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李贺(790-81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李贺

其一

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其四

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归卧叹清贫。

风吹千亩迎雨啸,鸟重一枝入酒尊。


【注】①本组诗写于李贺任奉礼郎以病辞归昌谷时。②箨(tuò)落:笋壳落掉。 ③长竿:新竹。④茂陵:地名。《史记·司马相如传》记载“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
1.下列对两首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看母笋是龙材”描述竹子在春天初长时的情景,语势流畅而又清丽自然。
B.“茂陵归卧叹清贫”说自己已经年老,只能像居茂陵时的司马相如甘守清贫。
C.“风吹千亩迎雨啸”写千亩之竹风吹过后声浪仿佛雨啸,有排山倒海之气势。
D.两诗赋普通意象奇特之处,与传统借竹抒怀诗不同,集中体现李贺创作风格。
2.竹是古诗常见意象,往往寄托着诗人情志。试分别简要分析这两首诗中竹子的形象。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感讽•其五》

李贺①

石根秋水明,石畔秋草瘦。

侵衣野竹香,蛰蛰垂叶厚。

岑中月归来,蟾光挂空秀。

桂露对仙娥,星星下云逗。

凄凉栀子落,山璺②泣晴漏。

下有张仲蔚③,披书案将朽。

【注释】①李贺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这首诗是诗人秋天居住在昌谷家中,有感而作。②璺(wèn)玉石上的裂痕③张仲蔚原是古之隐士,他博学有文才,“好作诗赋”,然而穷困不堪,“所居蓬蒿没人”。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二句写石。石头下边秋水澄明,石头旁边秋草枯瘦,景象明丽而又晦涩,这正是作者当时矛盾心情的曲折反映。
B.五六句从仰视角度写空中美景,皎洁的月亮从东山升起,高高地挂在湛蓝的夜空,写出了诗人在家中赏月的闲适心境。
C.七八两句诗人想象月中美丽迷人的景象,与后面家中严霜的摧残下栀子花凋零的景象形成对比,写出了幽冷凄清的内心感受。
D.“山璺泣清漏”一句采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泉水从岩石的缝隙里一点一滴艰难地挤出来,仿佛伤心人的啜泣的景象。
E.诗人笔下的景物浑然一体,和谐统一,将这些景物放在一起彼此交相辉映,产生了一种极不寻常的艺术魅力,收到了奇特的效果。
2.尾联在抒情上有什么 特色?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3 .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伤心行

李贺

咽咽学楚吟,病骨伤幽素。

秋姿白发生,木叶啼风雨。

灯青兰膏歇,落照飞蛾舞。

古壁生凝尘,羁魂梦中语。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咽咽的悲吟之音,多病瘦损之身,华发衰飒之姿,前三句均描摹出了诗人的形象。
B.“木叶啼风雨”,这一句转入环境描写,既烘托自身的境况,又强化了自身形象。
C.末句写诗人漂泊的羁旅之魂只能在幽渺的梦幻中得到解脱,与首句相呼应相补充。
D.本诗与《李凭箜篌引》相比,多实笔,多白描,极少虚诞想象,极少诡幻谲妄。
2.《伤心行》全诗不露一个“伤心”字样,但字字句句都显现出诗人伤心之意,请结合作品赏析。
2020-09-14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普通高中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老马(其一)

姚合

卧来扶不起,唯向主人嘶。

惆怅东郊道,秋来雨作泥。

马诗(其二十三)

李贺

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

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歌整体上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姚诗中的“老马”和李诗的“肉马”都是作者自身命运的写照。
B.姚诗中老马“惆怅”的最直接原因是秋雨打湿了东郊路面,很难再像以前那样自由驰骋了。
C.李诗“得”字,看似平常,却极有分量,对炼丹求仙的荒诞行径做了无情的鞭挞和辛辣的嘲讽,深得“一字褒贬”之妙。
D.李诗“厩中皆肉马”结构上紧扣诗题;内容上用调侃的语气将批判的矛头指向汉武帝,借此来表达自己的愤激之情。
2.两首诗都以马为中心意象,寄寓的情感有何不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秦王饮酒(节选)

李贺

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

羲和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平。

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枨枨。

洞庭雨脚来吹笙,酒酣喝月使倒行。

银云栉栉瑶殿明,宫门掌事报一更。


【注】八极:八方极远之地。②羲和:传说中为太阳驾车的神。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羲和敲日”和《蜀道难》的“六龙回日”均运用神话,增添浪漫主义色彩。
B.“龙头泻酒邀酒星”中“泻”字夸张地写出了酒流如注的样子,极言美酒之多。
C.“洞庭雨脚来吹笙”写吹笙如雨落洞庭,洪波浩荡,横无际涯,气势磅礴。
D.云白天亮,大殿通明,宫门掌事却为迎合、讨好秦王,谎报时辰才至一更。
2.“酒酣喝月使倒行”这句诗突出秦王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赏析。
2020-06-28更新 | 12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届福建省南平市高三毕业班第三次综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溪晚凉

