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70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至少在春秋战国,中国就已经确立了以农耕为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并逐步形成了精耕细作技术体系,这个体系的起点应该是如何把握农时。种植需要确定合适的时间才会有好的收获,它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需要各种自然因素配合。古人认识到这一点,所以才有“天人合一”与“三才”(指天、地、人)思想的形成。

任何抽象的哲学理念都要有具体的操作措施才能实现其价值。如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把握农时,实现天人合一,并获得好的收成呢?我们的祖先利用二十四节气掌握农时,加上北方耕、耙、糖(南方的耕、耙、耖)三者配套的抗旱保墒体系,再辅以中耕除草的技术,以少量土地养活众多人口,构筑了一条通往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路径。可以说,深厚的农耕基因决定了中国古代的文明类型,它促成了天人合一哲学的产生,进而孕育了二十四节气概念和抗旱保墒体系,构成了古代的精耕细作技术体系。所以说,二十四节气就是合理利用农时的典范,是当时发达的农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如今的中国农业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引进了西欧农业模式,加入了许多工业化要素。其中化肥与农药在作出贡献的同时,存在诸多难以回避的问题,比如耕地质量下降,黑土层变薄,土壤酸化,耕作层变浅等。环境污染的现象日益突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生态系统退化明显,建设生态保育型农业的任务更加困难。二十四节气这一体系依然没有过时,这是因为不管农业生产如何发达,基础的原理不会变化,即依赖自然而生产。人们依然要遵循自古而有的尊重自然而非征服自然的知识体系,指导种植、养殖等生产的各个过程,找到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生产方式。二十四节气理念正以新的形式服务于中国当代农业。

传承二十四节气还可以对美丽乡村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不管工业化的程度有多高,乡村依然会是中国社会的最大版块,乡村的和谐依然要与工业化进程并行不悖。城乡之间的互动应该是双向的、良性的,不能因为工业化而让乡村失去了它应有的韵味。二十四节气时刻提醒人们、城市不能离开乡村。通过熟悉二十四节气,生活在都市的人们能够了解乡村,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

中国在未来将越来越多地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心,二十四节气如同中国文化的一张核心名片,有利于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当中国人提出“一带一路”的构想时,西方一些国家很不适应,认为这是中国试图主导世界的行为。实际上,中国的文化基因是以二十四节气为代表的和谐理念,不是征服理念,“一带一路”是用玉帛替代干戈的最好形式之一。在世界文明史的视野中,二十四节气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知识体系,只有在中华文明的和谐模式中才能产生。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实际上是无意间送给中国人的大礼。我们应该很好地使用这个名片,排除干扰,推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为整个人类谋福祉。

(摘自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徐旺生《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产生的原因及现实意义》,有删改)

材料二:

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保护传统知识与实践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也意味着对这一优秀文化遗产的认可和对中国承担保护职责的信任。这就要求我国积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有序推动二十四节气的各项保护工作。

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生产实践,是古代天文学和农学同步发达的结晶。其中蕴含的尊重自然、效法自然、爱护自然、利用自然、扶助自然的天人合一思想,更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二十四节气本来是大众的生产生活日用文化,始于西周,于春秋战国基本定型,于西汉完成记载。秦汉时期的中央集权体制——郡县制度为其推广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古人立国,以测天为急……察悬象之运行,示人民以法守”,通过官方推行,二十四节气才被普遍用于指导国计民生。2000多年以来,二十四节气既是国家行政的时间准绳,也是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的风向标。

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让二十四节气扎根人心,回归生产生活日用,才是真正的保护与传承。一直以来,全国各地、各民族的人们不仅传承着二十四节气内在的中华文明的宇宙观和核心价值理念,而且对二十四节气进行了因地制宜、因俗制宜的创造性利用,形成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既有国家祭典,又有生产仪式和习俗活动,还有谚语、歌谣、传说、诗词、工艺品、书画等文艺作品。

二十四节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成功,有助于激起国人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增强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也会进一步增强外国人士了解中华文化的兴趣,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选自人民网《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蕴》,有删改,作者张勃系北京联合大学研究员)

【链接材料】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这一天恰逢中国传统的立春节气。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标志冬天结束,春天开始。随着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冬奥会开幕式缓缓开启。从雨水开始,至立春结束,一幅幅节气的美丽画面对应着中国古典诗词或谚语,将中国元素与冬奥会完美融合,惊艳了世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春秋战国,中国就已经确立了以农耕为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逐步形成了以把握农时为第一步的精耕细作技术体系。
B.在利用二十四节气进行耕作的生产实践过程中,中国古代的重农思想逐渐形成,“天人合一”哲学与“三才”思想由此产生。
C.西欧农业模式的产物——农药与化肥的副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不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
D.利用好二十四节气这张文化名片,落实二十四节气的保护与传承,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整个人类谋福祉。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应传承二十四节气所包含的理念,更多地利用传统有机肥料,建立新型生态农业模式,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种养结合,循环利用。
B.二十四节气是天文与农学两方面知识高度配合的体系,只能在中华文明的和谐模式中产生,是中华文明体在早期优于其他文明体的证明。
C.长期以来,二十四节气被全国各地采用,为多民族共享,各族人民通过创造性利用二十四节气,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宇宙观和核心价值理念。
D.只有采取更加有组织、有计划的措施,使二十四节气扎根人心,回归日常农业生产,才是真正的保护与传承,才能保障国计民生。
3.下列选项不能支持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早在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初期,中国就已经出现了农业。
B.《吕氏春秋·审时》有言:“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
C.游牧文明的发展仅需要了解四季这种较粗的时序概念,没有细分节气的需求。
D.壮族霜降节、苗族赶秋等被列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4.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二十四节气产生于中国古代的原因。
5.张艺谋总导演以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拉开了北京冬奥会的序幕。请你根据材料,从文化的角度,结合你对冬奥会的认识,谈谈自己对这一设计的意图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中国诗歌的叙事传统,首先是诗歌在叙事中形成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如诗教中的讽喻和规谏,诗与史的互文和互证,等等;其次是在诗歌叙事中发展出的写作传统,或者说一种诗歌的叙事传统,抒情、说理诗的写作,都离不开叙述。《文心雕龙》对诗的现实性、真实性的论述,对诗歌写作语言逻辑、层次结构上的批评等等,丰富和深化了我们对中国诗歌叙事传统的认识。

