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学校《红楼梦》研究兴趣小组举办红楼人物品读会,请你根据本试卷第二大题的三则材料谈谈你对王熙凤这一形象艺术魅力的理解。
2023-09-16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2 . 判断题
(1)贾雨村考中进士,升为知府,来找甄士隐。甄士隐却早已不知去向。不久,贾雨村因恃才侮上,被参劾革职。他游览天下胜迹,后到林如海家给他女儿林黛玉当老师。这层关系成为贾雨村日后进身的门路,得到林如海内兄贾政帮忙,后得任金陵应天府一职。(      )
(2)贾府姐妹中,迎春的父亲是贾政,探春的父亲是贾赦,惜春的父亲是贾敬。(       )
(3)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谈及宝玉时说他将来必是色鬼无疑。对此,贾雨村也深表赞同。(      )
2023-09-16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3 . 填空题。

(1)甄士隐住在_________旁。元宵之夜,他的女儿_________被拐走,不久又遭遇失火,甄士隐便去投奔岳父。一日,甄士隐听到了《_________》,顿悟人生,遂与道人一起飘然而去。

(2)“通灵宝玉”上刻的铭文是_________,宝钗项圈上的铭文是_________

(3)佳木茏葱,奇花闪灼,一带清流,泻于石隙之中;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一客题名“泻玉”,宝玉题名为“_________”,并对联,上联是“绕堤柳借三篙翠”,下联是_________

2023-09-16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当我们面对一部文学作品时,首先接触到的是文字。文字是语言的符号。语言作为构成文学作品的一个层面,不能仅仅理解为一种单纯的媒介和工具。在文学作品中,语言的选择、运用和创造,表明了作家的一种独特的思维模式和对事物的一种独特的评价。

文学语言与普通语言有什么不同呢?我们仅就其指向性的特点来讨论一下。

文学的本质特征是审美。因此,文学的真不属于自然的真。文学从本来的意义上并不是对一件真实事件或一个真实人物的真实叙述,它是作家创作出来的作用于人的知觉、情感和想象的人类经验。“这种创造物从科学的立场和从生活实践的立场上看,完全是一种幻觉。这种创造出来的幻象可以令人联想到真实的事件和真实的地方,就像历史性小说或是描写某一地区风貌的小说可以令人回忆起往事一样。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创造出来的幻象却是一种不受真实事件、地区、行为和人物的约束的自由创造物。”(苏珊·朗格《艺术问题》)这样,普通生活中的客观世界和文学作品中的艺术世界是不同的。艺术世界尽管最终来源于客观世界,但又完全不同于客观世界。艺术世界作为一种幻象,它的逻辑另是一样。在艺术世界中说得通的东西,在客观世界未必说得通。反之,在客观世界说得通的东西,在艺术世界未必是合乎逻辑的。在这两个世界的叉道上,文学语言与普通语言也就分道扬镳了。普通语言是“外指性”的,而文学语言是“内指性”的。普通语言指向语言符号以外的现实环境,因此它必须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必须经得起客观生活的检验,必须遵守各种形式逻辑的原则。譬如,如果你的一个朋友见面时问你:“你现在住哪?”你必须回答说:“我住在北京西长安街甲40号”之类,你不能回答说:“我住在天堂”或“我住在地狱”。文学语言则是具有“内指性”的语言,它指向作品本身的世界,它不必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而只须与作品艺术世界相衔接就可以了。例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里的花和鸟,不是指自然界中的花和鸟,自然界中的花不会“溅泪”,鸟也不会“惊心”,这里的花和鸟属于杜甫的诗的世界,它在这诗的世界中合乎情感逻辑就可以了,不必经过动物学家去检验。杜甫的名句“月是故乡明”,明显地违反客观真实,但因为它不是“外指性”的,而是“内指性”的,因此在诗的世界里它不但说得通,而且深刻地表现了思念故乡的真实感情。

