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1 道试题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1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
(2)自古以来,边事之败,有不始于贪求者哉?
2022-10-1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汇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基础能力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2 . 诗人艾青曾在欣赏了芭蕾舞《小夜曲》之后,创作了一首诗,对舞蹈大师乌兰诺娃的舞姿进行了生动的描绘。为表现这首诗柔美、舒缓的节奏,请用“/”标示出朗读中的停顿处。

像云一样柔软,

像风一样轻,

比月光更明亮

比夜更宁静——

人体在太空里游行。

2022-11-07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3 . 下列名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①人生几何   ②暮去朝来颜色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④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⑤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开荒南野际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A.①②⑦B.④⑤⑥C.②④⑤D.③⑥⑦
2022-12-2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滨海生态城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4 . 下面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屈原列传》中屈原在《离骚》中称颂远古的帝喾,中古的齐桓,近古的汤、武,意在讽刺楚国的时政,暗喻国君不贤,表现了屈原追求“美政”的政治理想。
B.《苏武传》中虞常沦落匈奴,但没有忘记汉朝,他愿意伏弩射杀卫律的行动,正是他爱国的具体表现。
C.《过秦论》最后一段从领袖的地位和指挥作战能力、军队的装备和素质四方面将九国之师和陈涉之众进行对比,指出后者实际力量不如九国强大,结局却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
D.《伶官传序》中说“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前句以反问的形式肯定得天下难而失天下易,后句则强调成败在于“人事”。
2022-04-08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线上调研语文试题
10-11高二上·上海静安·期中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①

唐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然。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②埃。


[注] ①苗发、司空曙:俱为作者友人。
②绿琴:汉司马相如有绿绮琴,故后世称琴为绿琴。
1.本诗的体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作品理解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因风入题,又借此发挥自己的想象,切合诗题中“闻风”二字。
B.颔联的“开门复动竹”是诗人的幻觉,是“临牖思悠然”的结果。
C.尾联“何当”二字表露出不胜埋怨和渴望,双关风与故人,引出寄思主题。
D.本诗借风以寄思是一种比兴的艺术手法,风是触发诗人思绪的媒介。
3.请从景与情的角度鉴赏颈联“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2019-12-14更新 | 171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劝学

先王之教,莫荣于孝,莫显于忠。忠孝,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显荣,人子人臣之所甚愿也。然而人君人亲不得其所欲,人子人臣不得其所愿,此生于不知理义,不知理义,生于不学。

学者师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

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于得圣人,圣人生于学。不疾学而能为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矣,道论矣。故往教者不化,召师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师操不化不听之术,而以强教之,欲道之、身之尊也,不亦远乎?学者处不化不听之势而以自行,欲名之显、身之安也,是怀腐而欲香也,是入水而恶濡也。……

曾子曰:君子行于道路,其有父者可知也,其有师者可知也。夫无父而无师者,余若夫何哉!此言事师之犹事父也,曾点使曾参,过期而不至,人皆见曾点曰:无乃畏邪?曾点曰:畏,我存,夫安敢畏?孔子畏于匡(1),颜渊后,孔子曰:吾以汝为死矣,颜渊曰:子在,回何敢死?颜回之于孔子也,曾参事父也。古之贤者与,其尊师若此,故师尽智竭道以教。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1)孔子畏于国:畏,通“围”。公元前407年10月,孔子离开卫国到陈国去,在经过匡地时,匡人误认为孔子是阳虎,围困了孔子。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圣人之所在,则天下   理:治理B.圣人生于   疾:敏捷
C.师尊则言矣,道论矣   信:(被人)相信D.曾参之事父也   犹:好像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颜回之于孔子也,犹曾参事父也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
B.①彼畏,我存,夫安敢畏                         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
C.①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                         ②而神明自得,圣心备
D.①故往教者不化,召师不化                 ②假舆马,非利足也
2023-09-15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四中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世界卫生组织将在武汉造成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临时命名为“2019 新型冠状病毒(2019- nCoV)",强调指出由此病毒引发的武汉疫情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国国家卫健委提高重视程度,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可以肯定,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存在人传人的现象,病毒潜伏期最短为1天,最长的潜伏期达14天,甚至更长。潜伏期内病毒具有传染性。目前,该病毒所致疾病没有特异治疗方法。病毒感染的肺炎早期患者,存在头痛、鼻塞、打喷嚏、咳嗷等症状。流感和普通感冒也存在此类症状,但其实它们之间是有明显区别的。

