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材料一:

字可以说最能伸缩自如了。家里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个人,家门可以指叔伯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自家人的范围是因时因地可伸缩,大到数不清,真是天下可成一家。

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西洋团体格局),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在一个社会里的人可以用同一个体系来记认他们的亲属,所同的只是这体系罢了。当我们用这体系来认取具体的亲亲戚戚时,各人所认的就不同了。我们在亲属体系里都有父母,可是我的父母却不是你的父母。再进一步说,天下没有两个人所认取的亲属可以完全相同的。兄弟两人固然有相同的父母了,但是各人有各人的妻子儿女。因之,以亲属关系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的网络来说,是个别的,每一个网络有个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

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有喜事要请酒,生了孩子要送红蛋,有丧事要出来助殓、抬棺材,是生活上的互助机构。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这和我们的亲属圈子是一般的。像贾家的大观园里,可以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后来更多了,什么宝琴,岫烟,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势力一变,树倒猢狲散,缩成一小团。到极端时,可以像苏秦潦倒归来,妻不以为夫,嫂不以为叔。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

在孩子成年了住在家里都得给父母膳宿费的西洋社会里,大家承认团体的界限。在团体里的有一定的资格;资格取消了就得走出这个团体。在他们不是人情冷热的问题,而是权利问题。在西洋社会里争的是权利,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

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

(选摘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差序格局》)

材料二:

差序格局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家族制度为手段存在下来的。在任何社会,血缘关系都是存在的,但并不是任何社会的血缘关系都被强加有同样的义务。中国人的血缘关系深受儒家孝悌思想的影响,每个人都被儒家思想在血缘关系的网络中安排了具体的道德义务,而家族制度进一步在组织和制度上强化了这种义务。西方的宗教信仰和国家观念则大大削弱了血缘关系中的这些义务。因此,中国传统社会血缘关系的义务与西方社会血缘关系的义务有所不同,这就是费老讲中国传统社会是差序格局,而西方社会是团体格局的理由。

但在今天的中国农村,家族的力量已基本上消失了,特别是以族规家法为代表的宗族制度早已不再存在。而儒家孝悌思想在现代传媒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也不大有道德约束力。这种情况下,构成附着在传统中国血缘关系上的道德义务越来越弱,以至于与西方社会相差不多了。这时候,我们不应再说中国农村社会结构是差序格局的。

差序格局解体相一致的是农民人际联系的日渐广泛,姻亲关系的重要性在许多农村已远远超过宗亲,朋友同学关系越来越多,类似的人生经历、共同的业余爱好、一致的经济利益、相近的年龄等等,都正在构成农村人际关系的主流。以前农村人情往来大都是宗亲与姻亲,现在人情中朋友的比重则越来越大。农民越来越成为社会各个朋友圈子的一部分,而不再只是宗族圈子的一员。朋友圈子是团体格局的,如徐勇所说圈子内的人具有一定的平等和互利性

重要的是,在差序格局解体的时候,人们自己选择关系,这种选择的关系,依他们的理性算计。市场经济和现代传媒则为农民提供了进行理性算计地交往朋友的理由。人际关系与经济利益越来越紧密地挂上了钩,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理性化了。

当前农村普遍的人口流动和农民的贫困化进一步强化了农村人际关系理性化的趋势。人口流动使农民可以摆脱村庄舆论对自己的压力,从而更容易摆脱道德义务和选择交往空间。贫困化则使他们将较少的资源更多地用于投资那些可以带来经济回报的人际关系而不是由血缘决定的人际关系之中。

人际关系理性化在农村形成了一个一个较宗族小得多的圈子,尤其是朋友圈子和亲戚圈子。当农村的经济环境较为恶劣、农民占有的经济资源较少时,这些圈子可能会缺乏经济滋润而变得更小。而农村传统文化的解体,使农民越来越看重实际的有时是即时的好处,越来越忽视交往中的感情,这个时候,理性算计的农民终于会因为没有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起足够的人际联系,而在出现突发性生产生活事件时,没有应对能力。

(选摘自贺雪峰《新乡土中国·人际关系理性化》)

