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司马光(1019-108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薛仁杲①之为太子也,与诸将多有隙,及即位,众心猜惧。秦王世民至高摭,仁杲使宗罗睺将兵拒之。罗睺数挑战,世民坚壁不出。诸将咸请战,世民曰:“我军新败,士气沮丧,贼恃胜而骄,有轻我心,宜闭垒以待之。 彼骄我奋,可一战而克也。”乃令军中曰:“敢言战者斩!”相持六十馀日,仁杲粮尽,其将梁胡郎等帅所部来降。世民知仁杲将士离心,命行军总管梁实营于浅水原以诱之。罗睺大喜,尽锐攻之。梁实守险不出营中无水人马不饮者数日罗睺攻之甚急。世民贼已疲,谓诸将曰:“可以战矣!”迟明,使右武候大将军庞玉陈于浅水原。罗睺并兵击之,玉战,几不能支。世民引大军自原北出其不意,罗睺引兵还战。世民帅骁骑数十先陷陈,唐兵表里奋击,呼声动地。罗睺士卒大溃,斩首数千级。世民帅二千馀骑追之,窦轨叩马苦谏曰:“仁杲犹据坚城,虽破罗睺,未可轻进,请且按兵以观之。”世民曰:“吾虑之久矣,破竹之势,不可失也,舅勿复言!”遂进。仁杲陈于城下,世民据泾水临之,仁杲骁将浑干等数人临陈来降。仁杲惧,引兵入城拒守。日向暮,大军继至,遂围之。夜半,守城者争自投下。 仁杲计穷,己酉,出降。 得其精兵万馀人,男女五万口。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二》)

材料二:

太宗曰:“严刑峻法,使人畏我而不畏敌,朕甚惑之。昔光武以孤军当王莽百万之众,非有刑法临之。此何由乎?”

靖②曰:“兵家胜败,情状万殊,不可以一事推也。 如陈胜、吴广败秦师,岂胜、广刑法能加于秦乎? 光武之起,盖顺人心之怨莽也。凡将,先有爱结于士,然后可以严刑也。若爱未加而独用峻法,鲜克济焉。”

(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中》)


【注】①薛仁杲:隋末陇西割据军阀薛举长子,薛举自称西秦霸王。②靖:李靖,唐初著名军事家。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梁实守险A不出B营C中D无水E人马不饮F者数日G罗睺攻之H甚急。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坚壁,指加强巩固壁垒,与成语“坚壁清野”中的“坚壁”意思相同。
B.度,指揣度、估计,与《鸿门宴》中“度我至军中”的“度”词义不同。
C.光武,指光武帝刘秀。新朝末年,刘秀起兵反对王莽,后统一天下。
D.何由,与《苏武传》“子卿尚复谁为乎”中的“谁为”用法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世民认为唐军刚刚战败,士气不振,敌军却仗着胜利藐视唐军,等到敌军骄傲大意、唐军奋勇振作之时,就可一举击溃敌将宗罗睺。
B.梁胡郎等人率部来降,李世民由此知道,敌方将士已经离心离德,于是派梁实到浅水原安营诱敌,宗罗睺果然调集全部精兵攻打梁实。
C.庞玉与宗罗睺交战,宗罗睺的士兵疲倦至极,几乎不能支撑。这时李世民出其不意,引军从浅水原北面出击,最终将宗罗睺打得大败。
D.窦轨劝阻进军,李世民不同意其看法,率军包围了薛仁杲的城池,半夜时分守城者争相下城投降。薛仁杲在无奈之下,只好出城投降。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兵家胜败,情状万殊,不可以一事推也。
(2)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劝爱?(《兼爱》)
5.材料一中薛仁杲败于李世民,材料二中王莽败于光武帝。他们的失败,共同印证了一个什么道理? 请简要分析。
2024-03-1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八县市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天汉二年秋,贰师将军李广利将三万骑击匈奴右贤王于祁连天山而使陵将其射士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可千余里欲以分匈奴兵毋令专走贰师也。陵既至期还,而单于以兵八万围击陵军。陵军五千人,兵矢既尽,士死者过半,而所杀伤匈奴亦万余人。且且战,连斗八日,还未到居延百余里,匈奴遮狭道,陵食乏而救兵不到,虏急击招降陵。单于既得陵,素闻其家声,及战又壮,乃以其女妻陵而贵之。汉闻,陵母妻子。

