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欧阳修(1007-1072)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谢,且称:“琯宰相子,少自树立为醇儒,有大臣体,时论房琯才堪公辅,陛下果委而相之。观其深念主忧,义形于色,然性失于简。酷嗜鼓琴,廷兰托琯门下,贫疾昏老,依倚为非,琯爱惜人情,一至玷污。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陛下赦臣百死,再赐骸骨,天下之幸,非臣独蒙。”然帝自是不甚省录。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一日欲杀甫及梓州刺史章彝,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武卒,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因客耒阳。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新唐书·杜甫传》)

1.下列对文章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B.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C.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D.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疏”是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在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B.“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科举考试应试中选的叫及第,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C.“天宝”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共计15年。是用干支纪年法来纪年的。
D.“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擢”是提升官职。“迁”是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少时家贫不能够养活自己,旅居于吴、越、齐、赵之地。李邕对他的才学感到惊奇,先前去见他。参加科举考试落第,困居长安。
B.唐玄宗朝拜献祭于太清宫,祭祀天地和祖宗,杜甫进献了三篇赋,后又多次献上赋和颂,大力赞扬自己。
C.杜甫和房琯是平民之交,房琯因为受他的门客董延兰牵累,被罢黜了宰相职务。杜甫为他求情惹怒唐肃宗。
D.严武和杜甫是世交,所以严武对待杜甫很优厚,在很多时候也能原谅杜甫的放肆行为。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
(2)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柳公绰,字宽,京兆华原人。幼孝友,起居皆有礼法。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补校书郎。岁歉馑,其家虽给,而每饭不过一器,岁丰乃复。或问之,答曰:四方病饥,独能饱乎?累迁开州刺史,地接夷落,寇常逼其城,吏曰:兵力不能制,愿以右职署渠帅。公绰曰:若同恶邪?何可挠法!立诛之,寇亦引去。召为吏部郎中。后拜御史中丞。

李吉甫复当国,出为湖南观察使。以地卑湿不可迎养求分司东都不听后徙鄂岳观察使时方讨吴元济诏发鄂岳卒五千隶安州刺史李听公绰曰:朝廷谓吾儒生不知兵邪!即请自行,许之。引兵渡江,抵安州,听以军礼迎谒。公绰谓曰:公所以属鞬负弩,岂非兵事邪?若褫戎容,则两郡守耳,何所统一哉?以公世将晓兵,吾且欲署职,以兵法从事。听曰:唯命。即以都知兵马使、中军先锋、行营都虞候三牒授之,选兵六千属焉,戒诸校曰:行营事一决都将。听被用畏威,遂尽力,当时服其知权。军出,公绰数省问其家,疾病生死厚给之。军中感服曰:中丞为我知家事,敢不死战!故鄂军每战辄克。

元和十一年,为李道古代还,除给事中,拜京兆尹。方赴府,有神策校乘马不避者,即时搒死。帝怒其专杀,公绰曰:此非独试臣,乃轻陛下法。帝曰:既死,不以闻,可乎?公绰曰:臣不当奏。在市死,职金吾;在坊死,职左右巡使。帝乃解。以母丧去官。服除,为刑部侍郎,领盐铁转运使,转兵部,兼御史大夫。

改礼部尚书,以祖讳换左丞。俄检校户部尚书、山南东道节度使。行部至邓,县吏有纳贿、舞文二人同系狱,县令以公绰素持法,谓必杀贪者,公绰判曰:赃吏犯法,法在;奸吏坏法,法亡。诛舞文者。其厩马害圉人,公绰杀之。或言良马可爱,曰:安有良马而害人乎?

太和四年,为河东节度。遭岁恶,撙节用度,辍宴饮,衣食与士卒均。北虏遣梅禄将军李畅以马万匹来市,所过皆厚劳,饬兵以防袭夺。至太原,公绰独使牙将单骑劳问,待以至意,辟牙门,令译官引谒,宴不加常。畅德之,出涕,徐驱道中,不妄驰猎。

