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欧阳修(1007-1072)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3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郭崇韬,代州雁门人也。为人明敏,能应对,以材干见称。庄宗为晋王,崇韬为中门使,甚亲信。庄宗军朝城,段凝军临河。闻梁方召诸镇兵欲大举,庄宗患之,召崇韬问计,崇韬曰:“陛下兴兵仗义,十余年矣。况今大号已建,自河以北,人皆引首以望成功而思休息。今得一郓州,不能守而弃之,虽欲指河为界,谁为陛下守之?愿陛下分兵守魏,固杨刘,而自郓长驱捣其巢穴,不出半月,天下定矣!”庄宗大喜曰:“此大丈夫之事也!” 即日下令军中归其家属于魏夜渡杨刘从郓州入袭汴 ,八日而灭梁。庄宗与诸将以兵取天下,而崇韬未尝居战阵,徒以谋议居佐命第一之功。

崇韬廉,自从入洛,始受四方赂遗,故人子弟或以为言,崇韬曰:“吾位兼将相,禄赐巨万,岂少此邪?今藩镇诸侯,多梁旧将,今一切拒之,岂无反侧?且藏于私家,何异公帑?”明年,天子有事南郊,乃悉献其所藏,以佐赏给。

同光三年夏,大水害民田,民多流死。庄宗患宫中暑湿不可居,思得高楼避暑,乃遣宫苑使王允平营之。宦官曰:“郭崇韬眉头不伸,常为租庸惜财用,陛下虽欲有作,其可得乎?”庄宗乃使人问崇韬曰:“昔吾与梁对垒于河上,虽祁寒盛暑,被甲跨马,不以为劳。今居深宫,荫广厦,不胜其热,何也?”崇韬对曰:“陛下昔以天下为心,今以一身为意,艰难逸豫,为虑不同,其势自然也。愿陛下无忘创业之难,常如河上,则可使繁暑坐变清凉。”庄宗默然。终遣允平起楼,崇韬果切谏。宦官曰:“崇韬之第,无异皇居,安知陛下之热!”由是谗间愈入。

当崇韬用事,自宰相豆卢革、韦悦等皆倾附之,以其姓郭,因以为子仪之后,崇韬遂以为然。其伐蜀也,过子仪墓,下马号恸而去,闻者颇以为笑。然崇韬尽忠国家,有大略,可谓有志矣!