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差序格局的人际关系,已基本不符合当今中国农村的发展。
B.“差序格局”的解体,在某种意义上,其实质就是“人际关系的理性化”。
C.过去农村人们将较少的资源更多地用于那些由血缘决定的人际关系之中而不是投资可以带来经济回报的人际关系中,从而导致自身贫困。
D.随着人际关系与经济利益越来越紧密,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理性化,其原因之一是人们的理性算计。
2.结合材料,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差序格局”观点的一项是(     
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B.地僻柴门堪系马,家贫蕉叶可供书。
C.一人飞升,仙及鸡犬。D.有酒有肉是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
3.根据材料二,归纳当下中国农村“人际关系越来越理性化”的原因。
2022-04-11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那曲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任何一种异国形象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本民族对异族的了解和认识及异国文化在本国的介绍传播影响和诠释情况,折射出本民族的欲望需求和心理结构。中国,作为西方人眼中的“他者”,在不同的世界历史时期有着迥然有别的形象。

十八世纪,整个欧洲掀起一股“中国热”。一方面,他们对中国的思想哲学和自然宗教政治制度产生浓厚兴趣;另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欧洲人对中国的陶瓷丝绸室内装饰和园林建筑非常推崇。十九世纪,随着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中西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中国热”结束了。法国学者米丽耶·德特利曾指出:“‘野蛮’‘非人道’‘兽性’,这些形容词通常被十九世纪的人们用来总结对中国人的看法。”爱德华·赛义德东方主义理论的发表标志着东方主义作为后殖民研究的重要理论的形成。赛义德认为,东方主义属于西方建构产物,旨在为东西方建立一个明显的分界线,从而突出西方文化的优越性。十九世纪、二十世纪的文学作品中提到中国时总会受到“东方主义”的影响。二十世纪英国文学中,中国作为英国的“他者”,一直在美好和丑陋两极中徘徊。这种双重书写是西方主体内在矛盾的一种外现,也是西方企图借助东方人文进行自我救赎的一种反映,昭示着西方已对现代文明精神实质进行反思。

中国学者周宁针对赛义德后殖民主义文化批判所关注的东方主义,进一步提出了“另一种东方主义”。他指出:“西方文化中有两种东方主义,一种是否定的、意识形态性的东方主义,一种是肯定的、乌托邦式的东方主义。”而后一种“肯定的、乌托邦式的东方主义,比后殖民主义理论所批判的东方主义历史更悠久、影响更深远,涉及的地域也更为广泛”。

保罗·巴奇加卢皮在《水刀子》中的中国书写便体现了“另一种东方主义”。小说中的中国依旧是一个异于“自我”的“他者”,但不同于过往的贬低与歪曲,保罗颠覆了根植于西方观念中的显性的中国“他者”形象,将中国塑造为末日时代最后的一片“净土”。

作者笔下的未来美国,美元与人民币都是通用货币。相比美元,人们更偏爱人民币。货币的流通情况是一国经济实力的表现之一,人民币的大量流通昭示着中国的经济实力在世界范围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才是当之无愧的经济强国。小说中的中国人没有直接的描述,全靠侧面描写。中国人在凤凰城建造了一个大工程——泰阳特区。在这个城市,不受亚利桑那中央运河污染影响的只有泰阳生态建筑里的住户。这是中国科技带来的奇迹,作者用很多笔墨刻画该生态建筑,引导读者想象中国未来的科技实力。小说中作者提到了很多中国元素,住在泰阳生态建筑附近的都知道“公斤”和货币单位“元”,因为工人领的都是人民币、水泵也是中国人建的。中国文化正以某种形式潜移默化地融入当地人的生活之中。玛利亚用中国人到处发一次性平板电脑拼命地学中文。“那平板电脑中到底有些什么呢?汉字、基本中文和礼仪教学视频。”中国员工的大量进入,让很多凤凰城人会说至少一两句中文。未来,文化的传播与碰撞依旧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尽管作者在很大程度上肯定了未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但除了光鲜的一面外,作者笔下的中国人还有冷漠、自私的一面。泰阳太阳能开发集团的主管和秘书会在中庭有说有笑,隔着玻璃墙欣赏墙外的荒芜世界,仿佛墙外污浊的河流、混乱的局面与他们毫无关系。电视屏幕播放着科罗拉多水坝遭人破坏的新闻,中国工程师盯着电视看科罗拉多最新发生的破事,内心毫无波澜。这些细节的塑造又让我们看到了自私、无情、冷漠的中国人的形象。此外,在书中,中国与美国的友好仅是表面。这一点作者通过一场涉及中国人的枪击案来展现。当发现受害者是中国人时,记者的第一反应是“这下糟了,中国人不喜欢枪战波及他们”。拍完照片后又说:“对小报来说,这场面太于净了点。但有些新闻媒体(原文中为新华社)最喜欢美国有多混乱。”尽管小说中作者笔下的中国形象与以往大不相同,作者对中国的很多方面做出了肯定,但在某些方面依然保持着怀疑的态度。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的书写受到了“另一种东方主义”的影响,马利红曾预测,随着二十世纪初期“东方热”的再度高涨,未来抑“显性”他者、扬“隐性”他者的书写是必然的趋势。

