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25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优秀的革命者、建设者们,常常以笔为犁,以梦为马,用革命的诗词记录着伟大的理想信念,革命实践与战斗情怀,表现出昂扬的浪漫主义激情知英雄主义气概。毛泽东诗词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毛泽东诗词以革命浪漫主义的精神,充分抒发了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主义情怀。1925年前后,大革命高潮风起云涌,青年毛泽东勇立潮头。他在句子洲上,以一篇《沁园春·长沙》,讴歌壮丽的秋景,发出了时代之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而回答又是无比坚定的,是风华正茂同学少年,因为他们是革命理趣的象征,是新世界的开创者,只有他们才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只有他们,才能担负起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崇高使命。

19362月,指挥红军东征的毛泽东,在陕北的一个小山沟里又写下《沁园春·雪》。北国的茫茫寒雪,在他如椽的巨笔下,气势恢宏,气象万千;北国的晴日,在他浪漫的想象中,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当时的红军依然困难重重,但毛泽东对革命斗争充满激情,对革命前途、革命胜利充满信心。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俱往矣,那么,到底谁才是主宰历史浮沉的主人?谁才是这个时代的风流人物?毛泽东再一次回应十年前自己的时代之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千百万劳动人民,无产阶级大众,才是历史和时代的真正主人。

毛泽东诗词以革命现实主义的风格,深情书写了中国革命与建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与内在精神。毛泽东的诗词创作,好似一幅幅长篇画卷,浓墨重彩地记录了中国革命斗争与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特别是记录了若干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标志性事件,堪称一代诗史、史诗。随着岁月的迁转,这些警言佳句早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时时吟诵的名句名篇。这些充满强大战斗精神的火红诗句,这些高度凝练中国革命与建设各个不同阶段奋斗精神的史诗篇章,已经成为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最为鲜明的精神标识之一。

毛泽东诗词以革命英雄主义的气魄,生动刻画了共产党人高昂的战斗意志与斗争风骨。五次反围剿,敌强我弱,战斗是残酷的,但在毛泽东笔下,当年鏖战急,弹洞村前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菩萨蛮·大柏地》)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与人类历史的英雄传奇。红军将士突破重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终于取得伟大胜利。在毛泽东笔下,长征的千山万水,深沟险壑,不过是泥丸”“细浪(《七律·长征》),充分体现出藐视一切困难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魄,展示了共产党人一往无前的革命斗志,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战斗意志,斗争精神,它体现为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藐视一切困难的战略定力,体现为敢于扫除一切害人虫的强大自信,体现为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定决心。

中国革命斗争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这一进程中表现出伟大的理想主义情怀、英雄主义斗志。毛泽东以他的壮丽诗篇对这一历史进程、伟大实践进行了高度概括与总结。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写下《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三十八年前,他在这里缔造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第一师,领导了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三十八年后,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又面临着种种重大挑战与考验。回顾历史,是为了总结经验,更好地创造未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就是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伟大的历史总结,也是我们面向未来的前进动力。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也一定能够达到。

(摘编自康震《风展红旗如画》)

材料二:

毛泽东一生嗜书不倦,尤其爱读历史书籍。毛泽东读史书,总是以历史人物的传记为中心,过历史进行见解独到的品评。他评价历史人物,不因袭旧说,而是独具慧眼,抓住历史人物最本质、最突出的特征,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未言。毛泽东诗词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多年,从三皇五帝到历代将相,毛泽东每有所感,就有评说。这些评点,虽只区区三言两语,却折射了他的历史观,反映了他的是非观。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的巅峰之作。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字起笔,对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和成吉思汗等封建统治者的代表人物进行评说。

就个体而言,他多次肯定秦始皇的历史功绩: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了点事的是秦始皇”“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人超过他的。他甚至说过:解决中国的问题,须马克思加秦始皇。他在《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中写道: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毛泽东评价汉武帝刘彻: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毛泽东对唐太宗的战争指挥艺术非常推崇: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元太祖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东征西讨,毛泽东称其是一代天骄

(摘编自汪建新《毛泽东诗词中的帝王将相》)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革命诗词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记录着革命者和建设者们伟大的理想信念、革命实践与战斗情怀的诗词。
B.毛泽东诗词作为革命诗词最杰出的代表,既有革命浪漫主义的精神,又有革命现实主义的风格,表现出昂扬的浪漫主义激情和英雄主义气概。
C.毛泽东诗词中的《沁园春·长沙》写于1925年前后的长沙与1936年2月写于陕北的《沁园春·雪》内容有很大的差别,二者之间没有关联。
D.毛泽东诗词中的佳句被人们吟咏铭记、流传,缘于这些史诗篇章已经成为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最为鲜明的精神标识之一。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毛泽东的《菩萨蛮·大柏地》和《七律·长征》以革命英雄主义的气魄,刻画了共产党人高昂的战斗意志和斗争风骨。
B.毛泽东诗词对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的历程做了高度概括与总结,为后人更好地面向未来、创造未来提供前进动力。
C.材料二中,毛泽东在诗词中肯定了部分古代帝王的历史功绩,如认为汉武帝雄才大路,开拓刘邦的业绩,文治武功显赫。
D.毛泽东多次肯定秦始皇的历史功绩,写有“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的诗句,表明他肯定“焚书坑儒”事件。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能体现毛泽东诗词浪漫主义风格的一项是(     
A.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B.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C.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
D.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
4.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谈谈我们应如何评价古代帝王。
5.请结合材料概括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诗词的特点。
2022-12-08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综合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画家对诗的理解,以及画家的想象力,对绘画作品的高下来说至关重要。邓椿《画继》所载北宋徽宗朝画院考试的情况,曾有关于诗意画的一段趣闻:

复立博士,考其艺能……所试之题,如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自第二人以下多系空舟岸侧,或拳鹭于舷间,或栖鸦于篷背。独魁则不然,画一舟人卧于舟尾,横一孤笛,其意以为非无舟人,止无行人耳,且以见舟子之甚闲也。又如乱山藏古寺,魁则画荒山满幅,上出幡竿,以见藏意。余人乃露塔尖或鸱吻,往往有见殿堂者,则无复藏意矣。

