国是一个具有浓烈“乡土”味的国家。每一个个体,不需要纵向上溯得太远,也不需要横向扩展得太开,你就能够发现自己与乡村之间的息息关联。“乡村”,作为中国现代化的蓄水池和稳定器,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底色,也成为了绝大多数人安放心灵的精神家园。进入21世纪前后,中国乡村社会出现了巨变,可谓“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概括来看,这种巨变表现在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治理之变。2006年取消了延续千年的农业税,而且还大规模地向农村进行财政转移支付,目前国家财政每年向农村的转移支付规模超过万亿。取消农业税和国家向农村大规模输入资源,极大地改善了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之前基于税费收取所形成的乡村治理体制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第二个层面是村庄基础结构之变。进入新世纪前后,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之前相对封闭且稳定的村庄边界大开,村庄社会结构迅速改变。村庄社会结构的改变起于一百多年前的现代化,器物层面的现代化推动了经济、制度和观念等现代性巨变。在现代性的冲击下,传统乡村社会中的诸多基础性结构,如宗族等地缘与血缘共同体及村庄内生秩序机制和地方性规范随之解体。

第三个层面是价值之变。传统中国农民有着强烈的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观念,“生儿子、娶媳妇、抱孙子”成为农民人生“三步曲”。到了20世纪末,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农民的生育观念都已改变,传宗接代的观念大为淡化。一旦“传宗接代”这个千年以来一直支撑农民人生意义的价值失落,农民安身立命的基础就会出现变化。

发生在世纪之交的以上三层巨变都可以看作是现代化建设的后果。现代化不只是工业化,而且是现代的组织方式与思维观念对传统的替代。乡村社会基本秩序由之前的内生为主变成国家基层政权建设的组成部分,外生秩序逐渐代替了内生秩序。

(摘编自贺雪峰《我们所看到的乡土中国》)

材料三:

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要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就需要在农村、农业、农民上多下“绣花功夫”,依靠“新”助推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乡村振兴就是要以农村经济为基础,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城市和农村在吸引人的力度上,显然城市更具有吸引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市环境好,要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需要让农村也美起来,这就需要完善乡村的“包装”,去美化乡村,打造“新农村”,才能够让乡村更具有魅力,更具有吸引力。

要推动乡村的发展,就需要牢牢抓住“农业”这个关键,而要让农业成为有吸引力的产业,就需要让农业的发展与市场接轨,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农业的转型。发展新农业,通过不断做优做强做精特色优势产业,加大土地流转的力度,增强农业发展的科技化、机械化和智能化,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才能够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主、农业企业骨干和由城里打工返乡创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农民看到只有不断的自我革新,不断地自我进步,才能够掌握时代的主动权,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主角”,这就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育,通过政府主导、立足产业、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打造一支新型的职业农民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的人才支撑。

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蓝图已经绘就,要更好地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就需要依靠“新”的思维,新的改变,去推动农民农业农村的发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摘编自中新网2019年12月2日陈红《乡村振兴要靠“新”》)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所谓乡下人的“土气”,是因为城里人认为乡下人种地谋生离不开泥土,泥土是乡下人的命根。
B.以农业为生的人世代定居在乡村,气候与战乱会使得基层人口流动,这也是乡土社会的常态。
C.乡土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熟悉”的,因而乡土社会成了一个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D.在“熟悉”的社会中,人与人互相信任,信任成为规矩,规矩在乡土社会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现代化绕不过去农村,因为农村几乎跟每一个人都有关联,农村也会为现代化提供滋养。
B.随着现代化建设,乡村的社会秩序已经纳入国家的基层政权建设,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也得到改善。
C.乡村环境美化起来,乡村就会更具魅力,就能吸引人们从城市向乡村流动,形成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D.只有抓住农业这个关键点,才能推动乡村发展,农业转型需要政府引领,科技投入和人才支撑。
3.根据《乡土中国》这本书,下列对乡土社会特征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社会中人们可以“眉目传情”“指石为证”,甚至连语言都可以说是不得已采取的工具,只有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文字才能下乡。
B.乡土社会是以己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道德体系的出发点是“克己”“修身”,所有的价值标准都不能超越差序的人伦而存在。
C.乡土社会中相互对待的态度是根据长幼之序,这是教化权力所发生的效力,凡是文化性的、非政治性的强制都包含了这种权力。
D.乡土社会中血缘是稳定的力量,血缘和地缘是合一的,地缘不过是血缘的空间投影,陌生人在一个村子居住一段时间,就可以在当地血缘网中生根。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三的行文脉络。
5.材料一结尾说: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这种观点在材料二和材料三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分析。
2023-08-28更新 | 219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八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许多人欢喜从道德的观点来谈文艺,从韩昌黎的“文以载道”说起,一直到现代“革命文学”以文学为宣传的工具止,都是把艺术硬拉回到实用的世界里去。一个乡下人看戏,看见演曹操的角色扮老奸巨猾的样子惟妙惟肖,不觉义愤填胸,提刀跳上舞台,把他杀了。从道德的观点评艺术的人们都有些类似这位杀曹操的乡下佬,义气虽然是义气,无奈是不得其时,不得其地。他们不知道道德是实际人生的规范,而艺术是与实际人生有距离的。

艺术上有许多地方,乍看起来,似乎不近情理。古希腊和中国旧戏的角色往往带面具、穿高底鞋,表演时用歌唱的声调,不像平常说话。埃及雕刻对于人体加以抽象化,往往千篇一律。波斯图案画把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扭曲,中世纪“哥特式”诸大教寺的雕像把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延长。中国和西方古代的画都不用远近阴影。这种艺术上的形式化往往遭浅人唾骂,它固然时有流弊,其实也含有至理。这些风格的创始者都未尝不知道它不自然,但是他们的目的正在使艺术和自然之中有一种距离。说话不押韵,不论平仄,做诗却要押韵,要论平仄,道理也是如此。艺术本来是弥补人生和自然缺陷的。如果艺术的最高目的仅在妙肖人生和自然,我们既已有人生和自然了,又何取乎艺术呢?