(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

材料二:

及贰师击匈奴,上诏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上曰:“将恶相属邪!吾发军多,无骑予女。”陵对:“无所事骑,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陵于是出居延,至浚稽山止营,与单于相值,骑可三万围陵军。陵引士出营外为,前行持戟、盾,后行持弓、弩。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大惊,召左、右地兵八万余骑攻陵。汉军南行,未至鞮汗山,一日五十万矢皆尽。士尚三千余人,徒斩车辐而持之,军吏持尺刀入狭谷。单于遮其后,乘隅下垒石,士卒多死,不得行。昏后,陵便衣独步出营,止左右:“毋随我,丈夫一取单于耳!”良久,陵还,太息曰:“兵败,死矣!”于是尽斩旌旗,叹曰:“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今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余人,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久之,上悔陵无救,乃遣使劳赐陵余军得脱者。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十三》)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贰师将军李广利将三万骑A击匈奴右贤王B于祁连天山C而使陵将其射士步兵五千人D出居延北E可千余里F欲以分匈奴兵G毋令专走贰师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引,退却,与《苏武传》中“虞常果引张胜”的“引”字意思不相同。
B.绝,断绝,与《屈原列传》中“秦伏兵绝其后”的“绝”字意思相同。
C.族,名词活用为动词,与《涓官传序》中“函梁君臣之首”的“函”字用法相同。
D.陈,陈列,与《过秦论》中“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的“陈”意思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写道,李陵兵败是有客观原因的,如敌众陵寡,伤亡惨重;武器皆尽,粮食匮乏;没有救援,战期较长等。
B.材料二写道,李陵兵败的原因有深入峡谷,被断归路等。当然,也有其主观原因,如“便衣独步出营,止左右”。
C.材料一写道,李陵奉命出征,以避免让李广利受到集中攻击;材料二写道,李陵接受了为李广利押运辎重的任务,还主动带五千勇士分散单于兵力。
D.材料二写李陵与匈奴作战时,让前行队伍拿戟与盾牌,后行队伍握弓与弩。他挥师进攻,千弩齐发,敌人应弦而倒,然后汉军追击杀死了数千敌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素闻其家声,及战又壮,乃以其女妻陵而贵之。
(2)至浚稽山止营,与单于相值,骑可三万围陵军。
5.两则材料都涉及李陵兵败投降,内容却不尽相同,请结合文本举例说明。
2024-03-03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应城市一中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帝幼善音律,故伶人多有宠,常侍左右;帝或时自傅粉墨,与优人共戏于庭,以悦刘夫人,又别为优名谓之李天下。尝因为优,自呼曰李天下,李天下优人敬新磨遽前批其颊帝失色群优亦骇愕新磨徐曰理天下者只有一人,尚谁呼邪?帝悦,厚赐之。诸伶出入宫掖,侮弄缙绅,群臣愤嫉,莫能出气;亦反有相附托以希恩泽者,四方藩镇争以货结之。其尤蠹政害人者,景进为之首。进好采闾阎鄙细事闻于上,上亦欲知外间事,遂委进以耳目。进每奏事,常屏左右问之,由是进得施其谗慝,干预政事。自将相大臣皆惮之。初,胡柳之役,伶人周匝为梁所得,帝每思之;入汴之日,匝谒见于马前,帝甚喜。匝涕泣言曰:臣之所以得生全者,皆梁教坊使陈俊、内园栽接使储德源之力也,愿就陛下乞二州以报之。帝许之。郭崇韬曰:陛下所与共取天下者,皆英豪忠勇之士。今大功始,封赏未及一人,而先以伶人为刺史,恐失天下心。帝谓崇韬曰:吾已许周匝矣,使吾惭见此三人,公言虽正,然当为我屈意行之。以俊为景州刺史,德源为宪州刺史。时亲军有从帝百战未得刺史者,莫不愤叹。初,罗贯为礼部员外郎,性强直,为郭崇韬所知,用为河南令。为政不避权豪,伶宦请托,书积几案,一不报,皆以示崇韬。崇韬奏之,由是伶宦切齿。河南尹张全义亦以贯高伉,之,遣婢诉于皇后,后与伶宦共毁之,帝含怒未发。会帝自往寿安视坤陵役者,道路泥泞,桥多坏。帝问主者为谁,宦官对河南。帝怒,下贯狱;狱吏榜掠,体无完肤,明日,传召杀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后唐纪》)

