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4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齐武帝永明十一年春,正月,以骠骑大将军王敬则为司空,镇军大将军陈显达为江州刺史。显达自以门寒位重,每迁官,常有愧惧之色,戒其子勿以富贵陵人;而诸子多事豪侈,显达闻之,不悦。子休尚为郢府主簿,过九江。显达曰:麈尾蝇拂是王谢家物,汝不须捉此!即取于前烧之。初,上于石头造露车三千乘,欲步道取彭城,魏人知之。刘昶数泣诉于魏主,乞处边戍,招集遗民,以雪私耻。魏主大会公卿于经武殿,以议南伐,于淮、泗间大积马刍。上闻之,以右卫将军崔慧景为豫州刺史以备之。魏遣员外散骑侍郎邢峦等来聘。峦,颖之孙也。丙子,文惠太子箫长懋卒。太子风韵甚和,上晚年好游宴,尚书曹事分送太子省之,由是威加内外。太子性奢靡,治堂殿、园囿过于上宫,费以千万计,恐上望见之,乃傍门列修竹;凡诸服玩,率多僭侈。启于东田起小苑,使东宫将吏更番筑役,营城包皮巷,弥亘华远。上性虽严,多布耳目,太子所为,人莫敢以闻。上尝过太子东田,见其壮丽,大怒,收监作主帅;太子皆藏之,由是大被诮责。又使嬖人徐文景造辇及乘舆御物;上尝幸东宫,匆匆不暇藏辇,文景乃以佛像内辇中,故上不疑。文景父陶仁谓文景曰:我正当扫墓待丧耳!乃移家避之。后文景竟赐死,陶仁遂不哭。及太子卒,上履行东宫,见其服玩,大怒,敕有司随事毁除。以竟陵王子良与太子善,而不启闻,并责之。太子素恶西昌侯鸾尝谓子良曰我意中殊不喜此人不解其故当由其福薄故也子良为之救解及鸾得政太子子孙无遗焉

(节选自《资治通鉴·齐纪四》)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素恶西昌/侯鸾尝谓子良曰/我意中殊不喜此人/不解其故/当由其福薄故也/子良为之救解/及鸾得政/太子子孙无遗焉/
B.太子素恶西昌侯鸾/尝谓子良曰/我意中殊不喜此人/不解其故/当由其福薄故也/子良为之救解/及鸾得政/太子子孙无遗焉/
C.太子素恶西昌侯鸾/尝谓子良曰/我意中殊不喜此人/不解其/故当由其福薄故也/子良为之救解/及鸾得政/太子子孙无遗焉/
D.太子素恶西昌/侯鸾尝谓子良曰/我意中殊不喜此人/不解其/故当由其福薄故也/子良为之救解/及鸾得政/太子子孙无遗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空,古官职名,与太尉、司徒为三公,主管全国户口、赋税方面的政令。
B.塵尾,闲谈时执以驱虫、掸尘的工具,后为名流雅器,不谈时亦常执在手。
C.王谢,六朝望族琅琊王氏与陈郡谢氏之合称,后成为显赫世家大族的代名词。
D.嬖人,比较宠幸、身份卑微的人;皇帝或国王所偏爱的地位卑微的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显达为人谨慎低调。他总认为自己出生寒门,却担任显要官职,每次升官常常感到羞愧恐惧,并且告诫儿子不要仗势欺人。
B.刘昶忠心耿耿。齐武帝造车打算攻打彭城,刘昶知道后多次在魏主面前哭诉,请求戍守边界,招收怀念刘宋的百姓向南齐复仇。
C.魏主召集文武官员商讨南伐之事,并在淮河、泗水之间准备了很多喂马的草料;齐武帝听说这一消息后也做好防备入侵的准备。
D.齐武帝忌讳铺张浪费。太子去世后,他步行至东宫,看见太子过去那些奢华的东西,下令全部没收运走,并责备萧子良隐瞒不报。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晚年好游宴,尚书曹事分送太子省之,由是威加内外。
(2)以竟陵王子良与太子善,而不启闻,并责之。
5.萧长懋生活奢侈过分,表现在哪里?请举例说明。
2022-06-13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陵字少卿,拜为骑都尉,将勇敢五千人,教射酒泉、张掖以备胡。天汉二年,贰师将三万骑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上曰:“毋骑予女。”陵对:“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诏陵以九月发。

