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标点符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63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今年1月,美国北密歇根大学哲学教授安东尼·奥曼向《纽约时报》提到,他收到一份班级中最好的论文,段落简洁,举例恰当,论据严谨,令人(     )。随后对这位学生进行了调查,学生承认,文章是ChatGPT写的。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ChatGPT的重要性不亚于互联网的发明。而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也曾称赞,“ChatGPT好得吓人,我们离强大到危险的人工智能不远了。”

和其他聊天机器人相比,ChatGPT显示出了更高的“情商”。它可以回答用户的追问,能承认错误,并且(     ),不断调整答案。问它“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这句话是哪部著作的开篇,正确答案是 ,而它的回答是《山海经》;被提醒错误后,它很快道歉并调整答案;《封神榜》。再次追问,它说,女娲炼石补天是一个(     )的传说,出现在多个文献中,因此,没有一个确定的出处。

有人认为,ChatGPT目前在三个地方有价值,它能帮用户生成一段内容作为初稿,例如邮件、短新闻等。第二个价值是可以给用户提供启发和灵感。第三个价值就是娱乐。如果有人希望它提供知识并对此(     ),最好不要这样做,因为

1.请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
2.按要求在文段横线处填写内容。
①处请填写一个偏正短语,中心词是书名;
②处请填写一个否定句。
3.下列选项中引号的用法与文中画波浪线处引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他们的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文明”的面具,让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B.春节期间,一款名为“加特林”的烟花占据了全网注意力,它因射速快、火力猛而得名。
C.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D.支撑外贸稳中向好的积极因素正在集聚,我国全球贸易运行“稳定器”的作用更加凸显。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书无标点,①________,因而古代学校,入学伊始就十分重视断句的训练。《礼记·学记》说入学第一年就要考查离经辨志,所谓离经,郑玄注曰断句绝也,就是在两字之间隔开,即点断句子;辨志,则是正确领会经文的含义。若是断句错了,就不能正确理解经义,这是读懂古书的起点。②________,所以古谚说:学识如何观点书。古人读书一般是边读边点,点书常作些标记,如在字旁加一个小围,在字中间加一小点等,这些点书的记号,③________。

古人作文文不加点,一直到近代仍是如此。1929520日,胡适还曾写信劝陈寅恪写文章不可不加标点符号。文不加点,往往造成后人的误读,尤其是人名、地名、专用名。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文中“文不加点”为什么要加引号呢?请简要分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2年6月17日,的中国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在江南造船厂正式下水,被国人誉为“电磁弹射之父”的马伟明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

作为海军专业技术杰出人才,在“深蓝”领域,马伟明是的国宝级专家。他在世界上最早提出“电力集成”理论,先后攻克制约国家、军队装备发展的重大技术难关近千个,有20多项成果为“世界首创”。

电磁弹射技术是利用电磁的能量推动被弹射物体,这项技术如果被装载到航空母舰,舰上飞机的起飞就将大大缩短,航空母舰的战斗力将大幅度提高。在更早的时候,全世界只有美国掌握了这项技术,美国科学家用了21年、32亿美元开发出了这项技术,直接使得美国获得了的海上霸权。而马伟明率领他的团队,仅用几亿元人民币的科研经费和10年的时间,就掌握了电磁弹射技术,让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个拥有电磁弹射技术的国家。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多处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中的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     
A.被国人誉为“电磁弹射之父”的马伟明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
B.在“深蓝”领域
C.他在世界上最早提出“电力集成”理论
D.有20多项成果为“世界首创”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项技术如果被装载到航空母舰,舰上飞机的起飞就将大大缩短,航空母舰的战斗力将大幅度提高。
B.这项技术如果被应用到航空母舰,舰上飞机的起飞就将大大缩短,航空母舰的战斗力将大幅度提高。
C.如果这项技术被应用到航空母舰,舰上飞机的起飞时间就将大大缩短,航空母舰的战斗力将大幅度提高。
D.如果这项技术被装载到航空母舰,舰上飞机的起飞时间就将大大缩短,航空母舰的战斗力将大幅度提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重大基础性学术文化项目《儒藏》是汤一介先生主持编修的。关于编修《儒藏》的理由,汤先生本人曾强调:自宋以来,历代王朝都编有《佛藏》和《道藏》,,这与儒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他坚信儒家的精神资源是十分有用的,能够帮助解决目前人类文明所遭遇到的困难。

《儒藏》的编纂,,也融入了很多现代的理念和方式。它基本上是延续了传统的以典籍为中心的分类方式,同时按照现代的儒学观念和理解,重新对各部类的典籍进行了筛选和排列。

【甲】《儒藏》的编纂是一个浩大而复杂的工程,所涉及到的内容有思想理念、编排方式、体例规则、整理方法……等。【乙】编修所需时间较长——至少需要十三四年。【丙】此外,儒家典籍里的情啊,理啊,思啊,志啊,都值得细细品味。【丁】其中,“普遍和谐”“内在超越”“内圣外王”“和而不同”“忧患意识”等儒学的重要内容不可忽视。汤先生反复要求,宁可慢一点,也要精一点。他表示,虽然出版速度不够快,,绝不能盲目追赶速度。