材料二: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节选自欧阳修《伶官传序》)

1.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优人敬新磨遽A前B批其颊C帝D失色E群优F亦骇愕G新磨H徐曰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赂:意为财物,与《苏武传》中“置币遗单于”的“币”意思相同。
B.就:意为成功,与《〈论语〉十二章》中“就有道而正焉”的“就”意思不同。
C.恶:意为讨厌,与《兼爱》中“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中的“恶”意思相同。
D.属:意为隶属,与《屈原列传》中“亡国破家相随属”的“属”意思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唐庄宗喜欢音乐,宠幸伶人,有时自己也粉墨登场,与优伶在宫庭里嬉戏,来讨刘夫人欢心,他还给自己取了“李天下”的艺名。
B.优伶出入皇宫,欺侮官员,大臣们敢怒不敢言,有的反向他们献媚,争相巴结;后唐庄宗重用景进,景进乘机进谗,群臣都害怕他。
C.后唐庄宗滥施封赏,他将刺史封给伶人周匝的恩人。郭崇韬劝谏说任命优伶为刺史,这是要失掉天下人心的,但郭的意见没被采纳。
D.罗贯性情刚直,处理政事从不回避权势之家,伶宦请求托办事情的书信,他一律不予上报,被权贵嫉恨,遭到诋毁,因此下狱被杀。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过秦论》)
(2)吾已许周匝矣,使吾惭见此三人,公言虽正,然当为我屈意行之。
5.欧阳修认为后唐庄宗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人事”还是“天命”?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2024-02-09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沙市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孙韶字公礼。伯父河,字伯海,本姓俞氏,亦吴人也。孙策爱之,赐姓为孙,列之属籍。后为将军,屯京城。初,孙权杀吴郡太守盛宪,宪故孝廉妫览、戴员亡匿山中。孙翊为丹杨,皆礼致之。览为大都督督兵,员为郡丞。及翊遇害,河驰赴宛陵,责怒览、员,以不能全权,令使奸变得施。二人议曰:“伯海与将军疏远,而责我乃耳。讨虏若来,吾属无遗矣。”遂杀河使人北迎扬州刺史刘馥令住历阳以丹杨应之。会翊帐下徐元、孙高、傅婴等杀览、员。

韶为边将数十年,养士卒,得其死力。常以警疆埸远斥候为务,先知动静而为之备,故鲜有负败。青、徐、汝、沛颇来归附,淮南滨江屯候皆彻兵远徙,徐、泗、江、淮之地,不居者各数百里。自权西征,还都武昌,韶不进见者十馀年。权还建业,乃得朝觐。权问青、徐诸屯要害,远近人马众寡,魏将帅姓名,尽具识之,有问咸对。身长八尺,仪貌都雅。权悦曰:“吾久不见公礼,不图进益乃尔。”加领幽州牧、假节。赤乌四年卒。

子越嗣,至右将军。越兄楷武卫大将军、临成侯,代越为京下督。楷弟异至领军将军,奕宗正卿,恢武陵太守。天玺元年,征楷为宫下镇骠骑将军。初,永安贼施但等劫皓弟谦,袭建业,或白楷二端不即赴讨者,皓数遣诘楷。楷常惶怖,而卒被召,遂将妻子亲兵数百人归晋,晋以为车骑将军,封丹杨侯。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宗室传》)

文本二:

韶年十七,收河馀众,缮治京城,起楼橹,脩器备以御敌。孙权闻乱,从椒丘还,军发吴,夜至京城下营,试攻惊之。兵皆乘城,传檄备警,欢声动地,颇射外人。权使晓谕,乃止。明日见韶,拜承烈校尉,统河部曲,自置长吏,一如河旧。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

