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荆棘鸟(节选)

考琳·麦卡洛(澳大利亚)

1915年12月8日,梅吉·克利里过了她的第四个生日。妈妈收拾好早饭的盘碟,不声不响地把一个褐色的纸包塞到了她的怀里,叫她到外面去。于是,梅吉便蹲在前门旁边的金雀花丛背后,不耐烦地扯了起来。她的手指不灵活,那纸包又扎得挺结实。它有几分像是波利尼西亚人开的杂货店里的东西,这使她觉得,不管它里边包的是什么,反正不是家里做的,也不是捐赠的,而是买来的。这可真了不起。

包的一角露出了一个好看的淡金色的东西。她更加起劲地扯着那纸包,扯下的长长的纸条乱成一团。

“艾格尼丝,啊,艾格尼丝!”她无比爱怜地说,朝在扯得稀烂的套子里躺着的布娃娃眨眨眼。

真不简单啊。梅吉有生以来只进过一次韦汉的杂货店,那是远在5月间的事了。因为她已经是个像样儿的姑娘了,所以她就规规矩矩地端坐在妈妈身边的小车里,激动的心情使她对满架货物目不暇接,记不胜记。但那个放在杂货店柜台上的、穿着粉红色锦缎裙子、上面缀满了米色花边的布娃娃艾格尼丝,她却看得清楚,记得真切。就是在那个时候,她心里就管它叫艾格尼丝了,这是她所知道的唯一的足以配得上这个无与伦比的小东西的漂亮名字。然而,在那以后的几个月里,她空怀惆怅地思念着艾格尼丝。梅吉没有布娃娃,也不知道小姑娘总是和布娃娃联系在一起的。她高高兴兴地玩着哥哥们丢下的哨子、弹弓和玩旧了的兵偶,两手弄得肮里肮脏的,靴子上沾满了泥点。

她从来没想过和艾格尼丝一块儿玩。现在她轻轻抚弄着那粉红色裙子的褶边,这裙子比她所见过的女人身上穿的都要华丽。她温情脉脉地将艾格尼丝抱了起来。这布娃娃的胳膊腿儿是接榫的,可以随意扳动。甚至连她的脖子和纤细、匀称的腰肢也是接榫的。她那金色的头发梳成了漂亮的高高的发髻,上面插满了珠子,别着珠花别针的米黄色三角披肩围巾上隐隐地显露出她白色的胸脯。画在骨灰瓷上的脸蛋儿非常美丽,瓷面没有上釉,这使那精心画出的皮肤显出一种天然的、无光泽的肌理。那对闪耀在真毛发制成的睫毛之间的蓝眼睛栩栩如生,虹膜周围画着深蓝色条纹和色晕。看得着了迷的梅吉还发现,当艾格尼丝向后倾倒到一定程度时,她的眼睛就合上了。在她的一侧微红的面颊上方.有一颗黑色的美人痣,她那颜色略深的嘴微微张开,露出了洁白的小牙齿。梅吉把布娃娃轻轻地放到膝盖上,舒适地交叉起双脚,坐在那里一个劲儿地瞧个没完。

当杰克和休吉沙沙地穿过靠近栅栏的那片长柄镰割不到的草地走过来时,她依然坐在金雀花丛的背后。她的头发是典型的克利里家的标志,克利里家的孩子们除弗兰克以外都长着一头微微发红而又浓又密的头发。杰克用胳膊肘轻轻地捅了一下他的兄弟,兴奋地指了指。他们相互龇牙咧嘴地笑了笑,分成了两路,装出正在追赶一个毛利叛逆骑兵的模样。可是梅吉一点儿也没听见,她正在全神贯注地看着艾格尼丝,自顾自地轻声哼唱着。

“梅吉,你拿的是什么呀?”杰克大喊一声,扑将过去,“给我们看看!”

“对,给我们看看!”休吉格格地笑着,包抄了过来。

她把布娃娃紧紧地搂在胸前,摇晃着脑袋:“不!她是我的!是给我的生日礼物!”

“给我们看看,快!我们就看一眼。”

骄傲和喜悦占了上风。她举起了布娃娃让她的哥哥们看。“你们看,她漂亮吗?她叫艾格尼丝。”

“艾格尼丝﹖艾格尼丝?”杰克毫不留情地取笑道,“多傻气的名字呀!你干吗不叫她玛格丽特或贝蒂呢?”