同样一句诗,各人所画不同,可见诗句能够提供给画家的想象空间是相当大的,画家的想象落实到画上,主要是对细节的描绘。至于其高下则取决于对诗和画这两种文艺形式特点的把握,以及相互转换的技巧。诗借助富有节奏感的语言来描写景物、抒发感情、叙事议论,以唤起受者的共鸣,是将物象提炼为意象,以形成意境,这个过程可以表示为:物象—意象—意境。而这一切都是诉诸想象的,但受者的想象跟作者的想象未必相同,同一首诗在不同受者的心中唤起的想象也有差异。这就是说,诗的想象是游移的,诗歌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至于受者如何想象,则因人而异。实际上,受者在接受的过程中也参与了创作,可谓是艺术的再创造。诗里的孤舟这个意象,在受者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究竟是什么模样,是舴艋舟呢,还是乌篷船呢,只能凭受者的生活经验加以具体化。诗中的古寺,究竟是类似灵隐寺呢,还是类似岳麓寺呢,也只能凭受者自己想象了。绘画则直接诉诸受者的视觉,它必须将诗中的意象固定为可以看到的一种具体事物,而排斥其他的想象空间。从诗到画的转换,本有多种选择,画家可以驰骋想象,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形象,而画作一旦完成后,就只有一种形象呈现在观者面前了。也就是将想象的多种可能固化在一种实实在在的画面上,从诗到画的过程可以表示为:意境—意象—物象。

再回过头来讨论那段趣事。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出自寇准的《春日登楼怀归》,原是出自韦应物《滁州西涧》的一句野渡无人舟自横。关于寇准这两句诗,宋王十朋《梅溪后集》记载:盖公雅存济世之心,与舟横野渡之意合。……公为是邑时,年方逾冠,有爱在民,世呼为寇巴东。其后致身宰相,践其所言。然性素刚直,不与物浮沉,晚节为奸邪所挤,流落南荒以死,天下至今哀之。意谓舟横野渡流露出寇准弱冠未遇时之心态,并预示了日后之拜相与功业。济河与济世,其间有一点微妙的联想。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本有我行我素、不随波逐流之意。寇准化用这两句诗,同样也流露出自己性情之刚直,所以日后受谄罢相,流落南荒而死。这些言外的隐藏的含义,也许连作者本人也未曾明确地意识到,我们通过细读才能体会,夺魁的画士恐未必知晓,即使知晓也画不出来,而这正是诗意画的限度。

诗歌作品为诗意画开启了灵感之门,也筑起了限制想象的围墙。画家既要跨入诗人开启的门,进入诗意的境界,又不能为诗的内容所囿,更不能甘心于图解,图解很难成为高超的艺术。

绘画欲表现诗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其实是很难的。画景物比较容易,要画诗人内心的波澜就很难,尤其是那些言外之意就更难表现了。画家只好摘句为画,抓住有直观性的一句或几句来画。在诗的各种体裁中,绝句是比较容易画的。长篇歌行,只能用连环画的形式表现。在诗的各种题材中,山水诗是比较容易画的,而那些带有说理性的诗就很难画了。似乎可以说诗意画乃是诗的简化,可以产生定格聚焦的趣味,而难以给人读诗时所产生的回肠荡气的感动、回味无穷的美感、丰富的联想和人生的启发。

(摘编自袁行霈《诗意画的空间及其限度》)

材料二:

在中国古代很多士大夫的眼中,诗与画虽然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载体,但都是表现情感的艺术。优秀的诗歌通过对文字符号的加工,表现作者内心深处的旨趣;同样,画纸上描绘的山川景色人物,也能传达出无可言表的弦外之音。因此诗与画相互交融,互相汲取营养,使诗境愈来愈像画境,画意亦愈来愈具诗意。宋人诗画同一律的概念,深受王维以来南宗画风的影响,而这一学说的流行,是与我国特有的文化土壤息息相关的,古典诗歌注重抒情的传统,抒情诗中对韵味的追求,文人和画家身份的重合(如王维、苏轼),都极大地推动了它的演进。

不过,诗与画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媒介。德国莱辛在《拉奥孔》中就反对诗画同律的说法,在他看来,诗与画各有所长:诗歌中的语言文字以能描述出事物的时间性为长,而绘画的颜色线条则更能捕捉景象的空间性。在中国,诗画一律说也并非一统天下;片面追求诗画一律,也造成了不小的弊端。后来的文人画片面追求神似反对形似,影响了中国画的总体风貌:文人画家造型和模写物象的能力都受到限制,写实作品偏少;题材上也限于惯例的诗意趣味,缺乏广阔的视野。

钱锺书先生认为诗较画更胜一筹:文字艺术不但能制造颜色的假矛盾,还能调和黑暗和光明的真矛盾,创辟新奇的景象”“诗歌里渲染的颜色、烘托的光暗可能使画家感到彩色的破产,诗歌里勾勒的轮廓、刻画的形状可能使造型艺术家感到凿刀和画笔力竭技穷”“写一个颜色而虚实交映,有时还进一步制造两个颜色矛盾错综的幻象,这似乎是文字艺术的独家本领,造型艺术办不到

(摘编自赵静文《诗与画的相互渗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诗句为画家提供了充足的想象空间,通过绘画的形式来表现一句诗时,不同的人会绘出不同的画。
B.读者要借助想象来理解诗句,读者的想象与作者的想象存在偏差,读者对诗的理解是对诗的艺术再创造。
C.“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出自寇准的《春日登楼怀归》,表达了他受谄罢相、流落南荒的苦闷之情。
D.钱锺书认为诗较画更胜一筹,因为文字艺术凭借想象创造丰富的形象,而造型艺术家用凿刀和画笔难以做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绘画以视觉呈现形式将意象固定为物象,限制了受者的想象空间,在艺术水平上,绘画不及诗歌。
B.古人作诗会化用前人诗句,来表现自己的志趣,如寇准《春日登楼怀归》就化用了韦应物《滁州西涧》。
C.诗转换成画是画家利用自己想象将其形象固定化的过程,画作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诗作的体裁和题材。
D.“诗画同一律”的观念与古代文人和画家身份重合的现象密切相关,这一观念成为了中国画的金科玉律。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符合“诗画一律”论的一项是(     
A.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B.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
C.记传所以叙其事,不能载其容,赋颂有以咏其美,不能备其象;图画之制,所以兼之也。
D.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北宋邵雍说:“画笔善状物,长于运丹青。丹青入巧思,万物无遁形。诗笔善状物,长于运丹诚。丹诚入秀句,万物无遁情。”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悦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西洋的商人到现在还时常说中国人的信用是天生的。类于神话的故事真多:说是某人接到了大批瓷器,还是他祖父在中国时订的货,一文不要地交了来,还说着许多不能及早寄出的抱歉话。——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这自是“土气”的一种特色。因为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像植物一般的在一个地方生下根,这些生了根在一个小地方的人,才能在悠长的时间中,从容地去摸熟每个人的生活,像母亲对于她的儿女一般。陌生人对于婴孩的话是无法懂的,但是在做母亲的人听来都清清楚楚,还能听出没有用字音表达的意思来。