陵将其步卒五千出居延,至浚稽山,与单于相直,骑可三方围陵军。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召八万余骑攻陵。明日复战,斩首三千余级。单于使其子将骑击陵,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因发连弩射单于,单于下走。陵军战一日数十合,复伤杀虏二千余人。虏不利,欲去。会陵军候管敢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军无后救,矢且尽”。单于大喜,四面射,矢如雨下。汉军南行,士尚三千余人,徒斩车辐而持之,军吏持尺刀,抵山入峡谷。单于遮其后,乘隅下垒石,士卒多死,不得行。昏后,陵叹曰:“吾不死,非壮士也。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今无兵复战,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夜半时,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余人。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军人分散,脱至塞者四百余人。

后闻陵降,上怒甚。群臣皆罪陵。盛言“陵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提步卒不满五千抑数万之师转斗千里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上以迁诬罔,下迁腐刑。陵在匈奴二十余年,元平元年病死。

(节选自《汉书李陵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提步卒不满/五千抑数万之师/转斗千里/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
B.提步卒不满五千/抑数万之师/转斗千里/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
C.提步卒不满/五千抑数万之师/转斗千里/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
D.提步卒不满五千/抑数万之师/转斗千里/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汉,是汉武帝的一个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与当代日本国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由汉武帝首创,一个皇帝用一个年号。
B.贰师,指汉贰师将军李广利。太初元年,李广利带领几万人去攻伐大宛,预期到贰师城夺取良马,所以叫他“贰师将军”。
C.单于,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意为广大之貌。东汉三国之际,有乌丸、鲜卑的部落使用单于这个称号。
D.迁,指司马迁。司马迁是中国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发奋继续完成《史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陵胸怀大志,请求上阵杀敌。他不愿仅负责军队辎重,希望能自率一支军队,与匈奴作战。
B.李陵立功心切,孤军深入敌后。武帝没有马匹给他,他率五千步兵到达匈奴腹地,陷入重围。
C.李陵勇敢顽强,不惧以寡敌众。面对三万强敌,他毫不胆怯;面对围困的八万骑兵,他愈战愈勇。
D.李陵最终兵败,被迫投降匈奴。他率众突围不成,被迫投降,死于匈奴;所率五千将士无一生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曰:“毋骑予女。”陵对:“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
(2)会陵军候管敢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军无后救,矢且尽”。
2022-06-04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三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北海王猛,少好学,倜傥有大志,不屑细务,人皆轻之。猛悠然自得,隐居华。闻桓温入关,披褐诣之,扪虱而谈当世之务,旁若无人。温异之。署猛军谋祭酒。温与秦丞相苻雄等战于白鹿原,温兵不利,死者万余人。温军乏食。六月,徙关中三千余户而归。以王猛为高官督护,欲与俱还,猛辞不就。东海王苻坚,素有时誉,与故姚襄参军薛赞、权翼善。赞、翼密说坚曰:“主上猜忍暴虐,中外离心,方今宜主秦祀者,非殿下而谁!愿早为计,勿使他姓得之!”坚以问尚书吕婆楼,婆楼曰:“仆,刀环上人耳,不足以办大事。仆里舍有王猛,其人谋略不世出,殿下宜请而咨之。”坚因婆楼以招猛,一见如旧友。语及时事,坚大悦,自谓如刘玄德之遇诸葛孔明也。王猛日亲幸用事,宗亲勋旧多疾之,樊世,本氐豪,佐秦主苻健定关中。谓猛曰:“当悬汝头于长安城门,不然,吾不处世!”猛以白坚,坚曰必杀此老氐然后百寮可肃会世入言事与猛争论于坚前世欲起击猛坚怒斩之于是群臣见猛皆屏息。猛为相,坚端拱于上,百官总已于下,军国内外之事,无不由之。猛刚明清肃,善恶著白,放黜尸素,显拔幽滞,劝课农桑,练习军旅,官必当才,刑必当罪。由是国富兵强,战无不克,秦国大治。坚太子宏及长乐公丕等曰:“汝事王公,如事我也。”六月,秦清河武侯王猛寝疾,秦王坚亲为之祈南、北郊及宗庙、社稷,分遣侍臣遍祷河、岳诸神。猛疾少瘳,为之赦天下。猛上疏曰:“夫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是以古先哲王,知功业之不易,战战兢兢,如临深谷。伏唯陛下,追踪前圣,天下幸甚。”坚览之悲恸。秋,七月,坚亲至猛第视疾,访以后事。猛曰:“晋虽僻处江南,然正朔相承,上下安和,臣没之后,愿勿以晋为图。鲜卑、西羌,我之仇敌,终为人患,宜渐除之,以便社稷。”言终而卒。坚比敛,三临哭,谓太子宏曰:“天不欲使吾平一六合邪,何夺吾景略之速也?”葬之如汉霍光故事。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王猛前秦为相》,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坚曰/必杀此老氐/然后百寮可肃/会世入言事/与猛争论于坚前/世欲起击猛/坚怒/斩之/于是群臣见猛皆屏息
B.坚曰/必杀此老氐/然后百寮可肃/会世入/言事与猛/争论于坚前/世欲起击猛/坚怒/斩之/于是群臣见猛皆屏息
C.坚曰/必杀此老氐/然后百寮可肃/会世入言事/与猛争论于坚前/世欲起击猛/坚怒斩之/于是群臣见/猛皆屏息
D.坚曰/必杀此老氐/然后百寮可肃/会世入/言事与猛/争论于坚前/世欲起击猛/坚怒斩之/于是群臣见/猛皆屏息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阴,我国古代常把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称为“阴”。
B.敕,古代政府衙署颁布制度、发布命令的文书。
C.社稷,原指土神和谷神,后常常用来代指国家。
D.六合,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也泛指天地或宇宙。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桓温入关后,王猛披着粗布衣服前去拜访桓温,一边摸着虱子一边和桓温谈论着当时的大事,旁若无人,桓温觉得他与众不同。
B.苻坚向吕婆楼请教,吕婆楼力荐王猛,苻坚依照吕婆楼的意思召来王猛,两人一见如故,在吕婆楼和王猛二人辅佐下前秦大治。
C.王猛病重,苻坚亲自到宗庙、社稷祭坛等为王猛祈祷,并派侍卫重臣前往黄河、华岳等地祈求诸神,在王猛稍好转后又大赦天下。
D.王猛上书提醒苻坚,那些古代的圣哲帝王深知建立功业的不易,都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希望苻坚能够追随前代的圣哲帝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王猛日亲幸用事,宗亲勋旧多疾之,樊世,本氐豪,佐秦主符健定关中。
②放黜尸素,显拔幽滞,劝课农桑,练习军旅,官必当才,刑必当罪。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秦者,东周洛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苏秦闻之而惭,自伤,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曰:业已屈首受书,而不能以取尊荣,虽多亦奚以为!于是得周书《阴符》,伏而读之。期年,以出揣摩,曰:此可以说当世之君矣。求说周显王。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弗信。