【注】①孝廉,汉代以来荐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被推选的士人亦称为孝廉。②丹杨,地名。东汉时的丹杨郡行政隶属扬州下辖,其范围在今长江下游东西两岸一带,治所开始在宣城,后因战争迁至今安徽当涂,即丹杨。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遂杀河【A】使人北迎【B】扬州【C】刺史刘馥【D】令住【E】历阳【F】以【G】丹杨【H】应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善,指善于、擅长,与《庖丁解牛》中“善刀而藏之”的“善”意思不同。
B.斥候,指侦察兵,与《苏武传》中“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中的“斥候”意思相同。
C.欢,指欢喜、喜乐,与《屈原列传》中“奈何绝秦欢”的“欢”意思相同。
D.引,指率领,与《出师表》中“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的“引”意思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翊遇害,孙河飞马疾赴宛陵,愤怒地指责妫览、戴员,责备他们未能尽心职守,致使奸邪事变发生,妫览、戴员于是合谋杀死孙河。
B.孙权回到建业,孙韶朝见孙权,孙权问及青、徐地方各处军营要害之处,远近人马布置多少,魏军将领姓甚名谁,孙韶全都清楚,有问必答。
C.当初永安贼人施但等劫持孙皓弟弟孙谦,袭击建业。有人报告说孙楷首鼠二端不立即发兵征讨,孙皓多次派人谴责孙楷,孙楷常怀恐惧之心。
D.孙权听说发生了叛乱,连夜到达京城扎营,想偷袭孙韶。京城的守兵都登上城墙,喧声动地,频频箭射城外之人,孙权派人告知实情才停止。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宪故孝廉妫览、戴员亡匿山中。孙翊为丹杨,皆礼致之。
(2)而卒被召,遂将妻子亲兵数百人归晋,晋以为车骑将军。
5.陈寿评孙韶“镇据边陲,克堪厥任”。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陈寿这样评价的原因。
2024-01-10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宜昌市夷陵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联考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智襄子为政,与韩康子、魏桓子宴于蓝台。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智国闻之,谏曰:“主不备难,难必至矣!”智伯曰:“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弗听。智伯请地于韩康子,康子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智伯悦,又求地于魏桓子,复与之万家之邑一。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襄子乃走晋阳。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沉灶产蛙,民无叛意。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骖乘。智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桓子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阳也。絺疵谓智伯曰:“韩、魏必反矣。”智伯曰:“子何以知之?”絺疵曰:“以人事知之。”明日,智伯以絺疵之言告二子。二子出,絺疵入曰:“主以臣之言告二子也?”智伯曰:“子何以知之?”对曰:“臣见其视臣端而趋疾,知臣得其情故也。”智伯不悛。絺疵请使于齐。

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曰:“臣闻唇亡则齿寒。今智伯帅韩、魏以攻赵,赵亡则韩、魏为之次矣。”二子乃潜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卒灭智氏之族。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有删改)

【注】①智襄子:也即下文的智伯,春秋末期晋国四卿之一,智氏家族的领主。②段规:韩氏家相。③智国:智伯家臣。④安邑:魏氏都城。⑤平阳:韩氏都城。⑥絺疵:智伯谋士。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
B.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
C.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
D.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版,表示所筑土墙的高度和长度。与“朝济而夕设版焉”的“版”词义不同。
B.骖乘,指陪乘的人,居车右担任警卫。《鸿门宴》中樊哙就是沛公的骖乘。
C.肘,指用胳膊肘碰,与后句“康子履桓子之跗”的“履”用法相同。
D.何,指为什么,与“小子何莫学夫诗”中的“何”词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智国劝智伯要对危机有戒备警惕之心,但智伯自恃实力强大,无人匹敌,在宴会上肆意戏辱韩康子及其家相,为之后的覆亡埋下了祸根。
B.韩、魏两家在外交上处于弱势,他们不敢拒绝智伯索地的要求;魏桓子和韩康子跟随智伯攻赵,听到智伯灭亡赵氏的话,恐惧到手足失措。
C.谋臣絺疵善于观察人事细节,对形势有清醒准确的判断,他提醒智伯提防韩康子和魏桓子谋反,但劝谏失败,于是他明智地离开了晋国。
D.司马光认为智氏的灭亡是由于智伯才与德不匹配,他根据才与德的存在状态把人分为四类,依照这个标准看,智伯虽有才华,却是个小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二子乃潜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
(2)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
5.智伯的哪些行为导致了智氏亡族?请简要概括。
2023-11-2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仙桃市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书》曰:“临下以简,御众以宽。”此百世不易之道也。昔汉高帝约法三章,萧何定律九篇而已。至于文、景,刑措不用。历魏至晋,条目滋章,民无所措手足。唐及五代止用律令,国初加以注疏,情文备矣。今《编敕》续降,动若牛毛,人之耳目所不能周,思虑所不能照,而法病矣。臣愚谓当熟议而少宽之。