艺术都是主观的,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但是它一定要经过几分客观化。艺术所用的情感并不是生糙的而是经过反省的。蔡文姬在丢开亲生子回国时决写不出《悲愤诗》,杜甫在“入门闻号响,幼子饥已卒”时决写不出《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这两首诗都是“痛定思痛”的结果。艺术家在写切身的情感时,都必定把它加以客观化,必定由站在主位的尝受者退为站在客位的观赏者。一般人不能把切身的经验放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所以情感尽管深刻,经验尽管丰富,终不能创造艺术。

(摘编自朱光潜《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材料二:

艺术就是“人类的一种创造的技能,创造出一种具体的客观的感觉中的对象,这个对象能引起我们精神界的快乐,并且有悠久的价值”。这是就客观方面言。若就主观方面——艺术家的方面——说,艺术就是艺术家的理想情感的具体化、客观化,所谓自己表现。所以艺术的目的并不是在实用,乃是在纯洁的精神的快乐,艺术的起源并不是理性知识的构造,乃是一个民族精神或一个天才的自然冲动的创作。它处处表现民族性或个性。艺术创造的能力乃是根于天成,虽能受理性学识的指导与扩充,但不是专由学术所能造成或完满的。艺术的源泉是一种极强烈深浓的,不可遏止的情绪,挟着超越寻常的想象能力。这种由人性最深处发生的情感,刺激着那想象能力到不可思议的强度,引导着他直觉到普通理性所不能概括的境界,在这一刹那顷间产生的许多复杂的感想情绪的联络组织,便成了一个艺术创作的基础。

艺术的性质,古来说者不一,亚里士多德“艺术是模仿自然”,这话现在已不能完全成立。因艺术虽是需用自然的材料,借以表现,或且取自然的现象做象征,取自然的形体做描写的对象,但它决不是一味地模仿自然,它自体是一种自由的创造。它从那艺术家的理想情感里发展进化到一个完满的艺术品,也就同一个生物细胞发展进化到一个完全的生物一样。所以我向来的观察,以为艺术并不是模仿自然,因它自己就是一段自然的实现。艺术家创造一个艺术品的过程,就是一段自然创造的过程,并且是一种最高级的、最完满的自然创造的过程。因为艺术是选择自然间最适宜的材料,加以理想化、精神化,使它成了人类最高精神的自然的表现。其实各种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也很不同。譬如建筑艺术在建作方面就纯粹不是取象于自然,乃是随顺着几何学比例的法则;音乐也不是取象于自然;抒情诗更不是模仿自然,它纯粹是抒写主观的情绪。

(摘编自宗白华《美学与艺术略谈》)

材料三:

艺术家中的古典派,理论家中的理想派,都信奉理想的自然主义。他们承认自然之中有美也有丑。两只燕子,飞得最快而姿态最轻盈的一只是美的;许多耕牛中,最强壮耐劳的是美的;一个少女和一个老妇,前者是美的;两个青年,一个气色红润,一个贫血早衰,壮健的是美的。总之,在生物中间,正常的和典型的为美,完满表现种族特征的为美,发展和谐健全的为美,机能旺盛、精神饱满的为美。在无生物或自然景色中间,予人以伟大、强烈、繁荣之感的为美。反之,自然的丑是不合于种族特征的,非典型的,畸形的,早衰的,病弱的。在精神生活方面,反乎一切正常性格的是丑的,例如卑鄙、懦怯、强暴、欺诈、淫乱。艺术既是自然的再现,凡是自然的美丑,当然就是艺术的美丑了。

(摘编自傅雷《艺术与自然的关系》)

1.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古人提出“文以载道”,这一创作理论把艺术拉回到实用的世界里去,而忽略了艺术与实际人生是有距离的。
B.艺术创作离不开创作者情感的主观流露,但是呈现情感时需要经过客观化处理,只有站在客观审视的角度上才能创造艺术。
C.从主观上讲,艺术会给人们带来丰厚的精神财富和悠久的价值,艺术也离不开创作者的创作自觉和想象能力。
D.音乐和抒情诗并没有取象于自然,表明艺术并非—味地模仿自然,艺术本是一种自由的创造,一段自然的实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哥特式”教堂的雕像将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延长,这种创作师承了埃及雕刻将人体抽象化的表现方式。
B.一个民族精神或一个天才的自然冲动的创作决定了艺术的民族性或个性,因为理性知识对艺术创作影响微弱。
C.艺术家中的古典派和理论家中的理想派,都认为自然存有美丑之分,这种观点也对其艺术主张产生了影响。
D.在谈及艺术与自然的关系时,材料三介绍的“理想的自然主义者”的美学理念,与材料二的观点基本一致。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符合“理想的自然主义”审美的一项是(     
A.徐悲鸿画作《愚公移山》中,魁梧结实的壮年男子,奋力挥锄掘石。
B.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C.断桥残雪,雪残未消,似有些残山剩水的荒涩感,成为西湖胜景。
D.在梵高的油画作品《星月夜》中,天空是旋涡状的,星云呈现出流动感。
4.材料二针对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展开论证,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请对此进行简要分析。
5.李白《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两句千古传诵。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其蕴含的美学意义的理解。
2023-08-2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英国哲学家罗素曾说,人类天生就有三大敌人:自然、他人和自己。这三者中,又以人与自然的矛盾最为主要和明显。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其个体的存在就受到诸多生理上的局限。为了生存,人不得不想方设法躲避野兽的攻击,费尽心思地寻找食物,还得随时面对死亡的威胁:衰老、疾病、天灾,甚至是极小的一次意外。总之,人的生命如此脆弱,有限性如此之多,这与外部世界的无边无限形成鲜明对比。大自然在时间上永恒运行、在空间上广袤无垠,有着无限的生命力,也有着令人恐惧的破坏力。

毫无疑问,这一矛盾是推动人类发展的最深刻的动力。在羡慕和崇拜自然的同时,人类开始不满和痛苦于自身的种种局限,并企图打破和超越这些束缚。人的解决办法,就是创造了文化。这一创造首先是物质上的,即工具的使用和发明。越来越多的工具被引进到我们的生活中,使得人类有能力去完成许多其自然器官本无力完成的工作。工具的发明、物质文化的创造突破了人自身的局限,促使其向更多的可能性迈进了一大步。

在渔猎时代的大规模狩猎活动中人们发现,通过协作分工和取长补短,他们可以获得比单纯的个人累加大得多的力量。这样,不但食物的获取变得更加容易,个人受到伤害的可能也得以大大降低。于是这一分工协作机制得以渐渐固定下来,并一步步走向完善和细节化。不仅如此,社会生活还逐渐渗入我们生活的每一方面,并建立起相应的有效机制,比如经济的开发与协作、社会秩序的维持、文化的学习与传播等等。