(节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有删改)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即日下令A军中B归C其家属D于魏E夜渡F杨刘G从郓州H入袭汴。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甚见亲信”与“终必不蒙见察”(《答司马谏议书》)两句中的“见”字含义相同。
B.“崇韬素廉”与“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苏武传》)两句中的“素”字含义相同。
C.“艰难逸豫”与“逸豫可以亡身”(《五代史2伶官传序》)两句中的“逸豫”含义相同。
D.“当崇韬用事”与“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两句中的“用事”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面临梁计划对唐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之际,庄宗采纳了郭崇韬的建议,从郓州长驱直入,最后取得了胜利。
B.郭崇韬在洛阳开始接受各方的贿赂,在听取朋友子弟的意见后,才在第二年天子祭天时贡献出所收藏的财物。
C.庄宗打算修建宫殿避暑,听了宦官的话之后就派人征求郭崇韬的意见,郭崇韬劝谏君王要以天下为己任,不要忘记创业时的艰难。
D.郭崇韬权倾朝野的时候,有些钻营小人千方百计地巴结他,因为他姓郭,就说他是郭子仪的后代,郭崇韬也认为确实如此。
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昔吾与梁对垒于河上,虽祁寒盛暑,被甲跨马,不以为劳。
(2)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5.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郭崇韬“有大略”的表现。
2024-03-11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谢,且称:琯宰相子,少自树立为醇儒,有大臣体,时论房琯才堪公辅,陛下果委而相之。观其深念主忧,义形于色,然性失于简。酷嗜鼓琴,廷兰托琯门下,贫疾昏老,依倚为非,琯爱惜人情,一至玷污。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陛下赦臣百死,再赐骸骨,天下之幸,非臣独蒙。然帝自是不甚省录。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一日欲杀甫及梓州刺史章彝,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武卒,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因客耒阳,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年五十九。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新唐书·杜甫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
B.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
C.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
D.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玄宗:庙号,我国封建时代君主死后在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文中的“中宗”“肃宗”“天宝”“至德”都是庙号。
B.六经:一般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古籍,即《诗》《书》《礼》《易》《乐》《春秋》。
C.布衣:布制的衣服,古代常用来指代平民百姓。如《出师表》中“臣本布衣”中的“布衣”即为此意。
D.卒:死。古代对不同人物的死亡有不同的称呼,《礼记》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才能卓异。唐玄宗祭祀天地祖先时,杜甫曾呈奏三篇文章,唐玄宗感到很惊奇,让他在集贤院等待诏命。
B.杜甫踌躇满志。他希望能够继承先祖的旧业,认为自己的著述,即使不足以宣扬六经,但在感情抑扬、切合时宜等方面,还是可以企望赶上扬雄、枚皋的。
C.杜甫性情温和。他对待朋友很友善,与严武是世交旧谊,对严武救济自己很感激,两人一直维持着稳定和谐的友谊。
D.杜甫为人旷达。他放荡不自我约束,喜好谈论天下的大事,虽多次饱尝寇贼作乱的痛苦,但自己的气节未曾被玷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2)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
2024-03-03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锡东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玉楼春·子规

欧阳修

江南三月春光老,月落禽啼天未晓。露和啼血染花红,恨过千家烟树杪

垂玉枕屏山小,梦欲成时惊觉了。人心应不似伊心,若解思归归合早。

[注]①禽啼,此处指子规(杜鹃鸟)啼叫。②杪,树枝细梢。③云,云髻,代指头发。屏山,屏风。④若解思归,杜鹃鸟啼声若“不如归去”,后人常用来写思归之情。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词以“江南三月春光老”的暮春景象开头,奠定了凄凉、伤感的情感基调。
B.杜鹃鸟在月亮落下、天还没有亮时发出凄厉的叫声,为下文写“惊梦”做铺垫。
C.词人将鲜红的花朵看成是子规“啼血”拌和露水染成的,由花及鸟,思绪飞动。
D.这首词看似写杜鹃鸟,实则是借杜鹃鸟起兴,表达了女主人公思人的愁怨之情。
2.有评论认为,这首词的结尾不落窠臼,内涵丰富。请简要赏析。
2024-02-2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检测语文试卷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节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材料二:

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自生民以来,一治一乱,旋相消长,未有去仁而兴、积仁而亡者。甚哉,五代不仁之极也,其祸败之复,殄灭剥丧之威,亦其效耳。夫国之所以存者以有民,民之所以生者以有君。方是时,上之人以惨烈自任,刑戮相高,兵革不休,夷灭构祸,置君犹易吏,变国若传舍,生民膏血涂草野,骸骼暴原隰,君民相视如髦蛮草木,几何其不胥为夷也!否闭极而泰道升,圣人作而万物睹,指挥中原,兵不顿刃,向之滔天巨猾,摇毒煽祸以害斯人者,蹈鼎镬斧锧之不暇岂非人邪天与人相为表里和同于无间。圣人知天之所助,人之所归,国之所恃以为固者,仁而已,非特三代然也。

尧舜之盛、汉唐之兴、秦隋之失、魏晋之亡、南北之乱,莫不由此也。五代距今百有余年,故老遗俗,往往垂绝,无能道说者,史官秉笔之士,或文采不足以耀无穷,道学不足以继述作。使五十有余年间,废兴存亡之迹、奸臣贼子之罪、忠臣义士之节,不传于后世,来者无所考焉。惟庐陵欧阳公,慨然以自任,盖潜心累年而后成书。其事迹实录,详于旧记,而褒贬义例,仰师《春秋》,由迁、固而来,未之有也。至于论朋党宦女、忠孝两全、义子降服,岂小补哉,岂小补哉!