西方作家的中国书写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从十八世纪前的“中国热”,到十九世纪的卑微丑陋,二十世纪的美丑交织,再到逐渐打破“东方主义”被“正视”,这一系列改变离不开中国的变迁,也离不开世界联系的日益紧密与作家们的态度转变。

小说中的国家形象融合了太多因素,社会背景、作者态度、作者认知,把小说中所描述的形象当作认识一个国家的依据显然是不完全可靠的,但不能否认小说对国家形象传播的作用。

(摘编自吴安琪《中国形象在西方小说中的变迁》)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国家能否产生他者“热度”与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有较大的关系。
B.“东方主义”立足于意识形态,否定他国是为了突显自身文化优越性。
C.无论是对显性他者的抑还是对隐性他者的扬都是西方自我救赎的反映。
D.保罗反对“东方主义”,写作“正视”原型,还原末日净土的中国形象。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关于《水刀子》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科幻小说,《水刀子》以未来美国为背景,刻画了环境恶劣、经济势弱、政治涣散的城市图景。
B.为了让对中国的肯定情绪更有来由,《水刀子》从经济、文化、科技等角度来全方位塑造中国形象。
C.《水刀子》中中国人既有光鲜的一面,也有自私冷漠的一面,这体现了作者客观冷静的叙事风格。
D.作者以《水刀子》为例,证明随着“东方热”的再度高涨,扬“隐性”他者的书写是必然的趋势。
3.下列各项中,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文章观点的一项是(     
A.14世纪60年代,英国作家曼德维尔的《曼德维尔游记》刻画了一个金银遍地、歌舞升平的极度物质化的中国,激发了中世纪欧洲人摆脱眼前沮丧世界的渴望。
B.19世纪20年代,鸦片吸食者英国作家德·昆西在《一个英国吸食鸦片者的自白》中,刻画了一个鸦片肆虐、毫无生命力的中国形象。
C.20世纪30年代,美国女作家赛珍珠的《大地》以白描手法,塑造了一系列勤劳朴实的中国农民形象,并以饱蘸同情心的笔触摹写出了“农民灵魂的几个侧面”。
D.20世纪30年代,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真实记录了他在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形象客观地报道了“这批人,这些事情”。
4.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如何促进中国国家形象的正面传播。
5.20世纪30年代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长篇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中国云南被刻画成一个理想的“人间天堂”,而21世纪初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长篇小说《拯救溺水的鱼》中,云南又以一个落后的“蛮夷之地”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同一个原型为何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差距?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徐志摩的另一面

1897年1月15日,徐志摩出生在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是硖石镇首富,对于儿子,徐老先生不仅给他丰厚的物质、无私的爱和呵护,更多的是给他优越的教育条件。徐志摩上的小学、中学,都是当地最好的学校。1914年,徐志摩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攻读法律专业。在北京求学期间,徐志摩最重要的收获是他在父亲的支持下,由内兄张君劢介绍,于1918年夏拜在了梁启超的门下。

