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0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为什么要读经典?(节选)

卡尔维诺

①让我们先提出一些定义:

②一、经典作品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

③至少对那些被视为“博学”的人是如此;它不适用于年轻人,因为他们处于这样一种年龄:他们接触世界和接触成为世界的一部分的经典作品之所以重要,恰恰是因为这是他们的最初接触。

④代表反复的“重”,放在动词“读”之前,对某些耻于承认未读过某部名著的人来说,可能代表着一种小小的虚伪。为了让他们放心,只要指出这点就够了,也即无论一个人在性格形成期阅读多么广泛,总还会有众多的重要作品未读。任何人如果读过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的全部作品,请举手。圣西门又如何?还有雷斯枢机主教?即使是十九世纪那些伟大的系列小说,通常也是提及多于读过。在法国,他们开始在学校读巴尔扎克,而从各种版本的销量来判断,人们显然在学生时代结束后还在继续读他。但是,如果在意大利对巴尔扎克的受欢迎程度作一次正式调查,他的排名恐怕会很低。狄更斯在意大利的崇拜者是一小撮精英,他们一见面就开始回忆各种人物和片断,仿佛在谈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认识的人。米歇尔·布托多年前在美国教书时,人们老是向他问起左拉,令他烦不胜烦,因为他从未读过左拉,于是他下决心读整个《鲁贡玛卡家族》系列。他发现,它与他想像中的完全是两回事:它竟是寓言般的、神话学式的系谱学和天体演化学,他后来曾在一篇精彩的文章中描述这个体系。

⑤上述例子表明,在一个人完全成年时首次读一部伟大作品,是一种极大的乐趣,这种乐趣跟青少年时代非常不同(至于是否有更大乐趣则很难说)。在青少年时代,每一次阅读就像每一次经验,都会增添独特的滋味和意义;而在成熟的年龄,一个人会欣赏(或者说应该欣赏)更多的细节、层次和含义。因此,我们不妨尝试以其他方式:

⑥二、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对读过并喜爱它们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但是对那些保留这个机会,等到享受它们的最佳状态来临时才阅读它们的人,它们也仍然是一种丰富的经验。

⑦因为实际情况是,我们年轻时所读的东西,往往价值不大,这又是因为我们没耐性、精神不能集中、缺乏阅读技能,或因为我们缺乏人生经验。这种青少年的阅读可能(也许同时)具有形成性格的作用,理由是它赋予我们未来的经验一种形式或形状,为这些经验提供模式,提供处理这些经验的手段,比较的措辞,把这些经验加以归类的方法,价值的衡量标准,美的范例:这一切都继续在我们身上起作用,哪怕我们已差不多忘记或完全忘记我们年轻时所读的那本书。当我们在成熟时期重读这本书,我们就会重新发现那些现已构成我们内部机制的一部分的恒定事物,尽管我们已回忆不起它们从哪里来。这种作品有一个特殊效力,就是它本身可能会被忘记,却把种籽留在我们身上。我们现在可以给出这样的定义:

⑧三、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自己以遗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像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

⑨基于这个理由,一个人的成年生活应有一段时间用于重新发现我们青少年时代读过的最重要作品。即使这些书依然如故(其实它们也随着历史角度的转换而改变),我们肯定已经改变了,因此后来这次接触也就是全新的。

⑩所以,我们用动词“读”或动词“重读”也就不真的那么重要。事实上我们可以说:

⑪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⑫五、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我们以前读过的东西的书。

⑬上述第四个定义可视为如下定义的必然结果:

⑭六、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从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而第五个定义则隐含如下更复杂的方程式:

⑮七、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带着以前的解释的特殊气氛走向我们,背后拖着它们经过文化或多种文化(或只是多种语言和风俗习惯)时留下的足迹。

⑯这同时适用于古代和现代经典。如果我读《奥德赛》,我是在读荷马的文本,但我也不能忘记尤利西斯的历险在几个世纪以来所意味的一切事情,而我不能不怀疑这些意味究竟是隐含于原著文本中,还是后来逐渐增添、变形或扩充的。如果我读卡夫卡,我就会一边认可一边抗拒“卡夫卡式的”这个形容词的合法性,因为我们老是听见它被用于指称可以说任何事情。如果我读屠格涅夫的《父与子》或陀斯妥耶夫斯基的《恶魔》我就不能不思索这些书中的人物是如何继续一路转世投胎,一直到我们这个时代。

⑰读一部经典作品还一定会令我们感到意外,当我们拿它与我们以前所想像的它比较。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要一再推荐读第一手文本,尽量避免二手书目、评论和其他解释。中学和大学都应加强这样一个想法,也即任何一本讨论另一本书的书,所说的都永远比不上被讨论的书;然而他们竭尽全力要让学生相信的,事实上恰恰相反。这里存在一种流行很广的价值的逆转,即是说,导言、批评机器和书目被用得像烟幕,遮蔽了文本在没有中间人的情况下必须说和只能说的东西——而中间人总是宣称他们所知比文本自身还多。因此,我们可以总结:

⑱八、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它不断让周围制造一团批评话语的尘雾,却总是把那些微粒抖掉。

⑲一部经典作品不一定要教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东西;有时候我们在一部经典作品中发现我们已知道或总以为我们已知道的东西,却没有料到那个经典文本早就说了(或那个想法与那个文本有一种特殊联系)。这种发现同时也是非常令人满足的意外,例如当我们弄清楚一个想法的来源,或它与某个文本的联系,或谁先说了,我们总会有这种感觉。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定义:

⑳九、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我们越是道听途说,以为我们懂了,当我们实际读它们,我们就越是觉得它们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