(节选自《乡土中国》,有删减)

材料二:

乡土情结作为中国人集体潜意识里的一种心理状态,主要由农耕文明和儒家思想演化而来,其基本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其一,归隐山林的乡土情结。归隐山林源于志士或诗人对世俗社会人情世故的厌恶,更是对乡土自然的内心向往。他们远离尘世的喧嚣,而甘享乡居的宁静。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最形象的注解。

其二,思念故乡的乡土情结。“露从今年白,月是故乡明”“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思乡思亲本身就是一种浓厚的乡土情结,正是这种乡土情结的存在,即使“少小离家老大回”,但乡音始终未改。对于故土,国人始终是难以割舍的。

其三,衣锦还乡的乡土情结。《史记项羽本纪》中写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项羽为何自刎乌江?这句诗中可窥其因。衣锦还乡的乡土情结是人的欲望和价值扩大化的一种体现。因为在很多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中,事业的成功只有得到乡人的认可才是最大的荣耀。

(选自高申贵《关于中国人乡土情结的文化思考》)

材料三:

乡土作为人类诞生的摇篮,成了人类共同拥有的童年记忆。当人类成群结队地拥向文明发达的城市之后,人们的情感与乡土仍然有着不能阻断的精神联系,乡土成了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也是滋补作家的肥沃土壤。马克·吐温对家乡密西西比河的乡村生活的描摹,福克纳对美国南方风情画般的描绘,以及屠格涅夫、契诃夫、托尔斯泰对俄罗斯的广阔草原、森林和乡村生活的由衷赞美,都已证明乡土像母亲一样孕育了诸多作家和他们的作品。在中国,从乡土小说的奠基者——鲁迅、茅盾、沈从文、废名,到后来的汪曾祺、孙犁、莫言等,他们始终痴情地关注着那片充满苦难与温情的乡土。

一般意义上的“乡土文学”作家是以农村生活为描写对象,这是相对于其他生活领域(如城市、军营、知识界等)而言的。这些“乡土作家”特别地关心乡间外观上和一般生活形式上区别于其他生活领域的特色,他们努力追求自己笔下乡间的独特性,并一律带有较为浓重的“乡恋”色彩。与此不同,莫言笔下的高密东北乡,一个中国古老、充满苦难的乡村,它不是历史主义者眼中的某个特定阶段的乡村,而是一块永恒的土地,被时间滤去了历史附着在乡村生活表面的短暂性特征,其生活呈现为最基本的形态:吃、喝、生育、暴力、死亡……他努力书写高密东北乡人的贫苦,写出他们的艰难抗争,写出他们虽贫困却有着不屈的精神、美好的道德与淳朴善良的人性,表现了作家按照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家园去整合现实、祈求故土复兴的美好愿望,成就了他的诺贝尔文学奖的高度。

(节选自黄志刚《莫言小说乡土情结探源》,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社会的生活往往受地域限制,区域间接触少,与外界隔离,各自保持相对孤立。
B.乡土社会重视信用而不签契约的方式,在进入现代社会后依然常常受到人们的称赞。
C.规矩和法律不同,熟悉社会中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也不一样。
D.终老是乡的乡民生活在礼俗社会里,他们无须选择生活的环境,接触的是熟悉社会。
2.下列对材料二、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情结有多种类型,其中思乡思亲的情结对于国人来说更为浓厚,更值得推崇。
B.乡土情结的产生与农耕文明、儒家思想密切相连,很多古诗文都表达了这种心态。
C.乡土作家特别关心乡间外观和生活形式上的特色,故出现了一大批乡土小说作品。
D.莫言立足于自己的生活体验,努力书写他所在时代的高密东北乡人的贫苦与抗争。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证明乡土社会熟悉特性的论据的一项是(     
A.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唯一象征体系。
B.在一个村子里可以有一打以上的“王大哥”,绝不会因之认错了人。
C.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
D.有人在你门上敲着要进来,你问:“谁呀?”门外的人会回答你一个大声的“我”。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上述三则材料的共同主题是什么?它们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阐释这一主题的?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在社会中承担何种职能?它的功能和意义如何?这些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恰恰意味着文学的功能是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的。为了便于讨论,我们不妨将广义的文学缩小到叙事文学的范围内来专门加以观察。

小说在西方18、19世纪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仅仅是个文学史特例,它并非历来如此。事实上,从《荷马史诗》一直到18世纪初的社会生活中,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或小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重要性。与音乐和绘画一样,文学长期以来一直蛰伏于宗教和权贵的巨大阴影之下。

同时,文学的社会性内容也受到一定的压抑,对世俗生活的记录或对个人经验的描述尚未成为文学的重要使命。不论是埃斯库罗斯,还是索福克勒斯,他们作品中个人经验的呈现和表述都是在神话的结构下展开的,同时与集体和社会的经验难以区分。悲剧的发生总是与不可知的命运、必然性以及上帝的存在纠缠在一起。在中世纪,薄伽丘和乔叟的写作表明悲剧中的上帝形象开始向世俗显贵人物转移。按照雷蒙·威廉斯的描述,悲剧的重点已经从亚里士多德的“幸福与苦难”转向世俗社会的“成功与失败”,而“命运越来越多地指涉世俗的成就”。但从总体上看,对上帝的信仰仍然主宰着悲剧的最终和解。而到了文艺复兴之后,文学对于世俗经验的描述的比重进一步加强,悲剧发生的动力从命运的逻辑和上帝的意志变成了个人选择性的行动,特别是这种行动在道德上的过失和瑕疵。

从文学的功能方面来看,它与宗教一样,都是超越现实的伟大的激情。对现实生活的认识的局限性,使人们在欲望受到挫折时,在遭遇生活中的巨大不幸或失败时,希望能从文学中找到解释和安慰,因此文学中就有了超越现实的创作。只不过,这种超越往往是象征性的,是作为一种代偿的机制而出现的,不可能获得理性的证明。和宗教活动一样,超越的途径是一种想象性的和解与欲望的满足,具有一定的仪式性。在西方悲剧常见的形式中,威胁的解除和欲望的满足都由于最后上帝的出现或暴力政权的更迭而获得解决。

