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欧阳修(1007-1072)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太宗以英武定天下,然其天姿仁恕。初即位,有劝以威刑肃天下者,魏征以为不可,因为上言王政本于仁恩,太宗欣然纳之,遂以宽仁治天下,而于刑法尤慎。四年,天下断死罪二十九人。六年,亲录囚徒,闵死罪者三百九十人,纵之还家,以明年秋即刑;及期,囚皆诣朝堂,无后者,太宗其诚信,悉原之。然尝谓群臣曰:“吾闻语曰:‘一岁再赦,好人喑哑。’吾有天下未尝数赦者,不欲诱民于幸免也。”自房玄龄等更定律、令、格、式,讫太宗世,用之无所变改。

(节选自《新唐书·刑法志》)

材料二:

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

或曰: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曰: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所以纵之乎?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论也!

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节选自欧阳修《纵囚论》)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罪大A恶极B诚C小人矣D及施恩德E以临之F可使G变H而为君子。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约定,与《兰亭集序》中“终期于尽”的“期”意思不同。
B.嘉,赞许,与成语“嘉言懿行”的“嘉”意思不同。
C.录大辟囚,录囚是皇帝或上级司法机关对犯人进行复核审查的制度,大辟即死刑。
D.贼,揣测,与《人皆有不忍之心》中的“贼其君者也”的“贼”意思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登基之初,在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上朝廷出现了不同意见,而魏征认为应以宽厚仁慈为本,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因此在刑法方面格外谨慎。
B.唐太宗时期出现了很多佳话,如登基之后四年间才总共有二十九人被判处死罪,如太宗亲自过问案情,因同情而放了近四百死囚犯暂时回家。
C.欧阳修认为应该对君子讲信义,但有的时候君子也很难做到为了信义而赴死;应该对小人施加刑罚,尤其是那些罪大恶极的被定成死罪的囚犯。
D.对于纵而复归的囚犯,偶尔赦免一次可以彰显皇帝的恩德,但如果多次这样做,就会使杀人犯得不到应有的惩罚,这有悖于圣人常法。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闻语曰:“一岁再赦,好人喑哑。”
(2)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5.欧阳修对“太宗纵囚”一事持否定态度,请结合材料二概括其理由。
2024-04-30更新 | 324次组卷 | 3卷引用:海南省嘉积中学海口文昌中学等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联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白,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号竹溪六逸。天宝初,南入会稽,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醉于市。帝坐沈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靧面,稍解,援笔成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恳求还山,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当诛。初,白游并州,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度牛渚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葬东麓。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七》)

【注】①有道:唐时选举科目之一。②靧(huì):洗脸。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AB辟为C参谋D未几E辞职F李阳冰为当G涂令H白依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与本名意义相关的名字。对人称字,以表尊敬。
B.“因以命之”与“我欲因之梦吴越”(《梦游天姥吟留别》)两句中的“因”字含义不同。
C.“与吴筠善”与“曲罢曾教善才服”(《琵琶行》)两句中的“善”字含义不同。
D.“饮徒”中的“徒”,表示“一类人”,与成语“徒有其名”的“徒”字含义相同。

(3)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年轻时就才华出众,益州长史苏颋见到他惊为“天才英特”,认为“少益以学”完全能赶上汉代的司马相如。
B.李白才思敏捷,写文章一气呵成。他醉酒稍醒时,为玄宗撰制乐章,词章婉转华丽而意精旨切,毫不停留思索。
C.李白为人傲慢,放荡不羁。玄宗喜爱他的才华,多次宴请他。李白侍奉玄宗,并多次让高力士为他脱靴子。
D.安史之乱时李白曾在永王李璘幕下当僚佐,李璘失败李白论罪当斩。李白曾救过郭子仪,这时得郭子仪全力营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
②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
(5)文中评价李白“骜放不自修”,请结合文章列举三处简要说明。
2024-01-03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文昌中学、华迈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段考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白,字太白,其先隋末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天宝初年,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时白已醉。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则耻之,遂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节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杜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杜)恕、(杜)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


