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7 道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

乌江项王庙

严遂成

云旗庙貌拜行人,功罪千秋问鬼神。

剑舞鸿门能赦汉,船沉巨鹿竟亡秦。

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原来是逐臣。

江上楚歌最哀怨,招魂不独为灵均

[注]①巨鹿:项羽曾率各路义军在巨鹿大破秦军。②韩信:先投奔项羽,未得重用,转而投奔刘邦。③招魂:《楚辞》中有《招魂》诗,据传是宋玉为屈原而作。④灵均:指屈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作者看见项王庙得到后人拜祭,以此引出对项羽功过是非的叩问。
B.颔联借用“赦汉”和“亡秦”,突出了项羽的一些作为对时势的巨大影响。
C.颈联以范增和韩信为例证,对项羽在楚汉之争中的得与失作了全面评价。
D.尾联说江上的楚歌切合了招魂的情绪,从中也可见出作者对项羽的态度。
2.同样是凭吊项羽,本首诗与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所抒发的情感同中有异,请简要分析。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此诗作于宋室南渡之后。宋汴京沦陷后,康王赵构带着臣僚南逃,偏安于临安(今杭州)。

2023-05-17更新 | 590次组卷 | 24卷引用:北京市四十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疫情期间乘坐飞机安全吗?

病菌和病毒在飞机上是否容易传播,很多人对此给予了关注。病菌、病毒要从传染源传给被感染者,一般有呼吸道传播、皮肤接触传播、口腔与眼睛传播、消化道传播等途径。与地铁、火车、市内公交车一样,民用客机机舱内的乘客密度大,空间密封狭窄,空气流通性差,这无疑为病菌、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

以常见的空客A320客机为例,飞机密封舱内的容积粗略估计为3500立方米。目前,多数航空公司经济舱内旅客的座位间距,前后约为80厘米,左右约为45厘米;公务舱座位前后间距约为100厘米,左右约为65厘米。据此换算下来,A320可搭载的乘客总数能够达到150人。通常情况下,人们会在中远途出行时选择搭乘飞机,这样一来,飞行时间动辄三四个小时,100多名旅客和机组人员只能长时间停留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内,大家共享着有限的空气。

为了了解飞机机舱中呼吸道病毒的传播情况,一个科学研究小组观察了飞往5个目的地的10个航班,飞机型号主要为波音757,平均航时约为4小时,其中有8个航班是在流感季节飞行。在飞行中,一组研究人员暗中记录乘客和机组人员的所有活动轨迹;同时,另外两组研究人员负责操作两个空气采样泵进行采样。此外,研究人员还随机收集了厕所门内侧和外侧的把手表面、小桌板表面、安全带扣表面的样本。收集到的环境样本最终被送到实验室进行呼吸道病毒分析,检测能代表大多数呼吸道疾病病原体的18种病毒,包括流感病毒、鼻病毒和冠状病毒。

研究人员发现,飞机上的病毒感染主要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叉感染。如果有人咳嗽或者打喷嚏,包含病毒的粒子会从嘴中逸出,随着空气飞到很远的地方。100微米的小飞沫能够“行走”10米的距离,而50微米以下的飞沫可以在空气中存留很长时间,这使得它们甚至能够扩散到天花板。

皮肤接触是飞机上病菌传播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在整个旅程中,值机、安检、候机、登机、机上就餐、如厕、下飞机……旅客难免要触摸座椅、各种把手、安检筐、柜台自动出票机、马桶盖等物品,而细菌是无所不在的,如果接触了含有病菌的上述物品,就可能被感染。

【甲】乘坐飞机难免接触病菌,但是在众多公共交通运输方式中,飞机的疾病传染风险相对较小。相信坐过飞机的朋友都知道,机场的安检是极其严格的,可以禁止那些未经检疫可能带有寄生虫和病菌的物品被带上飞机。此外,在重大传染病疫情期间,许多机场【乙】会增设专门的检验检疫设备、隔离区甚至医疗急救点,以备不时之需。民航系统的公共卫生与防疫制度非常严格、规范,各机场和各大航空公司也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另外,民航机场和客机的公共卫生软硬件条件相比其他交通工具都更为优越,【丙】优越的公共卫生条件能够有效抑制病菌的滋生与传播。

(取材于沈海军的同名文章)

