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标点符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94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费孝通先生的内心世界是存有一份家国情怀的。这种情怀,既跟他成长的那个时代      ①     ,也跟中国作为一个现代国家在世界民族之林地位的变化紧密相连。

在其晚年,他明确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新理论。这一理论论述至今仍是中国民族问题研究中理论构建方面一块重要和不可撼动的基石。许多民族问题的研究,包括今天国家层面所提倡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种研究,仍然离不开费孝通所提出的颇具包容性的“多元一体”民族关系格局这个出发点。

他关注到了中国那种独特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养老方式,也注意到生育制度中那种代际关系的反哺模式,是以年长一辈对年轻一辈     ②     的关怀为前提,关怀其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等年轻的一代成长起来时,便得到一种反哺式的养老。费孝通所有乡村研究的课题,都未曾真正脱离中国人的家观念,而将其作为全部问题思考的出发点。

费孝通的学术思想观念最终实现了一种一体性涵盖并包容多样性的家国认同。换言之,在中国文化之中,传统儒家观念里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观念,与费孝通所说的,以及最初便认识到的以家为核心的“差序格局”的一层一层向外扩展或推开去的世界观,就有了      ③     的默契。

1.请在文中画短横线的①②③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粗横线句子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对中国已经变得日益突出的养老问题,费孝通也是从“家”这个概念入手去研究的。
B.儒家观念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那一代有志于学之人在做人上的共同理解。
C.费孝通先生在他的晚年一直试图借助“补课”的方式来达到知识体系的自我完善。
D.“中蒙俄经济走廊”是国际六大经济走廊之一,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3.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写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024-05-23更新 | 2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学业质量抽测考试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武汉的过年,是从冬至这一天开始的。总是从冬至这一天、徐徐、徐徐、徐徐地拉开帷幕。千家万户老百姓是不会忽略掉冬至日的。通常这一天,都有好太阳。当太阳在城市升起来以后,就有勤快人,率先挂出腊肉腊鱼来了。腌制得红彤彤的腊肉腊鱼,新鲜挂出来,在太阳底下色泽红润,富有弹性,是这样有感染力,①看一眼,那大吃大喝过大年的欲望,就已在我们心中②蠢蠢欲动起来。转眼间,大江南北,三镇内外,凡有人居的地方,便布满了腊肉腊鱼。就算冬至这一天没有晒腊肉腊鱼的,也必定被惊醒,大约总是要赶紧挤点时间,去买一些大鱼大肉腌制。一年不曾动用的大沙缸、大瓦盆、大煨汤铫子,都一一地找寻了出来。主妇们脱掉棉衣,高高撸起毛衣袖子,食盐和花椒,成把成把地抓得大气和潇洒,大鱼大肉,一条条。码足了盐,紧紧实实压在一起。七八天以后,③咱家也有腌制得红彤彤的腊肉腊鱼,挂晒出来了,心里高兴咱家还是赶上了腊月的太阳腊月的风。在武汉,腊月的太阳腊月的风,就是金贵,就是好得没法说,就是熏香,晒什么香透什么,风干什么香透什么,武汉的腊月有很神奇的魔力,就是要你④辜负不得它。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处“只”是仅仅的意思,与后文加点的“就是”一词含义相同。
B.②处的“蠢蠢欲动”贬词褒用,意思是大吃大喝的欲望渐渐萌发。
C.③处“咱家”是我们家的意思,在文中表达了自豪和喜悦之情。
D.④处的“辜负”是亏负的意思,文中表达武汉人对腊月时光的珍惜。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连用了三次“徐徐”,请简要赏析这样安排的表达效果。
3.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请分析文中画横线部分逗号有怎样的表现力。
2024-05-23更新 | 2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二模)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算力”是指包括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等各种计算机综合在一起,在单位时间内达到的包含计算速度、计算方法、数据存储能力、数据传输能力等多方面能力在内的计算峰值能力。随着数字经济发展,算力的重要性不断增强,正在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