去游燕,岁余而后得见。说燕文侯曰:燕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林胡、楼烦,西有云中、九原,南有滹沱、易水,地方二千余里,带甲数十万,车六百乘,骑六千匹,粟支数年。南有碣石、雁门之饶,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佃作而足于枣栗矣。此所谓天府者也。夫燕之所以不犯寇被甲兵者,以赵之为蔽其南也。且夫秦之攻燕也,逾云中、九原,过代、上谷,弥地数千里,虽得燕城,秦计固不能守也。秦之不能害燕亦明矣。今赵之攻燕也,发号出令,不至十日而数十万之军军于东垣矣。渡滹沱,涉易水,不至四五日而距国都矣。故曰秦之攻燕也,战于千里之外;赵之攻燕也,战于百里之内。夫不忧百里之患而重千里之外,计无过于此者。是故原大王与赵从亲,天下为一,则燕国必无患矣。文侯曰:子言则可然吾国小西迫强赵南近齐齐赵强国也子必欲合从以安燕寡人请以国从于是资苏秦车马金帛以至赵……

于是六国从合而并力焉。苏秦为从约长,并相六国。

北报赵王,乃行过洛阳,周显王闻之恐惧,除道,使人郊劳。苏秦之昆弟妻嫂侧目不敢仰视,俯伏侍取食。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嫂委蛇蒲服,以面掩地而谢曰:见季子位高金多也。苏秦喟然叹曰: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且使我有洛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于是散千金以赐宗族朋友。初,苏秦之燕,贷人百钱为资,乃得富贵,以百金偿之。遍报诸所尝见德者。

燕易王卒,其后齐大夫多与苏秦争宠者,而使人刺苏秦,不死,殊而走。齐王使人求贼,不得。苏秦且死,乃谓齐王曰:臣即死,车裂臣以徇于市,曰‘苏秦为燕作乱于齐’,如此则臣之贼必得矣。于是如其言,而杀苏秦者果自出,齐王因而诛之。燕闻之曰:甚矣,齐之为苏生报仇也。

太史公曰:苏秦兄弟三人,皆游说诸侯以显名,其术长于权变。而苏秦被反间以死,天下共笑之,讳学其术。然世言苏秦多异,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之苏秦。夫苏秦起闾阎,连六国从亲,此其智有过人者,吾故列其行事,次其时序,毋令独蒙恶声焉。