在阿拉伯著名的《一千零一夜》中,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文学代偿性安慰机制的重要性。在假托谢赫拉扎德讲述的故事中,不管主人公的经历和遭遇如何充满凶险,曾经出现过怎样的挫折、失败和幻灭,到最后,绝大部分结尾总是以和解结束。在中国古代的叙事作品中,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夸父逐日的结果显然是悲剧性的,但夸父被烧死之前所投出的手杖却变成了一个森林,因此这种失败未尝不可以被描述为一次胜利。

问世于17世纪的《聊斋志异》为我们考察这种超越机制提供了一个范本。为什么《聊斋志异》会出现在中国的北方,而非江南,特别是经济发达的江浙一带?陈寅恪的解释是:《聊斋志异》的出现是社会环境压抑的结果,从而假托于狐女灵怪,对自身的经验和欲望进行宣泄、超越。而在晚明时期的江浙地区,由于地方丝织品经济所造成的社会繁荣,特别是当时社会名流生活风习的政治性空间已有了相当自由度,文人雅士已经可以在世俗社会中与那些“狐女”(比如柳如是等人)自由往来,不必像蒲松龄那样假托于梦幻了。

18世纪末,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概念开始在欧洲诞生,由于宗教的衰弱和资产阶级的日益强大,为了化解日益粗鄙化、程序化的功利主义意识形态危机,文学开始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出现,其功能在两个方面被加以强调:作为一种宗教替代品的价值系统,作为社会认同的一个重要安慰剂和黏合剂。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启蒙运动的深入,文学从一种神秘的经验开始转变为一个“科学化”的、可以被我们充分认知的知识领域。

发轫于18世纪末的欧洲文学变革,与其说是对文学功能的重新发现,还不如说是对文学的强行“征用”。而中国近现代小说革命和文学革命则毫无疑问受到这一变革的影响,尽管两者之间的出发点、具体进程和后果都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对文学作用的过分强调。小说这样一个形式,从“街谈巷议”的微末小技,一跃而成为关乎民族、国家存亡的关键。

(摘编自格非《文学的邀约》)

1.下列古代叙事作品没有体现文学的“代偿性安慰机制”的一项是(       
A.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结尾,梁祝双双化蝶。
B.蒲松龄的《狼》(其二)中,屠户最后杀死了两只狼。
C.关汉卿的《窦娥冤》中,窦娥三桩誓愿都应验。
D.《孔雀东南飞》结尾,兰芝与仲卿化为相向而鸣的鸳鸯。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是发轫于18世纪末的欧洲文学革命,还是中国近现代文学革命,二者都过分强调了文学的社会作用。
B.18世纪末欧洲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概念的诞生,既是社会发展进程的需要,也是文学神秘性消解的结果。
C.在中世纪,悲剧中上帝的形象开始向世俗显贵人物转移,但总体上对上帝的信仰仍然主宰着悲剧的最终和解。
D.不同时代的文学,其功能和意义从来都是不一样的,这恰恰意味着它是随着历史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现实生活认识的局限性,会使人们在欲望受挫及遭遇不幸或失败时,想寻求一种解释和安慰,文学和宗教往往能满足人们这种需求。
B.《聊斋志异》没有出现在江浙的原因,可能是当时江浙的社会环境相对宽松,文人雅士可与“狐女”相往来,不必假托于梦幻。
C.小说在18、19世纪取得重要的社会地位,成为关乎民族、国家存亡的关键,是社会发展到一个历史阶段的必然结果。
D.中西方文学中都有很多作为代偿机制出现的超越现实的创作,这表明很多时候文学其实无国界,其中都有人类共同的情感需求。
2022-12-0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安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练习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来,全国各地“给钱、给房、给户口、给政策、给资金”的人才抢夺战,让公众看到了城市对人才的渴望、对发展的希冀,但这种人才引进方式更侧重于基层人才的积累,走的是“广大全”路子,“门槛”也有越拉越低的倾向。对于城市发展而言,基础人才不可或缺,但如果要实现“弯道超车”,那还必须在“少精尖”的高层次人才选拔上下功夫,而这也正是“举荐制”所想要开启的探索路径。

根据南京市刚出台的政策,该市将组建由世界500强等知名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知名科技服务企业、知名金融投资机构负责人、企业界杰出人士、两院院士等群体担任的举荐委员会,每名委员每年可举荐13名人才。这些被举荐的人才不用再走传统评审程序,只需要通过委员举荐和委员会集体票决或通讯票决举荐认定,报经南京市委、市政府核准,就能享受相应扶持政策。这就意味着现行的高层次人才“唯资历论” “唯帽子论”等评价方式将被打破,优秀人才不用再受学历、资历、论文著作、科研成果等硬性指标的限制,“人尽其能、才尽其用”也将有更多的实现途径。

(摘编自陆仁忠《推行举荐制,不拘一格降人才》,《湖南日报》2018522日)

材料二:

城市引进人才后能否留住人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对待人才的态度、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以及城市的人文生态环境。“聚才”能否“用才”,“引才”能否“任才”,同样考验城市的产业发展水平。城市产业发展不充分,基础弱、水平低、结构单一,人才引来也无用武之地。

城市引人、用人,不能一味追求高大上、高精尖,更没必要以学历论英雄。每个城市秉性特点各异、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产业结构不一、区域定位存在差异,如果都向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看齐也不现实。关键在于牢固树立人人皆有用的观念,按照量体裁衣、量才任用的原则,既引才输血,也注重育才造血,着力打造特色产业,优化营商环境,搭建用才平台等。

从本轮各城市引人政策来看,主要区别仍在优惠幅度,而非发展前景的细致区分。这也提醒各地,人才引来之后的工作一点也不比引人政策本身轻松,擘画好城市的发展路径,走出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让人才对前景有清晰预期,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引进人才的初衷。

(摘编自林亮《城市敢于引人,史要善于留人》,《光明日报》2018424日)

材料三:

这次出现“人才争夺战”有多种原因,经济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对人才的需求将会长期存在,各级政府出台新政开始立足大规模的准人才储备。另一个直接原因与城市人口结构的变化关系密切。有研究认为,“人口红利”是中国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而近年来的经济增长减速则与“人口红利”的衰减密切相关。当“人口红利”衰减时,劳动力供给形势发生变化,人力资本的质量和数量都将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劳动力成本会显著上升,从而影响经济竞争力;养老、医疗负担加大也会影响积累和投资等,从而影响经济发展。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从2012年开始下滑后,“人口红利”就开始下降,从去年到今年则可能正是经济活动“人口红利”开始下降的拐点。除此之外,许多城市还将面临养老的巨大压力。人口结构得不到调整优化,入不敷出是一个必然的结果。而这次“人才争夺战”发生的特殊性就在于城市人口普遍出现“青黄不接”,劳动适龄人口不断减少,整体人口极度老化和急剧萎缩。

(摘编内吕红娟《“人才争夺战”:缘起、影响及方向》,《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866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才抢夺战体现了城市对人才的重视,但这种人才引进方式更侧重基层人才的积累,缺少对“高精尖”人才的选拔。
B.举荐制将会打破现行的对高层次人才的一些评价方式,优秀人才将不用再受一些硬性指标限制,有更多发挥才能的途径。
C.城市引人、用人,没必要追求高大上、高精尖,以学历论英雄,应充分考虑城市的秉性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
D.当“人口红利”衰减时,劳动力供给形势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经济竞争力,也会增加养老、医疗负担,影响经济发展。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被南京举荐委员会举荐的人才,只需要通过委员举荐和委员会集体票决或通讯票决举荐认定,就能享受相应扶持政策。
B.城市对待人才的态度、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以及城市的人文生态环境,与城市引进人才后能否真正留住人才息息相关。
C.要想从根本上实现人才引进的初衷,需要擘画好城市的发展路径、走出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让人才对前景有清晰的预期。
D.这次出现“人才争夺战”,既与各级政府开始立足大规模的准人才储备有关,也与我国“人口红利”开始下降关系密切。
3.人才引进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
2022-12-0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人以“山水”作为自然的指代,不只是一种思维的抽象,更是对于自然的诗性感知与发现。

从上古至秦汉,山水或是作为神仙居所,或是作为祭拜对象,或是作为通向“道”的媒介而存在,那一时期的山水图像只是一些零散的山石、树木。而进入魏晋南北朝之后,文人官宦在道、释、玄的思想驱动下,萌发了一股强烈的重返自然的激情与热望,原本作为“自在之物”的山水因此成为一个新被发现的审美对象,成为一种凝结着生理舒适感与视觉悦目感的现实而具精神性的空间。中国人的情感世界中从此生长出山水之乐。山水也逐渐从宗教画和故事画的背景中独立出来,成为绘画主体;作为自然情愫图像表达的山水画,以山川景色为载体实现着人们皈依自然的情感诉求。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在洛神与曹植的身影背后描绘着树石流水、河岸远山,它们为这一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铺设了“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的自然空间。

美的目光同样诱导着唐代的自然情愫。唐人富有诗人气质,他们用浓酒般的热情拥抱山水,也用唐诗般的浓情把丘壑林泉之美渲染得淋漓尽致;他们敏感而多情,纵情于现实山水。青绿山水技法语言的成熟也为将这般美景描绘得绚丽多彩提供可能。李思训《江帆楼阁图》即是用江天一色、波光万重、轻舟荡漾、巉岩幽岭、松竹掩映、桃红椿绿、水榭朱栏等,烘托出日丽风清的江岸美景;而李昭道《明皇幸蜀图》所表现的本是“安史之乱”后唐玄宗仓皇出逃、避难入蜀的窘迫经历,但却也一定要把那蜀地山水画得群峰竞秀、山花争妍。

晋唐以来观看山水的美的目光,在五代时期被注入探究自然的理性意识,及至北宋形成尚理的自然情愫。五代北宋的山水画家用现实而具体的地理样貌来表现“图真”的山水。荆浩、关仝等所代表的北派山水以石质坚凝、重岩叠嶂的北方山水为原型,描绘崇山峻岭、千岩万壑的壮美气象。董源、巨然为代表的南派山水,以峰峦平缓、草木繁茂的江南景色为原型,表现轻岚淡烟、平淡天真的山水意境。无论北派、南派山水画家,都借对自然的逼真描绘,来表现他们对自然带有敬意的理性思考。

元代画家在对自然的凝思中获得内在心性的独特体验,自然情愫的表达也便成为文人逸气的抒发。这种笔墨的独立性在明清山水画家手下被进一步强化,自然山水的许多生动细节就被忽略,山水图式中的笔墨就仿佛一种对于自然的情感诉说。中国山水的图像表达也就从晋唐时期的自然写实嬗变为一种自然象征,山水画所表现的自然情愫也就从晋唐时期的美的发现嬗变为一种自娱与遣怀。

然而,虽历经嬗变,“天人合一”的文化感知方式却一直贯穿在中国山水画家的自然观照之中,他们视自然为知己,不仅身即山川,而且精神与之往还,他们永远“在”自然。

(摘编自牛克诚《山水画:中国人自然情愫的图像表达》,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人把山水看作审美对象,是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官宦中开始的。
B.唐朝山水画把山水之美渲染得淋漓尽致,主要是因为青绿山水技法语言的成熟。
C.南派山水画与北派山水画表现出来的风格与南北自然山水的特点密切相关。
D.中国山水画家的身体和精神都融人自然中,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是总起,然后根据中国山水画发展历史,分阶段阐述,条理清晰。
B.第二段主要阐述魏晋南北朝山水画在山水画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C.文章在论证中列举了大量的例证,阐述了不同阶段山水画发展变化的轨迹。
D.文章论述元明清山水画家笔墨的独立性,为山水画中某种不变的精神提供了论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阁》把自然景色加入故事中,以山水来自娱与遣怀。
B.《江帆楼阁图》与《明皇幸蜀图》题材不同,但都充分渲染了山水的绚丽美。
C.从五代到北宋,人们不再把山水当作审美的对象了,而是探究它的自然理性。
D.明清山水画家手下的自然山水笔墨都非常独立,已经没有生动的细节表达。
2022-12-08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的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中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西洋的商人到现在还时常说中国人的信用是天生的。类似神话的故事真多:说是某人接到了大批瓷器,还是他祖父在中国时订的货,一文不要地交了来,还说着许多不能及早寄出的抱歉话。——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这自是“土气”的一种特色。因为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像植物一般的在一个地方生下根,这些生了根在一个小地方的人,才能在悠长的时间中,从容地去摸热每个人的生活,像母亲对于她的儿女一般。陌生人对于婴孩的话是无法懂的,但是在做母亲的人听来都清清楚,还能听出没有用字音表达的意思来。

