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4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雾都孤儿[注](节选)   

狄更斯

早晨,奥立弗醒了,发现自己那双旧鞋不翼而飞,床边放着一双鞋底厚厚实实的新鞋,他不禁吓了一大跳。刚开始他还很高兴,以为这是自己即将获得自由的预兆。他坐下来,跟费金一起吃早饭时,这些想法就顿时化为了泡影,费金说话时的口气和脸色更增添了他的恐慌,费金告诉奥立弗,当天夜里要送他到比尔·赛克斯那里去。

就——就——留在那儿了,先生?奥立弗急不可待地问。我寻思,费金说话时一双眼睛盯在奥立弗身上,你很想知道上比尔那里干什么去——啊,宝贝儿?”“呸。费金唾了一口,对着孩子的面孔细细察看了一番,等比尔告诉你吧。

费金看得出来,奥立弗在这个问题上没有表示出更浓厚的好奇心。尽管奥立弗心急如焚,却被费金眉宇间那股掩藏不住的奸诈以及自己的种种猜测搅得六神无主,也顾不上继续问长问短。他已经没有别的机会了,费金直到天黑都在做出门的准备。

你可以把蜡烛点上了。费金说着,把一支蜡烛放在桌上,这儿有本书,你看看吧,等他们来接你。晚安。

晚安。奥立弗轻声答道。

费金朝门口走去,边走边扭过头来打量这孩子。他突然停下来,叫了一声奥立弗的名字。

奥立弗抬起头,看见费金用手指了指蜡烛,意思是要他点上。奥立弗照办了。他把烛台放到桌上,发现费金依旧站在房间对面的暗处,眉头紧锁,目不转睛地望着自己。

当心一点,奥立弗。费金挥了挥右手,像是在警告他。他是个鲁莽家伙,发起性子来连命都不要。不管发生什么事,一句话也别说,他要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费金重重地吐出最后一句话,绷紧的面部表情逐渐化为一种狞笑。

费金走了,奥立弗用手支着脑袋,怀着一颗颤动的心,反复推敲着刚听到的一席话。对于费金的一番告诫,他越琢磨越猜不透其中的真实目的和含意。他沉思了好一会儿,才认定自己是被选去替那个强盗打打杂,等物色到另外一个更为合适的小孩再说。他怅然若失,想了一会儿,重重地叹了口气,剔掉烛花,拿起费金留给他的那本书,读了起来。

他翻了几页,刚开始还漫不经心,突然,眼前一亮,其中的一节将他吸引住了,不多一会儿他就沉浸在这本书里了。这本书记录了一帮大名鼎鼎的罪犯的生活经历和审判过程,书页已经翻得污秽不堪,盖满指头的印迹。他在书中读到了足以使人四肢冰凉的一桩桩骇人听闻的罪行。这些吓人的描述是那样真实,栩栩如生,仿佛一页页泛黄的纸张都叫血痕染红了,书上的话回荡在他的耳边。

随着一阵突如其来的恐惧,奥立弗把书合上,扔到一边,然后双膝跪下,祈求上苍别让自己作这份孽,哪怕叫他立刻倒地身死,也别让他活着去犯这些令人发指的弥天大罪。他渐渐平静下来,声音低弱而又断断续续,恳求上帝将自己从眼前的危难中解救出来,一个苦命的孤儿。

他做完祷告,却依然用双手捂住脸,这时一阵悉悉窣窣的声音惊动了他。

什么东西!他大叫一声跳了起来,一眼看见门边站着一个人影,谁在那儿?

我,我啊。一个颤悠悠的嗓音回答说。

奥立弗把蜡烛举过头顶,朝门口看去。原来是南希。

把蜡烛放下来,南希姑娘把头扭到一边说,把我眼睛都照花了。

我跟你一块儿去吗?奥立弗问。

对,我刚从比尔那里来,我们俩一块儿去。

去干什么?奥立弗往后一退,说道。

不是去干坏事。南希应声说道,眼睛朝上翻了翻,她的目光刚一接触孩子的眼睛,便又转向一边。

我不信。奥立弗紧盯着她说。

随你怎么想,姑娘强打起笑脸,答道,当然,也不是什么好事。

一个念头从奥立弗心中闪过:现在刚敲十一点,街上行人还很多,总会有人相信自己讲的事。想到这一点,他便走上前去,略带一点慌张地说,他准备好了。

不管是他心中的一闪念,还是他的言外之意,都没能瞒过他的这位同伴。他说话的时候,南本的眼睛一直死死地盯着他,这时又看了他一眼,明明白白地表示,她已经猜到了他心中闪过的念头。

嘘!姑娘弯下腰来,机警地看了看周围,用手指了一下门,你自个儿没法子。为了你,我已经下死劲试过了,可都没用,他们把你看得很牢,你要是真想逃走,现在也不是时候。

奥立弗抬起头,目光紧紧地盯着她,南希眉宇间那种热切的表情震撼着他,看来她说的是实话。她的脸色苍白而又激动,浑身抖个不停,看得出她不是说着玩的。

我已经救了你一回,免了你一顿打,我还会那么做,现在就是如此,姑娘高声说道,假如来接你的不是我,而是别人,那些人都会比我凶多了。我答应过,说你会不吵不闹,一声不吭地上那边去,要是你做不到,只会害了你自己,还有我,说不定还会要了我的命。你看看这儿。我吃了这么多苦头,都是为了你。