(选自《史记》)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子言则可/然吾国小/西迫强赵/南近齐/齐/赵强国也/子必欲合从/以安燕/寡人请以国从
B.子言则可/然吾国小/西迫强赵南/近齐/齐/赵强国也/子必欲合从以安燕/寡人请以国从
C.子言则可/然吾国小/西迫强赵/南近齐/齐/赵强国也/子必欲合从以安燕/寡人请以国从
D.子言则可/然吾国小/西迫强赵南/近齐/齐/赵强国也/子必欲合从/以安燕/寡人请以国从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士,先秦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也是古代四民(士、农、工、商)之一。春秋时,士大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战国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通称。
B.昆弟:意思与仲弟相同指兄和弟;也可以比喻两人关系亲密友好,还可以指同辈的人,文中指苏秦的兄弟。
C.合从:“从”通“纵”,是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秦在西方,六国在东方,东西土地相连,故称合纵,南北相连称连横。
D.闾阎:指里巷内外的门或里巷,在“夫苏秦起闾阎”中意思是民间。唐代王勃《滕王阁序》里“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一句中,闾阎代指房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秦早年失意。苏秦早年跟随鬼谷先生学习。后外出游历多年,弄得穷困潦倒,狼狈地回到家里。兄嫂、弟妹、妻妾都私下讥笑他。
B.苏秦知耻后勇。面对家人的嘲讽,苏秦暗自惭愧伤感,就闭门不出,博览群书。用一整年的功夫,悉求周书《阴符》真谛,最终成为了六国的国相。
C.苏秦知恩图报。富贵后,他不仅散发了千金赏赐给亲戚朋友。还厚赏借钱给自己做路费的那个人,并且报答了以前所有对他有恩德的人。
D.苏秦多谋心狠。为了找出刺杀自己的凶手,他甚至不惜让齐王车裂自己。而凶手也果然中计而出,齐王便诛杀他为苏秦报仇。燕人对此深感叹服。
4.将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弗信。
(2)夫苏秦起闾阎,连六国从亲,此其智有过人者,吾故列其行事,次其时序,毋令独蒙恶声焉。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明帝建武元年。魏主【注】以上废海陵王自立,谋大举入寇,会边将言,雍州刺史下邳曹虎遣使请降于魏,尚书声渊曰:“但恐曹虎为周鲂耳。”

魏主欲自将入寇。癸卯,中外戒严。戊申,诏代氏迁洛者复租赋三年。相州刺史高闾上表称:洛阳草创,曹虎既不遣质任,必非诚心,无宜轻举。魏主不从。久之,虎使竟不再来。魏主引公卿议行留之计,公卿或以为宜止,或以为宜行。帝曰:“众人纷纭,莫知所从,必欲尽行留之。势宜有客主,共相起发。任城、镇南为留议,朕为行论,诸公坐听得失,长者从之。”众皆曰:“诺。”镇南将军李冲曰:“臣等正以迁都草创,人思少安,为内应者未得审谛,不宜轻劾。”帝曰:“彼降款虚实,诚未可知。若其虚也,朕巡抚淮甸,访民疾苦,则彼知君德之所在,有北向之心。若其实也,今不以时应接,则失乘时之机,辜归义之诚,败朕大略矣。”任城王澄曰:“虎无质任,又使不再来,其诈可知也。今代都新迁之民,皆有恋本之心,扶老携幼,始就洛邑,居无一椽之室,食无甔石之储。冬月垂尽,乃百室兴建之时,而驱之使擐甲执兵,泣当白刃,殆非歌舞之师也。且诸军已进,非无应接。若降款有实,待既平樊、沔,然后銮舆顺动,亦何晚之有?今率然轻举,上下疲劳,若空行空返,恐挫损天威,更成贼气,非策之得者也。”司空穆亮以为宜行,公卿皆同之。澄谓亮曰:公辈在外之时见张旗授甲皆有忧色乎居论议不愿南征何得对上即为此语面背不同事涉欺佞岂大臣之义国士之体乎万一倾危,皆公辈所为也。”冲曰:“任城王可谓忠于社稷。”帝曰:“任城以从朕者为佞,不从朕者岂必皆忠。夫小忠者大忠之贼,无乃似诸。”澄曰:“臣愚暗,虽涉小忠,要是竭诚谋国,不知大忠者竟何所据。”帝不从。后曹虎果不降。

(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一》)