(摘编自费老通《乡土中国·乡土本色》)

材料二: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提炼出的一个理想型概念,是为了回答“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这一问题。“后乡土中国”是基于乡土中国理论和中国乡村转型与发展经验而提炼的一个理想型概念,并不是说乡土的完全终结,而是指乡土性特征部分维续的情况下,乡村社会结构所发生的转型。

有学者用“新乡土中国”来描绘当前中国乡村社会的形态,我用“后”字,主要是因为“新乡土中国”并没有对费孝通“乡土中国”理论加以发展,尤其是把乡土本色与新乡土相提并论,存在着逻辑悖论,将乡村社会变迁与发展经验概括为“新”的,难免有价值倾向和政治性意义。

“后乡土中国”是家庭农业、村落和熟悉关系的存在和维续,使得乡村社会保留着部分“乡土性”特征,而没有彻底转型为城镇化的社会。不流动的乡土演变为大流动的村庄。在城镇化、市场化的大背景下,乡村社会结构正在分化,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从农村建设和乡村治理角度看,乡村社会空间的公共性越来越强。如今的乡村为越来越多的公共力量和公共活动提供了空间,乡村已不只是村民自己活动的空间了。

“后乡土中国”是乡土中国变迁和转型后的一种状态,两者处于历史发展的因果链上,而不是彼此对立的两个社会类型。

(摘编自陆益龙《后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及其出路》)

材料三:

“熟悉的社会”是对乡村社会的地方性与整体性结构特征的一种概括,而非指微观的、个别的人际关系或社会网络状况。经历经济转型、社会与文化变迁之后,乡村社会中诸多微观结构与行动都可能已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其中就包括人际关系和交往方式的变化。然而,村落共同体的地方性以及共同体的整体性特征依然留存。

在村落共同体中,村民之间的关系是熟悉的。熟悉的关系并非指具体的两个个体间的交往情况和熟知程度,而是指村落社会关系是相互熟知的。熟悉的社会是一种信息非常对称的社会,也是一种信息透明的社会。信息对称指的是自我与他人是知根知底的、相互能达成默契的。不论两个村民个体之间是否有直接的交往和互动,也不论一个人对其他个体具体情况的熟知程度如何,人们都能达到相互熟知或知根知底,因为村落共同体本身就是一个信息透明的社会。在一个固定的场域里,个人及其社会关系的信息其实是有目共睹的,而且人们的行动信息也容易被村里人知晓,并不一定需要专门的努力就能达到。

熟悉关系仍代表着乡村社会的一种特质,因为这是与城市社会关系有着本质区别的。尽管在城镇化扩张和乡村劳动力流动的冲击下,乡村社会熟悉关系也处于变迁之中,但在村落生活共同体依然存续的情况下,基于地缘和血缘而形成的熟悉社会关系的特征也就继续留存。

(摘编自陆益龙《后乡土中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土社会的乡民组成村落,他们平时接触的多为域内人,生活隔离,固守乡土,一般保持着孤立的圈子。
B.乡土社会的不流动性,让乡人之间很熟悉,人们在熟悉中产生信任,在这样的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
C.在乡土社会中,人们以亲情为纽带,以乡土圈子为核心,和谐相处,即使受城镇化、市场化冲击,社会结构仍保持不变。
D.“熟悉的社会”不是指微观的、个别的人际关系或社会网络状况,而是一种信息非常对称且信息透明的社会。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熟悉是经过多方面的、经常的接触而发生的。这过程可用《论语》中的“习”字概括。
B.材料一在论述乡土社会的信用时,用母亲能听懂自己婴孩的话来进行对比论证。
C.材料二和材料三都认为城镇化、市场化等正在冲击着乡村社会的熟悉社会关系。
D.三则材料都是以“乡村社会”为话题而展开的,但是三则材料论述的重心又各有侧重。
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如今白首乡心尽,万里归程在梦中。
B.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C.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D.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4.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
5.有人说,我们当前经历了转型的乡村社会仍然是一个“熟悉的社会”。请结合材料三对此进行分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海洋生物,尤其是那些视觉不发达,依靠听觉或雷达(声呐)系统捕食的生物,如果它们的听觉系统或者声呐系统被噪声破坏,无疑会遭受致命威胁,甚至大规模死亡(以前我们看报道说鲸类大规模冲岸死亡事件,大概就是这种原因造成的)。

一般而言,我们说的噪声污染是指人类活动增加使海洋声环境质量受损,并使海洋生物产生负面影响的现象。噪声污染来源包括船舶的机器扰动、水下雷达、石油(或天然气)勘探等人类产生的各种噪声源与海洋中生物们发射的雷达频率一致时,就会对它们传达的信息产生干扰。

(摘编自陈清华《噪声对海洋生物有何影响?》)

材料二:

中国拥有全球10%至14%的海洋生物物种,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陆地资源的逐渐短缺,开发海洋的热度逐步升高,海洋工程数量不断增加。而海洋生物会通过发声和听觉进行觅食、求偶、沟通。而且,海洋哺乳动物可以利用回声定位获得更多的信息,如感知外部环境等。一旦人为水下噪声过大,就会影响到海洋生物的生存。大量的研究已经表明,噪音对鲸、海豹和海豚等海洋哺乳动物具有重大危害。美国联邦噪声研究的一个项目集中于北大西洋的航运业对鲸类和其他海洋生物的影响。这个项目绘制了20多张噪声地图,噪声强度等级依次划分为红色(最高,115分贝)、橙色、黄色,然后是绿色和蓝色(最低40分贝)。北大西洋的噪声地图显示,上层水的噪声大部分是橙色等级。这些噪声,是需要减少或被禁止的。2014年,国际海事组织(IMO)发布了减少商业航运水下噪声和保护海洋生物的指南。其中,要求船舶应设计和选择螺旋桨以减少气穴现象;船体形状及其附属物设计应考虑使尾流场尽可能均匀;船舶应考虑船载机械、适当的振动控制措施、船体设备的正确位罝以及基础结构的优化等。