以病乞代,授兵部尚书,不任朝请。忽顾左右召故吏韦长,众谓属诿以家事。及长至,乃曰:为我白宰相,徐州专杀李听亲吏,非用高瑀不能安。因瞑目不复语,后二日卒,年六十八。太子太保,谥曰元。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八十八孔穆崔柳杨马》)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以地卑湿/不可迎养/求分司/东都不听/后徙鄂岳观察使时/方讨吴元济/诏发鄂岳卒五千/隶安州刺史李听/
B.以地卑湿/不可迎养/求分司/东都不听/后徙鄂岳观察使/时方讨吴元济/诏发鄂岳卒/五千隶安州刺史李听/
C.以地卑湿/不可迎养/求分司东都/不听/后徙鄂岳观察使/时方讨吴元济/诏发鄂岳卒五千/隶安州刺史李听/
D.以地卑湿/不可迎养/求分司东都/不听/后徙鄂岳观察使时/方讨吴元济/诏发鄂岳卒/五千隶安州刺史李听/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刺史,负责对地方官员的监察之职。刺史制度在中国古代对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B.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武官员的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C.神策军是唐朝中后期中央北衙禁军的主力,负责保卫京师和宿卫宫廷以及行征伐事,为唐时朝廷直接控制的主要武装力量。
D.赠,古代朝廷对死去的功臣或其先人追封爵位或官职。本文中的“赠”就是朝廷在柳公绰死后追封他为太子太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公绰体察底层疾苦。遇荒年歉收,他说百姓受苦挨饿,自己不能独自饱食,每餐饭不超过一碗,直到丰年才恢复如常;撙节用度,辍宴饮,衣食与士卒均。
B.柳公绰为人正直耿介。他任京兆尹时处死了一名神策军校,皇上恼怒他擅自杀人,没有上报,他说上报不是自己的职责,最终使皇上平息了怒气。
C.柳公绰遵守礼制法度。巡行邓县杀掉了舞文弄法者,因为他认为破坏法令罪行更严重;良马害人,杀掉良马。都体现了他遵守礼法。
D.柳公绰对国家忠心耿耿。柳公绰一生任京兆尹、节度使、御史大夫、尚书等职务,治境安边,均有佳绩,他的忠心得到朝廷的认可。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怒其专杀,公绰曰:“此非独试臣,乃轻陛下法。”
(2)北虏遣梅禄将军李畅以马万匹来市,所过皆厚劳,饬兵以防袭夺。
5.韩愈在《与鄂州柳中丞书》中高度评价柳公绰“虽古之名将,何以加兹”。柳公绰有怎样的名将风范?请简要概括。
2021-01-24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华中师大海南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柳公绰,字宽,京兆华原人。幼孝友,起居皆有礼法。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补校书郎。岁歉馑,其家虽给,而每饭不过一器,岁丰乃复。或问之,答曰:“四方病饥,独能饱乎?”累迁开州刺史,地接夷落,寇常逼其城,吏曰:“兵力不能制,愿以右职署渠帅。”公绰曰:“若同恶邪?何可挠法!”立诛之,寇亦引去。召为吏部郎中。后拜御史中丞。

李吉甫复当国,出为湖南观察使。以地卑湿不可迎养求分司东都不听后徙鄂岳观察使时方讨吴元济诏发鄂岳卒五千隶安州刺史李听公绰曰:“朝廷谓吾儒生不知兵邪!”即请自行,许之。引兵渡江,抵安州,听以军礼迎谒。公绰谓曰:“公所以属鞬负弩,岂非兵事邪?若褫戎容,则两郡守耳,何所统一哉?以公世将晓兵,吾且欲署职,以兵法从事。”听曰:“唯命。”即以都知兵马使、中军先锋、行营都虞候三牒授之,选兵六千属焉,戒诸校曰:“行营事一决都将。”听被用畏威,遂尽力,当时服其知权。军出,公绰数省问其家,疾病生死厚给之。军中感服曰:“中丞为我知家事,敢不死战!”故鄂军每战辄克。

元和十一年,为李道古代还,除给事中,拜京兆尹。方赴府,有神策校乘马不避者,即时搒死。帝怒其专杀,公绰曰:“此非独试臣,乃轻陛下法。”帝曰:“既死,不以闻,可乎?”公绰曰:“臣不当奏。在市死,职金吾;在坊死,职左右巡使。”帝乃解。以母丧去官。服除,为刑部侍郎,领盐铁转运使,转兵部,兼御史大夫。

改礼部尚书,以祖讳换左丞。俄检校户部尚书、山南东道节度使。行部至邓,县吏有纳贿、舞文二人同系狱,县令以公绰素持法,谓必杀贪者,公绰判曰:“赃吏犯法,法在;奸吏坏法,法亡。”诛舞文者。其厩马害圉人,公绰杀之。或言良马可爱,曰:“安有良马而害人乎?”

太和四年,为河东节度。遭岁恶,撙节用度,辍宴饮,衣食与士卒均。北虏遣梅禄将军李畅以马万匹来市,所过皆厚劳,饬兵以防袭夺。至太原,公绰独使牙将单骑劳问,待以至意,辟牙门,令译官引谒,宴不加常。畅德之,出涕,徐驱道中,不妄驰猎。