今御史六察,专务钩考簿书,责发细微,自三公九卿,救过不暇。夫详于小,必略于大,其文密者,其实必疏。故近岁以来,水旱盗贼,四民流亡,边鄙不宁,皆不以责宰相,而尚书诸曹文牍繁重穷日之力书纸尾不暇,此皆苛察之过也,不可以不变。《易》曰:“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先王之理财也,必继之以正辞,其辞正则其取之也义。三代之君,食租衣税而已,是以辞正而民服。自汉以来,盐铁酒茗之禁,贷榷易之利,皆心知其非而冒行之,故辞曲而民为盗。今欲严刑妄赏以去盗,不若利以予民,衣食足而盗贼自止。

夫兴利以聚财者,人臣之利也,非社稷之福。省费以养财者,社稷之福也,非人臣之利。何以言之?民者国之本,而刑者民之贼。兴利以聚财,必先烦刑以贼民,国本摇矣。而言利之臣,先受其赏,近岁宫室城池之投,南蛮、西夏之师,车服器械之资,略计其费,不下五千万缗,求其所补,卒亦安在?若以此积粮,则沿边皆有九年之蓄,西夷北边,望而不敢近矣。赵充国有言:“湟中谷斛八钱。吾谓籴三百万斛,羌人不敢动矣。”不待烦刑贼民,而边鄙以安。然为人臣之计,则无功可赏。人主不察,乃以社稷之深忧,而徇人臣之私计,岂不过甚矣哉?

(选自苏轼《刑政》,有删改)

材料二:

荀子曰:“絜国以呼功利,不务张其义,齐其信,唯利之求;内则不惮诈其民而求小利焉,外则不惮诈其与而求大利焉。内不修正其所以有,然常欲人之有,如是,则臣下百姓莫不以诈心待其上矣。上诈其下,下诈其上,则是上下析也。如是,则敌国轻之,国疑之,权谋日行而国不免危削,綦之而亡,齐闵、薛公是也。故用强齐,非以修礼义也,绵绵常以结引驰外为务。故强,南足以破楚,西足以诎秦,北足以败燕,中足以举宋。及以燕、赵起而攻之,若振槁然,而身死国亡,为天下大戮。是无他故焉,唯其不由礼义而由权谋也。”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四》,有删改)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而尚书A诸曹B文牍C繁重D穷E日之力F书G纸H尾不暇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簿书”,指官署的文书簿册,由御史监察、考核,然后由三公九卿来补救过失。
B.“榷易”,指专卖,朝廷当时实行盐、铁、酒、茶专卖制度,禁止民间私下买卖。
C.“捐”,指舍弃、抛弃,和成语“秋扇见捐”“细大不捐”中的“捐”词义相同。
D.“与”,指结交、亲附,和《烛之武退秦师》“失其所与”中的“与”词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对前朝及宋初律法多有称赏,只对当时多如牛毛的律法颇有微词,并不认可。
B.苏轼引用赵充国的话来说明无须兴利以聚财,积粮即可安边境这一主张的正确性。
C.荀子认为国君若以欺诈手段对待人民和他国,他们也会以同样的手段来对付国君。
D.齐以权谋治国,拥有强大国势,足以称霸诸侯;可诸侯联兵就不堪一击,身死国灭。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兴利以聚财,必先烦刑以贼民,国本摇矣。
(2)是无他故焉,唯其不由礼义而由权谋也。
5.请比较文中苏轼和荀子治国理政观点的异同。
2023-09-26更新 | 28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鄂西南三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河西、陇右节度使王忠嗣以部将哥舒翰为大斗军副使,李光弼为河西兵马使。翰父祖本突骑施别部酋长,光弼,契丹王楷洛之子也,皆以勇略为忠所重。忠嗣使翰击吐蕃有同列为之副倨慢不为用翰挝杀之军中股栗累功至陇右节度副使每岁积石军麦熟,吐蕃辄来获之,无能御者,边人谓之吐蕃麦庄。翰先伏兵于其侧,虏至,断其后,夹击之,无一人得返者,自是不敢复来。