注①李邕:诗人、书法家。②审言:杜甫的祖父杜审官,③扬雄、枚皋:西汉文学家。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
B.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
C.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
D.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与《梦游天姥吟留别》“忽魂悸以魄动”中的“以”用法不同。
B.“李邕奇其材”中的“奇”与《梦游天姥吟留别》“栗深林兮惊层巅”中的“惊”用法相同。
C.“擢河西尉”中的“擢”与《出师表》“陟罚臧否”中的“陟”意义相近。
D.“因高自称道”与《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欲因之梦吴越”中的“因”用法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诗名远扬,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后来他得到玄宗厚爱,多次被宴请,可他狂骜不驯,常和酒友在闹市上喝得烂醉。
B.杜甫少时生活贫困,但很有才能。他没有考取进士,滞留长安。天宝十三年,唐玄宗朝拜献祭于太清宫,杜甫进献三篇赋。
C.李白文采出众,志向高远。他借醉酒让高力士脱靴。主动拒绝皇帝封官赏赐,云游天下。
D.杜甫一心想“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而“数上赋颂”,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一面,也体现出他内心郁郁不得志的愁苦。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
(2)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
2023-12-0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海南华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啼鸟(节选)

欧阳修

我遭谗口【注】身落此,每闻巧舌宜可憎。

春到山城苦寂寞,把盏常恨无娉婷。

花开鸟语辄自醉,醉与花鸟为交朋。

花能嫣然顾我笑,鸟劝我饮非无情。

身闲酒美惜光景,惟恐鸟散花飘零。

可笑灵均楚泽畔,离骚憔悴愁独醒。


【注】我遭谗口:1045年,诗人遭人诬陷,后虽经辨明,但因此被贬滁州。1046年,诗人在滁州写下此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遭人诬陷被贬,所以听到花言巧语就觉得气愤,一、二句抒发了诗人的不平之气。
B.诗人初到山城非常寂寞,喝酒也无美人来相伴,于是借酒浇愁,醉交花鸟,消磨时光。
C.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的心情日趋平静,终日身闲酒美,便觉屈原憔悴独醒实在可笑。
D.全诗语言通俗易懂,音节流畅自然,读来朗朗上口,具有行云流水般的舒卷流动之美。
2.有人认为,“花能嫣然顾我笑,鸟劝我饮非无情”虽句句有“我”,然已达无我之境。你对此怎么看?请说明理由。
2023-10-05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检测(二)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泌,字长源,魏八柱国弼六世孙,七岁知为文。尝赋诗讥诮杨国忠、安禄山等,国忠疾之,诏斥置蕲春郡。

肃宗即位灵武,泌谒见,陈天下所以成败事,愿以客从。始,军中谋帅,皆属建宁王,泌密白帝曰:“建宁王诚贤,然广平冢嗣,有君人量,岂使为吴太伯乎?”帝曰:“广平为太子,何假元帅?”泌曰:“使元帅有功,陛下不以为储副,得耶?”帝从之。初,帝在东宫,李林甫数构谮,势危甚,及即位,怨之,欲掘冢焚骨。泌以天子而念宿嫌,示天下不广,使胁从之徒得释言于贼。帝不悦。对曰:“上皇春秋高,闻陛下录故怨,将内惭不怿。万有一感疾,是陛下以天下之广不能安亲也。”帝感悟。因从容问破贼期,对曰:“贼掠金帛子女,悉送范阳,有苟得心,渠能定中国邪?华人为之用者独周挚高尚等数人余皆胁制偷合至天下大计非所知也不出二年无寇矣陛下无欲速”崔圆以泌亲信,疾之,泌隐衡山。

德宗在奉天,召赴行在。时李怀光叛,岁又蝗旱,议者欲赦怀光。帝博问群臣,泌破一桐叶附使以进,曰:“陛下与怀光,君臣之分不可复合,如此叶矣。”由是不赦。贞元三年,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初,张延赏减天下吏员,泌请复之,曰:“今户口虽耗,而事多承平十倍。陛下欲省州县则可,而吏员不可减。所谓省官者,去其冗员,非常员也。”又条奏:“左右赞善三十员,其二十员可罢。如旧制,诸王未出阁,官属皆不除。”德宗悦。是时,州刺史月奉至千,而京官禄寡薄,自方镇入八座,至谓罢权。泌以为外太重,内太轻,乃请随官闲剧,普增其奉,时以为宜。

赞曰:泌之为人也,异哉!其谋事近忠,其轻去近高,其自全近智,卒而建上宰,近立功立名者。

(节选自《新唐书•李泌传》)


