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李白(701-762)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观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图

李白

粉壁为空天,丹青状江海。

游云不知归,日见白鸥在。

博平真人王志安,沉吟至此愿挂冠。

松溪石磴带秋色,愁客思归坐晓寒。

【注】①此诗作于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时李白辗转求仕而不得,心情苦闷。博平,唐博平县(今山东聊城西北)。粉图:画在粉壁上的画。②粉壁:用石灰粉刷的墙壁。③真人:道家称存养本性的得道者。《庄子·大宗师》:“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后亦称道士或有才德的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两句运用铺叙的手法,描绘出一幅粉壁为天、下有江海的绝妙景致,色彩鲜明,意境开阔。
B.三、四两句紧扣上两句,皆写画中景物:游云、白鸥和前两句中的天空、江海,为后文情感的抒发做铺垫。
C.“博平”两句,借写博平真人王志安“挂冠”归隐之心,表露出诗人的江海之志,既是明写,亦是喻己。
D.“松溪”两句中前句直抒胸臆,后句“愁客”“思归”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画家客居思归的酸楚和孤独感。
2.李白被誉为“诗仙”,其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请结合本诗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注]①丹阙:朱红色的宫殿。②绿烟:指遮蔽月光的浓重的云雾。③白兔捣药:神话传说月中有白兔捣仙药。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写诗人停杯凝思,仰望万里苍穹,提出疑问:青天上的明月高悬,究竟起于何时呢?
B.五、六句描绘月色。皎皎月轮如明镜飞升,下照宫阙,云雾散尽,清光焕发,美得光彩照人。
C.九、十句化用神话传说,写月中白兔年复一年不辞辛劳地捣药,而嫦娥有白兔陪伴不再孤单。
D.最后两句再次写到酒,诗人只希望在对酒当歌时,皎洁的月光能常照杯中,让他尽情享受。
2.这首诗中的“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蕴含着怎样的哲思?请简要分析。
2023-11-21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王节士歌

李白

洞庭白波木叶稀,燕鸿始入吴云飞,

吴云寒,燕鸿苦。

风号沙宿潇湘浦,节士悲秋泪如雨。

白日当天心,照之可以事明主。

壮士愤,雄风生。

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

[注]①临江王节士歌,乐府古题。作于乾元二年(759年)秋在洞庭时。节士:有节操之士。②吴云:指南方的天空。③倚天剑:极言剑之长。宋玉《大言赋》: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④长鲸:指巨寇。唐刘知几《史通·叙事》:论逆臣则呼为问鼎,称巨寇则目以长鲸。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篇写景,秋日洞庭白浪连天,叶落稀疏,北方的鸿雁开始飞入吴地。
B.吴云寒冻,鸿燕哀鸣苦号、诗中鸿雁就是诗人,借之写出诗人内心的苦楚。
C.“风号”句描绘出一幅节士因悲秋而无限感伤,泪流如雨下的凄冷景色图。
D.本诗善用典故,借景、借典故抒情与直抒胸臆有机结合,情感真切而热烈。
2.有人评论本诗围绕“节士悲秋”而层层深入抒发报国之情,结合对本诗层次的分析,谈谈你的理解。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江上吟

李白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萧金管坐两头。

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注]①枻:同“楫”,舟旁划水的工具。②沙棠:木名。据《山海经·西山经》说,沙棠出昆仑山上,人吃了它的果实“入水不漏”。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四句描写了江上之游的华丽场景,经过诗人的夸饰,表现出泛舟的酣畅恣适。
B.“仙人”二句表示即使是神仙,仍需倚仗黄鹤;海客随波漂荡,没有心思追随白鸥。
C.“兴酣”二句承接屈平辞赋说,活画出诗人摇笔赋诗时藐视一切,傲岸不羁的神态。
D.作为形式自由的歌行体诗歌,本诗也具有绵密工整的特点,语言上华美与平白兼具。
2.古人讲究择善而从,取舍有度。本诗表现出诗人怎样的人生取舍?请结合诗句分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酬裴侍御留岫师弹琴见寄

李白

君同鲍明远,邀彼休上人

鼓琴乱白雪,秋变江上春。

瑶草绿未衰,攀翻寄情亲。

相思两不见,流泪空盈巾。


【注】①此诗作于乾元二年秋。乾元元年,李白流放夜郎,行至巫山途中遇赦。②鲍明远;与休上人以诗相赠答。③休上人,即惠休,善诗文,与鲍照齐名。④攀翻:攀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的一二句把裴侍御和岫师分别比作鲍照与休上人,意在表明二人情趣之高雅。
B.一个“乱”字生动地展现了岫师弹奏《白雪》曲的场景,给人一种纷纷扬扬的视觉感。
C.“秋变江上春”与“大珠小珠落玉盘”都以比喻的手法描写音乐,都突出了音乐之美。
D.第五句作者有以“瑶草”自比之意,委婉地表达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济世之心。
2.诗歌的最后两句在艺术手法上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裴十四

李白

朝见裴叔则,朗如行玉山。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身骑白鼋不敢度,金高南山买君顾。