然而人类在不断地突破自然给自己的束缚的同时,也不停地往身上添加着人为的锁链。其中,社会制度本身的限制就是最坚固的一环。在每一个社会中,人们都被划分到不同的利益阶层或集团,贴上相应的身份标签,也意味着个人的可能性被严重限制。

我们还面临另一个问题——对物质工具的巨大依赖,马克思主义称之为物对人的异化。一个经典的例子是人对货币的崇拜:尽管货币从本质上说只是一种交换和流通的工具,但它却拥有远远超出它本身应有的巨大魅力,成为大众顶礼膜拜的对象。其奥秘何在?货币能扩展人的可能性,使人在很多方面实现自己的愿望,但实际上这一可能性本来就是人自己创造并赋予自己的,我们却转而崇拜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可能性。类似的本末倒置对物崇拜的例子比比皆是,极大地阻碍了人类更多可能性的实现。

尽管工具和社会大大地拓展了人的可能性,它们也反过来带来了新的束缚,人类被重新禁锢在自己铸造的桎梏之中。如何解决这个困境呢?就在这时,艺术担当了解脱的任务。

艺术是人类开辟的另一个人化自然,所不同的是个人和主观是这片自然的主宰。这一特点意味着,不论艺术的创造者或是欣赏者都站在了造物主的位置,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将任何物体从纷繁复杂的世相中抽取出来,并在一种无限可能的状态下观察其本质。无限可能性在艺术中的实现是依靠物的独立的、不受挂碍的呈现来实现的,而不以艺术作品所表现的内容为转移。这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地理解平时惯说的艺术品的美丑问题。事物的美丑是我们通过平时经验得出的价值判断,而艺术并不涉及这种判断。相反,这种判断同样是对该事物可能性的束缚,有可能会妨碍我们全面深入地理解其内涵。正因为这一点,我们看到艺术家们往往竭力打破常识的美丑限制,甚至致力于从丑恶中找出美来,我们甚至可以说,所谓美感也许就部分地来源于人突破有限实现可能的满足感。

(摘编自陈晋《无限可能性所引发的遐思》)

材料二:

一般人遇到意志和现实发生冲突的时候,大半让现实征服了意志,走到悲观烦闷的路上去,以为件件事都不如人意,人生还有什么意味?所以堕落,逃空门种种的消极的解决法就乘虚而入了,不过这种消极的人生观不是解决意志和现实冲突最好的方法。因为我们人类生来不是懦弱者,而这种消极的人生观甘心让现实把意志征服了,是一种极懦弱的表示。

然则此外还有较好的解决法么?有的,就是我所谓超现实。我们处世有两种态度,人力所能做到的时候,我们竭力征服现实。人力莫可奈何的时候,我们就要暂时超脱现实,储蓄精力待将来再向他方面征服现实。超脱到哪里去呢?超脱到理想界去。现实界处处有障碍有限制,理想界是天空任鸟飞,极空阔极自由的。现实界不可以造空中楼阁,理想界是可以造空中楼阁的。现实界没有尽美尽善,理想界是有尽美尽善的。

姑取实例来说明。我们走到小城市里去,看见街道窄狭污浊,处处都是阴沟厕所,当然感觉不快,而意志立时就要表示态度。如果意志要征服这种现实,我们就要把这种街道房屋一律拆毁,另造宽大的马路和清洁的房屋。但是谈何容易?物质上发生种种障碍,这一层就不一定可以做到。意志在此时如何对付呢?他说:我要超脱现实,去在理想界造成理想的街道房屋来,把它表现在图画上,表现在雕刻上,表现在诗文上。于是结果有所谓美术作品。美术家成了一件作品,自己觉得有创造的大力,当然快乐已极。旁人看见这种作品,觉得它真美丽,于是也愉快起来了,这就是所谓美感。

(摘编自朱光潜《谈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与自然的对立主要是因为自然一方面时间永恒,另一方面有着令人恐惧的破坏力。
B.人类之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创造了文化,是因为对有着无限生命力的自然的羡慕和崇拜。
C.工具的发明、物质文化的创造和分工协作使人摆脱了局限,但又给人制造了新的枷锁。
D.艺术是对现实的主观呈现,艺术品的美丑与人们日常对事物的美丑认知有很大不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人类体魄强健,长生不老,那么人与自然的矛盾会减少很多,也会丧失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B.物对人的“异化”是指人对自己创造的本可扩展可能性的物质非常依赖甚至崇拜,它会导致新的束缚。
C.朱光潜先生认为,一般人遇到意志与现实产生冲突时,可采用征服现实和超脱现实两种方案解决。
D.理想界和现实界是有很大差别的,理想界是人源于现实而想象创造出来的超脱了现实局限性的世界。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的中心观点的一项是(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饮酒·其五》)
B.毕加索创作的《哭泣的女人》用极杂乱的人物五官来表现穷人的痛苦生活。
C.“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荀子·性恶》)
D.抗日战争期间的音乐作品《保卫黄河》展示出抗日军民英勇战斗的壮丽场景。
4.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所谓‘美感’也许就部分地来源于人突破有限实现可能的满足感”这句话的理解。
5.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对艺术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小题。

材料一

书写“先秦哲学史”,不啻于一趟中国哲学的寻根之旅。为了更顺利地完成这趟旅程,我们不妨找两块“他山之石”。

第一块“石头”是“轴心时代”理论。二战结束不久,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在其所著《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提出了“轴心时代”理论。雅斯贝尔斯注意到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某些具有重大意义的巧合:以公元前500年前后为主轴,在全世界范围内集中出现了一些极不寻常的历史事件,中国、印度、西方等这些互不知晓的地区,却不约而同地爆发了文明的重大突破,出现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家,引领着不同文明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轴心时代”理论中,中国文明对应的正是“先秦时期”。具体来说,“轴心时代”的中国表现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思想盛况。稍感遗憾,我们无法通过“轴心时代”理论这块“石头”找到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这就需要第二块“他山之石”。