概而言之,文学语言的“内指性”特征,只要求它符合作品的艺术世界的诗意逻辑,而不必经过客观生活的验证。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是“自主符号”,是有一定道理的。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文学的真不属于自然的真,是作家的一种独特的思维模式的真实表现。
B.文学作品从科学的立场和从生活实践的立场来看,那完全是一种幻觉。
C.文学作品创造的幻象不受真实事件、地区、行为和人物的约束,又可以令人联想到真实的事件和真实的地方,有的还可以令人回忆起往事。
D.自然的真实在文学的真实里不合乎逻辑。
2.下列对“外指性”“内指性”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原文观点一致的一项是(       
A.“外指性”语言必须遵守现实环境中的各种形式逻辑的原则。
B.“外指性”语言强调语言的单纯媒介和工具作用,因为艺术世界来源于客观世界。
C.“内指性”的文学语言只表现文学作品的艺术世界,不表现客观世界。
D.“内指性”的文学语言,无须经得起客观生活的检验。它在艺术世界里未必合乎逻辑。
3.下列理解和推断,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A.“家住天堂”或“家住地狱”的表述是作家创造出来的作用于人的知觉、情感和想象的人类经验。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花”和“鸟”是诗人的自我代入,“花”和“鸟”把客观世界和艺术世界相衔接了。
C.“月是故乡明”表述的是诗人对事物的一种独特的评价。它不是指向实际的外部世界的。
D.文学语言是“自主符号”,作家运用它时,只要能符合文学作品自身的情感逻辑即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列文学常识,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屈原列传》       《史记》       西汉       司马迁       编年体通史
B.《五代史伶官传序》       《新五代史》       北宋       欧阳修       二十四史之一
C.《复活》       米考伯       俄国       列夫·托尔斯泰       批判现实主义
D.《五石之瓠》       《庄子》       道家       战国       致知在格物
2023-03-05更新 | 20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6 .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这句判词的“膏粱”指的是(     
A.膏药和高粱B.肥肉和精米
C.肥肉和精米,偏指富贵子弟D.膏药和高粱,指身体不好的人
2023-01-19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一中2021-2022学年初高中衔接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芦苇花的精魂》,完成下面小题。

芦苇花的精魂

付秀宏

①芦苇花随风飘逸,那一片片的风景摇曳在家乡的冬春季节。轻柔的芦苇花,温煦中有些苍凉,像一轴一轴的黄云在斑驳的绿海中涂抹,又像一盏又一盏古战场的旌旗。芦苇花不似苇海里枝叶那般喧闹,只是在微凉的感觉中,送一丝丝润滑过来。也许那种润泽的梦,那种柔情的恬,都活在那里。

②我站在芦苇荡旁边,眼看、心感,总觉得芦苇花有一种说不清的精魂在那里飘拂。真的,很少有植物的花带给人这种感觉。即便是飒飒秋菊,也要输给芦苇花。秋菊还带有些艳的颜色,芦苇花的朴素与柔细像极了祖国母亲,历经无数沧桑还是那般亲切。她的眼里透射出慈祥的光芒。

③芦苇花的质朴温暖和坚韧不拔,让芦苇荡获得了达观、博爱的人文意趣。芦苇荡撤退时,某些芦苇花还在用热烈真挚的爱心——把生命的残酷和悲凉改写成诗的礼赞。可想而知,这些芦苇花,终将被风吹尽,将经历无数悲苦,而它却将微笑的种子播撒得无边无际。

④芦苇花在无声的大自然中,在冷冷暖暖的颠簸之间,不断与时间赛跑着。这让我想起患渐冻症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他在抗击新冠肺炎第一线坚守,得知也是医务人员的妻子感染了病毒被隔离治疗,他说:我怕的哭了。

⑤当时,分身乏术的张定宇不能陪在妻子身旁,有时一连三四天都看不上妻子一眼。谈到自己的渐冻症,张定宇没有半点害怕。但他说,在开车去看妻子的路上,自己害怕的哭了,心里怕失去他。所幸,他的妻子感染后已经康复。