她急促地指了指自己脖子、手臂上的块块伤痕,一句紧接一句地说下去:记住这一点。眼下别再叫我为你吃苦头了。只要能办到,我会帮助你的,但我现在还没有这个力量。把手伸给我。快!你的手。

她一把抓住奥立弗出于本能伸过去的手,吹熄蜡烛,拉着他走上楼去,一个隐藏在黑暗中的人影迅速把门打开,待他们走出去,门又很快关上了。一辆双轮马车正在门外等候,姑娘拽着奥立弗一块儿登上马车,顺手把车帘拉拢来。车夫不待吩咐,毫不拖延地抽了一鞭,马车开走了。

(有删改)

[注]长篇小说《雾都孤儿》于1838年出版,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孤儿奥立弗悲惨的身世及遭遇。主人公奥立弗在孤儿院长大,经历学徒生涯,艰苦逃难,误入贼窝,又被迫与狠毒的凶徒为伍,历尽无数辛酸,最后在善良人的帮助下,查明身世并获得了幸福。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费金直到天黑都在做出门的准备”等内容不仅交代了奥立弗当时的艰难处境,也写出了奥立弗难有逃跑的机会。
B.为了防止奥立弗利用去比尔·赛克斯家的机会逃跑,费金一直在监视奥立弗的所作所为,一直到奥立弗登上马车。
C.要求奥立弗阅读一本关于一帮罪犯的生活经历和审判过程的书,表现出费金为奥立弗着想而让他对未来有所准备。
D.南希为奥立弗付出了很多,给予奥立弗无微不至的关怀,她这次是特意来带奥立弗去比尔·赛克斯家的,用心良苦。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一件道具,“蜡烛”在小说中起到了交代自然环境、渲染人物内心情绪并推动小说情节逐渐发展的作用,可谓构思巧妙,匠心独运。
B.小说前面写费金安排奥立弗去比尔·赛克斯家,后面写南希接奥立弗去比尔·赛克斯家,小说在激烈的冲突中表达了奥立弗对自由的渴望。
C.小说善于运用内心独白来让读者走进人物内心,如“一个念头从奥立弗心中闪过……”中的“念头”就暗示了奥立弗想要乘机逃跑。
D.小说在刻画南希姑娘这个人物形象时,着重通过她的语言来交代相关事件的来龙去脉,她想方设法来帮助奥立弗,表现了她的善良。
3.前半部分所写的费金与奥立弗的对话,在小说节选部分中主要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4.为什么说《雾都孤儿》塑造的奥立弗是一个“天使”呢?请结合小说节选部分简要分析。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孙卿曰:“夫谈说之术,齐庄以立之,端诚以处之,坚强以持之,譬称以谕之,分别以明之,欢欣愤满以送之,宝之珍之,贵之神之,如是则说常无不行矣。”夫是之谓能其所贵。

赵使人谓魏王曰:“为我杀范痤,吾请献七十里之地。”魏王曰:“诺。”使吏捕之,围而未杀。痤自上屋骑危,谓使者曰:“与其以死痤,不如以生痤市,有如痤死,赵不与王地,则王奈何?故不若与定割地,然后杀痤。”魏王曰:“善。”痤因上书信陵君曰:“痤故魏之免相也赵以地杀痤而魏王听之有如强秦亦将袭赵之欲则君且奈何?”信陵君言于王而出之。

孟尝君寄客于齐王,三年而不见用,故客反谓孟尝君曰:“君之寄臣也,三年而不见用,不知臣之罪也?君之过也?”孟尝君曰:“寡人闻之,缕因针而入,不因针而急,嫁女因媒而成,不因媒而亲。夫子之材必薄矣,尚何怨乎寡人哉?”客曰:“不然,臣闻周氏之喾,韩氏之卢,天下疾狗也。见兔而指属,则无失兔矣;望见而放狗也,则累世不能得兔矣!狗非不能,属之者罪也。”孟尝君曰:“不然,昔华舟杞梁战而死,其妻悲之,向城而哭,隅为之崩,城为之阤,君子诚能于内,则物应于外矣。夫土壤且可为忠,况有食谷之君乎?”客曰:“不然,臣见鹪鹩巢于苇苕,着之发毛,建之女工不能为也,可谓完坚矣。大风至,则苕折卵破子死者,何也?其所托者使然也。且夫狐者人之所攻也,鼠者人之所熏也。臣未尝见稷狐见攻,社鼠见熏也,何则?所托者然也。”于是孟尝君复属之齐,齐王使为相。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咎犯与赵衰孰贤?”对曰:“阳处父欲臣文公,因咎犯,三年不达;因赵衰,三日而达。智不知其士众,不智也;知不言,不忠也;欲言之而不敢,无勇也;言之而不听,不贤也。”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痤A故B魏之C免相也D赵以地E杀痤F而魏王听之G有如强秦H亦将袭I赵之J欲K则君L且奈何?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是之谓能贵其所贵”中“贵”,与《师说》中的“无贵无贱”中的“贵”不同。
B.“与其以死痤市”中的“市”,与《望海潮》“市列珠玑,户盈罗绮”中的“市”不同。
C.“知而不言,不忠也”中的“而”,与《种树郭橐驼传》中的“字而幼孩,遂而鸡豚”中的两个“而”不同。
D.“君子诚能刑于内”中的“刑”,与《齐桓晋文之事》中的“刑于寡妻”的“刑”不同。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卿认为,“谈说”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听者觉得说者的话宝贵难得。
B.范痤在被赵国官吏追杀的危急时刻,通过“善说”打动了魏王,从而使魏王放跑了他。
C.门客将自己未受齐王重用的责任归咎于孟尝君,并通过“善说”获孟尝君再次推荐。
D.师旷在回答晋平公时举了阳处父的例子来说明赵衰比咎犯更加贤明。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孟尝君寄客于齐王,三年而不见用,故客反谓孟尝君曰。
(2)阳处父欲臣文公,因咎犯,三年不达;因赵衰,三日而达。
5.根据材料,请分别概括范痤、孟尝君门客和师旷三人劝说的成功之道。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①“老”作为诗美概念的价值与日常语境中我们对它的联想不一致。在文学批评中,它包含着内容和风格两方面的含义。