参与编修的几百位中外学者,在国家的支持下,经过不懈努力,儒家经典解释学的构建与探索终于开花结果。汤一介先生及众多学者为儒学的当代发展写下了不朽的证辞。

1.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丁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D.【丁】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得超过15个字。
3.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023-12-02更新 | 66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一部历史人文纪录片,《大运河之歌》通过实地走访,使现实与历史在故事发生地“相遇”。“现场实景+白描动画”的手法,不仅体现了视听语言的创新,更体现了对大运河活态世界文化遗产的深层认识,真正实现了创作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欣欣向荣的今日运河,是活的历史,更是不断发展的中华文明的生动写照。

作为“国家相册”,纪录片有传承文化、传播文明的重要使命。近年来,一大批题材各异、形态不同的优秀纪录片,生动深入地讲述着中华文明故事,深受广大观众好评。这些优秀纪录片虽然千姿百态,却拥有一个显著的共性,即深挖“新”与“常”,于新处见常,于常处出新,以守正创新呈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字”从遇见你》单集5分钟,每集聚焦一个汉字,节奏明快,以说唱、动画等方式讲述汉字的独特性、延续性;《如果国宝会说话》基于对一件件文物细致独到的观察,让文物“自我表达”,讲述中华文明故事;《书简阅中国》通过30封古人书信,联通古人与现代人的共同情感,纸短情长;《鲜生史》通过鲁迅、苏轼、曹雪芹、白居易与美食的渊源,展示美食里的中国……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是纪录片创作的无穷宝藏。坚持守正创新,纪录片在讲好中华文明故事方面,拥有无限可能,令人期待。

1.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用法与文中省略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蛐蛐儿叫铮铮……”
B.他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做有用……的人!”
C.看着他留给我的这幅画,良久,我的心底里,好像有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
D.在这千万被饲养者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法律,没有人道。
2.优秀的纪录片的命名往往也很有艺术性,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字”从遇见你》和《鲜生史》两个片名的理解。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走不多远就有一座小桥,唐朝诗人杜荀鹤曾写诗: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而今虽然枕河人家逐渐减少,但是小桥仍然有那么多,仍然在那里。

跨过小桥,是一个三岔路口,有三条小巷在眼前,直行的那条是古吴巷,左边施林巷,右边水潭巷。我往右,走到水潭巷,一眼望去,小巷里没有什么门店,都是普通居民的家门,苏州小巷里特有的那种,窄小的,甚至旧陋的,岁数很大的木门。

往巷里走,看到一扇门。这扇门,又小又旧,没有一点点装饰。倘若你是随意路过这里,一定不会想到,这里边还有另一个世界,它能够在冬天里给你温暖,在年老时给你童年的记忆,如果一个外乡人走进去,他也许能够看到故乡的模样

进到里边,才知道它的门,还真算不上小而旧,它的内里,才是真正的小而旧,螺蛳壳里做道场。如果说学士街那家店的装修在苏州民间茶室中是出众有创意的,眼前我们刚刚进入的这个水潭巷分店,则走了另一个极端。几乎就是一个老破旧宅的原貌,完全没有整修,没有打理——要说没有打理,也不符合事实,它有自己精心设计的风格。五六间小得不能再小的小屋,每一间小屋里,都摆着旧家具、旧用具,连煮茶的罐也是粗陶罐,屋中甚至还摆放了许多并没有什么用场的杂物,让人恍若走进了童年时的家。

1.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符号有时很有表现力。请分析文中破折号的作用。
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除了对比以外,还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
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是对苏州小巷的描写,突出了“我”对小巷的印象之深刻,这一表达效果是怎么取得的?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你有过这种经历吗?午睡醒来后,反而比睡之前更累。这是为什么呢?①其实,这主要是由于睡午觉不规范的结果。午睡是很有讲究的,我们如果不运用合理的方法,就不能真正发挥午睡的作用。

饭后不要马上午睡。②刚吃完午饭时,胃被食物充满,因此大量的血液流向胃。③这时,我们的血压会下降,大脑供氧及营养状况也会受很大影响。④此时入睡会让大脑供血不足,从而影响午睡质量。午睡的最佳时间一般是在饭后20分钟。

午睡时间不宜太长。⑤据权威研究表明,良好的午睡时长以15-30分钟最为恰当,最长不要超过1小时。人的睡眠分为浅睡眠和深睡眠两个阶段,是周期性循环交替。在入睡超过30分钟后,我们的身体会进入深度睡眠。⑥我们若在此时醒来,反而容易因“睡眠惯性”而导致醒来后感到疲惫,迷糊。