“因为她就是艾格尼丝嘛!”

休吉发现布娃娃的腕节是结榫的,便打了声口哨。“嘿,杰克,看哪!它的手能动!”

“哪儿?让我瞧瞧。”

“不!”梅吉又紧紧地搂定了布娃娃,眼泪汪汪,“不,你会把它弄坏的!噢,杰克,别把她拿走——你会把她弄坏的!”

“呸!”杰克那双小脏手紧紧地抓住了梅吉的腕子,“你想来个狗吃屎吗?别哭哭啼啼的,不然我就告诉鲍勃去。”他将她反转过去,直到她的皮肤变得青白。休吉抓住了娃娃的裙子,拉着它说:“给我,要不我真使劲儿啦!”

“别!别这样,杰克,求你别这样!你会把她弄坏的,我知道,你会弄坏的!哦,你别动她吧!别把她拿走,我求求你!”她也顾不得被粗暴地攥住的手腕,只是紧紧地抱着布娃娃,一边哭着,一边乱踢着。

“拿到喽!”当布娃娃从梅吉交叉的前臂中滑落下来时,休吉欢呼了起来,

杰克、休吉和梅吉一样,内心也觉得那布娃娃迷人极了,他们脱下了她的外衣、裙子艾格尼丝躺在那里,任凭男孩们拉拉扯扯。他们一会儿把她的一只脚强扭到脑后,一会又叫她低头看着自己的脊背,所有想得到的柔软术他们都让她做遍了。梅吉站在一边哭着,他们根本就不加理睬。她没想到要寻求什么帮助,因为在克利里家里不为自己去争斗的人是得不到什么帮助和同情的,女孩子们也概莫能外。