②从内容方面说,“老”意味着深于世故。深于世故,通常尤指经历忧患,表现在诗文中即立意妥帖,显出深谙人情世故的练达。龚贤《赠剩上人系中》诗云:“老僧待死处,古寺号承恩。无地可行脚,儌天且闭门。既知身是幼,羞问舌犹存。向午坐清寂,蒲团松树根。”黄生评:“起得老,结得深。”什么意思呢?因为对方是一位逃禅的遗民,如何在遗民的执着和释子的幻灭之间找到一个沟通和平衡的点非常困难,诗起首以“待死”沟通两者的身份,结尾以蒲团与青松象征两者的操行,取意深稳而浑然无迹,实在可谓起老结深。这里的“老”与其说体现在艺术表现上,还不如说体现在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上。

③在风格方面,我认为“老”的审美内涵起码可以从三个层面去认识。

④首先,是在整体风格上显现为老健苍劲的色调。老健在感觉印象上表现为一种瘦硬与苍劲之风。瘦硬通常显示为不同寻常的笔力,而苍劲则每每表现于诗境的高远雄浑。清初李浃《秋日闲兴》写道: “老树鸣风叶,萧萧万壑流。那堪连夜雨,散作满城秋。远杵寒相答,孤鸿迥自愁。升沉看物理,天地一虚舟。”这样的作品让人联想到杜甫晚年的诗境,体气雄浑而绝不流于虚响,确实称得上“声格俱老”!

⑤其次,是在技巧上意味着稳妥和成熟,整体风格的无缺陷。稳妥是意味着艺术完成度的概念。凡口语中与稳妥相通的词,在诗文评中亦与老相应,如停当、妥当、安顿、老到,都可以指称技巧意义上的“老”。反之,当诗歌的艺术表现出现局部的不完满时,“老”的否定式就常用来表示遗憾。如纪昀评陆游《暖甚去绵衣》“谁道江南春有寒”句“有字欠老”。

⑥“老”在修辞上表现为自然平淡的特点。正像人到老年,表情和举止都趋于自然平静,艺术的老境也都显示出自然平淡的气质。苏东坡有所谓极绚烂而归于平淡之说。诗歌中的自然平淡首先意味着朴素的风格,具体到艺术表现,则有结构、章法的质直,又有修辞技巧的平淡。自然平淡的境界,貌似浑然天成,看不出用功之迹,但不是无所用心,乃是精心锤炼的结果。

(摘编自蒋寅《作为诗美概念的“老”》)

材料二:

①在文学史上,给诗人姓前冠以“老”字并不多见,固定冠之以“老”的,千载之下唯杜甫而已。那么,为什么独独以“老”冠杜呢?

②“老”在杜诗中使用频率极高。在其一千四百余首诗中,“老”以不同的面貌呈现笔端,有时以本字出现,有时以白首、衰年、迟暮等形式出现,合计竟有530多处。杜甫为什么如此多地提到老?杜甫的人生理想,是典型的中华传统文化熏陶出的人生理想,其中传统的东西很多,尚老就是其一。中国是尚老的国度,“老”象征着年高圣德、经验丰富、沉着稳健、充满智慧,因此,杜甫天性喜欢老者,在《壮游》中他说:“脱落小时辈,结交皆老苍”,并在不知不觉中过早“老”化了自己。

③杜甫频频言老,不仅仅因为尚老、结交老苍,还有着更重要的原因。从大处着眼即是社会时代巨变的影响,一生失志,打击沉重;从细处着眼即是生活的颠沛流离、贫病交加,促成其老。而这两方面关系又是一脉相承的。

④杜甫生于我国封建社会中前所未有的盛世, 但不幸的是在他做好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准备之后,等待他的却是奸人当道、仕途坎坷及社会的剧变。十年困守长安,在天宝十四年他刚得一小官职时,渔阳鼙鼓却动地而来,巨大的动荡带来的是生活的苦辛与心灵的创伤,历尽了人世沧桑,美好的理想被严酷的现实击碎了,大唐帝国在受苦,人民在受苦,杜甫作为敏感的诗人,更是苦中之苦。就是从这时起,他笔下的“老”多了起来。丹纳说过:“苦难使群众伤心,也使艺术家伤心。艺术家既是集体一分子,不能不分担集体的命运”,“他之所以成为艺术家,是因为别人只见到部分,他却见到全体,还抓住它的精神”。读其《北征》,我们可以看到人民的苦难、国家的苦难,看到全体,看到精神!