1.在文中【甲】【乙】【丙】三处依次填写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既然              
B.既然              
C.尽管              
D.尽管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飞机上,呼吸道传播是病菌传播的重要途径。
B.公务舱座位间距大,可有效阻断病菌的传播。
C.在飞机上频繁走动会增加被病菌传染的风险。
D.机场严格的安检能降低乘客感染疾病的风险。
3.下列对全文行文思路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飞机机舱具备病菌、病毒的传播条件——病菌、病毒的传播途径——如何降低感染风险
B.飞机机舱具备病菌、病毒的传播条件——病菌、病毒的传播途径——乘坐飞机相对安全
C.病菌、病毒在飞机上的传播途径——病菌、病毒传播的原因——乘坐飞机相对安全
D.病菌、病毒在飞机上的传播途径——病菌、病毒传播的原因——如何降低感染风险
3 . 阅读《红楼梦》(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选文一(取材于第二十六回)

如今且说宝玉打发了贾芸去后,意思懒懒的,歪在床上,似有朦胧之态。袭人便走上来推他,说道:“怎么又要睡觉?闷的很,你出去逛逛不是?”一面说,一面拉了宝玉起来。宝玉道:“可往那里去呢?怪腻腻烦烦的。”袭人道:“你出去了就好了。只管这么葳蕤,越发心里烦腻。”宝玉无精打采的,只得依他,晃出了房门,在回廊上调弄了一回雀儿;出至院外,顺着沁芳溪看了一回金鱼。只见那边山坡上两只小鹿箭也似的跑来。宝玉不解其意,正自纳闷,只见贾兰在后面拿着一张小弓,追了下来,一见宝玉在前面,便站住了,笑道:“二叔叔在家里呢,我只当出门去了。”宝玉道:“你又淘气了。好好的,射他作什么?”贾兰笑道:“这会子不念书,闲着作什么,所以演习演习骑射。”宝玉道:“把牙栽了,那时才不演呢。”说着,顺着脚一径来至一个院门前,只见凤尾森森,龙吟细细【注】。举目望门上一看,只见匾上写着“潇湘馆”三字。宝玉信步走入,只见湘帘垂地,悄无人声。走至窗前,【甲】觉得一缕香,从碧纱窗中暗暗透出。宝玉便将脸贴在纱窗上,往里看时,耳内忽听得细细的长叹了一声道:“‘每日家情思睡昏昏。’”宝玉听了,不觉心内痒将起来。再看时,只见黛玉在床上伸懒腰。宝玉在窗外笑道:“为什么‘每日家情思睡昏昏’?”一面说,一面掀帘子进来了。林黛玉自觉忘情,不觉红了脸,拿袖子遮了脸,翻身向里装睡着了。宝玉才走上来,要扳他的身子,只见黛玉的奶娘并两个婆子却跟了进来,说:“妹妹睡觉呢,等醒了再请来。”刚说着,黛玉便翻身坐了起来,笑道:“谁睡觉呢!”那两三个婆子见黛玉起来,便笑道:“我们只当姑娘睡着了。”说着,便叫紫鹃,说:“姑娘醒了,进来伺候。”一面说,一面都去了。黛玉坐在床上,一面抬手整理鬓发,一面笑向宝玉道:“人家睡觉,你进来作什么?”宝玉一歪身坐在椅子上,笑道:“你才说什么?”黛玉道:“我没说什么。”宝玉笑道:“给你个榧子吃。我都听见了。”


【注】凤尾森森:比喻竹林茂盛。龙吟:指箫笛之类的乐音,此处比喻风吹竹林之声。脂砚斋对这八个字的批语是:“与后文‘落叶萧萧,寒烟漠漠’一对,可伤可叹!”

选文二(取材于第一〇八回)

(宝玉和宝钗成亲之后,在宝钗的生日宴会上,宝玉想起了已经去世的黛玉,内心难受。)