⑥张定宇的双腿已经开始萎缩,全身会慢慢失去知觉。因自己的身体会渐渐被这种罕见的病魔住,所以他对时间特别敏感。他曾说,只有自己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一定要把重要的事情做完;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

早春依然挺立的那些芦苇花,像张定宇一样,如同一面面旗帜,站在芦苇荡的那头,遥遥照耀而来,拉出一片片暖意。一点点在我的心扉展开,似有一个声音在呢喃和诉说,一点点将生命的抗争,用毛笔在天地间——一笔一划的写着、写着,就像慢镜头一样。

⑧天暗得几乎让人窒息,午夜下起了小雪。清晨,日光没有从天际的那边射过来。一切在肃杀中隐隐约约变得朦胧。生命的楷书似在风中随芦苇花随意翻动。冬春时节,芦苇花像一个奔跑的孩子,似雪花在空中任性的飞舞。这正是:忽忽百年行欲半,茫茫万事坐成空。此生飘荡何时定,一缕鸿毛天地中。

⑨那飘荡在苇秆上的花呀,一直铺展在我们的心房。每年三月烧芦苇作草木灰,触目即逝的芦苇花颜将不复存在,过去的艰涩和荣光只有芦苇根知道。有人说,秋天的芦苇花开了,就意味着生命光华铺设,那便是高峰闪现。青青芦苇嬗变成白茫茫的芦苇花,这乃成熟冷峻的美,然后直至枯萎。内心质朴的人们却一直把芦苇花装在心头,阳光透过指缝进入瞳孔。似乎新苇在眼前努力地生长。

⑩一个人的良知何处来?生于良心;那么,良心又从何处来?生于不灭的心性。凝思一想,芦苇秆做到了心要虚,无一点儿渣滓;而芦苇花做到了爱无边,无一丝欠缺。宁静、忍耐、安详、谦虚、奉献、涵容——芦苇荡里的芦苇花,让我懂得冬天不是寂寞冷落,早春也并非万物凋敝,这是芦苇花写在时空里的不灭精魂啊!

1.阅读文章①~④自然段,分条概括芦苇花的特点。
2.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划线句。
早春依然挺立的那些芦苇花,像张定宇一样,如同一面面旗帜,站在芦苇荡的那头,遥遥照耀而来,拉出一片片暖意。
3.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第②段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芦苇花与秋菊对比,突出了芦苇花与秋菊一样面对困境坚韧、朴素的特点。
B.第③段中“可想而知,这些芦苇花,终将被风吹尽,将经历无数悲苦,而它却将微笑的种子播撒得无边无际”意思是生命如同芦苇花一样,饱经风霜苦难,却要始终以微笑面对生活,用热情去点燃人生的希望。
C.第⑨段“铺展”一词形象地写出了芦苇花在我们心中的位置及带给我们的思考。
D.第⑩段总结全文,点明“人的良心生于不灭的心性”的主题,引人深思。
E.本文综合运用描写、记叙、抒情等表达方式,表达了对芦苇花的精魂及如芦苇花样的人的赞美之情。
4.本文以“芦苇花的精魂”为题,有何作用?
2023-01-19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一中2021-2022学年初高中衔接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地球疫情暴发,逃到太空就真的安全了?》,完成下面小题。

地球疫情暴发,逃到太空就真的安全了?

金凤

①随着新冠病毒的蔓延,有网友表示,现在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恐怕就剩下国际空间站了。在一般人看来,国际空间站似乎是一个远离尘世的净土,是人类处于太空中的一个世外桃源

②然而真的是这样吗?有关专家表示,在太空的微重力环境、宇宙射线辐射等因素加持下,病毒、细菌等微生物有更多的可乘之机,宇航员中招的风险更大。

微生物在空间站曾劣迹斑斑

③和地球上一样,国际空间站上也有大量的微生物,美国国航航天局(NASA)在对空间站内的微生物进行分类时,发现了包括葡萄球菌、肠杆菌、芽孢杆菌和红酵母等四大类微生物群落。科学家们指出,在办公室、健身房和医院等普通地球环境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细菌,因此空间站与人类经常光顾的其他人造环境其实较为类似。

