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弃疾(1140-1207)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8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汉宫春•立春日

辛弃疾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注解】①春幡:古时风俗,每逢立春,剪彩绸为花、燕等状,“于妇女之发。②西园:北宋都城汴京西门外的琼林苑囿。③青韭堆盘:立春日,古人作春饼生菜,号春盘,以迎接新春。④解连环:比喻忧愁难解。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三句词人借用女子头上的春幡点明立春节气,也体现出春天的柔媚婀娜。
B.“无端风雨”两句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风雨的多变,又暗示南宋不安的政局。
C.年时燕子可能会在梦中回到北方故土西园,实则是写词人渴望回到北方故土。
D.春幡、黄柑荐酒、青韭堆盘等带有浓郁的民俗特色,表达了词人对田园的热爱。
2.词的下阕表现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2021-08-25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全国高考分科综合模拟测试语文试题
2021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木兰花慢·中秋饮酒

辛弃疾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辛弃疾是继苏轼之后的“豪放派”代表词人,请从“豪放”的角度赏析这首词。
2021-08-17更新 | 332次组卷 | 2卷引用:考点28 诗歌语言-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
21-22高一上·全国·课时练习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3 . 根据《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完成小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鉴赏评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由当地风光引出历史人物,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笔调沉雄凄婉,意境苍凉悲壮,寄寓了词人对国事的感慨和忧虑。
B.“可堪回首”一句一语千钧,不但使后面内容具有了深刻的政治意义,而且也表达出了词人忧时伤世的强烈感情。
C.词的结尾处,词人以廉颇自比,概括了自己一生的坎坷遭遇,又表现了词人有心杀敌报国,却力不从心的苦闷心情。
D.这首词用典虽多,却十分贴切,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千百年来为人所传诵。
2.“用典”即借用历史典故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辛弃疾词中用典很多,内容大多跟词人的政治态度和个人遭遇有关,特别是这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除了回顾词人四十三年前南下归来的经历之外,全属用典。有人认为辛弃疾“掉书袋”,觉得这是一个缺点,对此,你有何看法?
2021-08-08更新 | 34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0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备作业)-【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生查子·独游西岩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唤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①偃蹇:yǎn jiǎn。高耸的样子。②《离骚》:楚国屈原的代表作之一,诗人以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集中抒发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坚持理想、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题作《独游西岩》,实为西岩夜读,用笔轻灵,奇思妙趣,最后浅浅着笔,卒章显其志。
B.词人游山,招山而不得,于是心生责怪青山傲慢之情;浓浓的怨恨,直接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C.词中的“唤”字奇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青山的多情:寒冬腊月太孤单而主动邀我来到溪边同住。
D.下阕着重写山中明月,叙写明月从“来”到“去”,皆因诗人而起,展示了景、情、物、我相互交融的情景。
2.《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中用“敛雄心,变温婉,成悲凉”评论这首词,请据此简要分析下阕的最后两句。
5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注]①此词作于淳熙元年(1174年)中秋,当时辛弃疾再度出仕建康(今江苏南京)。②“斫去”两句:化自杜甫诗句“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一百五日夜对月》)。婆娑:枝叶舞动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开篇即写中秋美景,“转”“飞”二字,尽显明月的灵动之美,饶有情味。
B.乘风凌空、俯视山河的想象,寄寓了词人鹏飞万里之志与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C.这首词本为题赠友人而作,词人却借此尽抒已怀,写自己心中的悲愤与豪情。
D.本词用语通俗,语意直白,情感直露,不出现一个“月”字,而又处处见月。
2.论者言“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之问“看似无理而有理有情”,请谈谈你的理解。
2021-07-10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三湘名校教育联盟五市十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辛弃疾

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

东冈更葺茅斋。好都把轩窗临水开。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篱护竹,莫碍观梅。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沉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


注:①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辛弃疾时年四十二岁,在江西路安抚使任上,他选中了上饶的带湖一带,修建新居,取名为“稼轩”,并自号为“稼轩居士”。②甚:为什么。云山:田园。③衣冠人:上层或高贵的人物。抵死:终究,毕竟。
1.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开门见山,顺题而起,“三径初成”,写日后栖身有所,词人于失意中流露几分欣慰。
B.词中“意倦”三句,表明词人志不可夺,心意已定,他退隐并非是为了贪图个人安逸享受。
C.词的下片实写了新居的布置与规划,“柳树”“梅花”“秋菊”等,让书斋别样的雅致。
D.词中“菊”“兰”与屈原《离骚》中的香草意象情感一致,表达了词人内心志行高洁。
2.本词的情感较为复杂繁多,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词人表达了自己的哪些情感。
7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小题。

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1)

辛弃疾

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2)


【注】(1)辛弃疾作此词时被罢官而不得不闲居在江西上饶,时年42岁。(2)外家:女子出嫁后称娘家为外家。
1.下列对本词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入平原荠菜花”写荠菜花开满了田野,表现农村恬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春天之景。
B.“新耕雨后落群鸦”写土地耕好了,又适逢春雨,群鸦在新翻的土地上觅食,充满生意的景象。
C.“闲意态,细生涯”写的是村民的生活状态:村民们悠闲自在,生活井然有序。
D.这首词表达了词人被罢官闲居农村时不为俗事所扰,心系田园,悠闲自得的心情。
2.这首词在表达技巧上很有特色,词人主要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
2021-06-20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西江月·遣兴

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注】此词约作于辛弃疾废退闲居时。由于南宋朝廷对外屈辱求和,主张抗金的辛弃疾被废退家闲居达十八年之久。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前两句极写饮酒,词人通过酒醉不醒沉溺其间来自我麻醉,来逃避现实中的忧愁。
B.上片后两句写读书。“信着全无是处”表明词人读古人之书从不相信,表达愤激之意。
C.下片前两句写醉酒神态。“松边醉倒”见其大醉,以至迷蒙间把松树看成了人且相问询。
D.下片后两句写幻觉。词人恍惚间觉得松树要来扶他而推手拒绝,写出了词人倔强的性格。
2.词的下片带有戏剧性,戏剧性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诗句分析。
2021-06-04更新 | 2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安徽省安庆市一中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作答。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注释】:①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②绣衣:官服。③相如: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④铜鞮陌:代指襄阳。
1.辛词善于用典和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东北看惊诸葛表”,借用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典故,勉励友人报国立功。
B.“赤壁矶头千古浪”用苏轼游赤壁的典故,抒发人生短暂的感慨。
C.“蜀道登天”化用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表达对友人的担忧,望其早归。
D.“儿女泪,君休滴”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达宦游漂泊的凄苦。
2.写出词人“不堪离别”的原因。
3.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阐释。
2021-05-24更新 | 3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青玉案 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①玉壶:明月。②鱼龙:泛指戏法等类杂耍。③蛾儿雪柳黄金缕: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饰物。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风夜放花千树”化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绘满街彩灯好像一夜之间被春风吹开的千树繁花的景象。
B.这首词描写生动。“星如雨”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写出灯火之盛;“蛾儿雪柳”“笑语盈盈”描写“那人”的美丽可爱。
C.这首词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女子的人物形象。
D.这首词通过写“那人”所处环境的冷清,以“那人”自况,表现了作者不被理解、自甘寂寞、不同流俗、高洁傲岸的品格。
2.“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广为流传的佳句,它是人们什么心情的生动表达?后人会引用它来表现什么样的情形?要求答出两种情形。
2021-05-01更新 | 29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期期中语文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