②现实性是儒家诗学的根本,其精神就是重实求真,包含且大于今天所说的反映社会现实。抒情有诗言志,然抒情的要与缘事、叙事相结合,方得以落实。《文心雕龙·明诗》篇以诗言志开篇,并将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人性情结合,导向对诗的思想性的要求。那么,情志又源自哪里呢?刘勰对此前的感物说作了改造和微调。比如陆机那里,感物是遂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落脚点在自然节序的变化,而《明诗》篇虽云人秉七情,应物斯感,然旋即将转到历史和人的事,这就将诗歌发生论从感物引向缘事

③缘事是诗歌之发生,缘事包含着叙事。九序惟歌,见《尚书·大禹谟》九功惟叙,九叙惟歌”“相通,即叙九功而歌之。《文心雕龙》多处引到此事,如《时序》篇云至大禹敷土,九序咏功,先叙大禹功绩,再写九序之歌。歌因事起,事必有征,是刘勰对诗歌之发生及其功能、属性的基本认识。事在诗中的根本性地位,不言而喻。

④叙事是诗歌之内容,反映是叙事所具备的效用。《明诗》篇大禹成功,九序惟歌;太康败德,五子咸怨;顺美匡恶,其来久矣,以大禹成功”“太康败德作为九序惟歌”“五子咸怨的根源,此为诗之缘事;而九序惟歌”“五子咸怨分别映照着大禹成功太康败德,此便为反映,既反应现实,又有诗教的作用。

⑤对于,刘勰又着重其真实性,《宗经》篇明标诗文六义,就有事信而不诞。《辨骚》篇批评屈辞托云龙”“说迂怪诡异之辞”“谲怪之谈,从反面确认诗文中事信的原则。这里的,虽多属于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的事类,然征事尤且求其信实,亦足见刘勰论诗求真务实的立场。当然,真实性并不限于,也是对的要求,刘勰推崇为情造文,反对为文造情,强调情深而不诡,极其重视情感的真实性。而情感的真实性,又来源于诗人生活体验的真实性,最终还是和相关。如《哀吊》篇论哀吊文,强调因情立文,而情又须符合人,事,能够极其心实

⑥情,事的真实,最终都是通过文本体现出来,因此叙述至关重要。《文心雕龙》总体而言,是论各类文体之写作。其对叙事传统的贡献,最重要的便是在叙述方法、诗文的篇制结构等方面。因情立体,即体成式,事核言简,文资确切,等等,在文体论、风格论与创作论的相关篇什中,屡次被予以强调。叙述是情深、事信得以达成的技术手段。

⑦从上述简单的梳理可见,事与叙事在《文心雕龙》里的重要地位,是建立在现实性和真实性这两大要素上的。现实性是儒家所特别强调的诗歌的重要功能,真实性是现实性的前据,又与现实性相互交叉、融合。真实性包含事、情、景等的真实,但最终还是会落实到人、事。二者体现了刘勰论诗重实求真的原则,导源于刘勰崇儒宗经的文学观。

(摘编自李翰《论(文心雕龙)对诗重实求真及对叙事传统的贡献》,《光明日报》2021年12月6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诗歌的叙事传统包括诗歌在叙事中形成的现实主义传统和发展出的写作传统。
B.作者认为诗歌的真实性不只限于叙事,也是对抒情的要求,刘勰主张“为文造情”。
C.《文心雕龙”》对叙事传统最重要的贡献体现在叙述方法和诗文的篇制结构等方面。
D.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诗歌现实性和真实性的论述与他崇儒宗经的文学观有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从中国诗歌叙事传统的内涵引出本文论题,为下文展开论述奠定基础。
B.第②~④段从抒情,缘事,叙事之间的关系来分析阐述刘勰论诗的“现实性”。
C.第⑤段从“真实性”的角度,作者举例说明刘勰关于诗应“事信”“情真”的观点。
D.文章整体采用递进式结构,论述逻辑性强,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手法,具有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刘勰否定陆机的“感物”说,认为诗歌发应是“缘事”,缘事包含着叙事,歌因事起,事必有征。
B.刘勰在《辨骚”》篇中批判屈原的辞均是“诡异之辞”“谲怪之谈”,表明论诗要“求真务实”的立场。
C.缘事是诗歌之发生,叙事与反映是诗歌之内容及其具备的效用,诗歌可反映社会现实,文能教化民众
D.诗的真实性是现实性的前提,又与现实性相交叉融合,而情感的“真实性”决定了诗歌的“现实性”。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0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的重要回信中,强调坚持守正创新。“正”字的五笔,恰可以概括我们今天要遵循、传承、弘扬京剧的五个维度——“根、脉、事、形、命”。

“根”是指京剧对价值观的表达。价值观的最高境界是国家观,家国情怀是京剧永恒的主题,今年北京京剧院举办纪念“马派”系列演出大获成功,原因之一就在于传承经典。而这些经典剧目、经典人物,如《赵氏孤儿》中程婴的忧国舍子,《十老安刘》中蒯彻的匡汉舌辩,《春秋笔》中张恩的舍身赴死,无不带有深切的家国情怀,深深感染着观众。

“脉”是指京剧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最高等级的艺术审美的观念、特点、规律,是京剧对美的延绵继续,和对美的不断追求、不断探索、不断创造。京剧流派众多,风格迥异,但所有流派都具有一个相同的特性,那就是对美的正确理解和准确表达。所有京剧流派的创始人,无不做到了这些,因之才能够开宗立派。

所谓正确理解,就是演员对“事”即京剧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正确分析、理解;所谓准确表达,就是演员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对“形”即京剧艺术美的特点、美的规律的遵循、体现,如果还能继续做到升华、创造,形成新的特点、风格,那就可以称之为一代宗师巨匠了,演员艺术造诣的高低,就是在对“事”的正确理解和对“形”的准确表达的前提下,对美的把握以及对美的创造的水平能力。

通俗地说,京剧观众看戏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过瘾”。而所谓“过瘾”,实质就是观众对演员表演(如唱腔、念白、身段、舞蹈、武打等)中所体现的美、创造的美的强烈需求。观众评价演员演得好与不好,其实就是对美的理解,美的表达的高下之判。其中,既有演员自身表演水平的因素,也有观众自身认识水平的原因。高水平的演员自然可以去引导观众,而高水平的观众甚至可以去启发演员。作为高明的演员,自己心中一定要植根美、明白美,才能在台上阐释美、表达美。

京剧薪火相传、生命不息的重要原因,就是演员、观众始终在寻美。演员、观众这种寻美的交互关系,形成了京剧强大的生命力,也造成京剧除承载着“教化人生”使命外,还具备美育功能。

美育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有“六艺”之说,其中之一就是“乐”。孔子指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并且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乐”与“艺”,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今天的美育。早在孔子时期,已把“乐”“艺”提升到与“道德”“诗礼”相同的地位,强调美育对于人格培养的重要作用。