【注】①吴太伯:姬姓,其父为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太伯虽排行老大,但其父欲传位于三弟季历及其子姬昌,太伯遂避让,迁居江东。②方镇:拥有兵权而管理一方的长官,文中指节度使。③八座:一般用作尚书或高级官员的代称,文中指京官。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华人为之用者/独周挚/高尚等/数人余皆胁制偷合/至天下大计/非所知也/不出二年/无寇矣/陛下无欲速/
B.华人为之用者/独周挚/高尚等数人/余皆胁制偷合/至天下大计/非所知也/不出二年/无寇矣/陛下无欲速/
C.华人为之用者/独周挚/高尚等/数人余皆胁制/偷合至天下大计/非所知也/不出二年/无寇矣/陛下无欲速/
D.华人为之用者/独周挚/高尚等数人/余皆胁制/偷合至天下大计/非所知也/不出二年/无寇矣/陛下无欲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冢嗣,指嫡长子,也指王位继承人。文中的“储副”和“东宫”都是后一个意思。
B.行在,“行在所”的省称,指古代皇帝所在的地方,后来专指皇帝巡行所到的地方。
C.出阁,指皇子出就封国,也指公主出嫁,今多指女子出嫁。在文中是指皇子出任官职。
D.缗,穿铜钱的绳子,又指成串的铜钱,每串五百文,文中“月奉至千缗”指俸禄丰厚。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肃宗认为太子没有必要再以元帅之位加身,李泌却认为如果让建宁王为元帅,一旦建立了军功,必然会危及太子的地位,造成政局不稳。
B.李泌疾恶如仇,因写诗讽刺杨国忠、安禄山,被贬到了蕲春郡;他也善于保全自我,崔圆忌恨他是肃宗的亲信,他就离开官场,隐居衡山。
C.肃宗怨恨李林甫,打算掘墓焚尸来泄恨,李泌劝他不要在意一己旧怨,因为这会显得气量狭窄,让那些胁从之徒更有理由投奔叛贼。
D.叛乱加上天灾,参议者议论纷纷,请求皇帝赦免李怀光,李泌拿着桐叶进见,提醒皇帝君臣关系一旦破裂很难再恢复如初。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泌谒见,陈天下所以成败事,愿以客从。
(2)上皇春秋高,闻陛下录故怨,将内惭不怿。
5.贞元三年,李泌对于吏治改革有哪些建议?请简要分析。
2023-08-18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川绵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选自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

文本二:

五代史宦者传论

欧阳修

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宦者之害,非一端也。

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为去已疏远,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可也。故前后左右者日益亲,而忠臣硕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势日益孤。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惟闼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

患已深而觉之,欲与疏远之臣图左右之亲近,缓之则养祸而益深,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虽有圣智,不能与谋。谋之而不可为,为之而不可成,至其甚则俱伤而两败。故其大者亡国,其次亡身,而使奸豪得借以为资而起,至抉其种类,尽杀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此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非一世也。

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宦者之为祸,虽欲悔悟,而势有不得而去也,唐昭宗之事是已。可不戒哉?

(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
B.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
C.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
D.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指《尚书》,意为“上古之书”,与《诗经》《礼记》《易经》《春秋》合称“五经”。
B.用事,此处指“执政”“当权”,与其意义和用法相近的有“视事”“当国”。
C.忍,此处意为“残忍、残酷”,与《齐桓晋文之事》“吾不忍其觳觫”《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动心忍性”中的“忍”字意思都不同。
D.恃,意为“依仗、依靠”,与“恃才傲物”“恃才矜己”中的“恃”字意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擅长写史论,文本二以宦官制度给国家带来危害立论,逐层剖析宦者祸国的行径,叙事议论相得益彰,分析详尽。
B.欧阳修认为宦官终日随侍国君,关系日渐亲密,国君日益疏远忠臣,而重用宦官理政是导致宦者之祸的重要原因。
C.有时国君发觉宦官危害已深,想要铲除祸患,却或因操之过急而被宦官挟持成为人质,或使奸雄们借机生事。
D.唐昭宗亲近宦者,远离贤士,当他开始悔悟时,却为时已晚,因为此时宦官已经形成自己的势力,难以根除。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
(2)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
5.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和《五代史宦者传论》中都提到君主如果治国不当,就会有“身死国灭”的危害。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明君治国的做法。
2023-06-05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海南省海口市海南中学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韩愈,字退之。三岁而孤,随伯兄会贬官岭表,会卒,嫂郑鞠之。愈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比长,尽能通《六经》。擢进士第。会董晋为宣武节度使,表署观察推官。愈操行坚正,鲠言无所忌。上疏极论宫市,德宗怒,贬阳山令。华阴令柳涧有罪前刺史劾奏之未报而刺史罢后刺史恶之按其狱贬涧房州司马愈过华,以为刺史阴相党,上疏治之既御史覆问,得涧赃,再贬封溪尉。愈坐是复为博士。初,宪宗将平蔡,命御史中丞裴度使诸军按视。及还,且言贼可灭,与宰相议不合。愈亦奏言:“百姓习战斗,知贼深浅,若募以内军,教不三月,一切可用。”执政不喜。镇州乱,杀田弘正而立王廷凑,诏愈宣抚。既,众皆危之。穆宗亦悔,诏愈度事从宜,无必入。愈既至,集军民,谕以逆顺,辞情切至,廷凑畏重之。转吏部侍郎。时宰相李逢吉恶李绅,欲逐之,遂以愈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特诏不台参,而除绅御史中丞。绅果劾奏愈,愈以诏自解。其后文刺纷然,宰相以台、府不协,遂罢愈为兵部侍郎,而出绅江西观察使。愈性明锐,不诡随。与人交,终始不少变。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嫂郑丧,为服期以报。愈卓然树立,成一家言。其《原道》《师说》等数十篇,皆奥衍闳深,不袭蹈前人者。长庆四年卒,年五十七,赠礼部尚书,曰文。