④研究人员发现,在这些微生物中,主要存在的致病细菌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微球菌等,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和人型葡萄球菌可引起皮肤感染及内脏组织器官感染;而链球菌中的肺炎链球菌易使宇航员患上肺炎;变型链球菌主要存在于人体牙斑中,是造成宇航员牙齿疾病的主要致病菌。此外,部分微球菌会寄生于人体皮肤、咽部和眼睛,当宇航员抵抗力下降时,会引发脑膜炎、败血症、关节炎等。

⑤除了威胁宇航员的身体健康外,微生物对空间站和宇宙飞船的结构材料也形成了破坏。和平号空间站结构材料被微生物腐蚀,形成了一个2毫米的凹陷:联盟号飞船舷窗曾因霉菌的生长使能见度降低、光学性能下降。

平时人畜无害的病毒,一上天就变脸

⑥在人体的肠道、肺部、皮肤等组织部位存在大量的共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等。这些共生微生物已经成为人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跟人和平相处。

⑦而在远离地球的空间站,微生物和宇航员都面临着全新的环境。微生物在太空中会因为受到环境压力而发生各种变化,空间辐射会导致微生物发生变异,空间微重力还会使微生物发生一些生理化特性的改变,例如毒性、致病性和抗药性会增加。此外,在太空中,人体的免疫功能也会下降,这在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系统中都有所体现。在地面模拟失重效应的实验以及太空中进行的实验里,实验动物的淋巴器官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缩,这是导致免疫力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

⑧太空中宇航员会出现免疫力下降,导致其抵御病原微生物侵袭的能力下降。有一些病毒在人体内看似休眠,主要是因为受到免疫系统的压制,而不是真正的失活,一旦在太空飞行期间人体的免疫力下降,它们就可能被唤醒。

想在太空作恶没那么容易

⑨不过,纵使病毒花样再多,人类也总有破解它们的招数。

⑩为了防止地球的病毒被带上太空,航天器在建造、测试、运输和发射前,要保持环境的绝对洁净,必要时还要进行干热灭菌、辐射灭菌等微生物的消杀处理,以火星等可能存在地外生物的星球为目标的探测器,就是这样进行微生物防护的。如果航天器的构件以及里面的空气、食物和水没有受到污染,那么剩下的感染源就是宇航员了。为避免病毒被带上太空,在宇航员执行太空任务之前,还会对其进行医学隔离和检疫,确保他们不携带活性病毒升空。

⑪今年4月,国际空间站将面临宇航员轮换,NASA正采取严格措施防止新冠病毒进入空间站。NASA医疗工作人员巴茨马诺娃说,各国航天机构一直致力于防止任何病毒进入国际空间站,考虑到增强的安全措施,新冠病毒进入国际空间站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太空的微重力环境、宇宙射线辐射等因素加持下,病毒、细菌等微生物有更多的可乘之机,宇航员“中招”的风险更大。
B.和地球上一样,国际空间站上也有大量的微生物,与人类经常光顾的办公室、健身房和医院等地球环境较为类似。
C.在太空中,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侵袭的能力下降,导致人体的免疫功能也会随之下降。
D.为了防止地球的病毒被带上太空,航天器在建造、测试、运输和发射前,要保持环境的绝对洁净,必要时还要进行干热灭菌、辐射灭菌等微生物的消杀处理。
2.对画线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举例子,列数字,准确地说明微生物对空间站和宇宙飞船的结构材料形成了破坏。
B.打比方,作比较,形象地突出了微生物对空间站和宇宙飞船的结构材料形成了破坏。
C.举例子,作比较,具体地说明微生物对空间站和宇宙飞船的结构材料也形成了破坏。
D.举例子,列数字,准确地说明了宇宙飞船会因为微生物的生长使能见度降低、光学性能下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④段加点词“主要”表示范围的限制,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
B.第⑩段的加点词“这样”指出了航天器在建造、测试、运输和发射前,要保持环境的绝对洁净,必要时还要进行干热灭菌、辐射灭菌等微生物的消杀处理。
C.本文是一篇事理性说明文,按照逻辑顺序,说明了地球疫情暴发,只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逃到太空就一定安全了。
D.本文是一篇科普文,“世外桃源”“和平相处”等词体现了文章语言的生动性。
2023-01-14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一中2021-2022学年初高中衔接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
9 .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三染法”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人物的常用手法。这里所说的“三染法”,是指先对人物进行定基调式的介绍与描写;后随情节的展开,不断对人物形象加以充实,从而塑造出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请从下列《红楼梦》中的四个人物中任选一个人物,简要说明作者是如何运用“三染法”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
贾宝玉   林黛玉   王熙凤   薛宝钗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近几年,我一边造房子一边教书,我对弟子们常说的有三句话:“在作为一个建筑师之前,我首先是一个文人。”“不要先想什么是重要的事情,而是先想什么是有情趣的事情,并身体力行地去做。”“造房子,就是造一个小世界。”