。。

(摘自2021年11月07日《光明日报》)

材料二: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巩固和加强社会主流审美,关系到国家的文化安全,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民族的前途和未来。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中华传统文化积淀了丰富的艺术审美经验,形成了气韵美、意象美、意境美的文化遗产。历史上许多哲学先贤、文学巨擘同时也是美学大家,他们的作品中蕴含着大量美学思想。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灿烂光辉的传统文化艺术,不仅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而且为我们提供了极为丰厚的审美文化资源。因此,修正畸形的审美观,加强和巩固社会主流审美,提升全社会的审美水平,应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寻给养,不仅追求形式美、外在美,更要追求内涵美、内在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丰富的审美表现形式。传统文学、绘画、书法、戏剧、音乐、舞蹈等文艺门类中的优秀作品,无不是中华美学精神的生动体现。以古诗词为例,清晨可以是“日出雾露徐,青松如骨沐”,傍晚可以是“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夜晚可以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诗词的韵律美、哲理美、凝练美、画面美千百年来散发着无穷的魅力,默默地进行着美的传递。由审美的视角打开传统文化之门,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灿烂,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积极的审美价值引领。孟子曰:“充实之谓美。”古谚云:“人品不高,落墨无法。”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对美的追求蕴涵着对真善人格的向往,追求美的过程也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养成的过程。今天我们仍然不能脱离“真善”来谈美,那是因为脱离“真善”谈美会使美变成空洞的形式。一味追求表面美、形式美、外表美,会造成名不副实、徒有虚表,会陷入浅薄、肤浅,掉入庸俗甚至低俗、恶俗。

(摘自2021年11月10日《光明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脉、事、形、命”就是我们今天要遵循,传承、弘扬京剧的五个维度,这可以用“正”字的五笔来概括。
B.演员、观众寻美的交互关系,形成了京剧强大的生命力,也造成京剧除承载着“教化人生”使命外,还具备美育功能。
C.清晨可以是“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傍晚可以是“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夜晚可以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这说明了中华古诗词可以传递美。
D.让“京剧姓京”,意思是要守护好、发挥好京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北京京剧院举办纪念“马派”系列演出大获成功,传承经典是根本原因。
B.京剧薪火相传、生命不息的重要原因,就是演员始终在寻美。
C.传统文学、绘画、书法、戏剧、音乐、舞蹈等文艺门类中的优秀作品,都生动体现了中华美学精神。
D.如果京剧演员对美有正确理解和准确表达,那就可以成为一代宗师。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直接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提供丰富的审美给养”观点的一项是(     
A.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世人常用曹植《洛神赋》中的一句“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
B.京剧经典剧目《赵氏孤儿》中程婴忧国舍子,《十老安刘》中蒯彻匡汉舌辩,这些经典情节无不带有深切的家国情怀。
C.李白,人称“谪仙人”。他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如《梦游天姥吟留别》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D.孔子指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并且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请以京剧为例,分析我们可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得审美给养的原因。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五四”作家的宗教就是青春、欢乐与光明三位一体的“青春教”,他们将欢乐、光明融合在青春之中,开辟出一条以欢乐、光明、青春心态为宗旨的审美战线来反对封建文学的自虐、黑暗、老年心态。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是以青年为突破口来建设“五四”青春型文化的。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在发刊词《敬告青年》中力赞青年,将“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作为杂志的天职;1916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青春》一文,认为中国以前之历史为“白首”之历史,而中国以后之历史应为“青春之历史,活青年之历史”。“五四”新文化运动从本质上讲是一场青年文化运动,它标志着中国传统的长老型文化的终结和中国现代青春型文化的诞生。在这一背景中,“五四”文学运动是与整个“五四”文化运动的青春型转向相应和的。

“五四”新文学作家主体是青年,从这一角度将“五四”文学说成是青年的文学是完全不过分的。以1918年时“五四”作家的年龄为例,除陈独秀、鲁迅两人较大,其余李大钊29岁,周作人33岁,钱玄同31岁,胡适27岁,都很年轻;至于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冰心、丁玲等冲上“五四”文坛时大多只20出头。中国古代文学以士大夫为主体,他们写作常常从载道或消闲的角度出发。“五四”文学则是情感的自燃,青春的激情和幻想,青春的骚动和焦虑,青春的忧郁和苦闷,青春的直露和率真……“五四”文学是青春性的文学,“五四”文学的审美是一种青春心态的审美。

梁启超的“新文体”可算是它的精神先兆,“雷鸣怒吼,恣肆淋漓,叱咤风云,震骇心魄”,一扫四平八稳、老态龙钟之气。1900年他的《少年中国说》表达了希望变“老大中国”为“少年中国”的憧憬,李大钊的《青春》与之有着气脉上的承续关系,郭沫若等人的作品青春勃发。这种整体的青春气息从文学杂志的名称上也可以明确看出,《新青年》《新潮流》《少年中国》《猛进》《创造》《狂飙》等都是一种青春风格的命名。“五四”文学审美心理上的青春气息几乎是不证自明的。

(摘编自葛红兵《正午的诗学》)

材料二:

音乐是艺术中的最美者,它比诗歌更能打入人深微的心灵。它不仅如跳舞能颤动人的身体,并且能激起人的精神。它不但似建筑能建筑数十层的高屋,而且能建筑宇宙的大观。它的音中有图画,调中有雕刻,谱中有一切变幻不测的风景,离奇无常的情怀,它能模仿鸟鸣、风号、流泉泠泠、波涛澎湃。它是最科学化的艺术。它又是最职业化者,人人皆知移风易俗,莫善于音乐,变更性情,陶养德行,也莫善于音乐。故音乐是一种用力最少而收效最大的陶冶人的艺术。

(摘编自张竞生、张培忠《美的人生观》)

材料三:

审美教育简称美育,它以各种艺术作品和艺术活动为手段,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帮助人们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理想,以造就全面发展的人。人们很早就懂得审美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其对道德养成的重要意义,并付诸实践。我国古代曾以“六艺”教授学生,其中“乐”和“书”主要是用音乐和书法来进行审美教育。儒家创始人孔子特别重视诗和乐(文学和音乐)的审美教育价值,认为人的教育可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总体来看,审美教育所具有的特征能有效推动公民道德建设。首先,审美教育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形象教育,可以把道德教育蕴含在审美意象和艺术形象之中,通过英雄模范人物等审美意象和艺术形象,激发人们见贤思齐、学习英雄模范的内在动力。其次,审美教育是一种怡情养性的心灵教育,是针对人们心灵的“知、情、意”的整体教育,可以把道德教育转化为情感的感染力量,触及人们心灵的深处,进而提升公民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质。再次,审美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动态教育,可以把道德教育通过审美意象和艺术形象的情感感染,贯穿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给受教育者日积月累、润物无声的熏染。