(节选自陈师锡《<五代史记>序》)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蹈鼎镬斧A锧之B不暇C岂非人邪D天与人相为E表里F和同G于无间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函,指用匣子装,与《苏武传》中“杖汉节牧羊”的“杖”,用法不同。
B.见,指看见,与《老子》中“自见者不明”的“见”词义不同。
C.传舍,古时供行人休息住宿的处所。此处指(轻易、随意地)设置临时住所。
D.史官,即专门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官职。三代之际史官人数渐多,分工更细。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最后运用《尚书》的名言“满招损,谦得益”,指出国家的盛衰也在于人事。
B.“岂独伶人也哉”表明导致身死国灭的不只是伶人,使文章有了更广泛的教育意义。
C.陈师锡认为五代时期祸乱败亡反复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出现如尧舜一样的圣人。
D.将奸臣贼子的罪过、忠臣义士的气节等历史详实地记录下来,这对后来者意义重大。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2)自生民以来,一治一乱,旋相消长,未有去仁而兴、积仁而亡者。
5.陈师锡认为欧阳修编撰的《新五代史》有哪些突出的优点?请简要概括。
2024-02-16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其小字亚子,当时人或谓之亚次。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自其为王,至于为天子,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至于亡。

其战于胡柳也,嬖伶周匝为梁人所得。其后灭梁入汴,周匝谒于马前,庄宗得之喜甚,赐以金帛,劳其良苦。周匝对曰:身陷仇人,而得不死以生者,教坊使陈俊、内园栽接使储德源之力也。愿乞二州以报此两人。庄宗皆许以为刺史。郭崇韬谏曰:陛下所与共取天下者,皆英豪忠勇之士。今大功始,封赏未及于一人,而先以伶人为刺史,恐失天下心。不可!因格其命。逾年,而伶人屡以为言,庄宗谓崇韬曰:吾已许周匝矣,使吾惭见此三人。公言虽正,然为我屈意行之。卒以俊为景州刺史、德源为宪州刺史。

庄宗好畋猎,猎于中牟,践民田。中牟县令当马切谏,为民请,庄宗怒,叱县令去,将杀之。伶人敬新磨知其不可,乃率诸伶走追县令,擒至马前责之曰:汝为县令,独不知吾天子好猎邪?奈何纵民稼穑以供税赋!何不饥汝县民而空此地,以备吾天子之驰骋?汝罪当死!因前请亟行刑诸伶共唱和之庄宗大笑县令乃得免去

然时诸伶,独新磨尤善俳,其语最著,而不闻其佗过恶。其败政乱国者,有景进、史彦琼、郭从谦三人为最。是时,诸伶人出入宫掖,侮弄缙绅,群臣愤嫉,莫敢出气,或反相附托,以希恩幸

李嗣源、郭从谦反。乱兵从楼上射帝,帝伤重,踣于绛霄殿廊下,自皇后、诸王左右皆奔走。至午时,帝崩,五坊人善友聚乐器而焚之。嗣源入洛,得其骨,葬新安之雍陵。以从谦为景州刺史,已而杀之。