【注】欲使王忠嗣攻吐蕃石堡城,忠嗣上言:石堡险固,吐蕃国守之。今顿兵其下,非杀数万人不能克。臣恐所得不如所亡,不如且厉兵秣马,俟其有衅,然后取之。上意不快。将军董延光自请将兵取石堡城,上命忠嗣分兵助之。忠嗣不得已奉诏,而不尽副延光所欲,延光怨之。

李光弼言于忠嗣曰:大夫以爱士卒之故,不欲成延光之功,虽迫于制书,实夺其谋也。何以知之?今以数万众授之而不立重赏,士卒安肯为之尽力乎!然此天子意也,彼无功,必归罪于大夫。大夫军府充牣,何爱数万段帛不以杜其谗口乎!忠嗣曰:今以数万之众争一城,得之未足以制敌,不得亦无害于国,故忠嗣不欲为之。忠嗣今受责天子,不过以金吾、羽林一将军归宿卫;忠嗣岂以数万人之命易一官乎!李将军,子诚爱我矣,然吾志决矣,子勿复言!光弼曰:向者恐为大夫之累,故不敢不言。今大夫能行古人之事,非光弼所及也。遂趋出。

延光过期不克,言忠嗣沮挠军计,上怒。李林甫因使济阳别驾魏林告忠嗣尝自言我幼养宫中,与忠王相爱狎,欲拥兵以尊奉太子。敕征忠嗣入朝,委三司鞫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一》)

【注】上:帝王。这里指唐玄宗。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忠嗣使翰击/吐蕃有同列为之副/倨慢不为用/翰挝杀之/军中股栗/累功至陇右节度副使
B.忠嗣使翰击/吐蕃有同列为之副/倨慢不为用/翰挝杀之军中/股栗/累功至陇右节度副使
C.忠嗣使翰击吐蕃/有同列为之副/倨慢不为用/翰挝杀之/军中股栗/累功至陇右节度副使
D.忠嗣使翰击吐蕃/有同列为之副/倨慢不为用/翰挝杀之军中/股栗/累功至陇右节度副使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契丹为古族名。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及邻近各部后建立契丹政权,后改国号为辽。
B.“吐蕃举国守之”的“举”指全、都,与《六国论》中“举以予人”的“举”相同。
C.制书是古代皇帝命令的一种。汉初定皇帝的命令为策书、制书、诏书、戒救四种。
D.三司,唐代称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为三司,唐代后期至宋代则又成为理财之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唐朝无人能够抵御吐蕃,积石军每年成熟的麦子都被其收割。哥舒翰到任后巧施妙计,全歼来犯之敌,自此吐蕃军队再也不敢到来。
B.王忠嗣不赞同攻取石堡城,因为此城险要坚固,攻取它会牺牲数万士兵。董延光欲为国立功,自请出战,玄宗于是命王忠嗣分兵相助。
C.王忠嗣虽分拨数万士兵给董延光,但故意不立重赏。李光弼担心董延光不成功将归罪于王忠嗣,王忠嗣不为所动,仍坚持自己的做法。
D.玄宗对王忠嗣极为不满,李林甫趁机指使心腹魏林,让他诬告王忠嗣企图拥兵奉太子即位。玄宗征召王忠嗣回朝,将他交给三司审问。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忠嗣不得已奉诏,而不尽副延光所欲,延光怨之。
(2)大夫军府充物,何爱数万段帛不以杜其谗口乎!
5.王忠嗣为唐代名将,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的哪些优良品质?请简要概括。
2023-07-1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项王怒,将诛定殷将吏。陈平惧,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而挺身间行,归汉王于修武,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与语而说之,是日,即拜平为都尉,使为参乘,典护军。诸将尽劝曰:大王一日得楚之亡卒未知其高下而即与同载反使监护长者

周勃等言于汉王曰:臣闻平事魏不容,亡归楚,不中,又亡归汉。平,反覆乱臣也,愿王察之!汉王疑之,召让魏无知。无知曰:臣所言者能也,陛下所问者行也。今有尾生、孝己之行,而无益胜负之数,陛下何暇用之乎!汉王召让平曰:先生事魏不中,事楚而去,今又从吾游,信者固多心乎?平曰: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项王不能信人,虽有奇士不能用。闻汉王能用人,故归大王。臣裸身来,不受金无以为资。诚臣计画有可采者,愿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金具在,请封输官,得请骸骨汉王乃谢,拜为护军中尉。