第二块“石头”是“脱序”理论。这一理论是由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提出的。涂尔干发现,当社会面临重大危机、物质财富出现明显萎缩时,自杀率固然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但是,当社会获得重大进步,物质财富增涨显著时,自杀率竟然也呈现出上升趋势。涂尔干敏锐地发现“社会危机”与“社会繁荣”这两种看似相反的现象的共同之处,那就是“社会的剧烈变化”。涂尔干把它描述为“脱序”现象。

按照这一理论,在一定的秩序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大家对既有的价值和原则表示出必要的尊重。因此,在一个秩序井然的社会里,一些历经时间而沉淀下来的经验教训作为传统得到足够的尊重,即便是为了改变现状、出人头地所做的种种努力,也通常以遵循既有原则和规范作为前提。然而,在脱序状态下,人们的欲望、情感、行为、心态等等,一切都失控了。旧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被普遍否定或遭到严重破坏,逐渐失去了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未被普遍接受或尚未形成,不具有对社会成员的有效约束力,使得社会成员的行为缺乏明确的社会规范约束,形成社会规范“真空”的社会状态。

“脱序”理论正好可以被用来解释“轴心时代”的中国“奇迹”。春秋战国时代的主要特征是礼崩乐坏,原有的宗法秩序与社会规范遭遇挑战,频现危机,而新的社会秩序和规范尚未形成,整个社会呈现出脱序状态。时代危机刺痛了人们,同时也刺激思想家们反思本时代的特点,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对社会失范危机作出相应的回应。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轴心时代——诸子百家争鸣——其实起源于礼崩乐坏之后的社会失范危机。作为时代的发言人,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并逐渐形成众多思想派别,演绎为精彩绝伦的“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思想史诗。顺便说一句,中国思想史上还有两个时期,同样适用于“脱序”理论,一个是魏晋时期,一个是民国时期。

(摘编自秦平《中国哲学的故乡之旅》)

材料二

雅斯贝尔斯将人类文明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史前时代、古代高度文明时代、轴心时代、科技时代。在这四个文明发展的阶段之中,轴心时代具有非凡的意义。正因为此,雅斯贝尔斯称之为“突破期”,而将这之前的“史前时代”、“古代高度文明时代”及其之后的“科技时代”统称为“间歇期”。前一个间歇期为轴心时代的突破集聚了必要的能量,轴心时代则为人类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树立了标准。

在雅斯贝尔斯看来,人类文明具有同步性,几乎是在同时,在中国、印度、中东以及希腊这一地理轴心上,在思想上出现了辉煌的成就。

尽管“轴心时代”并非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经历的阶段,但“轴心时代”的文化精神突破所奠定的人类精神根基、传统宗教伦理价值体系框架,至今仍然是人类几个主要文明体系中的价值和行为准则。雅斯贝尔斯强调:时至今日,人类一直靠轴心期所产生、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燃火焰。

雅斯贝尔斯明确反对欧洲中心论,重视东方的文化,呼吁“我们再也不能置伟大的亚洲世界于不顾,将其看作是处于永久停滞状态下的非历史性民族”,要将中国和印度的文明与西方文明相提并论,因为“它们实现了突破,在精神上达到了跟西方一样的深度”。

雅斯贝尔斯对儒家学说非常感兴趣。在他的眼中,孔子是一位以“仁”作为其核心观念的哲学家,他希望“仁”不仅能够再次决定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还可以在一种真正的世界哲学的发展进程中成为“人类交往”的特征。雅斯贝尔斯对中国未来充满希望:“我们希望中国能够在技术时代产生它自己的新的自由形式。”

(摘编自何立波《雅斯贝尔斯对轴心时代的历史构想》)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写先秦哲学史并非易事,我们可以去学习借鉴“轴心时代”理论和“脱序”理论。
B.涂尔干发现,社会危机和社会繁荣致使社会发生剧烈变化,从而引发“脱序”现象。
C.雅斯贝尔斯认为,轴心时代是“突破期”,其他的文明发展阶段都属于处于“间歇期”。
D.雅斯贝尔斯认为,“仁”曾决定中国文化的方向,也希望其对世界哲学发展做出贡献。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雅斯贝尔斯关注到先秦的思想盛况,但我们仍然无法借助“轴心时代”理论去探寻百家争鸣的原因。
B.在脱序状态下,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不具有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从而形成失序的社会状态。
C.既然中国的百家争鸣产生于“脱序”状态,那么,同处于“轴心时代”的其他地区都是动荡不安的。
D.雅斯贝尔斯明确反对欧洲中心论,他认为应该去除偏见,将中国和印度的文明与西方文明相提并论。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适用于涂尔干“脱序”理论的一项是(     
A.新中国建立后,中央政府开展“三反”“五反”“镇压反革命”等运动,社会风气得到迅速好转。
B.《儒林外史》中的范进饱经科场打击,受尽冷眼,当他骤闻中了举人,激动得无法自制,最后疯了
C.2021年1月6日,在清点总统大选选举人票数期间,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支持者暴力冲击国会。
D.魏晋时期的刘伶乖张放诞,大醉之后喜欢赤裸身体,随时带着一名扛着锹的仆人,说:“死便埋我。”
4.五四时期,思想解放大潮汹涌澎湃,各种学说蜂拥而至,各式“主义”被竞相宣传。请用“脱序”理论解释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2023-08-25更新 | 40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传统的意义大小是由后人对它的认识和理解决定的,认识和理解达到哪里,传统的意义才能到达那里。只有不断激活传统,使之成为后人创新的源头活水,才有资格如屈原般无所愧怍地吟唱帝高阳之苗裔兮

意法论就是一个值得激活的文学批评传统,它可以成为我们今天文学研究再出发的起点。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意法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出现在明代,而从创作论转移到批评论,则到清初才出现。文学作品中的就是由所指代表的内容,而就是由能指代表的形态。在作品中,内容和形式是结合在一起的。就创作而言,诗人要透过以完美地呈现;就批评而言,读者要从能指把握其所指。它强调不可以将内容和形式强行割裂,反对完全以内容为评判作品优劣的主要依据,而将形式的功能视为若有若无,这就是意法论的基本含义。虽然这一概念出现得较晚,但蕴含了这一意涵的不同表述可谓由来已久。