2023年底,全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81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达到230百亿亿次/秒(EFLOPS),算力正加速向政务、工业、交通、医疗等各行业各领域渗透。同时,在“东数西算”工程与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布局下,中国算力网——智算网络一期已经上线,全国算力“一张网”已具雏形

1.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与文中画横线的语句中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可慌哩!比什么也慌,比过新年,娶新——也没有见他这么慌过。”
B.吃食店里的饭菜,于他是有害的——像一切厌世家一样,他苦于消化不良。
C.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D.他们站在一切人之上——从前站在一切人之下,所以叫做反常。
2024-05-23更新 | 2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聊城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祁老太爷的生日是八月十三。口中不说,老人的心里却盼望着这一天将与往年的这一天同样的热闹。每年,过了生日便紧跟着过节,即使他正有点小小的不舒服,他也必定挣扎着表示出欢喜与兴奋。在六十岁以后,生日与秋节的联合祝贺几乎成为他的宗教仪式——在这天,他须穿出最心爱的衣服;他须在事前预备好许多小红纸包,包好最近铸出的银角子,分给向他祝寿的小儿;他须极和善的询问亲友们的生活近况,而后按照着他的生活经验逐一的给予鼓励或规劝;他须留神观察,教每一位客人都吃饱,并且检出他所不大喜欢的瓜果或点心给儿童们拿了走。他是老寿星,所以必须作到老寿星所应有的一切慈善,客气,宽大,好免得客人们因有所不满而暗中抱怨,以致损了他的寿数。生日一过,他感到疲乏;虽然还表示出他很关心大家怎样过中秋节,而心中却只把它作为生日的尾声,过不过并不太紧要,因为生日是他自己的,过节是大家的事;这一家子,连人口带产业,都是他创造出来的,他理应有点自私。

1.下列句子中的“教”与文中加点的“教”,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B.我且去找一回,若有了便罢,若没有,还要来请教。
C.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D.乡土社会是长老统治,是教化的过程,每一个年长的人都有教化的义务。
2.文中画横线部分,若将两处逗号改为顿号,标点符号使用也无误。原文好在哪里?请简要说明。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天水“火”了,但坦率地讲,相比于淄博、哈尔滨等热门城市,天水的服务能力、容纳空间仍有差距。而且,随着假期临近, A 。这将是一场针对服务力的大考,既需要游客的包容、理解与配合,也敦促当地政府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提升服务能力。

天水如何能将“流量”变“留量”,化“头回客”为“回头客”?首先,需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服务工作,以缓解公共资源的紧张。政府应鼓励市民参与、动员街道社区,为游客营造宾至如归的温情氛围,提供友善诚信的情绪价值。

其次,适时开展音乐节等文化活动,开发解锁新的网红打卡地,向周边丰富的文旅景点引流。作为拥有多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历史文化名城,天水应充分利用其旅游资源,补足交通短板,让游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时, B 。同时,文旅部门应大力挖掘埋没在街头巷尾的“冷门”美食,推广更为丰富多元的天水小吃。

最后,还要严格市场监管,严控价格质量,保持物美价廉的“金字招牌”。随着天水麻辣烫的爆火,使得许多网友担心,可能会出现个别不良商家以次充好,甚至趁势哄抬物价,伤害来之不易的口碑。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强抽查巡查的频次和力度,最大限度保障游客权益,让天水麻辣烫持续闪耀发光。

“淄淄”有味,“滨滨”有礼。网红城市的出圈看似遵循同样的道理,实则却不尽相同。天水麻辣烫的爆火,离不开当地数十年培育的特色农业产业,也离不开天水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以及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希望天水这座在历史上熠熠生辉的古城,能借麻辣烫这一国民美食破圈出彩,也希望更多被埋没光彩的小城,能够借助网络流量的热潮挖掘自身特色,实现振兴发展。