汉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昧之,不过数人耳。大王能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汉王乃出黄金四万斤与平,恣所为。平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昧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欲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项王果意不信钟离昧等。

四月,汉王请和。项羽使使至汉,陈平使为太牢具,举进。见楚使即详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在答题卡方框内依次填入与正确答案相对应的字母。
大A王B一C日D得E楚F之G亡H卒I未J知K其L高M下N而O即P与Q同R载S反T使U监V护W长Y者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参乘,是指古时候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与《鸿门宴》中“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中的“参乘”意思相同。
B.属,指类,和《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中的“族”,《过秦论》中“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中的“伦”意思相近。
C.诚,果真,如果确实,和《屈原列传》中“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中的“诚”意思不相同。
D.“太牢”指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文中“太牢具”是指牛、羊、豕三牲皆备的饭食,属待客的最高礼节。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平奔汉王而来,在和汉王交谈后,得到了汉王认可,但是却受到了汉王部下的怀疑,认为他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乱臣贼子。
B.魏无知更看重陈平的能力,他觉得陈平品行上的小问题无关紧要,所以他才极力举荐陈平给汉王,觉得他对汉王取胜有益。
C.汉王善于识人用人,听从了陈平的建议,调拨重金,听凭陈平用度,让陈平在楚军中实施反间计,致使楚君臣离心。
D.项羽有刚正忠直的部下,可惜生性猜忌多疑,被陈平抓住这个弱点,致使他怀疑辅佐自己的部下,失去了有力的支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挺身间行,归汉王于修武,因魏无知求见汉王。
(2)使无可用者,金具在,请封输官,得请骸骨。
5.结合材料,请简要说明陈平是如何消除汉王疑虑的。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武灵王平昼闲居,肥义侍坐。王曰: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而世必议寡人矣。肥义曰: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王其遂行之。

王遂胡服。使王孙绁告公子成曰:子不反亲,臣不逆主,先王之通谊也。今胡服之意,非以养欲而乐志也。故寡人愿募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使绁谒之叔,请服焉。公子成再拜曰:中国者,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今王释此,而袭远方之服,学者,臣愿大王图之。

使者王。即之公叔成家,自请之曰:夫服者,所以便用也;礼者,所以便事也。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鄗;微社稷之神灵,则鄗几于不守也,先君丑之。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而叔顺中国之俗,恶变服之名,以忘鄗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公子成再拜,乃赐胡服。

赵文进谏曰:衣服有常,礼之制也,先圣之所以教。故臣愿王之图之。王曰:三代不同服而王,五不同教而政。故势与俗化,而礼与变俱,圣人之道也。”

赵造谏曰:隐忠不竭,奸之属也;以私诬国,贼之类也。臣虽愚,愿尽其忠,无遁其死。王曰:忠不辟危,明不距人。子其言乎。赵造曰: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俗而动。臣愿王之图之。王曰:圣人之兴也,不相袭而王。夏、殷之衰也,不易礼而灭。故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吾计决子其勿反也。

(选自《战国策·赵策二》《资治通鉴·周纪》,有删改)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写出这三处的字母。
故循法之功A不足B以高C世D法古之学E不足F以制G今H吾计I决J子K其L勿反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侍坐,坐在尊长旁边陪伴侍奉,《论语·先进》“公西华侍坐”中的“侍坐”意思相同。
B.“畔学者”与“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公孙丑下》)中的“畔”意思不同。
C.“使者报王”与“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报”意思相同。
D.“五伯不同教而政”与“二州牧伯所见明知”(《陈情表》)中的“伯”意思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武灵王对国情、人情的洞察准确透彻,知道推行胡服骑射一定会招来非议,事实果不其然。
B.同是说服反对者,赵武灵王对叔父从国家形势和往事说起,动之以情,对另外两位反对者则晓之以理。
C.赵造一开始表明忠臣为国尽忠,即使获罪也不应当回避,这是在明确地表达反对意见。
D.赵武灵王反复给反对者讲述道理的这段文字体现了《战国策》“智谋细,文辞妙”的特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寡人愿募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使绁谒之叔,请服焉。
(2)衣服有常,礼之制也,先圣之所以教。故臣愿王之图之。
5.赵武灵王为什么要推行“胡服骑射”?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安帝隆安五年,春,正月,武威王利鹿孤欲称帝,群臣皆劝之。安国将军鍮勿仑曰:“吾国自上世以来,被发左衽,无冠带之饰,逐水草迁徙,无城郭室庐,故能雄视沙漠,抗衡中夏。今举大号,诚顺民心。然建都立邑,难以避患,储蓄仓库,启敌人心;不如处晋民于城郭,劝课农桑以供资储,帅国人以习战射,邻国弱则乘之,强则避之,此久长之良策也。且虚名无实,徒足为世之质的,将安用之!”利鹿孤曰:“安国之言是也。”乃更称河西王,以广武公傉檀为都督中外诸军事、凉州牧、录尚书事。

