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处分兄意                                      吾与子之所共
B.可广问讯                                      臣从其计,大王亦赦臣。
C.君翻作《琵琶行》                         吾击破沛公军
D.恐见欺于王而负与赵            能得樊将军首
2018-07-0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窦参,字时中,刑部尚书诞四世孙。学律令,为人矜严悻直,果于断。以累为万年尉。同舍当夕直者,闻亲疾惶遽,参为代之。会失囚,京兆按直簿劾其人,参曰:“彼以不及谒而往,参当坐。”乃贬江夏尉,人皆义之。迁奉先尉。曹芬兄弟隶北军,醉暴其妹,父救不止,恚赴井死。参当兄弟重辟,众请俟免丧,参曰:“父繇子死,若以丧延,是杀父不坐。”皆榜杀之,一县畏伏。

进大理司直,按江淮狱扬州,节度使陈少游偃蹇不郊迎,遣军吏致问,参厉辞谯让,少游惭,往谒参,参不顾即去。婺州刺史邓珽盗赃八千缗,宰相右珽,欲免输其财,诏百官集尚书省议,多希意为助,参独持法,卒输入之。迁监察御史。湖南判官马彝发部令赃千万,令之子因权幸诬奏彝,参往按,直其侵蔑。彝后佐曹王皋,以干直闻者也。

入为御史中丞,举劾无所回忌。德宗数召见,语天下事,或决大议,帝器之。然多与宰相驳异,数为排却,卒无以伤。

进兼户部侍郎。民家生豕二首四足,有司欲以闻,参曰:“此乃豕祸。”屏不奏。神策将军孟华战有功,或诬以反,龙武将军李建玉陷吐蕃自拔归,部曲告与虏通,皆论死。参悉治出之,人始属望。

窦申其族子也为给事中参亲爱初陆贽与参不平吴通玄兄弟皆在翰林与贽轩轾不申舅李则之与通微等善遂共谮贽。帝得其奸,逐申为道州司马。不浃日,贬参郴州别驾。

宣武刘士宁饷参绢五千,湖南观察使李巽故与参隙,以状闻,又中人为之验左,帝大怒,以为外交戎臣,欲杀参。贽虽怨,然亦以杀之太重,乃贬驩州司马,没入赀产奴婢。时宦侍谤沮不已,参竞赐死于邕州,年六十。

(《新唐书·窦参传列传七十》)

注释:①浃曰:古代以干支纪日,称自甲至癸一周十日为“浃日”。

1.下列对文中加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窦申/其族子也/为给事中/参亲爱/初/陆贽与参不平/吴通玄兄弟皆在翰林/与贽轩轾不得申舅/李则之与通微等善/遂共谮贽/
B.窦申/其族子也/为给事中/参亲爱/初陆贽与参不平/吴通玄兄弟皆在翰林/与贽轩轾不得/申舅李则之与通微等善/遂共谮贽/
C.窦申/其族子也/为给事中/参亲爱/初/陆贽与参不平/吴通玄兄弟皆在翰林/与贽轩轾不得/申舅李则之与通微等善/遂共谮贽/
D.窦申/其族子也/为给事中/参亲爱/初陆贽与参不平/吴通玄兄弟皆在翰林/与贽轩轾不得申舅/李则之与通微等善/遂共谮贽/
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荫,庇荫,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代有官爵或功勋而得到封赏;成语有“封妻荫子”。
B.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泛指各级官吏。《出师表》中有“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C.吐蕃,中国古代民族,在今青藏高原,唐时曾建立政权,松赞干布是其杰出领袖。
D.中人,即宦官,宫廷内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的官员,由被阉割的男子充任,又称太监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窦参尊重法律,不徇私情。在曹芬父亲投井一案中,窦参依法判处兄弟俩死罪,众官求情让兄弟俩服丧期满再行刑,窦参没有答应,还是如期行刑。
B.窦参不阿权贵,依法办事。百官在尚书省议论婺州刺史邓珽贪赃一事,参议者大多迎合宰相意图帮邓珽说话,窦参独自持法办事,最终没收了赃款。
C.窦参恪尽职守,断案英明。湖南判官马彝揭发本部县令贪赃,县令之子向权贵幸臣诬告马彝,身为监察御史的窦参前往审讯,辨明马彝受到的诬陷。
D.窦参深受器重,遭人排挤。任御史中丞时,德宗多次召见他,与他谈论天下事,或者裁决议定大事;然而他与宰相持不同的意见,多次被排挤压抑。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失囚,京兆按直簿劾其人,参曰:“彼以不及谒而往,参当坐。”
(2)遣军吏致问,参厉辞谯让,少游惭,往谒参,参不顾即去。
2018-07-0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河南省周口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亲朋无一                 字:文字
B.岁暮阴阳催短          景:景色
C.雕栏玉应犹在          砌:台阶
D.我欲之梦吴越          因:因为
2018-04-22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语文试题(I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合纵是指战国时期六国反秦的联盟。 连横是指战国时期秦国与某些国家联合以抗衡别国的联盟。
B.六经:指儒家的六种经典,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论语》。六艺: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舞、乐、射、御、书、数。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大约三千年的历史,全书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构成。司马迁写作《史记》的目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前四史”是指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后汉书》、范晔的《汉书》和陈寿的《三国志》,它们是我国正史的名著。
D.召公,名奭,与周同姓,为周朝燕国始祖。食邑在召,武王时封于北燕。张良,字子房,魏国贵族后裔。刘邦最重要的谋士,以功封酂侯。贾谊,东汉洛阳人,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世称贾生。其辞赋以《吊屈原赋》、《服鸟赋》最为著名。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列各组句子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译文】子路说:“君子尚可勇敢吗?”孔子答道:“君子以义作为最高尚的品德,君子有勇无义就会作乱,小人有勇无义就会偷盗。”
B.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信,无以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懂得天命,就不能做君子;不知道礼仪,就不能立身处世;不善于分辨别人的话语,就不能真正了解他。”
C.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译文】子张说:“实行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道而不忠实坚定,(这样的人)怎么能说有,又怎么说他没有?”
D.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译文】孔子很失望地说:“人是不能与飞禽走兽合群共处的,如果不同世上的人群打交道还与谁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与你们一道来从事改革了。”
2018-03-1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道听而涂,德之弃也                                   说:传播。
B.君子不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                  施:同“弛”,怠慢、疏远。
C.士见危命,见得思义                                   致:导致。
D.君子而不费,劳而不怨                                惠:使……受惠。
2018-03-12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是
例:契丹与吾为兄弟
A.忧劳可以B.李牧连
C.莫如西D.汝之纯明宜其家
2018-03-12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原来、本来
B.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               与:赞成
C.始祸焉                              速:加速
D.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            许:表示约略、估计
2018-03-12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B.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C.可谓智力孤危D.成家而致汝
2018-03-12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下列各句中“使”字意义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B.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C.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D.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2018-03-07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临夏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