以病乞代,授兵部尚书,不任朝请。忽顾左右召故吏韦长,众谓属诿以家事。及长至,乃曰:“为我白宰相,徐州专杀李听亲吏,非用高瑀不能安。”因瞑目不复语,后二日卒,年六十八。太子太保,谥曰元。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八十八孔穆崔柳杨马》)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以地卑湿/不可迎养/求分司/东都不听/后徙鄂岳观察使时/方讨吴元济/诏发鄂岳卒五千/隶安州刺史李听/
B.以地卑湿/不可迎养/求分司东都/不听/后徙鄂岳观察使/时方讨吴元济/诏发鄂岳卒五千/隶安州刺史李听/
C.以地卑湿/不可迎养/求分司东都/不听/后徙鄂岳观察使时/方讨吴元济/诏发鄂岳卒/五千隶安州刺史李听/
D.以地卑湿/不可迎养/求分司/东都不听/后徙鄂岳观察使/时方讨吴元济/诏发鄂岳卒/五千隶安州刺史李听/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刺史,负责对地方官员的监察之职。刺史制度在中国古代对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B.神策军是唐朝中后期中央北衙禁军的主力,负责保卫京师和宿卫宫廷以及行征伐事,为唐时朝廷直接控制的主要武装力量。
C.兵部为中国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其长官为兵部尚书。掌管文武官员的选拔、任用以及兵籍、兵械、军令等。
D.赠,古代朝廷对死去的功臣或其先人追封爵位或官职。本文中的“赠”就是朝廷在柳公绰死后追封他为太子太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公绰体察底层疾苦。遇荒年歉收,他说百姓受苦挨饿,自己不能独自饱食,每餐饭不超过一碗;撙节用度,辍宴饮,衣食与士卒均。
B.柳公绰遵守礼制法度。巡行邓县杀掉了舞文弄法者,因为他认为破坏法令罪行更严重;良马害人,杀掉良马。都体现了他遵守礼法。
C.柳公绰为人正直耿介。他任京兆尹时处死了一名神策军校,皇上恼怒他擅自杀人,没有上报,他说上报不是自己的职责,最终使皇上平息了怒气。
D.柳公绰对国家忠心耿耿。柳公绰一生任京兆尹、节度使、御史大夫、尚书等职务,治境安边,均有佳绩,他的忠心得到朝廷的认可。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绰曰:“若同恶邪?何可挠法!”立诛之,寇亦引去。
(2)畅德之,出涕,徐驱道中,不妄驰猎。
5.韩愈在《与鄂州柳中丞书》中高度评价柳公绰“虽古之名将,何以加兹”。柳公绰有怎样的名将风范?请简要概括。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审知,字信通,光州固始人也。父恁,世为农。兄潮,为县史。唐末群盗起,寿州人王绪攻陷固始,绪闻潮兄弟材勇,召置军中,以潮为军校。是时,蔡州秦宗权方募士以益兵,乃以绪为光州刺史,召其兵会击黄巢。绪迟留不行,宗权发兵攻绪。绪率众南奔,所至剽掠,自南康入临汀,陷漳浦,有众数万。绪性猜忌,部将有材能者,多因事杀之,潮颇自惧。军次南安,潮说其前锋将曰:“吾属弃坟墓妻子而为盗者为绪所胁尔岂其本心哉今绪雄猜将吏之材能者必死吾属不自保朝夕况欲图成事哉”前锋将大悟,与潮相持而泣。乃选壮士数十人,伏篁竹间,伺绪至,跃出擒之,囚之军中。绪后自杀。

绪已见废,前锋将曰:“生我者潮也。”乃推潮为主。是时,泉州刺史廖彦若为政贪暴,泉人之,闻潮略地至其境,而军行整肃,其耆老相率遮道留之,潮即引兵围彦若,逾年克之。光启二年,福建观察使陈岩表潮泉州刺史。景福元年岩卒,其婿范晖自称留后。潮遣审知攻晖,久不克,士卒伤死甚众,审知请班师,潮不许。

又请潮自临军,且益兵,潮报曰:“兵与将俱尽,吾当自往。”审知乃亲督士卒攻破之,晖见杀。唐即以潮为福建观察使,潮以审知为副使。

乾宁四年,潮卒,审知代立。唐以福州为威武军,拜审知节度使,累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琅琊王。唐亡,梁太祖加拜审知中书令,封闽王,升福州为大都督府。是时,杨行密据有江淮,审知岁遣使泛海,自登、莱朝贡于梁,使者入海,覆溺常十三四。

审知虽起盗贼,而为人俭约,好礼下士。王淡,唐相溥之子;杨沂,唐相涉从弟;徐寅,唐时知名进士,皆依审知仕宦。又建学四门,以教闽士之秀者。招来海中蛮夷商贾。海上黄崎,波涛为阴,一夕风雨雷电震击,开以为港,闽人以为审知德政所致,号为甘棠港。

