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标点符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2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与美食相关的原材料消费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其中,食用油消费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消费者不仅对食用油的品质更为关注,而且对。随着健康生活理念和食用油的不同功能被更多消费者认知,食用油消费细分愈发明显。首先,从消费需求看,消费者对食用油品质和健康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例如,物理压榨的花生油销售额大幅领先其他产品,特别是古法压榨的产品,体现出消费者对于制作工艺等环节的重视。其次,,牛油、果油成为年复合增长率最快的油种,红花籽油、稻米油、葵花籽油等细分油种也实现了快速增长。随着品质和场景细分,食用油产品呈现出从单一油种走向组合包装的明确趋势,,其中最受欢迎的混合装是“葵花籽油+玉米油”。对此,相关企业可以重点关注消费者诉求,打好组合牌,抢占发展新机遇,推出更多惠民产品。

1.下列句子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横线处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她怕香雪不信,又指了指胸前的校徽,上面果真有“矿冶学院”几个字。
B.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
C.他在青藏高原上刷新一个植物学家的极限,连藏族同事都称他“钟大胆”。
D.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如果你将电视剧《清平乐》里背诵默写天团的文集找出来细读,你将可以从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人的文集中找出不少以为口吻的文章,比如王安石《临川集》有一篇《考课敕词》写道:今朕有念功乐善之志焉,而又继之黜陟幽明之法,以待天下之大吏矣。苏轼文集也有一篇手诏记卿可论朕此意,令早承命,或示朕此札亦不妨。

【甲】大家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文人士大夫怎么可以用皇帝的语气写文章,还敢大模大样收入自己的文集中,不怕杀头吗?

【乙】其实说破了也不奇怪。王安石、苏轼都担任过知制诰(元丰改制后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而其职责,就是替皇帝起草诏敕,亦即圣旨宋朝的圣旨,虽以皇帝名义颁布,但出台有着严密的程序,其中草诏的序由翰林学士或知制诰负责,如果他们认为不妥,可以拒绝草诏;如果接下草诏的任务,即意味着认可这道圣旨的内容。总之,宋朝的圣旨,除了小部分御笔手诏之外,基本上都是由专职草诏的词臣代拟的。

【丙】我们可以将知制诰、翰林学士起草的圣旨视为是他们的职务作品由于职务就是替皇帝起草诏敕,他们不但享有俸禄,而且每次草诏还有稿费,宋人称之为润笔《梦溪笔谈》记载:凡草制……皆有润笔物。太宗时,立润笔钱数,降诏刻石于舍人院。

1.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可思议B.大模大样C.严密D.由于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代散文平易自然,流畅婉转,比唐代散文更实用。唐文纵横开合,波澜起伏,词语上追求新奇;宋文从容舒缓,________,语言则明白如话。

欧阳修是宋代散文文风的创立者,(     )。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欧阳修主持进士考试,明确规定应试者一定要以古文来写文章,对文风险怪奢靡的士子坚决予以排抑。欧阳修________后进,很快形成了以他为首的,包括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在内的文学集团。继欧阳修之后领导宋代古文运动取得完全胜利的是苏轼,他的散文豪放自然,多姿多彩,下笔有________之妙,代表了宋代散文的最高成就。除欧阳修、苏轼的散文外,苏洵的《六国论》、曾巩的《墨池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也一直为后人________。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不露锋芒             奖掖       行云流水             传诵
B.锋芒毕露             奖掖       鬼斧神工             传颂
C.锋芒毕露             奖励       行云流水             传诵
D.不露锋芒             奖励       鬼斧神工             传颂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是当时的文坛盟主B.继承了古文创作的传统
C.也是当时古文运动的发起者D.主张文从字顺、流畅自然的文风
3.下列各句中的括号,和文中画波浪线句中括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马克思印制了很多报纸,如《纽约每日论坛报》(1852~1861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
B.“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是著名作家巴金的早期代表作,其中《家》的艺术成就最高。
C.他们用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说:“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D.毛岸英在美军空袭中牺牲,虽然没有获得任何荣誉和奖章,但他是“志愿军的第一人”(彭德怀语)。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读书有助于改变人生,只是让我们的生活富有;但要说读书可以丰富人生,则可以让我们的心灵半径延长,让我们的精神天空轩豁,让我们的视野开阔,走出水泥建筑遮挡住的天际线,看到遥远的地平线。