布娃娃的金发被掀掉了,那些珠子转眼间就飞到了深深的草从里,不知去向。一只肮脏的靴子漫不经心地踩到了被丢弃的衣服上,使那缎子面上沾满了从铁匠铺子里带来的油污。梅吉跪了下来,发狂似地在地上扒找着,收集着那些小巧玲珑的衣裤,以防它们再受损害。然后,她开始在她认为珠子可能散落的地方拨草寻找。她泪眼模糊,这是她心中从未体验过的痛苦,因为到目前为止,她还从来没有遇到过任何值得悲伤的事呢。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梅吉在四岁生日时才第一次收到妈妈送的礼物,只是因为自己年纪幼小,加上礼物包装结实,导致她在拆礼物时很没有耐心。
B.物质条件的匮乏,梅吉没有布娃娃,在玩哥哥们丢下的玩具时,因为她总惦记着艾格尼丝,所以玩得并不高兴。
C.梅吉沉迷于美丽的艾格尼丝,连哥哥们来到身边都未察觉。当哥哥们想者布建是时,任骄傲和喜悦的驱使下,梅吉举起布娃娃给哥哥们看。
D.虽然哥哥们也认为布娃娃是美丽的,但因嫉妒心理的作祟,他们肆无忌惮地蹂躏艾格尼丝,给梅吉带来很深的痛苦。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主要采用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生动细致地记叙了艾格尼丝作为礼物被送给梅吉,又被杰克和休吉这两个小男孩损坏的故事。
B.小说通过补叙梅吉第一次见到艾格尼丝的情形,说明了梅吉再见艾格尼丝无比爱怜的原因,使情节衔接自然,无突兀之感。
C.小说对杰克和休吉兄弟俩采用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使“捣蛋”男孩的形象跃然纸上。
D.梅吉坐在“金雀花丛背后”,兄弟俩“穿过靠近栅栏的那片长柄镰割不到的草地”,小说中的两处环境描写,对下文情节的展开是有铺垫作用的。
3.梅吉是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请简要分析。
4.考琳·麦卡洛是享誉世界的女作家,以描写细腻著称。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她是如何表现“梅吉对艾格尼丝的无比爱怜”的?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靖郭君善齐貌辨。齐貌辨之为人也多疵,门人弗说。士尉以证靖郭君,靖郭君不听,士尉辞而去。孟尝君又窃以谏,靖郭君大怒曰:而类,破吾家,苟可慊齐貌辨者,吾无辞为之。于是舍之上舍,令长子御,旦暮进食。数年,威王薨,宣王立。靖郭君之交,大不善于宣王,辞而之薛,与齐貌辨俱留。无几何,齐貌辨辞而行,请见宣王。靖郭君曰:王之不说婴甚,公往,必得死焉!齐貌辨曰:固不求生也,请必行。靖郭君不能止。齐貌辨行至齐,宣王闻之,藏怒以待之。齐貌辨见宣王,王曰:子,靖郭君之所听爱夫?齐貌辨曰:爱则有之,听则无有。王之方为太子之时,辨谓靖郭君曰:‘太子相不仁,过颐豕视,若是者倍反。不若废太子,更立卫姬婴儿郊师。’靖郭君泣而曰:‘不可,吾不忍也。’若听辨而为之,必无今日之患也。此为一。至于薛,昭阳请以数倍之地易薛,辨又曰:‘必听之。’靖郭君曰:‘受薛于先王,虽恶于后王,吾独谓先王何乎?且先王之庙在薛,吾岂可以先王之庙与楚乎?’又不肯听辨。此为二。宣王太息,动于颜色,曰:靖郭君之于寡人一至此乎?寡人少殊不知此客肯为寡人来靖郭君乎齐貌辨对曰敬诺靖郭君衣威王之衣冠其冠带其剑宣王自迎靖郭君于郊,望之而泣。靖郭君至,因请相之。靖郭君辞,不得已而受。七日谢病,强辞,宣王三日而听。当是时,靖郭君可谓能自知人矣。能自知人,故人非之,不为沮。此齐貌辨之所以外生、乐患、趣难者也!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注]①靖郭君:田婴,孟尝君田文之父,战国时期齐国宗室、大臣。②昭阳:战国时期楚国令尹,楚昭王后裔。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少/殊不知此/客肯为寡人来靖郭君乎/齐貌辨对曰/敬诺/靖郭君衣威王之衣/冠其冠/带其剑/
B.寡人少/殊不知此客/肯为寡人来靖郭君乎/齐貌辨对曰/敬诺/靖郭君衣威王之衣/冠其/冠带其剑/
C.寡人少/殊不知此客/肯为寡人来靖郭君乎/齐貌辨对曰/敬诺/靖郭君衣威王之衣/冠其冠/带其剑/
D.寡人少/殊不知此/客肯为寡人来靖郭君乎/齐貌辨对曰/敬诺/靖郭君衣威王之衣/冠其/冠带其剑/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门人,又称门生,泛指学生与弟子,也指寄食于贵族门下的食客,文中指的是后者。
B.而类,你们这些人,“而”与《项脊轩志》“而母立于兹”的“而”字含义不完全相同。
C.请见,请求觐见,一般指臣子拜见国君,“见”与词语“见谅”的“见”字含义相同。
D.太息,表叹息,与《荆轲刺秦王》里“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里“太息”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貌辨为人有很多缺点,士尉和孟尝君都劝说靖郭君疏远齐貌辨,靖郭君都没有听从,由此可以看出齐貌辨很受他的重视。
B.齐貌辨没有去往薛地,他不顾危险,坚持留在国都在齐宣王前为靖郭君说好话,用言辞表明靖郭君的仁慈之心和忠君之情。
C.齐宣王亲自到郊外迎接靖郭君,并请他担任相国一职,靖郭君推辞不过,不得已接受,但最后还是以病为缘由辞去了相位。
D.靖郭君有识人之明,能做到了解人才,信任人才。也正因为他对齐貌辨有着知遇之恩,使自己和宣王紧张的关系得到缓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齐貌辨见宣王,王曰:“子,靖郭君之所听爱夫?”
(2)且先王之庙在薛,吾岂可以先王之庙与楚乎?
2022-11-02更新 | 21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模拟测试语文试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

