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61 道试题

1 . 阅读两首诗歌,完成各题。

[唐]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在狱咏蝉

[唐]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①垂緌(ruí):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②南冠:楚冠,这里是囚徒的意思。
1.下列对上面两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蝉》中通过“饮露”“流响”“居高”“声远”等词语,从形体、习性和声音等准确地写出了蝉的特征。
B.《蝉》中作者以蝉自比,通过“自”字和“非”字,一正一反表达出作者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
C.《在狱咏蝉》中“谁为表予心”,意思是向谁表达自己的内心真情,末句用问句的方式,抒发了诗人哀怨悲伤之情。
D.两首诗描写的对象相同,题材相同,时节相同,手法相同,都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但抒发的感情却截然不同。
2.两首诗中都写到了“露”,对衬托蝉的形象有何不同?并简要分析同一物象在两首诗中产生差异的原因。
2023-09-14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八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项羽

(南宋)陆游

八尺将军千里骓,拔山扛鼎不妨奇。

范增力尽无施处,路到乌江君自知。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是写项羽的人、马,用“八尺”和“千里”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项羽的威猛形象。
B.第二句虽然语气平淡,是具体的叙事,写出了项羽单枪匹马、勇冠三军、力大无敌的英雄形象。
C.第三句写出了范增虽然尽力为项羽出谋划策但是项羽一意孤行,纵使范增再有才能也无处施展。
D.诗歌运用对比手法,把项羽的英雄形象与他的乌江自刎形成对比,强化了诗人情感。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2023-09-11更新 | 277次组卷 | 45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统编版)

3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苏轼

银塘朱槛麹尘波,圆绿卷新荷。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

好将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宴游过。

[注]①徐君猷:名大受,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当时黄州知州。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先描写自然,再转到描写民俗生活,选取的景象与人物活动十分具有代表性。
B.词的下阕写苏轼与徐君猷一起欢度端午节的情景,字里行间渗透着苏轼与徐君猷志同道合的情谊。
C.“狱草烟深”一句描写环境,突出监狱条件的恶劣,与端午佳节喜庆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全词借景抒情,名为写端午风俗,欣赏自然风光,实则借题发挥,赞颂徐君猷的善施政德,称赞他使民安乐的功绩。
2.“天气尚清和”是理解本词上阕的重点,有何精妙之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2023-08-2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遗山①诗

[清]赵翼

身阅兴亡浩劫空,两朝文献一衰翁。

无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②。

行殿幽兰悲夜火,故都乔木泣秋风。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注】①遗山:即元代诗人元好问,号遗山。元好问曾仕金朝,金灭后被囚数年。晩年回故乡,隐居不仕,致力于金朝史料的辑存。②楚弓:典出《孔子家语》,“失楚弓”指丢失宝贵之物,此处“楚弓”喻指金代文献。
1.以下对这首诗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塑造元好问历经国破家亡,集两朝文献于一身,晚年致力文献整理的可贵形象。
B.颈联借助想象,写出金亡后的秋风萧瑟、树木凋零、宫殿凄凉,进而抒发黍离之悲。
C.尾联一向为人称道,与“诗穷而后工”、“愤怒出诗人”相近,读来令人心痛,尽显全诗风格哀婉悱恻风格。
D.全诗对元好问坎坷一生作了精辟的概括,更对其诗词成就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2.赵翼曾说:“古事已成典故,则一典已自有一意,作诗者借彼之意,写我之情”,结合这一说法试赏析颔联的典故之妙。
2023-08-24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育明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雪中陆务观数来问讯,用其韵奉赠

【宋】曾几

江湖迥不见飞禽,陆子殷勤有使临。

问我居家谁暖眼,为言忧国只寒心。

官军渡口战复战,贼垒淮堧深又深。

坐看天威扫除了,一壶相贺小丛林

【注】①此诗大约作于1162年—1163年之交。1161年金国完颜亮撕毁《绍兴和议》,率领60万金军大举南侵,所向披靡,宋军节节败退。时已年过七十的曾几,正居于会稽禹迹精舍。“务观”,是陆游的字。②堧(ruán):指江河边的土地、城下的田地。③小丛林:陆务观的庵号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即扣题,既扣了诗题中的“雪中”,又为下句作了铺垫:平易之中见含蓄、凝练。
B.颔联一问一答,使人倍感亲切。“暖眼”与“冷眼”相对,这里有关怀、慰问的意思。
C.颈联运用“隔字叠”,深刻传神地写出了宋军接连应战、深入敌营的战况,颇耐咀嚼。
D.全诗不用典故,却把真情表露无遗,体现曾几诗歌“工夫深处却平夷”的特色。
2.这首诗情感丰富,请简要分析。