1.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最恰当的一句是(     
A.天水麻辣烫的爆火,使得许多网友担心,可能会出现个别不良商家以次充好,甚至趁势哄抬物价,毁掉来之不易的口碑。
B.天水麻辣烫的爆火,让许多网友担心,可能会出现个别不良商家以次充好,甚至趁势哄抬物价的情况,伤害来之不易的口碑。
C.随着天水麻辣烫的爆火,许多网友担心,可能会出现个别不良商家以次充好,甚至趁势哄抬物价的情况,毁掉来之不易的口碑。
D.随着天水麻辣烫的爆火,使得许多网友担心,可能会出现个别不良商家以次充好,甚至趁势哄抬物价,毁掉来之不易的口碑。
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3.结合引号的用法,分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内涵。
2024-05-22更新 | 2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米菜渐渐被我们几个人吃光了,有人又认出一种野菜,说也可以吃的。这种菜,或不如说这种草更恰当些,枝叶深绿色,叶如猫耳大小而有缺刻,有小毛如粉,放在舌头上拉拉的。这玩意儿北方也有,叫作②灰藿菜,也有叫讹了成回回菜的,按即庄子③逃蓬整者闻人足音则恐然喜之藿也。若是裹了面,和以葱汁蒜泥,蒸了吃,也怪好吃的。可是我们买不起面粉,只有少施油盐如炒苋菜办法炒了吃吧。味道比起苋菜,可是差远了。另外还有一种菜,独茎直生,周附柳叶状而较软熟的叶子,如一根脱毛的鸡毛掸帚,在人家墙角阴湿处皆可看见的,也能吃,不知怎么似乎没有尝试过。大概灰藿菜还足够我们吃的。学校在观音寺,是一荒村,也没有什么地方可去。我们眠起居食,皆无定时。一早起来,各在屋里看看书,到山上田里走走,看看时间差不多,就招呼招呼去④采薇了。下午常在门外一家可以欠账的小茶棚中喝茶,看远山近草,看行人车马,看一阵风卷起大股黄土,映在太阳光中如轻霞薄绮,看黄土后面蓝得(真是)欲流下来的天空。到太阳一偏西,例当再去想法做晚饭菜了。晚上无灯, ——交不出电灯费教电灯公司把线给铰了,集资买一根土蜡烛,会在一个人屋里,在凌乱的衣物书籍之间各自躺下坐好,天南地北地乱聊一气。或忆述故乡风物,或臧否同学教授,清娓幽俏,百说不厌;有时谈及人生大事,析情讲理,亦颇严肃认真;至说到对于现实政治社会,各人主张不同,带骨有刺的话也有的,然而好像没有尖锐得真打起架来过。

1.下面关于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引号作用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①处与②处的作用相同。B.②处与③处的作用相同。
C.①处与④处的作用相同。D.③处与④处的作用相同。
2.语言文字运用I与语言文字运用Ⅱ中都用到了“如”字,请分析两者的作用。
(1)《唐宫夜宴》《新龙门客栈》《上新了·故宫》,都借助新媒体和短视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2)一根脱毛的鸡毛掸帚,在人家墙角阴湿处皆可看见的,也能吃,不知怎么似乎没有尝试过。
3.请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024-05-22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高新中学,安中高新分校高三模拟预测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清末诗人陈衍一句“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使得三坊七巷脍炙人口,不争地成了福州标志、闽都文化之魂。这里既见坊巷纵横、亭榭廊槛俊彩九州,也有美食风味、人间烟火宛转其间。它跻身中国四大文化古街之首,保存200余座精彩绝伦的明清古建筑,有“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之誉。

与三坊七巷曾在中轴线相接连的上下杭,是商业码头重镇、闽商的重要发祥地,有过“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的热闹景象,只是在兵燹战乱、改朝换代中被历史的烟尘湮没。从头修复是拾人牙慧,创新传承才能让今日的双杭一年美一年。一年四季,不管你是呼朋唤友还是悄悄地来,大可感受远去的岁月在汉服木屐的摩肩接踵中活化,在精致无比的油纸伞中留香,在小桥流水、春雨秋风中流连。