姜夔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注]①丙辰岁不尽五日,意为丙辰年还有五日就结束了。此词为姜夔从无锡乘船归杭州家中过年的途中所作。吴松,今上海一带,距词人的家已近。②恶:猛烈,很。禁持:摆布。③亚:接近。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上重云密布,大雁都心情紧张,不敢啼叫,此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词人乘坐雕画着美丽图案的船经过石塘西,心中的愁苦更加浓重了。
C.渐生的新绿和船头的恶浪,两处景象对比,意在表现生命力的顽强。
D.这首词虚实结合,词人想到了“灯火”,借“灯火”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2.本词情随景变,上阕和下阕写了词人归家时的不同心情,请简要分析。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转眼就迎来另一个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文学写作和阅读状况急剧改变。从未有如此多的人参与涂抹,几千万人从事广义的“文学写作”,无数的文学品类蜂拥而至,让人猝不及防,文字的潮汐时刻在涌动,不是目不暇接,而是直接将人们淹没。无论是网络平台还是纸质媒体,午夜和凌晨都有新作发表,黎明时分已阅读十万,跟帖八千。人们不得不接受读物泛滥和选择困难这样的现实,一部作品引起轰动的情形绝无仅有。

有人把网络时代日夜翻涌的语言文字比作一场“沙尘暴”,透露出十足的悲观和恐惧;也有人喻为语言文字的“瓢泼大雨”,比起荒漠里偶落的雨点,的确像遭遇了一场倾盆大雨,大水漫卷之灾令人惶恐。如果能够再达观一些,是否还可以有另一种中性的描述,比如想象我们正走进一片语言文字的“热带雨林”?这里是一个强旺生长的、繁茂重叠的世界,有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各种各样难料的状况,更不乏巨大危险。

一旦进入这样的“热带雨林”,那么所有的行进者都要提防了,要有相当过硬和周备齐整的行头。因为这里有大动物出没,有蜘蛛和蟒蛇,有葛藤和食人树,还有藏了怪兽的沼泽水汊。当然这里还有关到惊异的花卉和果实,有惊人的繁殖和生长,有高大的绿植铺天盖地。

每个写作者都是“行进者”,他如果按照过去的方式毫无准备地踏入丛林,可能连半途都无法抵达。他将从头设计重新选择,以应对茂密的纵横交织;扎好营地点起篝火,将利器打磨锋锐;极其谨慎地行动,许多时候以静制动,在合适的时刻出击。一个心神笃定的写作者不会在这样的时刻放弃。他会愈加严苛地对待笔下的每一个字,滤掉一切泡沫,压紧每一方寸。不堆积,不急切,不趋时,不彷徨,更不能困顿,不能在睡思昏沉中流出口水。必须具有坚硬的本质和锤炼精神,最终形成强大的意志力,固化冷凝,以此抵抗迅猛的狂潮。一切急速追赶,踉跄狂奔,都将倒在带刺的葛藤下边。把真正的价值放在时间里,却又不能把时间当成敷衍的说辞。

审美具有差异,它将决定野蛮与文明、完美与粗拙。毁灭情感和自尊的高科技加物质主义,走到了一个极处且无法遏制。作为文学,尾随就是堕落,就是一钱不值。我们曾经专注于精神,写人的失败、勇敢和抵抗,写人的尊严。人受到侵害之后多么痛苦不安,他们退于绝地,日日独思。而今,且起而做工,着手从未有过的复杂而艰巨的事项吧。文学当然会让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具有精神的优越性,让其变得更自信和更有力量。

(摘编自张炜《语言的热带雨林》)

1.下列对于文中画线语句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直接将人们淹没”,形象表现了读者无法选择的困难,他们已经找不到能引发轰动的心仪作品。
B.相较于“沙尘暴”和“瓢泼大雨”,“热带雨林”更达观、中性,准确揭示了网络时代的文学状况。
C.“不能把时间当成敷衍的说辞”是指时间一直在流逝,时不我待,因而不能敷衍塞责,虚度时光。
D.“起而做工,着手从未有过的复杂而艰巨的事项”,是指每个行业都要直面挑战,认真做好自己。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注重正反对比,开篇即从反面着笔,对泥沙俱下的文学现象痛下针砭。
B.提出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对于文学应该“怎么办”,文章后半部的论述切中肯綮。
C.文章善用比喻论证,诸多比喻既增添了语言的形象性,也使文章内涵更加耐人寻味。
D.对于文学写作和文学阅读,文章都表现了高度的关注,而其论述更偏重于后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处于商品经济时代,网络使文学变成了“大众的狂欢”,这对文学工作者未必是幸事。
B.当今的写作者,将面对着更多的诱惑、应对更多的挑战,但仍可以写杰出的作品。
C.高科技与丰厚的物质生活必定具有其积极的一面,它们将助力于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文学将提升人的审美品格,维护人的尊严,让人们拥有精神的优越性而更加自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