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21-22高一下·全国·课前预习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
1 . 第一段末“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好处?
2022-03-04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08 中国建筑的特征-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10分钟课前预习练(统编版必修下册)
21-22高一下·全国·课前预习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
2 . 结合第五段,说说中国建筑中被称为“一‘所’房子”的建筑有什么样的特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并简析。
2022-03-04更新 | 85次组卷 | 3卷引用:08 中国建筑的特征-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10分钟课前预习练(统编版必修下册)
21-22高一下·全国·课前预习
小阅读-课内 | 较易(0.85) |
3 . 下列对全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第一部分列举四位明君、诸多贤士为秦国作出巨大贡献来说明客卿有功于秦,借贤人扬己,排比句的使用增强了说服力。
B.作者认为,如果秦君所看重的只在珠玉声色方面,所轻视的却是人民士众,这不是能用来驾驭天下、制服诸侯的方法。
C.李斯对秦王辞退一切宾客、把兵器和粮食给予敌人,使得天下的士子不敢向西进入秦国,最终与诸侯国建立怨仇的做法很不理解。
D.文章最后指出,驱逐客卿就会帮助敌国,减少本国人口而增加仇国的实力,在内使秦国虚弱,在外又和各国结怨,使国家陷于危地。
2022-03-04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11-1 谏逐客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10分钟课前预习练(统编版必修下册)
21-22高一下·全国·课前预习
小阅读-课内 | 较易(0.85) |
4 . 下列对文章第一段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议论文最好的开头是开门见山,本文正是如此,文章伊始,便明确地提出了论点: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这是本议论文的绪论部分。
B.第一段,从昔日先君之得着笔论证,以穆公、孝公、惠王、昭公四君任用客卿使秦成帝业的史实为依据,论证任用客卿的重要意义。
C.作者斩钉截铁地指出,四君的成就“皆以客之功”。
D.第一段最后笔锋一转,继续从正面推论无客卿会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从而有力地证实了文章的中心论点:驱逐客卿是错误的。
2022-03-04更新 | 195次组卷 | 2卷引用:11-1 谏逐客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10分钟课前预习练(统编版必修下册)
21-22高一下·全国·课前预习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
5 . 下列对文章第二段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首先极力铺陈秦王喜爱别国的珍宝、美色、音乐以满足自己欲望的事实,从皇帝的爱好着笔论证。
B.第二段揭示了秦王喜爱和重视的是物,是为了“娱心意、说耳目”,“快意当前”的自我满足,是一种唯我所用的态度。
C.作者指出“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用秦王在用人方面一味排斥客卿的态度和取物方面唯我所用的态度构成对比。
D.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重物轻人的态度是和先君之道背道而驰的,是和秦王意在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根本目的背道而驰的。
2022-03-04更新 | 182次组卷 | 2卷引用:11-1 谏逐客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10分钟课前预习练(统编版必修下册)
21-22高一下·全国·课前预习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
6 . “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的深刻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要用一个“将”字?
2022-03-0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10-2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10分钟课前预习练(统编版必修下册)
21-22高一下·全国·课前预习
7 . 悼词的结构一般分三部分:开头、主体、结尾。开头一般介绍死者逝世的时间、地点、原因、身份和职务,主体概述死者生前的功绩及生者对其功绩的评价,结尾是对死者的悼念。本文的结构有何特点?
2022-03-04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10-2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10分钟课前预习练(统编版必修下册)
8 . 第七段为什么要列举一系列报纸?有何作用?
2022-03-04更新 | 54次组卷 | 5卷引用:10-2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10分钟课前预习练(统编版必修下册)
21-22高一下·全国·课前预习
9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采用这些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2022-03-04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10-2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10分钟课前预习练(统编版必修下册)
21-22高一下·全国·课前预习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
10 . 文章先说马克思是一位思想家,再说他是一位科学家,后面又说他是一位革命家。在谈到马克思的贡献时作者说:“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在结构上有没有矛盾?怎样解释这个问题?
2022-03-04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10-2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10分钟课前预习练(统编版必修下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