家庭教育应高度重视审美教育,善于通过审美教育塑造孩子的美好心灵。学校审美教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美启智、以美扬善,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社会审美教育应充分运用文艺形式,以美的形象感染人,让人们在审美愉悦中接受道德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摘编自张弓、乐中保《以审美教育促进公民道德建设》)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四”作家以“青春教”为信仰,将欢乐、光明与青春相融合,开辟出一条反对封建文学的自虐、黑暗、老年心态的审美战线。
B.“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青年文化运动,“五四”文学是青年的文学。“五四”文学无论创作主体还是创作主题都充满着青春气息。
C.“五四”文学的审美表现出一种青春的心态,连文学杂志的命名都具有浓厚的青春气息,《少年中国》《狂飙》的命名,体现出这种审美倾向。
D.审美教育具有形象教育、心灵教育、动态教育的特征,审美教育可以提升公民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质,也是道德教育。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音乐是最职业化者,是就音乐移风易俗、陶养德行的功用性作用来说的。
B.音乐是最科学化的艺术,音乐能表现图画、雕刻、风景、情怀等。
C.美育可以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可以造就全面发展的人。
D.将道德教育通过情感感染对受教育者施以影响,这是审美教育潜移默化的结果。
3.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支撑材料二观点的论据的一项是(     
A.《尚书》记载舜任命夔掌管音乐方面事物,负责教导年轻人,使他们正直温和,宽大坚韧,刚毅简约。
B.《荀子》重视音乐的作用,认为音乐对人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对人情感的改变也能够十分迅速。
C.《墨子》认为耳朵感受快乐,不符合圣王事迹、万民利益,统治者不应天天歌舞升平,不顾百姓生死。
D.《礼记》明确了乐内在的精神是和谐而不混乱,乐的功能是让人欣喜欢爱,乐表现天地间的和谐。
4.请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你认为当代青少年应该具有怎样的审美趣味?你打算怎样提升自己的审美趣味?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分析。
2022-03-14更新 | 81次组卷 | 2卷引用:必刷卷05-2022年高考语文考前信息必刷卷(新高考地区专用)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国家发改委政研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孟玮介绍,117日以来,全国天然气日供应量达到10亿立方米以上,比去年同期增加约1亿立方米。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组织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国家管网公司,综合采取有序动用管存气、启动地下储气库开采等措施,保障了天然气供应平稳有序。

我们将充分发挥同各地,各有关部门和企业建立的天然气保供日调度机制作用,扎实做好各项保供工作。孟玮说,要确保合同严肃执行,重点督促供需双方严格按合同保障供用气,对民生用气全部纳入合同,确保足额供应。

孟玮表示,要组织全力增产增供,重点推动企业大力提升助探开发力度,促进国内气田安全满负荷生产,全力增加国内资源供应。加强对北方取暖地区的供气保障,高峰期通过组织南气北上,加大储气动用等多措并举,增加北方地区资源供应,对供应偏紧地区加强调度保障。要稳定民生用气价格。督促各地和相关企业严格执行天然气价格政策,保持民生用气价格基本稳定。

(摘编自刘坤、张翼《能源保供,一刻也不放松》、《光明日报》20211215日)

材料二:

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目前,随着煤炭增产增供措施不断落地见效,煤矿优质产能进一步释放,全国煤炭产量迅速恢复并快速提升。117日至9日调度日平均产量达万到1175吨,已超过寒潮前几日平均生产水平,其中119日调度日产量达1182.5万吨,为近年来第三高位。

1110日,煤炭调度日产量达1205万吨,创历史新高,较上一个峰值增加12万吨;其中,山西、陕西、新疆等多省区煤炭产量均创近年来新高,为全国能源保供稳价工作奠定了更为牢固的基础。

与此同时,煤炭价格逐渐回归理性。国家能源集团、中煤集团等国有企业相继主动下调煤价。另外,在近日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召开的会议上,全国10多家主要煤炭企业表态跟进,主动将主产地5500大卡动力煤坑口价格降至每吨1000元以下。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从市场监测情况看,近期煤炭供需形势持续好转,煤炭期现货市场价格均出现明显下降。随着后期煤炭产量提升,煤炭市场供需形势进一步改善,预计煤炭价格将加快向合理水平回归。

(摘编自刘坤《我国能源保供取得阶段性成效》,《光明日报》20211112日)

材料三:

能源保供事关经济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能源供应保障和冬季保取暖工作,制定了多项政策举措,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山西省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决策部署,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能源供应保障,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山西省高度重视保暖保供,形成了协同高效的推进机制,加强能源综合协调和调度保障,印发《山西省调煤保电保气和冬季保取暖工作方案》,全面安排部署各项任务,建立调度预警、督导督办、定期通报等工作机制,保障任务落地见效。山西省加快产能核增进度,全力组织煤炭企业增产,煤炭产量保持高位运行,煤炭产量显著增长,积极落实省外保供任务,对全国电煤供应保障有力。山西省作为煤炭主产区,5500大卡动力煤坑口价格已降至900元/吨以下,保供稳价政策执行到位,使煤炭价格回归到合理区间。山西省建立日报告制度和预警机制,动态掌握发电企业电煤库存情况,加大挂牌督办力度,降低全省发电机组的非计划停运,逐步恢复非计划停运机组并网运行,使电力供应能力稳步回升。10月份以来,山西省煤成气日均产量保持在 2500万立方米以上,推进管网设施安全稳定运行,实现可串换、可互保、可调配。落实政府3天,城燃企业5%储气责任,全省形成储气能力4.1亿立方米。已投入运行的储气设施,储气达到罐容80%要求,有力保障全省用气需求。