……

1.根据文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提及巴尔扎克、狄更斯、左拉是为了说明很多经典小说存在被人提及多但真正阅读少的境遇。
B.作者认为当我们阅读经典时既要关注经典中关涉过去时代的东西,也要读出其指向当下与未来的东西。
C.作者对不阅读经典而去阅读关于经典的评论或解释著作持否定态度。因为这一类著作往往会遮蔽经典真正要表达的东西。
D.经典作品需要重读是因为青年时期的阅读不如成年时期更懂得欣赏细节、层次、含义。
2.结合上下文将段划线空白处补充完整。(30字以内)
3.解释段划线词语“尘雾”在文中的含义。
4.本文诠释“经典”本质内涵的方式极为独特,请加以分析。
5.请结合自己的阅读体悟尝试给出经典的第十条定义(定义内容不得与原文已有定义雷同),并以《大卫·科波菲尔》《复活》《红楼梦》等经典为据加以佐证阐发。
2023-08-27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交通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摸底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男女生理上的分化是为了生育,生育却又规定了男女的结合。这一种结合基于异,并非基于同。在相异的基础上去求充分了解,是困难的,是阻碍重重的,是需要不断的在创造中求统一,是A______式的企图。它是感情的象征,是把感情的激动,不断的变,作为生命的主脉。它的企图也是无穷止的,因为最后的统一是永远不会完成的,这不过是一个求同的过程。不但这样,男女的共同生活,愈向着深处发展,相异的程度也愈是深,求同的阻碍也愈是强大,用来克服着阻碍的创造力也更需强大,在它的立场说,生命力也因之愈强,生活的意义也因之愈深。

②把这种模式的两性恋爱看成是进入生育关系的手段是不对的。恋爱是一项探险,是对未知的摸索。这和友谊不同,友谊是可以停止在某种程度上的了解,恋爱却是不停止的,是追求。这种企图并不以实用为目的,是生活经验的创造,也可以说是生命意义的创造,但不是经济的生产,不是个事业。恋爱的持续倚于推陈出新,不断的克服阻碍,也是不断的发现阻碍,要得到的是这一个过程,而不是这过程的结果。从结果说可以是毫无成就的。非但毫无成就,而且使社会关系不能稳定,使依赖于社会关系的事业不能顺利经营。依现代文化来看,男女间感情激动的发达已使生育的事业摇摇欲坠。这事业除非另外设法,由社会来经营,这种模式的精神的确在破坏这社会上的基本事业。

③在乡土社会中这种精神是不容存在的。它不需要创造新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生下来就决定的,它更害怕社会关系的破坏,因为乡土社会所求的是稳定。它是B______的。男女间的关系必须有一种安排,使他们之间不发生激动性的感情。那就是男女有别的式原则。男女有别是认定男女间不必求同,在生活上加以隔离。这隔离非但有形的,所谓男女授受不亲,而且是在心理上的,男女只在行为上按着一定的规则经营分工合作的经济和生育的事业,他们不向对方希望心理上的契洽。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有删改)

(乙)

①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大多数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生育水平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一些国家的生育率在经历短期下降之后有所反弹,但仍有很多国家陷入了长期的低生育率陷阱而不能自拔。在这一背景下,由麦克唐纳提出并由后人不断发展完的性别公平理论近年来得到了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②麦克唐纳认为,性别公平在工作与家庭两个领域的发展状况是否协调一致是解释生育率变动的关键,虽然近年来女性在教育和职业等方面相对男性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家庭领域,性别公平的发展却依旧非常滞后,这导致很多国家的生育率持续降低。如果要逆转生育率不断走低的趋势,那么家庭领域的性别发展就必须与工作领域保持同步。

③近年来,我国老龄化和少子化接踵而至,出生率持续走低。我们的研究结合中国的大家庭传统,探讨性别公平理论在中国的表现形式及其适用范围。通过对2010—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深入分析,我们发现,中国夫妇在家务分工方面的性别不平等程度很高,但受扩大化家庭传统的影响,中国女性能从父辈那里得到较为充分的育儿支持,且这种育儿支持对女性的生育决策具有重要影响。相比之下,丈夫的家务贡献对妻子生育行为的影响很小,且仅在父辈无法提供充分育儿支持的情况下才会发挥作用。这项研究充分说明,家务分工对生育行为的影响取决于具体的社会情境。因此,将性别公平理论直接照搬到中国并不合适。我们认为,性别公平理论是在欧美国家的核心家庭传统之下提出来的。在核心家庭丈夫是唯一可以分担妻子家务劳动和育儿责任的人,因此丈夫的家务贡献会对妻子的生育行为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在中国的大家庭传统之下,父辈取代了丈夫的角色并深度参与到育儿实践之中,这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丈夫的家务贡献对妻子生育行为的影响,导致性别公平理论在中国不成立。

④然而,尽管性别公平理论并不适用于中国,但该理论强调的女性的工作一家庭冲突对生育的影响却具有很大程度的普遍性。因此我们认为,我们应当在更加广义的层面上来理解性别公平理论,即我们不必过于纠缠丈夫的家务贡献是否有影响,而是聚焦于现代女性在生育之后可能遭受的工作一家庭冲突。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那么所有有助于缓解女性工作一家庭冲突的因素都对生育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只不过在西方核心家庭的背景下,丈夫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在中国扩大化家庭的背景下,父辈的作用超过了丈夫。此外,还需强调的一点是,虽然我们发现在当代中国,父辈在育儿中扮演的角色比丈夫更加重要,但并不意味着这种情况在未来不会发生变化。特别是,我们发现在核心家庭丈夫的家务贡献对妻子的生育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随着中国家庭的核心化趋势日益明显,我们预计丈夫对妻子生育决策的影响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努力推动家庭领域的性别平等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节选自许琪《性别公平理论在中国成立吗?》有删改,《江苏社会科学》2021.4)

1.请在甲文的横线处填写两种文化模式:A________   B________
2.乙文第①段中加点词“低生育率陷阱”指____________
3.以下各项中不属于乙文第③段所说“性别公平理论在中国不成立”原因的一项(     
A.家务分工对生育行为的影响取决于具体社会情境。
B.中国夫妇在家务分工方面的性别不平等程度很高。
C.在我国,丈夫家务贡献对妻子生育行为影响很小。
D.父辈取代了丈夫角色并深度参与到育儿实践之中。
4.运用《乡土中国》中“差序格局”篇和“男女有别”篇的知识,分析中国与欧美家庭养育后代差异的原因。
2023-07-24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进才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3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手偷势——小说细节的化用

