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观(1049-1100)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踏莎行·郴州旅舍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注】本词大约写于绍圣四年(1097)春三月,作者因党争被贬,初抵郴州、寄居旅舍之时。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一语双关,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月色暮霭的凄婉迷茫,更写出了词人的失意怅惘。
B.在“孤馆、春寒、杜鹃、斜阳”前面用“可堪”二字领起,表现了词人虽身处逆境却矢志不渝的坚毅。
C.“驿寄梅花,鱼传尺素”,词人在被贬途中收到亲友的问讯,不仅没有得到慰藉,反而增加了他的离恨别愁。
D.“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寄托了词人不愿流落异乡、想有所作为的愿望。
2.词中说“此恨无重数”,请结合全词,分析其主要蕴含了哪几重“恨”。
2024-04-11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①娟娟:美好的样子。②月姊:月宫中的仙子。③风姨:传说中司风之神。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前三句透过对主角与配角心态、神情的描写,烘托出一年一度的七夕氛围,扣人心弦。
B.上阕后三句承上“妒”字,借月中嫦娥之悔恨,风姨之风流善妒突出牛郎织女爱情之可贵。
C.下阕着力刻画牛郎织女相会时的复杂心态,七夕相会过于短暂,徒增无限新愁,不如不见。
D.全词虽辞无丽藻,语不惊人,但通过反衬笔法深化牛郎织女之爱情悲剧,则是独具匠心的。
2.试比较本词与秦观《鹊桥仙》所抒之情的异同。   
2023-10-09更新 | 24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精诚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三月晦日赠刘评事

[唐]贾岛

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

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三月晦日偶题

[宋]秦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诗标题中的“晦日”,都是指农历三月最后一天,也是春天最后一天,借此表达春逝之感。
B.贾诗“风光别我苦吟身”,运用拟人手法,自然而有情味地表现了春光离别抒情主人公的现实。
C.秦诗“痴心儿女挽留春”,为后两句翻出新意作了充分铺垫,使情理表达生动新颖,醒人耳目。
D.贾诗以叙述和细节描写见长,语言朴素、自然;秦诗以抒情和景物描写为主,语言细腻、雅致。
2.“唐诗重情,宋诗重理。”请从诗人对春逝态度的角度分别赏析这两首诗的情趣和理趣。
2023-06-2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嘉湖金四县区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画堂春

秦观

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损红妆。

宝篆注烟销龙凤,画屏云锁潇湘。夜寒微透薄罗裳,无限思量。


注:宝篆:篆香,盘成篆字形状的香。古代盘香,有做成龙凤形的,点燃后,烟篆四散,龙凤形也逐渐消失。
1.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起首二句铺叙春睡前景色,渲染了春睡气氛。下片写女子枕畔难眠是因所思之人在潇湘。
B.全词写一位美人的春睡,以白昼与黑夜对照,说明女主人公正常的生活规律被打乱、被颠倒,心中必有所思。
C.词的上片写景为主,融情入景。下片情景兼备,景中有情。上下片都以描绘情感作结,点明主旨, 起画龙点睛功效。
D.此词婉丽柔媚,悱恻深沉。香艳中夹杂惆怅,柔媚中蕴含沉痛。芳草、杏花、绿柳、香巢、宝篆、云雾构成色彩绚烂的画面。
2.王国维说:“温飞卿《菩萨蛮》‘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少游(秦观)之‘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虽自此脱胎,而实有出蓝之妙。”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2022-11-21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日三首

   

其一

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

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

其二

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注】①菰(gū)蒲:茭白和蒲草。②瀹(yuè):烹茶或泡茶。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首前两句由“霜寒”二字领起,不需点出“秋”字,而题意自在其中。
B.第二首前两句写主人公碾茶烹茗和课儿读书两件家庭小事,自有闲适情趣。
C.两诗都写秋日,时间都在秋夜,而地点有别:“其一”为舟中,“其二”在家里。
D.两诗写的都是琐细的生活题材,但都已主人公观察细致入微见称,语言清新动人。
2.两首诗都体现了“动静结合”的特点,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千秋岁

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①词人于绍圣元年贬监处州酒税。②元祐七年三月,作者等二十六人同游西池。
1.对这首宋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花影乱,莺声碎”二句以“乱”字状花之纷繁,“碎”字表莺声盈耳,用笔尤工,各极其妙。
B.“携手处,今谁在”照应“人不见”、“空相对”,突出作者与昔日友人不得相见的伤感。
C.作者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描写初春的景象,显得鲜明生动。
D.本词一波三折,一唱三叹,蕴藉含蓄,感人肺腑。
2.“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是传颂千古的名句,请结合全词内容对其进行赏析。
7 . 阅读下面三首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这三首作品中均采用了我国古代________的神话传说,都借此表达了________之感。
2.李商隐曾写道: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请结合三首作品的具体诗句分别赏析。
8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文后小题。

虞美人

秦观[注]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潆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注]秦观:“苏门四学士”之一,却不为世所用,一生仕途抑塞。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以“天上”一词先声夺人,赞美花的仙品,说它像天上和露栽种的碧桃,不是凡花俗卉一般。上句正面见意,下句反面强调,正反相济,褒扬至极。
B.下片写细雨轻寒,使花显得更加脉脉含情,无奈春光不由人遣,无法留住,叹息之中尽显惜春之情。
C.末尾两句承前句春光易逝,便不免生出为花沉醉痛饮以排遣愁绪的想法,想沉醉又不能沉醉的矛盾以“何妨”二字委婉道出。
D.全词情感发展万转干回,深沉蕴藉。每一份情感后都紧紧地跟随着对它的否定。最后,在“断人肠”的怨叹声中,词情戛然而止。
2.“乱山深处水潆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两句描绘了花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2021-04-26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咸祥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如梦令·春景

(秦观①)

莺嘴啄花红溜②,燕尾点波绿皱③。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④春透。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注】① 秦观,字少游,北宋文学家、词人。此时诗人因党祸被贬到杭州做官,继而又被削职,流落到湖南郴州,其间跟家人朋友聚少离多。②红溜:形容花朵娇红。③绿皱:形容春水绿波。④《小梅》:乐曲名。唐《大角曲》里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
1.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二句直笔写春。莺歌燕舞,花红水绿,旨在突出自然春光之美好。
B.一个“溜”字,一个“皱”字,将宁静的春色搅动,又是那样地轻柔,那样地温和,那样地令人陶醉、销魂。
C.三、四句写天寒指冷,玉笙冰凉,一曲《小梅》呜咽回荡,响彻天空,这使得诗歌境界一转,可见诗人心中更留恋的还是点点梅花盛开的冬景。
D.这是一首春日怀人之作。眼前鸡嘴啄花,燕尾剪波的春光春色,触动了怀人的心绪。一曲《小梅》,传出了绵绵相思之情。这首词构思新颖,轻柔典雅,工丽含蓄。
2.本词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10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各题。

满庭芳

秦观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①。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菜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②赢得,青楼薄幸③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注]①谯门:城门。②谩:徒然。③薄幸;薄情。
1.这是一首送别词,其中上阕“_________”一句点出了饯别的季节,“_________”和“斜阳外”两句均点出了离别的具体时间
2.结合全词内容,赏析本词下阕的抒情技巧。
2020-11-12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