(选自《新五代史•卷三十七》,有删改)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因前请A亟行刑B诸伶共C唱和之D庄宗E大笑F县令G乃得免去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事,当权,与《屈原列传》“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的“用事”词义相同。
B.教坊,掌管俳优杂技的官署,与《琵琶行》“名属教坊第一部”的“教坊”相同。
C.就,靠近、接近,与《论语》“就有道而正焉”的“就”词义相同。
D.当,应当,与《苏武传》“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的“当”词义不相同。
3.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     
A.自从庄宗做了天子,他就开始宠爱伶人,经常亲自和伶人一起在庭中表演杂戏。
B.为了感谢陈俊、储德源,周匝为其请功,庄宗当即分别封陈、储为景州、宪州刺史。
C.庄宗打猎践踏民田,县令拦马直谏,庄宗想要杀他,伶人敬新磨巧妙求情救下县令。
D.李嗣源、郭从谦叛乱时,庄宗被乱箭射中倒在绛霄殿廊下,后被伶人用乐器烧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何不饥汝县民而空此地,以备吾天子之驰骋?
(2)群臣愤嫉,莫敢出气,或反相附托,以希恩幸。
5.请根据文本推断庄宗“身死国灭”的原因。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材料一:

白居易,字乐天,其先盖太原人。居易敏悟绝人,工文章。未冠,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擢进士、拔萃皆中。元和元年,召入输林为学士。左拾遗。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诏有所蹋贷,振除灾沴。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以救流瘠,且多出宫人。宪宗颇采纳。后对殿中,论执强鲠,帝未谕,辄进曰:“陛下误矣。”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摧,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绛曰:“陛下启言者路故群臣敢论得失若黜之非所以发扬盛德也。”帝悟,待之如初。岁满当迁,帝以资浅,且家素贫,听自择官。居易请如姜公辅以学士兼京兆户曹参军,以便养,诏可。明年,以母丧解,还,拜左赞善大夫。是时,盗杀武元衡,京都震扰。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宰相嫌其出位,不悦。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居易赋《新井篇》,言浮华,无实行,不可用。”出为州刺史。中书舍人王涯上言不宜治郡,追贬江州司马。久之,徙忠州刺史。入为司门员外郎。时天子荒纵,宰相才下,赏罚失所宜,居易乃丐外迁。为杭州刺史,始筑堤捍钱塘湖,钟泄其水,溉田千顷。六年,,年七十五。

(选自《新唐书·卷四十四》)

材料二: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等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白相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

(选自辛文房《唐才子传》)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陛下启言者AB故群臣敢论C得失D若黜之E非F所以G发扬H盛德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贞元,唐德宗李适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B.迁,指官职升迁,与《岳阳楼记》中“迁客骚人”的“迁”意思相同。
C.明年,指第二年,与《琵琶行并序》中“明年秋”的“明年”意思相同。
D.卒,指死亡,与《送东阳马生序》中“卒获有所闻”的“卒”意思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聪明过人,擅长作文,未成年时拜见吴人顾况,很少夸赞他人的顾况对他大加褒扬,认为他是难得出现的文人。后来他考中了进士、拔萃。
B.宰相嫌弃他越职言事,流言说他违反孝道,言辞浮华,品行不实,于是白居易被黜为州刺史;王涯又说他不宜治郡,于是被追贬为江州司马。
C.白居易遭到排斥后纵情诗酒,在履道里定居,与僧人如满等成立净社,畅享游赏之乐,自号醉吟先生;又酷爱佛教,经常吃素,自称香山居士。
D.白居易作诗以六义为主,不求艰难,写成后会让家里的老婆婆先读,她理解了才抄录下来。后人评价其诗像山东百姓种植的庄稼,饱满充实。
4.把材料一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天子荒纵,宰相才下,赏罚失所宜,居易乃丐外迁。
2)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5.材料二中说:“居易累以忠鯁遭摈。”请结合材料一概括其“忠鯁”的表现。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杜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 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

与房琯为布衣交,琯时败陈涛斜,又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言者路。”帝乃解。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采橡栗自给。

流落剑南,结庐成都西郭。召补京兆功曹参军,不至。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常醉登武床,武中衔之。崔旰等乱,前往来梓、夔间。大历中,出瞿塘,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夕卒,年五十九。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 ”。尝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酣登吹台,慷慨怀古,人莫测也。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皆怜之。坟在岳阳。有集六十卷,今传。