   

(摘编自2020年2月《生命时报·怎样分清“普通感冒”和“新型肺炎》)

材料二:

新型冠状病毒是以什么作为支点、通过什么途径跨越到人类的?关于这两方西的科学研究,目前流行病学数据尚有许多缺口,没有令人确信的结论。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把新型冠状病毒的可触摸源头指向蝙蝠。《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了研究论文,证明中国武汉出现的病毒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命名并鉴别、确定了其特征。病毒基因组测序和其他报告均表明,它与SARS冠状病毒(SARS-CoV) 的同源性达75%-80%, 与几种蝙蝠冠状病毒的亲缘关系更近,特别是与中国西南地区收集的蝙蝠体内的冠状病毒的遗传基因相似。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应急技术中心主任表示,新型病毒与浙江舟山的;一种蝙蝠身上的冠状病毒有90%的相似性,国外也有研究声称找到另一种蝙蝠携带的冠状病毒与这个病毒相似性达到96%。但有关专家认为,即使同源性很高,也不能认定新型冠状病毒就来自这种蝙蝠。北京大学等中国科研团队在《医学病毒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将新型冠状病毒的中间宿主锁定为蛇。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序列的研究,研究组发现该病毒的一段基因组发生了同源重组,为了追溯病毒源头,他们对武汉海鲜市场常见的一些动物,包括蛇、鸡、穿山甲、蝙蝠和旱獭等的基因密码都进行了检测,得出的结论是:蛇是最有可能的中间宿主。跨物种传播一直都是病毒的欲望,它们常常伺机而动。那么,新型冠状病毒到底是怎么来到武汉的?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表示在新型冠状病毒溯源研究中取得阶段性进展,首次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585份环境样本中,检测到33份样品含有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并成功在阳性环境标本中分离出病毒,提示该病毒来源于华南海鲜市场销售的野生动物,高度怀疑此次疫情与野生动物交易有关。

(摘编自《第一财经·科学溯源:到底是谁把新冠病毒带到了武汉?》)

材料三:

2020年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迅速向全国蔓延,举国上下共同抗击疫情。疫情将打破2019年底的弱企稳,给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哪些影响?目前的情况是,企业停工减产,制造业、房地产、基建投资短期基本停滞;民企、小微企业岌岌可危;投资、消费、出口均受到明显冲击;需求骤降,物价上涨,短期失业率上升:交通运输、教育培训等行业受到很强冲击,而医药医疗、在线游戏等行业受到青睐;电影、餐饮、旅游行业受到强烈冲击,电影票70亿(市场预测) +餐饮零售5000亿(假设腰斩) +旅游市场5000亿(完全冻结),短短7天,仅这三个行业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1万亿,占2019 年一季度GDP21.8 万亿的4.6%,这还不包括其他行业。为避免人口大规模流动和聚集,国家采取了居家隔离、延长春节假期等防控措施,因此各个社区、每个乡村的百姓,日常的出入受到严格管理,出行次数锐减,购买生活用品不再像以往那祥方便;工厂复工、工人返城延迟,强性薪酬制员工、农民工等损失最大;学校开学、学生返校延迟,高三学生、初三学生最焦虑……可以预测的是,风险中酝酿机遇,疫情或将催生新的业态,生产生活业态将朝着智能化、线上化发展;政府治理将更透明。

(摘编自《网易新闻·疫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祈》)