唐韧

唐诗僧皎然将诗歌化用分三档次,以前诗痕迹由________入_______入_______呈“升调”排序:偷语——偷意——偷势。偷语乃明显袭用前句,品格“最为下劣”。“偷意”乃稍变原字句而取其意象构思,如“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系仿“太液沧波起,长杨高树秋”,字句有变,只袭从池水、高树落笔写秋意的构思。皎然所举“偷势”例:“手携双鲤鱼,目送千里雁。悟彼飞有适,嗟此罹忧患”系由“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而来,二诗均前两句写神态、动作,后两句写内心活动,仅意脉相似。皎然认为偷意亦情不可原,唯偷势具创造性,无可非议。

小说化用其他诗文细节,也会有类似“著迹留痕”和“遗貌存神”的品格差异。以两例相参,说说小说细节化用的偷语和偷势。

西岭雪《续<红楼梦>·黛玉之死》,写凤姐劝宝钗搬回大观园蘅芜院住,道:“前些时我才叫人打扫蘅芜苑,说是天棘都翻出墙外头来了。”有点评道:“此乃化用宋·王淇《春暮游小园》诗句:‘开到荼靡花事了,丝丝天棘过莓墙。’”认为此例系小说对上述诗句的化用,按品相属“偷语”一级,显得生硬。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许三观过生日用嘴炖肉烧鱼给妻儿们解馋一节,是读者印象极深的精华片断,其深在的黑色幽默为中国小说罕见。每读及此,便感到故事是余华独创的,但味道有些熟悉。它其实化自一些民间口口相传的古代笑话,像《笑林广记卷九贪吝部》的《下饭》:

二子午餐,问父用何物下饭,父曰:“古人望梅止渴,可将壁上挂的腌鱼望一望,吃一口,这就是下饭了。”二子依法行之。忽小者叫云:“阿哥多看了一眼!”父曰:“咸杀了他。”

根本碰不到的咸鱼,就看一万眼也还是在吃淡饭,而这家人却认真地化虚为实,小儿子状告哥哥占便宜,父亲也(假作)认真地诅咒嘴馋的大儿子,读者笑时,想象得到父子们自己也在相视而笑。

不因吝啬而因贫困的许三观,在烧“耳食”红烧肉时,完全采用同一搞笑策略。首先宣布这红烧肉用嘴吃“屁都吃不到”,只能“用耳朵听着吃”。第一次的肉是给小儿子三乐的,切了三片,三乐嫌少,要求加了一片。再要求加一片时,当爹的说:“你这么小一个人,五片肉会把你撑死的”,“撑死你”与“咸杀他”,意脉相似。

许三观用嘴炖肉,听到另两个儿子和老婆一起吞口水,又假作严肃地批评他们“在抢三乐的红烧肉吃”。一个用嘴巴“烧”的肉,同样一万个人用耳朵吃也不会少,却硬是分得一清二楚,只许各吃各的,吞了不该你吞的口水,就算抢吃。到给二乐“烧肉”时,二乐不满一乐三乐吞口水,再状告兄弟们侵权。许三观正儿八经训斥一乐“还没轮到你吞口水”,又为三乐辩护说人家“吃的是他自己的肉,你的肉还没有做成呢”。这些细节均与“阿哥多看一眼”意脉相似。

二乐成功地要到五片肉,一乐便要了六片,而且提出要全肥肉。这时必定笑浪又起,因为二乐三乐后悔了:“我们也想吃肥肉。”这又是作者在“化虚为实”总构思前提下的延伸创造。

这一顿假肉吃得如此具体细腻曲折婉转,有山有水,煞有介事,从一个细节点生发出一个细节群,演绎成小说的华彩章节。再回看古代笑话,相形就显得寡淡了。《下饭》一类故事,民间版本甚多,其搞笑机制成为作家的创作资源非常自然,只是高手到底不俗,一条咸鱼延伸到了做红烧肉流程、红烧肉流程、数量、肥瘦和分配之争,有其味而无其渣,在小说细节“偷势”的精品中也是极品。

1.文中第一段首句中空格处,分别应填入哪一词语?根据文意,选出恰当的一项(     
诗歌化用分三档次,以前诗痕迹由_______入_______入_______呈“升调”排序。
A.无、暗、明B.暗、明、无C.无、明、暗D.明、暗、无
2.作者认为西岭雪《续<红楼梦>》中王熙凤说“天棘过墙”一段品格不高,显得生硬。你是否同意这一结论?结合你对《红楼梦》的理解,写出你的理由。
3.本文作者说许三观“用嘴炖肉”这一细节具有“深在的黑色幽默”特质,对此你如何理解?请参考如下资料,简要加以解释。

黑色幽默:一种绝望的幽默,力图引出人们的笑声,作为人类对生活中明显的无意义和荒谬的一种反响。

(《大英百科全书》)

4.依据本文观点,分析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借用“女娲补天”神话传说的手法是属于“偷语”还是“偷势”。
2023-04-09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红楼梦》是小说,是文学艺术,表达思想的方式是塑造典型形象,使用的语言是生活语言。作者只用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人物形象,并且语言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第二十四回自“贾芸出了荣国府回来”至“一面趔趄着脚儿去了”,一千八百多字,却写了四个人贾芸的舅舅卜世人、贾芸的舅妈、醉金刚倪二和贾芸。前面三人虽然都只是寥寥数笔,但俱各传神,卜世人夫妇的鄙吝和倪二的仗义,皆历历如绘。人物的语言也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一碗茶也争,我难道手里有蜜!”这是初恋中的智能的语言,反映她心里的甜意。“你忙什么!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这是金钏的语言,反映她因受宝玉的赏爱而心悦意肯、别无他虑的心态。“‘呦呦鹿鸣,荷叶浮萍’,小的不敢撒谎”。这是李贵的语言,反映他护送宝玉读书,但不识字,也不理会读书,只是从旁听闻的状况。《红楼梦》里最能言善语的要数黛玉、王熙凤、红玉、麝月几人。林黛玉慧心巧舌、聪明伶俐;王熙凤先意承志、博取欢心;红玉伶牙俐齿,如簧百啭;麝月在教训老婆子时词锋逼人,势猛气锐。作者对这四个人的语言是精心设计的,是特写。

《红楼梦》在古典长篇小说中确已成为“绝唱”,这是无庸争议的,但它还是一首不用韵的诗。这不仅仅是因为《红楼梦》里有许多诗,而且它从开头至八十回的叙述,也都有诗的素质,它的叙述与诗是交融的,是一体。诗是什么?是抒情,抒喜怒哀乐各种各样的情而不是干巴巴的纪事,《红楼梦》确有这种抒情性的特点。