带着亲友的厚望,1918年8月14日,徐志摩赴美,进入克拉克大学学习历史,当时他的抱负是未来在中国的政治经济舞台上大显身手,改造中国社会,使之尽快走向民主、独立与富强。他选修了社会学、心理学、商业管理、19世纪欧洲社会政治学等课程,还参加了国防训练团,和同学一起携手并进,显示了中国留学生的气节。

1919年底,徐志摩来到纽约,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学习政治学。徐志摩对于社会主义抱有同情的看法,在纽约的这一年,他购买了相关书籍,并撰写了一系列论文和书评,宣传社会主义学说。他因此被叫作“鲍雪微克”,就是布尔什维克。值得一提的是,徐志摩是从人道主义出发的,他接受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与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相距甚远。

为了追随罗素,徐志摩于1920年9月去往伦敦,此行的代价是他放弃了即将拿到的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这是徐志摩的又一次转折,从此,“中国少了一个政治经济学家,多了一个诗人、文人”。在伦敦,徐志摩喜欢这里频繁的社交活动和自由的民主学术气氛,他和陈西滢、章士钊等留英中国学者混熟了,也结识了傅斯年、赵元任、刘半农等中国留学生,还认识了不少英国的作家、诗人。这对于徐志摩从事文学创作并加深对文学的认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921年春,徐志摩进入剑桥大学皇家学院学习,从此开始了剑桥生活。他说:“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幸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洗礼。”可以说,康桥的美唤起了徐志摩心中的灵性,让他苏醒。康桥的一切给了徐志摩新的洗礼——生命的蓬勃、自然的和谐。在这里,他开始步入文学殿堂,情感的孤独与美景的融合,个性的追求与现实的困顿,使徐志摩在康河的波光潋滟中沉淀了丰富的文学孕思。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

1922年10月,徐志摩回国。在他回国之前,已经出现了两个颇具声势的文学社团,一个是1921年年初在北京成立的文学研究会,一个是同年7月在东京成立、很快移师上海的创造社。这两个文学社团可以说都是由五四运动精神催生的,都有不可抹杀的功绩。但赓续五四精神、影响广泛的还要数1923年徐志摩首倡成立的新月社。他是新月派的中坚分子,曾一度出任《新月》的主编。梁实秋晚年回忆说:“胡适先生当然是新月的领袖,事实上志摩是新月的灵魂。”

领袖要的是德高望重,应者云从。而灵魂即生命,有他在,不管人多人少,这一轮新月升起落下、落下升起,运转自如;没了他,这轮新月只会落下,不复升起。事实上也确实如此,1931年11月,徐志摩遇难后,标志着新月派活力的《新月》月刊,虽经叶公超等人艰难支撑,终是气数已尽,不久便寿终正寝。

徐志摩是这么悄悄地来,又这么悄悄地去了。他虽然不曾带走人间的一片云彩,却把永远的思念留给了中国诗坛。像徐志摩这样做一个诗人是幸运的,因为他被人们谈论。徐志摩以他短暂的一生而被人们谈论了这么久(相信今后仍将被谈论下去),而且人们的谈论中毁誉的“反差”是如此之大,这一切就说明了他的价值。不论是人们要弃置他,或是要历史忘掉他,也许他真的曾被湮没,但他却在人们抹不掉的记忆中顽强地存在着。

(摘编自韩石山《揭秘徐志摩的另一面》、孙晓娅《读懂徐志摩》等,有改动)

相关链接

①我觉得在他所有努力过的文学体裁里,他最高的成就是在他的散文方面。

(梁实秋《谈徐志摩的散文》)

②徐志摩是一位说不清楚的复杂的人。他的思想驳杂这一事实,长期受到了忽视。一些评论家论及他的艺术,往往以漫不经心的方式进行概括,判之以“唯美”“为艺术而艺术”一类结论;论及他的思想倾向,则更为粗暴,大概总是“反动、消极、感伤”一类。在徐志摩那里,由于视野的开阔,培养了一个世界性的文化性格。