且说宝玉一时伤心,走了出来,正无主意,只见袭人赶来问是怎么了。宝玉道:“不怎么,只是心里烦得慌。何不趁他们喝酒咱们两个到珍大奶奶那里逛逛去。”袭人道:“珍大奶奶在这里,去找谁?”宝玉道:“不找谁。瞧瞧他现在这里住的房屋怎么样。”袭人只得跟着,一面走一面说。走到尤氏那边,有一个小门儿半开半掩。宝玉也不进去。只见看园门的两个婆子坐在门槛上说话儿。宝玉问道:“这小门开着么?”婆子道:“天天是不开的,今儿有人出来说今日预备老太太要用园里的果子,故开着门等着。”宝玉便慢慢的走到那边,果见腰门半开,宝玉便走了进去。袭人忙拉住道:“不用去,园里不干净,常没有人去,不要撞见什么。”宝玉便仗着酒气说:“我不怕那些。”袭人苦苦的拉住不容他去。婆子们上来说道:“如今这园子安静的了。自从那日道士拿了妖去,我们摘花儿打果子一个人常走的。二爷要去,咱们都跟着,有这些人怕什么。”宝玉喜欢,袭人也不便相强,只得跟着,宝玉进得园来,只见满目凄凉,那些花木枯萎,更有几处亭馆彩色久经剥落,远远望见一丛修竹倒还茂盛。宝玉一想,说:“我自病时出园住在后边,一连几个月不准我到这里,瞬息荒凉。你看独有那几竿翠竹菁葱,这不是潇湘馆么。”袭人道:“你几个月没来,连方向都忘了。咱们只管说话,不觉将怡红院走过了。”回过头来用手指着道:“这才是潇湘馆呢。”宝玉顺着袭人的手一瞧,道:“可不是过了吗!咱们回去瞧瞧。”袭人道:“天晚了,老太太必是等着吃饭。该回去了。”宝玉不言,找着旧路,竟往前走。【乙】你道宝玉虽离了大观园将及一,岂遂忘了路径;只因袭人恐他见了潇湘馆,想起黛玉又要伤心,所以用言混过。岂知宝玉只望里走,天又晚了,恐招了邪气,故宝玉问他只说已走过了,欲宝玉不去。不料宝玉的心惟在潇湘馆内。袭人见他往前急走,只得赶上,见宝玉站着,似有所见,如有所闻,便道:“你听什么?”宝玉道:“潇湘馆倒有人住着么?”袭人道:“大约没有人罢。”宝玉道:“我明明听见有人在内啼哭,怎么没有人!”袭人道:“你是疑心。素常你到这里常听见林姑娘伤心,所以如今还是那样。”宝玉不信,还要听去。婆子们赶上说道:“二爷快回去罢,天已晚了。别处我们还敢走走,只是这里路又隐僻,又听得人说这里林姑娘死后常听见有哭声,所以人都不敢走的。”宝玉袭人听说都吃了一惊。宝玉道:“可不是!”说着,便滴下泪来,说:“林妹妹,林妹妹,好好儿的是我害了你了!【丙】你别(yuàn)我,只是父母作主,并不是我负心!”愈说愈痛,便大哭起来。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加点字的注音、填写在横线上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甲】觉得一缕香,从碧纱窗中暗暗透出
【乙】你道宝玉虽离了大观园将及一
【丙】你别(yuàn)
A.“幽”是“浓郁”的意思;“载”读作“zài”;横线上应填“怨”
B.“幽”是“浓郁”的意思;“载”读作“zǎi”;横线上应填“恕”
C.“幽”是“清淡”的意思;“载”读作“zǎi”;横线上应填“怨”
D.“幽”是“清淡”的意思;“载”读作“zài”;横线上应填“恕”
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听到贾兰不念书便习武,宝玉颇为欣慰,嘱咐他要小心。
B.因不想宝玉被婆子们劝走,装睡的黛玉赶紧翻身坐起来。
C.宝玉担心贾珍夫人的生活条件不好,因此特意去探望她。
D.袭人唯恐宝玉误了吃饭使自己受责骂,因此劝宝玉回去。
3.两篇选文都写到了宝玉到潇湘馆,一次是“顺着脚”,另一次是“找着旧路”,这两处表达的内涵有什么不同?请根据情节简要分析。
4.从脂砚斋的批语来看,曹雪芹曾用“落叶萧萧,寒烟漠漠”描写黛玉去世后宝玉进入大观园见到的景色,这个描写和选文二画波浪线的句子相比,你更喜欢哪一个?请谈谈你的理解,至少说出两条理由。
4 . 阅读《劝学》,完成下面小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蓝;冰,水为之,而寒水。木直绳,𫐓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然也。故木受绳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绝江河。君子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木直                    中:合乎
B.而闻者                    彰:清楚
C.君子非异也                                 生:习惯
D.金石可                    镂:雕刻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青,取之               而寒
B.𫐓使然也                      不如须臾所学也
C.故木受绳               知明而行无过矣
D.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非能水也,绝江河
3.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A.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B.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C.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4.用原文语句,将下面一段文字补充完整。