(摘编自冯其庸《(红楼梦)的语言魅力》)

材料二:

《红楼梦》主题历来众说纷纭,正如鲁迅所言,经学家见《易》,道学家见淫,才子见缠绵,革命家见排满……持自传说、索引说、阶级斗争说者亦众,此现象实属正常。有些文学作品就像饺子,就为了中间那口馅儿,有些文学作品就像点缀在西瓜里的那些子儿,人间百态尽在其中。其实开篇作者就借空空道人说出,即“大旨谈情”。《红楼梦》可称为“言情小说”,但与现代意义的“言情小说”不同。我们可以从“情”字来赏析《红楼梦》的主题思想:

第一层,是将“情”理解为爱情之情,认为《红楼梦》单纯是一部写宝黛爱情的书。若如此看待红楼,可谓未窥门径,枉费曹公十年辛苦。

第二层境界,认为《红楼梦》是为闺阁立传、女儿正名。刘鹗《老残游记》言:雪芹之大痛深悲,乃是为“千红”一哭,为“万艳”同悲。宝玉在女子面前自卑、自轻、自我否定、自我牺牲。与玉钏儿一起,他烫了手,反急问玉钏儿烫着没有。龄官画蔷,天降大雨,他只顾提醒龄官“快避雨去罢”,却不在意自己也在雨中。受父笞打,黛玉来探,却只嚷不疼,希望黛玉不要伤心……

第三层境界借写宝玉对女子的珍重体贴,探究人与人应该如何相处。体贴,以己之心体人之心,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是“仁”的内核。当时“仁”道日渐僵化,而作为躯壳的“礼”反据要津,《红楼梦》中亦有暗讽,贾敬死后,贾珍、贾蓉“直哭到天亮喉咙都哑了方住”,回府后便寻欢作乐。而宝玉形象是对“仁”“礼”平衡的一次拨乱反正。有人说《红楼梦》的内核是对封建道德的反抗,宝玉就是代表,实则大谬,宝玉蔑视的是虚伪,是虚礼,而非道德,他领会到了仁道精髓,即体贴,是真道德的践行者。

第四层境界,《红楼梦》不仅是仁爱之书,更是充满无限情怀的天真之书、博爱之书。“仁”道建立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上,推己及人,即可得仁。宝玉对一切美好、纯净的事物都充满关爱,第三十五回说宝玉“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了鱼,就和鱼说话,见了星星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咕咕哝哝……”宝玉之“多情而善感”毫无矫揉,发乎真心,他有仁心,坚持、热爱、有信仰;他有诗心,天真、浪漫、充满想象。二者结合,便是宝玉这个“混世魔王”的真实面貌,而这或许也是《红楼梦》一书“大旨谈情”之“情”的真实面貌。

(摘编自王学良《如何赏析作为“言情小说”的(红楼梦)》)

材料三:

人物视角叙事是古代小说常用的叙事观点,《红楼梦》可以从每个章节的不同人物视角来读,对同一件事也可以从不同人眼中写出。黛玉进府,是贵族少女兼伶仃孤女角度:刘姥姥进大观园是穷人兼世故老妪角度:查抄大观园是从权力顶峰跌落的王熙凤角度。这是作者熟谙人物视角叙事的结果。曹雪芹善于使用人物视角叙事,喜欢变换视角,但目标却始终围绕着贾宝玉和贾府盛衰。《红楼梦》人物视角叙事既考究且华丽,站在叙事视角的人物一定有特别深刻的叙事角度,他(或她)和所叙之事或人又肯定有重要联系。

在《红楼梦》前三回中得到详尽外貌描写的依次是熙凤、宝玉、黛玉。熙凤和宝玉都映现在黛玉眼中,黛玉到荣国府,王熙凤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她夸黛玉长得好,主要为逗老祖宗开心,所以还有下边的话“这通身的气派,倒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孙女。”至于黛玉标致到什么程度?曹雪芹却故意不写,他要将黛玉的外貌放到最应该观察的人眼中写,绛珠仙草只能在神瑛侍者面前显露绝世风姿。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情目”必须从贾宝玉眼中看出,且要接着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从林黛玉眼中,贾宝玉“面若中秋之月,色若春晓之花”的外貌得到了详尽展示,他的通灵玉却绝对不能从林黛玉眼中叙出,所以当袭人要拿通灵玉给黛玉看时,被婉拒。贾宝玉的通灵玉只能从最终兑现了“金玉良缘”的薛宝钗眼中叙出。每个情节都有一个主要的人物叙事视角,一丝不苟又一丝不乱。多种叙事视角的综合运用和自如转换,是《红楼梦》取得前所未有叙事成就的主要原因。

(摘编自马瑞芳《红楼故事及文本写作》)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绝唱”,《红楼梦》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作者通过塑造典型形象来表情达意,人物的语言富有生活气息。
B.材料一认为《红楼梦》不仅是小说,也是一首不用韵的诗,这源于作品中穿插着很多诗,而且从始至终都是叙述与抒情的交融,具有梦幻色彩。
C.材料二列举了关于《红楼梦》主题的众多说法,指出其主题即作者开篇说的“大旨谈情”,我们可以从“情”字入手去理解把握小说的主旨。
D.材料三重点关注了《红楼梦》中的叙事特点,通过列举事例、引用原文,对《红楼梦》叙事特点进行阐释,准确到位。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中对人物的语言描写精妙传神,表现力很强,寥寥几笔就将智能、金钏以及李贵等人描绘得栩栩如生。
B.《红楼梦》精心设计了黛玉、王熙凤、麝月等人的语言特写,符合人物身份,凸显了人物性格,具有高度个性化的特点。
C.《红楼梦》与现代意义的“言情小说”有相似之处,因此仅仅把它当作一部写宝黛爱情的书,也是解读《红楼梦》的重要门径。
D.《红楼梦》中“情”的实质可能是“仁心”与“诗心”的结合,这种结合在宝玉身上表现为坚持、热爱、有信仰与天真、浪漫、充满想像。
3.下列说法中,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红楼梦》中的多次点戏、听戏都与小说人物命运紧密关联,如宝钗过生日时点了涉及和尚的戏,暗示她未来的丈夫将会出家。
B.《红楼梦》中很多文字是写景和叙事的最天然的结合,也是富有诗的素质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们要读出它的味外味、韵外韵来。
C.胡适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方式,考证了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还得出了《红楼梦》是曹雪芹自传的结论。
D.无论人或物、有情或无情,宝玉都可以体贴其悲音,感谅其情愫。对他来说,不但草木,凡天下之物,皆是有情有理的,也和人一样,皆是有情有理的。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请结合材料三,概述《红楼梦》在叙事方面的主要特点。
2022-12-03更新 | 446次组卷 | 27卷引用:上海市西南模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根据费孝通《乡土中国》内容,对“名实分离”原因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社会变化使长老所传递的文化失效。
B.认同契约精神的法理社会逐渐形成。
C.人们碍于情面不公开反对长辈的教条或命令。
D.文化英雄有办法组织新的试验,获得别人的信任。
2022-11-06更新 | 23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交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进入写作时代的中国新诗

