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8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二十四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也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与独创的结晶。先民们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的变化,总结变化规律,有序组织农事生产,合理安排日常生活。早在先秦时期,先民们已经先后确定二至(日影最长的冬至、日影最短的夏至)、二分(春分、秋分),初步形成四季概念,并在此基础上细化出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确定了二十四节气主干四时八节

我国当前通用的历法是一种阴阳合历,其中阳历(也叫太阳历)依据的是太阳运行规律,能够直观反映四季变化;阴历(也叫太阴历)则是根据月相的变化周期制定,反映的是月亮的阴晴圆缺。阳历与阴历配合使用就是阴阳合历。二十四节气便是阳历算法,反映的是四季变化。二十四节气的命名与排序大有学问:一方面,节气命名反映季节、气温、降水甚至物候等变化,是人们生产生活的行动指南。比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反映四季的不同阶段: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反映气温之变;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反映降水量的多少;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则反映动植物等随节候发生的变化。另一方面,节气命名反映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的辩证思想,是中国哲学的生动实践。比如,二至中的意为极,反映的是太阳直射点运行至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和白昼时间达到极值开始转折的自然现象,实质上正是物极必反辩证思想的体现;而二分是昼夜平分线,之后昼短夜长变为昼长夜短,或昼长夜短变为昼短夜长,反映的是阴阳交替。

在我国北方很多地方,至今流传着冬至到,吃水饺”“不吃饺子冻耳朵的说法;春分日,不少人沿袭春分到,蛋儿俏的习俗,挑战竖鸡蛋的游戏;清明节,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传承至今的两大礼俗主题。节气与节日、民俗等共存,保持着紧密联系。从某种程度上说,冬至等节气已经有了节日的内涵,承载着不同地域的习俗信仰、饮食风尚等,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苗族赶秋、壮族霜降节等已经成为重要节日。节气与节日的碰撞,不仅丰富了节气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有利于二十四节气的传播传承、深入人心。

(摘编自刘宁《每个节气日都是一堂自然和文化课》有删改)

材料二:

与二十四节气关系最紧密的,首推天文学。古代中国人很重视对天文气象的观测,在对天观测中自然就有了对气象的观测。山西襄汾陶寺古观象台存在于公元前2100年左右,是迄今发现中国最早遗存的古观象台。其夯土柱是用来构建观测缝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观日出、定节气,可能还有观测其他天体现象的功能。这说明,先民利用两根土柱之间的缝隙观察太阳变化,从而推测季节变化和节气。这在当时属于高科技内容,因为这样的观测需要考虑周围环境、空气能见度、经年累月的位置变化、节气记录可靠性与对比等,这需要天文、气象、地理、数学等方面的知识,也将反过来促进这些学科的发展。节气本质上反映一种客观规律,《淮南子》中出现了中国最全、最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和名称,记载了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物候变化。二十四节气产生以后,逐渐形成了严密的知识体系,在中国古代对于社会多方面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节气对农业的影响更大,比如,对冬至时刻的细致推算,有利于安排来年的农业生产,由于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方的冬至具体时刻有所差异。例如,南宋朝廷南迁后,冬至的日影长度就与中原地区有区别。南宋《数书九章》中也有天文历法方面的问题,涉及二十四节气的推算,比如欲求中间嘉泰甲子岁气骨、岁余、斗分各得几何?其中的气骨就是指冬至时刻。

(摘编自陈正洪《二十四节气中的科技与文化遗产》有删改)

材料三: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惊艳了网友。当经典诗文遇到传统历法,中国人独有的浪漫,扔下农具,即是诗行的中华传统文化之美倾泻而出。的确,无论是极具诗意的节气名字本身,还是名字背后所代表的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农业活动,抑或由此衍生出的诗意吟诵,二十四节气毫无疑问是理解古人与土地的深厚感情,以及中华文明博大、浪漫的绝佳载体。难怪有网友表示,开幕式从第一秒钟起,就有中国文化的定义。

当下,多数人或许已经离农耕很远,但二十四节气却如润物无声的春雨,仍然浸润着百姓的生活,也滋养着我们的精神。比如饮食,如今餐桌上常见的春卷,其实就跟古人在立春这一天咬春的习俗相关。透过诗人们的生花妙笔,二十四节气早已成为吟诵千载的经典,无论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还是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这些朗朗上口的诗句中,包含着生活、环境、气候、节令,虽然隔着历史的长河,我们却能感受到同样的浪漫与风雅,获得不一样的感动与启发。

跟随节气生活,在现代与传统的碰撞中,体验中华民族独有的乐趣与美好,或可让寻常生活更加有趣,让有限的生命历程体验更加丰盈。

(摘编自成博《透过二十四节气看中华传统文化之美》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先民们先后确定“二至”“二分”,初步形成四季概念,并在此基础上细化出“四立”,确定了二十四节气主干。
B.二十四节气并不是根据月相的变化周期而制定,它不能反映月亮的阴晴圆缺,但可以直观反映四季变化。
C.节气本质上反映客观规律,《淮南子》中二十四节气名称记载最早、最全,记载了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物候变化。
D.冬至时刻的差异主要是源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域不同,对冬至时刻的研究能更利于农业生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二至”“二分”既体现了动植物等随节候发生的变化,又反映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的辩证思想。
B.节气与节日既存在不同,又紧密联系,部分节气具有节日内涵,承载着不同地域的习俗信仰、饮食风尚等。
C.中国古代天文学促进了节气的快速形成,早在公元前2100年左右就利用两根土柱观测日出、制定出完整的节气。
D.为了表达中国人独有的浪漫,古人创作出许多与节气有关的精美诗句,这也表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
3.根据材料观点,下列诗句所关涉的节气的命名依据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B.谷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
C.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D.时节方大暑,试来登殊亭。
4.请简述材料二的论证方法。
5.有人说二十四节气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资产。请结合材料,谈一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
2023-12-01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陆地上的船长

谢志强

早晨,太阳刚刚升起,他便站在晒谷场上,一只手叉在腰间,一只手一挥,像一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他喊:起锚,出航!