(摘编自张毅《加强能源供应保障 确保群众温暖过冬》,《山西日报》2021124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11月7日以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和中石油等企业综合采取相应措施,使得全国天然气日供应量同比去年增加约11%,保障了天然气供应平稳有序。
B.孟玮表示,可以采用高峰期组织“南气北上”,加大储气动用等多措并举,来增加对北方地区的资源供应,加强对北方取暖地区的供气保障。
C.目前,随着煤炭增产增供措施的推进,煤矿优质产能进一步释放,全国煤炭产量快速提升,11月10日,煤炭调度日产量达1205多万吨,创历史新高。
D.山西是我国煤炭主要生产省区之一,其煤炭产量保持高位运行,增长显著,这有助于落实省外保供的任务,有力保障对全国电煤的供应。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只要确保与企业的合同严肃执行,重点督促供需双方严格按合同保障供用气,将民生用气全部纳入合同,就能保障天然气供应平稳有序。
B.孟玮表示,企业既要提升勘探力度,也要促进国内气田安全满负荷生产,政府各有关部门则需要做好督促监管和调度保障等工作。
C.近来国家能源集团等国有企业相继主动调低煤价,随着后期煤炭产量提升,煤炭市场供需形势进一步好转,煤炭价格有望加快回归合理水平。
D.山西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决策部署,从多个方面采取相应有效措施,加强能源供应保障,确保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能源供应不足问题。
3.山西省在能源保供上有哪些可借鉴的举措?请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智慧的结晶,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久前,在中宣部出版局召开的规范使用汉字工作座谈会上,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加强汉字使用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势在必行。进一步开展汉字使用的规范和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促进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汉字是意美、形美、音美“三美”兼具的文字,也是世界上少数几种兼具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可以构成书法艺术的字体之一。历代书法家创造的多姿多彩的书法艺术,是中国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美学精神和审美理念。然而,近年来,一些个人和机构为了追求标新立异、突出视觉冲击,忽视汉字的书写规范、书写技法和文化内涵、审美特征,故意将汉字笔画和结构进行粗俗、草率的夸张变形,创造出一些拙劣的字库字体产品,亟待予以规范。

公共空间中的汉字是否准确、规范、优美,所使用的字体风格是否合适,事关全社会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必须引起重视。以丑为美、以怪为美的字体出现在公共空间,不但不能体现汉字之美,反而会降低全社会的审美水平,不利于大众汉字书写规范意识和审美趣味的培养,也会对青少年产生误导。《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定地位,并规定“公共服务行业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服务用字”。当汉字被应用于出版、影视、媒体、展览、广告等面向社会公众的领域时,使用规范应该是基本要求,在网络空间也同样如此。公共空间中的汉字规范而优美,会在无形中营造美的氛围,提升大众的审美素养。

规范是美的基础。规范汉字使用,并不是拒绝个性化的汉字书写,而是提升审美水平的题中之义。对字库设计者和相关企业来说,需要强化把关意识,提升审美水平。书法是一门艺术,每一种经典字体的诞生都是书法家苦心孤诣、千锤百炼的结晶,都是取法先人、学习传统、融会贯通之后的成果,都融汇着书法家的艺术个性和时代精神的精华。放下浮躁的心态,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才能更好地创新。在信息时代规范使用汉字、提升书法审美素养,应加强行业引导,指导相关行业协会联合发出规范用字倡议,遴选推荐优秀字体,引导出版、影视、媒体领域提升规范用字的自觉意识,落实好规范用字的各项要求。同时,有必要加强标准研制,指导相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开展研究,推动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立项、编制工作,为规范用字提供技术支撑。

汉字是极具代表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标识。顺应信息时代的要求,不断推进汉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弘扬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华优秀文化,才能把汉字最美的特征展示出来,让其更好地服务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摘编自张贺《以规范书写呈现汉字之美》,《人民日报》2022年1月24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书法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美学精神和审美理念,但单纯追求标新立异的书法亟待规范。
B.公共空间在培养大众汉字书写规范意识和审美趣味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故公共空间中的汉字书写必须准确、规范、优美。
C.汉字被应用于出版、媒体等面向社会公众的领域时,规范是最基本的要求,网络空间也不例外。
D.书法艺术虽然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但只要我们不浮躁,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就能创新书法艺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二段运用对比手法,对近年来一些个人和机构创造拙劣的字库字体产品的做法进行了批评。
B.文中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内容,意在表明规范汉字受法律保护。
C.文中的观点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对现实生活中以丑为美、浮躁心态等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D.文章整体采用“总—分—总”结构,各部分都紧紧围绕汉字使用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进行论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因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智慧而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B.世界上能够兼具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并构成书法艺术的字体并不多,而汉字是最具有审美特征的。
C.一学生把“机不可失”写成“鸡不可失”,可能是受烤鸡店这一公共空间“鸡不可失”招牌的影响。
D.规范书写汉字,拒绝个性化的书写,提升审美水平,顺应时代要求,把汉字最美的特征展现出来。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白《将进酒》中的名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家喻户晓。不过,前几年,有人撰文指出,其中的天生我材必有用一句,很可能出于后人修改,并非李白原作。文章是揣测之辞,但标题却是肯定的表达:天生我材必有用不是李白诗句。此论一出,网上迅速喧传,颇有些轰动效应。

文章举出两个证据,来阐释天生我材必有用一句非李白原作。

其一,分别藏于中国北京国家图书馆和日本东京静嘉堂的两种宋版《李太白文集》、清乾隆刊本王琦注《李太白文集》和清缪曰芑刊本《李太白文集》,都指出这一句诗另有两种版本,天生我身必有财天生吾徒有俊才。敦煌发现的唐代抄本,是天生吾徒有俊才

其二,从古体诗押韵惯例看,转韵之时,首句亦应入韵。例如本诗第一、二两句,押韵,咍灰韵通押,平声韵;紧接着,转为入声韵,”“”“相押,月韵。转韵第一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末字 字入韵。而天生我材必有用字不能跟千金散尽还复来”“会须一饮三百杯中的字押韵。就是说,后人将其修改成天生我材必有用之后,打破了古体诗押韵的惯例。显然,修改此句的后人,不太懂古体诗韵例。

其实,文章作者举证天生我材必有用一句的异文,不必舍近求远,《四库全书》所收录的几种李白集都有标注。比如,《李太白文集》卷二于此句之下就注云:又云‘天生我身必有财’,又作‘天生吾徒有俊材’。《李太白集注》于此句之下也注云:一作‘天生我身必有财’,又作‘天生吾徒有俊材’。 北宋初年编纂的大型类书《文苑英华》于此句之下也注云:一作‘我身必有材’。

那么,上述这些异文是不是有助于文章作者对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否定呢?并不能这样看。

第一,上述几种文献依然把天生我材必有用作为诗的正文予以认可,而把异文只是列出,聊备一说而已。

第二,从数量对比上看,多数收录李白这首诗的文献均记作天生我材必有用,而连异文完全不加提及。比如宋人杨齐贤集注、元萧士赟补注的《李太白集分类补注》,唐人殷璠编《河岳英灵集》,宋人郭茂倩编《乐府诗集》等。我以为这并非出于不知,而是大多出于对异文的无视,不予认可。

此外,文章作者认为转韵首句的必有用与下句还复来不押韵,不符合古体诗押韵的惯例。这一从古体诗规则着眼的论据似乎很有力。但天生我材必有用一句还有另一处异文,这就是《李太白文集》记录的一作‘开’,《李太白集注》记录的又‘用’一作‘开’。根据这个异文,全句当作天生我材必有开,若是这样,便与千金散尽还复来没有失韵的问题了。不知作者对这个异文是没有看到,还是有意回避?