审知同光三年卒,年六十四,谥曰忠懿。

(节选自《新五代史》)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与例句加点字用法一致的是(     
例句:泉人
A.假舟楫者,非能也。
B.吾从而之。
C.食埃土,下饮黄泉。
D.外连横而诸侯。
2.下列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绪已见废
A.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吾属弃坟墓妻子而为盗者/为绪所胁尔/岂其本心哉/今绪雄猜/将吏之材能者必死/吾属不自保朝夕/况欲图成事哉
B.吾属弃坟墓妻子而为盗者/为绪所胁尔/岂其本心哉/今绪雄猜将吏之材/能者必死/吾属不自保/朝夕况欲图成事哉
C.吾属弃坟墓妻子而为/盗者为绪所胁尔/岂其本心哉/今绪雄猜/将吏之材能者必死/吾属不自保/朝夕况欲图成事哉
D.吾属弃坟墓妻子而为/盗者为绪所胁尔/岂其本心哉/今绪雄猜/将吏之材能者必死/吾属不自保朝夕/况欲图成事哉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留后是唐代节度使、观察使缺位时设置的代理职称。节度使出征或入朝,常置留后知节度事,以后成为惯例。
B.加拜指的是在原有官职的基础上又再被赐予其他的职位,是朝廷对官员的赏赐。
C.从弟是指同父异母的弟弟,古代将此关系的男子称之为从兄弟。
D.进士是指参加京城殿试后考中的贡士,其中考中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潮到王绪军中担任军校后,发现王绪为人多疑嫉妒人才,凡有才能的部将,大多被他找借口杀掉,王潮因此十分害怕。
B.王审知进攻范晖时,因为长期攻打不下,士卒伤亡很多,审知请求退兵,王潮不答应。后来又请求王潮亲临指挥,并增派援兵,王潮答应亲自去,才战胜范晖。
C.梁朝封王审知为闽王后,因为杨行密占据江淮,使得王审知向梁朝进贡受阻,派出的使者渡海,常有十分之三四被淹死。
D.王审知在闽礼贤下士,重视人才,兴办教育,深得民心。一个因被风雨雷电所震击后开辟而成的港口,闽人认为是审知功德所致的结果,命名为甘棠港。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时,蔡州秦宗权方募士以益兵,乃以绪为光州刺史,召其兵会击黄巢。
(2)其耆老相率遮道留之,潮即引兵围彦若,逾年克之。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020-10-1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琼山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皇甫无逸,字仁俭,京兆万年人。父诞,隋并州总管府司马,汉王谅反,逼之不从,见杀。时五等废,炀帝熹诞忠,赠诞柱国、弘义郡公。

无逸历淯阳太守,治为天下最,再迁右武卫将军。帝幸江都,诏居守洛阳。帝被杀,乃与段达、元文都立越王侗。及王世充篡,弃母妻,斩关自归。追骑及,无逸顾曰:“吾有死,终不能同尔为逆。”解金带投之地,曰:“以与尔,无相困。”骑争下取,由是获免。

高祖以无逸本隋勋旧,尊遇之,拜刑部尚书,封滑国公。时蜀新定,吏多横恣,人不聊生,诏无逸持节巡抚,得承制除吏。既至,黜贪暴,用廉善,法令严明,蜀人以安。

皇甫希仁,憸人也,诬告无逸为母故阴交世充,帝判其诈,斩希仁,遣给事中李公昌驰谕。又有告无逸交通萧铣者,时无逸与行台仆射窦琎不协,因表自陈,并上琎罪。有诏刘世龙、温彦博按之,无状,遂斩告者而黜琎。及还,帝劳曰:“比多谮毁,但以正直为佞人憎尔。”无逸顿首谢,帝曰:“卿无负,何所谢?”

民部尚书,出为同州刺史。所至辄闭阁不通宾客,左右无敢出入者;所须皆市易它境。尝按部宿民家镫炷尽主人将续进无逸抽佩刀断带为炷其廉介类如此。然过自畏慎,每上表疏,读数十犹惧未审,使者上道,追省再三乃得遣。母在长安疾笃,太宗命驰驿召还承问,忧悸不能食,道病卒。赠礼部尚书,曰孝。王珪驳曰:“无逸入蜀,不能与母俱,留卒京师,子道未足称,不可谓孝。”乃更谥良。                 