【注】魏主:即北魏孝文帝拓跋宏(469年—499年),为了加强北魏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孝文帝将都城从山西平城迁至河南洛阳。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公辈在外之时/见张旗授甲/皆有忧色/平居论议/不愿南征/何得对上即为此语/面背不同/事涉欺佞/岂大臣之义/国士之体乎/
B.公辈在外之时/见张旗授甲皆有忧色/平居论议/不愿南征/何得对上/即为此语面背/不同事涉欺佞/岂大臣之义/国士之体乎/
C.公辈在外之时/见张旗授甲/皆有忧色/平居论议/不愿南征/何得对上/即为此语面背/不同事涉欺佞/岂大臣之义/国士之体乎/
D.公辈在外之时/见张旗授甲皆有忧色/平居论议/不愿南征/何得对上即为此/语面背/不同事涉欺佞/岂大臣之义/国士之体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朝代名(479—502年),共历二十四年,是中国古代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二个朝代,传七代,史称南齐或萧齐,都建康(今江苏南京)。
B.癸卯,属于中国古代的干支纪法,即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戌、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壬、亥)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
C.质任,意即人质。古代交战双方为相互约束,互派亲属去给对方做人质,或求和的一方为表示臣服的诚意,派近亲做人质。
D.公卿,原指三公九卿,如《论语·子罕》中:“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后又可泛指朝廷中的大臣、高级官员,本文中的公卿即是大臣的意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孝文帝因齐明帝废海陵王自立为帝,计划趁机率兵大举入侵齐国。正值齐之曹虎派使臣至魏,请求投降,尚书卢渊认为曹虎有可能是诈降。
B.进攻齐国之初,因刺史高闾认为北魏定都洛阳不久,且曹虎终究没有派来人质,孝文帝
召公卿商议前进还是留守的计策,大臣们众说纷纭。
C.魏孝文帝认为如果齐人假降,南征可以安抚民心,展示君王仁德,使淮河流域的百姓心生归降之意;如果齐人真降则不会辜负归义者的诚心,也不会影响宏图大略。
D.任城王反对孝文帝轻率出兵,担心万一无功而返,会挫伤朝廷的威严,助长敌方的气势;即使曹虎是真心降魏,等平定了樊、沔等地,再出兵也不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驱之使擐甲执兵,泣当白刃,殆非歌舞之师也。
(2)任城以从朕者为佞,不从朕者岂必皆忠。
2022-05-30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贵州省贵阳市一中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B.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C.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D.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孟子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著的儒家著作,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宋代朱熹将其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B.数罟,指细密的渔网。“数罟不入垮池”与孔子的“子钓而不纲”思想相近,都体现了儒家的“仁”。
C.百亩之田,相传周代实行井田制,—家可分得耕田一百亩。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
D.庠序,即古代的地方学校,商代称学校为“序”,周称“庠”,后泛指学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是反对诸侯间的无休止的相互征战的,之所以“以战喻”是因为知道梁惠王好战。
B.从选文看,孟子的仁政学说,是由“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两部分组成的,孟子更强调后者,因为这样,老百姓就能“衣帛食肉”。
C.孟子认为梁惠王虽然有“移民移粟”的小恩小惠,与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在本质上没有区别,是“百步”与“五十步”的关系。
D.本文表面看来似散漫无序,实则逻辑清晰,层次井然。先提出问题,再分析原因,后述措施,解决问题,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5.孟子长于论辩,请结合文本赏析孟子的雄辩艺术。
2022-05-17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曹操在许,谋迎天子。众以为:“山东未定,韩暹、杨奉,负功恣睢,未可卒制。荀彧曰:“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汉高祖为父帝缟素而天下归心。自天子蒙尘,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找乱,未遑远赴。今銮驾旋轸,东京榛芜,义士有存本之思,兆民怀感旧之哀。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天下,大略也;扶弘又以致英俊,大德也。四方虽有逆节,其何能为?韩暹、杨奉,安足恤战!若不时定,使豪杰生心,后虽为虑,亦无及矣。”操乃遣杨武中郎将曹洪将兵西迎天子,董承等据险拒之,洪不得进。

议郎董昭,以杨奉兵马最强而少党援,作操书与奉曰:“吾与持军闻名慕义,使推赤心。今将军拔万乘之艰难,反之旧都,翼佐之功,超世无畴,何其休战!方今群凶猾夏,四海未宁,神器至重,事在维辅;必须众资,以清王轨,读非一人所能独建,心腹四支,实相恃赖,一物不备,则有阙焉,将军当为内主,吾为外援,今吾有粮,将军有兵,有无相通,足以相济,死生契阔,相与共之。”奉得书喜悦,语诸将军曰:“兖州诸军近在许耳,有兵有粮,国家所当依仰也。”遂共表操为镇东将军,袭父爵费亭候。

操引董昭并坐,问曰:“今孤来此,当施何计?”昭曰:“将军兴义兵以诛暴乱,入朝天子,辅翼王室,此五霸之功也。此下诸将,人殊意异,未必服从。今留匡弼,事势不便,惟有移驾章许耳然朝廷播越新还旧京远近跂望翼一朝获安今复徙驾不厌众心。夫行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愿将军算其多者。”操曰:“此孤本志也。杨奉近在梁耳,闻其兵精,得无为孤累乎?”昭曰:“奉少党援,心相凭结,镇东、费亭之事,皆奉所定,宜时遣使厚遗答谢,以安其意。说‘京都无粮,欲车驾暂幸鲁阳,鲁阳近许,转运稍易,可无县乏之忧。’奉为人秀而寡虑,必不见疑,比使往来,足以定计,奉何能为累!”操曰:“善!”即遣使诣奉,庚申,车驾出辕而东,遂迂都许。已巳,幸曹操营,以操为大将军,封武平候。