1.下列对“新型冠状病毒”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界卫生组织高度关注新型冠状病毒造成的武汉肺炎疫情,并采取了高于该传染疾病的应对举措来管理防控疫情。
B.“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病毒潜伏期无法确定,潜伏期存在感染危险,隔离防控非常重要。
C.中外科学界对新型冠状病毒源头的追溯都取得了研究性迭展,但仍然不能确定该病毒跨物种传播的支点和途径。
D.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等冠状病毒高度相似,病毒本源可能与部分野生动物携带的具有跨物种传播性的病毒有关。”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普通感冒的病原体多样,但一般不引起肺炎;流感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都容易致人类肺部器官感染,引起肺炎。
B.为了有效阻止新型冠状病毒向人类传播,侵害我们的身心健康,科学家正在加强对该病毒基因序列的检测研究。
C.如果人类可以做到禁食蝙蝠、蛇、穿山甲等野生动物,杜绝野生动物市场交易,就能有效防止新型传染病的发生。
D.中国疾控中心表示,已从华南海鲜交易市场的野生动物身上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证明此次疫情与野生动物交易有关。
3.根据材料,以下不属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已给中国带来的现实影响的一项是(     )
A.疫情蔓延,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甚至致人死亡。
B.居家隔离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造成极大的不便。
C.社会各行业大多受到明显冲击,经济上损失巨大。
D.疫情催生了新的业态,生产生活业态朝着智能化、线上化发展。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较易(0.85) |
8 . 请把上面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022-10-2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黄花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形成性练习语文试题

9 . 路标

王愿坚

天边上,最后那一小块挂着晚霞的云彩,轻轻飘闪了一下,眨眼工夫就消失了。夜色,像块奇大无比的灰布,悄悄地伸展开来,罩住了整个草地。

通信员罗小葆一手拄着那根用来探路的木棍子,一手抓着腰间那块小木牌,呆呆地看着这夜幕四合的情景,不知要往哪里走。

过去的六天里他都是跟在连队里走的,他用不着打问路线,用不着辨别方向,只要把自己那块心爱的小木牌往老班长背包上一挂,瞅着它一步不落地走就行了。那块识字木牌,比一本书略大点儿,刮得溜平,上面还刷了两遍桐油。这是在遵义地区休整时,老班长给他做的。从那时候起,他每天请小文书在上边写上几个生字,然后一边走,一边认。

谁想到就在今天中午时分,部队遭到了突袭,老班长在战斗中负了重伤。就在老班长被扶上担架的时候。他突然挣扎着欠起了身,把识字牌递到小罗手里,指着上面新写的北上抗日四个字,问道:都认识啦?

认识……小罗的喉咙哽住,说不下去了。他扑在了老班长的怀里。

意思呢,一定要搞清楚,这是个战略问题哩!老班长把小罗抱紧了,像过去一样讲起来,毛主席说过,往北走,出草地,到陕北,去……他急剧地喘息起来。

去迎接抗日高潮!小罗一下子把话接过来。

他想起要去给老班长弄点儿水喝。可当他找来了一小碗干净的清水的时候,连队已经走远了。于是,他掉队了。到了这时,他才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跟在队伍的行列里是多么幸福,也真正感到了辨别方向的重要。

一个个草墩被他踩到了脚底下,一道道烂泥河沟被他跨过了……

忽然,在他的眼前出现了一星火光。这火光,被草地的水汽笼罩着,发出一环环色彩斑斓的光圈,映照着这黑沉沉的草地,也照亮了罗小葆的心头。

一堆堆篝火余烬的旁边,同志们有的躺着,有的背靠背坐着,都在香甜地睡着。罗小葆小心地绕过他们,走向一堆还在燃烧着的篝火边,这才看见在对面还坐着一个同志。只见这个同志坐着一个小衣包,一只臂肘靠在一只铁皮箱子上,膝盖上搭着一张地图,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着,看一会儿,抬起头,凝神思索一会儿,拿红铅笔在图上做个记号。

他看着那个同志手里的地图,忽然生出了一个念头。这个念头是如此强烈,终于使他憋不住低低地喊了声:报告!绕过火堆,走了过去。

那个同志慢慢地从地图上面抬起了头。

看着那慈祥的笑脸,罗小葆的拘束一下子消失了。他又向前迈了一步,指着地图说:你是领导同志吧,你一定知道明天的行军路线……

路线,当然有啰!领导同志抓住了小罗的手,拉他在铁皮箱子旁边坐下,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红圈,说道,看,一直往北,走上半天多点,就是班佑——就走出草地了!