 (选自《新唐书•皇甫无逸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尝按部宿/民家镫炷尽/主人将续进/无逸抽佩刀/断带为炷/其廉介/类如此
B.尝按部/宿民家/镫炷尽/主人将续进/无逸抽佩刀断带为炷/其廉介类如此
C.尝按部/宿民家/镫炷尽/主人将续进无逸/抽佩刀断带为炷/其廉介/类如此
D.尝按部宿/民家镫炷尽/主人将续进无逸/抽佩刀断带为炷/其廉介类如此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等,《礼记》中将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文中的“五等”,特指五等爵制。
B.民部,官署名,后在唐代因避讳而改为户部,是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
C.高祖、炀帝均为皇帝的庙号。高祖指开国之君,“炀”是贬义,隋炀帝是中国声名较差的皇帝之一。
D.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分为官谥和私谥两大类,文中的“谥”是官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逸效命朝廷,深受信任。隋炀帝巡视江都时下诏命他守卫洛阳;隋炀帝被杀后,他同段达等人一起拥立越王为帝。
B.无逸做事细致,处事谨慎。他向皇帝上表章,读了上十遍还不放心,使者已上路了,还要追上去再三叮嘱后才让派送。
C.无逸严于律己,为官清廉。他在外任同州刺史时,所到之处往往闭门不交接宾客,所需要的物资都是从辖境以外买来。
D.无逸精于治理,才能突出。隋朝时,他担任淯阳太守,政绩被评为优等;唐高祖时,他将战后的蜀地治理得井然有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劳曰:“比多谮毁,但以正直为佞人憎尔。”。
(2)有诏刘世龙、温彦博按之,无状,遂斩告者而黜琎。
(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4)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2020-07-01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B卷)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姚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人。崇少倜傥,尚气节,长乃好学。仕为孝敬挽郎,举下笔成章,授濮州司仓参军。五迁夏官郎中,契丹扰河北,兵檄丛进,崇奏决若流,武后贤之,即拜侍郎。圣历三年,进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张易之私有请于崇,崇不纳,易之谐于后,降司仆卿,犹同凤阁鸾台三品。后迁上阳宫,中宗率百官起居,王公更相庆,崇独流涕,曰:“事天后久,违旧主而泣,人臣终节也,由此获罪甘心焉。”俄为亳州刺史。后五王被害,而崇独免。先天二年,玄宗讲武新丰。时帝亦密召崇,崇至,帝方猎渭滨,即召见。帝悦,与俱驰逐,缓速如旨,帝欢甚。既罢,乃咨天下事,衮衮不知倦。帝曰:“卿宜遂相朕。”崇知帝大度,锐于治,乃先设事以坚帝意,即阳不谢,帝怪之。崇因跪奏:“臣愿以十事闻,陛下度不可行,臣敢辞。”帝曰:“试为朕言之。”

崇曰:“后氏临朝喉舌之任出阉人之口,臣愿宦竖不与政,可乎?外戚贵主更相用事,班序荒杂;臣请戚属不任台省,可乎?……帝曰:“朕能行之。”崇乃顿首谢。翌日,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封梁国公。迁紫微令。开元四年,山东大蝗,民祭且拜,坐视食苗不敢捕。崇奏:“蝗最人易驱又田貲有主使自救其地必不惮勤请夜设火坎其旁且焚且瘞蝗乃可尽古有讨除不胜者特人不用命耳。”乃出御史为捕蝗使,分道杀蝗。时议者喧哗,帝疑,复以问崇,对曰:“昔魏世山东蝗,小忍不除,至人相食;后秦有蝗,草木皆尽,牛马至相啖毛。今蝗幸可驱,若纵之,谷且尽,如百姓何?杀虫救人,祸归于崇,不以诿公也!”蝗害讫息。于是,帝方躬万机,朝夕询逮。它宰相畏帝威决,皆谦惮,唯独崇佐裁决,故得专任。八年,授太子少保,以疾不拜。明年卒,年七十二。

(节选自《新唐书•姚崇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蝗畏人易驱又田/皆有主/使自救其地/必不惮勤/请夜设火/坎其旁/且焚且瘗/蝗乃可尽/古有讨除不胜者/特人不用命耳
B.蝗畏人易驱/又田皆有主/使自救其地/必不惮/勤请夜设火坎/其旁且焚且瘞/蝗乃可尽/古有讨除不胜者/特人不用命耳
C.蝗畏人易驱/又田皆有主/使自救其地/必不惮勤/请夜设火坎/其旁且焚且瘗/蝗乃可尽/古有讨除/不胜者特人/不用命耳
D.蝗畏人易驱/又田皆有主/使自救其地/必不惮勤/请夜设火/坎其旁/且焚且瘞/蝗乃可尽/古有讨除不胜者/特人不用命耳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夏官,文中为兵部别称,六部之一,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
B.讲武,原为讲习武术战事,后又称大阅,是古代帝王操练和检阅军队的一种礼仪。
C.临朝,可指由皇后、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等女性统治者掌握国家最高权力、行使皇帝权力。
D.外戚,包括帝王的母族、妻族和帝王身边的宦官,历史上外戚往往干政擅权,甚至有改朝篡位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姚崇才华出众,处事得当。姚崇长大后好学,考中下笔成章科;契丹侵扰河北,一时军书纷集上奏,姚崇处理顺畅、快速,受到武后的赏识与重用。
B.姚崇正直有节,重情重义。张易之曾因私事有求于姚崇,姚崇不答应,后被诬陷降职;武后迁上阳宫后,姚崇念及武后恩宠而痛哭流涕。
C.姚崇辅佐玄宗,为政有识。姚崇对于国家大事有自己的见解,针对当时国家的状况,姚崇向玄宗上奏了十条建议,切中时弊,得到了玄宗的肯定。
D.姚崇为民治蝗,勇于担责。山东发生蝗灾,姚崇不仅提出了具体的消灭蝗虫的方法,还从国家、百姓利益出发,通过史实指明不灭蝗的危害,并愿一己承担后果。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喉舌之任出阁人之口,臣愿宦坚不与政,可乎?
(2)它宰相畏帝威决,皆谦惮,唯独崇佐裁决,故得专任。
5.除自身的政治才能外,姚崇为什么能让唐玄宗接受他提出的十条建议并委以重任?请结合原文简要概括。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纲,字文纪,观州格人。少慷慨,尚风节。仕周为齐王宪参军事。宣帝将杀宪,召僚属诬左其罪,纲矢死无挠辞。及宪诛,露车载尸,故吏奔匿,纲抚棺号恸,为瘞讫,乃去。