邢海珍

①自上个世纪90年代诗歌的个人化写作始,中国新诗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随着社会文化水准的提高,诗歌再也不是少数人的专利,网站平台趋于公众化,冲破了报刊杂志发表作品有限性的障碍,许多人都可以加入到网络中来一试身手。一时间中国新诗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狂欢景象,并且已经深化为大众共同参与的娱乐行为。

②如果说今天的诗歌具有某些大众化的色彩,有更多的人以自身写作的行为参与到诗的活动中来。正如有的人说,当今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多了,这在新诗发展的历史上,也未必不是一种正常现象。因此可以说,中国新诗已由传统的读者阅读时代进入更具个性化的诗人写作时代

③近年来,诗歌的数量激增,自印报刊、自费诗集层出不穷,特别是网络诗歌有着更大的自由度,使诗的写作及发表具有了更大的广泛性。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诗歌的文化意识,操持诗歌这种文体,进入比较深入的自我表现的写作状态。然而,不论是流行,还是探索,诗的写作承担的主要是诗人的自娱,是一种更为自由的个人内心的补写。而在主体实现其表达目标的前提下,新诗发展将不再以他者的阅读作为存在的主要根据。这也许是一种不无偏激的判断,但事实上,近年来诗歌的发展趋势确有明显的倾向,诗人多了,读者却少了。进入写作时代的中国新诗,标志着文学发展的历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虽有大众的写作参与,但实际上并未改变阅读冷淡的趋势,包括有些写诗的人其实在诗歌的阅读上也是无大兴起。

④新诗的写作时代是一种平民的文化行为,表现了社会文化意识的普及式觉醒,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职业化和专业化的界限。但如果在这种自由敞开的情势之下,中国新诗只满足于数量的增长当然不行,诗要在经典化的目标下不断提高文化与艺术品位。即你在自由的天地间,即使写诗完全进入了个人化的状态,新诗发展的出路也必在全力打造精品,否则诗歌就无法承担一种责任和义务,就无法产生同中国古代诗人相媲美的伟大诗人来

⑤在诸多文体中,诗歌是文字较少的一类,但这种不是简单而是简要。诗的写作不是心血来潮很随意就完成的事,诗需要提炼提纯,诗是民族文化和人类的精神高度。诗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发泄和排遣,不是浅表层次情绪的表达,而是一种深度,是人情人性绝美的风景,是灵魂和良知的真实真切的显现。而当今处于写作时代的诗歌,由于从之者众,又必然注进太多的水分。此时我们当然需要更多的把诗歌视为宗教的写诗者,需要更多的以诗歌安身立命的诗人,需要他们来引领诗歌,提升诗歌。近年涌现了许多大气而有深度的诗人诗作,昭示了混乱中不可阻拒的奋然前行的诗歌精神和力量。诗人李松涛直面社会人生,关注人类未来的大忧患,马合省《老墙》等富有灵性的长诗写作等等,都可以增强我们中国新诗的自信心。青年诗人郑小琼关于故乡的迷茫情境的纠结、关于的异质体验的独特情怀,都充分显现了写作时代诗歌不甘平庸的进取姿态。对于郑小琼的诗歌,诗歌理论家张清华作了深入而精辟的分析:就我的视野而言,她的长诗写作不但有对其现实处境的深入而整体性的书写,而且具有十分明显的形而上学的能力,不是量的简单积累,而是源于其强大的建构能力。诗即使在杂乱而喧哗的时代,也必须沉下心来,以生命的本真去面对生活和世界。任何浮躁,任何急功近利的草率都将造成诗意的流失。

⑥网络时代,诗歌作者在抒写和传播上都具有极大的方便,比较容易形成一定的圈子阅读、圈子写作群体,不须过编辑的关,作品的量成番论倍增长,自然使诗的大成问题,所以必须通过各种方式来强化诗歌的经典性,以使其高品位的艺术精神不致溃散。

(有删改)

(1)结合第⑤段语境,对文中加点字“简要”的内涵进行解释。
简要:
(2)下列选项中,对文本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进入“写作时代”的诗人很多,但因为写诗的人本身缺乏对阅读诗歌的兴趣,带来阅读冷淡的趋势。
B.新诗的“写作时代”,打破了职业化和专业化的界限,表现了社会文化意识的普及式觉醒。进入“写作时代”写诗的人很多,但读诗的人很少,包括写诗的人,对阅读诗歌无大兴趣。
C.进入“写作时代”,写诗进入个人化状态,因而诗歌无法承担责任与义务,产生伟大的诗人。
D.在诗歌写作时代,我们需要以生命的本真去面对生活和世界的诗人,来引领诗歌,提升诗歌。
(3)根据全文行文思路判断,下列段落应该放入文中哪一段落位置?(     
诗歌“写作时代”的一个显在标志,是一种个人化的色彩,它较为充分地实现了诗歌艺术本质的目标。当然,个人化中的“个人”应是独一无二的生命,而不是封闭的个体。“自我”对于世界来说,诗意是一种开放;个体对于人生来说,写作便不再孤独。在强调“个人化”的时候,必须知道“个人”是社会和时代中的个人,必须知近“个人”是人生和人外中的个人,所以个人必须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诗人是人类前途命运的精神担当者。
A.第③段后B.第④段后
C.第⑤段后D.第⑥段后
(4)结合全文内容,推断在新诗“写作时代”,诗歌作者容易产生的创作问题。
(5)作者认为“好的诗人应当具有责任他和使命感,是人类前途命运的精神担当者”,请结合《沁园春·长沙》,分析其内容是如何展现作者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的?
2022-11-03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交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有关经典的加减法