真的?!罗小葆高兴地叫了声。

来,先开饭!领导同志用笔杆夹起了一粒胡豆,吹了吹,轻轻放到了小罗的手心里,然后从文件箱上的一个大铜墨盒底下抽出一张纸,动手写起字来。

不,我也还有任务哩!罗小葆把擦干净了的识字牌放到领导同志面前,要求道,我今天的课还没上呢!同志,教我几个字吧!

学习?好!领导同志看着识字牌,赞许地点了点头。他拿起毛笔,转身把笔尖在身边草叶上的露珠里蘸了蘸,又在墨盒里匀了匀,挥笔写下了四个大字。

他用笔尖指点着,逐字念着:向、北、前、进!

罗小葆也跟着念:向北前进!

向,就是方向的向……领导同志逐字讲解起来。他那浓重的湖南口音,语调很慢,讲得那么仔细,又那么清楚。

罗小葆用心地听着。随着讲解,在他面前展现了一幅壮丽的情景:浩浩荡荡的红军队伍,正在向着北方,向着陕北的高原大步前进。

字,就这么讲。领导同志讲完了,又和蔼地问道,那么,为什么要‘向北前进’呢?

我们红军要北上抗日。

还有呢?

还有,小罗歪着脑袋想了想,那里有陕北根据地,我们红军可以休息、整顿、发展……

领导同志点点头,高兴地笑了。他亲切地揽住了小罗的肩膀。

罗小葆念着,认着,写着,把这几个字记在了心坎上。这四个字和领导同志的讲解把他引向了北方,引进了一个新的天地。仿佛眼前这一堆篝火化成了一簇花,像他家乡的映山红一样的花,这是陕北根据地。

罗小葆醒来的时候,天已亮了。东天上一抹朝霞正在上升、扩展,在广阔的草地的东侧,一轮红日正跃出地平线,把整个草地照得透亮、火红。

这时,一个背驳壳枪的红军战士走过来,微笑着说:毛主席要我等部队出发的时候再叫醒你。

罗小葆惊住了:毛主席?

是啊,昨天你不是和他一起待了半夜?

罗小葆急问:毛主席在哪儿?

在前边!警卫员朝北一指,带着部队出发了。

罗小葆激动地一跃而起,向着部队走去的方向奋力跑去。

红军长征的部队,正一路路、一行行,踏着开满鲜花的草地,向北走去。他们走着,在没有路的荒凉草地上踩出了路。

罗小葆跑了一程,来到一棵丈把高的树下。他停住了脚,注视着正在走向前来的红军队伍。突然,他折下了一截树枝,把他那心爱的识字牌牢牢地挂在树杈上。

向北前进四个亮闪闪的大字,像一个金色的路标,指向革命进军的方向。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追赶大部队的罗小葆为人物线索,以反复出现的小木牌为事物线索,两条线索相互交织,相互作用。
B.小说借罗小葆回忆老班长教自己识字的情形,刻画了老班长形象,倒叙的方式使故事一波三折,增强了可读性。
C.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夹”“吹”“放”等动作描写,刻画了毛主席平易近人、关心爱护普通战士的形象。
D.罗小葆与老班长、毛主席、警卫员的三个对话场景,构成了故事主体,有利于推动故事发展,巧妙塑造人物。
2.“他,沿着这条路迎来了胜利,还要沿着这条路胜利地走向前去。”这是原作的结尾,你认为保留这个结尾好,还是删改后的结尾好?请谈谈你的看法。
10 .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夜筝

白居易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中的“紫袖”“红弦”分别代指弹筝人与筝,暗示了弹筝女子形象的美好;“明月”照应了题目中的“夜”。
B.次句写弹筝,连用两个“自”字,写出了女子全神贯注于筝乐的神态。
C.三、四句采用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写法,写筝声传达出的情感和感人效果,含蓄蕴藉,给人遐想。
D.这首诗写到了月亮,采用了“以哀景写哀情”的正衬手法,借景物传达情思。
2022-10-22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线上学习效果检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