事隋为太子洗马。太子勇宴宫臣,左庶子唐令则奏琵琶,又歌《武媚娘曲》。纲曰:“令则官调护,乃自比倡优,进淫声,惑视听,诚使上闻之,岂不为殿下累乎?臣请正其罪。”勇曰:“置之,我欲为乐耳!”后勇废,文帝切让,官属无敢对,纲独曰:“陛下不素教,故太子至此。太子资中人,得贤者辅而善,得不肖导而恶,奈何歌舞鹰犬纤儿使日侍侧?”帝曰:“朕过矣!”时杨素、苏威用事,纲据正不诡迎随。会大将军刘方讨林邑,素言林邑多珍赀,非纲不可任,遂署行军司马。方揣素指,数危辱之,几殆。军还,不得调。稍除齐王府司马。复诏出南海,应接林邑。久不召,乃身入奏。威动纲擅去所部,以属吏。会赦免,屏居鄠。大业末,贼帅何潘仁劫为长史。

高祖平京师,纲上渴,授垂相府司录参军。受禅,拜礼部尚书兼太子詹事。冈在东宫,太子建成尤加礼,尝游温汤,纲疾不从。有进鱼者,太子使脍之,唐俭、赵元楷自言其能。太子曰:“操刀脍鲤和鼎味,公等善之。若弼谐审谕,固属纲矣。”遣使赐绢二百匹。后太子浸狎亡赖,猜间朝廷,纲频谏不见听,遂乞骸骨。帝骂曰:“卿为潘仁长史,而羞肤尚书邪?”纲顿首曰: “潘仁贼也志残杀然每谏辄止为其长史故无愧陛下功成厚自伐臣言如持水内石取久为尚书乎且臣事东宫,东宫又与臣忤,是以上印绶。”帝谢曰:“知公直士,幸卒辅吾儿。”贞观四年,复为少师。及疾,帝遣玄龄至家存问。明年卒,年八十五。

(选自《新唐书·李纲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潘仁/贼也/志残杀/然每谏/辄止为其长史/故无愧陛下/功成厚自伐/臣言如持水内石/敢久为尚书乎/
B.潘仁/贼也/志残杀/然每谏/辄止为其长史/故无愧/陛下功成/厚自伐/臣言如持水内石/敢久为尚书乎/
C.潘仁/贼也/志残杀/然每谏辄止/为其长史/故无愧/陛下功成/厚自伐/臣言如持水内石/敢久为尚书乎/
D.潘仁/贼也/志残杀/然每谏辄止/为其长史/故无愧陛下/功成厚自伐/臣言如持水内石/敢久为尚书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殿下:与“太子”一样,是中国古代对储君的一种特有的称谓。
B.受禅:也称作“受擅”,新王朝的皇帝接受旧王朝皇帝禅让的帝位。
C.顿首:古代的一种礼节,即拜跪于地,引头至地,头叩地再举起。
D.印缓:官印和系印的缓带,亦作为官印的统称,古时治事命官须颁有印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纲为人刚正,重视情义。李纲曾担任齐王宪的参军事,宣帝想要齐王宪的僚属编造罪名杀害齐王宪,但李纲誓死没有屈从。
B.李纲尽职尽责,教导太子。李纲在隋朝时曾任太子洗马,劝说太子不要沉溺于靡靡之音,并请求太子杨勇将进献倡优的左庶子唐令则治罪。
C.李纲拒绝逢迎,遭到打击。李纲不肯曲意逢迎当权者杨素等人,结果被杨素派任为行军司马,大将军刘方揣测到了杨素的意思,多次加害侮辱李纲。
D.李纲辅佐有方,受到赏赐。李纲受到太子李建成的礼待,有一次出游时,太子在随从的大臣面前赞扬李纲,说他辅佐有方,并派使臣赐给他两百匹绢。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子资中人,得贤者辅而善,得不肖导而恶。
(2)操刀脍鲤和鼎味,公等善之。若弼谐审谕,固属纲矣。
5.李纲做了太子詹士并得到太子赏识,为什么要“乞骸骨”?请简要说明。
8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杨先辈登第还家