凉王纂嗜酒好猎,太常杨颖谏曰:“陛下应天受命当以道守之今疆宇日蹙崎岖二岭之间陛下不兢兢夕惕以恢弘先业而沉湎游畋不以国家为事臣窃危之”纂逊辞谢之,然犹不悛。番禾太守吕超擅击鲜卑思盘,思盘遣其弟乞珍诉于纂,纂命超及思盘皆入朝。超惧,至姑臧,深自结于殿中监杜尚。纂见超,责之曰:“卿恃兄弟桓桓,乃敢欺吾,要当斩卿,天下乃定!”超顿首谢。纂本以恐超,实无意杀之。因引超、思盘及群臣同宴于内殿。超兄中领军隆数劝纂酒,纂醉,乘步挽车,超等游禁中。至琨华堂东阁,车不得过,纂亲将窦川、骆腾倚剑于壁,推车过阁。超取剑击纂,纂下车禽超,超刺纂洞胸;川、腾与超格战,超杀之。纂后杨氏命禁兵讨超;杜尚止之,皆舍仗不战。将军魏益多入,取纂首,杨氏曰:“人已死,如土石,无所复知,何忍复残其形骸乎!”益多骂之,遂取纂首以徇曰:“纂违先帝之命,杀太子而自立,荒淫暴虐。番禾太守超顺人心而除之,以安宗庙,凡我士庶,同兹休庆!”

(节选自《资治通鉴·晋纪三十四》)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陛下应天/受命当以道守之/今疆宇日蹙/崎岖二岭之间/陛下不兢兢夕惕以恢弘先业/而沉湎游畋/不以国家为事/臣窃危之/
B.陛下应天/受命当以道守之/今疆宇日蹙/崎岖二岭之间/陛下不兢兢夕惕以恢弘/先业而沉湎游畋/不以国家为事/臣窃危之/
C.陛下应天受命/当以道守之/今疆宇日蹙/崎岖二岭之间/陛下不兢兢夕惕以恢弘先业/而沉湎游畋/不以国家为事/臣窃危之/
D.陛下应天受命/当以道守之/今疆宇日蹙/崎岖二岭之间/陛下不兢兢夕惕以恢弘/先业而沉湎游畋/不以国家为事/臣窃危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常,古代掌宗庙礼仪之官,位列汉朝九卿之首,兼管文化教育等,也统辖博士和太学。
B.“将超等游禁中”的“将”指带领,与《苏武传》中“及卫律所将降者”的“将”意思不同。
C.禁兵,指封建时代直辖属于帝王,担任护卫帝王或皇宫、首都警备任务的军队。
D.宗庙,指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的场所,夏朝时称为“世室”,秦汉时起称为“太庙”。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凉王吕纂喜欢喝酒、爱好打猎,太常杨颖劝诫他要以国事为重,吕纂虽以谦逊的言辞向他道歉,但仍旧不悔改。
B.吕超擅自攻击思盘,思盘派弟弟乞珍向吕纂控诉吕超,吕纂便让吕超和思盘都到朝中,吕超为此感到十分害怕。
C.吕超被吕纂责备后磕头认错,因误以为吕纂要杀了自己,便在宴会上多次劝吕纂喝酒,并趁吕纂醉酒后杀了他。
D.杨王后命令禁军讨伐吕超,杜尚阻止了禁军动手的行动;魏益多进宫后不顾杨王后的阻拦,取下了吕纂的首级示众。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如处晋民于城郭,劝课农桑以供资储,帅国人以习战射。
(2)卿恃兄弟桓桓,乃敢欺吾,要当斩卿,天下乃定!
5.安国将军鍮勿仑是如何劝说武威王利鹿孤放弃称帝的?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