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1 . 应用填空。
(1)“四书”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五经”指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诗经》通称为 ____________。分为_____________ 三部分。
(4)四史指二十四史的前四史,即 _______________的总称。
2021-03-23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知识竞赛初赛语文试题(课内名句默写)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2 . 应用填空
(1)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______________
(2)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______________
(3)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_______________
(4)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_______________
2021-03-2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知识竞赛初赛语文试题(课内名句默写)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3 . (1)司马光主编了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_____________,它与__________一起被誉为_____________
(2)柳宗元世称____________,著有_______________
(3)孟子中心思想是_________
(4)中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______________
2021-03-23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知识竞赛初赛语文试题(课内名句默写)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4 . (1)中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_________________
(4)白居易主张_______________
2021-03-23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知识竞赛初赛语文试题(课内名句默写)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5 . 填空。
(1)初唐四杰:__________的合称。
(2)唐宋时期的文学革新运动,其内容主要是 ________________
(3)苏门四学士:__________________
(4)编年体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
2021-03-23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知识竞赛初赛语文试题(课内名句默写)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某种程度上,粉丝处于“信息同温层”,深陷“信息茧房”。久而久之就会形成错误的认知和行动:只有偶像的好是真的,无法接受外界对于偶像的任何“差评”;若有“差评”一定是别有用心的攻讦,必须群起而攻之。作为一个“群体”,饭圈(粉丝群体)的理性指数不容乐观,此次肖战粉丝引发的风波,则是他们极端的一面。但肖战粉丝的疯狂举动为偶像带来了什么?在圈地自萌、自娱自乐的时候,“虐粉”可以“提纯”,偶像适当“被黑”反倒能激发粉丝的保护欲;可一旦粉丝逾越边界,也可能会导致负面效果。因为对于一个流量明星来说,粉丝固然是基本盘,但决定流量生命力的,是我等路人。粉丝的疯狂越是缺乏边界,偶像的路人感败光,偶像的下场越有可能“凉凉”。一旦偶像在粉丝的助推下成为“全民公敌”,那么毁掉的不仅是别人热爱的东西,也可能亲手毁掉至爱的偶像。

(选自《肖战粉丝引风波:粉圈文化不能走火入魔》)

材料二:

偶像通过自身的特性吸引受众,加之“粉丝行为,偶像负责”的实践总结,似乎在偶像和粉丝之间构成了一种双向的权利义务关系,艺人和粉丝互为权利义务客体。于是衍生出了“粉随正主”这一种偏向负面的观念。但粉随正主的判断是不成立的,艺人和粉丝作为独立个体,并不因彼此之间单向的情感联系而对彼此的性质产生实质影响。将“粉丝”和“饭圈”等同起来,同样存在逻辑瑕疵。粉丝是一个相当广义的概念,而饭圈则是粉丝的一种活动形态。粉丝文化的主要表征是个体借由所喜爱的客体进行自我表达,而饭圈则更倾向于一种功能性的存在。粉丝文化就像公园里的英语角,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谈论各自的话题,散去之后另可与他人组合再就新的话题展开交谈。饭圈则是典型的福柯式场景,封闭且充满规训,是权力自我彰显的场域,蕴藏着走向排除异己的必然趋势。

(选自《当流动的粉丝遭遇封闭的饭圈》)

材料三:

此前,有媒体报道肖战的“私生饭”冒用他的个人信息帮他更改了航班,如果是真的,这已经是比较严重的侵权行为。艺人们真要维权,就要坚决地对这样的“越界”行为说不,最好的办法就是报警。人们希望粉丝和明星之间,能够有更理性的关系,这是美好的期望,而现实则是“私生饭”越来越猖獗。把这些越界问题诉诸法律,艺人需要勇气,他们倒不是怕这些“私生饭”,而是担心如果自己态度太坚决,会伤了粉丝的心,也会影响自己的收益。他们有时候会许诺给粉丝一种“我们可以更近一点,直到心连心”的虚假希望。如果要捍卫自己的隐私和个人生活,他们自己必须先画出那个边界。

(选自《社交媒体时代,明星与粉丝的边界如何掌握?》)

材料四:

对于年轻人来说,“粉”什么、怎么“粉”就成为关键。据媒体报道,2018年微博上的娱乐明星粉丝年度累计总人次达到167亿。面对如此庞大的文化消费群体,迫切需要积极向上的引导。需要看到,不少人对粉丝群体还有着相对负面的印象,将其等同于“缺乏理性”。在线下,也有少数粉丝因对明星的狂热爱好而做出不良行为,如漠视隐私、扰乱秩序等。这提示我们,对社会来说,要提高包容度,接纳和规范粉丝文化的发展,引导年轻人去追积极阳光、富有内涵的“星”。给粉丝文化以正面引导,需要在深入了解这一群体的基础上,放大其积极的一面。有人指出,相较以往,今天的粉丝群体是一种“参与式”“陪伴式”的追星。对这一热情加以正面引导,有利于鼓舞年轻人通过对标偶像,增添“变成更好的自己”的动力。同时,“让‘爱豆’和我们一起变得更美好”,粉丝们的心声,也要求明星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真正成为年轻人在各方面的“偶像”。