(节选自《新唐书·韩愈传》,有删改)

【注】①韩愈曾与柳涧有旧交,欲为其翻案。②台参,指京兆尹在上任之初,应该到御史台参见御史中丞。然此时韩愈同时担任着御史大夫,是御史台的名义长官,不可能参见御史中丞。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华阴令柳涧有罪/前刺史劾/奏之/未报而刺史罢/后刺史恶之/按其狱/贬涧房州司马/
B.华阴令柳涧有罪/前刺史劾/奏之/未报而刺史罢后/刺史恶之/按其狱/贬涧房州司马/
C.华阴令柳涧有罪/前刺史劾奏之/未报而刺史罢后/刺史恶之/按其狱/贬涧房州司马/
D.华阴令柳涧有罪/前刺史劾奏之/未报而刺史罢/后刺史恶之/按其狱/贬涧房州司马/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经,指经过孔子整理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诗》《书》《礼》《易》《乐》《春秋》。
B.执政,指的是掌管国家大事,或掌管国家大事之人。文中应指后者,即前文提到的宰相。
C.“既行,众皆危之”中的“行”与“余嘉其能行古道”(《师说》)中的“行”含义相同。
D.谥,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或褒或贬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极力谈论宫市问题触怒皇帝被贬;路过华州,认为刺史暗相勾结针对柳涧,上疏请求审理案件,并因此升任了博士。
B.宪宗打算平定蔡州,裴度出使各军视察后,认为贼人可以消灭,韩愈也上奏建议招募训练百姓充实军队,二人均与宰相意见相左。
C.镇州动乱,皇上下诏韩愈前往招抚,后又叮嘱韩愈不一定非要进入城中,韩愈到后召集军民,慷慨陈词,晓之以理,赢得王廷凑的敬畏。
D.李逢吉憎恨李绅,于是任用韩愈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特下诏韩愈不用台参,这引发了李绅的弹劾,然后李逢吉寻找机会将二人都调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三岁而孤,随伯兄会贬官岭表,会卒,嫂郑鞠之。
(2)既御史覆问,得涧赃,再贬封溪尉。
5.韩愈在文学方面有怎样的成就?请结合文章具体回答。
2023-02-20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2-2023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语文试题(一)
8 . 阅读下面这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少年游

欧阳修

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南乡子   

冯延巳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烟锁风楼无限事,茫茫。鸾镜鸳衾两断肠。

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薄悻不来门半掩,斜阳。负你残春泪几行。

[注]①碧,指春草。②江淹浦,指别离之地。③王孙,公子,指远游之人。④凤楼,指女子的妆楼。⑤鸳衾,绣着鸳鸯图案的被子。

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词都写到了雨,“疏雨滴黄昏”渲染不堪离愁之苦,“细雨湿流光”则含有幽怨。
B.《少年游》写凭栏独眺,表达了心中的满腔愁绪;而《南乡子》写梦境,抒发了情感。
C.欧词中,“行色苦愁人”写“行色”之景让“愁人”更加痛苦,也开启了下片的议论。
D.冯词中,“鸾镜鸳衾两断肠“中的“两”字包含着两对成双之物,反衬了人的孤独感。
2.这两首词都写到了“春草”,“春草”在两首词中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赠刑部尚书余靖襄公神道碑铭并序(有删改)