这样一个概念意味着什么呢?它至少意味着,或者说内容和形式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对于今天的大部分人来说,经过百年以来现代学者的层累涂刷,其心目中对中国文学批评的认识恐怕不出以下印象:要么是言志”“载道等空洞的判断,要么是神韵”“肌理等含混的名词,再不就是如王夫之的价值观:情为至,文次之,法为下。但王夫之的话有其特别的针对,即反对法则主义,并非一概否定的作用。班固《汉书·艺文志》将当时王室藏书分作六略,也就是六类,值得注意的是,其他五类都是根据其说什么也就是其内容划分,唯独诗赋略是根据其怎么说也就是其形式划分:不仅如此,赋类之中的屈原赋、陆贾赋、孙卿赋和杂赋,也还是从如何结撰成篇的视角所作的区分。中国目录学史上首次对文学作品的分类,无论是整体分类还是细部分类,形式的重要性已经有所显现。齐梁时代的刘峻,将文学作品分作形文”“声文情文,而区分非文的标准是(俪对)和(音律),是文学形式的因素。至于载道的意思,其含义不是对于的否定,而是一种提升。如果我们再重新检讨《尚书·尧典》中诗言志的提出,或许也能得到新的认识。诗言志谓诗歌说什么,而从歌永言无相夺伦都是怎么说神人以和”“百兽率舞则是音乐的效果,这些都取决于音乐表现上的和谐,感动人神百兽的秘诀是在怎么说。这么看来,强调说什么言志”“载道,其实也包含了对于怎么说的高度重视。在这样的总体脉络中,意法论强调内容和形式的同等重要,就很容易得到理解了。

(张伯伟《意法论:中国文学研究再出发的起点》,有删改)

材料二:

意法论的提出者是清初杜诗学者陈之壎。其《杜工部七言律诗注·注杜律凡例》云:

诗,意与法相为表里,得意可以合法,持法可以测意。故诗解不合意与法者,虽名公钜手,沿袭千年,必为辨正。

意法论是指诗意与诗法并重,两者互为表里,体现作品内容与形式的一致性。与前代学者运用以意逆志法时特别强调读者之的主体性原则不同,清代学者有意识地把以意逆志法纳入到文本的--即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中进行探计。陈计《戏》之德此书,谓其长处即在能以意递志。从之塘注社《几例》来看,他认为要达到理解诗《亦即作者之》。必须从诗入手,二者相为表里,如果缺少了任何一方,不但不能得作者之意,亦不能得作者之法,并且坚信这是杜诗解意最为重要的原则。

意法进行诗解是陈之壎《社工部七首诗律注》遵塘的主要原则,卷一《题张氏隐居》注云: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曲。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麇鹿游。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前四句教入山之情与景,后四句写张隐之高,章法井然。曰润道馀寒,曰石门斜日,虽公自述所历所到,而山居幽渺,便为下杏迷二字地。乘兴二字,蒙首二句来,香迷二字,梦次二句来,木句,蒙不贪二句来,意法层次如此。

陈之壎着眼于此诗的章法意:此诗从总体上看为四句分截,前四句叙入山情景,后四句赞张氏品格之高。从畑处看,第七句以乘兴”“杳然分别照应首联和领联,木旬则与联关合。由诗法入手将诗中的层次缕清后,诗意便自然显示无遗,之壎将此称之为意法

由以上例子不难看出,之壎解诗的关注点在于章法意法之间的浑然一体:章法、联法层次的丰富性与诗人感情的曲折变化相一致。这与其《注杜律凡例》中所说的意与法相为表里,得意可以合法持法可以测意这一诗学阐释的方法是一致的。

(刘重喜《杜诗学视角下清初学者意法论诗学理论和方法》,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的意义取决于后人对它的认识和理解,而不仅仅是传统本身。
B.激活传统,使之有利于创新,是我们为自身传统而自豪的必要条件。
C.明代及以前“意法论”不是一个批评概念,但此意涵在汉代前已存在。
D.现代学者认为,中国文学批评存在空洞、含混、反对法则主义等特点。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提及中国目录学史上对文学作品的分类,意在证明古人意识到作品形式的重要性。
B.材料一头为,“意法论”这一概念意味着古代“说什么”和“怎么说”具有同等重要性。
C.清代学者将“以意逆志”提升到新阶段,强调读者“意”的主体性和“法”形式性互为表里。
D.材料二陈之壎解诗的着眼点与其提出的诗学阐释的方法是一致的,都强调诗意和诗法并重。
3.下列选项中的文本阐释没有运用材料中所说的“意法论”的方法的一项是(     
A.解读《答司马谏议书》时,要注意王安石的回信之所以简短有力,不仅因为北宋积贫积弱、改革势在必行,还因为变法得到皇帝支持,王安石信心十足,将反对派视为保守、苟且、不恤国事。
B.解读《陈情表》时,要结合作者从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情感、“本图仕宦”的心理,对朝廷知遇之恩的感念为行文思路,以及“圣朝”“伪朝”“贱俘”“至陋”的语言,可以解读李密的心曲。
C.《蜀相》从首联开始就不断蓄势,服务于主题:对诸葛亮的景仰缅怀和事业未竟的痛惜之情。例如,用“丞相”而非“蜀相”,表示尊敬,“寻”字表明专程探访,遣词用字均为主题服务。
D.解读《谏逐客书》时,要注意文章在回顾历史时强调外来人才的贡献,而写当代时则强调外来之物的优点,这种“互文”结构不仅论证了“逐客”之非,也有利于避免秦王的猜忌。
4.材料一、材料二都谈及“意法论”,请分析二者在侧重点上有哪些不同。
5.结合两则材料,谈谈“意法论”对你的阅读与写作各有哪些启示。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电影的本质即在于文化。电影文化即电影媒介所承载的相关文化的总和。大众文化,是现代社会发展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民文化。电影文化本身也属于一种大众文化,它符合大众欣赏观念与艺术取向,同时也表现着大众欲念,释放着大众心理压力。电影为大众文化的传播与宣传提供了具体的形式,而大众文化也赋予了电影文化具体的内容。两者相互依托,相互促进。

电影文化活动,是通过商品消费的方式来实现的,电影除了商业包装外,还存在着精神与文化格调,更为关注的是人们的审美与娱乐需求,并传输着新思想。电影在推出后,很容易在观众群体中发挥影响力,引来众多模仿与学习,电影中存在的一些内容或元素,可能会成为流行文化,引导时代潮流。这种特征即大众文化的流行性。大众文化可以表现通俗,但并非是庸俗,而电影文化中则可能存在着一些庸俗性内容。将大众文化与电影文化相结合,应切实摒弃电影文化中存在的不良内容,切实提高电影审美品质。借助大众文化,电影文化应有更多追求,将具备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推向大众。在电影文化中,表现出一些暴力、拜金、醉生梦死等文化观念,其“虚假真实”会对大众的思想带来严重腐蚀。这些电影文化不利于电影的长期发展,同时也不符合大众文化的本质要求。