⑤在杜甫的人生经历中,生计始终拖累着他,虽有朋友接济,他还是长期过着漂泊生活。贫穷和疾病缠绕着他,促使他对老异常敏感,并成为他过早衰老的催化剂。所以在诗中,他也往往是老、病一体化:“老病有孤舟”“衰疾谢知音”“拖病江天白首郎”。贫病加剧着生理的衰老,心灵的煎熬加剧着心理的衰老,以致早生华发,但更为突出的是他那沉重的心理负担。杜甫的一生有太多的放心不下,内心超负荷运载着,始终是沉甸甸的。对家人他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对邻人他是“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对朋友是“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对人民他是“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对国家他是“十年戎马暗万国,异域宾客老孤城”。对一切的操心,也促进了心理的过早衰老。杜甫这种老的特色,给人印象十分深刻。人们提起杜甫,就往往联想到一位贫病交加的老者形象。

⑥其实杜甫的“老”中包含着特定的时代、特定的人生阅历、特定的心理趋向赋予的独特韵味,不是随便什么人拈出个“老”字就可学来的。只有杜甫的人生风范、思想情感当得起这个“老”字,冠之以“老”符合其人格特色。“老”是对这一切的极好概括,决不是对其自称的盲从。

⑦一个“老”字,既是其人生理想的突出体现,又可提示其诗之风格特色,用之概括杜甫,实乃绝妙好字。

(摘编自刘艺《漫议“老杜”》)

1.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诗美概念的“老”,既体现为深于世故,又表现为修辞的平淡、技巧的稳妥成熟和风格的老健苍劲。
B.杜甫在自己的诗中频繁地使用“老”字,在他的一千四百余首诗中这个字出现了530多次,体现他的偏爱。
C.杜甫之所以频频言“老”,有尚老、衰老、贫病交加等多种原因,其中社会时代的巨变是最主要的因素。
D.杜甫长期过着漂泊生活,贫病缠绕,加之他对家人、朋友、人民和国家无不关心,加剧了他心理的衰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龚贤写出《赠剩上人系中》之所以能做到起老结深、取意深稳,与他对赠诗对象剩上人所经忧患的深刻理解是分不开的。
B.文章用纪昀评陆游诗的例子说明,要想让诗歌呈现出“老”的风格,即使在个别字词上也必须追求技巧上的稳重和成熟。
C.平淡自然不易得,如果没有经过经过精心锤炼、用心经营,就难以让诗歌形成自然平淡的气质,难以达到艺术的“老境”。
D.杜甫的“老”包含着特定时代带来的独特韵味,如果没有对人民、国家苦难的关注分担,杜甫的“老”的风格就不会形成。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的诗句最能体现作为诗美概念的“老”的风格的一项是(     
A.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B.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C.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D.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4.结合两则材料,用文中“老”的观点简析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024-01-1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荣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论贵粟疏

(西汉)晁错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瘠者,畜积多而备先具也。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加以亡天灾数年之水旱,而畜积未及者,何也?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

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子孙以偿债者矣。

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也。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所谓损有余、补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

爵者,上之所擅,出于口而无穷;粟者,民之所种,生于地而不乏。夫得高爵也免罪,人之所甚欲也。使天下人入粟于边,以受爵免罪,不过三岁,塞下之粟必多矣。

陛下幸使天下入粟塞下以拜爵,甚大惠也。窃恐塞卒之食不足用大渫天下粟。边食足以支五岁,可令入粟郡县矣;足支一岁以上,可时赦,勿收农民租。如此,德泽加于万民,民俞勤农,天下安宁。

(有删改)

【注】①捐瘠(juān   jí):饥饿而死。②当具:指准备交赋税的时候。③倍称(chèn)之息:加倍的利息。④渫(xiè):分散,流通。
1.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地有遗A利B民有余力C生谷之土D未尽垦E山泽之利F未尽G出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的“以”,与“以其无礼于晋”的“以”用法相同。
B.仓廪,通指藏粮之所。《礼记·月令》云:“谷藏曰仓,米藏曰廪。”“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中的“仓廪”即为此意。
C.“尚复被水旱之灾”中的“被”意为“遭受”,与“如被冰雪”的“被”含义相同。
D.“鬻子孙以偿债者矣”中的“鬻”意为“卖”,与成语“卖官鬻爵”的“鬻”含义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部分以古圣王统治状况与当今政治局面进行类比,引出下文应使民务农的话题。
B.作者认为蓄积多则民心稳,统治稳固:而要增加蓄积,必须使农民尽心于农业生产。
C.作者指出,当朝政治“损有余,补不足”,法令颁布,百姓可得利。如此顺应民心,可以获得多个好处。
D.全文围绕“重农贵粟”的政治主张,指陈时弊,逐层深入,论述严密,富有说服力。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
②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
5.本文中,作者认为应该“使民以粟为赏罚”的好处有哪些?
2024-01-09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拔尖强基联盟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礼拜二午睡时刻