(谢冕《云游》)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是20世纪20年代初国内很有影响的文学社团,但就文学创作的实绩而言,二者远远不如新月社。
B.徐志摩在国外结交中西方贤达名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游学于西方名校,涉猎广泛,在多个领域均有建树。
C.徐志摩对社会主义学说抱有同情,他购买相关书籍、撰写论文和书评、获称“鲍雪微克”等都是很有力的证据。
D.徐申如先生具有长远的教育眼光,徐志摩能成为现代中国著名的诗人,与他的教育和支持是分不开的。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康桥的学习经历,对徐志摩而言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创作灵感是康桥唤醒的,这一时期是他的文学观和美学观形成的重要阶段。
B.徐志摩进入克拉克大学学习历史,立志在中国的政治经济舞台上大显身手,这是他人生中的一次最重要的转折。
C.徐志摩是一位具有世界性文化性格的著名诗人,同时也是著名的散文家,其散文创作获得同时代名家梁实秋的高度评价。
D.徐志摩的思想性格复杂多变,对这样一位文化名人不应该只是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而应站在历史的高度作出全面评价。
3.徐志摩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中华经典诗词内容广泛、意象精美、韵律和谐、意境深远,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与伦理观念,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精神标识。千百年来,人们援引诗词鼓舞士气、提振信心、点亮生活、诗化人生。今天,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中华经典诗词可为人们提供人文关怀与精神力量。

②必胜的信念和信心,是我们能够共克时艰、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的重要前提。长期以来,中华经典诗词为中华民族攻坚克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毛泽东同志写长征,开篇就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唐朝李白《行路难》说得好:“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骆宾王在《西京守岁》中写道:“忽见严冬尽,方知列宿春。夜将寒色去,年共晓光新。”在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却从未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拥有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面对疫情,我们要有必胜的信念;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暂时困难,我们也要有必胜的信念。

③战斗到底的顽强意志,是我们能够共克时艰、打赢病情防控这场硬仗的精神动力。从中华经典诗词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中华民族战斗到底的顽强意志,比如写小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写竹子“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看似柔弱的小草、竹子竟也刚毅坚卓、傲然不屈。像“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样的诗句,体现了顽强的战斗意志:越是艰苦卓绝,越是挺身向前,不战胜敌人决不罢休。当前,经过全国上下和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努力,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此时,更加需要强化战斗到底的顽强意志,高度警惕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有了战斗到底的顽强意志,我们就能坚持不懈、赢得最终胜利。

④团结友爱、守望相助的手足情怀,是我们能够共克时艰、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的情感依托。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经过艰苦努力,付出巨大牺牲,终于取得积极成效。从医务工作者到居家老少,人人都是战士;从定点医院到社区街道,处处都是阵地。“岂日无衣?与子同袍。”“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这些诗词写出了中华民族的众志成城、团结一心,也写出了中华儿女的责任与担当、牵挂与不舍。这些诗词引发了人们的共鸣共情,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