(摘编自刘海旭《论电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材料二:

但凡一部“现象级”影片,必与文化相关。《黑暗骑士》之所以令一部超英雄电影拥有前所未有的深度与严肃,在于它触碰了新世纪恐怖主义的文化神经,由蝙蝠侠来回答神秘的哲学问题:人性与责任,社会义务与政治信托。热门电影比热门书,能够抵达更为广泛的受众。相较于书所带来的更为主动而独特的个人体验,我们与他人一起走进影院获得的是一种共享体验;在影院,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感觉和认知、无法停顿或快进我们看到听到的,因此我们与作品的关系非常被动。这就是影像时代的哲学——所见即所信。在这个意义上,电影会对主流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想改变文化?试试电影吧。

唯有电影走进生活与人心,才会形成真正的电影文化。以全球热映的《星球大战7》为例,我的波士顿朋友如是描绘当地人的狂热:场场爆满,早早售罄。而我的巴黎朋友说:法国人也跟着凑热闹,但是热度明显不敌。为什么?因为《星球大战》影响的是整个美国文化。七部星战伴随一代人度过了少年、青年和壮年,他们与父辈、与同学、与恋人,时至今日又带着自己的孩子去看。“星战”成了现象,超越电影本身,归于成长记忆。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电影市场发展迅猛,然而基于有限的历史,观影主体与审美趣味都比较单一。一线与二三线城市、城市与乡村影院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差距,艺术影院与商业影院的极端不均等,都制约了一个成熟电影文化的成型。从13亿人口的庞大整体而言,走进影院看电影并未成为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即使在文化中心北京,也只有中国电影资料馆等极少影院常年放映艺术电影与经典电影,其他全部为放映最新好莱坞大片与国产喜剧的商业院线。而纽约,林肯中心剧院采用最豪华的室内装饰,有固定类型排片表,汇集主流电影、独立电影和外语片;被称为最精致影院的“巴黎电影院”建于1948年,只有一块银幕,是美国历史上坚持放映艺术电影的艺术影院。一国的电影文化,关乎文化、关乎生活、关乎人心。唯有如此,一个多元而充满活力的电影文化才会出现。

(摘编自王田《关于电影文化,我们该谈论些什么》)

材料三:

电影《哪吒》以《封神演义》为故事原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它在口碑与票房上的双赢,再度彰显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中国风”已成为近年国产动画的创意源头,“中国味”已成为一种自觉的美学追求。《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小说《西游记》故事为蓝本,《白蛇:缘起》在民间故事《白蛇传》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它们并非照相似地再现传统文化,是找到与当下观众的共鸣点: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的孙大圣,被重塑为一个经历重创后萎靡不振、又希望得到他人认可的形象,白娘子在爱与不爱之间优柔寡断。他们走出传统,成为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能走进观众内心、赢得共鸣的活生生的普通人,他们的困顿与奋起,真实反映了当代人的生活、情感和价值追求。在汲取优秀传统文化营养的同时,国产动画广泛吸纳外国优秀文化,增强自身的创造力和感染力。视听语言上,《大鱼海棠》嫁接了日本动画的视觉呈现形式。人物塑造方面,《哪吒》中哪吒的命运和日本动漫形象火影忍者有颇多暗合之处。叙事上,《大圣归来》借鉴了好莱坞经典叙事模式——英雄之旅。

(摘编自赵贵胜《国产动画片更有“中国味”》)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电影文化属于大众文化,也是市民文化,表现大众欲念,释放大众心理压力,符合大众欣赏观念与艺术取向。
B.电影文化只要借助大众文化,就可以摒弃电影文化中存在的不良内容,从而将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推向大众。
C.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一个共同观点是电影与文化息息相关,电影文化能引来更多的模仿和学习而成为主流文化。
D.材料三认为当下国产动画不仅真实再现了传统文化,而且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实现作品与观众的共振。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部成功的影片,往往能反映社会、人性等严肃的主题以及对现实的思考,从而赢得广大普通人的共鸣。
B.通过看书我们可以主动获得独特的个人体验,看电影却是完全被动地接受所见所闻,无法控制感觉和认知。
C.《大圣归来》等影片立足传统经典,观照现代生活,为电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做出了积极探索。
D.电影可以反映一国文化也可能改变一国文化。中国电影和美国电影就都彰显了自己优秀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电影文化与文化、生活、人心相关”观点的是(       
A.《国家宝藏》《中国诗词大会》等热播,使得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B.2017年,电影票房过亿的影片有92部,其中国产电影51部,国产电视剧生产量连年居世界第一。
C.《流浪地球》共做了3000多张概念图,8000多件镜头画稿,体现了制作者的精雕细琢。
D.《哪吒》以《封神演义》为蓝本,刻画了品行顽劣最终成长为有担当的少年哪吒形象。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请结合材料谈谈,如何使我国电影文化健康多元而充满活力。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西方,解释学大体上说是从解释《圣经》开始的,它经过了好几个世纪漫长的酝酿过程,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真正成为一种有重要影响的理论。这就是说,解释学成为一种也有一个多世纪了。

在中国,本来也有很长的解释经典的历史传统,并且形成了种种不同的对经典注释的方法。例如在汉朝多用所谓章句的方法注释经典,分章析句,一章一句甚至一个字一个字地详细解释。据《汉书·儒林传》说:当时儒家的经师对五经的注解,一经之说,至百余万言。至魏晋注释经典的方法为之一变,玄学家多采取简明带有思辨性的方法。王弼释《周易·系辞》言不尽意,书不尽言,提出得意忘言的玄学方法,而开一代新风。

佛教传入中国后,有些佛教名词概念很难翻译,因此采用了音译的方法,如般若”“涅槃等等,但音译的名词概念如不加以解释很难懂,于是在佛经后面常常有音义音训之类为之解释。其时并有僧人提出某些翻译的原则,如隋彦琮建八备之说,齐大亮立五不翻之义。这些有关翻译方法和原则的资源如加以利用,或亦对中国之解释" 理论有重要意义。

自魏晋以来,我国古代有类书之编纂。《辞海》说:类书,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按照一定的方法编排,便于寻检、证引的一种工具书。《太平御览》的天部元气”“太初”“太极等条,没有对作专门解释,但对元气引用了二十几种古书作了说明。《渊鉴类涵》的天部,引用了几十种古书对的解释,而对太初等未列条目。对不同类书的编纂原则和方法加以分析研究以及从中探索对名词概念的选取和解释,能否对中国的解释理论的建立有一定意义?