《劝学》是我国古代探讨学习问题的名篇,文章善用比喻推进论证。如第二段,先以“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论证学习能使人进步;接着进一步设喻,以直木𫐓为圆轮后不再变直的现象,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作用;最后则以“_______”引出结论“______”,强调学习的重大意义。

2023-01-08更新 | 23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5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战国策》是我国古代一部编年体史书,长于叙事和议论。《烛之武退秦师》出自此书。
B.辛弃疾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他的词作多用典故,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C.鲁迅的《祝福》通过写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封建思想对普通民众的毒害。
D.俄国作家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畏首畏尾,保守僵化,充满奴性。
2023-01-08更新 | 21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题
6 . 《论语》常用生活中的现象来说明抽象的道理,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用“北极星处在自己的位置上,而众多的星辰环绕着它”这一天文现象作比,说明“仁德”在国家治理中的核心地位。
B.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輗,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用“大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輗,小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輗,就无法行走”作比,说明人如果没有信誉,就无法立身处世。
C.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
用“风吹草伏”这一自然现象作比,说明在上位者的德性一定会对老百姓产生明显影响。
D.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用“日食”“月食”的天文现象作比,说明君子有过错时,就会有人见到;再犯这样的错误时,人们便都能看见了。
2023-01-05更新 | 25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试题。

重修石湖范文穆祠记

(清)姚鼐

南宋资政殿大学士范文穆公,既以文学著称当世,其诗尤为天下所爱。后世诗者,每诵法之,以谓宋诗人之杰。然考公生平,立朝出使,卓有节行,临民布政,方略可观,亦非诗人之杰而已。

世传公为中书舍人时,与张敬夫俱论已张说签书枢密事。说曰:“张左司平时不相乐,固宜尔也。范致能与吾故交,胡为亦攻吾?”世以此或公。吾谓此公之所以贤也。君子之行不必同,大趣归于义而已。拒小人甚严,君子之介也。“于人何所不容”,故旧往来,有不能绝者,君子之和也。至于当国家大政,进退贤不肖,则不敢忘守官之节。平居昵好之私,朝廷是非之正,此非贤者而能之乎?范公张说,殆若是矣。吾益以见公贤,夫何以疑公哉?

公,吴人也。吴西南石湖,公咏游之地,故有祠,岁久且颓。嘉庆二年春,观察历城方公、大兴查公、府同知歙汪君同泛舟石湖,思范公之贤,至公祠而伤其敝,始议更修之。返告于方伯德化陈公及苏州太守任君皆乐成其事因闻于侍郎学使长沙刘公及凡守牧江苏者,竞出财而其功,其年某月竣事。方公至金陵语余,请之记。

余谓范公之贤,谊当祠于吴不朽,而诸公之竞劝于此,亦有性情嗜好不必同,而同乐为义者乎?是固可纪也。余生平未尝至吴,而慕其山川之胜。异日或从诸贤瞻游湖滨,造祠下,见公像一酬焉,其谓“是知我者”哉?

(取材于《惜抱轩全集》)


【注】①石湖范文穆: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郡人。②张说签书枢密事: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张说任签书枢密院事,左司员外郎兼侍讲张敬夫言张说不宜任此职。
1.下列对句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亦非诗人之杰而已                  第:但,只是
B.世以此或                                   疑:责怪
C.朝廷是非之正                            夺:剥夺
D.竞出财而其功                            济:成,成就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后世诗者                    之记
B.平居昵好之私          其年某月竣事
C.范公张说                      祠下
D.至公祠伤其敝          见公像一酬焉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略可观
方针策略都有较高水准
B.进退贤不肖
推举贤才,黜退品行才能不好的人
C.岁久且颓
年代久远将要倒塌了
D.谊当祠于吴不朽
对于不朽的吴地来说应当与祠堂相匹配
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成大在南宋时就已凭借文学著称于世,他的诗歌更是被天下人所喜爱。
B.张说不理解范成大为什么会反对自己,可见他们并不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C.作者从未游览过石湖,却因仰慕范公之贤而对那里的山水美景特别向往。
D.作者在此文中既表达了对范成大的敬仰,也赞颂了诸公修范公祠的义举。
5.请用“/”为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
返告于方伯德化陈公及苏州太守任君皆乐成其事因闻于侍郎学使长沙刘公及凡守牧江苏者
6.第二自然段“吾谓此公之所以贤也”中的“此”指什么事?作者为什么称范公“贤”?
2022-09-07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试题。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李白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