(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有删改)

1.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必须停顿,请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甫家寓A鄜B弥年C艰窭D孺弱E至饿死F因许甫G自往省视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右拾遗,是唐朝及后来朝代设置的小官,分为左、右拾遗,为谏官的一种,主要负责向皇帝奏论政事,称述得失。
B.“绝言者路”中的“绝”,同成语“不绝如缕”、“而绝江河”(《劝学》)中的“绝”含义都相同。
C.关辅:关,关中,指陕西渭河流域一带。辅,三辅,西汉治理京畿地区三个长官的合称,也指京城长安附近地区。
D.“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中的“会”,同“会天大雨,道不通”(《史记·陈涉世家》)中的“会”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积极入世,虽然考进士未中,因向玄宗献上三篇赋,被玄宗赏识,后来授予官职。肃宗即位后,历尽艰辛想方设法投奔肃宗。
B.房琯因兵败陈涛斜和窝藏董廷兰被罢免官职,杜甫上疏为房琯辩解,惹怒玄宗,差点获罪。后因饥荒,杜甫弃官离去,客居秦州。
C.杜甫流落剑南,于是依附世交节度使严武,严武对他非常亲善。但杜甫性格有时褊狭浮躁,经常酒醉登上严武床,严武怀恨在心。
D.杜甫和李白、高适交往颇深,曾经相伴旅行,一起在汴州,酒酣后登台怀古,抒发慷慨之志,人们都很理解杜甫心中的悲愤之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
(2)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
5.请结合本篇《杜甫传》和教材中《登高》,简要概括杜甫五十九岁时去世的原因。
2024-01-28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校标考试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司马迁《屈原列传》)

材料二:

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

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为去己疏远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可恃也。故前后左右者日益亲,而忠臣、硕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势日益孤。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

(欧阳修《五代史宦者传论》)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A而人主以为去B己C疏远D不若E起居饮食F前后左右之亲G可恃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令尹,是楚国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最高官衔,是掌握政治事务,发号施令的最高官。
B.不肖,不才,不贤,义同《西江月》词写贾宝玉的“古今不肖无双”中的“不肖”。
C.治国,安定太平之国,与儒家思想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国”之意不同。
D.硕士,健硕之士,指体格强健、勇武有力之人,与古代汉语中的“虎士”之意接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兰怂恿父亲怀王前去秦国会盟,致使怀王最终未能回来,楚国人和屈原因此怪罪和怨恨子兰。
B.材料一叙议结合,叙中有情,寥寥数语而人物形象尽显;议中有情,意含褒贬,倾向鲜明。
C.宦官取得君王信任后,把控君王,扰乱国家,其祸患与女子色侍君王搅扰朝政的祸患一样严重。
D.宦官专政是中国封建专制产物,作者意在警告帝王们不要轻信宦官,渐积养祸,有其进步意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2)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
5.结合材料,从君主角度,简要分析其亡国或亡身的原因。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文本一:

庄宗,讳存勖,武皇帝之长子也。及为婴儿,体貌奇特,沈厚不群,武皇特所钟爱。帝洞晓音律,常令歌舞于前。十三习《春秋》,手自缮写,略通大义。及壮,便射骑,胆略绝人,其心豁如也。及武皇厌代,帝乃嗣王位于晋阳,时年二十有四。是日,诏曰:“皇纲已正,紫禁方严,凡事内官,不合更居外地。诏诸道应有内官,不计高低,逐一并家口发遣赴,不得辄有停滞。”帝龙潜时,寺人数已及五百,至是合诸道赴阙者,约千余人,皆给赐优赡,服玩华侈,委之事务,付以腹心。唐时宦官为内诸司使务、诸镇监军,出纳王命,造作威福,昭宗以此亡国。及帝奄有天下,当知戒彼前车,以为殷鉴,一朝复兴兹弊,议者惜之。同光二年夏五月壬寅,以教坊使陈俊为景州刺史、内园使,储德源为宪州刺史,皆梁之伶人也。初帝平梁俊与德源皆为宠伶周匝所荐帝因许除郡郭崇韬以为不可伶官言之者众,帝密召崇韬谓之曰:“予已许除郡,经年未行,我惭见二人,卿当屈意行之。”故有是命。高季兴,从梁祖平青州,改知宿州事,擢为荆南兵马留后。