西方解释学的发展往往是和当时西方流行的其他哲学理论结合在一起的,中国历史上对经典的解释当然和西方解释学发展的情况完全不同。不过,在中国历史上,不同时代对经典的解释往往也是和当时的哲学思潮联系在一起的。

今天,我们应在传承前辈学者成果的基础上,主动借鉴西方解释学,以便我们对今后中国哲学的发展提供某些可以利用的资源。最后,我必须再说一下,我的这一想法可能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如果是这样,那至少可以起一个作用,这就是我们不必再花时间从这个方面费力气了。

(摘编自汤一介《能否创建中国的解释学?》,《学人》第13期,19983月)

材料二:

我在《能否创建中国的解释学?》一文最后说:我的这一想法可能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如果是这样,那至少可以起一个作用,这就是我们不必再花时间从这个方面费力气了。现在我想,我这个说法也许太消极了。为此,我打算再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

在中国先秦时期,已有数种对古代经典注释的书,这里我们先取三种不同的注释方式作一分析。

第一种我们把它称为历史事件的解释,如《左传》对《春秋》的解释,当然还有《公羊传》与《谷梁传》,这两种对《春秋》的解释与《左传》不同,这里暂不讨论。据杨伯峻推算《左传》成书的时间,我们可以说《左传》是目前知道的最早一部对经典进行解释的书。《春秋》隐公元年记载: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左传》对这句话有很长一段叙述注释。《左传》的叙述单独也可以成为完整历史事件的叙述,但它确确实实又是对《春秋》经文的注释。像《左传》这种对《春秋》的解释,对中国各种史书都有影响。

《易经》本来是古代作为占卜用的经典,虽然我们可以从它的卦名、卦画、卦序的排列以及卦辞、爻辞等等中分析出某些极有价值的哲理,但我们大概还不能说它已是一较为完备的哲学体系。《系辞》把《易经》看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对它作了整体性的哲学解释。这种对古代经典作整体性的哲学解释,对后世有颇大影响,如王弼的《老子旨略》是对《老子》所作的系统的整体性解释,《周易略例》则是对《周易》所作的系统的整体性解释。如此等等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不少。

如果说《左传》对《春秋》是一种叙述事件型的解释,《系辞》对《易经》是一种整体性哲学的解释,那么《韩非子》对《老子》的解释则主要是一种社会政治运作型的解释。在《韩非子》的《解老》和《喻老》中,我们大体可以看到,其主要部分是为其法、术、势的法家思想作论证的。在《韩非子》的《解老》中大都是用法家的社会政治观点来解释《老子》。《喻老》则是更为鲜明地对《老子》作社会政治运作型的解释,篇中大都是用历史故事说明统治者的成败、国家兴衰之故等等来解释《老子》。

如果我们再从先秦典籍中找其他有关解释问题的方法,也许还可以找到若干不同的解释形式,但我认为上述三种可能对后世影响最大。

最后,我必须再次作点说明,本文只是想对中国历史上对经典的注释作一粗浅的梳理,以掲示解释问题对当下中国文化、哲学、宗教、文学等等诸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种梳理的工作对建立中国解释学或有若干意义,或无甚意义,有俟贤者之批评了。

(摘编自汤一介《再论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0001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的解释学大致发端于对《圣经》的解释,但起初并不是一门独立学科,直到一百多年前才成为重要理论。
B.有些佛教名词概念难寻汉文对应词汇,便采用音译法翻译,并常常在佛经后面附上注释类文字以帮助理解。
C.东西方解释学发展情况尽管完全不同,但都与当时流行的哲学思潮密不可分,且各自形成了一套理论体系。
D.《韩非子》以“法”“术”“势”等法家思想解释《老子》之“道”,这是中国传统注释经典的一种重要方式。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章句”之法注释经典过于繁杂,研究意义不大,而对魏晋“得意忘言”注释经典的玄学之法评价较高。
B.不同“类书”编纂方式有所不同,概念选取也有差异,故对“类书”的研究可能会给中国解释学的创建带来困扰。
C.《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均为对《春秋》的解释,《左传》的成书年代更早一些,其叙述注释也更为精准。
D.《系辞》对《易经》的解释,《老子旨略》对《老子》的解释,丰富了经典的内涵,使之成为完备的哲学体系。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中国具有“解释经典的历史传统”观点的一项是(     
A.孔子以《诗》《书》《礼》《乐》等经典教导学生,并说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B.《毛诗序》对《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句注曰:“关关,和声也。雎鸠,王雎也,鸟挚而有别。水中可居者曰洲。”
C.《三国志》有裴松之注,其注博引典籍,广增异闻,丰富了后世对三国历史的认识。
D.中唐文人唱和频繁,白居易与刘禹锡牵头的诗人群体唱和活动跨度长达十九年之久。
4.写议论文既要“为时而著”,有现实针对性;又要做到“目中有人”,有“对象意识”。请结合材料二对此作简要说明。
5.材料一、材料二呈现了汤一介先生对创建“中国解释学”的探索过程,请结合材料对此作简要分析。
2023-08-25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10月双周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小说,在叙事上采用了曲折复义的表达方式,明确说小说故事是假语存(贾雨村)、真事隐(甄士隐),在真假、有无、虚实之间,《红楼梦》中有大量的艺术空白点,也就是“不写之写”。

“不写之写”应该主要从美学修辞学上来理解,而不是从索隐或随意联想的角度来理解。遗憾的是,“不写之写”大多数情况被属于历史学范畴的考证或非文学立场的索隐派所笼罩。一部艺术作品,所能写到的东西相对于无始无终、波澜壮阔的生活来讲总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不写之写”在“写”和“不写”之间有一个辩证关系。对于作家来说,“写”什么是值得反复思量和推敲的,“写”是主要的,是呈现给广大读者和观众的,是他们能够直接感知和认知的,是直接诉诸读者直觉经验的。至于“不写”,则属于并不完全由作家掌控的部分,由“写”唤起人们对“不写”感知、认知,这对作家来说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技能,对阅读来说不是轻易能获得的效果。