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

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

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

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

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


【注】①峨眉:峨眉山,位于蜀地。李白年轻时曾长期定居蜀地。此诗作于乾元二年(759),诗人当时遇赦归来,正在江夏一带。②黄金狮子:佛所坐之处。③重玄:此指老庄哲学。④殢:滞留。⑤丹阙:赤色宫门,此指皇帝所居宫廷。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巧遇来自峨眉的友人蜀僧晏,在惊喜之余流露出对峨眉山月的眷恋。
B.诗人眼中的长安城,街道宽阔直通九天,佛学道学并重,思想文化繁荣。
C.诗人运用联想与想象,不仅拓展了时空,也为诗歌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
D.本诗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题材相近,表达的思想情感也较为一致。
2.下列对诗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表明诗人虽然身在巴东三峡,而心却留在了故乡峨眉。
B.“我似浮云殢吴越”,表达了诗人因长期漂泊而生发的故园之情
C.“君逢圣主游丹阙”,流露出对友人能够进京面圣的羡慕和颂扬。
D.“一振高名满帝都”,祝愿友人声振京都,实现名扬天下的宿愿。
3.这首诗多处写到峨眉月,请分析峨眉月在诗中的意义与作用。
2022-09-04更新 | 20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完成试题。

材料一:

“天和出征,翱翔外空”,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以万钧之力,将我国空间站核心舱成功送入太空,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也意味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稳稳“迈开”了第三步——建造空间站。我国载人航天进入空间站时代,走的是一条艰苦卓绝的科技自立自强之路,彰显着中国人的智慧和勇气,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和汗水。

空间站任务分为关键技术验证、组装建造和运营三个阶段,目前处于第一阶段:通过发射“天和”核心舱和2艘载人飞船、2艘货运飞船,验证柔性太阳电池翼和驱动机构、空间站推进剂等技术。

“天和”核心舱由节点舱、生活舱和资源舱组成,它的体积比国际空间站的任何一个舱位都大。其设计寿命是10年,并可通过维修延长寿命。舱内配置有工作区、睡眠区、卫生区、就餐区、医监医保区以及锻炼区,能够为航天员工作和生活提供舒适良好的条件。核心舱是空间站的指挥控制中心,具备交会对接、转位与停泊、乘组长期驻留、航天员出舱、保障空间科学实验等能力。

中国空间站构型极其复杂,舱体多,不仅各个飞行器相当于一颗颗“卫星”,而且各飞行器经过不同组合,又变成了一个个新的航天器。因此研制团队面临着力学、通信、电源等问题,以及失重、辐射和太阳光照等各种挑战和阻力。在近地轨道建造空间站,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也有丰厚的回报。中国空间站建成后,既是航天员的“太空之家”,也是科学研究的“太空实验室”。一流的太空实验和科学探索平台,独特而珍贵的太空环境和资源,将为科学家取得重大突破提供有力保障,有望涌现出更多科学成果,揭示宇宙的奥秘。

不久之后,“天和”核心舱将首次接受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的造访,到2022年前后,空间站将完全建成。对无止境的太空探索来说,空间站只是未来征程中的一个新起点,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我们一定能够探寻到更多的宇宙奥秘,收获更加美好的未来。

(取材于余建斌、石璇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迄今为止,人类已研制出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和空间站三种载人航天器。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因运行时间短、容积小,主要用于天地往返运输,为空间站接送航天员和货物;而空间站则具有寿命长、容积大、功能强、载人多等优点,是开发太空资源的理想基地。

1961年,苏联发射了世界第一个载人航天器——“东方1号”飞船,10年之后,又成功发射了世界第一座空间站“礼炮1号”。从1986年开始,苏联发射了由多个舱段组成的“和平号”空间站,由1个核心舱和5个实验舱组成,大大提高了空间站的工作能力。1993年,美国对“自由号”空间站建造方案进行了“大手术”,采用了很多前苏联空间站的成熟技术,这就是今天“国际空间站”的前身。