(选自《资治通鉴·基六十二》,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事势不便/惟有移驾/幸许耳然/朝廷播越新还/旧京远近跂望/冀一朝获安/今复徙驾/不厌众心
B.事势不便/惟有移驾/幸许耳然/朝廷播越/新还旧京/远近跂望/冀一朝获安/今复徙驾/不厌众心
C.事势不便/惟有移驾幸许耳/然朝廷播越/新还旧京/远近跂望/冀一朝获安/今复徒驾/不厌众心
D.事势不便/惟有移驾幸许耳/然朝廷播越新还/旧京远近跂望/冀一朝获安/今复徙驾/不厌众心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东:指崤山以东的地区,如“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中的“山东”指的就是这个地区。
B.缟素:“缟”与“素”都是白色的生绢,“缟素”指白色的丧服,也比喻质朴。在本文中是“质朴”的意思。
C.万乘:万辆兵车: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兵车万辆,因以“万乘”称天子或大国。
D.庚申:属于干支纪年,“干支”指“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如“六合正相应”中“六合”指年、月、日的干支合起来都相适合。
3.不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子将返回旧京,曹操认为,借此时机率迎天子以顺从民心是非常合乎时势的事,秉承极为公正的态度使天下人顺从是非常正确的谋略。
B.议郎董昭认为杨奉的兵马最强,但缺少同党助己的人,就以曹操的名义给杨奉写信,杨奉到信后极为高兴,与诸将联名上表推荐曹操担任镇东将军。
C.曹操邀请董昭与自己坐在一起,向他问计,董昭提出只有做不同寻常的事情,才能建立不同寻常的功业,希望曹操作出利多弊少的选择。
D.曹操听从了董昭的建议,派使者拜见杨奉,天子迁都许县,天子抵达曹操军营后,任命曹为大将军,封他为武平候。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天子蒙尘,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遑远赴。
(2)奉为人勇而寡虑,必不见疑,比使往来,足以定计,奉何能为累!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刘亮中山人也,本名道德。祖佑连,魏蔚州刺史。父持真,镇远将军、领民酋长。魏大统中,以亮著勋,追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恒州刺史。

亮少倜傥,有从横计略,姿貌魁杰,见者惮之。普秦初,以都督从贺拔岳西征,解岐州围。侯莫陈悦害岳,亮与诸将谋迎太祖。悦平,悦之党豳州刺史孙定儿仍据州不下泾秦灵等诸州悉与定儿相应众至数万推定儿为主以拒义师。太祖令亮袭之。定儿以义兵犹远,未为之备。亮乃将二十骑,先竖纛于近城高冷,即驰入城中。定儿方置酒高会,卒见亮至,众皆骇愕,莫知所为。亮乃麾兵斩定儿,县首,号令贼党。仍遥指城外纛,命二骑曰:出追大军。贼党忷惧,一时降服。于是诸州群贼,皆即归款。及太祖置十二军,简诸将以将之,亮领一军。每征讨,常与怡峰俱为骑将。

魏孝武西迁,以迎驾功,除使持节、右光禄大夫、左大都督、南秦州刺史。大统元年,以复潼关功,进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改封饶阳县伯,邑五百户。寻加侍中。从擒窦泰,复弘农及沙苑之役,亮并力战有功。迁开府仪同三司、大都督,进爵长广郡公,邑通前二千户。以母忧去职,居丧毁瘠,太祖嗟其至性,每爱惜之。俄起复本官。

亮以勇敢见知:为时名将,兼屡陈谋策、多合机宜。太祖乃谓之曰:卿文武兼资,即孤之孔明也。乃赐名亮、并赐姓侯莫陈氏。十年,为东雍州刺史。为政清净,百姓安之,在职三岁,卒于州,时年四十,丧还京师,太祖亲临之,泣而谓人曰:股肱丧矣,腹心何寄!令鸿胪卿监护丧事。追赠太尉,谥曰襄,配享太祖庙庭。