那么作家和作品中的“不写之写”究竟该怎么理解?作家的“不写之写”,应该是服务于其艺术目的的或者一定的艺术目的的。作家通过作品写出来的东西,虽然是局部的,但可以意识到它的整体,这才是“不写之写”。换言之,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而并不是所有的空白、笔触不到的都叫“不写之写”,不是在阅读过程中随意生发、随意联想到的内容都是“不写之写”。

从《红楼梦》的文本举例,如第三十五回宝玉与薛宝钗丫鬟莺儿的对话。莺儿笑道:“你还不知道,我们姑娘有几样世上的人没有的好处呢,模样儿还在次。”宝玉见莺儿娇憨婉转,语笑如痴,早不胜其情了,那更提起宝钗来!便问道:“好处在哪里?好姐姐,细细告诉我听。”莺儿笑道:“我告诉你,你可不许又告诉她去。”宝玉笑道:“这个自然的。”正说着,只听外头说道:“怎么这样静悄悄的!”二人回头看时,不是别人,正是宝钗来了。既然这个秘密是莺儿不能告诉宝钗的,此时在莺儿和宝玉对话时当事人宝钗闯了进来,莺儿当然不能当着宝钗的面给宝玉说了,况且是秘密呢。薛宝钗究竟有什么别人都没有的好处,读者也就无法知道了。这个“不写之写”,是永无直接答案的。不是宝玉以后没有机会再向莺儿求证求解,而是作者“不写”了。

“不写”使文本具有了开放性,使我们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来丰富和确认,在阅读理解中让薛宝钗的性格丰富起来。而《红楼梦》的叙述又是具有文本的自足性、自洽性的,作家“写”了很多,“写”又限定了我们的理解和联想。薛宝钗有世上人少有的好处,作家为了让你关注、揣摩他的艺术描写,从设置悬念和激发阅读动力与兴趣来说,也是不会轻易直接告诉你的。急于求解问题的答案有,也没有,莺儿接下来要说的成为了文本的“空白点”,这就是“不写之写”的妙处。

这样的“不写之写”,构成了文本理解的不确定性,但具有理解的合理性。因为这些不写之写,是读者可以根据上下文,根据对人物一贯的性格、行为逻辑、情感取向推测到的,但又不能完全说明白,不能完全“意于言表”,从而使艺术具有含蓄隽永、味之无穷的韵致和品格。

(摘编自孙伟科《〈红楼梦〉中的“不写之写”》)

材料二:

空白是中国画构图中处理黑白关系的主要手段。在《红楼梦》的画家笔法中,空白是被经常运用的一种。曹雪芹曾通过薛宝钗之口表达了他对绘画创作的见解。但作为一个精通绘画的作家,曹雪芹“自觉引进绘画技法”来进行《红楼梦》的创作,从而使其“不仅绘景、状物在妙合画理,而且写人、叙事也往往默运画学神髓,融入丹青技法”。他在作品中就特别注意这种空白手法的运用,不时在《红楼梦》中留有空白。

《红楼梦》中制造空白的手法,除了语言、情节的省略及“不写之写”等以外,还利用“矛盾”制造空白,创造出朦胧、模糊的艺术意境,从而增强了小说的空灵之美。例如:宝玉酒醉后要撵李奶妈,但被袭人劝住了,并没有撵,而李奶妈却说宝玉撵了茜雪。这看起来相矛盾,但实际是另起了头绪,是将茜雪“出去”的一段情节通过“矛盾”制造了空白,使读者可任意驰骋自己的想象去推想这其中的缘由。张爱玲就认为茜雪是“负气走的”,对此,倒是脂砚斋颇能理解作者的原意,他说:“照应前文,又用一‘撵’字,屈杀宝玉。然在李媪心中口中毕肖。”可见,作者笔法真是高妙,既塑造了茜雪形象,又刻画了李奶妈形象,可谓“一石二鸟”。

这正是空白的妙处。因为像这样的情节若实写了,不但容易使笔墨轻重不均,冲淡主调色彩,而且还使情节受到了限制,显得死板不活。而这里运用以虚写实、计白当黑的空白艺术手法,则使有限的画面中生出无限烟波,创造了烟云模糊的意境,增强了小说的空灵之美。若通部中万万件细微之事俱备,《石头记》真亦太觉死板矣。

(摘编自曹金钟《“矛盾”与<红楼梦>中意境的创造手法》)

材料三:

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叫“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回   人民文学出版社)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中,曹雪芹运用“不写之写”艺术手法创设了大量的艺术空白点,借以体现作品真假相依、有无相生、虚实相合的故事特点。
B.红学研究的考证派和索隐派在对“不写之写”进行探究时,尽管忽视了“不写之写”的美学意蕴,却大大提高了《红楼梦》的历史价值。
C.小说创作中制造空白并非一般意义上的随意而为,而是对已有内容的适度限制和对未写内容的有意设置,具有更加含蓄隽永的审美意趣。
D.“写”和“不写”影响着作品质量:“写”得越少,文本的开放性就越强,读者联想空间就越大;情节交代得越实,作品就越死板僵化。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就“写”与“不写之写”而言,“写”是主要的,“不写之写”则是建立在“写”的基础之上的,二者有机统一,相得益彰。
B.《红楼梦》通过设置前后不一致或不合常理的情节来制造矛盾,以此形成空白,引发读者探求真相,推想缘由,深入体味。
C.“不写之写”构成文本理解的不确定性,对这种不确定性的合理解读,不是作者所能影响的,主要取决于读者的理解能力。
D.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如果不能对作品的留白、空白、不写之写做出合理的联想、填补,便有可能误解、曲解作品的应有之义。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不写之写”、“空白”艺术手法的一项是(     
A.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B.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C.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已不堪忧。
D.作画实中求虚,黑中留白,如一灿之光,通室皆明。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5.材料三是《红楼梦》中写众人笑态的经典场面,宝钗、李纨也在现场,但这二人的神态“缺席”,请从人物性格的角度分析这一段的“不写之写”。
2023-08-24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