爹叹了一口气说,疯子的船又出海了。

我好奇地望着他。我没见过海,没见过航船。他迎着照进山坳里的阳光,穿着整齐的制服,很威武,很气派。阳光勾勒出他的剪影。

晒谷场周围是一块块水田,绿茵茵地连向山岭。接着,他开始踱步。我观察了好些天,他从晒谷场的东头慢慢地走向西头,沉思的样子。

我发现,他绝不多走一步,接近晒谷场的边缘,他又折回身,继续走。他的皮肤黝黑,不是山民那种黑。是海风吹出的黑,爹告诉我。我想象大海无遮无拦的阳光。

他走得那么准确。爹说他那条船跟晒谷场差不多大。那么大一条船,我想,一个移动的晒谷场,周围的绿田不是像平静的海水吗?

爹说,别去打扰他,可怜的船长。一个失去了船的船长。我对他生出敬意,他的身材魁伟,把那一身制服撑得板板直直,好像挂在衣架上边那样。

太阳在不知不觉升起,有一竿子高了,他仍重复着踱步——那是他在甲板上散步。我希望他脚下的晒谷场能够航行。他踱步的时候,晒谷场仿佛在飘移。他的制服衣襟在山风里猎猎抖动。

可是,天阴下来了,不知哪里钻出来了乌云,发酵似的膨胀,遮住了太阳。他停下脚步,四处张望,甚至,双手圈成两个圆,罩在眼眉前。爹说那是他的望远镜。

村里的几个小伙伴都来了,他们想嚷嚷——

爹示意我们——不要出声,其实,我真想赶过去,登上他的船。

他举起双臂,说,全体注意,风暴来啦,各就各位,保持航速!

我们乐了。他焦虑不安地跑起来,跑到船头——晒谷场的东首,他用脚踢踢摊在地上的稻谷,说,赶快采取措施,海水漫进舱里了。

他开始寻找什么,大概是桶之类的东西,舀海水。他忙乎着踢稻谷,金色的稻谷飞起,我娘撩起围裙揉在手里,对我爹说,你去劝劝他,这样糟蹋粮食。

他喊:快,水泵,都躲起来干嘛!他四顾着,像是寻找想象中的船员。我们沉不住气了,真想赶过去帮他一把。

他冲着我们喊:胆小鬼,你们丢下船逃走呀!你们过来!我命令你们过来。大海可饶不了你们!

我瞧了一眼爹。爹低声说:别过去,他疯病发了,发过一阵就会好转呢。

我真想过去支援他,他需要帮手。我见他像热锅上的蚂蚁那样,在晒谷场上疯狂地奔跑,我真不忍他那么孤独,可能我们过去,能够安慰他——他是我们家族中唯一见过大世面的人物了,我曾替我这个二叔自豪,可是,他回来的时候,人家指着脑袋说他受了刺激。

他终于停下来,哭腔哭调地说:沉了,沉了,我们的航船,沉了,你们都逃吧,鲨鱼不会放过你们。

据爹说,他那条船,在一场海上风暴里航行了一天一夜,最后,接近了一个无名小岛,触了礁。

太阳钻出乌云。他的声音低下来,说,沉了,沉了。似乎在念咒语。我看着环绕着小山村的山岭,好似晒谷场在下沉、下沉。

他走出晒谷场,朝我们走来——登上小岛。他的神色又恢复了正常,像经历了一场海上风暴,现在,他的表情呆滞、淡漠。他根本没看我们一眼,似乎我们不存在,他穿过我们中间,径直地走进他的屋子。

我们踏上了他的航船——晒谷场,整平了踢乱的稻谷。我学着他的样子,在场上走,想体验当船长的感受。还是我出生以来看惯了的小山村——晒谷场,可是,刚才(每天他都要演绎一场出航的仪式,只是今天意外,出现了阴天)那场沉船的风暴就发生在这儿。大海无情,我想着遥远的大海,我长大了一定要去见识大海!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小说的标题充满悬念,同时又耐人寻味,“陆地上的船”既指晒谷场,也指疯子船长意识中指挥过的船。
B.起先“我”并不了解二叔这个疯子船长,爹是“我”了解疯子船长这一人物的关键。
C.“他绝不多走一步,接近晒谷场的边缘,他又折回身,继续走”,是通过“我”的发现来表现疯子船长的执着并预示着疯子船长即将发病。
D.海难虽然摧毁了船长的船,使他成为一个疯子,但并没有摧毁他内心深处的坚持和责任感。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小说叙述的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很吸引人,同时,因一次海上风暴遭受沉船打击致疯的船长的疯癫表现也令人深思。
B.小说叙述的故事,让我们在疯子船长身上感受到一种崇高美和悲壮美,让我们的心灵受到震撼。
C.“可是,天阴下来了,不知哪里钻出来了乌云,发酵似的膨胀,遮住了太阳”,这句写出了天空由晴转阴,为下文写船长指挥抗击风暴做铺垫。
D.小说结尾“我想着遥远的大海,我长大了一定要去见识大海”,说明“我”受船长精神的感召,也想出去见见世面。
3.小说中的主人公疯子船长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4.请结合文本,概括小说中的“我”有哪些作用?
2023-12-01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青玉案·与朱景参会北岭