李贺

白狐向月号山风,秋寒扫云留碧空。

玉烟青湿白如幢,银湾晓转流天东。

溪汀眠鸯梦征鸿,轻涟不语细游溶

层岫回岑复叠龙,苦篁对客吟歌筒。


【注】①幢:旌幡。②游溶:水缓慢流动的样子。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的“扫”字体现出山风的强劲,山风既带来了“秋寒”,也留下了澄碧的夜空。
B.诗人善于观察,抓住山间溪边轻烟的色泽和形态特点,营造出一幅迷蒙梦幻的画面。
C.“银湾”指银河,它以皎皎的光辉照亮了夜空,又像一湾流水闪耀着波光向东方倾泻。
D.如龙一样蜿蜒盘旋的险峻山势使前文轻快的笔调为之一转,“苦篁”更增添了凄厉之感。
2.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来展现秋夜的幽静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7 .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李贺

其一

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其四

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归卧叹清贫。

风吹千亩迎雨啸,鸟重一枝入酒尊。

[注]①箨(tu)落:笋壳落掉。②长竿:新竹。③茂陵:地名。《史记·司马相如传》记载“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看母笋是龙材”和《李凭篌引》中“空山凝云颓不流”皆属侧面描写。
B.“鸟重一枝入酒尊”句,言鸟栖竹枝之景映入酒樽,表现出清冷孤寂的心境。
C.两首诗中都运用比喻,一状新竹之形,一摹老竹之声,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D.相较于第二首中“惹碧云”的古竹,作者更喜欢第一首中“抽千尺”的新竹。
2.竹是诗歌常见意象,寄托诗人情志。两首诗都写到了竹子,请分别分析“新竹”与“古竹”这两个意象,并简要概括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成长启示。
8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客游

李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石。

不谒承明庐,老作平原客。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

旅歌屡弹铗,归问时裂帛。


[注]①南山:指李贺家乡的山。②承明庐:汉承明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曹植诗云:“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③平原客:“平原”指平原君赵胜。李贺作客潞州,是旧赵地,故称“平原客”。④弹铗:《战国策·齐策》载冯谖才华出众,在孟尝君门下不甘做下客,因而弹铗而歌,要鱼、要车等。⑤裂帛:指写家信。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标题“客游”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即客居异乡的游子,通过标题可以看出诗歌要表达的情感可能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B.“日暖南山石”使用虚写的手法表现诗人远在千里之外内心的情怀,“日暖”属于想象的内容,诗人想象家乡温暖的太阳照耀在南山的石头上。
C.首联,下句的“暖”字与上句的“满”字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在客居他乡的游子心目中,故乡永远是温暖的,永远是值得依恋的。
D.颔联上句中“承明庐”指代当朝统治者,表达自己不能被朝廷重用的失意落寞;下句诗人以“平原客”自称,抒发壮志难酬的慨叹。
2.唐代诗人崔涂的《春夕》中有:“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崔诗中的“书”指家信,李诗尾联中的“裂帛”也指家信,请简要分析两者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答:
9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客游

李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石。

不谒承明庐,老作平原客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

旅歌屡弹铗,归问时裂帛

【注】①南山:指李贺家乡的山。②承明庐:汉承明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③平原客:“平原”指平原君赵胜。李贺作客潞州,是旧赵地,故称“平原客”。④弹铗:《战国策》载冯谖才华出众,在孟尝君门下不甘做下客,因而弹铗而歌,要鱼、要车等。⑤裂帛:指写家信。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标题“客游”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即客居他乡的游子,通过标题可以看出诗歌要表达的情感可能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B.“日暖南山石。”使用虚写手法表现诗人远在千里之外内心的情怀,“日暖”属于想象的内容,诗人想象家乡温暖的太阳照耀在南山的石头上。
C.颔联上句中“承明庐”指代当朝统治者,表达自己不能被朝廷重用的失意落寞;下句诗人以“平原客”自称,抒发壮志难酬的慨叹。
D.老作平原客”中的“老”字是“老迈、年岁已高”的意思,诗人通过写自己年迈,表达了年事已高仍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之情。
2.杜甫《春望》中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诗中的“书”指信,李诗尾联中的“裂帛”也指家信,请简要分析两者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1.对诗歌内容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
B.诗的前四句虽然交代了弹奏的时间、地点、人物,但却并未按一般的顺序来写,而是先写琴、写声,突出了乐声,有先声夺人之妙。
C.“梦入”两句,用“老”和“瘦”两个看似干枯的字眼修饰鱼蚊,突出本己羸弱乏力,行动艰难的鱼蛟,竟伴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写出了音乐的神奇魅力。
D.整首诗想象奇特,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诗人通过对乐声及其效果的摹绘和自我感受的直接描述,既表达了对李凭演奏技艺的赞赏,也寄托了自己的情思。
2.请赏析“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摹写声音之妙
2019-06-25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