(节选自《周书·列传第九》)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悦之党豳州/刺史孙定儿仍据州不下/泾秦灵等诸州悉与定儿相应/众至数万/推定儿为主/以拒义师
B.悦之党豳州刺史孙定儿仍据州不下/泾秦灵等诸州悉与定儿/相应众至数万/推定儿为主/以拒义师
C.悦之党豳州/刺史孙定儿仍据州不下/泾秦灵等诸州悉与定儿/相应众至数万/推定儿为主/以拒义师
D.悦之党豳州刺史孙定儿仍据州不下/泾秦灵等诸州悉与定儿相应/众至数万/推定儿为主/以拒义师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是皇帝庙号,多用以称开国君主。除庙号外,帝王还有用以纪年的年号、用于祭祀的谥号等称号。
B.“仪同三司”,散官名。汉代称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司,“仪同三司”非三司而享有同于三司的仪制。
C.“出”多指京官外调,大统十年,刘亮外调担任东雍州刺史。文中指官爵变动的动词还有“改”“迁”等。
D.“配享”指古帝王祭天时以先祖配祭,也可以指有功之臣配祭于帝王宗庙。文中刘亮配享庙庭指的是后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亮祖上功勋卓著。其祖是魏蔚州刺史,父亲做过镇远将军,刘亮也因他们的功勋而被封将军等职。
B.刘亮深受太祖器重。太祖认为刘亮文武兼备,堪比孔明,以为股肱,后来他不幸去世,太祖亲临吊唁。
C.刘亮作战有勇有谋。在奉命攻打孙定儿时,他先故布疑兵,后率二十骑兵斩杀了孙定儿,降服了敌军。
D.刘亮为官清正廉洁。大统十年,他外调担任东雍州刺史,为政清净,百姓安定,任职三年,卒于任上。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母忧去职,居丧毁瘠,太祖嗟其至性,每爱惜之。
(2)亮以勇敢见知,为时名将,兼屡陈谋策,多合机宜。
2022-05-13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贵州省毕节市高三三模(诊断性检测三)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宗淳化四年春,蜀青神民王小波作乱。初,蜀亡,其府库之积悉输汴京,后任事者竞喜功利,于常赋外更置博买务,禁商贾不得私市布帛。蜀地狭民稠,耕稼不足以给,由是小民贫困,兼并者益籴贱贩贵以规利。小波因聚众为乱,贫者争附,遂攻青神,掠彭山,杀县令齐元振,贼党由是愈炽,旁邑响应。十二月,西川都巡检使张玘与王小波战于江原。玘射中小波,已而为小波所杀,小波亦病创死。其党推小波妻弟李顺为帅,寇掠州县,陷邛州、永康军,众至数万。五年春正月戊午,李顺攻陷汉州遂攻成都顺入城据之僭号大蜀王遣其党四出攻劫州县两川大震帝议遣大臣抚谕,赵昌言独请遣兵急讨,无致滋蔓。帝从之。二月乙未,李顺分遣杨广数万众寇剑门。上官正为剑门都监,麾下有疲卒数百,因勉激以忠义,勇气百倍,力战以守。会成都监军宿翰兵至,正与之合,迎击贼众,斩馘几尽。顺等奔还成都,自此气沮。时朝廷闻蜀盗甚盛,深以栈道为忧。正以孤军力战破贼,于是阁道无雍,王师得以长驱而进。后数年,复有王均之变。真宗咸平三年春正月,益州戍卒作乱,推王均为首。是月朔,戍卒赵延顺等八人为乱。益州官吏方贺正旦,闻变,皆奔窜。知州牛冕与转运使张适缒城而去,惟都巡检使刘绍荣冒刃格斗,众赛不敌。叛卒尚未有主,欲奉绍荣,绍荣摄弓矢骂曰:我本燕人,弃虏归朝,岂能与尔同逆耶!亟见杀,终不负朝廷也。监军王泽召王均谓曰:汝所部为乱,盍往招安之。叛卒见均,即拥之为主。绍荣自经死,均遂僭号大蜀,改元化顺。冬十月甲辰,雷有终复益州。初,均率贼党,由升仙桥分路袭王师有终帅兵逆击,大败之。均既走,所过断桥塞路,焚仓库而去。己丑,有终遣杨怀忠追均,至富顺,及之,大败其众,遂入城。均缢死,怀忠取均首及僭伪法物,降其党六千人。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蜀盗之平》)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李顺攻陷汉州/遂攻成都/顺入城/据之/僭号大蜀王/遣其党四出/攻劫州县/两川大震/
B.李顺攻陷汉州/遂攻成都/顺入城据之/僭号大蜀王/遣其党四出攻劫/州县两川大震/
C.李顺攻陷汉州/遂攻成都/顺入城/据之僭号/大蜀王遣其党四出/攻劫州县/两川大震/
D.李顺攻陷汉州/遂攻成都/顺入城据之/僭号大蜀王/遣其党四出/攻劫州县/两川大震/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的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府库,一般指国家收藏文书财物和兵器的地方,府库的功能有别于仓库。