陆游

西风挟雨声翻浪。恰洗尽、黄毛瘴。老惯人间齐得丧。千岩高卧,五湖归棹,替却凌烟像

故人小驻平戎帐,白羽腰间气何壮。我老渔樵君将相。小槽红酒,晚香丹荔,记取蛮江上。

[注]①南宋绍兴年间,主和派当政,陆游被调福建宁德任主簿,与好友县尉朱景参同游闽江边的北岭时,作此词。②黄毛瘴:南方八九月间茅草枯黄时节所发的瘴气。③凌烟像:唐太宗曾建凌烟阁,绘开国功臣肖像于阁中,以纪念褒扬。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有风狂雨骤,便有之后的天清气爽,作者以淡泊心态惯看自然人世的变化。
B.“千岩高卧”三句多处用典,设想自己的归隐生活情状,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鄙夷。
C.酒酣之际畅叙将来,在期待中构思友人腰佩羽箭、驻守军帐的豪壮将军形象。
D.词以场景描写收尾,描绘与好友江边对酌、品尝荔枝的美好景象,希望好友朱景参在得意时不要忘了老朋友。
2.作者时年三十五岁,却在词中两次写到“老”,这两处“老”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意蕴?请结合词句分析。
2023-08-2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五中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清]黄遵宪

人境庐之邻,有屋数间,余购取其地,葺而新之。有楼岿然独立,无壁。南武山人为书一联曰:陆沉欲借舟权住,天问翻无壁受呵。因足成一诗:

半世浮槎梦里过,归来随地觅行窝。

陆沉欲借舟权住,天问翻无壁受呵

偶引雏孙问初月,且容时辈量汪波。

湾湾几曲青溪水,可有人寻到钓蓑?


〔注〕①人境庐:清末爱国诗人黄遵宪的故居,坐落在广东梅州东郊周溪畔。②南武山人:丘逢甲,黄遵宪友人,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③壁受呵:屈原被放逐,彷徨山泽之间,见到先王的宗庙,他感慨万千,于是书壁呵斥,质问苍天。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半生漂泊,好比漂浮的木筏,归来时寻得安乐窝,内心非常欣喜。
B.颔联的“舟”即无壁楼,时局艰难,仿佛大陆沉陷,诗人想借此暂避。
C.屈原被放逐,因内心的苦闷而书壁呵斥,诗人有同样愤懑却无壁呵斥。
D.偶尔携着儿孙辈观看初月,期望时辈能拥有宽广的气度丈量当下时代。
2.请结合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为这首诗拟一个标题,并说明理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贞观初,太宗谓监修国史房玄龄曰:比见汉史》载录扬雄《甘泉》《羽猎》,司马相如《子虚》《上林》,班固《两都》等赋,此既文体浮华,无益劝诫,何假书之史策?其有上书论事,词理切直,可裨于政理者,朕从与不从皆须备载。贞观十一年,著作佐郎邓隆表请编次太宗文章为集。太宗谓曰:朕若制事出令,有益于人者,史则书之,足为不朽。若事不师古,乱政害物,虽有词藻,终贻后代笑,非所须也。只如梁武帝父子及陈后主、隋炀帝,亦大有文集,而所为多不法,宗社皆须臾倾覆。凡人主惟在德行,何必要事文章耶?”竟不许。贞观十三年,褚遂良为谏议大夫,兼知起居注太宗问曰卿比知起居书何等事人君得观见否朕欲见此注记者将观所为得失以自警戒耳遂良曰:今之起居,古之左、右史,以记人君言行,善恶毕书,庶几人主不为非法,不闻帝王躬自观史。太宗曰:“朕有不善。卿必记耶?”遂良曰:臣职当载笔,何不书之?”黄门侍郎刘洎进曰:人君有过失,如日月之蚀,人皆见之。设令遂良不记,天下之人皆记之矣。”贞观十四年,太宗谓房玄龄曰:朕每观前代史书,彰善瘴恶,足为将来规诫。不知自古当代国史,何因不令帝王亲见之?”对曰:“国史既善恶必书,庶几人主不为非法。止应畏有忤旨,故不得见也。”太宗曰:“今欲自看国史者,盖有善事,固不须论;若有不善,亦欲以为鉴诫,使得自修改耳。卿可撰录进来。玄龄等遂删略国史为编年体,撰高祖、太宗实录各二十卷,表上之。太宗见六月四日事,语多文,乃谓玄龄曰:昔周公诛管、蔡而周室安。朕之所为,义同此类,盖所以安社稷,利万人耳。史官执笔,何烦有隐?宜即改削浮词,直书其事。侍中魏徵奏曰:臣闻人主位居尊极,无所忌惮。惟有国史,用为惩恶劝善,书不以实,后嗣何观?陛下今遣史官正其辞,雅合至公之道。”