退一步说,古体诗的规则远没有近体诗那样严格。古体诗转韵尽管一般首句入韵,但也并非全部如此。以李白诗而论,《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转韵句就未首句入韵,也是如此。

任何作品一旦问世,便成为存在的客体,从接受心理学的角度看,读者接受什么,舍弃什么,其中也有存优汰劣的共同审美选择。这也同历史人物一样,其本来面目与后来形成的形象产生了距离。比如生前的孔子就和后来奉为圣人的孔子相隔天渊。后来的人物再塑造与作品再创作,更主要地左右着人们的认识。

具体就李白这首诗来说,从唐代以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文字表达,已为人们所熟悉,并乐于接受。因此,实在没有质疑的必要。

(摘编自王瑞来《天生我材必有用异文之我见》)

1.下列选项中不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并非李白原作”这一观点证据的一项是(     
A.清代两个刊本中此句均另有“天生我身必有财”“天生吾徒有俊才”两个版本。
B.在敦煌发现的唐代抄本中“天生我材必有用”一句被写成“天生吾徒有俊才”。
C.依古体诗押韵惯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用”不能跟“来”和“杯”押韵。
D.《李太白集注》记录的“又‘用’一作‘开’”,此句应为“天生我材必有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开篇点明对原文章标题的看法,认为如此肯定表达观点的标题有哗众取宠之嫌。
B.本文从异文位置、数量对比、古体诗规则三个不同角度论证自己的观点,层次清晰。
C.本文大量引用文献作品中的例子,既有力地支撑了自己的观点,又丰富了文章内容。
D.文章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存在着转韵句未首句入韵的例子来反驳原作者的猜测。
3.从接受心理学的角度看,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本来面目与后来形成的形象产生了距离”的一项是(     
A.生前的陶渊明和奉为隐逸之宗的陶渊明。
B.生前的项羽和文艺作品中的项羽。
C.生前的唐太宗和史书中的唐太宗。
D.生前的曹操和戏曲中的曹操。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贫困作为一种古老的经济现象,同时也是一种古老的文化,是一个典型的现代性问题。传统社会相对现代社会来说物质匮乏、生产效率低下,但物质的匮乏造成的贫困现象与贫困文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贫困文化是贫困群体所拥有的一种亚文化,当这种文化沁入到了这个民族成员的血液和灵魂之中,就具有很强的韧性。

当前,中国消除了延续几千年的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进入了后小康时代。虽说物质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一种嵌入到民族心理中的适应文化却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并且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巨大阻力,制约着整个后小康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大了相对贫困治理的难度。

西方传统文化中基督教文化是一种主流,基督教将“贫困”作为一种“恶”的文化,希望用“慈善”的方式来消除这种“恶”。中国古代占主导地位的是儒家伦理文化,而儒家伦理奉行的是一种“善”文化,并且通过官方正统的教化渠道使“善”文化成为主流。儒家思想家将“贫困”作为一种“善”,主张用“节欲”的方式来对付“贫困”,甚至将“贫穷”作为一种“美德”来进行歌颂。被统治者用来作为治国指导思想的儒家文化,将“贫穷”作为正统的意识形态,并将其颂扬为一种美好境界。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就浸淫在对贫困的这种认识和熏陶中。“贫困”即“美德”,成为一种精神鸦片,“安贫乐道”的“贫困文化”和“贫困观念”根深蒂固地植入了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血液中。

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对待“贫困”的观念上,甚至比儒家的“贫困伦理”文化有过之而无不及。早期道教承袭并且衍化了道家的寡欲观,认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求人们守贫、苦行和守拙。佛教传入中国后,儒道释三者合流,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安贫乐道”的民族心理,“贫困文化”和“贫困观念”的负面作用更加凸显,很快得到中国民间和官方的认同,其安于贫穷、与世无争的消极心理更加深入人心。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代,儒道释三家合流后塑造的“安贫乐道”的“贫困观念”和“贫困文化”,对于调适中华民族群体的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产生了很强的正向激励作用,使人们在面对贫穷落后的逆境和压力时,仍然保持一种坚忍不拔、刻苦耐劳的品性,并能够穷则思变,形成一种有效应对、适应与成长的心理机制。但是,这种“贫困文化”和“贫困观念”仅契合农耕文明,适应生产力水平低下、工具简陋和生产资料有限的时代文化。在这种贫困文化的熏染下,中华传统文化中形成了与现代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市场经济时代相抵牾的民族心理。

社会心理学认为,贫困心理基因是有记忆、有遗传的。贫困文化基因中的这种韧性,无疑为消除了绝对贫困的后小康社会相对贫困的治理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增加了后小康时代相对贫困治理成本。因此必须未雨绸缪,按照工业革命4.0时代、5G时代、人工智能时代的标准,根据相对贫困的特征,设计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

(摘编自唐任伍《贫困文化韧性下的后小康时代相对贫困特征及其治理》)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消除贫困,带领人民从“短缺”迈向“丰裕”、从“贫困”跨入“小康”,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扶贫使命的终结。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中国扶贫战略即将由消除绝对贫困向缓解不平衡、不充分的相对贫困转变。

就绝对贫困而言,贫困主要表现为“短缺经济”“物质匮乏”“仅维持生存安全基本需要”“食物消耗货币化”等。身处绝对贫困中的人无暇顾及生存以上的发展性问题,生存问题的迫切性使得贫困的相对属性被短缺经济所遮蔽。

相对贫困则是在一定的对比中显现的。相对贫困是由多种因素相互叠加呈现出来的主客观状态,它不仅是满足低起点的基本生存需要,更是社会比较的动态综合性结果。在特定国家或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下,依赖个人或家庭的现有资源即便可以满足基本生存需求,但相对于社会平均生活水准或其他群体,仍处于较低水平的生活境况或状态,这就是相对贫困。相对贫困表现为经济维度(收入与消费)、社会发展维度(就业、教育、社会保障)、自然生态维度等多维度的匮乏。虽然平均生活水准是通过特定贫困测量所得,但它仍是动态演变的,会因时空和人的感知差异而不同。因此,相对贫困包括客体评判和主体感受两个层面,前者是社会针对个体所作的客观式评价,后者是贫困主体自身对生活境况的主观式评价。与绝对贫困不同,相对贫困是同一时期不同地区或阶层间基于主观认定的生存水准差别而形成的贫困。相对贫困由于存在着不同的参照系,其地方性和区域性特征突出。