⑤积极的精神、乐观的心态、从容的气度,是我们能够共克时艰、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的心理基石。疫情病痛固然可怕,但恐惧绝望却要不得。“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恐慌焦虑于事无补,从容淡定方能进退有据。滋养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经典诗词告诉我们:困难是暂时的,胜利是必然的,“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挫折是暂时的,前进是永恒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越是急难险重之时,越是要努力保持“青山不厌三杯酒,长日惟消一局棋”的恬淡心境。我们不仅要战胜病毒,更要成为身心健康的胜利者。只有这样,才能在“回首向来萧瑟处”时,感受到“山头斜照却相迎”的欣喜;才能无比欣慰地说:“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摘编自康震《从经典诗词中汲取共克时艰的精神力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只要阅读了中华经典诗词,人们就一定能获得精神力量,从而鼓舞士气、提振信心、点亮生活、诗化人生。
B.长期以来,中华经典诗词为中华民族攻坚克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这是我们面对疫情,要有必胜的信念的原因。
C.当前,全国上下和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努力使得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有了战斗到底的顽强意志,我们就能坚持不懈、赢得最终胜利。
D.困难是暂时的,胜利是必然的;挫折是暂时的,前进是永恒的。越是急难险重之时,越是要努力保持中华儿女的责任与担当。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式结构,论证了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中华经典诗词可为人们提供人文关怀与精神力量的中心论点。
B.文章化用大量中华经典诗词,如第②段“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有力支撑了论点,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底蕴。
C.文章第④段指出抗疫已取得了一些成效。在抗疫过程中,一些诗词引发了人们的共鸣共情,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
D.文章论证时兼顾诗词内容的精确和对现况的指导意义,既有对诗词的解说,又有对现况的分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经典诗词章句让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是缕缕暖意,还有磅礴的精神力量。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可以从中华经典诗词中汲取精神力量。
B.“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千里同好,坚于金石”体现了世界人民守望相助的手足情怀,引发了人们的共鸣共情。
C.这次疫情来势汹汹,防控阻击战任务重、时间长,对所有人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心理挑战。此时保持良好的心态,是我们打好打赢这场硬仗的心理基础。
D.当下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效,但仍然不能松懈。不得举行大规模的聚集性活动,也不要外出聚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随着淡水供应已达到极限,五大洲50多个国家或许很快就将因争夺水资源而发生冲突,除非他们就如何分享流经国际边界的河流迅速达成协议。

②目前全球各地都在谈论夺水战争。2001年3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说:“对淡水的激烈争夺很可能成为未来的冲突和战争的根源。”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最近一份报告得出的结论认为,在未来15年内,“随着各国可利用的水达到极限”,国际之间冲突的可能性将增加。

③一些人认为这些警告是杞人忧天,而历史似乎站在他们一边。惟一记录在案的夺水战争于4500年前发生在两河流域,即我们如今所知的伊拉克南部地区的两个城邦拉可什和乌玛之间。相反,从1805年至1984年,各国签署了3600个与水有关的条约,其中许多条约在处理这种至关重要的资源方面显示出极大的创造性。对过去50年间1831个与水有关的国际事件的分析表明,这些事件的2/3具有合作性质。例如,一些国家商定进行科技合作,并签署了157个用水条约。

④然而,另一些人认为,就淡水而言,过去将不是未来的可靠指南。淡水作为一种可再生但并非无穷的资源,正在变得日益稀缺。即使世界可利用淡水总量几乎与4500年前一样多,但全球需求也已稳定地增加,仅仅从1950年以来,随着世界人口从25亿增至60亿,人均可再生淡水供应量已下降了58%。此外,与石油以及其他大多数战略资源不同,淡水的大多数用途是无可替代的。淡水对种植粮食作物、制造商品和保护人的健康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虽然历史表明,与水有关的合作是一种规范,但并非规律。在过去50年里,1/4与水有关的事件是敌对的。尽管这些敌对事情的绝大多数只涉及口头对抗,但对立国家在37次记录在案的事件中不仅仅彼此辱骂,而且开了枪,或者采取了其他形式的军事行动。

1.一些人认为“这些警告是杞人忧天”,以下不能支持这些人所持见解的一项是(     
A.伊拉克南部地区的两个城邦之间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夺水战争。
B.从1805年至1984年,各国签署了3600个与水有关的条约。
C.在处理至关重要的水资源方面许多条约显示出极大创造性。
D.过去50年间1831个与水有关的国际事件2/3具有合作性质。
2.以下不能证明第四段中“另一些人”所持的观点的一项是(     
A.各国可利用的水已达极限。B.淡水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
C.淡水的大多数用途无可替代。D.与水有关的敌对事件并不鲜见。
3.对原文中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安南的讲话和美国国家情报部门的报告结论都意在指出淡水资源短缺的现状。
B.认为爆发夺水战争的警告是“杞人忧天”的人目光短浅,幼稚可笑。
C.“过去不是未来的指南”的意思是:过去不短缺,不等于将来不短缺。
D.淡水“无可替代的用途”指种植粮食作物、制造商品和保护人的健康等。
2020-09-08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昌都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