“国际空间站”是一项国际太空合作计划。1998年11月,由美国出资、俄罗斯制造的第一个组件“曙光号”功能舱发射成功,随后10多年间,其太空舱逐步增加至15个。2010年,国际空间站最终建造完成并转入全面使用阶段,之后陆续有新的太空舱加入。国际空间站是迄今世界上耗时最长、涉及国家最多、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航天工程,主要由美国、欧洲、俄罗斯、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相关部门共同运营。

国际空间站的设计寿命只有15年,如今已是国际空间站工作的第23个年头,超长的服役期使得空间站的设备性能严重老化,每年的维护费用高达50亿美元,依旧无法修补超长服役带来的损伤。除了技术问题,国家间的政治博弈、政策变化也在持续发生。参与国际空间站运行的各国专家目前已经一致同意将其安全运行到2024年。

国际空间站退役之后,在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天宫”空间站可能将是太空中唯一的空间站。作为长期有人照料的太空实验室,这里可以支持开展大规模、多学科交叉的空间科学实验,将搭载安装包括生物学、材料科学,基础物理、微重力等类别相关的科学研究实验设备。同时,将部署10余个先进科学实验柜、舱外载荷安装平台以及共轨飞行的巡天望远镜,提供空间科学实验条件。

空间站和航天技术的飞跃,加快了人类探索、开发、利用宇宙的步伐,必将带动众多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的进步和突破,推动航天成果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领域,造福人们的美好生活。

(取材于彭丹妮、王恩泰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天和核心舱成功入驻太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顺利进入第一阶段。
B.中国空间站的构型极其复杂,每一个飞行器都相当于一个航天器。
C.在远地轨道建造空间站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但是也有丰厚的回报。
D.天和核心舱发射之后不久,我国将向其发射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天和”核心舱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志我国空间站组建成功B.使用寿命可以超过10年
C.是空间站的指挥控制中心D.能支持航天员长时间生活
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国际空间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身是“自由号”空间站
B.目前总共建有15个太空舱
C.正面临技术以及国家间政治博弈等问题
D.有望由多个国家共同安全运营至2024年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天和”“东方1号”“和平号”都属于载人航天器。
B.“天和”发射与世界上第一座空间站升空相距60年。
C.受设备性能老化影响,空间站的寿命一般只有15年。
D.2024年后,中国天宫空间站将成为太空唯一空间站。
5.请根据以上两则材料,分条概述中国空间站建造的意义。
2022-09-03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试题。

石问

我正在穿越四千年的时光隧道,我要去看大石棚。

已经进入九月,东北大地还是一片葱茏。车子从大道上下来,拐入小路,盘盘绕绕,终于越上一道山梁,绿丛中开去不远,已是路的尽头。下车往前,一片青纱帐,仍无所见,扭头看时,猛然站住。

阳光如雷电穿云透雾,直接照亮了那个庞然大物,它就在庄稼地里,神坛一般,矗立于天地间——怎不是将天地合在了一起!直让人目瞪口呆,要喊叫出来。如果不说是筑于中国的青铜时代,你定会怀疑是外星人所为。陪同的朋友介绍说:“石棚顶上还有画的棋盘和其他格子,小的时候,村里的孩子们都会借旁边的古松爬到上边玩棋、跳房子。石棚后面、侧面都有香炉,孩子们也经常跟着大人们去上香,祈丰求福,祛病消灾。”

怀着敬畏走去,越离得近,越感到一种沉重的压力。它是如此巨大,四块石头上演了一出建筑杂技:三块片石,突出地面达三米高,挤合成一个“门”,生生将一块巨石顶起。巨石整个如一个大棚,遮严一方天地。无论下面哪个方向,它都留下一块阴影。辽阔的山顶一片沉寂,大石棚现出凝重的色光,看着的时候,感觉到它的气息,它也在同你对视。重压之下的大地,微微战栗。

这里的山离海很近,山后就是海。可以想见,我们的先人常常能够望见大海,大海的辽阔形成了他们的气魄,所以早先的东北人,同样敢想敢干。在中原,除了为解决居住方式向下挖洞,尚未发现有此凡世称奇的动举,有愚公带领子孙移山不止,也只是寓言。那时的殷墟,正在铸造鼎之类的礼器,三星堆的鱼凫人,会接起一棵铜制的金钱树。