(节选自《贞观政要·论文史》)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宗问曰/卿比知起居/书何等事/人君得观见否/朕欲见此注记者/将观所为得失以自警戒耳/
B.太宗问曰/卿比知起居/书何/等事人君得观见否/朕欲见此注记者/将观所为得失以自警戒耳/
C.太宗问曰/卿比知起居/书何/等事人君得观见否/朕欲见此注/记者将观所为得失以自警戒耳/
D.太宗问曰/卿比知起居/书何等事/人君得观见否/朕欲见此注/记者将观所为得失以自警戒耳/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后《汉史》,即《汉书》与《后汉书》,其中《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B.起居注,是中国古代记录帝王的言行录,多由宦官负责撰写,自汉朝以后的帝王大都有起居注。
C.编年体,中国古代史书编写常用的一种体例,代表作有《资治通鉴》,此外史书编写体例还有纪传体、国别体。
D.微,在文中是“含蓄委婉”的意思,与《屈原列传》中“其文约,其辞微”中的“微”意思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认为扬雄、司马相如等人的文章水平不高,不应当载入史册。同时他告诫房玄龄,只要是被采纳的奏章,都要全文记载下来。
B.在起居注编写过程中,唐太宗曾疑问如果有做错的地方,会不会也记录下来。编写者回答说不溢美、不隐恶,只能秉笔直书。
C.唐太宗想阅读本朝史册,被房玄龄拒绝了。唐太宗又说为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等话,于是房玄龄适当删改后呈给了他。
D.唐太宗认为他曾在六月四日发动的玄武门之变,是为社稷百姓考虑,性质如同过去周公诛杀周氏族亲管、蔡二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只如梁武帝父子及陈后主、隋炀帝,亦大有文集,而所为多不法,宗社皆须臾倾覆。
(2)国史既善恶必书,庶几人主不为非法。止应畏有忤旨,故不得见也。
5.唐太宗信奉“文以载道”,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2023-08-22更新 | 43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庐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延陵〔注〕

冯至

在长途的跋涉里,子胥无时不感到身后有许多的事物要抛弃,面前有个绝大的无名的力量在吸引。只有林泽中的茅屋,江上的晚渡,溧水的一饭,对于子胥是一个反省,一个停留,一个休息。

如今他走入延陵的境内——他在子产的墓旁,在落日的江边所怀念过的那个人人称誉的贤人不是正在这里任何一所房子里起居,正在这里任何一块田上耕作吗?他想到这里,胸怀忽然敞亮,眼前的一水一木也更为清秀了。假如季札是古人,他不定多么惆怅,他会这样想,如果季札与我同时,我路过这里,我一定把无论多么重要的事都暂时放在一边,要直接面对面向这个贤者叙一叙我倾慕的情愫。但季札并不是古人,他正生存在这地方的方圆数十里内,路上的行人随时都可以叩一叩他的门,表达景仰的心意。可是子胥却有几分踌躇了。他觉得,现在不是拜见季札的时刻,将来也未必有适宜的时刻。

若说适宜,也许在过去吧。——在以前,在他没有被牵扯在这幕悲剧里以前,那时他还住在郢城里,父亲无恙,长兄无恙。那时,他也许为了季札的行径,起了感应,愿意离开家人,离开故乡,离开一切身边熟悉的事物,走遍天涯,去亲一亲这超越了一切的贤人的颜色。可是,现在已经不是那个时候了,许多沉重的事物把他拖住了,不容许他的生命像水那样清,像树那样秀。

他一路上已经在些最丑陋,最卑污的人群里打过滚,不像季札在二十年前周游列国时听的是各国的音乐,接受的是子产晏平仲那样的人物,就是一座友人的坟墓,他也会用一支宝剑把它点缀得那样美。走过了许多名山大川,一旦归来,把王位看得比什么都轻,不理会一切的纠葛,回到延陵耕田去了。

这个生命是多么可爱!而子胥却把父兄的仇恨看得比什么都重,宁愿为它舍弃了家乡,舍了朋友,甚至舍弃了生命!

这时,迎面跑来十几个青年男女,穿着色彩谐调的衣裳,每个人的手里都举着一束雪白的羽毛,他们的语声和笑声在晴朗的秋阳中显得格外清脆。有的说,今天的舞蹈真是快乐;有的说,那新建筑的雩坛有多么宽广;有的说,我们这里沟渠这样多,雨水也调和,要雩坛作什么呢,不过是供我们舞蹈罢了;有的说,四围的柳树多么柔美,我们舞的时候,那些长的柳条也随着我们舞呢;最后一个女孩子说,我们真荣幸,今天季札看我们的舞蹈,从头看到尾。

子胥听着这些话,好像走入一个快乐而新鲜的世界,一个经过宛丘,经过昭关的人,望着这一群活泼的青年,他深深地觉得他在这样的世界里已经没有一点份,心里感到难言的痛苦。他想,这时的季札一定是刚刚看完了这一群青年的舞蹈回来,正在家里休息。

“往前走呢?还是登门拜访?”

往前走,他知道往前走的终点是吴国的国都。在那里,他要设法拜谒吴王,要以动听的言辞感动吴王的心,早日实现大规模的西征。假如他叩开季札的门,一个将近老年的贤者含着笑迎接他,说出这样客气的话——“先生远远地从西方来,将何以见教?”他要用什么样的话回答呢?是说他复仇的志愿,还是叙述他一向仰慕的心?若是说他复仇的志愿,又何必到季札这里来?若是叙述他仰慕的心,走出季札的门,又何必还望东去呢?