【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火车刚从震得发颤的橘红色岩石的隧道里开出来。就进入一望无际、两边对称的香蕉林带。不时从车窗里吹进一股令人窒息的煤烟气。这时候正是上午十一点,天气还不太热。

她们是这节简陋的三等车厢里仅有的两名乘客。小女孩把她们仅有的随身物件——一个塑料食品袋和一束用报纸裹着的鲜花——放在座位上,坐到对面离窗较远的位子上,和母亲正好脸对脸。母女二人都穿着褴褛的丧服。女人的眼皮上青筋暴露,身材矮小孱弱。她一直直挺挺地背靠着椅子,脸上露出那种安贫若素的人惯有的镇定安详。

十二点,天气热起来了。火车慢腾腾地行驶着。

梳梳头!女人说。小女孩正在梳头的时候,火车的汽笛响了。女人擦干脖子上的汗水,又用手指抹去脸上的油污。火车已经开进一个镇子。

你要是还有什么事,现在赶紧做。女人说,接下来就算渴死了,到哪儿也别喝水。尤其不许哭。女孩点点头。这时候,从车窗里已经可以望得见小镇的全貌。这是八月的一个礼拜二,小镇上阳光灿烂。小女孩用报纸把鲜花包好,目不转睛地揪着母亲,母亲也用温和的目光看了她一眼。

小镇热得像蒸笼。镇上的居民都困乏得睡午觉去了,只有车站对面的旅店、酒馆、台球厅以及电报局还在营业。

母女俩下了车,沿着巴旦杏树荫悄悄地走进小镇,尽量不去惊扰别人午睡。她们径直朝神父的住处走去。女人用手指甲划了划纱窗,又去叫门。过了一会儿,有人小心翼翼地问:谁啊?

我要找神父。地说。

神父正在睡觉。

我有急事。女人坚持道。她的声调很平静,又很执拗。

大门悄悄地打开了一条缝。请进吧。

她们走进一间客厅。开门的那个又矮又胖的中年妇女把她们引到一条木头长凳前,让她们坐下。小女孩坐下了,母亲愣愣地站在那里。除了电风扇的嗡嗡声外,听不到一点儿其他声音。

开门的那个女人从客厅深处的门里走出来。他叫你们三点以后再来。她把声音压得很低,他才躺下五分钟。

火车三点半就要开了。她的回答很简短,口气很坚决,不过声音还是那么温和。

那好吧。开门的那个女人说。

客厅深处的门又关上时,母亲坐到她女儿身边。这间窄小的客厅虽然简陋。但很整洁。一张简朴的办公桌,桌上有一台老式打字机,旁边放着一瓶花。桌子后面是教区档案。

客厅深处的门打开了。这一次,神父用手帕揩拭着眼镜,从里面走出来。他一戴上眼镜,马上能看出他是开门的那个女人的哥哥。

有什么要帮忙的吗?他问。

我要借用一下公墓的钥匙。女人说。

神父瞅了女孩一眼,然后又透过纱窗望了望天空。天太热了,他说,你们可以等到太阳落山嘛!

女人默默地摇了摇头。

神父从柜子里拿出一个油布面笔记本、一支蘸水钢笔和一瓶墨水,然后坐在桌子旁边。

你们想去看哪一座墓?他问道。

卡络斯·森特诺的墓。女人回答说。

谁?

卡络斯·森特诺。女人重复了一遍。

神父还是不明白。

就是上礼拜在这儿被人打死的那个小偷,女人不动声色地说,我是他母亲。

神父打量了她一眼。那个女人忍住悲痛,两眼直直地盯住神父。①神父的脸刷地一下子红了。他低下头写字,一边写一边询问那个女人的身份信息。她毫不迟疑,详尽准确地做了回答,仿佛是在念一份写好的材料。

事情发生在上礼拜一凌晨三点钟。那天,在细雨的淅沥声中雷薇卡太太听见有人从外边撬临街的门。她急忙起来,摸黑从衣柜里拿出一支老式手枪。她没有开灯,二十八年的独身生活在她身上产生的恐惧感使她不但能够想象出门在哪里,而且能够准确地知道门锁的高度。她两手举起枪,闭上眼睛,猛一扣扳机。这是她生平第一次打枪。②枪响之后,周围立刻又寂然无声了,只有细雨落在锌皮屋顶上发出滴滴答答的声响。她随即听到在门廊的水泥地上响起了金属的碰击声和一个低哑的、有气无力的、极度疲惫的呻吟。清晨,在雷薇卡太太家的门前倒卧着一具男尸。死者的鼻子被打得粉碎,他穿着一件法兰绒条纹上衣,一条普通的裤子,腰上系着一根麻绳,光着脚。镇上没有人认识他是谁。

这么说他叫卡络斯·森特诺。神父写完,嘴里咕哝道。

森特诺·阿亚拉。那个女人说,是我唯一的儿子。

神父又走到柜子跟前。摘下钥匙,放在笔记本上,用食指指着一处地方,说:在这儿签个字。

女人胡乱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神父吁了一口气。您从来没有试过把他引上正道吗?