韩少功

①文学经典是一个弹性概念,通常是指那些影响长存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典范、指标、基石的意义。

②其实,这些作品大多留有知识精英的物权印痕,切合历史上中(产)等阶级的总体心理需求——因为只有读书人才可能掌控评说、课堂、图书馆、文学史,以及向公众传导文学信号的职能。这样说的意思是,草民对民间迷信插得上手,对文学却不大够得着。权贵对公文插得上手,对文学也不大够得着。因此,经过一段不太长的岁月,迷信与公文不知何处去,很多文学作品却依赖众多读书人的齐心合力,仍能顽强地保值增值,一次次重返书架。

③读书人五花八门,并非统一的整体。有的白皮肤,有的黑皮肤;有的信基督,有的归佛门;有的敢担当,有的颇颓废;有的傍权贵,有的走江湖……于是产生不同的文学标尺,也是常情。但不管他们之间差别多大,既然都读书,既然都在书里泡,就如同一群棋友对棋艺还是会形成大致相近的规则。这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其“经典性”也许跨不出政治红区的边界;《阿凡提的故事》的“经典性”不一定能在基督教地区有效;但《罗密欧与朱丽叶》《西厢记》《红楼梦》之类就不一样了。这些读书人共有的美人梦、精英愤、纠结痛,能引起更广泛和更持久的共鸣,成为兴奋的更大公约数。

④这印证了一种后现代主义的说法:凡经典都是建构之物,有一个经典化的过程,常常取决于什么人、为了什么、凭借什么来上下其手。

⑤不过,这并非事实的全部。地摊上那些花哨的畅销读物能不能成为经典?那么多涉金、涉官、涉暴的文字,明明挠到了很多人的痒痒肉,不胫而走,呼风唤雨,为什么就很难碰上什么“经典化”的好运气?可见,建构并非无条件的,无法由知识话语权一类来随心所欲。在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笔下,葡萄酒是法兰西人建构出来的一种文化图腾,不一定天经地义。这也许没错。但法兰西人再任性,再有能耐,也没法把阴沟水建构成什么至尊国宝。这里的区别在于:与阴沟水不同,葡萄酒具备了基础条件,具备了候补图腾的可能性,在营养、口感、气味、色泽等方面显示出无可替代的价值优势。这就是后现代主义者不应忘记的另一半真相:思想与艺术终究是硬道理。

⑥天不变道亦不变,道不变文亦不变。只要人还没有变成机器人,只要这个最大的“天(自然)”还没变,那么某种普遍的人性之道,或说人类较为广泛和持久的价值共约,就会构成经典化的隐秘门槛,把泡沫逐渐淘汰。托尔斯泰作为一个“思想大户”(切入宗教、道德、政治的时代焦点),乔伊斯作为一个“艺术大户”(竟然发现、开发、释放出意识流这等奇物),就这样跨入了门槛。还有一些“资源大户”,比如《西游记》(佛教文化资源)、《聊斋志异》(道教文化资源)、《三国演义》(帝王文化资源)、《水浒传》(江湖文化资源)等,也是各得先机,各成气象,成为不易绕过去的大块头——至少在中国是如此。相比之下,大仲马、张恨水一类超级写手,再热闹也还是偏轻偏小,在大指标上不给力,最可能就被建构者们的目光跳过去。

⑦不难看出,经典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却是一种有限界的分布函数。换句话说,“建构”是文化权重者们做的加法;而淘汰和遗忘则取决于天下人心,是更多人在更久岁月里操作的减法,一种力度更大的减法。

⑧前者有偶然性;后者有必然性。

⑨换句话说,前者是运之所成,靠机缘;后者则是命之所限,靠实力和品质。在这个意义上,大部分文学史其实皆可半信半疑,因为任何一个文学作品,都是在这种加法与减法的双向对冲之下,进入一种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无限漂泊,需等待下一本甚至N本文学史的再度检验。

1.第②段画线词语“物权印痕”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2.下列对第③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地域的不同,读书人无法统一,从而导致了文学标尺的不同。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其“经典性”只能在政治红区实现。
C.将读书人比作棋友,形象地证明了经典的建构取决于阅读的对象。
D.本段从个性与共性两个方面对文学“经典性”的建构进行了阐述。
3.根据文意,下列有关“经典”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经典是指经过文学史验证之后,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品。
B.被认定为经典的作品需依赖读书人的齐心合力才能保值增值。
C.经典的作品具有相近的主旨,能引起读者广泛而持久的共鸣。
D.文学作品成为经典的过程离不开文化权重者对其施加的影响。
4.简析第⑤段引用“法兰西人建构葡萄酒为文化图腾”的作用。
5.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
2022-09-22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七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8 . 现代文阅读,完成各题

一个比世界更大的村庄(节选)

⑴如同树必有根、文学必有故乡样,语言与作家,是有独属于他的母地故乡的。在全世界的文学创作中,我们看到了许多失去语言故乡的“故乡创作”,如上世纪生活在美国的纳博科夫和如今还生活在法国的昆德拉等。比起他们言,我的写作是异常幸运的。因为我不仅拥有语言之故乡,还拥有更为实在的母地之故乡——即便世界上有成千上万拥有这双重拥有的作家们,然除却大家都必有的语言外,在论及彼此更具体、切近的母地故乡时,世界上再也难有哪个作家的故乡,可与我的故乡相提并论了。

⑵因为那是一个大于世界的故乡和村庄。

⑶在那个村庄里,中国的过去和今天,所有发生过和正在发生的一切,那个村庄都曾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着。帝王、战争、灾难、贫穷、革命、饥饿、富有和人性源远流长的丰沛和复杂,在那个村庄都可以找到对应的发生和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那个村庄就等同于是中国的现实、历史和“中国人”在今天最生动的存在和发生。