如此坊巷、双杭,让两千年古都如闽江那般灵动活泼,天光云影共徘徊。两年前在福州举办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时,几位海外来客如出一辙地示爱,对福州山在城中、城在林中、林在绿中、绿在花中的格调赞不绝口,对市民一出家门就能亲近自然、看到内河在家门口清澈流向闽江再奔大海的神奇网状多有艳羡。有福之州向中外客人分发着一张张“有福共享”的名片。“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福州的绿水青山,就是发展文旅、福泽百姓的金字招牌。

1.下列句子中的“如”与文中加点的“如”,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突其来的暴风雪,一下子就把前行的大军阻在了大山之下。
B.经过全体村民多年不懈的努力,生活早已经远远强往年了。
C.千万别买这种东西,塑料制品哪不锈钢的制品经久耐用呢?
D.她神色兴奋地说:“我若愿,一定到天安门看一次升旗仪式。”
2.下列句子中画横线部分与文中画横线部分的语句,用法和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幼时背的诗真不易忘却,这么多年过去,“天光云影共徘徊”类妙句依然可以脱口而出。
B.“春蚕到死丝方尽”,唐李商隐的诗句对蚕吐丝现象的描写,有助于我们理解蚕的特性。
C.来到横峰县莲荷乡的万亩荷塘,一眼望去,接天莲叶无穷碧,荷香阵阵袭来,沁人心脾。
D.叶剑英元帅说:“四渡赤水使我们摆脱了困境,掌握了主动权,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改成:“跻身中国十大文化古街之首并有‘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之誉的它保存200余座精彩绝伦的明清古建筑。”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024-05-21更新 | 4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三门峡部分名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听说船早晨十点从奉节入峡,九点多钟我揣了一份干粮爬上一道金属小梯,站到船顶层的甲板上了。从那时候起,我就跟天、水以及两岸的巉岩峭壁打成一片,一直伫立到天色昏暗,我就像是在变幻无穷的梦境里,又像是在听一阕奔放浩荡的交响乐章:忽而妩媚,忽而雄壮;忽而阴森逼人,忽而灿烂夺目

整个大江有如一环环接起来的银链,每一环四壁都是蔽天翳日的峰峦,中间各自形成一个独特天地,有的椭圆如琵琶,有的长如梭。走进一环,回首只见浮云衬着初冬的天空,自由自在地游动,下面众峰峥嵘,各不相让,实在看不出船是怎样硬从群山缝隙里钻过来的。往前看呢,山岚弥漫,,有的如笋如柱,直插云霄,有的像彩屏般森严大方地屹立在前,挡住去路。天晓得船将怎样从这些巨汉的腋下钻出去。

那两百公里的水程用文学作品来形容,正像是一出情节惊险,故事的好戏,这一幕包管你猜不出下一幕的发展,文思如此之绵密,而又如此之突兀,它迫使你非一口气看完不可。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下列句子中的“又”与文中加点的“又”,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我的小说是我在生活中探索的结果,每部作品都是我一次又一次的收获。
B.这点小事又费得了多大工夫?
C.生活费之外,又发了五十块钱做零用。
D.冬季日短,又是阴天,夜色早已笼罩了整个市镇。
3.使用标点与否,可以流出不同的情绪,荡出不同的节奏。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与“忽而妩媚忽而雄壮忽而阴森逼人忽而灿烂夺目”,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2024-05-20更新 | 2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倒是真想见一见龙,相信自己见到了绝对不会落荒而逃。相反,我要定定地站着,①定定地盯着它的眼睛——想象里,它的眼睛里凝聚着一束冰冻的火,因了对视的热力,缓缓散放开,继而腾起熊熊烈焰……但是啊,龙,岂是说见就能见到的?