欧阳修

解榻方欣待俊英,挂帆千里忽南征。

锦衣白日还家乐,鹤发高堂献寿荣。

残雪楚天寒料峭,春风淮水浪峥嵘。

知君归意先飞鸟,莫惜停舟酒屡倾。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用典,表达出作者对杨君才华的欣赏。作者热情接待,而杨君却归家心切。
B.杨君及第,家中父母亦倍感荣幸。二者相互映衬,既写还乡之乐又写献寿之荣。
C.尾联写作者既理解杨君急切的归意,又劝杨君要不忘朋友情谊,莫惜停船倾酒。
D.全诗有不舍,有感伤,有欣赏,有羡慕,有理解,有劝留,多种情感真实交互。
2.全诗以写惜别为主,而颈联却着意写景,用意何在?请简要分析。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高祖生于长安,袭封唐公。大业中,炀帝征辽东,遣高祖督运粮于怀远镇。杨玄感将反,其兄弟从征辽者皆逃归,高祖先觉以闻。炀帝遽班师,以高祖为弘化留守,以御玄感,诏关右诸郡兵皆受高祖节度。是时,隋政荒,天下大乱,炀帝多以猜忌杀戮大臣。尝以事召高祖,高祖遇疾,不时谒。高祖有甥王氏在后宫,炀帝问之,王氏对以疾,炀帝曰:“可得死否?”高祖闻之益惧,因纵酒纳赂以自晦。

十一年,拜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击龙门贼母端儿,又击绛州贼柴保昌,降其众数万人。突厥犯塞,高祖与马邑太守王仁恭击之。隋兵少,不敌。高祖选精骑二千为游军,居处饮食随水草如突厥,而射猎驰骋示以闲暇,别选善射者伏为奇兵。虏见高祖,疑不敢战,高祖乘而击之,突厥败走。

十三年,拜太原留守,击高阳历山飞贼甄翟儿于西河,破之。是时,炀帝南游江都,天下盗起。高祖子世民知隋必亡,阴结豪杰,招纳亡命,与晋阳令刘文静谋举大事。计已决,而高祖未之知,欲以情告,惧不见听。高祖留守太原,晋阳宫监,而所善客裴寂为副监,世民阴与寂谋。高祖过寂饮酒,酒甜从容,寂具以大事告之,高祖大惊。世民因亦入白其事高祖初阳不许欲执世民送官已而许之曰吾爱汝岂忍告汝邪然未有以发而所在盗贼益多,突厥数犯边,高祖兵出无功,炀帝遣使者执高祖诣江都,高祖大惧。世民曰:“事急矣,可举事!”已而炀帝复驰使者赦止高祖,其事遂已。

是时,刘武周起马邑,林士弘起豫章,刘元进起晋安,皆称皇帝;朱粲起南阳,号楚帝;李子通起海陵,号楚王;邵江海据岐州,号新平王;薛举起金城,号西秦霸王;王德仁起邺,号太公;左才相起齐郡,号博山公。而刘武周攻汾阳宫,高祖乃集将吏告曰:“今吾为留守,而贼据离宫,纵贼不诛,罪当死。然出兵必待报,今江都隔远,后期奈何?”将吏皆曰:“国家之利可专者,公也。”高祖曰:“善。”乃募兵,旬日间得众一万。副留守虎贲郎将王威、虎牙郎将高君雅见兵大集,疑有变,谋因祷雨晋祠以图高祖。高祖觉之,乃阴为备。