周围群山连绵,想看到点儿什么痕迹。这庞大的石棚,石料来自哪里?如何开采,如何运输,又是如何矗立

朋友说,在营口地区,石棚的建造地附近几乎都有河流,那些河多通辽河。我问朋友,河水附近的山上可能采石?朋友说,这种石料应该在东边,那里有老帽山。那座山上的石头是青石,可以整块地开采,然后从河里运过来。我有些相信,但是我怎么觉得这石头不像是青石,而是花岗岩之类。而且,四千年前的运输条件不可能承载这么重大的石料。找不到史料文献,我满怀着好奇与渴望,只能凭借有限的知识,展开自己的想象。

在没有超大起重设备、运输设备的情况下,或者等河结冰,在冰面上运行,或者走旱路,在冰道上运行。无论怎样,最终还是走冰道。要使得旱路冰层十分厚实,必须不断洒水,使之层层冻结,成一个整体,而后靠人力将石块推进。

必是一次部落群体行为,河道以及道路两边,野树、杂石、土塄子,都已经清除干净。那么,民族的智慧与力量起航了,圆木在大石下面转动,并不断地轮换铺展,整个大地浑然有声。那是一条昂扬的血汗之路,没有什么可以阻挡这庞大的石头。

目的地到了,巨石怎样上去,又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同样没有难住我们的先人,他们不断地取土,直到将土填垒到足够高度,足够结实,完全地挤住了立石并在侧面做成斜坡,斜坡上依然洒水凝冰,而后起运。

寒冷变成冰,而后变成呼喊,变成众志成城。数十吨的坚硬硬不过一滴汗水,土筑土堆,代表当时最先进的攀高设备。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成为这个筑石大军的一员,他们没有留下姓名,每一个人都凝成了永久的姿态。是的,我甚至看到了一张张表情。领头的在呼喊,随即是群体的应和,如排山倒海,如雷霆滚动。藤葛道道,树杠排排,臂膀丛丛,庞大无比的巨石同太阳一起上升,终于带着无限信仰,安妥在无限的不可思议、不可解说中。

我分明看到撒在其上的信念以及属于盐的物质,这就是那逝去了无数生命的生命,时间一般恒长与坚硬。

在看着的过程中,我又有了新的疑问,这么大的石料上,竟然没有任何凿打的痕迹,它如何达到了双面平整如砥,而近乎四方的边沿如何切削成形?石棚的建造,究竟有何目的?是为了安葬祖先,还是用来祭祀天地?没有人给我确定的答案。无从知道大石棚的工程到底经历了多长时间,设计与实践发生了多少矛盾。肯定会有伤亡,血汗的代价是后来的欢呼和雀跃,那是一个辉煌的展现,这个展现直到今天。

太阳已经下山,离大石棚越来越远了。

我的眼前,依然闪现着它的形象,依然感受到它传递的信息。只是它立在那里,有些孤独。瓜果熟了又落,围着它的顽童变了容颜,沧海桑田四千年,它只是无名无分,无声无息。走向它的人很少很少,我来了又走了,对它有诸多茫然和不解,不能为它做些什么。但是,我想告诉你,它或许是在一处神域,怀云袖雾,经天纬地,守望这一方世界。它那般凝重、那般沉厚,诉说着一个时代的开采史、运输史、建筑史,讲说着生活、信仰与图腾,还有平衡定理、力学定理、杠杆定理,当然还有美学、设计学原理。

真的,你应该来看看的,看看这个大石棚。我相信,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人来,都会为它顶天立地的气魄所震撼,会带走无数感想和慨叹。

(取材于王剑冰的同名散文)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是如何矗立                           矗立:指巨大石块高高树立的样子。
B.变成众志成城                           众志成城:比喻众人一心就能成功。
C.它如何达到了双面平整如砥             平整如砥:平整得像磨刀石一样。
D.沧海桑田四千年                         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非常大。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我正在穿越四千年的时光隧道”,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寻找大石棚的路途遥远而艰辛。
B.作者在描写大石棚外观带来的强烈震撼之后,借朋友介绍的童年趣事,写出现实人们对大石棚的轻视。
C.作者将早先的东北人与中原人、三星堆鱼凫人进行对比,意在赞美东北地区先人更有敢想敢干的气魄。
D.倒数第二自然段中,作者表达了对远古先人创造的辉煌文化遗迹的赞叹与思考,开阔深沉,富有理趣。
3.请联系上下文,解说画线语句的含义。
4.请结合全文,分析本文以“石问”为题的作用。
2022-09-03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