下列各句中的分号,和文中分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如果到一个地方去仅仅是座谈,记些数字。或寻一个局部感觉,那就很难叫“体验生活”;因为真正的体验在生活中的每时每刻,在身与心的勇敢投入中。
B.有个叫许仙的人救了两条蛇,一青一白,后来白蛇便化作女人来报恩,嫁给许仙了;青蛇化作丫鬟,也跟着。
C.面对长城,我也曾为孟姜女的不幸流下眼泪;然而更多的是为雄关的雄伟气势和抵御外辱的英雄事迹而落泪。
D.张家界石峰林立,峭壁万仞;天子山居高临下,气势磅礴;溪峪群峰环抱,粗壮雄峻。
2022-07-19更新 | 304次组卷 | 2卷引用:必修上册第六单元 单元测试(A卷语言文字运用专练)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个地处欧洲中部的国家,冬季漫长寒冷,从11月起,天空总是一副阴惨沉郁的模样。可就在那个还没有诞生暖气的年代,却有一位诗人,每年都渴盼冬天快快降临:仁慈的冬天,你何时才来,冻住水面,我们就可以再一次开启冰上的舞蹈!他写信给友人,倾诉着对冬日的期待。当家门口的美因河终于被厚厚的冰层覆盖,形同坚实的地面,他就会地__________________绑上一双弗里斯兰款的低帮宽面冰鞋,和朋友们在河面上滑一整天的冰,仍然_________。

这位诗人就是歌德,他作为运动健将的一面却_________。歌德檀长骑马、击剑和溜冰,尤其对于溜冰,歌德自称到了耽好无度的地步。在自传《诗与真》里,歌德愉快地回忆着:在冰上度过这样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是不够的,我们一直滑冰到深夜……耽于这种运动的我们,已把我们的正经作业忘了个干净。冰场上的歌德技艺娴熟,翩若游龙,结冰的美因河像诗人的才情一样锦延无际,成为歌德和他的伙伴们最敞亮,最快乐的冬季社交场。1862年,歌德过世三十年后,画家威廉·冯·考尔巴赫创作了铜版画《冰场上的歌德》。画中的诗人身姿健美,面容俊朗,眼神里有一股_________的自信庄严。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德意志冬天有多乏味,夏天就有多欢愉!B.德意志夏天有多欢愉,冬天就有多乏味!
C.德意志夏天有多乏味,冬天就有多欢愉!D.德意志冬天和夏天给人截然不同的感觉!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意兴盎然     含蓄隽永     见怪不怪     独步天下
B.春意盎然     含蓄隽永     鲜有人知     独占鳌头
C.春意盎然     意犹未尽     见怪不怪     独占鳌头
D.意兴盎然     意犹未尽     鲜有人知     独步天下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或标点使用有问题,下列修改恰当的一项是(     
A.结冰的美因河像诗人的才情一样绵延无际,成为歌德和他的伙伴们最快乐、最敞亮的冬季社交场
B.诗人的才情像结冰的美因河一样绵延无际,成为令歌德和他的伙伴们最敞亮、最快乐的冬季社交场
C.结冰的美因河像诗人的才情一样绵延无际,成为令歌德和他的伙伴们最快乐的、也是最敞亮的冬季社交场
D.诗人的才情像结冰的美因河一样绵延无际,成为令歌德和他的伙伴们最快乐的、也是最敞亮的冬季社交场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三星堆祭祀坑中出土的“千里眼”“顺风耳”等铜质人头像,眼球明显突出眼眶,双耳更是极尽夸张,使人感觉惊讶和奇异;出土的青铜神树,繁茂的树技,果实及花朵,尾在上头朝下攀援在青铜神树上的神龙,让人们在惊叹之余常会产生这样的思考:古代蜀人铸造这件充满了神奇想象力的青铜神树究竟是做什么用的?学者认为这都是当时土地崇拜的体现物。三星堆遗址中还出土了多种形态的铜质人头像,表明当时蜀人信仰着多种神祇。但上述大型铜人头像和铜树立像无疑最为突出。由此可知在蜀人的多种信仰中,土地崇拜占有最重要的地位。此外,三星堆这座宝藏还有很多未解之谜等着我们去探索和解密。

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中冒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说是算被儿子拿去了罢,总还是忽忽不乐;说自己是虫豸罢,也还是忽忽不乐:他这回才有些感到失败的苦痛了。(《阿Q正传》)
B.我很欣幸他的得释,就赶紧付给稿费,使他可以买一件夹衫,但一面又很为我的那两本书痛惜:落在捕房的手里,真是明珠投暗了。(《为了忘却的记念》)
C.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祝福》)
D.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记念刘和珍君》)
2022-07-19更新 | 510次组卷 | 2卷引用: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A卷语言文字运用专练)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能否将珍贵的文物置于掌中观赏品味?能否步入千年墓穴一探究竟?能否与未曾展出的国宝亲密接触?……与过去相比,今天的博物馆已经发生了①_______________的变化。有了科技的助力,这些往日因时空限制而②_______________的事情都已成为现实。博物馆+高科技让那些沉睡千年的古物在了今人面前,为越来越多的人带来不一样的观展体验,让他们可以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看那些本来看不到的事物”。