他是个非常好的人。

神父看看女人,又看看女孩,看到他们根本没有要哭的意思。

那个女人还是神色自如地继续说:我告诉过他,不要偷穷人家的东西,他很听我的话。然而过去,他当拳击手,常常被人打得三天起不来床。

他不得不把牙全都拔掉了女孩插嘴说。

是的。女人证实说,那时候,我每吃一口饭,都好像尝到礼拜六晚上他们打我儿子的滋味。

上帝的意志是难以捉摸的。神父说。神父本人也觉得这句话没有多大说服力。人生经验已经多少把他变成了一个怀疑主义者。他指点母女俩怎样才能找到卡洛斯·森特诺的墓地。女人仔细听着,向他道了谢,但脸上没有丝毫笑容。

在临街的门打开之前,神父就觉察到有人贴在纱窗上往里瞧。那是一群孩子。门敞开后,孩子们立刻一哄而散。在这个钟点,大街上通常没有人。可是现在,不光是孩子们在街上,巴旦杏树下面还聚集着一群群的大人。神父一看大街上乱哄哄的样子,顿时就明白了。他悄悄地把门关上。

等一会儿再走吧。说话的时候,他没看那个女人。

神父的妹妹从里面的门里出来,一声不响地眼了瞅神父。

怎么样?他问。

人们都知道了。神父的妹妹喃喃地说。

那最好还是从院门出去。神父说。

那也一样。他妹妹说。窗子外面净是人。

直到这时,那个女人好像还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她试着透过纱窗往大街上看,然后从女孩手里把鲜花拿了过去,就向大门走去。女孩跟在她身后。

等太阳落山再去吧。神父说。

会把你们晒坏的。神父的妹妹在客厅深处一动也不动地说,等一等,我借你们一把阳伞。

谢谢。那个女人回答说,我们这样很好。

她牵着小女孩的手朝大街走去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火车上,面对母亲命令式的话语和不近情理的要求,小女孩始终没有言语,只是默默顺从。
B.到达小镇后,母女俩尽量不去惊扰别人午睡,却执意叫醒正在午睡的神父,最终见到了神父。
C.雷薇卡太太在黑暗中凭借自己对房屋的熟悉,在孤身无援的情况下一枪打死了卡洛斯·森特诺。
D.女人不顾神父兄妹的劝阻坚持离开,似乎没有意识到自己因为惊醒了小镇上的人午睡而即将受到指责。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表明神父得知女人来访的意图之后,为自己因为午睡而未能及时接待她们感到惭愧。
B.句子②从听觉的角度细腻地展现枪击发生后的动静,从枪声到无声再到雨声,节奏变化真切而合理。
C.句子③是文中仅有的一句对小女孩的语言描写,这句脱口而出的话说明她对哥哥拔牙的事情记忆深刻。
D.句子④作为小说的结尾,戛然而止。女人最终的选择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引人深思。
3.小说在讲述小镇上个礼拜发生的事件时采用了插叙的叙述方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作家余华认为《礼拜二午睡时刻》展示了马尔克斯“克制的才华”。小说中适当的隐忍和节制,让情节和人物自己说话,会起到更好的效果。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2024-01-09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拔尖强基联盟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太白峰1

李白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2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泠风3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4去,何时复更还?


注释:【1】此诗作于李白入长安而无所成之时。【2】太白:太白星,即金星。【3】泠风:清风。【4】武功:武功山,在陕西武功县西。
1.以下对诗歌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题目中都有“登”,诗人都在前两句直接点题。
B.杜诗每一联都对仗,李诗只有前两句和最后两句对仗。
C.杜诗和李诗中都写到了“风”,“风”的特点也相同。
D.杜诗所绘景象有悲壮之美,李诗所写想象有新奇之美。
2.两首诗都写登高见闻,但表达的情感不同;请结合两首诗的尾联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蟋蟀声声

蓝 翎

①深秋到,夜渐长,霜愈浓,风更凉。

②城市的喧嚣沉寂了,车辆入库,路静人稀。左邻右舍的电视机、收音机也停了。当它们开着的时候,仿佛那从窗内射出来的灯光,也带着扰人的声音。单一的艺术声音是乐音,而各种艺术的声音同时参差不齐地传进耳朵里,比马路上前拥后挤的车辆的噪音,更让人难受。

③田园静寂的秋夜,也是有声音的,那就是遍地的虫鸣。蟋蟀、蝼蛄、蝈蝈,组成不同族类的合唱队。天愈凉,叫得愈响、愈热烈,像闭幕前的大合唱的高潮,又像告别演出。虫鸣夜更幽,没有虫鸣,感到的只是凄冷、单调。单调和喧嚣,同样能使人心里不平静。

④我喜欢充满虫声的深秋之夜。

⑤伴着虫声睡去,胜似催眠曲。

⑥伴着虫声夜读,书好像是活的。对的,蟋蟀鸣吾床下,几千年前诗人的感受,仍然活在这鸣声里。《聊斋志异·促织》里化为蟋蟀的小孩,不是正隔窗窥探,看你对他的悲惨遭遇有什么表示?这幻觉并不神秘,不是意识流、潜意识,是艺术和生活的对比而诱发出的联想力。读书不像出家人的念经,心如枯井,需要色彩的刺激,声音的刺激。它提醒你还有一个可爱的大地在。夜,正是大地的外衣。

⑦伴随着虫声思索,烟显得浑浊,茶显得苦涩,酒显得昏迷。虫声是单纯的,它引起的回忆也是单纯的,像虫声一样的单纯、清晰。①从虫声里,我看到了自己伴随着虫声而踩出的一个历史足迹。