B.都巡检使,官名,主要职责为治民进贤、募兵统兵以及维护境内的治安。
C.益州,中国古地名,汉武帝设置的十三州之一,大致范围在今西南一带。
D.王师,指天子的军队或国家的军队,“师”单独使用时可以泛指军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蜀灭之后,蜀地百姓处境艰难,王小波趁机作乱,一时获得了众多百姓的支持,势力发展迅速。
B.王小波死后,李顺攻陷了汉州,攻下了成都,但后来被上官正与宿翰的军队打败,从此一蹶不振。
C.刘绍荣面对贼党,奋力反抗,但寡不敌众,贼党想拥立他为首领,他严词拒绝,最终被贼党杀掉。
D.王均被雷有终打败,仓皇出逃,杨怀忠最终在富顺抓住了王均,取下他的首级,平息了王均之乱。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议遣大臣抚谕,赵昌言独请遣兵急讨,无致滋蔓。帝从之。
(2)有终帅兵逆击,大败之。均既走,所过断桥塞路,焚仓库而去。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唐玄宗开元九年春正月,监察御史宇文融上言,天下户口逃移,巧伪甚众,请加检括。源乾曜素爱其才,赞成之。二月乙酉敕有司议招集流移、按诘巧伪之法以闻。丁亥,制:“州县逃亡户口听百日自首,或于所在附籍,或牒归故乡,各从所欲。过期不首,即加检括,谪徙边州,公私敢容庇者抵罪。”以宇文融充使,括逃移户口及籍外田,所获巧伪甚众,迁兵部员外郎兼侍御史。融奏置劝农判官十人,并摄御史,分行天下。其新附客户,免六年赋。使者竞为刻急,州县承风劳扰,百姓苦之。州县希旨,务于获多,虚张其数,或以实户为客。十二年秋八月,宇文融为御史中丞,乘驿周流天下。时上将大攘四夷急于用度州县畏融多张虚数凡得客户八十余万田亦称是岁终,增缗钱数百万,悉进入宫,由是有宠。议者多言烦扰,不利百姓,上令集百寮于尚书省议之,公卿已下畏融恩势,皆不敢立异。宇文融性精敏,应对辩给,以治财赋得幸于上,始广置诸使,竞为聚敏,由是百官浸失其职,而上心益侈,百姓皆怨苦之。信安王祎以军功有宠于上,融疾之。十七年九月,袆入朝,融使御史李寅弹之,泄于所亲。闻之,先以白上。寅奏果入,上怒。融坐贬汝州刺史,凡为相百日而罢。是后言财利以取贵仕者,皆祖于融。融既得罪,国用不足,上复思之,谓裴光庭等曰:“卿等皆言融之恶,朕既黜之矣,今国用不足,将若之何?卿等何以佐朕?”光庭等惧,不能对。会有飞状告融赃贿事,又贬平乐尉。十八年,司农少卿蒋岑奏融在汴州隐没官钱巨万计,制穷治其事,融坐流岩州,道卒。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奸臣聚敛》,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上将大攘/四夷急于用度/州县畏融/多张虚数/凡得客户八十余万/田亦称是/
B.时上将大攘/四夷急于用度/州县畏/融多张虚数/凡得客户八十余万/田亦称是/
C.时上将大攘四夷/急于用度/州县畏融/多张虚数/凡得客户八十余万/田亦称是/
D.时上将大攘四夷/急于用度/州县畏/融多张虚数/凡得客户八十余万/田亦称是/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监察御史,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唐代为八品官,权限广品秩高。
B.兵部,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的选用及兵籍、兵械、军令等,其长官为兵部尚书。
C.调,唐代租庸调制中的一种,每年随乡土所产按户缴纳定量的绢和绵或者布和麻等纺织品及原料。
D.缗钱,用绳穿连成串的钱,一千钱为一缗,汉代常常把它作为计算税课的单位,后用来泛指税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玄宗下诏对未在规定时间内自首的各户逃亡人口进行清查,一旦查出,就将之迁徙边远州县。
B.宇文融善治财赋,深受皇帝宠爱;他广设人员为之搜刮财物,官吏们因此获罪而丢掉了官职。
C.宇文融指使御史李寅弹劾因军功而受宠的信安王李祎,事发后宇文融被罢相,贬为汝州刺史。
D.司农少卿蒋岑弹劾宇文融在汴州时贪污,皇帝下诏彻底追查,宇文融获罪流放岩州,死于途中。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州县逃亡户口听百日自首,或于所在附籍,或牒归故乡,各从所欲。
(2)卿等皆言融之恶,朕既黜之矣,今国用不足,将若之何?
2022-05-07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二模(适应性检测二)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