⑷中国人自古认为中国是世界之中心,中原是中国之中心,而我说的那个母地和村庄,又是中原之中心。那时候,因为我年少无知,不相信中国就是世界之中心,中原就是中国之中心,而我的家乡,又是中原之中心,甚至看到范仲淹的墓,就在那个村落不远处,中国的理学大师程颢和程颐,就是我家的邻居之邻居。我觉得这些太不可思议了。是一种不可能和不真实。是一个村庄的虚构和传说。而今天,作为一个小说家,我相信这些了,坚信这些了。因为我相信并坚信,真正伟大的文学,是不需要虚构的,甚至连假设也不允许其存在。因为在所有伟大的写作中,虚构都是对生活中那部分看不见的真实之发现。我不在文学中虚构任何的假设之存在,我只在生活中尽力发现所有看不见的存在和真实。正是基于这一点,我发现、确认了我母地上的那个小村庄,它确实是中国的中原之心,而中原又是中国之中心,中国又确实是世界之中心。于是我全部的生活和写作,便都是在有意、无意地觉悟和发现这一点,不断地证明这一点。

⑸你要想认识中国,去认识那个村庄就够了。

⑹你认识了那个村庄,也就真正懂得中国了。

⑺倘若你想更深层、更深刻地了解中国和中国人,那么你就跟随华语到那个村庄走一走,住下来,和他们同吃、同住、谋事、计生,乃至于同恶与同善,如此你就更深层、更深刻地了解、把握了中国和中国人。

⑻当然间,在我母地的那个村庄内,当你相信整个的中国就等同于那个村庄时,你却又同时会发现,那个村庄不仅是中国的,是华语世界的,也是今天整个人类世界的。它是人类世界的一部分。是这个世界最有活力的细胞和心脏。它的每一次脉冲和跳动,每一缕生活纹理的来去和延展,都和这个世界的脉冲、跳动相联系,慢一步或者早一步,但从来没有脱离开这世界的脉冲、跳动而独立存在过。在这个村庄里,天空、气候、环境、善爱、良知和恨恶,还有人们的思维和价值观,人的心性和德性,人们对宗教的认知、尊崇和漠然,无不和人类世界上的任何地方、任何民族、任何人群相联系,它们既有高度的相似性与趋同性,又有令人惊异的隔膜和反动性。人类的所有奥秘和常识,都遍布在这个村落里;人类所有的无知和迷茫,也都遍布在这个村落的大街小巷上。人类人性中的最幽暗和最良善,都鲜明地刻写在这个村落每个人的脸上、内心和行为中。

⑼二年前,我又回到那个村庄时,有个给我叫哥的邻居,专门到我家闷头坐了大半天,等到家里没有他人安静时,他很郑重地轻声问我道:“哥,你说一个核弹头丢下去,能真的让一个国家消失吗?”在我朝他点头并做了解释后,他又非常不解地大声质问我说:“既然核弹头这么厉害,那么中国为什么不趁全世界都毫无防备时,朝所有的国家都丢一个、几个核弹头,然后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别的国家只有我们中国了。”

⑽我为我邻居的思考惊慌并愕然。

⑾那时候我呆在他面前,哑口无言到天长与地久。现在我在这儿说这些,并不是为了讨论人和那个村庄里的善与恶,而是说世界上所有的虚妄都在那个村人的内心里;人类世界上所有发生的事,即便在那个村庄没有发生过,也都在那个村庄识字、不识字的人的内心存在、思虑过。当然不能说,那个村庄一定就等于全世界。但至今,世界上很少有什么事情在那个村庄没有被思想,能和那个村庄无联系。

⑿爱,是可以化解一切的。人类一切有价值的东西的价值都不会超过爱。当我们在那个村庄看到有人渴望中国用核武毁掉人类时,也看到那个村庄最柔软、博大的内心在爱着人类和世界,希望这个世界的角角落落都充满爱。我庆幸我出生在那个村庄里;庆幸至今我几乎所有的至亲都还生活在那个村庄里;庆幸我不仅拥有那片村庄和土地,而且我还是那个村庄不可分的一部分。我的本身就是那个村庄之本身。我今天所有的努力和写作,都不是为了给那个村庄积累和增添,而是为了发现那个村庄本身就有的它与人类世界共有、共存的互生、互动之关系。

⒀实在说,那儿确确实实就是一个村,人口只有数千人,然而那儿又确确实实是完完整整的中国和世界,且许多时候还是大于中国和世界的浓缩和存在。实在说,我一生的写作都将立足在那个村庄里,也只能立足在那个村庄里,然那立足之目的,却不单单是为了文学的创造和发明,而更多是为了对那个村庄的发现和证明。

——本文选自2021年3月阎连科在第七届纽曼华语文学奖上的获奖感言,有删节

1.在第⑴段中,加点字“双重拥有”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2.根据文意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与作家,全都必有独属于他们的母地故乡。
B.真正伟大的文学作品离不开大胆的虚构和假设。
C.作者全部的写作都是在证明中国是世界之中心。
D.作者一生的写作都是为了发现和证明他的村庄。
3.第⑸和⑹段,在文中皆为单句独立成段,这样分段有何表达作用?
4.在第⑼段中,作者引述邻居的思考内容,有何论证效果?
5.通观全文,分条概括作者认为他的故乡是一个大于世界的故乡和村庄的主要理由。
2022-09-03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语段,完成各题。

【甲】

①容忍,甚至奖励、反对在同意权力中发生,因为同意权力建立在契约上,执行这权力的人是否遵行契约是一个须随时加以监督的问题。而且反对,也就是异议,是获得同意的必要步骤。在横暴权力之下,没有反对,只有反抗,因为反对早就包含在横暴权力的关系中。因之横暴权力必须压制反抗,不能容忍反对。在时势权力中,反对是发生于对同一问题不同的答案上,但是有时,一个社会不能同时试验多种不同的方案,于是在不同方案之间发生了争斗,也可以称作冷仗,宣传战,争取人民的跟从。为了求功,每一个自信可以解决问题的人,都会感觉到别种方案会分散群众对自己的方案的注意和拥护,因之生了不能容忍反对的思想统制