⑧那是多灾多难的童年的秋夜。高粱高,红了梢;谷子黄,弯了腰;豆叶苍,干了荚。夜色把它们抹成一片黑影,失去了白天的光彩。 一领破席,半截搭在坟脚跟,半截拖在坟前的光地上。 一卷高粱叶当枕头,被单子隔露水,挡寒霜,我坦然地睡在破席上。周围是谷子,再远是高粱,藏在这里最安全。在家里谁敢阖上眼?一声枪响,鬼子大概又下乡;一声犬吠,可能汉奸又翻墙。躺在孤坟地里,心不乱跳,不惊慌,远望着碉堡顶上阴森的探照灯,耳听着沿路电话线像狼发狠的呜呜声,既盼夜长,又想天亮。自从日本鬼子进入了家乡,民族的灾难使儿童也得离娘睡坟地,更有的被送上了屠场。 我曾差一点上了屠场,所以从此不再敢留恋温暖的被窝,只得去睡露冷霜寒的坟场。②坟场也成了我开始认识生活的课堂。

⑨坟场,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曾是最恐怖的地方。小朋友在村头上玩,碰上阴天,晚上会突然看到野外有一闪一闪既不绿又不蓝的微弱的光。老人们说那是鬼火,是活无常挑着灯笼办案或者在打火抽烟。小朋友们听了头发竖,心发怵,跑回家蒙上被子闭上眼,被子里头好像还一闪一闪地亮。

⑩我第一次就是心惊肉跳扯着大人的衣襟到坟头边去睡觉的。躺下就是睡不着,老觉得坟里有动静。

⑪坟里有动静了。不是朽骨翻身,不是会变美女的狐狸精,不是能变白胡子老头的黄鼠狼,而是动听的蟋蟀声,唧唧唧,多么亲切的声音,喜人的声音!听到坟里的蟋蟀叫,我真想去捉它。可是一想,又害怕了。听养蟋蟀的老玩家说过,坟里的蟋蟀最厉害,它是在人的头颅里长大的,左眼孔进,右眼孔出,要捉可难了。搬着人头骨捉个蟋蟀,我还没那种胆量。

⑫不捉也好。蟋蟀也是成对的,捉了公的,岂不拆散了它们的家?如果它们也有虫族感,不把捉它们的人当作最大的仇敌才怪呢,正像我们仇恨到处捉我们的日本鬼子那样。还是让它自由地叫罢!只有最自由的声音,才是最美、最好听的声音,让不自由的人听了,才不会忘记对自由的追求与向往。

⑬以后,我就经常一个人睡坟脚了。躺下身来,要是听不到蟋蟀的叫声,反而更感到寂寞,寂寞到有点怕。一听到唧唧唧的叫声,心情立即轻松坦然,在虫声伴奏中进入梦乡。不知不觉过了好几年。

⑭仍是一个夜里,我睡醒了一觉,正想再入梦乡。突然一阵枪响,碉堡上的探照灯灭了,紧接着从那黑洞洞的怪物里一股火光冲天而起,越烧越大,却没有冲啊!杀啊!的喊声。火光尚明,人却已去,一场哑巴仗,把鬼子的据点给了。③我披上被单,扔下破席,抬起头,挺直腰,一步一个响声地走回家。 抗日游击队结束了我睡坟头的梦。

⑮第二天,太阳还没出来,老乡们就拿起家伙扒碉堡,我也跟着去搬砖头瓦块。沟填平了,碉堡扒光了,烧死了的敌人就地埋在碎砖烂瓦里。这里两三年没有长好庄稼,可是,每到秋天夜里,却传出了阵阵蟋蟀声。然而,又长起来的比我小的小朋友都不到那里去捉,大人对他们说,那都是鬼子汉奸变的。谁还喜欢?

⑯几十年转眼过去了,我也年过半百。④看到日本有些怀旧的家伙仍然在重温几十年前进入中国的梦,引起我对蟋蟀声的特殊敏感,唤起我对童年的回忆。于是,我宁肯相信那碉堡遗迹下的蟋蟀声,是有罪的侵略者的思乡哀鸣,不管过了多少年,仍然没有变。应该寻找出这些声音,录下来,放给那些重温旧梦的人听。如果他们要重新进入,肯定也会变成瓦砾下的蟋蟀,而我们的娃娃们却绝不会再去睡坟头。