小路上的桥渐渐多起来了。这都是季札率领着这一带的农人所挖的沟渠。大地上布着水网,在绿野里闪烁着交错的银光。面前许多农夫农妇来来往往地工作着。他的身边有两个老人一边走着,一边说着:令孙今天也加入舞蹈了吗?

小孩子们谁不愿意加入呢?

听说下月还要在雩坛上演奏中原的音乐呢。

“如今年青的人们真是快乐,我们从先没有享受过——

这要感谢季札。

子胥心里想:我本来也应该有这样一片地,率领着一些农人做些这样的工作,并且建筑一座宽广的雩坛,让青年们受些舞蹈与音乐的熏陶。但是如今不可能,将来也不可能了。

是怎样一个可怕的运命使我像丧家之犬似的到处奔驰,就是最庸俗最卑污的人都有权利看我比他还庸俗还卑污。其实我所钦佩的,正是那个连王位都不置一顾的季札。

季札的门并不是宫门那样森严,随时都可以叩得开,子胥的心也不住地向那边向往。

但是这可怕的运命把他们隔开了,他的心无论怎样往那里去,他的身体却不能向那里走近一步。水里有鱼,空中有鸟,鱼望着鸟自由地飞翔,无论怎样羡慕,愿意化身为鸟,运命却把它永久规定在水里,并且发不出一点声音。——子胥想到这里时,对于登门拜访季札的心完全断念了。同时也仿佛是对于他生命里一件最宝贵的事物的断念。

这时他觉得,他是被一个气氛围绕着,他走到哪里,那气氛跟到哪里,在他没有洗净了他的仇恨之先,那气氛不会散开,也不容他去瞭望旁的事物。从这气氛里跳出来,他该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无从预想,他也不敢预想。延陵的山水虽然使他留恋难舍,可是他知道他眼前的事是报仇雪恨,他也许要为它用尽他一生的生命。他眼前的事是一块血也好,是一块泥也好,但是他要用全力来拥抱它。

延陵,是一段清新的歌曲,他在这里穿行,像是在这歌曲里插进一些粗重的噪音。

最后他加紧脚步,忍着痛苦离开延陵,归终没有去叩季札的门。

(有删改)


〔注〕历史小说《伍子胥》写于1942~1943年,取材于春秋时期伍子胥的复仇故事,叙述他由楚至吴的辗转逃亡过程。小说共九节,《延陵》为第八节,伍子胥已到达吴国,路过季札的封地延陵。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林泽中的茅屋”“江上的晚渡”“溧水的一饭”和“一个反省”“一个停留”“一个休息”,体现了诗歌的整齐美。
B.作者善用拟人手法,文中描写水中鱼儿对于空中自由飞翔的鸟儿的羡慕,赋予鱼儿以人的特点,生动形象。
C.文中多次出现的“雩坛”是指古人为祈雨而建的高台,青年们在雩坛起舞,表现了当地百姓比较注重祈雨活动。
D.“鱼无论怎样羡慕”,都无法化身为鸟,表现伍子胥明白今世无论自己多么仰慕季札,也不可能成为季札那样的人。
2.“延陵,是一段清新的歌曲,他在这里穿行,像是在这歌曲里插进一些粗重的噪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把安定和谐的延陵比作一段清新的歌曲,表现了这里百姓内心的安定快乐。
B.把伍子胥在这里穿行比作粗重的噪音,表现了他与这里的生活状态不谐调。
C.清新的歌曲与粗重的噪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伍子胥的痛苦与挣扎。
D.清新的歌曲是指物质生活的富足;粗重的噪音是指伍子胥内心复仇的声音。
3.文中分别写到青年男女、农夫农妇、老人们的生活场景,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矛盾是理解小说人物的关键,也是小说叙述的动力。请结合“往前走呢?还是登门拜访?”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期,某国际大牌推出了一款黑色中长半身裙,售价高达29000元人民币,但有网友发现,这款裙子神似中国的马面裙。该品牌强调其采用了标志性的廓形,是一款全新的优雅时尚的单品,却只字未提马面裙。尽管国内质疑该品牌文化抄袭的声音四起,但品牌官方至今没有表态,只是在中国市场内默默下架了这款新品,国外的网站上这款裙子在继续售卖。有媒体认为,这波操作难以被界定为抄袭,只能冠以文化挪用

在这一事件中,不少人被科普了马面裙的概念:马面裙,前后里外共有四个裙门,两两重合,侧面打裥,裙腰多用白色布,取白头偕老之意,以绳或纽固结。马面裙的风格由明代的清新淡雅到清代的华丽富贵,再到民国的秀丽质朴,其结构一直根深蒂固地存在着。

此前,也有不少国际大牌借鉴中国元素,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出现在巴黎、米兰、伦敦的时尚舞台上,1981年戴安娜曾经穿过红色的马面裙,当时的新闻稿写的是中式刺绣裙。这些借鉴参考,在文化领域并不少见,是对中国文化元素的喜爱和推广,为国人所乐见。

要想让我们的文化瑰宝传承下去,就需要主动去发现。在此之前,许多国人并不了解马面裙。争议事件发生后,众人才知道,这种款式不仅凝结了古人的实用智慧和审美情趣,更具有十足的现代感,只需稍加改良点缀,便可成为日常生活中的时尚单品。