(选自《粉丝文化,怎么“粉”是个关键》)


【注】①虐粉:是指一些明星通过各种途径表现自己比较弱势的样子的时候会让粉丝产生心疼情绪。②私生饭:追逐、打扰艺人私生活的粉丝,是粉丝中最极端的一群。③爱豆:粉丝对偶像的称呼。
1.对材料一画线句子所产生的危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久而久之就会形成错误的认知和行动,无法接受外界的任何“差评”;极端地认为 “差评”一定是别人对自己一方的攻讦,必须群起而攻之。
B.形成一个非理性的粉线群体,常常逾越自己与偶像的边界,决定了偶像的流量生命,常常可能给偶像带来负面的负面影响。
C.借由所喜爱的客体进行自我表达,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谈论各自的话题,散去之后也可另与其他人组合再就新的话题展开交谈。
D.形成粉丝的一种活动形式,变成一种更倾向于功能性的存在,封闭又充满规训,彰显权力自我,蕴藏着走向排除异己的必然趋势。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肖战粉丝的疯狂举动,逾越了粉丝与偶像的边界,使得肖战成了“全民公敌”,不仅毁掉了别人热爱的东西,也可能亲手毁掉至爱的偶像。
B.将“粉丝”和“饭圈”等同起来,衍生出了娱乐圈“粉随正主”这一种偏向负面的观念,在偶像和粉丝之间构成了一种双向的权利义务关系,艺人和粉丝互为权利义务客体。
C.面对粉丝缺乏边界的侵权行为,明星偶像要有勇气捍卫自己的隐私和个人生活,要态度坚决地画出一个边界。
D.相较以往,今天的粉丝群体是一种“参与式”“陪伴式”的追星,我们需要了解这一群体,加以积极向上的引导,而不是只有相对负面的印象。
3.根据上述材料,从另外两个角度概括如何营造健康的“粉丝文化”。
(1)社会角度:提高包容度,接纳规范粉丝文化,引导追星
(2)偶像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粉丝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三奶奶的小木船

吴建

三奶奶推着坐在轮椅上的木头在遛弯儿:“木头,咱们这辈子还能去南海看看不?”木头知道奶奶“去南海看看”的意思,就拍了一下自己的腿,叹了一口气:“唉!都是我,拖累你了!”三奶奶的眼圈有些发红,苦笑了一下:“算了吧,咱都老了,走不动了,听说去南海先坐飞机再坐轮船,千里遥远的,这辈子想想就算去了。”

三奶奶和木头两个人一块儿过,大门上挂着“烈属”的红牌牌。这个红牌牌让三奶奶脸上荣光了一生,也心痛了一生。

没过几天,三奶奶问木头:“木头,快告诉我,咱们薛河的水是不是流向西湖的?”

“是呀。”

“西湖水是不是流向东海呢?”

“对呀。”木头弄不明白三奶奶问这些做什么。

三奶奶又说:“那东海的水一定是通南海的,对不?”

木头愣了一下,说:“是呀,还别说你知道的真不少呢。”

听木头说是,三奶奶昏花的老眼瞬间亮了。

过了些日子,三奶奶又对木头说:“木头,咱们找人做一只小木船吧?”

木头不明白地看着三奶奶:“你做小木船干啥?不当吃又不当喝的。”

“我看见有人把河灯放在小木船上,河灯就不会下沉,顺着河水往下漂,听说能漂很远很远,挺好玩的。”

木头心里想,你都多大年纪了,还放河灯?怪不得有人说老人是“老顽童”“老小孩”,看来这话说得一点也不假。

几天后,三奶奶拿回家一只小木船,像拿个宝贝一样欣喜地反和正地看。

夏季的一天,山洪暴发,薛河涨水了。三奶奶踮着小脚推着坐在轮椅上的木头急急地出了门:“快,木头,咱们走。”三奶奶把小木船放在轮椅后面,她自己背着一个布包,“木头,走,咱们下河去。”三奶奶推着木头到了河边。

河水暴涨,黄龙一样滚滚向西。三奶奶把那个布包层层打开,里面是一双发了黄的老布鞋,就是那种手工的,千缝百纳能踢死牛的老布鞋。木头一惊,突然明白了三奶奶要做什么了。

三奶奶小心翼翼地把老布鞋放入小木船里,再用绳子固定好,然后把小木船缓缓地推进了河里,那只载着老布鞋的小木船就顺着浪涛向下漂去。三奶奶看着越漂越远的小木船,松了一口气:“好了,这下老三就能穿上我做的鞋了。”