(摘编自王国敏《后小康时代中国相对贫困的特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将“贫困”作为一种“善”,甚至作为一种美德进行歌颂,并通过统治者正统的教化渠道,使之成为中华文化主流。
B.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贫困文化就是一把双刃剑,其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同时存在,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心理。
C.由于特定的文化背景,贫困文化长期影响着中华民族,并成为文化基因根植于民族的精神世界中,让贫困治理工作难度加大。
D.相对贫困表现为低起点的基本生活要求,是社会多维度比较的综合性结果,呈现出动态特点,具有地域性差异。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儒道释”主张“安贫乐道”,使安于贫穷、与世无争的消极心理深入人心,从而消解了这些主流思想的积极影响。
B.由于贫困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后小康时代相对贫困的治理难度明显大于扶贫初期绝对贫困的治理难度。
C.西方传统文化中基督教文化与中国古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伦理文化对贫困的认识不同,应对的方式也不同。
D.将时间因素、地方因素、区域因素结合起来,从社会客体进行客观评价,就能准确识别相对贫困。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属于相对贫困的一项是(     
A.王某是地道的农民,妻子又卧病在床、生活难以自理,家里还有一个未成年的女儿要抚养,他只能困守几亩薄田度日。
B.陈某某夫妇文化素质低、缺少经济来源,外出打工又因无一技之长而无法立足,回村后全靠打短工艰难维持生计。
C.刘某某家在偏远的乡镇,妻子因家庭贫困而离家出走,自己在外做泥瓦匠又出事故而伤残,靠年老体弱的父母帮衬度日。
D.李某某夫妇因城郊规划拆迁而迁入城市打工,收入低且不稳定,夫妇俩常为不能给孩子提供优质教育而自责。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简要概括两则材料在阐述贫困时角度上的不同点,并结合两则材料给中国今后的扶贫工作提三条合理化建议。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饭圈,即粉丝圈子,是由粉丝组成的群体。”“粉丝的第一要义是情感,是对特定的人或事物投入强烈的赞赏、爱慕或崇拜之情,也就是说情感是粉丝联结成的最初纽带。然而伴随着饭圈的野蛮生长,其赖以生存的情感被异化为狂热的非理性行为,随之而来的是以应援打榜、刷量控评、互撕互黑等现象为代表的流量争夺战,甚至为非法集资,诱导借贷等违法行为提供土壤,饭圈成为乱象丛生的怪圈

饭圈的失序,究其根源,是资本的无节制渗透。资本的天性是追逐利润的最大化,在数据成为一般等价物的网络时代,饭圈为资本的无限增值提供了丰腴的土壤。经纪公司,网络平台、内容生产商批量制造偶像,从养成出道,再到打榜”“后援,及其催生的引战”“互撕,狂热的追星族不仅真金白银地直接贡献利润,更是在每一个环节都投入真情实感和时间精力,成为免费的数字劳工,源源不断地生产流量。

哪里有流量,哪里就有利润,这原本无可厚非,不过一旦利润足够大,资本就敢于铤而走险甚至置法理伦常于不顾,这是饭圈产业链日趋畸形和饭圈劣迹屡见不鲜的根源所在。

更需警惕的是,具有非理性和组织性特征的饭圈建构起和外部世界有壁黑话体系,以黑话为媒介的信息分享和情感交流逐步强化群体和外部之间的区隔,巩固群体内部价值认同。如此,饭圈不仅形成了成熟完整的产业链条,还生成了为诸多乱象背书的话语生产场,源源不断地生产极富蒙蔽性、煽动性的话语样态和价值观念,将唯利是图合理化,将违法失德合法化。饭圈不再是单纯的粉丝圈,而是与资本圈,话语圈犬牙交错,进而形成各种利益圈。在这样的语境当中,所谓圈地自萌与其说是自娱自乐,不如说试图为法外之地寻找一种美化的辩辞。

饭圈渐成怪圈,是资本贪得无厌的表征,不仅扰乱文艺和经济秩序,还挑战公序良俗和法律底线,更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饭圈通过消费性、非理性、组织性,专业性等属性,以及以黑话为核心的话语和意识形态体系建构起坚固的利益圈和价值圈,劝导教育,批评谴责、道德约束等方式难以撼动其根本。监管部门针对饭圈的一系列整治行动,正是从法律和行政等方面进行治理,通过发布相关规定,惩处违法主体,封禁违规账号、清理有害信息等形式,重拳打破怪圈的坚固壁垒,引导饭圈经济和文化向着健康向上、和谐有序、风清气正的方向发展。

每一个时代都有偶像,那本应是青少年获取自我投射和情感认同的载体,承载着成为更好的自己,奔赴更好未来的青春愿景,是激励青年人不断奋进的宝贵精神动力。而饭圈所关联的文化产业,网络经济,社群经济,粉丝经济则是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活跃经济局面、优化产业结构,而且在贡献国民经济产值、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我们不能忽视相关产业在文化输出方面的巨大潜能,明星偶像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是在世界舞台讲好中国故事可以借助的文化政治手段。由此观之,治理饭圈不是一竿子打死,而是堵与疏相结合,趋利避害,因势利导。重拳出击是堵,涵育良好的文艺生态则是疏。

饭圈的存在原本依赖的是审美情感,其生发的基础是文艺,只是随着产业的畸形发展,文艺让位给资本,本应抵抗工具理性的审美情感无力抵挡资本催生的功利主义思潮。因此对抗饭圈的异化,应当在对资本加以约束的同时,充分发挥优秀文艺作品的美育功能,增强文艺理论和评论褒优贬劣、激浊扬清的引导作用,树立健康的偶像形象和审美风尚,重新建构心灵秩序和精神意义,进而牢牢把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审美话语权。