鱼类的内耳能够感觉到16〜300 Hz的振动,内耳中的耳石能够辨别声音振动的方向。部分鱼的鱼鳔和韦伯器官对声音较为敏感,感知的噪声范围更广。大多数鱼类能听到的声音范围在50〜1000 Hz之间,少数鱼类能听到高于3 kHz的声音。例如我们常见的鲫鱼,声音敏感频率为800 Hz,最低阈值为70±0.84分贝。人类水下活动产生的噪音,远远高于鱼类听觉。采用水下爆破清理航道时产生的噪声声压级能到达190分贝及以上,航道噪声声压级在 150〜200分贝范围内。

(摘编自张田勘《降低水下噪声对海洋生物影响需要科学标准》)

材料三:

2016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制定了“海洋噪声战略路线图,这是一项为期十年的计划,旨在确保解决人为产生的噪音对水生物种及其栖息地的影响。此外,北极理事会北极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组(PAME)正在研究噪音对北极水域的影响。2021年6月,国际海事组织(联合国负责海上航行安全和防止船舶造成海洋污染的一个专门机构)批准了一项新项目,以审查船舶的降噪指南并使其更加有效。噪声污染已成为和空气污染、水污染并列的三大主要污染之一。随着海洋噪声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海洋生物会成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的牺牲品。

(摘编自《人为噪声如何影响海洋?海洋生物何时才能重获安宁?》)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噪声带来的负面影响对那些视觉不发达、依靠听觉或雷达系统捕食的海洋生物影响更大。
B.开发海洋的工程数量越多,产生的噪声污染就会越多,因此各国应停止开发海洋的工程。
C.据美国的一项研究,北大西洋上层水的噪声接近最高等级,大部分达到了橙色等级。
D.如果将船舶形状及其附属物设计成使尾流场尽可能均匀的样子,将有助于减少海洋噪声污染。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人类产生的各种噪声源与海洋中生物们发射的雷达频率一致时,海洋中生物们相互传达信息会受到干扰。
B.“海洋噪声战略路线图”是美国制定的用于解决人为产生的噪音对水生物种及其栖息地影响的计划。
C.如果频率超过800Hz,鱼类内耳中的耳石就可能会对振动的方向做出错误的判断,从而影响其基本的生活。
D.水下爆破清理航道时产生的噪声远远高于鱼类听觉,对鲸、海豹和海豚等海洋哺乳动物具有重大危害。
3.人类应如何减少海洋噪声污染?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2022-12-0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敬业职业高中(驻马店开发区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化了对世界性质的认识,有效提升了我国国际传播叙事的道义高峰。

但我们必须要认识到,我们仍然面临着一定程度上的“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传开叫不响、叫响难信任”的现实困难,中国不能也不应成为验证西方理论假设的社会和媒体的试验场,而应该成为自主知识的创新地,既要讲好中国故事,又要在与世界共通互融中,构建中国国际传播理论叙事体系。

在创新中国国际传播理论叙事中,首先要摆脱对西方叙事体系的过度依赖,自觉投身到中国社会实践场景中,凝练出中国的理论叙事概念,然后再返回到中国社会实践中去验证。不过,在坚持以中国问题和中国叙事框架为底色的同时,我们也不应排斥西方经验和西方知识体系,相反应继续吸收包括西方在内的先进国际传播经验和成熟知识成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处理好全球传播知识生产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并以平等、共通互融的姿态与包括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内的全球各国开展交流互鉴,实现与世界共通互融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创新共通互融的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的理论叙事范式。

共通互融的国际传播实践过程需要摒弃偏见,本着坦诚和开放态度开展国际交流和互通,并在最大程度上来实现国际理解的基础上,形成国际传播的世界性叙事共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共通互融既可以作为我国国际传播的重要目标,也可以作为国际传播的实现手段。

首先,中国国际传播的共通互融概念有助于逐步消解美国等西方国家二元对立主体范式。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学术界一直存在东方与西方、自由民主国家与专制独裁国家、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等二元对立的叙事体系,并据此把整个世界主体分为两个阵营。这种二元对立论也反映到国际传播中。美国等西方国家迄今仍以民主自由主体自居,把其他国家归入非民主自由他者客体,占据着对他者自我优越的道德想象和学术高地。在西方主导的国际传播体系中,东方国家从来只能作为客体附庸在西方主体之下,东方世界陷入东方无法表述东方、东方必须由西方来表述的困境中,形成了西方与东方之间不平等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作为东方国家的代表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正在用成功的社会实践和治理模式对东西方世界二元对立的格局产生实质性影响,并逐步提出挑战。可以说,中国的共同体理念和国际传播理论叙事正在撼动着东西方的二元对立体系。但与此同时。中国也注重把美国等西方国家视为共同体的平等一员,以此来寻求取充分的国际共通互融和理解,达成国际理解的战略目标。

其次,共通互融概念能够有效融通国内多元叙事场域,创新国际传播叙事理论和实践模式。一方面,内外有别的国际叙事实践一直是中国国际传播的理念。但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和互联网信息技术普及化,国际传播渠道内外分明的局面逐步被打破,中国内宣的信息传播能轻易跨越国界,成为国际传播叙事组成部分。在新时代国际传播环境中,内外有别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内外叙事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个从内外有别国际叙事实践走向内外叙事融合的趋势,也提出了国际传播的理论叙事框架和内涵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国走向国际传播理论叙事共通互融的必经之路,另一方面,共通互触叙事概念以共同体理念和国际传播实践为基础,能够推动我国在传播领域日渐强大的理论叙事转化为改造客观世界的真实力量,在进一步杨通国家国际传播叙事与世界的共通互触的基础上,为国际传播叙事理论和实践模式,以及全世界的互通共融提供一种创新选择。