五月甲子,高祖及威、君雅视事,开阳府司马刘政会告威、君雅反,即坐上执之。丙寅,突厥犯边,高祖令军中曰:“人告威、君雅召突厥,今其果然。”遂杀之以起兵。

(节选自《新唐书高祖李渊本纪》,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世民因亦入白其事/高祖初阳不许/欲执世民送官/已而许之/曰/吾爱汝/岂忍告汝邪/然未有以发
B.世民因亦入白其/事高祖初阳/不许/欲执世民送官/已而许之/曰/吾爱汝/岂忍告汝邪/然未有以发
C.世民因亦入白其事/高祖初阳/不许/欲执世民送官/已而许之/曰/吾爱汝/岂忍告汝邪/然未有以发
D.世民因亦入白其事/高祖初阳不许/欲执世民/送官已而许之/曰/吾爱汝/岂忍告汝邪/然未有以发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古代帝王的庙号,文中指唐朝开国皇帝李渊。
B.关右,古人以西为右;关右汉唐时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
C.突厥,历史上活跃于蒙古高原和中亚地区的民族集团统称,也是中国西北与北方草原地区一个重要的游牧民族。
D.领,兼任,以职位较高的官员兼理较低的职务。“判”摄”“荫补”也有兼任之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敏锐警觉。他事先觉察到杨玄感要谋反,就把这一消息禀报隋炀帝,使得隋炀帝采取了防备措施;后来又觉察到王威、高君雅对自己图谋不轨,巧妙地除掉了这两人。
B.高祖能征善战。他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时击败了贼寇母端儿,又降服了绛州贼寇柴保昌部下数万人,还攻破了高阳历山的贼寇甄翟儿。
C.高祖足智多谋。隋军兵少,不能有效抵御来犯敌人,他挑选精锐骑兵作为流动部队,射箭捕猎以示兵力悠闲有余,使敌人疑惑不敢交战,趁机大败突厥军。
D.高祖处事严谨。他的儿子李世民与他的下属裴寂起谋划,劝他起兵反隋,高祖虽然答应,但并未马上采取行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计已决,而高祖未之知,欲以情告,惧不见听。
(2)纵贼不诛,罪当死。然出兵必待报,今江都隔远,后期奈何?
5.高祖得到隋炀帝的赦免后“其事遂已”,为什么他后来还是起兵发难?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元裕,字景圭,其先盖渤海人。第进士,累节度府。以右补阙召,道商州,会方士赵归真擅乘驿马,元裕诋曰:“天子置驿,尔敢疾驱邪?”命左右夺之,还,具以闻。敬宗视朝不时,稍稍决事禁中,宦竖恣放,大臣不得进见。元裕谏曰:“今西头势乃重南衙,枢密之权过宰相。”帝颇寤而不能有所检制,人皆危之。俄换侍御史内供奉,士始相贺。李宗闵高其节,擢谏议大夫,进中书舍人。郑注入翰林元裕当书命乃言以医术侍注愧憾及宗闵得罪元裕坐出饯贬阆州刺史。注死,复授谏议大夫、翰林侍讲学士。庄恪太子立,择可辅导者,乃兼宾客。进御史中丞。即建言:“纪纲地官属须选,有不称职者,请罢之。”于是监察御史杜宣猷、柳瑰、崔郢、侍御史魏中庸、高弘简并夺职。故事,三司监院官带御史者,号外台,得察风俗,举不法。元和中,李夷简因请按察本道州县。后益不职。元裕请监院御史隶本台,得专督察。诏可。累擢尚书左丞,领吏部选。出为宣歙观察使,入授吏部尚书。拜山南东道节度使,封渤海郡公,奏蠲逋赋甚众。在镇五年,复以吏部尚书召,卒于道,年七十六,赠尚书右仆射。元裕性勤约,通经术,敏于为吏,岩岩有风采,推重于时。自侍讲为中丞,文宗难其代,元裕表言兄少逸才可任,因以命之,世荣其迁。少逸,长庆末为侍御史,坐失举劾,贬赞善大夫,累迁谏议大夫,乃代元裕。稍进给事中,出为陕虢观察使。中人责峡石驿吏供饼恶,鞭之,少逸封饼以闻。宣宗怒,召使者责曰:“山谷间是饼岂易具邪?”谪隶恭陵,中人皆敛手。以兵部尚书致仕,卒。元裕始名允中,大和中改今名。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郑注入翰林/元裕当书命乃言/以医术侍/注愧/憾及宗闵得罪/元裕坐出饯/贬阆州刺史
B.郑注入翰林/元裕当书命/乃言以医术侍/注愧憾/及宗闵得罪/元裕坐出饯/贬阆州刺史
C.郑注入/翰林元裕当书命/乃言以医术侍/注愧憾/及宗闵/得罪元裕/坐出饯/贬阆州刺史
D.郑注入/翰林元裕当书命乃言/以医术侍/注愧/憾及宗闵/得罪元裕/坐出饯/贬阆州刺史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辟,古代人才举荐制度,指帝王或公府召见并授与官职,又称辟除、辟召等。
B.禁中,指帝王所居宫内,也作“禁内”,帝王所居宫苑不许人随便进出,故称。
C.宾客,古代官名,太子宾客的省称,为太子东宫属官,掌调护、侍从、规谏等。
D.文宗、宣宗为庙号,是皇帝退朝后人们所称呼的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庙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元裕忧心国事,敢于进言。敬宗不准时上朝听政,在宫中决断事情,高元裕以枢密使的权力不能超过宰相劝谏皇上。
B.高元裕心有百姓,关心民瘼。高元裕由吏部尚书拜授山南东道节度使,在任期间奏请朝廷减免了许多百姓拖欠的赋税。
C.高元裕身怀正气,受人推崇。高元裕任御史,士人庆贺,李宗闵赞赏他的气节,提拔他为谏议大夫,又升任中书舍人。
D.高元裕精通经术,颇有才华。高元裕胜任翰林侍讲学士,也很受文宗赏识,升任御史中丞后文宗却不肯让他前去赴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事,三司监院官带御史者,号外台,得察风俗,举不法。
(2)中人责峡石驿吏供饼恶,鞭之,少逸封饼以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