(选自《五十年花地精品选·散文卷下》,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将城市的噪音和田园的虫鸣进行对比,意在突出自己对秋夜虫声的喜爱,也为后文做铺垫。
B.文章借用《聊斋志异·促织》的故事,意在写出伴着虫声夜读能激发读者的想象,与作者产生共鸣。
C.写坟场睡觉的经历与感受,是为了表明虫声曾为“我”赶走寂寞与恐惧,与前文“虫声胜似催眠曲”呼应。
D.本文语言自然素朴却不失雅致,句式灵活多变却不显繁杂,感情直白真率且不失热切。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承上启下,既承接上文自己对秋夜虫声的喜爱,又引出下文对多灾多难童年的回忆。
B.句子②将“坟场”喻为“课堂”,写出坟场经历给“我”带来的恐惧,对“我”认识生活真相的影响。
C.句子③多个动作描写,写出在游击队消灭鬼子后,“我”昂首挺胸地走向安全的家的坚定与自豪。
D.句子④中“进入”是“侵略、入侵”之意,有撕开侵略者粉饰之用。
3.文章围绕“虫声”既写出“我”喜欢秋夜虫声的理由,也借此展开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蕴藏在文字中的丰富情感。
4.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其中一组决定从文章第⑫段切入。作为这组的成员,请你仔细品读这一段,结合文本围绕本段的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秦欲伐齐,齐楚从亲,乃使张仪往楚。张仪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绝约于齐,臣请献商于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娶妇嫁女,长为兄弟之国。此北弱齐而西益秦,计无便此者。”楚王大说而许之。群臣皆贺,陈轸独吊之。楚王怒曰:“寡人不兴师发兵得六百里地,群臣皆贺,子独吊,何也?”陈轸对曰:“以臣观之,商于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齐秦合则患必至矣。”楚王曰:“有说乎?”陈轸对曰:“夫秦之所以楚者,以其有齐也。今绝约于齐,则楚孤。张仪至秦,必负王,是北绝齐交,西生患于秦也,而两国之兵必俱至。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使人随张仪。苟与吾地,绝齐未晚也;不与吾地,阴合谋计也。”楚王曰:“愿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乃以相印授张仪厚赂之于是遂绝约于齐使一将军随张仪。

张仪至秦,详失绥堕车,不朝三月。楚王闻之,曰:“仪以寡人齐未甚邪?”乃使勇士至宋,借宋之符,北骂齐王。齐王大怒,折节而下秦。秦齐之交合,张仪乃朝,谓楚使者曰:“臣有奉邑六里,愿以献大王左右。”楚使者曰:“臣受令于王,以商于之地六百里,不闻六里。”还报楚王,楚王大怒,发兵而攻秦。陈轸曰:“轸可发口言乎?攻之不如割地反以赂秦,与之并兵而攻齐。是我出地于秦,取偿于齐也,王国尚可存。”楚王不听,卒发兵而使将军屈匄击秦。秦齐共攻楚,杀屈匄,遂取丹阳、汉中之地。

(节选自《史记张仪列传》,有删改)

材料二:

张仪欺楚怀王,陈轸谏言可谓善矣。然至云:“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使人随张仪,苟与吾地,绝齐未晚。”是轸不深计齐之可绝与否,但以得地为意耳。及秦负约,楚王欲攻之,轸又劝曰:“不如因赂之以一名都,与之并兵而攻齐,是我亡地于秦,取偿于齐也。”此策尤乖谬不义。且秦加亡道于我,乃欲赂以地,齐本与国,楚无故而绝之,宜割地致币,卑词谢罪,复求其援,而反欲攻之,轸之说于是疏矣。

(节选自洪迈《容斋随笔》)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乃以相印A授B张仪C厚赂之D于是遂绝约E于齐F使G一将军H随张仪。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亲,指合纵相亲,是战国时期六国合纵结为联盟,共同对抗秦国侵略的策略。
B.重,指重视,与《琵琶行并序》“商人重利轻别离”中的“重”意思相同。
C.绝,指断绝,与《劝学》“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中的“绝”意思不同。
D.名都,文中指大邑、城市,古代名都可以和国都、首都具有同等的规模。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王为攻打齐国派张仪到楚国,张仪以六百里的土地和秦楚两国的友好关系作为诱饵,诱惑楚王与齐国断绝关系,楚王答应了张仪。
B.楚国大臣们都在庆贺时,陈轸看透了张仪的阴谋,他劝说楚王不要轻信张仪,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但楚王没有听从陈轸的建议。
C.张仪回到秦国,假装跌下车,三个月不上朝,楚王以为张仪对断交之事不满,就派人辱骂齐王,齐王很生气,于是与秦国建立了友好关系。
D.楚使者被张仪欺骗后,报告楚王,楚王要发兵攻打秦国,陈轸认为不能攻打,而应贿赂秦国,让秦国单独攻打齐国,楚王不听建议。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臣观之,商于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齐秦合则患必至矣。
(2)是我出地于秦,取偿于齐也,王国尚可存。
5.洪迈认为陈轸两次谏言都有不合理之处,请分别简要概括。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白居易传

元·辛文房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若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北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听,乞外,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离。尝科头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白相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

(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
B.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
C.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
D.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
2.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居易首上疏,请捕贼                  亟:迅速
B.又言事,不                            见:被
C.为杭州刺史                                除:授,拜
D.茶铛酒杓不                            相:互相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才华出众。他年轻时游历长安,被自恃才华的名人顾况轻视,但后来顾况被其才情折服。
B.白居易直言敢谏。贼人刺杀宰相,白居易首先站出来进谏,要求追捕凶手,却因此被权贵记恨。
C.白居易淡泊世事。他是一个像陶渊明一样的隐士,被贬之后归隐田园,过上了逍遥自在的生活。
D.白居易喜欢佛教。他谈论佛理,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依托佛教生死之说,消解被贬的苦痛。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2024-01-0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荣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列各组词类活用现象不同的是(     
A.积成德                                     中规
B.深林兮惊层巅                           𫐓以为轮
C.吾妻之美我者,我也                 商人重利别离
D.樯橹                              遂命
2024-01-0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荣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