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那场名为《清明上河图3.0》的高科技互动展演艺术,用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完美融合古代绘画艺术。观众们沿着张择端的笔触走进繁华的北宋都城汴梁,穿梭于楼台之间,泛舟于汴河之上,观两岸人来人往,看水鸟掠过船篷。沉浸其中,确有一种③______________的情趣。在2016年的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上,首都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上下6层、深达7.5米的妇好墓葬④_______________。此外还有一些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以数字化方式展现文物全貌。观众只需在屏幕上滑动手指,就可近距离、全角度现赏文物,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全方位观察岁月留下的每一处细痕。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文中多处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     
A.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
B.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
C.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
D.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
2022-06-09更新 | 12151次组卷 | 30卷引用:第三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分层训练AB卷(统编版必修下册)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同里最吸引人的去处无疑是退思园了。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见过的中国古典园林中特别让我难以忘怀的一个。在______的拥挤中游古典园林是令人伤心的事。如有一个偶然的机会,或许是大雨刚歇,或许是时值黄昏,你有幸走在这样的园林中就会觉得走进了一种境界。在一切古典园林都变成公众游观处的现代,这种审美嗜好无疑是一种奢侈愿望了,但有时竟然也能______。就这样,我们从西首的大门进入,向着东面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观赏过来。总以为看完这一进就差不多了,没想到一个月洞门又引出一个新的空间,而且一进比一进美。心中早已绷着悬念,却又时时为意外发现而一次次惊叹,这让我想到中国古典园林和古典戏曲的近似。难怪古代曲论家李渔会把编曲与工师营建宅院苑榭______。不管依傍何种建筑流派,园林都要有自己的韵律。正是因为有了“韵律”,全部构建才会组合成一种古筝独奏般的淡雅______。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车水马龙   心驰神往   相提并论   清丽
B.摩肩接踵   心满意足   相提并论   清丽
C.摩肩接踵   心驰神往   一概而论   绚丽
D.车水马龙   心满意足   一概而论   绚丽
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韵律”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粥菜?是不可能有的!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B.《怜悯是人的天性》在批评霍布斯“人天生是恶人”观点的基础上,用事实指出,善是人的本性,怜悯心作为一种善,是人类最普遍和最有用的一种美德。
C.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事情让人悔不当初,在这个时候,或许就需要一点阿Q的“精神胜利法”来安慰自己。
D.李白的《蜀道难》一文,可谓是写实与想象交织,写出了蜀道之“难”,从而形成了迷离惝恍、奇丽峭拔的诗歌境界。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同里最吸引人的去处是退思园了。这是我见到的让我难以忘怀的中国古典园林。”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21-22高二下·全国·单元测试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9 .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我们刚到这里来时,对于这座山林,也是那样感想,绝不会问道:这里也曾有过人烟吗?
B.我深深理解了古人一首情诗里的句子:“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C.不知是这里曾经有过一个繁盛的鹿群,最后只剩下了一只,还是根本是从外边偶然走来而迷失在这里不能回去呢?反正这是近乎传说了。
D.这风夜中的嗥声对于当时的那个村落,一定也是一种威胁——尤其是对于无眠的老人,夜半惊醒的儿童和抚慰病儿的寡妇。
2022-04-11更新 | 712次组卷 | 3卷引用: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二单元补充试题(一)
10 .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在网上教做饭的众多短视频中,有两位退休的“老饭骨”备受关注。两位师傅不仅收获了全网过千万的粉丝,更被网友尊称为“国宴大师”

面对年轻且活跃的用户群体,两位师傅坚持“传承技法、毫无保留”的初衷,将源远荒长又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文化一点一滴地      到年轻人的手上,唤起了国人的共鸣,也      地影响着当代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更深层次的理解。

看似平常的一餐饭一道菜承载着已根植千年的文化个性与传统:四季节气的饮食讲究,色香味形器的搭配、典故神话     的命名、“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技法要求、宴饮待客之礼仪、食医结合的养生之道等等,无一不展现出中华传统文化     的和谐统一、富有生趣的理想追求。

中华民族的美食文化因长远历史而融合了传统文化中的艺术成就、审美风尚、中医营养等等,也因显著的地域差异而诞生了著名的“八大菜系”。

传承文化不仅在于宏大精深的大道理,也在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不仅是堪称经典的传世佳作,也是日常生活的人间烟火。经历丰富的“老饭骨”一边满足年轻人的胃,一边填饱粉丝旺盛的求知欲,在灶台方寸之间,每一个细节都交代得明明白白,精准复刻传统美食,在饮食之间,咀嚼回味传统文化的美妙,细品来自人生阅历的感悟。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教授   耳濡日染   雅俗共赏   蕴藏B.教授   潜移默化   脍炙人口   蕴含
C.传授   耳濡目染   脍炙人口   蕴藏D.传授   潜移默化   雅俗共赏   蕴含
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横线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粥菜?是不可能有的。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下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B.一篇优秀的小小说总要以“意”为核心,或颂扬,或讽刺,或表达对人生的思考,或展现生活侧面,从故事中提炼出意义。
C.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但是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
D.核物理学家于敏,隐姓埋名近三十载,因劳累过度,几度休克,与死神擦肩,醒来后却毅然走向“战场”。
3.文中画波浪线句子采用整齐的句式与对称的结构,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