徘徊六合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


【注】①裴十四:当是裴政,为李白好友,“竹溪六逸”之一。②裴叔则:晋朝裴楷,人称裴令公,仪容俊伟。“时人以为玉人,见者曰:‘见裴叔则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世说新语·容止》)③《楚辞·九歌·河伯》:“乘白鼋(yuán)兮逐文鱼,与女游兮河之渚。”白鼋,白色的大鳖。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使用了关于裴叔则的典故,由此可推测裴十四仪表堂堂,清朗如玉山,光彩照人。
B.高比南山的金银,也换不来裴十四的一顾,运用夸张手法表现了人物与众不同的风骨。
C.尾句以景结情,诗人借“浮云”写友人西去的状态,表达了对友人前途人生的担忧。
D.本诗一改赠别诗抒写离情别绪的特点,将重点放在了对友人的形象和品格的刻画上。
2.同样写黄河,请比较本诗三、四句与《将进酒》开篇“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异同。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别匡山【注】

李白

晓峰如画参差碧,藤影风摇拂槛垂。

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

看云客依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

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注】匡山:指四川彰明县(今江油市)境内的大匡山,李白早年曾在此读书学道。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诗人远望色彩斑斓的匡山,近看随风摇曳的藤蔓,内心沉浸在美好的景色之中。
B.颔联中诗人描写了一幅极具浓郁生活气息的画面,读后给人平静而悠远的感觉。
C.颈联中诗人听猿啼阵阵,看僧人洗钵,以静衬动,表现出匡山中美好的景致。
D.本诗语言风格清新隽永、灵动自然,与《蜀道难》的大气磅礴、雄奇浪漫有所不同。
2.有人认为这首诗表现了李白隐逸与入世的矛盾,你是否同意?请简要分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梦游天姥吟留别》,完成下面小题。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实在)难求   (谈论)天姥   (遮掩)赤城   魂悸(受惊心跳)
B.向天(遮断)   (拜倒)   (震动)岩泉   (绿水)水
C.势(超出)五岳   (驾)车   (因为)之   向来(原来)
D.海客(航海的人)   (凄清)猿啼   (穿)   (中间)开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A.忽魂悸魄动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
B.云之君兮纷纷来下   吾尝终日思矣
C.唯觉时枕席   失向来烟霞
D.迷花倚石忽   薄禄相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A.渌水荡漾清猿啼B.失向来之烟霞
C.古来万事东流水D.使我不得开心
4.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B.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C.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D.四弦一声如裂帛
5.作者极写洞天之内晴空万里,日月双悬,仙人如麻,其乐融融的景象,其作用是(     
A.寻找虚无缥缈的仙境,表示厌恶世间生活。
B.表达诗人向往乐土,追求美好生活的思想。
C.增添梦境的神奇色彩,强调及时行乐。
D.暗示人生如梦,变幻无常,瞬息即逝。
6.“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表达诗人(     
A.希望骑白鹿去行乐,实现自己梦游名山的愿望。
B.幻想骑白鹿去访名山,逃避现实。
C.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排挤,无可奈何,只好骑鹿访名山。
D.向东鲁诸公表示决心:与当时恶势力誓不两立,决不妥协。
7.下列对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以虚无缥缈的“瀛洲”引出在云霞中时隐时现的“天姥山”,以虚衬实,突出了天姥胜景。
B.“连天”从横向写天姥山的高峻,“向天横”则从纵向写出天姥山的巍然气势。
C.“一夜飞度”表现了李白的急切兴奋之情。“照”“送”二字,将月亮拟人化,明月与人如影随形,人与自然和谐一体。
D.“脚著谢公屐”,李白借写谢灵运之事来写自己,表示自己要效仿谢灵运寄情山水、鄙弃世俗。
8.《梦游天姥吟留别》开篇两句“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能不能删掉,改为开门见山的方式,如用“越有名山曰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开头?
9.把下列古诗文句子理解成现代汉语,正确的一项是(     
A.一竿晴日舞比邻   译文:太阳初升的时候乡邻们高兴地跳起舞蹈。
B.方宅十余亩   译文:方形宅子占地十几亩。
C.半壁见海日   译文:在半山腰看到从海上升起的太阳。
D.梦啼妆泪红阑干   译文:梦里啼哭泪水染红了身体依靠的栏杆。
2022-01-06更新 | 26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遵化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各题。

劳劳亭

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其二)

李商隐

暂凭尊酒道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


[注]①无憀:无聊。②争拟:怎拟,即不拟。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这首诗前两句笔墨洗练,高度概括,破题点旨,将离别伤心情怀聚集到劳劳亭。
B.李白这首诗因地起意,构思新巧,移情于景,风格俊逸,语言明快自然。
C.李商隐这首诗形象鲜明,语言新颖,体现了朦胧的美学追求。
D.李商隐这首诗前两句先写双方的心绪,再写对居者的劝慰,“损”和下句“惜”呼应。
2.这两首诗都写了“离亭(劳劳亭)”“春风”“柳条(长条)”“离别”,但同中有异,请简要分析。
2021-05-20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四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10 . 把下列古诗文句子理解成现代汉语,正确的一项是(     
A.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译文:航海的人谈起瀛洲,大海烟波渺茫,相信瀛洲难以找到。
B.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译文:熊在咆哮,龙在长吟,声音弥漫整个山谷,回荡在深林和高山巅。
C.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译文:多情的人应该都笑话我,过早地长出花白的头发。
D.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译文:像黄莺在花下鸣叫一样婉转流利,像幽咽的泉水在冰下艰难流过。
2020-11-23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