那只小木船越漂越远,三奶奶的心也好像跟着小木船漂走了:“老三啊……六十七年了呀,我一直想给你送这双老布鞋·去南海太远了。再说,木头这个样子,一会儿也不能离人,我没办法呀………晚上我只要一合眼,就看到你光着脚丫子在大海里……我和木头也没有多少日子了,就要去见你了……”原来,三奶奶心里一直藏着一个故事,三奶奶的故事只有木头知道。

六十七年前,三奶奶过门才三天,三爷的部队就接到了攻打海南岛的命令。三爷脱掉脚上结婚时的新布鞋,穿上那双露着脚趾头的烂布鞋就要走。那双新布鞋是结婚时借对门二蛋的。三奶奶一把拉住了三爷:“急啥呀?”三奶奶也顾不上脸面了,央求婆婆去东家借鞋布,西家借鞋底,点灯熬油整宿没睡觉,也只赶出来一只,另一只才刚起头儿,三爷就穿着那双露着脚趾头的旧布鞋跟着部队走了。三爷走时对三奶奶说:“媳妇,慢慢做,等我打完海南岛回来再穿也不晚。”谁知三爷这一去就没能回来。

后来,三爷的连长回来了,他们是同乡。连长是拄着一双拐杖回来的。连长握着三奶奶的手说:“他是个英雄,没有他就没有敢死队!”连长说着从一个小箱子里拿出一只老布鞋,那是一只露着脚趾头的褪了色的旧布鞋。连长双手托着,像托着一枚军功章,给三奶奶……原来,三爷带着敢死队强渡琼州海峡时英勇牺牲了。连长只抢回了三爷的一只漂在海水中的鞋子。三爷的声音一直在连长的心头炸响:“如果我光荣了,请你照顾好我的女人!”

连长留下来了。木头就是那个连长。

望着越来越远的小木船,木头忽然缓缓地抬起右手,向小木船和那双老布鞋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选自《海燕》2019年第3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题目中将老人和小木船放在一起,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暗示小木船具有某种特殊意义。
B.三奶奶要照顾木头不得不放弃了亲自去南海的夙愿,而漂流小木船这个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遗憾。
C.那只露脚趾的旧布鞋是三爷留给三奶奶的唯一物件,它寄托了三爷对三奶奶的绵绵深情。
D.小说主要通过对话塑造人物形象,展开情节,语言简洁明白、朴实纯净,彰显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2.透过三爷这一着墨不多的人物形象,你能感受到哪些可贵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有人评价这篇小说“虽怀忧伤,却不悲伤”,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8 . 请写出下列成语主人公。
例:四面楚歌 项羽
(1)负荆请罪___________     (2)投笔从戎_________     (3)鞠躬尽瘁___________
(4)闻鸡起舞__________       (5)凿壁借光__________   (6)江郎才尽___________
(7)乐不思蜀__________       (8)图穷匕见__________
2020-10-23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兴华市楚水实验学校高一语文词语识记竞赛试题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
9 . 翻译句子。
(1)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 《原毁》
(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游褒禅山记》
(3)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后赤壁赋》
(4)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2021-03-22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兴市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基础知识竞赛语文试题
2015高二下·江苏南通·竞赛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部定初中国文课程标准“目标”里有“养成欣赏文艺之兴趣”一项,略读教材里有“有注释之诗歌选本”一项。高中国文课程标准“目标”里又有“培养学生欣赏中国文学名著之能力”一项,关于略读教材也有“选读整部或选本之名著”的话。欣赏文艺,欣赏中国文学名著,都不能忽略读诗。读诗家专集不如读歌选本,读选本虽只能“尝鼎一脔”,却能将各家各派鸟瞰一番;这在中学生是最适宜的,也最需要的。有特殊选本,有一般的选本。按着特殊的作派选的是前者,按着一般的品味选的是后者。中学生不用说该读后者。《唐诗三百首》正是一般的选本。这部诗选很著名,流行最广,从前是家弦户诵的书,现在也还是相当普遍的书。但这部选本并不成为古典;它跟《古文观止》一样,只是当年的童蒙书,等于现在的小学用书。不过在现在的教育制度下,这部书给高中学生读才合适。无论它从前的地位如何,现在它却是高中学生最合适的一部诗歌选本。唐代是诗的时代,许多大诗家都在这时代出现,各种诗体也都在这时代发展。这部书选在清代中叶,入选的差不多都是经过一千多年淘汰的名作,差不多都是历代公认的好诗。虽然以明白易解为主,并限定诗篇的数目,规模不免狭窄些,却因此成为地道的一般的选本,高中学生读这部书,靠着注释的帮忙,可以吟味欣赏,收到陶冶性情的益处。

选自朱自清《〈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

1.朱自清为什么说“读诗家专集不如读歌选本”?
2.请简要概括文段中《唐诗三百首》和《古文观止》的共同特点。
3.从这段文字看,作者对《唐诗三百首》有哪些评价?
2021-03-27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全科竞赛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