只能退一步,去见一见龙的影子。

龙的影子,自然也是龙——那从小村小寨、田间地头蜿蜒而来的龙,由人充当脚爪,忽而高昂,忽而低伏,忽而趔趄,忽而腾起。这些“脚爪”,都是一些黧面红心的人,他们粗糙的手执着手臂粗的木棍,一根根木棍支撑起龙的身躯,那撑起龙首的更不得了,须得三五人一起用力,就算是拽龙尾的,也非常不易,须是身壮力强的人。他,他们,这些用平凡之躯撑起整条龙的人们,在这一刻,随着龙的舞动,有了不属于他们的东西——什么东西呢?这世间有些东西注定是很难说清楚的,这便是其中之一——简单地说吧,他们有了比平常更大的力量,他们不再觉得疲累,他们不由自主地贯注了全部的精神,面上永远浮现着一种喝醉了似的笑意——他,他们,一群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在这一瞬间,获得了超脱于自我的神性,他和他们,成了龙的一部分。

龙在前进,在舞动。龙,越过了油菜花的金黄、小麦的青涩、桃花的粉红,越来越近了,②那想象之中的虚幻之物——不,是那从所未见的实有之神,无比真切地朝我走来了!

1.下列各项中的“但是”与语段中加点的“但是”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我们如果还对他们宽容,那就会正中坏人的奸计。但是不能用同一手段对付偶然犯错误的同志。
B.虽然南国之秋有它特异的地方,但是郁达夫还是更偏爱北国的秋,故都的秋。
C.我们要建立起中华民族的新文化,但是这种新文化究竟是一种什么样子的文化呢?
D.生活的经验固然会叫人忘记许多事情,但是有些记忆经过多少时间的磨洗也不会消逝。
2.文中画横线的①②两处均使用了破折号,请分析这两处破折号的用法与作用。
3.画波浪线句的“他,他们”和“他和他们”所指代的对象相同,但表达效果不同,请结合语境简析。
2024-05-20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诗画中国》的开场白说得好:“中华文明如同万古江河,①______。诗笔与画笔,共同记录着发展历程,传承着精神血脉,共同描绘了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根植在中华文明血脉中的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经由文化类节目生发出穿越时空,直抵人心的文化力量。

一档好的文化类节目能否为人们所夸赞、所记住,关键就在于是否向观众传递出一种向上向善的主流价值观。2018年,《经典咏流传》②______之时,清朝诗人袁枚所作的“冷门”小诗《苔》,搭乘着音乐的翅膀飞入千家万户,观众无不感动于作品散发出的在平凡中超越自我的精神;《长安三万里》的爆火,同样离不开那份流淌于文明长河中的“诗心”,观众由此体会到诗人哪怕③______,也要坚守理想主义的浪漫;通过《诗画中国》,人们更是从“活”起来的唯美画卷中,追寻画者与诗人寄托在一笔一画中的崇高品格与执着追求……这些文艺作品,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感动于中国文化的弦歌不辍,更帮我们找寻到契合时代要求的一系列价值准则。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材料中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植在中华文明血脉中的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经由文化类节目生发出穿越时空,直抵人心的文化力量。
B.一档好的文化类节目能否为人们所夸赞、所记住,关键就在于是否向观众传递出一种向上向善的主流价值观。
C.清朝诗人袁枚所作的“冷门”小诗《苔》,搭乘着音乐的翅膀飞入千家万户,观众无不感动于作品散发出的在平凡中超越自我的精神。
D.通过《诗画中国》,人们更是从“活”起来的唯美画卷中,追寻画者与诗人寄托在一笔一画中的崇高品格与执着追求。
3.文中划波浪的部分如果改成:“清朝诗人袁枚所作的小诗《苔》,传入千家万户,观众被作品散发出的在平凡中超越自我的精神感动。”语义基本相同,但原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024-05-20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九江市高三第三次模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