1.下列句子中的“一般”和文中加点的“一般”,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B.你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别和这些无赖们一般见识。
C.一般说来,这种方式通常会奏效,这次可能是遇到了意外。
D.刘老太爷正在大厅与一般穿得很阔的人们吃酒谈笑,高兴得不亦乐乎。
2.文中画横线的六句话中有三处错误,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3.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销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是艺术发展源源不竭的动力。当前,中国艺术正处于波澜壮阔之大时代,需要抓住机遇,将时代创造的无限可能转化为艺术创新的不竭动力。就油画创作者而言,要扎根生活沃土,同时广泛涉猎、______,在平凡生活中发现不平凡和新颖之处,创作出真正的创新作品。

艺术创新应(   1   )。恰当的艺术形式会使内容因充实生动而______,而内容的时代性会令形式具有长久不衰的生命力。如果艺术作品一味地追逐外在形式的创新,追求所谓“纯粹的艺术”,(   2   ),这种“创新”的前途是短暂的。大众喜闻乐见的美才能生生不息,反之即是______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3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艺术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我们要思考,如何在继承的基础上与当代世界文化有机融合,给民族文化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加点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
B.仲舒处于西汉的稳定时期、惟有他可以声称“天不变,道亦不变”。
C.包身工的身体属于带工老板,她们根本没有“做”或者“不做”的自由。
D.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夸父一号”。
2.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便是采用小篆,统一文字。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泰山,命丞相李斯刻石于泰山绝顶,以炫耀其____。其后,秦始皇又数次前往东方和南方地区巡游,每到一个地方,便祭祀名山,刻石坚碑,为其歌功颂德。后人将这些刻石碑文统称为秦刻石。这些刻石均由丞相李斯采用小篆书写,字体潇洒优雅,备受赞赏。秦朝的这些刻石群,虽然今天大都已被毁坏湮没,难窥全貌,却是书法与石刻艺术上的一件辉煌壮举,对推动石刻碑碣风雅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西汉时期,物产丰富,国力鼎盛,有力地促进了西汉书法艺术的发展。①秦篆这时已被汉隶所取代汉隶成为流行全国的书法字体。②汉隶灵气飞动,形态优美,风格多样,情趣盎然。西汉留下的石刻不多,目前所知,主要有③《鲁孝王泮池刻石》、《群臣上寿刻石)、《麃孝禹刻石》等

到了东汉时期,终于迎来了石刻艺术发展的高峰,出现了的碑刻,遍布于全国各地,据今人统计,传世的汉碑约有170余种,且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真可谓蔚为大观。东汉碑刻,种类繁多。④根据形制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碑、碣、墓志、摩崖石刻、石经等数种。它们的书法各具特色,或方整,或散逸,或雄厚,或秀劲,或高古,表现了汉代石刻艺术的 ,各臻其妙。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处的标点符号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①处“秦篆”的引号作用是直接引用,与句中“汉隶”的引号作用相同。
B.②处的逗号使用正确,因为多个短语作谓语,谓语之间要使用逗号。
C.③处的书名号后的顿号使用正确,因为刻石属并列关系,要用顿号隔开。
D.④处的逗号应改为冒号,冒号用在总结性词语之后,起提示下文的作用。
3.请提取文中的关键信息,为“秦刻石”下定义,字数不超过40字。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沈先生的讲课,可以说是毫无系统。他大都是学生的作业,这些作业讲一些问题。沈先生读很多书,但从不引经据典,他总是凭自己的直觉说话,,从来不说亚里士多德怎么说、福楼拜怎么说、托尔斯泰怎么说、高尔基怎么说。沈先生的讲课是非常谦抑、非常自制的。他不用手势,没有任何舞台道白式的腔调,没有一点哗众取宠的江湖气。他讲得很天真,甚至很诚恳;听“懂”了他的话你是会受益匪浅,也会终生受用的。听沈先生的课,要像孔子的学生听孔子讲话一样,

沈先生教创作有一种方法,就是学生写了一个作品,他除了写很长的读后感之外,,还会介绍你看一些与你这个作品写法相近似的中外名家的作品。记得我写过一篇不成熟的小说《灯下》,记一个店铺里上灯以后各色人的活动,无主要人物、主要情节,散散漫漫。沈先生就介绍我几篇这样的作品,包括他自己写的《腐烂》。学生看看别人是怎样写的,自己是怎样写的,,对比借鉴,是会有长进的。这些书都是沈先生找来,带给学生的。因此他每次上课,走进教室里时总要夹着一大摞书。

(节选自汪曾祺《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1.下列句子中的“就”与文中加点的“就”,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新的国家领导人就职典礼开始了!
B.他住了三天就走了,我来不及见他。
C.我们就事论事,不作过度发挥。
D.就算他亲自来了,我也是这个意见。
2.“举一隅而三隅反”这句古语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在标点符号使用及表述等方面有三处错误,请进行修改,并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答题卡上。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