②在长老权力下,传统的形式是不准反对的,但是只要表面上承认这形式,内容却可以经注释而改变。结果不免是口是心非。在中国旧式家庭中生长的人都明白家长的意志怎样在表面的无违下,事实上被歪曲的。虚在这种情境中不但是无可避免而且是必需的。对不能反对而又不切实用的教条或命令只有加以歪曲,只留一个面子。面子就是表面的无违。名实之间的距离跟着社会变迁速率而增加。在一个完全固定的社会结构里是不会发生这距离的,但是事实上完全固定的社会并不存在。在变得很慢的社会中发生了长老权力,这种统治不能容忍反对,社会如果加速地变动,注释式歪曲原意的办法也就免不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结果,位与权,名与实,言与行,话与事,理论与现实,全趋向于分离了。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有删节)

【乙】

①在一些地区,人情出现了严重的名实分离现象。仪式性人情越办规格越高、次数越频繁。一户人家一年要赶近十次人情,赶人情成为农村的主要负担,人们谈人情色变,寻找各种理由规避人情,却又总是不断地被这样的人情网罗着。原本密切的人情往来能够增进人们的社会性关联和社会资本,生产适合共同体在伦理和功能上维系的基本共识、规范和价值。当仪式性人情名实分离之后,人情却成了村庄的一种分离力量,成为人们捞取钱财、收回成本的经营性事物,缺少了原本的人情味,人情越来越功利化。同时,仪式性人情的功利化又割裂村庄的日常性人情,人们逐渐退出日常性的人情往来。

②如果我们从价值生产层面来考察日常性人情和仪式性人情的话,日常性人情是村落价值生产和共同体得以维系的根基,它如文火慢热,却能触动所有的神经,在整个村庄范围内联动起来。仪式性人情则往往是补充,尽管具有爆炸性,却因局限于某个圈子(家族、本家自己人)的范围而无法上升到整个村庄,且因其有次数和频率的限制,以及容易产生名实分离,对于村庄的社会关联和社会资本而言,功能显然要弱得多。

(节选自杨华《陌生的熟人——理解21世纪乡土中国》,有删节)

1.【甲】文中加点字“口是心非”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2.赏析【乙】文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3.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每一个自信的人都会担心自己的方案不被注意和拥护。
B.在长老权力下,很多家长的意志有时很难真正被落实。
C.人情是村庄的一种分离力量,现在变得越来越功利化。
D.仪式性人情是村落价值生产和共同体得以维系的根基。
4.下列历史事件不能作为“名实分离”论据的一项是(     
A.赵高指鹿为马B.陈胜吴广起义
C.慈禧太后垂帘听政D.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5.春节本是阖家团圆的喜庆时刻,然而在消费社会,购买礼物也好,送红包也罢,人情开支越来越大,尤其让很多刚工作的年轻人不堪重负。请用“名实分离”的观点阐释这一现象。
2022-09-01更新 | 21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七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要在家庭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就需要有家庭伦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维护家庭关系的种种伦理规范,它们往往体现在各种“礼”之中。从《礼记》中可以看到各种礼制的记载,如婚丧嫁娶,这些都包含着各种家庭伦理规范,而要使这些规范成为一种社会遵守的伦理,就要使“礼”制度化。

在中国古代,“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孝经·三才章》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这是说“孝”是“天道”常规;是“地道”通则;是人们遵之而行的规矩。

“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必有其哲理上的根据。《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辩。”理顺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是“天道”的要求。君子以“天道”常规处理君臣、父子、夫妇伦理关系,社会才能治理好。所以,“人道”与“天道”是息息相关的。

“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的哲理根据就是孔子的“仁学”。以“亲亲”(爱自己的亲人)为基点,扩大到“仁民”,以及于“爱物”。基于孔子的“仁学”,把“孝”看成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它体现了孔子“爱人”(“泛爱众”)的精义;另一方面,在孔子儒家思想中,“孝”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因此,“孝”不是凝固教条,而是基于“仁学”的“爱”不断释放的过程,只有在家庭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以“仁学”为基础的“孝”的意义才能真正显现出来。

(摘编自汤一介《“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

材料二:

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一种我所谓的“差序格局”。区别于西洋的团体格局,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儿清清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中心。以“己”为中心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像水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运。

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释名》于“伦”字下说“伦也,水文相次有伦理也”。

伦重在分别,在《礼记》祭统里所讲的十伦,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都是指差等。“不失其伦”是在别父子、远近、亲疏。伦是有差等的次序。在我们现在读来,鬼神、君臣、父子、夫妇等具体的社会关系,怎能和贵贱、亲疏、远近、上下等抽象的相对地位相提并论?其实在我们传统的社会结构里最基本的概念,这个人和人来往所构成的网络中的纲纪,就是一个差序,也就是伦。

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水纹波浪向外扩张的推字。他先承认一个己,推己及人的己,对于这己,得加以克服于礼,克己就是修身。顺着这同心圆的伦常,就可向外推了。“本立而道生。”“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是一条通路。《中庸》里把五伦作为天下之达道。因为在这种社会结构里,从己到天下是一圈一圈推出去的,所以孟子说他“善推而已矣”。

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家的大小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的。以生育社群来担负其他很多功能,使这社群中各分子的关系内容也发生了变化。乡土社会中,家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他的主轴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而一切事业都不能脱离效率的考虑,求效率就得讲纪律;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这些都是事业社群的特色。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1.对材料一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的“礼”,既有伦理性的一面,也有制度性的一面,是二者的结合。
B.儒家从“天道”与“人道”的关系看待“孝”,这体现了哲理与伦理的统一。
C.以“亲亲”作为“孝”的选点,能使“学”在历史实践中一直是自觉自愿的。
D.在儒家思想中,“孝”以“仁”为根据,并在家庭和社会的实践中彰显意义。
2.材料二中“人伦”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两则材料,可以推断出的一项是(     
A.中国自古以来注重家庭伦理,将家庭伦理规范置于比社会伦理更重要的位置。
B.家庭兼有生产和生活功能,因此“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庭伦理规范。
C.“孝”的本质属性是“仁爱”,仅从外在形式判断是否“孝”,是值得怀疑的。
D.由于家庭结构和家庭伦理的变化,中国传统的“孝”在现代社会已无提倡必要
4.费孝通先生说“社会结构格局的差别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观念”。请运用材料二的相关观点,分析“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