造园,一向是传统中国文人的事。关于造园,近两年我常从元代画家倪瓒的《容膝斋图》讲起,那是一张典型山水画,上段远山,一片寒林,中段池水,倪氏总是留白的,近处几棵老树,树下有亭,极简的四根柱子,很细,几乎没有什么重量,顶为茅草。这也是典型的中国园林格局,若视画的边界为围墙,近处亭榭,居中为池,池前似石似树。但我谈的不是这个,我谈态度。《容膝斋图》的意思,就是如果人可以生活在如画界内的场景中,画家宁可让房子小到只能放下自己的膝盖。如果说,造房子,就是造一个小世界,那么我以为,这张画边界内的全部东西,就是园林这种建筑学的全部内容,而不是像西人的观点那样,造了房子,再配以所谓景观。换句话,建造一个世界,首先取决于人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在那幅画中,人居的房子上的比倒是不大的,在中国传统文人的建筑学里,有比造房子更重要的事情。

面对世界的态度比掌握知识的多少更重要。这让我又想起童寯先生,我最记得住的是先生的一段话:今天的建筑师不堪胜任园林这一诗意的建造,因为与情趣相比,建造技术要次要得多。

“情趣”,如此轻飘的一个词,却能造就真正的文化差别。对中国文人而言,“情趣”因师法自然而起,“自然”显现着比人间社会更高的价值。人要以各种方式努力修习才可能接近“自然”的要求,并因程度差别而分出“人格”。园林作为文人直接参与建造的生活世界,以某种哲学标准体现着中国人面对世界的态度。而文人在这里起的作用,不仅是参与,更在于批判。在我看来,文征明为拙政园做的那一组图,至今仍镇刻在园内长麻墙上,与拙政园的壮大宽阔,屋宇错杂精致相比,文征明笔下的拙政园只是些朴野的竹篱,茅舍,就是对拙政园文雅的批判。事实上,在中国园林的兴造史上,这种文士的批判从来就没有中断过,正是这种批判,延续着这个传统的健康生命。

造园代表了一种和我们今天所热习的建筑学完全不同的一种建筑学,是特别本土,也是特别精神性的一种建筑活动。在这个文化方向逃失的年代,不确定的东西最难把握。造园的艰难之处就在于它是活的。童寯先生 1937年写道,他去访风,所绘平面图,并非精确测量,不过约略尺寸,盖园林排挡,不拘法式,全重主观。而富有生机弹性,非必衡以绳墨。造园所代表的这种不拘泥绳墨的活的文化,是要靠人,靠学养,实验和识悟来传的。某种意义上,人在园在,人亡园废。园在我心里,不只是指文人园,更是指今日中国人的家园景象。主张讨论造园,就是在寻找返回家园之路,重建文化自信与本土的价值判断,以我们这代人的学养,多少有点勉力为之,但这种安静而需坚持不懈的事,一定要有人去做,人会因造园而被重新打造的。