6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菩萨蛮

晏几道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燕。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     
A.开篇以筝声点出乐曲格调,流露出哀怨的情绪,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B.上阕重在写筝曲,下阕重在写弹筝之人,语辞清美婉丽,情感真挚凄切。
C.秋水指秋天的水,此处当指湘江,以湘江水流之缓衬托出女子哀情之重。
D.全词紧紧抓住弹筝之人最富表现力的动作和神态进行描写,极具感染力。
2.该词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绘出一种什么景象?
2023-08-07更新 | 144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浣溪沙·和无咎韵

陆游

懒向沙头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关情。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君行。

【注】①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年)闰十一月至次年正月,陆游与韩元吉在镇江相聚,那时,陆游是在镇江通判任上,韩元吉则是来镇江省亲暂住。两位朋友相聚两月,彼此唱和的诗词作品共有三十多首。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玉瓶”指酒瓶,首句是说因为将要与友人分别,词人就热情地邀约友人一起话别、喝酒。
B.“夕阳”是所见之景,“吹角”是所听之声,视听结合,定格离别的画面。
C.“吹角”点出了词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正与金对峙。
D.尾句中的“客”指词人自己客居镇江,“无伴怕君行”点出诗歌写作主题。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2023-07-31更新 | 324次组卷 | 56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问题。

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首“形胜”“繁华”四字是点睛之笔,一开头便以鸟瞰式镜头摄下杭州全貌,自“烟柳”开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和“繁华”。
B.上片用“怒涛、霜雪、天堑”等色彩鲜明有气势的词,展现大潮劈面奔涌而来的气势;下片用“清嘉”等优美舒缓的词语,突出西湖清幽的美景。
C.作者善于运用数字组成的词组,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千骑拥高牙”,或为实写,或为虚指,均带有夸张的语气,表现了柳永词婉约的特点。
D.本词全篇构思匠心独运,上片写杭州,下片写西湖,以点带面,明暗交叉,形容得体,极力铺叙描写,体现了柳永词慢词的特点。
(2)“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采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3-06-12更新 | 363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致酒行

李贺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主父①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②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③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拏云④,谁念幽寒坐呜呃⑤?

【注】①主父:即汉朝时的主父偃,久不得进,后终得汉武帝信任,官至齐相。②马周:唐朝人,西游长安时宿于新丰,被客店老板冷待,后因替他人上书陈事切中时弊,得到唐太宗赏识,拜为监察御史。③空:只。④拏ná云:凌云,比喻高昂的志趣。⑤呜呃:悲叹声。

1.下列对诗中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零落栖迟”与“一杯酒”,写诗人于飘零落拓中,遇主人捧杯劝酒,受到祝福。
B.诗人以主父偃自比,“困不归”中含辛酸之情;“家人折柳”,即想象家人的望眼欲穿。
C.“天荒地老无人识”以夸张手法表现马周有才华却“无人识”,最终冒犯皇帝的悲苦。
D.全诗运用主客对话的方式:“吾闻”的“吾”指劝酒的主人,“我有”的“我”指诗人。
2.此诗与李白的《将进酒》均为劝酒之作,都含有怀才不遇之愁。《致酒行》结尾划线句与《将进酒》结尾三句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旅中送迁客

吴融

天南不可去,君去吊灵均。

落日青山路,秋风白发人。

言危无继者,道在有明神。

满日尽胡越,平生何处陈。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灵均”是屈原的字,诗人表面写朋友去凭吊屈原,实写其遭际。
B.颔联点明了送别的时间,色彩鲜明,所用意象渲染了离别的气氛。
C.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均为送别诗,情感真挚,格调相同。
D.本诗熔叙事、写景、抒怀于一炉,描写简备精当,感情深沉含蓄。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