欧阳修

为人质重刚劲,而言语恂恂。天圣二年举进士。范公仲淹以言事触宰相得罪,谏官御史不敢言,公疏论之,坐贬监筠州酒税,稍泰州。庆历四年,元昊纳誓请和,将加封册。而契丹以兵临境上,遣使言为中国讨贼,且告师期,请止毋与和。朝议未决。公独以谓中国息兵养勇,非其利也,故用此以挠我尔,是不可听。乃从十余骑驰出居庸关见虏于九十九泉从容坐帐中辩言往复数十卒屈其议取其要领而还朝廷遂发夏册臣元昊,西师既解严,而北边亦无事。坐习虏语,出知吉州,怨家因之中以事,左迁将作少监,公怡然还乡里。皇祐三年,蛮贼侬智高陷邕州,连破岭南州县,围广州。乃即庐中起公为秘书监,经制广东、西贼盗。乃广州,而智高复西走邕州。自智高初起,交趾请出兵助讨贼,诏不许。公以谓智高交趾叛者,宜听出兵,毋沮其善意。累疏论之,不报。至是,公曰:“邕州与交趾接境,今不纳,必忿而反助智高。”乃以便宜趣交趾会兵,与之誓约,使听节制。及智高入邕州,遂无外援。既而宣抚使狄青会公兵,败贼于归仁。逾年,抚缉完复,岭海肃然。后交趾寇邕州。天子以谓恩信著于岭外而为交趾所畏者,公也,驿召以为广西体量安抚使,悉发荆湖兵以从。公至,则移檄交趾,召其臣费嘉祐诘责之。嘉祐乃械首恶五人,送钦州,斩于界上,公还,邕人遮道留之不得。

铭曰:“伟欤襄公,惟邦之直。始登于朝,官有言责。左右献纳,奸谀屏息。庆历之治,实多补益。公之在焉,帝不南顾。胡召其还,殒于中路。返柩来归,韶人负土。伐石刻辞,立于墓门。以贻来世,匪止韶人。”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乃从十余骑/驰出居庸关见虏/于九十九泉/从容坐帐中/辩言往复/数十卒屈其议/取其要领而还/朝廷遂发夏册/臣元昊
B.乃从十余骑/驰出居庸关/见虏于九十九泉/从容坐帐中/辩言往复/数十卒屈其议/取其要领而还/朝廷遂发夏册/臣元昊
C.乃从十余骑/驰出居庸关/见虏于九十九泉/从容坐帐中/辩言往复数十/卒屈其议/取其要领而还/朝廷遂发夏册/臣元昊
D.乃从十余骑/驰出居庸关见虏/于九十九泉从容坐帐中/辩言往复数十/卒屈其议/取其要领而还/朝廷遂发夏册/臣元昊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指襄公,是余靖的谥号,襄,辅佐也,该谥号是对余靖生前作为佐政能臣的准确概括和高度评价。
B.“稍泰州”与“转于江湖间”(《琵琶行并序》)两句中的“徙”含义相同。
C.“乃广州”与“日于亡”(《六国论》)两句中的“趋”含义不同。
D.移檄,古代官方文书,檄文多用于声讨和征伐;移文多用于晓喻或责备。此处是移文和檄文的并称,两种含义兼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靖为人质朴,一身正气。平时说话温顺恭谨,却敢于为范仲淹仗义执言,无惧获罪被贬;他经常在皇上身边进献忠言。
B.余靖长于外交,靖边有方。在和平解决西夏问题的过程中,他慧眼识破契丹“仗义”背后的险恶用心:想置大宋于挠耳狂抓、不知所措的境地。并以自己的胆识和智慧平息了西境和北线的战事。
C.余靖经略无双,巧平叛乱。对乱我天朝者,灵活采取针对性的策略,或分化孤立,或惩治首恶,或武力威慑,或武力打击,或兼而用之,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彻底的平乱,值得后世借鉴。
D.余靖鞠躬尽瘁,高山仰止。死在朝廷召他回京的路上,可能是之前的全身心操劳国事,积劳成疾所致,作者也认为余靖值得后世人敬仰和学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公以谓智高交趾叛者,宜听出兵,毋沮其善意。累疏论之,不报。
②始登于朝,官有言责。左右献纳,奸谀屏息。
5.余靖在对外平靖边境和对内平定叛乱上,有什么共同策略?试举例说明。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绿潭,回清倒影,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素绿潭(duān)B.飞其间(sù)
C.饮少醉(zhè)D.筹交错(gōng)
2.给下列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一项。
(1)①沿溯阻(        )             𪩘多生怪柏(        )
绝:A.隔断       B.独一无二       C.极(高)       D.气息中止
(2)③有亭翼然于泉上者(        )          溪而渔(        )
临:A.到       B.居高面下       C.将要       D.照着字画模仿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