(摘编自郭可《新时代国际传播理论叙事需与世界共通互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使我国站在了国际传播叙事道义的最高峰。
B.借鉴西方经验和西方知识体系是创新中国国际传播理论叙事的手段之一。
C.中国的成功改变了国际传播体系中西方与东方之间不平等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D.“二元对立”的叙事体系使美国等西方国家学术界成为国际传播体系主导者。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指出了我国国际传播叙事的困境,提出了构建中国国际传播理论叙事体系的设想。
B.文章第五、六段通过对“二元对立”叙事体系分析来论述共通互融对我国国际传播的作用。
C.文章采用了总——分的论证结构,开篇引出话题,然后提出观点,接着逐层进行论述。
D.文章末段采用对比论证论证了共通互融概念能够创新我国国际传播叙事理论和实践模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在创新国际传播理论叙事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以平等、共通互融的姿态与全球各国开展交流互鉴。
B.在当前国际传播叙事中,美国等西方国家以“民主自由”主体自居,把东方国家作为客体附庸在西方主体之下。
C.共通互融叙事有助于我国达成国际理解的战略目标,也将成为国际传播叙事理论和实践模式的最佳范式。
D.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互联网信息技术普及化,中国内宣的信息传播也成为国际传播叙事组成部分。
2022-12-0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敬业职业高中(驻马店开发区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何为国潮指的是一种时尚流行趋势与审美动向,是人们热爱某种事物所形成的一种风尚。当下的国潮多指以时尚潮流为载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潮流风格。国潮热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它是一种消费潮流。很多老字号、新品牌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挖掘与再创造,逐渐形成一股独特、贴近生活且能够引发大众共鸣的时尚消费潮流。中国社会科学院等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九成消费者看好国货品牌的未来发展。国际咨询公司麦肯锡发布的消费者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企业正努力提升产品的性能、品质和价值,近1/3的消费者在高端产品上会选择中国品牌。

其次,它助推了新的审美风尚的形成。无论是买国货、晒国货、用国货,还是听民乐、看古装影视、游红色景点,或是《国家宝藏》节目、《只此青绿》舞蹈等引爆社交媒体话题榜,这些在消费、文化演艺等领域的流行趋势很大程度上折射出国人的审美风尚和文化态度正在发生转变:从业者从追捧海外的时尚潮流和设计理念,逐步转向青睐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学思想的文化符号和设计思路;消费者不仅更认可中国文化品牌形象、国潮消费品,而且在生活态度、审美趣味方面努力寻找与中华文化精神的契合,体现出较高的文化自信。

(摘编自彭训文《国潮消费为何持续升温》)

材料二:

近年来各类国潮产品阔步出海,受到越来越多海外人士的喜爱,成为展示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国潮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内核,以现代时尚潮流为外显。国潮产品涉及的范围日益拓展,包括服饰美妆、食品日用品、影音游戏、模型手办等。通过融合现代设计和现代技术,国潮产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了起来,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国潮产品展现了中国文化符号,彰显了中华审美意趣。国际时尚圈其实从不缺少中国元素,但大多是西方视角下的中国美,有的文化元素停留在过于老旧的刻板印象上,有的文化元素被误读误用、混乱搭配,时尚界缺乏中国人主体性的表达。2018年,多个中国时装品牌联手在纽约时装周开展中国日活动,传统元素与现代时尚巧妙结合的服饰设计在国际舞台精彩亮相、大放异彩,这一年也被称为国潮元年。此后,越来越多的中国时装品牌登陆巴黎、米兰等国际时装展,国润鞋服商品持续拓宽海外市场。国潮服饰设计者需型结合中国传统服饰工艺,展现中华美学风格,如在衣服上绘制虎鹤双形的太极图案,表达天人合一理念。北京2022年冬奥会中,雪场随风飘扬的金龙服、冰场的京剧脸谱护具、以《千里江山图》为设计灵感的滑冰服、以瑞雪祥云的传统吉祥符号为主题设计的礼服等,都令世界观众印象深刻。一些外国运动员也将长城、熊猫、锦鲤等中国元素加入自己的服装、设备中。

现代影音技术常常应用到国潮产品中,来具象活化演绎中华文化遗产。中华文明传承千年,绵延不绝,积累和留存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很多外国友人想了解神秘的中华文化,但苦于没有通俗易懂的入门介绍,即使亲自到博物馆参观,也经常是走马观花、难以尽兴。近年来,一些国潮影视节目试图运用现代拍摄技术、舞台设计、动画演示,展现古老传统的中华文化的内涵。例如2021年河南电视台连续制作了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奇妙游系列节目,以各传统节日为主线,充分应用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航拍、环绕定格拍摄等技术,实现虚拟人物和现实人物、历史场景和当下场景的来回切换和同框。奇妙游系列节目上传至抖音国际版、国外视频平台后,海外观众纷纷表示“太美了”“不可思议”“太优雅了”真正的艺术,不吝各种支持和赞美。

国潮产品打造了中华文化的沉浸体验,激活了网络创作与互动。近5年,越来越多的中国游戏进入海外市场,2020年推出的《原神》是其中的佼佼者,其海外收入已超过30亿美元,占总收入的近70%,发售至今已收获国外多个奖项,可谓叫好又叫座。《原神》广受海外玩家好评,缘于设计团队精心打造的文化沉浸体验。游戏中的中国风深受外国玩家喜爱,以至于他们在游戏之后继续在网络上进行热烈讨论。《原神》的推特粉丝达380多万。《原神》成为2021年推特平台上被讨论最多的游戏。《听书人》等多个角色宣传视频播放量达2000多万。

(摘编自耿羽《从国潮走向世界潮》)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提到的两份报告显示,国潮产品正成为一种时尚消费潮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B.“国潮”将中国文化符号、中华美学精神与文化产业等紧密结合,能够增强消费者的文化自信。
C.2018年之前的国际时尚界虽不乏中国元素,但这些元素因不太符合东方审美,并未得到国人认可。
D.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的国潮产品不断走出国门,有力地传播了中华文化,彰显了中华审美意趣。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国潮”的蓬勃发展,都重点论述了“国潮”热的表现。
B.只要让国潮产品激“活”传统文化,就能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C.相较于到博物馆粗浅参观,“奇妙游”系列节目更容易让外国友人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D.随着科技的发展,国潮影视节目中运用现代拍摄技术、动画展示等已成为一种潮流。
3.下列选项,不属于“国潮”的一项是(     
A.汉服等带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点的服饰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
B.第七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济南举行,参观者络绎不绝。
C.回力球鞋、大白兔奶糖、雷锋护耳帽等中华老字号产品焕发生机。
D.敦煌文创联合某公司在“七夕”节推出的“七夕敦煌”东方潮妆系列受到热捧。
4.国潮产品应当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5.国潮风从传统品牌跨界兴起,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但是,也有许多企业为了将产品卖出高价,采取不正当的营销策略,产品包装只要有龙凤呈祥、松鹤延年的元素,甚至仅仅是大红大绿,就打着国潮的旗号进行宣传,而这一做法使消费者对“国潮”产品的信任度逐渐降低。结合材料内容,针对上述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