文化交流与元素借鉴本来就是一种双向奔赴,韩国端午祭申遗等文化抢注事件一直让国人耿耿于怀,此次被挪用则给我们再次敲响了警钟。不过,与其停留在口头的抗议,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投入到民族文化的整理中来,寻找更好的保护与传承传播的方法。

(摘编自张晓涵《文化挪用,应让公众更关注传统文化守护》)

材料二:

文化挪用是指处于一种文化背景中的人将其他不属于自己文化中的元素进行符号特征挪用的行为。根据内涵的不同,文化挪用可被归为实物挪用非实物挪用,前者通常是指对有形物体的占有,而后者更为抽象,通常表现为内容挪用和主题挪用。内容挪用指某文化中的文化成果被其他文化中的创作者借鉴、利用,又可具体分为风格挪用和母题挪用,两者都指异文化对本文化中文化成果的挪用,只不过前者会主动地表明挪用对象的出处并以此进行自我标记,而后者则是利用异文化的符号与象征来创造性地再现本文化。而主题挪用指在文化塑造中有意地借用其他文化中的个体与机构。

对于文化挪用的批评者来说,文化挪用是一种异文化思维下对本土文化的误读与错用,是对被挪用者的冒犯,特别是文化挪用本身所具备的符号化、片面化及多变性等特征让人将其视为是刻板印象的输出。但是,文化传播是从符号开始传播的,即文化传播的第一步永远都是符号化与片面化的。这在好莱坞电影中体现得最为明显,表现中国不离功夫,表现日本不离和服。符号化的目的是便于传播与记忆,只有借助符号化的事物进行文化传播,才能使得更多处于外来文化背景中的传播对自身文化产生兴趣,并在此基础上持续地进行输出。

在对文化挪用进行讨论时,要避免绝对原创性的误区,避免陷入保守主义与自闭义。一种文化若想进入世界舞台,就必须以适合其传播的形式进行改造,以适应不同化。马克思曾提出世界文学的概念,即用世界性文学来包容所有在其自身文化之外出现与发展的文学作品在最广泛的意义上,世界文学能够包含任何影响力超出本土文化的作品。作为日益成为学术关注重点的世界性文化全球性文化,实际上包含着一种内在的地方性,即在全球化时代,每一种文化都不是具体而为之的,而是各个文化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沟通的产物。简而言之,每一种文化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对立的产物,如果想要自身文化在世界体系中获得发展与尊重,就要让自身文化所具有的特殊性与其他文化中的特殊性相交流,使其特殊性发展为普遍性。

当下,中国文化实践坚持文化自信。我们既要注意文化挪用的负面意义,也要看到其背后所承载的积极意义,善用文化挪用,在彼此理解、彼此尊重的基础上,以积极的姿态与文化星丛中的其他文化进行对话。只有这样,才能打破西方社会对中国傅满洲”“陈查理式的想象,促进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欣赏,以符号为载体,各文化共同参与编码与解码,实现文化走出去文化自信

(摘编自徐冠群《文化传播与文化创新:跨文化传播语境中文化挪用的积极意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某国际大牌面对网友的抄袭质疑,虽然表面上不置可否,但在中国市场下架了这款新品,部分媒体认为这是一次“文化挪用”而非抄袭。
B.在此次风波之前,国际大牌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借鉴参考并不少见,这也有利于中国文化在西方社会的传播与推广,为国人所乐见。
C.此次争议事件推动了国人对马面裙的认知,让人们意识到这种凝结古人智慧和审美的服装款式也能成为当下的时尚单品。
D.好莱坞电影表现中国不离功夫,表现日本不离和服,说明文化传播始终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符号化、片面化的问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材料二关于文化挪用的分类,材料一中引起争议的某国际大牌的行为是内容挪用中的风格挪用。
B.文化挪用的符号化、片面化及多变性使其不断输出刻板印象,是对被挪用者的冒犯,因此,文化挪用是一种异文化思维下对本土文化的误读与错用。
C.只要借助符号化的事物进行文化传播,就能引发外来文化背景中的传播对自身文化的兴趣,从而实现文化的持续输出。
D.若想进入世界舞台,中华文化必须经过适合其传播的形式改造,以适应不同文化,在欣赏、学习、沟通中获得发展与尊重。
3.根据上述材料,以下行为中不属于“文化挪用”的一项是(     
A.美国迪士尼公司将中国传统剧目《花木兰》改编成动画片,将原始版本中的核心主题“尽忠尽孝”演绎为女性解放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主题。
B.伏尔泰将元代戏剧家纪君祥所创作的《赵氏孤儿》改编成为欧洲经典剧目《中国孤儿》,借用中国文化中的形象符号来宣扬启蒙精神。
C.日本导演竹内亮拍摄纪录片《好久不见,武汉》,向全世界展示疫情之后武汉人真实的生活现状。
D.美国网飞公司翻拍刘慈欣的科幻巨作《三体》,起用欧美当地演员饰演原著中以中国人为主的主角群体,讲述超越时间、文化和种族边界的故事。
4.费孝通先生总结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十六字“箴言”,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
5.面对文化挪用,中华文化应该如何实现突围?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3-08-1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综合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现代化的本质是一种文明新形态的生成,由于工业化进程肇始于西方社会,部分人误认为现代文明等同于西方文明。世界各国迈上现代化进程有先有后、有快有慢,中国式现代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结合中国国情,探索出的一条新型现代化道路。