及庄宗定天下,季兴来朝于洛阳,加兼中书令。谓宾佐曰:“新主百战方得河南,对勋臣夸手抄《春秋》;又竖手指云:‘我于指头上得天下。’如此则功在一人,臣佐何有!且猎旬日不回,中外之情,其何以堪,吾高枕无忧矣。”

(节选自《旧五代史》)

文本二: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节选自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1.下列对文本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帝平梁俊/与德源皆为宠伶/周匝所荐/帝因许/除那郭崇韬以为不可/伶官言之者众/
B.初帝平梁俊/与德源皆为宠伶周匝所荐/帝因许/除郡郭崇韬以为不可伶官/言之者众/
C.初/帝平梁/俊与德源皆为宠伶周匝所荐/帝因许除郡/郭崇韬以为不可/伶官言之者众/
D.初/帝平梁/俊与德源皆为宠伶/周匝所荐/帝因许除郡/郭崇韬以为不可伶官/言之者众/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厌代,古代对辞官或者卸任的委婉说法,有厌恶官场事物之意。
B.阙,古代皇宫大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泛指帝王住所。赴阙的意思是入朝,指朝见皇帝。
C.少牢,指羊、猪各一头。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
D.太庙,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最早太庙只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后来皇后和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中,庄宗年少时能文能武,精通音律,略通《春秋》大意,射箭骑马,胆量过人,心胸开阔,因此受到武皇的钟爱。
B.文本一中,高季兴曾对他的手下评说庄宗,说庄宗曾对功勋大臣夸耀他曾亲手抄录《春秋》,又竖起手指说“我从手指头上得到天下”,像这样那就是功劳全在他一人了,哪里还有大臣的辅佐之功。
C.文本二中,先极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盛,再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兴与亡、盛与衰,前后对照,强烈感人,最后再辅以《尚书》古训,更增强了文章说服力。
D.文本二中,欧阳修认为庄宗之所以能强大起来,主要在于他“忧劳”,而其破灭,原因又在其“逸豫”,阐释了成败由人的道理。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昔西伯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选自《史记·太史公自序》)

材料二: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选自韩愈《送孟东野序》)

材料三: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犹从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

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庐陵欧阳修序。

(选自《古文观止·梅圣俞诗集序》)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句读正确的是(     
A.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
B.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
C.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
D.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拘,指被拘禁,“百里奚举于市”的“举”表示被选拔、被任用,两者用法相同。
B.荫,是指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代官爵或功勋而受到封赏,文中梅尧臣因家族亲属而受荫。
C.辟,指征召,与《答司马谏议书》“辟邪说,难壬人”中的“辟”词义相同。
D.雅颂是《诗经》内容和乐曲分类的名称。雅为朝廷的乐曲,颂为宗庙祭祀的乐曲。
3.下列对材料三有关内容的概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指出古代不得志的诗人更能体悟生活,抒发沉郁的胸臆,写出人们难于表达的情感。
B.梅圣俞常用诗歌抒发不得志的感情,所以当时不论贤愚,人们谈论诗歌一定会向他求教。
C.梅圣俞诗作很多,但他却没有收集保管。通过谢景初的努力,使梅圣俞的诗作得以保存。
D.序文以评述梅诗为轴心,融议论、叙事、抒情为一体,饱含了作者对梅圣俞的倾慕和同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2)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5.请分别概括三则材料的文学创作理论。
2024-01-12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中学、震川高级中学、西交附中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