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杜甫(712-770)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1 道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唯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世日萧条。


注:(1)三城戍,西山山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2)南浦,泛指送别之地。(3)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面。(4)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从“切合题目”的角度分析本诗,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二句中的“西山”“南浦”切合“野”字。
B.第三四句中的“海内”“天涯”切合“野望”二字。
C.第五六句中的“迟暮”“涓埃”切合“望”字。
D.第七句中的“出郊”“极目”切合“野望”。
2.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2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下面对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诗歌能让人浮想联翩,充分感受到泰山的雄伟气势,同时又能让人体会出诗人的情怀,可谓形神兼备。
B.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C.颔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D.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功夫,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孟子·尽心上》中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富有深刻的含义,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该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1-10-2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三立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遣兴

杜甫

我今日夜忧,诸弟各异方。

不知死与生,何况道路长。

避寇一分散,饥寒永相望。

岂无柴门归,欲出畏虎狼。

仰看云中雁,禽鸟亦有行。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的“忧”字总领全诗,其余各句或叙事或议论,都在抒发诗人内心的忧伤。
B.本诗通过抒写诗人自己在乱世中对亲情的特殊感受,侧面反映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
C.“岂无”两句表明诗人虽有家可归,但因“虎狼”当道而回家无望的无奈心情。
D.“何况道路长”是说诗人因为路途迢遥而归乡不得,思乡之情、难归之悲溢于言表。
2.诗的第一句就说:“我今日夜忧。”诗人日夜忧的有哪些呢?请结合诗句作简要概括。
2021-09-29更新 | 351次组卷 | 49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大庆十中、二中、二十三中、二十八中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题
2021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杜甫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幕,若为看去乱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赞美裴迪的咏早梅诗,把裴迪在蜀州咏梅和何逊在扬州咏梅相比,是对裴迪雅兴和诗才的称许。
B.早梅开花在岁末春前,它能使人感到岁月无情、老之易至,又能撩人乡愁,故杜甫说“幸不折来”。
C.前两联就着一个“忆”字感谢故人对自己的思念,后两联围绕一个“愁”字抒写诗人自己的情怀。
D.诗人从遥想裴迪逢早梅时的心事转到对裴诗的称赞,再过渡到自己的感受,全诗脉络顺畅自然。
2.明代王世贞评此诗“古今咏梅第一”,但此诗重点不在咏物而在抒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阁 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②终黄土,人事音书漫③寂寥。


注释:①此诗是公元766年作者在四川夔州西阁夜中所作。此时作者的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适都死了。②卧龙:指诸葛亮。跃马:指公孙述。字子阳,扶风人。西汉末年,天下大乱,他凭蜀地险要,自立为天子。此处用晋代左思《蜀都赋》中“公孙跃马而称帝”之意。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③漫:随它去。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催短景”与“景翳翳以将入”中的“景”字都是“日光”的意思。
B.第五句意思是说,因长久征战,百姓的哭声传彻四野,暗示战事惨烈。
C.第四句说霜雪停后天空澄澈,仰视银河群星,星斗摇动,照射着三峡。
D.第六句“夷歌”指少数民族歌谣,作者多处听到渔夫樵子唱的“夷歌”。
2.本诗抒发多重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诗人要表达哪些思想情感。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发潭州

杜 甫

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

贾傅才未有,褚公书绝伦。名高前后事,回首一伤神。


【注】①潭州:今湖南长沙一带,诗人写这首诗歌时准备北归洛阳,终因时局动乱,漂泊于潭州一带。②樯燕:船桅上的燕子。③贾傅、褚公:贾傅即汉代贾谊,因曾任长沙王太傅,故称。褚公指唐代书法家褚遂良。贾谊和褚遂良都曾被贬湘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紧扣题目,点明题意。写出诗人虽然沦落天涯,前途渺茫,但因湘水一带春色盎然,心情为之大喜,喝酒助兴。
B.颈联是用典抒情,身处湖湘大地,诗人自然想到西汉时的贾谊和初唐时的褚遂良,联想到历史上才人志士的沉沦命运与自己是何等地相似,“借人行己”,手法高妙。
C.尾联进一步借古人以抒怀,写贾谊、褚遂良在不同的时代都名高一时却被贬,与自己流落湖湘、漂泊无依的境遇相似,沉郁悲愤之情在这里达到高潮。
D.这首诗歌借古抒怀,感叹自己飘零无依的身世,抒发了忧国伤世的沉郁悲愤之情。
2.诗歌颔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的分析。
2021-08-27更新 | 227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其四)

杜甫

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落风湍。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生理只凭黄阁老,衰颜欲付紫金丹。

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


【注】严郑公,即严武。严武此时以黄门侍郎为成都尹,故称“黄阁老”。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为虚写,表达了诗人自离草堂,常焦虑沙岸崩塌,损坏药栏,甚至担心连江槛一起落到湍急的水中的心情。
B.颔联诗人借“恨不”“应须”四字,表达了他对乱世之岁,匡时济世之才难为世用,而各种丑恶势力竞相作充分表演的感慨。
C.后四句落到“赠严郑公”的题意上。从瞻望未来,设想生计全凭严武照顾,而后转到回顾过去,似有痛定思痛之意。
D.全诗表达了诗人重返草堂途中对生活贫苦,奔波流浪的感慨。瞻望与回顾同叙,更显出此诗思想感情的深厚。
2.有人评价此诗“辞采隐称,兴寄微婉”,请结合诗句简析。
8 .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各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诗首联写诗人登高望远,俯仰之间,高耸的岳阳楼和浩瀚的洞庭湖一览无余。
B.李诗颔联写了雁儿高飞带走愁苦,远处山峰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
C.杜诗开头写诗人之前听说洞庭盛名,然而到如今才能实现登楼观赏的愿望。
D.杜诗颈联以一“无”一“有”,点明诗人没有亲朋音信,孤舟漂泊的凄苦处境。
2.李杜两诗同是写登岳阳楼之感,但诗境和风格各有不同,请简要分析。
9 . 阅读下面这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释】开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今湖北荆州市),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诗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从俯视、遥望、感觉等角度形容岳阳楼之高,自然浑成。
B.李诗颔联“山衔好月来”句,想象新颗,有独创性,这一“衔”字境界全出,写得诡谲纵逸,诙谐风趣。
C.杜诗颔联意境广阔宏大,与孟浩然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有异曲同工之妙。
D.杜诗“今”“昔”是时间上的对举,呼应了“关山北”与“轩”在空间上的对应,都运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引发联想。
2.同为登临岳阳楼,李白和杜甫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1-07-16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杜甫

力疾坐清晓,来诗悲早春。

转添愁伴客,更觉老随人。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

望乡应未已,四海尚风尘。


【注释】①表丈:即表伯叔。②力疾:扶病强起。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力疾坐清晓,来诗悲早春”是在叙事,说自己清晓扶病强起,几不知春至,因拜读亲友李都督寄来的《早春》诗而引发了悲伤之感。
B.颔联“转添愁伴客,更觉老随人”仍是叙事,说自己转瞬间又接待客人,愁绪也因此更增,觉得自己就像来客一样老去。
C.颈联“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写实,说岁序更新,桃嫩柳青,春色堪娱。“入”“归”二字传神地写出了早春的意蕴,体现了生命的复苏与萌动。
D.整首诗歌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情感可概括为“悲”字,连“红入桃花”“青归柳叶”的初春之景,也触动着诗人的悲情。
2.全诗的情感围绕“悲”字展开,请结合全诗分析“悲”的具体内容。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