反观资本主义现代化实践,无论其发展历程还是现实进展,都映射了西方国家现代化理论模式的诸多弊端。资本主义文明源自血腥的暴力掠夺,即通过对广大亚非拉地区的殖民统治,积累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一桶金。资本主义文明在世界格局中的主导地位主要依靠武力维系。西方国家借助工业革命取得的生产力发展成果,通过有组织地使用暴力武器,促成资本主义文明的生成与扩张,并以此维护其在世界格局中的主导地位。资本主义文明发展王今,诸多弊端已经暴露,且愈演愈烈,造成严重的失序问题,主要表现为人与自然对立的生态危机,阶级对立与贫富分化加剧的社会危机与拜金主义盛行、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消解的精神危机等。

面对资本主义现代化文明带来的种种失序问题,俄国十月革命开启了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与创建。但苏联的解体,引发世界舆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走向的担心、怀疑和否定。进入21世纪,中国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树立起世界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信心。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告: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彻底打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依靠武力和掠夺实现并维系的现代化道路模式,革除了建立在资本基础上的现代化文明面临的系统性危机,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又为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迈向现代化的新选择,进而为人类文明的品质提升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摘编自唐亚林、郝文强《人类文明新形态视野下中国式现代化的范式建构与路径选择》)

材料二:

我们已经进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伟大历史时期。为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马克思主义没有在它的出生地资本主义土壤中开出绚烂之花,反倒在贫瘠落后的东方国家生根发芽、苗壮成长,开辟出一条恢宏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之路,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奇迹。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明确重申: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中国共产党人通过革命斗争把马克思主义的种子、社会主义的种子播撒下去之后,这种子就在中华文化的沃土中生根发芽,成为中华文化中的新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价值目标、唯物论、辩证法思想、民本观念等方面有高度契合性,这为二者相互融通提供了重要的学理基础,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依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不仅为中华民族的成长发展壮大提供精神养分,而且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提供肥沃土壤。因而两结合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与马克思主义融合的过程,而不是你吃掉我,或者我吃掉你。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障和必然选择。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保证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的文化基因。一个国家的治理制度与其民族的历史和文比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要想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和道路,就必须把中国的问题放在第一位。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质上也是中国式文化现代化的实践过程,不但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增强我国在文化领域的国际影响力,还能够以中华文化历代传承的文明智慧为基础,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摘编自贾淑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三重逻辑及建构路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同于西式现代化“国强必霸”的道路,而是一条高质量的、和平发展的现代化新道路。
B.中国推动“五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将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为世界提供迈向现代化的新选择。
C.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水乳交融,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多方面有高度契合性。
D.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又保证了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中国文化基因。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中国式现代化,但材料一侧重论述其理论基础,材料二则侧重论述其实现的途径。
B.资本主义现代化违背国际正义、依靠武力维系并引发了各种系统性危机,因此难以被其他发展中国家复制。
C.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一不可,只有两者水乳相融,方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
D.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概念被转化为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融合。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在《劝学篇》中系统阐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C.黑格尔谈美学时提到:“历史是一堆灰烬,但灰烬深处有余温。”
D.恩格斯曾说:“每个国家运用马克思主义都必须穿起本民族的服装。”
4.习近平总书记用中华文化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言必信,行必果”“德不孤,必有邻”等来深刻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请结合材料二加以分析。
5.如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文化构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9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酬裴侍御留岫师弹琴见寄

李白

君同鲍明远,邀彼休上人

鼓琴乱白雪,秋变江上春。

瑶草绿未衰,攀翻寄情亲。

相思两不见,流泪空盈巾。


【注】①此诗作于乾元二年秋。乾元元年,李白流放夜郎,行至巫山途中遇赦。②鲍明远;与休上人以诗相赠答。③休上人,即惠休,善诗文,与鲍照齐名。④攀翻:攀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的一二句把裴侍御和岫师分别比作鲍照与休上人,意在表明二人情趣之高雅。
B.一个“乱”字生动地展现了岫师弹奏《白雪》曲的场景,给人一种纷纷扬扬的视觉感。
C.“秋变江上春”与“大珠小珠落玉盘”都以比喻的手法描写音乐,都突出了音乐之美。
D.第五句作者有以“瑶草”自比之意,委婉地表达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济世之心。
2.诗歌的最后两句在艺术手法上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沙果

铁凝

冬天,下午五点天色便显得朦胧了。来牛奶站取奶的左邻右舍,面目模糊地互相打着招呼。

经管这牛奶站的是一位退休老大妈,每天这个时间她按时迎接着奶场的奶车,然后便麻利地把属于各家的塑料奶包,分发到属于各家的位置。这时,她身旁总有一个微胖的白净女孩子很兴奋地帮着忙活。她笑嘻嘻地眯起双眼,摸摸这里,捅捅那里。很慌,很忙,却又显得实在帮不上什么。

我一次次来取奶,终于直接或间接地了解到这女孩子的一些“蛛丝马迹”:她不是这奶站的主人,也不是客户,她是一个义务帮手,而且她也不是“女孩子”,而是一个年轻的母亲。她由于患过病,智力受到明显的损伤,这使得她在家里慢慢成了一个局外人。据说因为家人对她的疏远,连她三岁的儿子也会躲着她。只有这位经管牛奶站的大妈说:“我喜欢沙果。”她名叫沙果。大妈从沙果背后把她环肩抱住,沙果笑得很惬意、踏实。后来大妈告诉我,沙果小时候十分聪明,她的伶俐聪慧当年在这大院甚至很出名。