(摘编自王澍《造园与造人》,有删改)

材料二:

清末顾云于同治八年(1869年)所著《盋山志》说,江宁随园是“天下所称名园者也”。随园乃清初袁枚所经营。袁枚,字子才,号简斋。袁枚在江宁县任内,购得南京隋织造园,加以改建。他在所著《随园记》中,说“康熙时,织造隋公,当小仓山之北巅构堂皇,缭垣牖,……号曰隋园,因其姓也。后三十年,余宰江宁,园倾且颓弛,其室为酒肆……问其值,曰三百金。购以月俸……随其高为置江楼,随其下为置溪亭,……或扶而起之,或挤而止之,皆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而莫之天阏者,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异其义”。随园由乾隆十四年(1749年)开始经营。园居第四年,子才在《随园后记》中说,锄除恶草,修剪枝条,顺乎我的心意去做,不会有人妨碍我,哪像我往时仰上级衙门鼻息,等待大官作决定啊?子才绝意仕进,聚书论文,就从此开始。

园中四时皆花,益以虫鸟之音、雨雪之景,因之游人不断,盛时年游人量达十余万,以致户限为穿,每年更易一二次。从来私人园墅,或扃钥为常,或闭门不纳,似子才之与人共之,是极少数开明园主的可取作风。随园土木建筑工程主要出自梓人龙武台之手。龙死无家,葬于园侧。

随园本子才终年所寓,园宅兼具,生产菜蔬,又有水田,鱼米足以自给,合田园庐墓为一整体,总面积达百亩左右。由于不屑仰承上官鼻息,看破宦场虚伪谄媚,毅然隐退,诗酒宾客中,园居50年,广收女弟子多至30余人,破除封建束缚,开风气之先,甘冒流俗非议,可谓为一富有反抗精神的人物。

子才自命达观,临终语二子说“身后随园得保三十年,于愿已足”。《随园诗话》作者伍舒坤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访随园,时距子才殁后22年,园已沦为茶肆。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履园丛话》著者钱泳访游随园,园已荒圮。咸丰三年(1853年),当清军围攻天京时,随园无人照管,日就倾圮,距子才殁后56年,即建园后104年,殆非子才始料所及。

(摘编自童寯《随园考》,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容膝斋图》是一张典型的山水画,画中远山、寒林、池水、亭榭等的布局体现了传统的中国园林格局。
B.在中国传统文人的建筑学里,各种建筑物所占比例不大,与造房子相比,营造山水、布置花草更为重要。
C.清初袁枚在江宁任职时所建造的随园是天下都称道的名园,后来园子日渐倾颓,他又花三百金加以改建。
D.随园在袁枚逝后56年才因清军围攻等原因被毁,袁枚“身后随园得保三十年”的遗愿得以实现,可谓幸事。
2.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园林建造一定要体现中国自己的文化传承,不能一味地学习模仿西方。
B.文征明笔下的拙政园与实际的拙政园风格迥异,却也恰好体现了文雅的批判。
C.中国传统园林建造非常灵活,无定法可依,无定式可循,造园结果无法评价。
D.在重建文化自信与本土价值判断方面,作者强调了新一代文人的责任与担当。
3.你认为下列诗句不能体现中国园林建造中的文人情趣的一项是(     
A.文杏裁为梁,香茅结为宇。(王维《辋川集·文杏馆》))
B.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杜牧《阿房宫赋》)
C.常倚曲阑贪看水,不安四壁怕遮山(陆游《巴东令廨白云亭》)
D.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曹雪芹《红楼梦》)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袁枚将园名由“隋”改“随”,其音相同,其义则别。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哪些地方体现了“随”的旨趣。
2022-01-11更新 | 717次组卷 | 5卷引用:天津市津衡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返校摸底检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