(选自《“饭圈”渐成“怪圈”,“破圈”势在必行》,《北京青年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饭圈”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饭圈”是指粉丝圈子的简称,对特定的人或事物投入强烈的赞赏、爱慕或崇拜之情,是粉丝联结成“圈”的最初纽带。
B.资本的渗透造成了“饭圈”产业链日趋畸形,各种劣迹屡见不鲜,野蛮生长,“饭圈”成为乱象丛生的“怪圈”。
C.“饭圈”具有组织性和非理性的特征,粉丝在虚拟空间建构起和外部世界相对封闭的新场域,将自身与外界隔离开来。
D.“饭圈”在网上互撕谩骂、应援打榜、造谣攻击等现象,会破坏清朗网络生态,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数量众多的学生“粉丝”由于缺少必要的社会经验和独立思考能力,容易盲从,陷入“饭圈”怪象,可见饭圈具有非理性和专业性、消费性的特点。
B.针对目前存在的“饭圈”的怪象,监管部门必须重拳出击,从法律和行政等方面进行治理,劝导教育、批评谴责、道德约束等措施都是无意义的。
C.每个时代的偶像都具青少年获取自我投射和情感认同的载体,承载着成为更好的自己、奔赴更好未来的青春愿景,是激励青年人不断奋进的宝贵精神动力。
D.当今“饭圈”乱象迭出,从而“饭圈”的整治并非将其完全取缔,其规范对象也不是粉丝,而是无节制的资本导致的各种恶劣现象。
3.请结合文本和社会现实,概括治理“饭圈”怪象的合理措施。
2022-03-13更新 | 121次组卷 | 3卷引用:必刷卷05-2022年高考语文考前信息必刷卷(浙江地区专用)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当前,网络文学队伍越来越壮大,不仅正在改变中国文学版图,也在影响大众。网络小说是以主角为故事中心的。这些主角往往具有传统文化的人格,热爱自由、自立自强、勇往直前、积极有为,表现出儒家担当意识和家国意识。《将夜》(猫腻)中的主角是国家的栋梁,保家卫国,坚守民族大义,为天下苍生不畏艰险,勇于担当。《琅琊榜》(海宴)表达家国大义,讲述正义复仇、步步为营的谋略智慧故事。近年来,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不断扩大,《盘龙》(我吃西红柿)、《仙逆》(耳根)、《斗破苍穹》(天蚕土豆)等受海外读者欢迎的小说,展现出积极向上、崇尚和平、勇于担当、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产生了良好的国际影响。

网络玄幻小说积极吸收传统文化中瑰丽的艺术想象。作家从远古神话中汲取资源,将传说中的各路英雄神仙及各种灵异法术演绎成雄奇诡谲、情节跌宕的故事,充溢着浓郁的中华文化元素,描述了一个独具中华民族意味的超自然世界。诗书剑气、琴棋书画、江湖人生等内容的摹写,亦使作品呈现出古典文化的风韵。《仙路烟尘》(管平潮)以诗词歌赋传递古雅的艺术情调,《后宫·甄嬛传》(流潋紫)中温婉含蓄的甄嬛体颇有中国温柔敦厚文化传统气息。中国古典小说中,以诗词写人物命运的写法被网络小说借鉴运用,极大地增加了小说的文气,拓展了作品的意蕴,大量采用诗词是网络穿越小说中常用的,是以一种新颖方式传播古典诗词。

中华悠久的历史给网络小说拓展历史想象提供广阔的空间,各个历史朝代都被网络小说作为背景进行演义。《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以现代人的情感讲述明朝故事。历史事实严谨,在人情事理的基础上还原古代历史。《后宫·甄嬛传》《羋月传》《燕云台》(蒋胜男)、《楚河汉界》(灰熊猫)、《步步惊心》(桐华)等小说,或以真实的历史为根据展开飞驰的想象,或虚构一个背景模糊的历史,演绎中国式的人情事理与中国智慧,在想象的故事中表达中国人当下的社会观察和精神情感,让读者从中获得愉悦和启悟。《中华再起》(花草)、《新宋》(阿越)等历史小说重新总结历史教训,对历史进行反思,弥补历史缺憾,在想象的故事中实现作者的艺术追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包含刺绣、相声、曲艺、饮食、中医等元素,网络小说近年来涌现出科举文、美食文、医术文、行业文。这些类型的小说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富有民间烟火气的故事中,让读者在欣赏故事的同时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接受中华文化的洗礼。《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笙离)以苏叶、甘草、藿香、冰糖、怀香、龟苓膏、枸杞、决明子、杏仁、当归、桂花等二十八种中药材为小说章节的标题,在爱情故事中介绍中医文化。血红小说的少数民族文化基因,阿菩小说中的商道文化,酒徒小说中的历史考据,拓展了小说的内容,使网络小说成为知识文化小说。

但我们也应看到,网络小说中不乏后宫争宠、厚黑学、封建迷信等文化糟粕。如梦入神机的小说《佛本是道》所蕴含的生命如同蝼蚁观念,跳舞小说中弘扬丛林法则等,招来许多批评,这样的创作动向值得警惕,并亟待及时纠偏,走到正途上来。

(选自周志雄《网络文学如何传承中华文化》,有删改)

材料二

网络文学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产生的。互联网络为上亿网民提供了多如恒沙的各类文学资料信息,与此同时,一种以这种新兴媒体为载体、依托、手段,以网民为接受对象,具有不同于传统网络文学悄然勃兴。

由于借助强大的网络媒介,网络文学具有多样性、互动性和知识产权保护困难的特点。其形式可以类似传统文学,也可以是博文、帖子等非传统文体。实时回复、实时评论和投票是网络文学的重要特征。由于网络文学传播的便捷,导致知识产权不易受到保护。

需要注意的是: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不是对立的两极,而是互相渗透的有机体系。不少传统文学通过电子化成为了网络文学的一部分,网络文学的作者也都接受过传统文学的熏陶。同时网络文学通过出版进入了传统文学领域;并依靠网络巨大的影响力,成为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影响到传统文学。

(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也是有影响的,随着网络文学队伍越来越壮大,不仅改变了中国文学版图,也在影响大众文学文化生活。
B.网络小说往往通过具有热爱自由、自立自强、勇往直前等传统文化人格的主角表现出儒家担当意识和家国意识。
C.中国古典小说与网络小说有相得益彰的一面,比如网络小说借鉴以诗词写人物的写法同时又以一种新颖方式传播了古典诗词。
D.材料一在论证网络文学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时,先介绍网络文学传承内容、再介绍传承现状,逻辑严谨,层次清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盘龙》等受海外读者欢迎的网络文学,因为展现出积极向上、崇尚和平、勇于担当、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产生了良好的国际影响。
B.网络是把双刃剑,强大的网络媒介既给了网络文学多样性、互动性的特点,又导致网络文学知识产权不易受到保护。
C.网络小说以各个历史朝代作为背景进行“演义”,以真实的历史为根据展开飞驰的想象,在想象的故事中实现作者的艺术追求。
D.如果我们在阅读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时,能够深入欣赏其中的人物、情节等,有时可以增长并且丰富文化知识。
3.请结合材料一内容,概括网络文学是如何传承中华文化的。
2022-03-13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甘肃省张掖市高三二模(第二次全市联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