我试图和沙果认识,她终于对我热情起来,而且这热情已属非凡。每天,当她在五点钟的朦胧里看到我的身影时,便兴奋地跺起双脚冲大妈喊:“来了!来了!”她热情地在我和大妈之间奔波一阵,便从属于我的那个小木格子里拽出我的奶袋,投入我的提兜。当然,她也有将那小木格认错的时候,把别人家的奶拽出来给我。那时大妈就冲沙果奔过来,不客气地夺过她的奶袋,然后把属于我的那份交给我。这时候沙果的脸很红,她尴尬地原地转上两圈,自惭地把眼笑成一条线,使人觉出一阵酸楚。

由于我行踪的飘游不定,在这奶站终归不是一位稳定的客户。我的取奶方式是现买现吃,像我这类客户在这里也不乏其人,于是每次买奶时或许就有个找零儿问题。沙果从不受理他人的找零儿,对我却是例外。有一次大妈不在,我把整钱交给沙果,说:“你把这钱交给大妈,明天再找给我零钱好了,这是三块钱。”沙果接过钱,慌乱一阵之后问我:“要找你几毛?”我说:“找六毛。”沙果便在棉衣兜里抠索起来。她抠索一阵,抠出一个小烧饼大的钱包,又在钱包里抠索一阵,终于找出几张零钱说:“你看这是几毛?”本来我是不准备接沙果的零钱的,却又觉得拒绝沙果的零钱实在就是拒绝了沙果的一片心意,拒绝了沙果的心意就等于拒绝了沙果那份处理问题的能力。于是我帮沙果数出六毛钱,把多余的零钱交还给她。沙果的脸立刻又红了,她这次的脸红显然与上次不同,这次是为自己具有这找零儿的能力而兴奋不已。

因为找零儿这件事,沙果和我的关系更显出不一般起来。又过了几天,沙果告诉我,她找到真正的工作了,有人“要了她”。她告诉我,她将在一家饭馆洗碗和剥蒜,每天的报仇是五块钱。那个饭馆有八张桌子。

沙果当真去洗碗、剥蒜了,可我还是能在牛奶站看见她。每天,她早早干完一天的工作量,就来到奶站,来到大妈身边。我看出她是舍不得这个引导她步入社会的岗位和这岗位上的大妈。

每天沙果都有新消息。今天她说,她半天就洗了上百上千的盘和碗。明天她说,她给饭馆洗碗比给她自己洗碗都干净。还有一天她说,她一高兴半天就剥了足够顾客半年吃的蒜。对于剥蒜这件事,我始终有些疑惑不解:第一,我不知顾客半年要吃多少蒜;第二,即使半年要吃的蒜她半天就能剥出来,这少了皮的蒜瓣儿将是一种怎样的保存方法?第三,沙果所说的“半年的蒜”,当真经过店老板的确认了么?但我不愿就此事去和沙果深究,我愿意沙果高兴,不愿意因为客观对此事的一点怀疑,使她也对自己的成绩产生怀疑。

初冬过去了,数九天来临。天黑得更早了。这天我来取奶,发现站内唯一一张桌子上趴着一个人,她把头埋在自己的大棉袄袖子里,凭感觉我认定这是沙果。我问大妈:“是沙果吧?”大妈说:“是她,哭呢。”我说:“怎么了?”大妈没有立刻回答我。我扶住沙果的背,沙果知道是我,把头从袄袖子上抬起来,看着我说:“他们不要我了。”她的声音颤抖得很厉害,舌头也有些不听使唤。我说:“为什么?”沙果不说话了。黑暗中我只看见她脸上的泪痕很亮。大妈说:“别问她了。”我想给她些安慰,这时她告诉我,饭馆对她说:“厨房太小了,你回去吧。”从此沙果就告别了她的碗盘和蒜。

我还是安慰了沙果几句,我说:“别难过了,将来再找个更好的工作!”说着又于心不忍,我知道我的话带着明显的敷衍。哪知我这敷衍却使得沙果立时停住了她的悲哀,她脸上忽又露出那常有的笑容。

1995年12月31日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妈环肩抱住沙果体现了她对沙果的喜爱,沙果的反应表明她对大妈的依恋。
B.沙果的家人包括她的亲生儿子都疏远她,是因其智力受损加重了家庭的负担。
C.“找零儿”这件事带给沙果极大的成就感,她以为自己也有处理问题的能力了。
D.沙果虽然因疾病而智力受损,但她依然保留着女孩的单纯、热心和勤快。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写沙果在取奶站“很慌,很忙”又帮不上什么,与后文写到她智力受损的内容相照应。
B.文章两次写沙果脸红,两处细节描写都表现出沙果的心情:前者羞愧,后者得意兴奋。
C.文章通过对沙果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来塑造沙果的形象,生动传神。
D.“我”听沙果说她剥蒜的事虽心有怀疑但不忍说穿的情节,为下文写她被解雇做了铺垫。
3.“我”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作家雷达曾说,铁凝的作品“寻找生活中真善美的存在,讴歌美好的灵魂”。结合文本中沙果的形象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